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项新 活动 ,最 终体 现 为银 行 风 险 纳 性创 新 , 正 由我 国首创 、 有 真 具
管理 能 力 的不断 提 高 ,以及 为客
我 国特 色的原始 性创 新较少 。 ( )金融 创新 动机 存 在偏 四
和水 平 的 限制使 得技 术创 新成 为
管, 防范和 化 解金 融 风 险” 。而 要 实现 上述 目标 ,唯一 的途 径就 是
进行 金融创 新。一方面 要创新 , 另
一
等 。我 国金 融创 新 的动 因有所 偏
偏 向于在 无 序 竞争 中抢 占市场 份 额 ,出现 了许 多不计 成 本甚至 负
融创 新是 指 商业 银行 为适 应经 济 发展 的要 求 , 通过 引入 新 技术 、 采
少 、 模I 。 规 J \
到 削弱 , 其结果是金 融创 新 以 自上
( ) 纳 性 创 新 多 , 创 性 而下 的强制式推动为主。这种创 新 三 吸 原
用新 方法 、 开辟 新市 场 、 建新 组 创新 少。改革开 放 以来 , 国金融 只 有在创 新 主体 能够 享 受到 大 多 构 我 织 , 战略 决 策 、 在 制度 安 排 、 构 创 新的业 务 范 围涉 及商 业银 行 的 数利 益时才能 出现 , 机 因而加剧 了市
设 置 、 员准 备 、 人 管理 模 式 、 务 业
各 个层 面 , 大 多 是 通 过 “ 来 ” 但 拿
场 的垄断特征。在实践 中的明显表
流程和 金 融产 品等 方 面开 展 的各
2 2
的 方式从 西 方 国家 引进 的 ,属 吸 现 是 , 一方面 由于 监 管过 严 , 金融
新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策略论文
新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摘要从当前市场状况和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将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等趋势。
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挑战与压力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但只有来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形成唯我独具的经营优势与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又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跨区域发展之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创新策略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数量最多平均规模最小的银行群体,在近些年依托改革、立足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但处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要面对国内大银行及外资银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当前市场状况和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等趋势。
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挑战与压力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但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形成唯我独具的经营优势与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又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跨区域发展之路。
本文拟着眼于银行未来发展,谈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 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经营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制度。
进一步细化、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功能作用。
2. 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
一是抓住机遇增资扩股,通过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机构国际化。
3. 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
理论 ,商业银行 的产权所有 者享有剩余索 化代表 。 国有商业银 行缺乏有效 的代表 国
在 未 来 3—5年 的 过 渡 期 内 , 国 有 商 业 银 取权 ,且这个所有 者具有真正 的人格化代 家 行 使 所 有 者 权 利 的 董事 会 ( 类 似 机 或 行 能 否 不 断 提 高 创 新 能 力 ,特 别 是 能 否 加 表 ,有 激励 和 监 督 经 营 者 的 强 烈 动 机 ,要 构 ) ,没 有一 个人格 化 的代 表象 真正 的财
维普资讯
t { 理论 掭 j
薯鼍 l
论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制 度 创 新
● 吴 晓 军
商 银的融新产 和术 迁 时 ,认 为 没 有 技 术 创 新 ,只 有 制 度 创 面 一 引新可纳三创 业行金创的 品技 层 变 :是入 归为个
≮
。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资 本 组 成 为 国 家 独
的创 新 ,如 金 融 超 市 、理 财 中心 、现 金 管 创 新 。历 史 地 看 ,商 业 银 行 正 是 在 制 度 创 资 ,这种产权 制度有 国家信誉作保 证 ,使
理等 ;三是制度 的创新 ,包括体制创 新和 新的条件 下 ,才 出现 了新 的金融业务 和金 国有商业银 行在为经济 发展做 出贡献的同
快制度 创新进程 ,已成 为在激烈竞 争的环 求银行通 过建立完善 的产 权制度和 内部 治 产 所 有 者 那 样 ,既 有 内 在 动 力 、又 有 内在 境 中赢 得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关 键 因 素 。 理机 制 ,来保证 自身利益最大化 。其理论 压 力 来 关 心 国家 财 权 的 所 有 者 收 益 ,在 逻辑 是 :产权制 度—— 内部 治理 机制—— 这种情况 下 ,很难使 商业银行 的经营 目标 商业银行 制度创新 的外部驱动力是 市 国有产权制度 一直难 以真正解决 的一个 问 制度是 指为保证一 个相对独立 的系统 场竞争 政 部 、人 民银 行 、审 计 署 和 金 融 工 正 常 运 行 而 确 立 的规 则 体 系 。商 业 银 行 的 银 行 选 择 具 有 比较 优 势 的 产 权 制 度 ,而 产 委 等代 表 国 家行 使 对 国有 银 行 的 股 东权 制度 主要包括两部分 :产权制度 和内部治 权 制 度 又 决 定 了 商 业 银 行 的 内 部 治 理 机 利 , 由于 各 部 门 有 多 种 行 政 目标 ,所 有 者
混业经营推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递, 有可能带来更 大的危害 , 同出现交 叉感染 和连锁反应 , 如 扩 大金融损失。三是金融垄断问题 。混业经营带来金融业的并购 重组 , 形成 为数 不多的金融寡 头 , 可能损害 客户利益 , 有 同时 也 降低 了企业 创新发 展的内在动力 , 损害 企业的 长远发展 。四足 金融监管 问题 。金融混 业经营使监 管问题 显得 更为突 l . 叶 监管 I
公司模式 , 以德 国 为 代表 的全 能 银 行 模 式 。 金 融 业 之 所 以选 择 混 业 经 营模 式 在 于这 种 经 营 模 式 的 优 越 性 。首 先 , 它有 助 于 实现 规 模 经 济 。 规模 经 济 是 所 有经 济 组 织 的
过 渡成为统一 的金融监管 委员会 , 消除分业监 管可能遗 留的监 管死角 。2 内部规范 。所谓 内部规范 , () 是指 强化干 、 亍 一律 。主
三 、 助 金 融 混 业 经 营 促 进 商 业银 行 的创 新 发 展 借 金融混业经 营是一 一个全 新 的 平 台 , 为 现代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它
追求 , 只有达到规模经 济的要求 , 才能 更有 效地利用组织 资源 。 其次, 它有助于金融部 门之间的优势互补 。不同金融部 ¨在服务 链条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 而一项金融服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金 融服部门的配合 。在 混业 经营条件 下 , 这种金融协 同更为便捷 , 也更为廉价 。第三, 它有助于降低经营风 险。不同的金融产品组 合, 可以降低经营风 险。第 四, 它有助 于更 好地满足 客户需要 。
预 留 了空 间 。近 年 来 , 国 商 业 银 行 通 过 并 购 等 手 段 , 步 取 得 我 逐
不 到位 , 能 使 风 险 累 积 , 现 金 融 危机 。 可 2 融 混 业 经 营 的 规 范 。 混业 经 营 需 婴 格 规 范 , . 金 以提 高 金 融业 的经 营 能 力 和 监 管 能 力 。 这 种 规 范 包 括外 部 规 范 和 内部 规 范 2 分 i 1外 部 规 范 。 所谓 外 部 规 范 , 部 () 是指 监 管 的 强 化 。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方 面 : 是 金 融 混 业 经 营必 须有 … 定 的 ¨ 槛 , 金 融 机 一 即 构 必 须 达 到相 应 的 经 营 层 次 , 时 必 须 取 得 相 应 的 牌 照 是 同 、■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优化和创新
理 位 置 的 空 问 概 念 被 淡 化 ,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将 出 现 合 并 信 贷状 况 资料 , 降低经 营成 本 , 效防 范信贷 风 险 。 有 趋势 。 行 也将 出现 虚拟 化倾 向 , 富丽堂 皇 的建筑 物 银 以 ( ) 大 同 业 代 理 , 展 中 间 业 务 新 领 域 : 资 银 二 扩 拓 外 为 主 要 标 志 的 情 况 可 能 成 为 历 史 。 二 是 金 融 服 务 方 式 行 与 中资 银行在 业 务结构 上 的最 大 区别 是 :外 资银 行 将 发 生 质 变 , 一 批 建 筑 在 网 络 基 础 上 的 金 融 服 务 创 新 存 贷 款业 务利润 占总利润 的比重 很 小 ,主要 利润 来 自
r 能够 具备 参与 国际 立 足 于 把 握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形 辫 . 摒 “ 一 彳 商业 锹行 的资 产质 量 明显提 高 , 把 体 化 ”的 国际 大市 场 , 国有独 资商 业 银 行要 理清 思路 , 市 场 竞 争 和 抵 御 风 险 的 较 强 实 力 。
二 、 大 低 效 市 场 退 出 力 度 。 化 信 贷 资 产 质 量 加 优
国有 独 资 商 业 银 行 不 良资 产 占 比较 高 , 是 金 融 这
减 此, 国有 独 资 商 业 银 行 的 业 务 结 构 调 整 优 化 和 业 务 创 与 国 际 接 轨 后 潜 在 的 最 大 风 险 。 少 不 良 资 产 的 主 要 新与 产权制 度 、 织制 度改 革 同等重 要 , 为条件 。 组 互 当 途 径 就 是 要 建 立 退 出 机 制 , 加 大 低 效 市 场 的 退 出 力 对 国 前 , 有 独 资 商 业 银 行 调 整 优 化 业 务 结 构 , 进 业 务 度 , 劣 势 产 业 和 夕 阳 行 业 的 一 般 客 户 、 家 禁 止 行 国 推 创新 的主要 任 务有 以下 几个方 面 :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创新浅析
的分 业 体 制 框 架来 说 , 加快 建立综 合性金 融机
构 是 深 化 金 融 改 革 ,推
动金融 发展 ,提高 民族 金 融业 国际竞 争力 的重 要途径 。随 着外资 银行
的 进 入 ,我 国 各 类 金 融 机 构 都 有 混 业 经 营 的 冲 动 . 因 为 单 一 的 业 务 经 营 难 以 适 应 新 的 竞 争 形
品 , 并 通 过 高 超 的 技
巧 ,推 销 自己 的 产 品 ,
抢 占 市 场 份 额 。 我 国 单
一
功 能 的 金 融 机 构 必 然 面 临 着 跨 国金 融 公 司 的
冲击 .迫 切 需 要 重 新 定
致 圄 金 融 韭 经营 俸 制锄 新 一 浅
发 展 以 全 能 经 营 为 目 的 的 分 支 机 构 ;三 是 在 交 叉 监 管 或 统 一 监 管 的 情 况 下 . 发 展 全 能 性 金 融 机 构 .允 许 金 融 机 构 全 面 实
制。
合 经 营 方 式 , 就 在 市 场 上 实 践 了 。 当 然 这 些 打 “ 边 早 擦
当前 , 界 经 济 发 达 国 家 在 实 行 金 融 混 业 经 营 , 世 强 球 ”的行 为 , 还不 能称做 严格 意义 上的混 业经 营 , 国 就 强 联 合 的 范 例 屡 见 不 鲜 。 我 国 目前 要 结 合 我 国 的 国 情 外 金 融 机 构 的 混 业 经 营 的 状 况 而 言 , 客 户 资 源 共 享 ” 选 择 合 适 的 混 业 经 营 模 式 。 目前 国 际 上 主 要 的 模 式 如 是 其 重 要 特 征 , 在 这 一 点 上 国 内 机 构 还 很 难 做 到 。有 但
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银 行 占据 垄断 力量 的五 大 商 业银 行 是 政 府 宏 观调 控 的经 济 工 具 , 在 分 行 以 经 营 为 中 心 的横 向块 式 经 营 管 理 体 制 ,其 资 源 配 置 过 于 分 资源配置时考虑更多的是政府的意志 , 导致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散、 效率低下。随着过渡期 的金融逐渐放开 , 已经显现了其综合经营 恶化, 回报 率 差 ( 见表 1 。 ) 优势 , 良贷款 比例和资产经营情况也得到改善。 不 表 1我 国 商业 银 行 及外 资 竞 争 力 比较 根据外资银行的启示 ,我们应该根据现代商业隐含客户分布广 泛、 需求复杂多样、 服务层次要求高、 人文金融色彩浓等特点构建整 体的金融服务提供。例如, 根据瑞银的整合 方案提供 , 我们可 以在进 行综合化经营前提下提供解决方案。 前方是客户关系经理, 后方是投 资银行、 资产管理公司和第三 方服务提供包括 , 管理业务支持、 咨询 及交易执行、 金融产品及投资顾 问服务、 环球市场研究等各个下属机 构。在下属机构中, 根据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团队进行管理。 22 I 商 业 银行 创 新 的硬 件。 国 内银 行在 客 户 管理 、 品 交 . T是 产 易和经理业绩评价等方面 , I T系统 大多处于分散状态 ,未实现系统 资 料 来源 : 瑾璞 . 融 专 题讲 座 . 焦 金 中国 金 融 出版 社 .0 2年 版 20 的高度集成 , 未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综合化、 高效的理财需求。 普华永 12全球化理 念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里 , _ 只有在全球范 道在一份关于 2 o o 5年度全球私人银行发展 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不 围 内依 据 比较 优 势理 论 来 配 置 资 源 , 能 实现 资源 的最 大 配 置。 外 才 能充分利用 I T技术来再造服务流程 ,是制约 当前很多私人银行服 资银行作为国际资本配置的中介机构 ,拥有其 广泛 的国际化网络。 务水平提升 的一个最 为重要的 因素。多年来瑞 士信贷加快对 l T平 除了在主要的国际金融 中心建立网络之外 , 还在那些潜力巨大的新 台和 系统 的 现代 化 更 新 , 横 跨 一 系列 服 务 流 程 的业 务 规 则 进行 了 将 兴 金融 市场 设 置 了大量 的分 支机 构 , 其在 全 球 范 围 内配 置 资 源打 为 整 合 , 建 了一 个 能够 用 于 收 集 、 构 分辨 、 滤 所 收 到 的全 部 信 息 的服 过 下 了 良好 的基 础 。 同时 跨 国 银 行 在长 期 的 海 外 经 营过 程 中 , 不 同 对 务网络。我们应积极 引进国外应用先进 I T技术及系统 , 结合 自身优 经 济体 制和 不 同 收入 水 平 条 件 下 的 银行 服 务 需 求 差 异 有 着 深刻 理 势和特点进行适应化处理 ,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平台的更新 , 借助服 解 。相 对 我 国商 业 银行 , 国际 金 融业 务 的 开展 还 远 远 不 足( 见表 2 ) 务 网络 的强 大 处 理 功 能 和 广 泛 使用 , 减 服 务 流 程 时 间 , 高劳 动 缩 提
论基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辽宁科 技学 院学报
第 1 卷 1
文章编号 : 0 32 (09 0 — 0 2 0 1 8— 73 20 ) 1 05 — 2 0
论基层 商 业银行 经 营管 理创 新
唐 文
( 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系 , 宁 本溪 17 2 ) 辽 102 摘要 : 文章深入 分析 了基层商业银行“ 小而全” 经营管理体制存在 问题的表 象与 内因, 出商业银行 必须转换经营管理策 提
利益 。
方面由于客户 自身风险防范意识 相对薄弱 , 风险识别和控 其次 , 基层行 内部机构设置又直接形成了一些 隐患。由 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前台柜面服务人员或后 台具 体经 办
制能力较低 , 无法 实现风险有效控制 。
() 2 基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弊端 凸显
一
是组织结构层级 多 , 基层 分支 机构设置 的密度过 高。
行了约束虽有着相当的现实意义 , 但在实际执行 中却无法真 正将所有者与管理者 的共 同利益联 系起来 。作为管 理者来 说, 其所得的报酬是公 司支付 给他的年薪 , 其所得 的年薪 与
商业银行 的长期发展关系不大 , 管理者无法从所经营 的资 产 保值增值上获得长期 的关 联和利 益。当管理者利 用手 中的 权利获得经 济利益的成本低于因违规而受到的处罚时 , 导 会
行, 严重影响 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 2 支行 同时承担经营与管理职能 , 不利于风险控制 首先 , 支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有限。 目前 , 商业银行在 实 施客户经理制的过程 中, 一方面 由于客户经理单人提供全面
或上门服务时可能发生 的一些职业道德风险等隐性 问题 , 另
一
致经营者为了追求各项指 标的短期 提升 而损害银行 的长 期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创新展望
我 国商业 银 行 金融创新 现 状及 创新 展 望
范 贝 蕾
( 岛大学 , 山东 青 【 摘 青岛 267 ) 6 0 1
要 】 当前 , 国商业银行 的金 融创 新取得 了一定的进步 , 仍存在 着金 融创新 动机不 明确 、 我 但 创新缺 乏特 色等问
题 。制约我 国商业银行金 融创新的原 因, 主要是金 融市场的不 完善、 用基础 薄弱 、 信 金融 网络 化程度不 高, 削弱 了金 融创新 效果 。 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合理有效 的组 织体 系, 注重技术 的应用 。 商业银行 未来创新发展 趋势将 由严格的分业 经营。 向 转
结构的作用 , 难 以产生 规模效 应 。 也 ( 二) 制约我 国商业银 行金 融创新 的原 因 首先 , 市场 的不完 善 。从 市场 结构方 面看 , 国 金融 我 金融 市场处在 大型 商业银 行 的垄 断之 下 。商业 银行 的市 场 份额主要集 中在 5家大 型 商业 银行 手 中,对 资产和市 场具 有较强 的控制力 。国有商业 银行在 金融市 场中的垄 断造成 了金融创 新动 力 的不足 , 金融 服务产 品供给不足 。 与西方 国家 的金 融管 制相 比 , 国的金融管 制较为严格 , 我 这造成 了金融市 场配 置资 源的效 率大 大降低 ,限制 了金
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其 自身的信用并没有真
正建 立起来 。 商业银行 的客 户信用基 础也较 为薄 弱 , 目前
【 作者简介】范贝 ̄(95 )青岛人, 18一 , 青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会计理论与研究。
一
l7 1-
商业 经 济
第 2 1 第 1期 0 1年
有 限制的交叉经营 , 再转向混业 经营, 经营模式将转向金融股份公 司模 式, 个人 理财业务也必将走 向专业化。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变得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难以预料和驾驭, 同时,大投机家的人为投机行为也大大提高了它的不确定性。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与国外大银行相比十分低下,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在我国现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经营管理体系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一是经营理念落后.国外银行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他们一方面不断研究客户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客户的潜在需求, 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需求.国内银行业近几年虽然进行了改革,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甚至严重背离现代银行规范及要求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拘泥于“为客户提供什么”, 而不是“客户最需要什么”。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仅从银行的角度来考虑,未能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二是经营体制陈旧。
近年来,国外银行纷纷进行“银行再造”,将按职能分工的业务流程改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操作流程, 使得客户获得便捷的银行服务.据统计,美国有关银行再造之后,平均资产收益率上升015%,平均资本收益率上升6%,平均成本收益比率下降了8 - 13%。
而我国银行目前仍按部门职能划分经营活动, 将完整的业务流程分割得支离破碎。
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而且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经营手段滞后。
国外银行经营手段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营业网点银行工作人员少,具体业务由客户自己在相关设备上操作. 花旗银行为了满足全球性客户的需要,设立了全球联动的区域化单据处理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连续作业.目前, 国内银行在电子化方面投入不够, 计算机业务软件的开发层次多, 系统兼容性差.拓展市场的手段主要是延长服务时间、增加服务网点、改善服务态度等较为简单的形式,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而且不能有效吸引客户。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和思路
新 呈 现较 好 的发 展势 头 。凭 借 广 泛 的
网点 优 势 ,国有商 业 银行 陆 续 开 发 了 储 蓄异 地通 存 通 兑 、4 时 到 账 的资 2小 金 汇 划 系统 。 年来 , 陆续 推 出 了汽 近 又
近年 来 ,我 国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有 效 促 进 了信 用 成 熟 , 融 市 场 正 不 金 断 完 善 和 成 长 ,不 仅 形 成 了 同 业 拆 借 、 据 贴 现 、 汇 调 剂 、 额 可 转 让 票 外 大 存 单 等 短 期 资 金 市 场 , 且 形 成 了股 而 票 、 债等长期资金市场 ; 过改革 , 国 通
金 融 机 构 形 成 了多 成 分 、 门类 的组 多
的不 断 开发 及 银行 中间业 务 的普遍 兴 起 ,将 逐步 取 代传 统 业务 占银行 经 营 效 益 的 主导 地 位 。 际 上 , 入 市场 经 实 进 济 后 的 我 国银行 业 的传 统业 务 并不 乐 观 。因此 ,要在 竞 争 中求 得 生存 和发 展 ,金 融 创 新是 我 国国有 商 业 银行 义
以 及 引 进 、开 发 先进 的 金 融 理 念 、 服
日趋 白热 化 , 批 新体 制 、 大 新机 制 的 商 业 银行 应 运 而生 ,形 成 了不可 忽 视 的
资金 管 理 体 制 、 贷管 理 体制 、 汇 管 信 外
理 体制 和 财 务管 理 体制 等 一 系列 卓 有 成 效 的改 革 ,在 取 得成 功 经验 和 不 断 总结 的基 础 上逐 步 向全 国推广 。应该 说 ,我 国国 有商 业 银行 各 项 管理 体 制 通 过 改革 正 趋于 合 理 , 营 机制 、 人 经 用 机 制也 正 按 照 现代 商业 银 行 的要 求 逐 步 建 立和 完 善 。在 此基 础 上 ,金 融 业 务、 金融 服 务 、 金融 产 品 的创 新也 得 到 了较 好 的发 展 。 国工 商 银行 以 “ 身 中 您
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转型与体制创新
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转型与体制创新--“宿迁更大突破之我见”之邮政储蓄银行转型、创新实施方案--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吴春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组成部分的邮政储蓄银行,其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实行经营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真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大银行,不仅仅表现在覆盖面上,更重要的是在经营方式上要有重大改变。
必须进行经营转型,合理地布局资产、负债和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收费业务,才能防止金融风险的累积。
邮政储蓄银行实行的经营转型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由一个信贷型银行转型为金融服务型银行;2、要依托于传统业务的优势做好经营转型工作;3、要把发展战略与提高执行力很好地结合起来;4、混业经营是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不实行混业经营,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型。
二、必须建立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的考核机制有三个层面:客户经理考核以及各级行长考核构成了邮政储蓄银行的考核体系。
在目前行长负责制的情况下,各级行长考核很有成效。
部门总经理的考核,是打破大锅饭的有效措施。
客户经理的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实际上由客户通过对客户经理的评价来评估银行服务的好差,因此,客户经理的考核实际上是在考核银行的服务水平。
目前存在问题比较多的是客户经理的考核,核心问题是客户经理当成了产品经理考核,造成了客户经理只知道营销产品,不知道营销客户;只重视产品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客户关系的维护。
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客户经理的经营理念是“由产品到客户”,只顾推销产品,而忽视了认知客户,造成客户只感受到营销产品,感受不到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
必须改变以产品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以客户为核心的客户经理考核体系。
其要点是:(1)要使客户经理按照“从客户到产品”的思路去工作;(2)客户经理与客户一一对应;(3)客户维护是客户经理的主要职责;(4)客户维护的标准要具体化;(5)客户经理所负责的客户,相应在银行办理的所有业务都应成为客户经理的考核内容;(6)要在95580中监测客户经理的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知识,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从国内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者来看,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的许多经营者在市场开拓、优化服务、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上都显得较为乏力,过分偏重于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在业务创新上畏首畏尾,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延迟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进程;从一般员工来看,国内银行的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老化,偏重于传统的银行业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近年来,各家银行加大了人才结构调整力度,但缺乏相关的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业务创新发展与变化的要求,阻碍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步伐;2.国内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利于开展业务创新;我国现有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前身均为专业银行,在国内金融界基本居于垄断地位;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因规模较小难以对其形成有力的竞争,国外商业银行因“壁垒”的障碍也难以对之形成较大的威胁,因而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在一种市场化程度低、竞争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国有商业银行内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不是以市场需要为标准对业务流程进行分工和协作,而是以职能或产品为中心进行分工,强调各专业本身的特点和作用,这一点,在信贷部门的设置和分工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大多分为工商信贷、项目信贷、住房信贷以及分管外汇贷款的国际业务等分支,各部门内部贷前审查、贷后管理都有各自的人员和办法,且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充分,形成了“小而全”的体系,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一定程度地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些部门又都承担着结构调整、竞争优质客户、挖掘潜在市场的任务,这也造成了全行业务创新的不规范、不统一,进展缓慢;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业务拓展部门,或是虽然有但却未给予相应的权利,造成一些很好的业务拓展计划制定出来后,有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延误了业务的拓展;另外;由于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刚开始实行的客户经理制也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3.国内银行已创办的有关新业务不够规范,难以适应业务创新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从目前国内银行已开办的新业务来看,大多还停留在代收代付、结算等较低的水平上,规范性差、效益低,而成本较高;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上更多的是依靠现有的网点和人员优势,而对科技、服务和市场等方面投入不多,业务的科技含量低;由于缺乏市场营销的观念,在一些新业务的设计、开发上,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充分,相应的服务和科技手段不配套,盲目开发,造成一些业务推出后市场反应平淡,收效不大;尽管如此,一些行对此还没有深刻的认识,照此发展下去,势必形成业务创新的恶性循环;同时,作为监督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一直没有对业务创新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造成银行之间在业务创新特别是代理业务中,为了占领市场,开展恶性竞争,不讲成本,不讲效益,最终无论谁占领了市场,都是对有限的金融资源的一种浪费和低效配置;4.国内现有的有关政策和制度安排不合理,有碍业务创新;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还十分短暂,且市场风险较大,金融监管水平不高,所以,我国在1993年底正式提出实行分业经营;1997年底,国务院进一步强调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这就使国内商业银行在现阶段无法在投资银行、商人银行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同时,由于国内网络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网络建设、运行速度、安全防范等方面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造成网络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速度过慢;另外,利率市场化尚未正式推行,造成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方面进行创新面临较大的政策压力;人民银行至今尚未对中间业务有关手续费收入做出明确规定,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由于上述外部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银行业务创新的难度很大,可以说是举步维艰;5.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不强,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社会公众是国内银行最大的客户群,储蓄存款往往占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多;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以及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不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已开展多年并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里有国内银行不重视市场营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对路的问题,也有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因素;社会公众固守传统的理财观念和金融意识,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一些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之后,其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带给消费者的将是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对于消费者来讲,由于竞争性市场所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总是大于非竞争市场;所以,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将被极大地激发;对此,国内银行的业务创新要有充分的准备;三、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对策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业务创新应在内部机制、市场营销、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进程;一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应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通过体制革新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1.改革完善业务创新组织机构;业务创新有关的机构设置原则应体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既要考虑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更应该考虑业务创新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按照业务创新流程及业务新产品营销的要求,面向市场,全面规划;1建立总行级和省分行级业务创新中心机构;该机构具体负责资产负债创新业务、本外币中间业务、商人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不良资产剥离、离岸金融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电子银行及未推出的其他新业务的开发、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适时提出金融业务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预案,努力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方便实用、技术含量高且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的金融业务;同时还负责对下级行业务创新机构的管理和业务新品在推广、运行中的制度约束、技术保障及相关信息咨询;2建立二级分行业务创新推广运行机制;二级分行应设立相应部门,负责新业务的市场营销;同时,要建立起总行、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三级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制度,在明确三级部门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三级部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市场情况,逐步开展金融新产品的营销工作;可选取具备条件的二级分行先行推出新产品,直面广大客户,并及时收集有关情况和经验,在总行、省分行对有关信息分析、整理并做出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在辖内全面推广;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待新产品稳定和成熟下来后,再将此项产品的业务经营移交有关部门具体负责;2.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1建立部门内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将具体要求再详细划分到每一个岗位上,让岗位上的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能范围,达到有效分工协作、促进各部门高速协调运转的目的;2明确部门责权划分;业务创新部门涉及到银行的各个经营领域,因此必须明确与其他业务部门在新业务经营范围中有关责任权限的划分,避免在新业务、新品种推广时可能出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进而影响该项业务经营发展的问题;3建立业务创新后勤保障制度;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予以相应的倾斜,确保业务创新部门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正常运转,以使业务创新部门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4建立部门内部创新激励机制,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为业务创新工作作出更大贡献;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我国即将加入WTO 的现实,面对外资银行优质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多元化的产品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的惟一出路就是创新;金融创新,无论是业务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必须依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来进行;我们经常说的“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这个;为了通过业务创新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首先就要解决一个人才的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高级人才,业务骨干纷纷被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其实,人才外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员工培训力度不够才是形成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相形之下,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对在职员工的培训;经验表明,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在其既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更新,不仅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对于保持整体员工的高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干部员工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干部员工业务创新的意识和素质;1研究新业务的培训体制,制定长远规划;针对业务创新对人才在知识、技术层面上的更高要求,同时加上业务创新的开拓性和不可预测性,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着眼于未来,变传统的、分散的培训为科学的、集中的人才资源综合管理,尤其是对业务创新有密切关系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使培训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2研究业务创新的特点,采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方式;国有商业银行现有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应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一是对业务创新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包括管理技能、新业务知识、业务创新手段、方法、工具等;二是对已从事一定时间业务创新工作且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新业务知识的提高型培训;三是对不具备业务创新工作所需知识背景或欠缺业务创新工作经历的人员进行补课型培训;四是全员培训,包括业务创新工作所必须了解的计算机、外语、网络等基础技能的培训,可采用每两年培训一次的方式;3建立业务创新部门岗位培训制度;在已经确定相关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对员工上岗和换岗,都应按照有关的业务创新岗位规范和标准对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和考核,向合格者颁发上岗合格证,持证上岗、换岗,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把市场营销融入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之中1.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获取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进行每一项业务创新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相当重要;因为金融产品的推出与其他制造品、消费品的不同在于,它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经济周期、居民收入、社会稳定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还需对一定数量或一定范围的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资金使用、透支额度、信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找出准确的市场空白点,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客户群;同时,市场调查必须获取充分准确的信息;为此,在推出一系列新兴业务之前,各家商业银行应由总行统一部署,各下级行积极参与和配合总行集成性和动态性的数据仓库建设,在那里能够很方便地查询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及资金运用情况,以此来区分不同客户对本行的贡献度,从而确定优质客户,通过定价手段,为其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业务创新部门要对收集到的客户有关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类,为业务拓展提供信息支持;如果信息不充分,我们在个人金融业务拓展中只能将信用良好、拥有大量消费额或透支额并按时还本付息、对银行“贡献”较大的优质客户与一般客户同样对待,对其提出不适当的抵押、担保或保证金要求,致使这些客户在我们不明智的“无差别化”产品或服务面前拂袖而去;另外,由于任何一家银行不可能获得全部新兴业务市场,也不可能以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吸引住所有消费者,因此面面俱到不如有的放矢;各行业根据各自所处的具体市场,按照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变量来确定目标市场,并进行整合重组,寻求业务创新的空间,制定符合实际的客户战略;2.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合理确定目标客户;同其他企业细分市场一样,银行在细分市场时,既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细分市场之后,我们就要努力向目标客户、目标市场推出各种差别化的金融产品,使竞争对手在短期无法达到我们的水平,从而赢得市场,获取“超额利润”;比如牡丹贷记卡的推出,就充分发挥了我行科技力量方面的优势,走在了同业的前面,在客户中进一步树立了牡丹卡的品牌形象;这是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推出差别化产品的成功案例之一;3.准确把握市场机会,推出全新金融产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每一项业务的推出,大多数情况下不愁没有客户,没有销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业务推出后,没有强有力的市场营销,难以让公众对此产生认同;为此, 我们应按照总行的有关规定,贯彻品种多样化、防范风险、方便高效和宣传促销的原则,准确把握市场机会,促进新兴金融业务营销推广;比如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营销要与各地房地产交易中心加强联系,利用房展会、“世界住房日”等主题开展营销;还可考虑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推出建立在抵质押基础上的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待条件成熟后,对部分优质个人客户发放零首付信用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的推出,就应该在寒暑假、特别是在高考前后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使家长、考生有大致的印象,一旦正式入学,如果需要贷款,就会相应联想到我行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我行在助学贷款领域区别于他行的独家开办品种,其市场品牌效应较大,值得在营销推广时加以特别的强调;再如旅游贷款,由于目前国家公众节假日延长,春节、五一、国庆是三个长假,配合此项政策,我们就应该在节前联合知名旅行社做好宣传,争取在每一个长假来临之时,使我行的旅游贷款成为知名的品牌;在合理选择营销时机的同时,还应适时、适当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发布广告、信息,召开业务推介会、新闻座谈会等,以营造良好的业务发展环境;工商银行在国内已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广告宣传的重点不宜放在整体的认知度上,而是应该倾向对新兴金融产品的介绍上,通过广告宣传把银行的金融产品、使用价值及服务告知客户,以增强客户对工行的认同感;特别是在业务基础较好的地区,就应当集中优势兵力,在人员配置、广告宣传、业务品种等方面加大营销力度,以有限资源获取最大效益;4.收集反馈市场信息,不断调整营销战略;作为整个营销战略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如何及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改进产品、改善服务,对于下一步继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利用95588电话银行系统,设立24小时客户投诉中心,不断收集客户的意见;必要时可以是行长亲自接听,对客户反映属实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处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但是,这一形式还是比较被动,特别是在竞争激烈、产品无差别的市场上,客户也许在还来不及投诉或无暇、不愿投诉时,就已经被别的银行挖走;所以,经常性地开展业务恳谈、业务推介、新闻座谈等形式也许更能直接、深入地了解客户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营销战略,改进金融服务;此外,基层网点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包括对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对已有产品与服务的改进意见等;基层网点要派出公关能力和调查能力强的客户经理或员工定期到客户中了解需求,收集同业信息;这些信息经基层网点收集并简要汇总传导到业务创新部门,并在此经过筛选、分类和分析、整理、汇总,供决策部门作为决策的依据;三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实质上是一种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它的推进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主体自身的主观努力,更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为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行为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中央银行要尽快出台关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办法,加强对业务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切实规范创新行为,整治市场秩序,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使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在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通过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已开始从储蓄保值向投资增值方向转移,有关管理部门在不断出台政策与措施刺激社会公众的消费与投资需求;社会公众的商业消费与金融消费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与变化;对此,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要在不断研究与分析社会公众金融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加快业务创新,同时要通过促销手段引导公众金融需求上档次,向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方面转移;三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以城市为单位,以该城市的中国人民银行为监管或管理主体,对当地公安部门的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资信调查系统与商业银行的个人和团体的账户管理系统进行统一协调,在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公证处予以公证、资产管理机构参与的情况下,组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保障机构,并由该机构推出“信用卡”消费,从而形成“一条龙”式服务系统和管理体系;也可以将城乡划为两大板块,根据各自的消费特点,分而治之;这样,在业务创新拓展过程中,诸如手续繁杂、程序复杂、多头投入、律令不畅、资源浪费等弊病便会迎刃而解;总而言之,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时,可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即“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
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品种少。
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
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
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
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
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
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新举措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新举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被西方称为“朝阳产业”的融资租赁业务,以其集信贷、贸易和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的金融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支持国有银行的业务创新。
美国、日本、英国等经济强国都在大力鼓励银行、各种基金、财团进入租赁业。
银行进入金融租赁业将有助于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
而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也有助于租赁业的发展壮大。
一、国内租赁业务发展情况分析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换的历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租赁业走过的20多年颇不平坦的道路中,导致我国租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体系与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
我国租赁的法律法规目前正处于由分散到统一,由混乱到规范的关键阶段。
租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强制力的干预、保护以及政府强有力的监管。
法律环境的好坏、政府监管力度的强弱是租赁交易和风险防范的保障,是一国租赁业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2)没有全国统一租赁行业协会。
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租赁行业协会,只有少部分成立了以省、市等为划分方式的协会。
没有规范的行业势必混乱。
(3)社会信用。
我国信用缺失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信用逐步演变成市场经济的基础。
要生存,就得讲信用,失信必然支付成本。
(4)资金来源。
由于我国对租赁业在资金上实行过度监管,整个行业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发展力不从心。
融资租赁是资金密集性服务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租赁公司的发展壮大是很困难的。
二、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迫在眉睫2006年12月11日,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
这将给我国国有银行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银行必须寻求更新更快的发展途径。
当我们再重新审视租赁业务和银行之间的关联时会发现,银行开展租赁业务是非常有潜力的,通过融资租赁放款可以达到抵押贷款不可相比的好处。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
金 融 创 新 的 原 贝 U
金 融 创新 , 其严 格 意 义 上 讲 , 融 资 方 式 和 金 融 市 场 产 品 的 从 是 创 新 , 们 是 金 融 创 新 的 核 心 和 本 质 所 在 。无 论 什 么 样 的 金 融 创 它 新 , 根 本 目的不 外 乎 是提 高收 益 , 到 这 个 目标 , 融 创 新 就要 根 其 达 金 据 市 场需 求 来 设 计 创新 内容 , 低 金 融 风 险 。要 以增 强 我 国商 业 银 降 行 竞争 能力 、 提高 市场 份 额 , 现 预期 利 润 。为 确 保 金 融 创 新 的 目的 实 性、 效益 性 、 范性 , 国商业 银 行金 融创 新必 须坚 持 以下 几个 原则 : 规 我 1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 以客 户 为 中 心 的 原 则 。 商 业 银 行 作 为 一 种 服 务 行 业 , 场 与 客 户 的 需 要 是 银 行 生 存 发 展 的 基 础 。商 业 银 行 市 必 须 树 立 以市 场 为 导 向 、 以客 户 为 中 心 、 活 多 样 、 机 应 变 的 经 灵 随 营理 念 , 客 户 不 断 变 化 的 需 求 以及 市 场 发 展 作 为 调 整 产 品 开 发 把 商 业 银 行 金 融 创 市 新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点 , 向市 场 、 解 市 场 、 入 市 场 、 务 市 场 、 面 了 融 服 开拓市场 、 占有 市 场 是 推 动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发 展 的关 键 。商 业 银 行 要 树 立 新 的 市 场 营 销 观 念 , 立互 惠 互 利 、 同 发展 的新 型 银 企 关 建 共 系 。 同时 , 业 银 行 要 用 市 场 需 求 来 检 验各 种 创 新 业 务 , 过 明确 商 通 市 场 定 位 , 分 市 场 目标 , 结 合 自身 业 务 发 展 状 况 , 推 出 适 宜 细 并 来 的金 融 创 新 产 品 , 以最 大 限度 地 满 足 客 户 的 需 求 。 2 收 益 与风 险 均衡 原 则 。商 业 银 行创 新 的 基 本 点 是 通 过 业 务 、 创 新 , 近 市 场 需 求 , 展 业 务 范 围 , 强竞 争 能 力 , 贴 拓 增 以实 现 利 润 最 大 化 为 最 终 目标 。但 在 具 体 的 实 践 中 , 务 创 新 包 含 着 一 定 的 风 业 险 。这些 风 险 包 括 市 场 风 险 、 销 风 险 、 益 难 以 抵 补 成 本 的 风 营 收 险 、 息 技 术 系 统 风 险等 。这 些 风 险会 给商 业 银 行 自身 造 成 财 务 、 信 信 誉 等 方 面 损 失 。因 此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的 金 融 创 新 必 须 在 法 律 法 规 框 架 内 , 有 效 控 制 风 险和 实 现 风 险 与 收 益 均 衡 的 条 件 下 , 规 在 既 范 稳 健 又 大胆 灵 活 的 运 行 。 3 收 益 原 则 。商 业 银 行 创 新 的 目 的 就 是 为 了 扩 大 市 场 份 额 、 、 占领 和 巩 固 目标 市 场 、 高 盈 利 能 力 , 现 利 润 最 大 化 , 此 我 国 提 实 因 商业 银行 在金 融 市 场 创 新 过 程 中要 遵 循 效 益 最 大 化 的原 则 。 如 在 新业 务 的 开发 过 程 中 , 考 虑 成 本 收 互 益 率 , 能 盲 目开 发 。 在 新 要 不 产 品 推 广 过程 中 , 制 定 合 理 的 收 费 标 准 , 市 场 和 商 业 原 则 收 要 按 费 。商业 银 行 必须 坚 持 以效 益 为 目标 的 集 约 化 经 营 , 弃 规 模 扩 摒 张 、 放 经 营 的观 念 , 重 人 均 创 利 和 存 贷 款 平 均 成 本 等 效 益 性 指 粗 注 标 同 时在 开展 创 新 时 , 要 考 虑 其 对 银 行 利 润 的 直 接 贡 献 , 要 着 既 又 眼 于 它对 银 行 整体 发 展 的 间 接 利 益 , 以求 得 可持 续 发 展 。 二、 鉴国外经验 。 借 立足 我 国 国 情 长期 以来 , 方 发 达 国家 的 金 融 市 场 和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水 平 一 西 直居 于 世 界 领 先 地 位 , 们 的 高科 技 运 用 与 创 新 处 于 国 际 金 融 业 它 前沿 。 因此 , 某 种 意 义 上 来 说 , 们 的金 融创 新 方 向代 表 了 国 际 从 它 银行 业 创 新 发 展 的方 向 。金 融 业 的 开 放 和 国 际 化 程 度 进 一 步 提 高 , 就 要 求 我 国在 进 行 金 融 创 新 时 需 要 考 虑 国 际趋 势 和 通 用 性 , 这 尽 量 合 乎 国际 惯 例 与既 定 规 则 。 特别 是 在 经 营 品 种 、 融 工 具 、 金 融
走向新一轮竞争—谈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的体制创新
要前 提和切 入 点。
深 化 国有商 业银 行改 革 。构 建 现代 商业 银行 的运 行机 制
根据 《 国金融年 鉴 》 的统 计 中
者 以为 ,在现 行体 制模 式下 ,加大 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步伐显得尤
的份额 ,存 、贷款 比重在 7 %以上, 0
利润额 比重则在 5 左右。这说明四 % 0 大 银行 作为 国有独 资 的产权 性质 集 体 ,在 中 国银行业 中 居高度 垄 断地
位 。这种 “ 而统 ”的银行 体系 同 大
体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因此,突
破原有 思维定势的桎梏 ,大胆进行体
重要 的意义 。但 是,
行 的 改革思路是将 国有银行庞大的机
构体系进行科学地分解 ,并重组为各 总行控股 下的若干 区域 性商业银行 。 这 些区域 性银行 由各 省分行 合 并组 建 ,各 自实行 独立 的法人 制度 。这
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
兑 、转 账 及 财务 管 理 、 咨询 评 估 、
资产清算等方面 的配套服务。同时也 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资金需 求 急等特 点 ,积 极创 新银 行业务 。 账 户透 支 。对 于 中小企业 提供
短期资金 方面 ,可借 鉴 英 、美 银行 的经 验 ,采 用 “ 支 管 理 方 式 ” 透 ,
元化的社会资本 ,将现在的国有独资 银行改造成为国家控股前提下其他 多
种经济成 分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
另外, 目前国有投资银行的组织机构 体系庞大而冗长,仍按行政区划层层 设置 ,这 己成为影响其运作效率的重
浅议商业银行的创新
肯定银行 自身市场主体地位 的前提 下 ,以市场经济组成要素 和客户为 金融创新 的中心 , 对我国银行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结合 我 国商业银行的实际 , 提出商业银行业 务创新的重点 , 并给 出股份 制商
新 的 几 点思 路 。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金 融创新 股份制 商业银行
创新是企业发 展的动力和根本 。我国的商业银行 , 作为经 营货币 的特殊企业 , 同样存在创新 的问题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金融体制 改革的 深化 , 在全新 的国 内外金融背景下 , 积极致力于创新成为我 国商业 银行 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 。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 以市场为导 向, 按市场法则和现代 商业 银行运作规则 , 积极进行业 务创 新, 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 金融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 断创 新的历史 ,金融业 的每一项 重大发 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范畴看 , 金融创新既包括微观层面上的 金融业务创新 、 金融市场创新 、 也包 括宏观层面上的金融制度创新 。从 狭义的范畴看金融创新指 的是 金融业务创新 , 主要指 17 9 0年代 以来西 方发达 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后 , 开始涌现出来 的一系列新产 品 、 新市 场、 新技术 、 新服务等。 0 7 年代末 8 年代初 , O 票据发行便利 、 远期利率协 议、 期权和互换作为 四大金融创新 。此 后 , 金融衍生工具更掀起金 融创 新 的新浪潮。然而 , 与发达 国家 的银行业 相 比, 国商业银行在金 融新 我 产 品和工具上的创新还存在很 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满足人们不 断提高 的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方面 。 目前 金融 创新有 四大趋势 : 证券化 以及使 银行信用和资本市场的界限变得模糊 不清的趋势 ;资产负债表 表外业 务越来越重要 ; 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 ; 金的 中介化 。目前世界各 国金 融专家提 出了很多关于金融业务创新 的理 论 , 比较有代表性 的有 “ 约束 诱导” 理论 、规避管制” “ 理论等 , 这些金 融创新理论的务 , 住宅放 款虽然是一项老 的传统业务 , 但近年来 出现 了 新的创新 , 这两项 信贷是 我国金融政策的导向。 消费信贷在金融工具上 必须不断创新 , 加适应 消费者的需求 。主要有几种方式 : 更 采取活期透 支形式的一次性 偿还 的消费信贷 ; 以非抵抵 为基础 , 偿还的消费信 分期 贷, 如医疗 和教育费用贷 款 ; 信用卡透支信贷 。 住宅放款创新 主要有 : 流 动利率抵 押放款和可调整抵 押放款等。 二是推广票据贴 现业务和并购贷款 。人 民银行公 开市场业务进一 步加强后 , 商业银行应 将票据贴现贷款作为工商企业 流动资金贷款的 主要形 式。 并购贷 款是 为企业兼并 收购 等资本 营运活动提供 的贷款 , 这 种 贷款用 于企业 资本 重组 , 实现企业规模 的低成本扩张 。 在我 国企业的 转 制转 轨时期 , 发展并购 贷款前 景广阔。 三是试行 贷款证券 化和证 券抵押 贷款 。 在现 阶段 , 商业银行可将一 部分贷 款转为证 券投 资 、 购买国家建设债券 、 企业债券 等或试 行债权转 股权 、 良资产证 券化等形式。 不 证券抵押贷款则 又是我 国政策所允许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创新:全能化趋势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在西方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关于混业与分业的争论一直贯穿始终,从未中断。
分业者将金融业分成了风险不同、机构分设、客户不同、功能各异的几块,中间有防火墙,其中一块出了问题,体系不会崩溃,而且各块专业化分工经营有利于提高效率;混业者认为分业人为的分割了市场,造成了资金流动困难,资源难以合理配置,风险不能有效分散,而且分业使得各市场信息不能共享,加大了社会重复劳动,增加了社会成本,影响了竞争,最终影响了社会效率。
混业经营的优势从银行角度: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带来成本优势;全方位金融服务,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分散风险;与客户关系更紧密;从客户角度:客户信息搜寻、监督和交易的单位成本下降;银行服务改善增加消费者福利;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从银行角度:机构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不同业务之间存在潜在冲突;多元化经营可能削弱传统业务,业务发展失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尚未得到精确论证;从监管当局角度:风险问题;不公平竞争问题;银行破产的严重性;监管能力问题;利益冲突和损害消费者问题;混业经营推动银行业务重组和机构兼并,垄断损害竞争;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决定汇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它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地位,从而决定了这个国家贸易收支),以及这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它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相对地位,从而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资本项目平衡情况)。
国际收支与汇率也存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关系,即汇率变动可以影响到收支平衡的改变以及国际收支的结构。
通常说来,汇率高估可以引起收支逆差(进口超过出口),并通过汇率贬值预期引起当前(投机性)资本流入和未来资本流出;相反地,汇率低估可以引起收支顺差(出口超过进口),并通过汇率升值预期引起资本流入。
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的时候被人称之为“汇率影响到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格说,指同等质量标准下的价格竞争力或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海外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显然与汇率水平有关,但是否可以说汇率是影响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呢?需要具体分析。
如果你认为汇率具有自动走向均衡的趋势,政府当局不可能长久地将汇率维持在一个显著偏离其均衡的水平上,那么,汇率对各个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可以说是“中性的”。
但是,另一方面,考虑到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上较弱,政府很有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中人为地实行压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政策,并以此来促进本国出口贸易的扩张(也可以说间接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的优劣:贬值:促进出口,但导致国内资产价格“缩水”,对外购买力下降;升值:对外购买力增强,但出口增长受阻.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主要是银存和流通中通货;资产:贷款占突出比重,外汇储备比重很大,有价证券比重很小;这一资产负债结构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证券种类和数量少相联系;也与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相联系;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
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
3、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宏观措施工具特点: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选择性工具:微观措施工具特点: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1)一般性政策工具:三大传统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机制: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乘数和超额准备,影响货币供给量和银行体系信用创造能力操作: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
繁荣,反向操作。
评价: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再贴现率政策(1)释义: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支付的利息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作用机制:心理宣传(告示效应);调整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影响超额储备—货币供给;同时影响商行放款利率,影响信贷规模;(3)操作:萧条,降低再贴现率,商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
繁荣时期,调高再贴现率,货币供给下降。
(4)评价: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对贴现窗口的依赖性下降,未必影响商行借款量; 公开市场业务(1)作用机制: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等),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结构和水平)。
(2)操作:↑↓→→↑↑↑→AD r M —债券价格债券需求—基础货币—准备金萧条,买进债券评价:优点:操作灵活/最常用/最精良局限:需要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央行相当的库存证券。
(2)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如对分期购买收付款最低限额控制,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控制,如规定保证金限额等;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限制等优惠利率(3)其他措施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道义劝导:对商业银行发出书面通知、指示或口头通知等,要求金融机构自动采取措施贯彻央行政策;窗口指导:对商行贷款投向进行要求;无法律地位,但效果不错(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影响总需求的?凯恩斯学派观点:利率渠道(主要渠道)M→r→C、I→AD货币政策首先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改变货币利率,并通过利率改变实际投资,最终影响产出;利率是整个传递机制的核心;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的影响程度(流动性偏好)、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乘数的大小(边际储蓄倾向);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投资的利率弹性极低时,传导中断;股票市场传导渠道托宾q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总需求q=企业市场价值/企业重置成本,q>1,投资增加;q<1,投资减少;财富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消费(耐用消费品/住宅消费)→总需求货币主义学派观点:货币政策工具→M→E(总支出)→Y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储备的变化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资产的持有者发现他们实际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多与其所希望持有的数额,于是他们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这一调整过程引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和生产的变化,直到生产的增加的实物资产价格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逐渐吸收,新的货币均衡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量——利率、金融资产价格——消费和投资——产出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决策权实际上直接受制于中央政府;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央行基础货币供给被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几近丧失;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国自1994年开始施行,2007年8月结束。
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成为中国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支持独立性的观点:央行受制于政府,货币政策将带有通胀倾向;独立的央行才能不对那些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政治产业周期的短期问题作反应;政府财政赤字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央行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务货币化导致基础货币增加);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专业化,不宜让缺乏专业知识的政治家去做。
反对独立性的观点:金融是经济的重要部分,政府如果无法控制中央银行,也无法对整个经济总体负责;只有将货币和财政政策二者同置于一个机构的管理下,才能防止政策冲突;让货币政策控制在一批不对公众负责的少数精英手中,不民主;央行也可能追求狭隘的自身利益;九、中国货币政策实践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1995年《人民银行法》颁布以前,双重目标(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1995年,单一目标(币值稳定);1997年以后,通缩,多目标约束;实际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中介目标(从信贷规模向货币供应量转变)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全面实施综合信贷管理,这一阶段以“现金”为控制目标;1953-1993年,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目标;1993年,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为目标;1996年,货币供应量目标1998年1月,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货币政策工具(从再贷款的计划手段向一般性市场工具转变)再贷款(配合银行信贷规模管理的行政性工具)由于再贷款在人行的资产中占很大比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最初再贷款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1993年,人行出台政策,将在再贷款的实施对象改由人行总行直接贷款给商业银行的总行,以消除地方政府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1994年起发布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1998年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这项标志性改革意味着我国放弃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1984年建立的,但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存款余额作为计提基础(不能反应某一时期的平均水平),同时央行对准备金付息。
1998年以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账户分为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
由于商业银行缴存的准备金用于央行发放再贷款,使商业银行的日常清算资金不足,1985年后要求金融机构都要在央行设立备付金账户。
1989年,针对各商业银行备付金率普遍过低的情况,人行要求其水平应占各项存款的5-7%。
1998年3月21日,再次对存款准备金改革,将两个账户合并为存款准备金账户,法定存款准备比率的调整: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成了我国央行冲销外汇占款和央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一个基本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再贴现业务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始于1994年11月,由于我国银行结算工具票据化程度较低,银行票据持有量较少,难以形成再贴现所需要的票据量,企业也极少运用票据结算,商业银行也不敢大胆运用票据承兑手段,贴现与再贴现业务发展受限,再贴现业务比例偏低利率政策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