精选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丹江二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高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
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
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
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
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枳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
“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
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
苏轼直到晩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
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汉书》。
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
河北省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
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
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
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
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
民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淄博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23.0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
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
《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
”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
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
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
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
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
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
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
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
刘知几盛赞左氏的语言具有“典而美”“博而奥”的特点。
这种语言特点趋向于诗化,即在《左传》文本中大量引《诗》、赋《诗》和运用歌谣韵语使叙事具有诗情,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段落和引发想象联想的字句营造出诗境。
这种既包括诗歌、韵语,又富含诗情的书写方式应被称为“诗笔”。
历史的记录不应仅仅是直白的表露,也有想象的朦胧、诗意的表达,因此“诗笔”的运用也应当是中国古典叙事的经典笔法。
《左传》记事,无论是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还是劝谏讽喻、析理辨言,抑或是出使专对、会盟宴好,都大量用《诗》。
聘问赋《诗》,始于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寄居秦国,秦穆公宴请他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杯酒之间,诗味溢散,晋文公的谨小慎微与壮志雄心、秦穆公的慷慨豪壮与英雄相惜,皆藏于所赋之诗中。
与“赋《诗》”相比,《左传》中的“引《诗》”行为更为频繁,无论是臧否人物、扬抢风雅,还是讽刺劝谏、解释说明,大量的“引《诗》”行为都彰显了《左传》对“诗笔”的运用。
“引《诗》”论事评人多在事件的结尾,一般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
如鲁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孔子引《大雅·抑》表扬叔孙昭子有正直的德行。
除了运用大量《诗经》作品及逸诗外,《左传》中的“诗笔”还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歌谣谚词一类的韵语,这些韵语文体未经润色,或文风古朴,或别有风趣。
《左传》中另有讴、歌、谣、谚、卜等丰富的韵语材料散落在春秋时期的各个角落,这些韵语可歌可诵,妙绝道理,引譬连类,韵味悠长,是《左传》“诗笔”很好的补充。
海登·怀特说:“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表现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主导和塑造着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
我们说,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是由儒释道融合构成的。
但是,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却又是由中国文人所主导和塑造的。
这样说,并不排除老庄、佛道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而是有主次之分。
唐代,推动茶艺美学成型的,除了小时在寺院生活、后又成为学者的陆羽外,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借用现代的说法,是有一个“文人集团”或“文人群体”。
当时,一些刚正率直并深存抱负和学识的人,诸如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耿讳、孟郊、戴叔伦等,都对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等都有茶诗名作问世,特别是卢仝以一首吟颂“七碗茶”的诗句光耀千古。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刻意追求、创造和鉴赏,饮茶走向艺术化,而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纷纷把饮茶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描述和品评,这些是在唐代完成的。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寄诗情,品鉴名泉,精研茶艺,推广茶学,创立茶室,墨写茶事,终于成就了茶艺美学的构架。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民间的普及、简易化,宫廷的奢侈、精致化。
而在两极中间的文人,依然崇尚风雅和自然。
与唐代不同的是,那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而宋代则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并与自然契合。
所以,宋代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
宋代文人的性情、茶情、豪情、柔情,都在茶中得到展示,真可谓从“一杯茶中看世界”。
与焕然一新的茶的生产和加工方式相适应,明代饮茶风尚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与此同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明朝前期文人的沉湎于茶事,并非是闲情逸致,而是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高一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HY 民族大学附中二零二零—二零二壹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三月练习语文一、根底知识1.以下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句读.(dòu)钩戟.(jí)崤.函(xiáo)万乘.之势(shèng)B.行.伍(háng)朔.漠(shuò)郯.子(tán)蛇鳝之穴.〔xué〕C.骐骥(jì)鞭笞.(chì)愚.人(yú)金石可镂.(lóu)D.槁暴(pù)数.罟(cù)劲.弩(jìn)度.长絜大(duò)【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察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才能。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以下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此题中,A 项,钩戟.(j ĭ);C 项,鞭笞.,(chī),金石可镂.(lòu);D 项,劲.弩(jìng)度.长絜大(duó).应选B 。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那么。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详细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善用排除法。
假设题干是全部不一样的,就把有两项一样的去掉;假设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一样的,那么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假设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假设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潦倒敲朴青冢群山万壑B.须臾饿莩萧森揭杆为旗C.舟楫庠序藩篱锲而不舍D.迁徒孝悌逡巡因利乘便【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察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的才能。
高中高一语文三月份月考试题
高中高一语文三月份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召开昭示招募着急 B.绿林贿赂戮力山麓 C.蓬松澎湃抨击烹饪 D.复辟媲美睥睨庇佑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委屈委曲求全淡薄淡泊名利B.义气意气用事修养休养生息C.融会融会贯通自视自恃功高D.是非闻过饰非违犯违反纪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2002年10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赞成票通过对美国总统布什对伊动武的。
(2)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
(3)由于雨下得太大,这场令球迷们牵肠挂肚的足球赛刚开始十分钟就被迫了。
A.授权置疑终止 B.受权质疑终止C.受权置疑中止 D.授权质疑中止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这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高一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外国语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学是人类社会一项极其古老的文化现象与学术活动。
历史学肇基于人类天然的记忆本能。
有记忆而后有历史叙事,有历史叙事而后有作为学术活动的历史学。
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根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
近代以来之所以出现史学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历史叙事的过度批判。
剥离叙事性,简单地将历史学改造成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不符合历史学的伟大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是由叙事派生出来的,叙事正是历史学的根本所在。
一旦剥离了叙事性,历史学也就失去了根基。
传统史学尽管缺少学科反思,但作为其叙事性自然长成的结果,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学科历史,中国传统史学就提供了这方面的实例。
而近代以来在史学反思中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并没有再造现代史学的辉煌,反而留下了众多的迷惑与失落。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对史学的反思本身存在问题,而是说明对史学的反思需要进一步深化,或者者需要更换反思逻辑,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叙事性的批判上,而应重新审视叙事性与科学性对于历史学的不同意义与价值。
虽然在历史叙事中要运用想象与虚构,但它并不同于文学叙事中的想象与虚构,历史叙事者并没有想象与虚构的主观意图,而且对于想象与虚构始终是抱有排挤态度的。
历史叙事还可能因表达者主体认识的差异而对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产生重要影响。
种种因素都会造成所述“历史事实〞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能推翻历史事实的可靠性。
在根本领实层面,可以通过史料搜集的增加与史实考证的深化而得到修正,并渐趋统一。
而在历史叙事层面,虽然历史学家针对同一事实的表达,有可能选择不同的事实材料、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但这绝非历史学应受非议之处,它恰恰反映了历史学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认同的工具所具有的人文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建构的、想象的。
历史叙事作为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根本形态,应成为历史学家自觉保卫的学科边界。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
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文本;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远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
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
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
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
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
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凝脂.(zhǐ)鼙.鼓(pí)钗擘.(bò)花钿.(diàn)B.酌.酒(zhuó)踯.躅(chí)眇眇..(miǎo)修葺.(róng)C.扁.舟(biǎn)玉簟.(diàn)衰鬓.(bīn)祠.堂(cí)D.聒.噪(guō)垆.边(lú)渌.水(lǜ)岩扉.(fěi)【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B 项,“踯躅”应读zhí,“修葺”读qì;C项,“扁舟”应读piān,D项,“渌水”应读lù,“岩扉”应读fēi。
所以选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脂回眸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迤逦含情凝睇流水孱湲C.鹧鸪绸谬袅袅秋风临邛道士D.仙袂玉扃芳馨庑门逍遥容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阕”应为“阙”;B项:“孱”应为“潺”;C项:“谬”应为“缪”。
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矿区中学高一语文2013年3月月考注意事项:1、本试卷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期的鼎盛时期。
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
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
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
2001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
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干旱。
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
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
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年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 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
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
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够获得的水源有限。
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年和6年。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卷(无答案)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卷(无答案)意事项:1.本试题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本试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审“有文化”张振涛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
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
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
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
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
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的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并不乏“工匠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工匠精神”之所以会迅速消失,显然与大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崛起、物质生活的极度贫乏以及精英教育的“去技能化”等多重因素有关。
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
“工匠精神”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
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结行业同仁、增强行业同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为维护行业同仁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仁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
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
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
第二,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
为维护各行业利益,行业间还流传有许多共同的“游戏规则”,如行业间“不得跨业”“不得跳业”,即所谓“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需要用信仰做支撑。
没有信仰,就算再好的技艺也难传承下来。
一个行业要想维系其自身的稳定,通常都会通过增加人手来加强行业监管,但当人管不了人的时候,便会创造一个神,让神来管理。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这是一种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行业管理模式,在行会秩序维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如为维护行业铁律,会员入会、拜师,都会举行专门的祭祖仪式。
谨守行规、尊师敬祖、团结同仁,已经成为这些仪式的核心内容。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
为防止财富外流,在没有专利的年代,匠人发明了一系列保护自身利益的办法。
如在匠人中广泛流传的《老虎拜猫学艺》的故事,讲的就是如遇不淑弟子,如何保护自身权益的问题。
但是,出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徒弟是不能不收的。
为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在选徒时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
而一旦收徒,师傅又会努力营造出一种家族氛围,与徒弟建立起一种形同父子般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际关系。
在传统社会中,很多行业生产都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的。
如果说“手艺”也是财富,按小农经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准则,这份财富只能传给一代又一代的本家族的长子。
这种看似自私与狭隘的做法,实际上是古人对切身利益的一种“自我保护”,与当下的“专利申请”并无本质区别。
人们凭借着这些密不传人的祖传技艺,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家族赢得了利益。
(摘编自苑利《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会是一种行业组织,它通过共同信仰组织团结行业同仁,增强行业同仁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抗风险能力。
B.“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是指调节同行业内不同行帮之间社会矛盾的“游戏规则”,即不能随意跳槽改行。
C.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创造一个行业神作为行业内部的共同信仰,是一种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行业管理模式。
D.为维护行业铁律,会员入会、拜师,都会举行专门的祭祖仪式,仪式核心内容包括谨守行规、尊师敬祖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行业组织不但在行业内部制定自己的“行规”,而且还与其他不同行业和不同行帮一起遵守流传的诸多共同的“游戏规则”。
B.传统技艺的传承固然需要增加人手来加强行业监管,但行业神的创造使行业内部有共同的信仰,这就更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
C.“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说的就是“工匠精神”的文化支撑,因为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
D.《老虎拜猫学艺》表明匠人们在遇到不淑弟子时懂得保护自身的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意味着家族技艺的自我保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代以来,大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崛起、物质生活的极度贫乏和精英教育的“去技能化”等因素使得中国“工匠精神”迅速消失。
B.“工匠精神”需要制度保障、信仰支撑和文化支撑,其中“信仰支撑”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因为它关乎传统技艺的传承。
C.在传统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师傅招收徒弟非常注重其人品;师徒关系的建立,则将使彼此形成一种具有宗法制特征的关系。
D.家族技艺不外传,其实是类似现在专利申请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虽然具有小农经济的狭隘意识,但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王世充,字行满。
祖西域胡,号支颓耨(noù),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粲为庶妻..。
颓耨子收从之,冒粲姓,仕隋。
生世充,以荫为左翊(yì)卫。
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丞。
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馀万。
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
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
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
至盱眙(xūyí),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蠃兵以示弱。
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堡,野无所掠,让又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
大小百馀战,无大胜负。
召即拜右翊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
会江都弑逆,群巨奉杨侗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畀(bì给)李密,趣兵北讨。
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 ”文都等闻,大惧。
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
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之。
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
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曜、田阁拒战太阳门.曜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
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绐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
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C.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D.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
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用一个年号。
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
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世充能笼络士卒。
参与平定杨玄感,他将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王世充有军事才能。
盱眙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
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王世充果断而谨慎。
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
少有武略。
泰常中,为中散。
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拜选部尚书。
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
坐盗官财,徙.于统万。
真君..三年,宋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
太武征豹子,复其爵位,寻拜使持节、仇池镇将,督关中诸军,与建兴公古弼等分命诸将,十道并进。
四年正月,豹子进击乐乡,大破之。
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镇仇池,至汉中,闻官军已西,惧不敢进。
豹子与司马楚之至浊水,击禽崇之,尽虏其众,仇池平。
未几,诸氐复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讨平之。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
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
”豹子以为然。
寻除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如故。
宋复遣杨文德、姜道盛寇浊水,别遣将青阳显伯守斧山,以拒豹子。
浊水城兵射杀道盛。
豹子至斧山,斩显伯,悉俘其众。
宋白水太守郭启玄率众救文德,豹子大破之。
启玄、文德走还汉中。
兴安..二年,宋遣萧道成等入汉中,别令杨文德、杨头等率氐、羌围武都。
豹子分兵将救之,闻宋人增兵益将,表状求助。
诏高平镇将苟莫干率突骑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
征豹子为尚书,出为内都大官。
宋遣其将殷孝祖修两当城于清东,以逼南境。
天水公封敕文击之,不克。
诏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助击之。
宋瑕丘镇遣步卒五千助戍两当,豹子大破卒,文成追惜之,赠.淮阳王.,谥曰襄。
子道明袭。
(选自《北史》,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B.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C.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D.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公”“王”都是古时的爵位封号,其中“王”为最高爵位。
B.“徙”表示官职的调动,“徙于统万”指将皮豹子调到统万去任职。
C.“赠”表示朝廷对已逝官员的职位或爵位进行追封,如赠太子太保。
D.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如“真君”“兴安”等,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皮豹子少有武略,被皇上器重,多次授官封爵,号“征西大将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
B.皮豹子骁勇善战,被派往仇池镇守的宋将胡崇之听说他率领官军西进,恐惧不敢前。
C.皮豹子拙于言词,不善辩论。
仇池之围解除后,他想退兵,但被古弼用语言说服而放弃。
D.皮豹子作战稳健,在武都之战中,宋人增兵益将,豹子向皇上请求增援,以保证取得胜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