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是一柄双刃剑。
人们在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生命本身的价值。
尤其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
特别是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迫于对就业的压力和高考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响。
这难道不会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有生命的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古人云: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
我们认为: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大力推行的教育模式。
作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有着活力的生命的个体,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确记录着生命的跃动,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则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善发出内心真挚的情怀,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
具体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学生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感受生命的价值,从而不至于导致学生心态的不正常,而越轨。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渗透生命问题”的意识我们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要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针对普通人所遭遇到的生死问题给予相应的知识传播。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高校生命教育是指对高校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着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予以关注和改进。
高校生命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足。
大多数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将其纳入综合素质教育或生涯规划等课程中,不重视单独设置生命教育课程。
这样一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时间都受到了限制,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高校生命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有些高校生命教育的教材和设备比较丰富,可以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一些高校则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复习资料来进行教学。
这导致了学生的生命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生命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是凭借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来评价学生的生命教育成果。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产生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命教育水平和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高校应增加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
可以单独开设一门生命教育课程,或将其纳入学生的必修课中。
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传授学生关于生命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和价值观。
高校生命教育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生命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应加大对生命教育的资源投入。
提供更多的教材、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在学校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学校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生存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和开展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在学校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生活的源泉。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
而生命教育正是将这一观念融入到教育中去,让学生从小学会去尊重生命,去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尊严和平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面对生命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2. 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更要让他们学会保护生命,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生存技能,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救人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生命教育也能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增强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协作能力,明白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珍惜生命。
如何在学校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呢?下面就针对不同科目和学习环节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1. 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课文选材和阅读教学来渗透生命教育。
选择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和优秀人物的事迹进行诵读和讲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珍贵,了解尊重和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还可以设置一些写作和作文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数学课程在数学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和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尊贵和价值。
可以选取一些数学题目,将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知识和理念进行深入解析,让学生在解题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魅力。
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可以针对某些生物知识点,注重对生物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生态课程或者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命的脆弱性,引导学生珍惜自然,热爱生命。
高等院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而在高等院校,生命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院校生命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高等院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对策
1. 提升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高等院校应该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提升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不仅仅关注生物学、医学等相关知识,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情感教育等内容。
2. 创新教学方法
高等院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生命教育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结语
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应该重视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学生在高等院校阶段可能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甚至存在一些学生认为生命教育并非关键的观念。
4. 缺乏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
目前,高等院校中缺乏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一些生物老师或医学老师可能虽然对生命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生命教育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
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综合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比如可以将生命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或者开设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4. 开设专业化的生命教育课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可以考虑开设专业化的生命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背景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并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问题1. 目前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情况如何?2. 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态度和认知如何?3. 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水平如何?4. 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5.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和研究成果。
2.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态度、认知以及生命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水平。
3. 实地观察:观察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情况,记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访谈: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课堂生命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数据分析1. 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和有效策略。
2. 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态度、认知以及生命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水平的现状。
3. 实地观察:整理观察记录,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访谈:整理访谈记录,归纳教师和学生的看法和建议,探讨改善课堂生命教育实践的途径。
预期成果1. 研究报告:撰写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介绍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情况、问题和改进策略。
2. 改进策略:提出针对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改进策略,包括教师培训、教材设计和课堂活动等方面的建议。
时间计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和问卷设计。
德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微探
德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微探作者:杨娟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3期德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分支,伴随着人的一生,也影响着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将德育作为抓手和契机,渗透多种教育的方式和职能,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然而,面对目前学校教育中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等行为,开发生命教育的内容,利用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如何将德育和生命教育有效结合,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当前德育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
班主任要结合各类主题活动,让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发挥育人功能。
一、目前我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目前,我校实际在校人数3000多人,初中人数2000名,高中学生1000多名,每学期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至少三起,具体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人格侮辱,对学困生的歧视和玷污,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问题严重,进而演化为自卑和对生命的漠视,所以开展生命教育是我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只有基本的德育校本课程,其中的内容无非是学生应遵守的各类规章制度、中学生守则、班纪班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等,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
因此,帮助我校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尝试着以德育为抓手渗透生命教育的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二、德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的重点和案例1.从学科教学中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死问题,正确面对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引导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
让学生有正确的生死观,不轻生漠视生命,也不放纵挥霍生命,从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以课堂教育为依托,适时进行德育,让学生不断思考人生,思考生死问题。
学校“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校“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马肃霜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5年第11期摘要:生命是人类最珍视的财富,它是宝贵的、无价的。
开展学校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校、学生、社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学校生命教育实效性、持久性地开展下去,进而推动学校德育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学校;生命教育;不足之处;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08-04近年来,各级学校的个别学生自杀、杀人、虐杀动物等无视生命的消息频传,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引起了无数媒体的围观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强烈重视。
学生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存有偏差,映射出了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
生命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潮流与新课题,学校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提高生命价值,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已经刻不容缓,亟待改进。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首先,学校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
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学校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并无太大的发言权,一直难以引领生命教育的潮流。
从各级学校频频传来的自杀、杀人等新闻可以发现,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的多为新闻媒体,而学校则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对某些恶性事件避而不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更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
其次,学校领导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感到迷茫。
尽管有个别学校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但其开展形式却只停留于表面。
如只成立所谓的研究所或举办研讨会,并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因此导致生命教育成了部分教授们的专利,仅仅在学校狭小的区域中活跃。
最后,学校老师未意识到自身应担负的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
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是各学科老师(并非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教师)的必修课程而非专业性课程。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重要课题,而大学生生命教育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1. 教育内容的单一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单一,主要针对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草率的安全知识,如防止火灾、抢救伤员等,缺乏对生命本质、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2. 教育方式的单一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教育方式的单一,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缺乏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效融合和运用。
同时,教育过程中也缺少互动交流,由此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3. 教育资源的不足当前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教育资源不足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除了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格证书和资格水平不一外,教学设备和资源也较为欠缺。
二、改进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1. 增加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应当将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从单一的安全知识向多元化的方向拓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价值、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并总结和思考生命在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教育也应关注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关注生命的保护、宣传医疗安全、预防疾病等。
2. 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效融合和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也应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教育游戏、在线学习、集体讨论、亲身体验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认知。
而且,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 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效果,大学可以提供更多教育资源,例如增加课程素材、教学资源,优化和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配备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设备。
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鼓励企业或其他组织主办一些生命教育的讲座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问题,并与相关人员一起解决问题。
三、结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对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新浪微博:踏过每一寸土地丶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调查研究了河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并研究了一系列可以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生命教育科学调研统计分析引言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杀、杀人、伤害动物等诸多残害生命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亟待加强,生命教育成为高校课堂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舞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以期减少教育中的失误和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一、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一)、问卷调查1、调查样本(1)、调查对象所有河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中的一部分,包括本一本三的各年级学生(2)、样本容量本次调查共发放了900份调查问卷,排除废卷(不认真填写的)共有554份2、调查内容(1)、问卷内容关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尊敬的老师、同学:您好!我是河北工业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更好的在学校内开展生命教育,特展开此次调查。
您的建议将是更好的开展生命教育的宝贵信息,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这份调查问卷!1.生命是什么?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2.您在大学接触过可以加深您对生命理解的课程吗?A.非常多B.比较多C.有一些D.有过一两次E.一次没有3.您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将来人生的目标”有多深的理解?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4. 您对“人是一个共在体,以及他人的存在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多深的理解?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5.您对“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权利、自由,同时维护公共的道德和集体的利益,树立社会关怀和正义感”有多深的理解?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6.您对“尊重生物的多样性,珍惜周遭的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有多深的理解?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7.您对“死亡的意义,人类存在的价值,以及自己的人生信仰”有多深的理解?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了解一丁点E.一点都不了解8.如果在校内开展生命教育,您希望是何种教学方式?(可多选)A.开设基础必修课程B.开设选修课C.在其它课程中渗透相关内容D.举行专题教育活动9.您现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它10.您属于本科几批本一 B.本三 C.其它11.您的性别A.男B.女如果您对本次调查或生命教育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写在下面。
高校德育工作渗透生命教育初探
生命 教育从字面意思看是谈论 生命 , 实则 是通过教育让学
生对生命有正确理解 , 以顽 强意志保护并追求 生命 价值 。对大
得成效 必须持珍爱生命 、 注生死体 验的理 念 , 关 这是实施 生命
教育的内在 、 必然根据 。培养 人 、 发展 人 、 实现人 的全 面 自由发
学生进行生命 教育是帮 助其 了解 生命本 质 、获得 生命各 种知
调查 ,大学生 自杀率约为十万分之二十 ,比全国 自 杀率高出一
倍 。坼 多大 学 生认 为 自杀 是 个 人 的事 , 在 现 实 生活 中 , 学 生 I 而 大 伤 害 自 己和 他 人 , 周 围 亲友 带来 巨大 伤 害 。国 外 资 料 显示 , 给 一
目前 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 , 尤其是生命教育在我 国基 本是
识、 认识生死辩证关系 , 促使其形成珍惜 生命 、 关爱 生命 的价值
展是教育 的根本追求。“ 尊重生命是 一切教育 的核心”“ ,教育的
产 生 源 自人 生 命 发 展需 要 ,教 育 的 目的是 促进 人 的 生 命 发 展 、
观; 增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 提升生命质 量 , 激励其 形成积 极生活态度 , 赋予短暂生命 以无 限价值的教育 。高校德 育_ 作 T 渗 透生命教育就 是将生命教 育渗透 到高校 德育理论课 教学 过
’ 贺彩 艳
【 关键 词 】 德 育 生命 教 育
基 金 项 目:本 文 系延 安 大 学 思 想政 治教 育研 究会 科 研 课 题 “ 。 生命 教 育—— 大 学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紧迫 课
题 ” 项 目编 号 : s1 2 ) 安 大 学 大 学 生 文化 素 质 教 育 研 究 项 目“ 强 生 命 教 育提 升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 高 ( Ydz 0 2 , 延 加 校 德 育 的 应 然 选 择 ” 项 目编 号 : DW H1 - 9 及 延 安 大 学 专 项 社 会 科 学基 金 项 目“ 学 生 生命 教 育 缺 失及 对 ( Y 0 0) 大 策研 究 ” 项 目编 号 : ¥ 0 0 3 ) 阶段 性 成 果 ( YD 2 1 - 8 的
关于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关于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在品德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就是为了在正常的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进去,许多学校也开始将生命教育放在品德教学中最主要的位置。
在一般的品德教学课程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就是为了去帮助学生在日常情况下去提高对生命重视,生命安全的重视,这样可以去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生命教育,并且让他们对此是一种关注的状态,然后让他们去培养生存能力,并且对生活非常享受,生存环境也是一种爱护的状态。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引言:在品德教学中,去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在他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能够去尊重和珍惜别人的生命。
并且在品德教学中去渗透生命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中去提升生存的技能,生活的质量和品质都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品德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会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好的理解,老师和学生都会在某些程度上有共同的进步,在学生和老师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一.从书本中去向学生们介绍生命教育的意义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思想品德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
通过品德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当今的生命教育和生命体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让学生们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进行更好的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将这些内容知识挖掘出来,老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归纳整理,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教育给学生们,用芝士来熏陶学生们,然后去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更好的认识。
从教材中我们可以先对生命教育对学生有大概的介绍,去培养他们的生命饮食,并且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思想品德课上最重要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此重视起来,这样在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都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一些社会问题上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中,都会比较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第一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老金厂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课题的提出背景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走进课堂,近年来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在研究的视角上,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1、目前国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倾向于从“预防自杀”而不是从“发展”的视角看生命教育,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2、生命教育的实施形式单一。
目前把生命教育单独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来实施研究的比较多,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较少。
3、绝大部分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直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会节省较多时间;而要单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则要另调整课程时间安排,会比较浪费时间。
4、从现实来看,生命教育体验和课堂教学渗透研究中仍然存在“结合模式单一,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鲜明,不能有效渗透常规教学,与课程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科学教学与生命体验的融合有效性不高,未能明显地凸显生命的意义,实现个体生命的升华。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结合当前的教改现状,申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并开展相应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生命教育理论教育要尊重学生生命的教育思想,叶澜教授提出的“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的著名论断而在教育界广为流传。
生命教育理论是一个没有定论且正在滥觞中的教育理论。
生命教育理论不仅是人们所理解的重视生命、维护生命、关注生命健康的教育理论。
从本质上说,生命教育理论是一种尊重生命尊严,弘扬生命价值,促进生命发展的教育主张。
2、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生命理解和尊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①、新课程关注生命个体,营造自由发展空间。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生命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意识、生命教育课程不足等。
为了加强生命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对高中生命教育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发展。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校管理,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高中生提供更好的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珍惜生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德育工作,生命教育,问题,对策,培养,意识,体系,研究,重要性,学生,意义,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有必要对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加强生命教育工作。
只有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和对策制定,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他们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这也将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1.2 研究目的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前高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高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生命教育对学生人格品质、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为加强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 探讨当前高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不足、师生关系紧张等,深入挖掘问题根源,为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依据。
3. 提出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措施,包括培养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等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素养和人文素质。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为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在探讨了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加强对策,以及德育工作中的生命教育实践和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高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加强高中生命教育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命教育、德育工作、问题、对策、实践、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重要性、总结、展望、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部分: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命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中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和生存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积极生活、成功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中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困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能为高中生命教育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生命教育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措施以及实践经验的分析,探讨如何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生命教育是高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观培养和人生意义认知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为良好的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
对于高中德育工作来说,加强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高中生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生命、人生意义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迷茫和困惑。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生的生命教育愈发受到关注。
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
本文将针对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生命教育缺失目前,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生命教育在高中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这导致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容易疏离与贬低自己的生命。
2. 观念单一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生命教育只是关于身体健康和性教育的一部分。
他们没有全面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认为这只是一门课程中的一项内容,而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或生活态度。
这种单一的观念无法满足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限制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认识。
3. 缺乏亲身体验目前,高中生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只是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对真实生活的亲身体验。
生命教育需要通过实际的经历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关爱和责任心,但是这种机会和环境在学校中并不多见。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学校应该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设置专门的课程,包括生命哲学、人生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课程的安排和教学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2. 多元化的生命教育观念教师要拓宽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将其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角度来认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世界上的生命问题,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
3. 加强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环境学校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生命的真实和复杂性。
组织社会实践、参观医院和养老院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生命状态,培养他们的关爱和责任心。
结论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并不容忽视,需要通过加强课程设置、改变观念单一以及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环境等对策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文/郑志勇【摘要】中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许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也正日益成为我们这些老师的共识。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我想,我们有责任去思考生命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育期刊网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生命教育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中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也日益成为一些教育工的共识。
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分析1.中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在的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很脆弱,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往往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生命与自已所面临的困境(学习、心理负担)相比显得太渺小,不值得敬畏。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女生,她因身体上稍有缺陷而苦恼万分,始终没办法走出心理困境,走到哪里都觉得大家在议论她,以致多次用小刀来割脉想轻生。
我想,正是因为她没有受过良好的生命教育,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会如此轻率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2.家庭教育缺失首先,有的家长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
一种情况是过度娇惯孩子,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力差。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往往让父母心理严重失衡,以致苛求、斥责、打骂孩子。
由于学生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之路。
其次,部分家庭不完善。
不完全的、不良的家庭,容易给孩子心理造成创伤。
平时没有给他关爱,没有正确地引导教育,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在一起还不如不在一起的思想就慢慢地滋生。
3.生命教育课程缺失目前,生命教育在很多地区没有作为独立课程实施,只是偶尔闪现在众多学科中。
因此,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高中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高中德育工作中的生命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1. 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在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有所欠缺。
在他们的观念中,生命并不是那么珍贵和宝贵,导致了灭绝人性、丧失良知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学生可能对动物残忍实验、虐待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对于生命的尊重欠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 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媒体的宣传,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
在面对陌生人的诱骗、网络的陷阱时,他们往往难以正确判断,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这对于生命教育来说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足一些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导致生命教育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这也成为制约高中生命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1. 生命教育内容单一当前,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生物知识,忽略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宝贵性。
生命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和时代性的特色,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 生命教育形式单调生命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是通过课堂讲解、教学视频等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生动、活泼、多元的教学手段,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 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更新需求增加,导致生命教育资源不足,限制了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
高中生命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才能够使高中生命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构想与探讨的开题报告
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构想与探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人类生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失落和无望。
因此,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目前许多教育机构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足够的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透彻的认识。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教学,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提高他们的情感、精神和智力水平。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以改善当前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该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
在综述中,我们将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调查和研究结果来了解现代教育的生命教育现状、生命教育的关键特性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地生命教育。
四、研究结论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需要更好地了解生命教育的特点,并采用一些特定的策略和方法来实施这些策略。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命教育教材和工具,以便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生命教育的关键方面。
最后,我们认为,引入人文关怀、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等元素,也可以有助于实现更有效的生命教育。
五、研究价值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为教育部门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方案,以改进生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这个研究还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实现、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马喜春 于伟峰 张全雷(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401)摘 要:高校师生对高校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高校德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够明确,导致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效果欠佳;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较少,导致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足;高校德育课堂功利化倾向与生命教育格格不入;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缺失个别关怀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因而要挖掘高校德育课程的独特资源渗透生命教育;全面提升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素养;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关怀。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堂教学; 渗透; 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6)05-0034-0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其教育发生工具主义的倾向,教育的功能异化,面对此种情况,杰·唐纳·华特士的生命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在二十世纪末引起学界的关注。
虽然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大学生自杀、杀人、伤害动物等诸多残害生命现象的存在以及女大学生失踪案例层出不穷,说明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校德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门“显性”课程,对生命教育的加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了解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以期减少当前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失误和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德育教学合理化、人性化的需要;更是教育摒弃工具化、功利化回归教育规律的教育新常态的需要。
为此,我们以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河北泊头职业学院等涵盖不同办学层次的河北省部分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为样本,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走访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对于参观殡仪馆等实践教学和组织学生观看生命教育相关影片的课外教学,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渗透情况。
而这里所说的德育指的是大德育,它包括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就高校具体课程而言,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
这里所说的渗透是相对于独立授课而言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高校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认识现状及原因(一)高校师生对高校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首先,对高校生命教育来说,学生有需求,教师有意愿。
在我们发放的问卷中,有81%的学生认为开展·43·收稿日期:2016-03-14作者简介:马喜春(1979-),女,山东郓城人,讲师,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于伟峰(1963-),男,河北大城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SQ151128。
2016年10月第5期马喜春 于伟峰 张全雷: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Oct.2016No.5生命教育非常有必要,只有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
在与部分学生访谈中,他们也表示,对生命教育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媒体32%、家庭31%或者其他11%,而来源于学校教育仅为26%。
并且,在与学生访谈中学生表示,即使是学校里的生命教育也是学校里发生了自杀等事件后辅导员泛泛的教育,所以非常希望在课堂中能够有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
而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中他们也表示开展生命教育非常重要,非常希望能够在生命教育方面有所贡献。
其次,对于生命教育的方式来说,目前高校师生比较赞同渗透式教学。
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显示,对于希望何种方式进行生命教育,有41%的学生表示采取学科渗透式,29%的表示采取专题讲座方式,21%的表示采取选修课方式,9%的认为应该采用必修课方式。
可见,学生对渗透式教学是比较认可的。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的课业任务已经很重,不想再增加“负担”;二是生命教育已经暗含在德育课程当中,没有必要再单独作为一门新课开课。
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们也认为在师资力量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不适合大面积地独立开课,应该采取渗透式教学到模块教学再到独立授课,这种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
独立授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修课,第二阶段是必修课。
目前,我国大陆的学校生命教育刚刚起步,还不够成熟,除了个别学校外,大部分学校不适合独立开课,进行渗透式教育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受访的教师们也表示即使是独立开课后,德育仍要保持渗透生命教育的功能。
(二)高校师生在生命教育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师生对生命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
有40%的学生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消防知识等安全教育,另外86%的学生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如何面对困难的心理学教育,没有看到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
而大部分教师则把生命教育理解为生命理论知识教育。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第二个层次是人性教育或者说是“完人”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个层次就是教育脱离工具化回归生命的本源。
其次,教师对在高校德育课堂中对如何进行渗透生命教育比较疑惑。
在走访的高校德育教师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在德育课堂中给学生灌输关于认知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等理论知识,使学生们去记忆、占有这些知识。
这种功利化的“有知的教育”实际上与生命教育是违背的。
以致于学生们表示如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明白了很多大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错误的知识观。
二、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开展现状及原因(一)高校德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够明确,导致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效果欠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高校德育课堂偶尔或几乎没有进行过生命教育(92%同学在相关问题上选择了“偶尔”和“几乎没有”)。
而在是否在高校德育课堂中感受过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上,52%的同学表示经常感受到,11%的学生表示偶尔感受到,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感受到,28%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这种差别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够准确,认识比较模糊。
在与受访的学生谈话中,很多学生表示大部分听课的过程中没有怎么感受到,如果老师点一下,好像觉得有点道理。
总之,在高校德育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情况不是很好,但在调查访谈中,学生们表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感受生命教育的内容要多一些,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相对较少。
可见,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情况欠佳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不明确、不凸显。
如果说教学大纲的内容属于“内模块”的话,而生命教育的内容则属于德育的“外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设置上不仅其本身的理想、信念的内容与生命教育有间接相通之处,更有专门的“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直接相同内容。
但其他课程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内容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表现在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直接相通·53·2016年10月第5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Oct.2016No.5内容较少。
(二)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较少,导致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足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德育教师都有进行生命教育的意愿,但对生命教育的知识储备较少。
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相当多的教师无法给出生命教育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定义,他们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与学生相差无几,仅仅是通过书籍了解生命教育比学生多。
95%的高校教师没有申请过生命教育方面的课题和撰写过相关论文、著作。
几乎所有的受访教师都表示没有受过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而这些教师在其学生时代,生命教育问题还不突出,因而所接受的这方面教育也很有限。
因此,在生命教育这个问题上,教师与学生几乎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如果教师的思想不够透彻,对生命理解得不够深刻,就很难做到“渗透”。
反之,当教师对其理解深刻后,教育中也就自然而然的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其想法,所以这是出发点也是基础。
(三)高校德育课堂功利化倾向与生命教育格格不入“没有人文教育不行,只有灌输式的压抑人性的人文教育也不行。
”[1]物质主义时代,教育越来越工具化,教育的这种异化不是偶然,而是现代性危机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体现,因而高校德育课堂也难逃魔掌。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表现在学习观、生命观的功利化上。
考试的内容就学,不考试的内容就不学,这是学生的普遍学习态度。
80%的学生都认为课堂上首先保证考试内容老师都讲到,如果有时间再讲一些其他相关内容。
所以学生对待高校德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认为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认为不考试不必太当回事,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听课懈怠。
正所谓“现代人追求的是与灵魂无涉、与智慧无关的知识”[2]。
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受评价体制的影响,也越来越像一群训练有素的教研机器,冷漠了心灵,忽略了情感,逐渐丧失了人文情怀。
在关于教师的问卷调查中,85%的教师表示课余时间被备课、科研、家务、购物以及交际(包括微信等网络交际)等占据得满满的,只有5%的教师会“经常”静下来听一首歌、赏一场雪等,10%的教师表示“偶尔”会这样。
试想这样冷冰冰的教师如何能够润泽学生的生命,点化学生的心灵。
生命化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
此外,在深入课堂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在教学方式上,为进行“有知教育”,教师们一般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看标准答案给成绩的评价方式,92%的受访学生都认为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有知教育”也很容易培养出自杀、杀人、虐待动物等“知识渊博的怪物”。
人的工具化,必然会导致人性的虚无。
(四)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缺失个别关怀,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受工业化的影响,现代教育也越来越讲求批量生产。
调查显示,80%的学生表示“从未”与高校德育教师面对面交流谈心,12%“偶尔”,只有8%“经常”。
在对教师访谈中教师们也表示,现在学生是“批量化”生产的,尤其是高校德育课是全校的必修课,所以教学任务很重,经常是几个班级合班上课,课堂容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