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论读书》

合集下载

周国平关于读书散文

周国平关于读书散文

周国平关于读书散文读书是最好的学习。

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周国平关于读书散文,供大家欣赏。

周国平关于读书散文:人与书之间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

"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

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

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

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

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

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

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

同学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

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

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像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

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

书论读书心得

书论读书心得

书论读书心得篇一:周国平读书心得《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读后感沭师附小夏以媛很久没有读书了,翻开《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心情一下子宁静下来。

切身感受到,读书是快乐的、充实的,也是必须的。

无论多忙,都不应该不坚持读书。

“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

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这些都是周国平先生在本书中的思考,他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针对当今教育发出清醒之声。

有几个教育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作者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幸福和优秀的人,而成功只是因为优秀顺带着成功。

新闻中类似于“北大毕业月薪八千遭父骂”、“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之类的不绝于耳。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考名校,做高管做高官,得高薪住大房么?这样的人生就幸福快乐了么?作者认为,思考人生的意义,对指导教育改革有很好的作用。

教育应该回归人性,培养身心健康、内心自由人。

教育应该“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回归常识”,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不能白天上课,回家还要做作业做到九、十点。

孩子不是小皇帝,不能舍不得他做家务,学习料理家务、烹饪菜肴也是教育。

“回归人性”,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极端非人性的小环境中,用各种习题,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这会让孩子的身心遭受严重摧残。

作者震惊于许多教师和家长做着和常识相反的事情,被体制力量推着往前走。

教育体制改革非一日之功,在现行体制下,家长和老师应该创造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害缩小到最低。

周国平先生的思考始终在指导着他自己的生命实践,他的哲学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密切关注生命、人生、生活的实际。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淑蓉和老朋友谈天时,她为我推荐了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策下,到书店买来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

“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诲的眷思,也是教诲的终极任务。

”这是此书封面上的题字,如此醒目。

周国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对教育却能够有本身深刻的看法,这可以说是让人非常敬佩。

但身为曾经的学生和现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切身谈谈读后之感。

以下摘自书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触之点所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底子。

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力上良好的征兆。

在我看来,学习不快乐,把学习变成折磨,仅此一点,就已经是教诲的最大失败。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受这个折磨,上了一天学,回家还必须做大量枯燥的作业,天天上床时都筋疲力尽,其用途只是应付测验,对真正的智力开发毫无好处。

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折磨越来越甚,简直是虐待了。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能得到本质全面的生长,这也是我们教育界多次课程革新所遵照的宗旨。

但结合我们的国情来讲,何为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一个理想体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依周国平的看法,似乎不是。

而这绝对是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教诲。

学会文武艺,报效与国家,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深厚传统。

否认这一传统,固然显得有思想,但是显然脱离了中国教诲最大的实际。

在我看来,正如共产主义可以区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大纲一样,教育也可以区分出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前段所述,即是最低目的。

通过教育,使人可以或许拥有一项技能,为自己谋生,同时也为社会办事,把这做为教诲的目标,绝对是正正当当、理直气壮和无可厚非的。

然而,教育的目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教育的最高目的,正如周老师所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得到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书的第四页他又谈到:“德育就是要鼓励高贵的精力寻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索的本领,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是要培养富厚的魂魄,而不是灌输技艺”。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愉快的回忆之地——公书林
图 书 馆
上图书馆的经历 我的一大恩师——清华图书馆 (4-9)
英国图书馆的阅读经历
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10)
2、梳理读书经历,思考读书影响
书籍名称或类型
读书的过程或想法
书籍对他的影响
示例:《鲁滨逊漂流记》 灰色的的大海里也可以 激发了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孜孜不
《一千零一夜》
拓展延伸
读书犹如采金 。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
石成金,随手翻翻, 便成巨富。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
的 。从一 个人的 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一个在阅读 和沉
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 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
当然有着完 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
----周国平《论读书》
拓展延伸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 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 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 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杨绛《读书苦乐》
评:
读书目的 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1-2) 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之一

读书第一要务是认识自我,走喜爱之路
:

获得教养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

读书前提 应该如何阅读杰作

(3-7) 少年时代初读书(感性)

若干年后读译书(理性)

阅读杰作 读杰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8)
上图书馆之乐 (1-3)
《读书:目的与前提》以议论为主,《上图书馆》以 记叙为主,都表达了对图书馆的礼赞和读书价值的思考, 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洗尽铅华, 娓娓议论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上图书馆》的第一段就开 宗明义地表达了作者对图书馆的“钟情”,观照其在图书 馆的读书求学经历,就能描绘出他的成长、成才轨迹。从 时空角度谋篇布局,于细节描写中蕴含深情。

九年级语文《论读书》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九年级语文《论读书》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论读书》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

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

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

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

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阅读指导】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本文语言的精警主要体现在:(1)表意透彻,充满了智慧,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此句连用两个比喻,把人性与读书的关系透彻地揭示出来,把人性的特点与读书学习的特点也揭示出来了。

作者如果不是对人生和求知有深刻的心得,恐怕也说不了这么透;作者如果没有精深的语言修养,恐怕这道理也讲不出。

(2)用词简明。

格言警语必须简明,说起来易上口,论起来也方便快捷,文章中多数语言表达如此,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等等。

读无用之书周国平_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读无用之书周国平_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读无用之书周国平_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篇1周国平老师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他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周国平老师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把阅读看得很重。

周国平老师写到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

鞭辟入里话读书-关于读书的名言

鞭辟入里话读书-关于读书的名言

鞭辟入里话读书多么爱读书的人,都得养活自己,知道这点,书才没有白读读书的本质不在于记住那些知识,而在于它是否触发了思考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读书会用才是道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读书方法:只要同一主题的书读了三本以上,你对那个主题的了解就比99%的人还多朱光潜论读书: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林语堂论读书: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周国平论读书: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没有兴趣的话,一个人不可能主动读书读书是慢积累的过程三毛:读书改变气质读书增智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是最占便宜的事儿读书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那些对多读书有微词的,若非骗子笨蛋,便是王朔或纳博科夫这样读多了书后撒娇耍个性的,要不然就是爱因斯坦这类读完了喜马拉雅山般浩繁paper的人,随口来句感叹,让那些一辈子读书不及枕头高的人,听了雀跃一番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归结到最后,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仅此而已读书不在于多寡,也不在于快慢,而在于读完之后有没有下定决心去用,这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觉得读书不需要拼数量啦,倒是你需要知道你哪里想要进步,从那里着手,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读书跟任何事儿一样,是有个累积量的,就好比你吃馒头,要吃6个才能饱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读了书之后,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只有读了更多的书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人因梦想和理想而伟大,因学习和读书而改变,因行动和坚持而成功这个世界上过得好的人,大部分是该吃吃,该喝喝,该打扮打扮,该读书读书,追求一定基础的物质,再花钱让自己精神愉悦一下的,接地气的,不清新也不脱俗的普通人读书生活只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二着修业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抱怨什么,不如读书读书不能保证你抵达理想的彼岸,你还是可以读读书——汪涵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方法是人们以怀疑的精神、追问的勇气面对这个世界,心中有疑,而后发问,继而读书学习,证悟自然是顺理成章离开实践的读书学习毫无意义,读书、思考只能让你获得知识,实践才能让你去芜存菁读书就是给你的灯里加油!当然,灯芯也很重要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读书只能让你获得知识,思考才能让你去芜存菁。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1)读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周国平老师是位哲学家,书中的文字素朴、真诚,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感,我被他的思想所深深吸引,这本书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周国平老师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他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周国平老师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阅读与人生——周国平

阅读与人生——周国平

阅读与人生——周国平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动着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

可是,如果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

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

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番报纸,上上网,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发球我说的阅读。

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的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须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

当然这三者未必是对立的,我就说我比较幸运,我的专业是哲学,是人文学科,我又喜欢看这类尽收眼底,对我来说本身就是取好的消遣,同时还有精神上的收获,这三者在我身上是统一的。

大多数人的玫人文学科没有关系,但是起码可以做到两者统一,就是通过阅读既得到精神上的蚊帐,同时又得到很好的放松,当然你必须达到一定的品位才能这样。

我强调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

人总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一个人如果说没有精神生活,仅仅是肉体生活和物质生活,那他还不是真正作为一个人在生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

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能过精神生活呢?他不可能脱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孤立地自己在那里过精神生活,这是不可能的。

人类的不得有一个传统的,你必须加入到这个传统里面去,从这个传统里面汲取资源,汲取养料,才能真正过精神生活。

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所以通过读书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在精神上生长起来丰满起来,这是你过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

周国平论读书(3)

周国平论读书(3)

周国平论读书(3)论读书(3):怎么读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

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

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

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

你的收获不是对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

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

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

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

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读书犹如采金。

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

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

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

我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

你的收获不是对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

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

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周国平读书唤醒自己

周国平读书唤醒自己

享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方式,如欣赏音乐、绘画、雕塑,参观博物馆,等等。

但我觉得,有一个方式是最不能缺少的,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读书。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总的来讲,我自己的读书经验、读书方法和方式,可以归纳为三个“不”。

1、“不务正业”,博览群书这个我是高中开始的,一直到大学都是这样。

课内书花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课外书。

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上学期间,读的大部分书,都是文学书,小说诗歌,诸如此类。

说博览群书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就是说不受自己的专业限制,文史哲都读。

而且可以说,这样一个习惯保持了一辈子。

后来我在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做哲学研究工作,实际上我的大量时间,也是读各种不同的书,而且我写的东西也是这样。

我不光写哲学专著、哲学论文,也写了所谓的哲理散文。

所以我们所里面,给我这样一个评价:“不务正业”。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是一个“人”,没有必要受我的专业限制。

我从事什么专业,这完全是偶然的。

但我是一个人,这是必然的,是基本的,那么我就要作为一个人来生活。

全世界的好书,好的精神营养,都应该汲取。

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专业的限制。

2、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现在书太多了,怎么去选择真正的好书?我主要是读那些已经有了历史定评的,那些最会读书的人,他们说这是好书,我相信他们的评价,我主要从这个范围去选择要读的书。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条捷径,走向精神殿堂的一条捷径。

3、不求甚解,为我所用你读那些经典的作品,那些大师的作品,不是为了做学问,你是为了自己的精神成长。

所以没有必要去死抠那里的含义。

你自己的精神在成长,越来越丰满了,越来越深刻了,那就行了。

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阅读,并不是做学问。

其实做学问我也讨厌和我自己这种精神生活完全脱节的,我不喜欢那样做。

如果说,和你的精神生活没关系,你去做那个题目,可能在知识上给你提供了一点贡献,但是和自己的人生没关系,那样搞学术,我觉得基本上是做了一个工具,而没有实现人的价值,应该把人的那个自己的人生和学术工作结合起来。

周国平谈读书的方法

周国平谈读书的方法

周国平谈读书的方法我读书的方式和习惯有三个特点,可以叫做三不主义:第一,不务正业,博览群书;第二,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第一个特点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

当然,博览群书是一个好听的说法,我的意思是我不受自己专业的限制,什么书都看。

从上高中开始就是这样,上大学就更是这样,我上的是北大哲学系,其实我大量看的是文学书,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偷偷看,那时候特别喜欢俄罗斯文学,西方文学也看。

从我当时读书的比例来说,课内花的时间非常少,也就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课外书,而课外书里面一大半都是文学书。

我自己觉得,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没有谁规定你必须干什么,我考上了哲学系,后来哲学成了我的专业,这完全是偶然的,我没有必要受那个限制。

实际上读文科,文史哲真的是不分家的,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好的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其中一定也有哲学。

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完整一点,没有必要受专业的限制。

这一点到后来也没有变,离开学校以后,我在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哲学工作,我们所对我仍然有这个评价,说周国平不务正业。

当然我也搞哲学研究,这碗饭还是要吃,比如写过关于尼采的著作,主要是两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尼采与形而上学》,还翻译了尼采的一些作品。

这是我的专业,我也做,当然也是喜欢,和我的爱好是完全一致的。

在这之外,我还写了很多所谓的哲理散文,别人问我,你到底是作家还是学者,我说这重要吗,一点儿不重要。

我首先是一个人,我怎么做舒服,觉得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活着,我就怎么做,这是我的一个主要的标准。

第二个特点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

虽然我爱读书,什么书都看,但是无论文学也好,哲学也好,历史也好,我都是瞄准了经典大师,以看他们的书为主。

我真的感到,那些大师和一般仅仅比较聪明、有点才华的人的区别太大了。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像我这样毕业以后可以说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我都觉得一辈子能够读的书是很有限的,既然这样,你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比较平庸的书上了,就应该直接去找大师。

周国平系列之论读书

周国平系列之论读书
而正是通过读那些使他品尝到了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
周国平系列之论读书
论读书
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
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怀疑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影响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
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落伍。
书籍和电视的区别——
其一,书籍中存在着一个用文字记载的传统,
阅读使人得以进入这个传统;
电视以现时为中心,追求信息的当下性,
看电视使人只活在当下。
其二,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必须同时也是思考,
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
它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结论: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
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
读贤哲的书,走自己的路。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
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
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
有从容的心境。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
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
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
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严格地说,好读书和读好书是一回事,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
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
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
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
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
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

解读《论读书》

解读《论读书》

解读《论读书》为什么要读书?第一个具体的回答是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获得的,培根的《论读书》里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时,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我曾经一直以为,博彩长才,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口头上略施花拳绣腿就能服倒众人,那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旁征博引,口吐莲花的人,我是无比崇拜的。

殊不知,读了这么多年书,我却误解了培根的本意。

培根之所以把怡情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而后面两种只是附加的功效。

我很幸运至少自己,虽医错了病,却服对了药。

读书是重要的,最重要是因为人是要独处的。

就像周国平说的,独处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

一个人若经不起独处,那么灵魂就是浅薄无力的。

但如何经得起独处?“独处幽居时”,读书可怡情。

读书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灵魂与大师的对话,是不断汲取的沃土。

它是贫瘠的灵魂有了实体,自然而然,才能经得起独处的考验。

若只重外表的热闹而忽略内心的空虚,若只打扮表象而无充实灵魂,那就如宫殿只有精雕细琢的纹饰而没有坚实的柱子般,最终会倒塌的。

遇到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是经不住考验的。

灵魂无法支撑肉体,人会崩溃的。

而读书恰如建起了扎实可靠的柱子,顶住了灾难,肉体就不会垮下。

就好像六一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即使遭贬,也能“乐且适”。

如果毕淑敏建起了三间精神小屋,那么读书不仅撑起了房梁,更把快乐逗引进来。

钱钟书《论快乐》里道,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而精神恰是由读书而充实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读书使人快乐。

这种快乐,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

缺乏物质不要紧,最重要是精神的旗帜不能倒。

苏轼在寺庙里写过这样几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肉是物质层面的,竹是精神层面的,要竹弃肉,宁瘦勿俗,可见精神之于物质的重要性。

我曾见过讲读书最动人的一句话,掩卷深思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就是说,当内心的精神小屋已鸟语花香,美丽无比时,这种美,是会从灵魂伸延到肉体的。

文档:《论读书》原文

文档:《论读书》原文

论读书培根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

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

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

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

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

如果一个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细琐的辩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读书周国平好读书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

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

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

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如果你三日不读书,就感到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则你必定是一个有读书癖的人了。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

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

质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

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惟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读书唯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

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

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

没有人有义务必须读诗、小说、散文。

哪怕是专家们同声赞扬的名著,如果你不感兴趣,便与你无干。

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

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

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

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

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

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

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

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络,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

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我承认我从写作中也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

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

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

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

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

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读好书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

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严格地说,好读书和读好书是一回事,在读什么书上没有品位的人是谈不上好读书的。

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而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

世上真正的好书,都应该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它在那里。

”别的山峰不存在吗?在他眼里,它们的确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

爱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

让我们去读最好的书吧,因为它在那里。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

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中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

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伟大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

你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于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

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来说,它等于不存在。

人们孜孜于享用人类的物质财富,却自动放弃了享用人类精神财富的权利,竟不知道自己蒙受了多么大的损失。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

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

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

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

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

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

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

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

我要庆幸世上毕竟有真正的好书,它们真实地记录了那些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

不,不只是记录,当我读它们的时候,我鲜明地感觉到,作者在写它们的同时就是在过一种真正的灵魂生活。

这些书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们存在着,等着我去把它们一本本打开,无论打开哪一本,都必定会是一次新的难忘的经历。

读了这些书,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智力活跃的青年并不天然地拥有心智生活,他的活跃的智力需要得到鼓励,而正是通过读那些使他品尝到了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他被引导进入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心智生活之中。

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

有的人生活在时间中,与古今哲人贤士相晤谈。

有的人生活在空间中,与周围邻人俗士相往还。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本好书在评论界遭冷落或贬斥,却被许多无名读者热爱和珍藏。

这种无声的评论在悠长的岁月中发挥着作用,归根结底决定了书籍的生命。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含金量。

世上许多书只有很低的含金量,甚至完全是废矿,可怜那些没有鉴别力的读者辛苦地去开凿,结果一无所获。

含金量高的书,第一言之有物,传达了独特的思想或感受,第二文字凝练,赋予了这些思想或感受以最简洁的形式。

这样的书自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使人过目难忘。

我的体会是,读原著绝对比读相关的研究著作有趣,在后者中,一种思想的原创力量和鲜活生命往往被消解了,只剩下了一付骨架,躯体某些局部的解剖标本,以及对于这些标本的博学而冗长的说明。

大师绝对比追随者可爱无比也更加平易近人,直接读原著是通往智慧的捷径。

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伟人总是比那些包围着他们的秘书和仆役更容易接近,困难恰恰在于怎样冲破这些小人物的阻碍。

可是,在阅读中不存在这样的阻碍,经典名著就在那里,任何人想要翻开都不会遭到拒绝,那些爱读二三手解读类、辅导类读物的人其实是自甘于和小人物周旋。

书太多了,我决定清理掉一些。

有一些书,不读一下就扔似乎可惜,我决定在扔以前粗读一遍。

我想,这样也许就对得起它们了。

可是,属于这个范围的书也非常多,结果必然是把时间都耗在这些较差的书上,而总也不能开始读较好的书了。

于是,对得起它们的代价是我始终对不起自己。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所有的书中,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

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最后当然就没有时间去读较差的书了,不过这就对了。

在一切事情上都应该如此。

世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是做不完的,永远要去做那些最值得做的事。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