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

合集下载

动物学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11.1 教案

动物学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11.1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棘皮动物门及各主要纲的主要特征和分类依据;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棘皮动物属于后口动物(deuterostome)。

它们与原口动物(protostome)不同的是:在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胚期,其原口(胚孔blastopore)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

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

因此棘皮动物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不同,与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同属后口动物,类缘关系较近,为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第一节棘皮动物门的特征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为辐射对称,且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但这是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对称体形的幼体发展而来。

棘皮动物的次生体腔发达,是由体腔囊又称肠腔囊(enterocoel)发育形成,即在原肠胚期,于原肠的背侧凸出成对的囊,以后囊脱落,形成中胚层,发育成次生体腔。

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上皮为单层细胞,真皮包括结缔组织、肌肉层及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真皮内面为体腔上皮。

内骨骼常突出于体表,形成棘或刺,显得皮肤很粗糙,故称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特有的结构是水管系(water vascular system)和管足(tube foot)。

这是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开口与外界相通,海水可进入循环。

水管系包括:环管(ring canal)、辐管(radial canal)和侧管(lateral canal)。

侧管连于伸出体表的管足,管足有运动、呼吸及摄食功能。

依管足的分布,棘皮动物的身体可以区分为10带区,有管足的带区称步带(ambulacrum),无管足的带区称间步带(interambulacrum),二者相间排列。

棘皮动物一般运动迟缓,故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

雌雄异体,个体发生中有各型幼虫。

第二节代表动物——海盘车海盘车(Asterias)一般称海星,运动缓慢,肉食性。

3-11脊索动物门

3-11脊索动物门

两栖纲:
从水上陆的过渡种类,幼体鱼形,以鳃呼 吸,成体出现五指(趾)型四肢,皮肤裸露, 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或水 中。与其他更高等脊椎动物共称为四足类
爬行纲:
完全陆生。皮肤干燥,被以角质鳞、盾片或 骨板。肺呼吸。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与鸟类、 哺乳类共称为羊膜类
鸟纲:
全身被羽,前 肢变为翼,恒温,卵 生
的肌节组成,肌节间以结缔组织的肌隔分隔。两侧 肌节交错排列
– 消化道由口、咽、肠组 成。(咽有鳃裂)。咽 部腹侧有内柱。内柱中 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 内柱有富集碘的功能, 与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同 源
– 呼吸在咽部进行。咽内 壁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水流在咽部与咽壁血管 内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 无集中的肾脏,排泄器是咽壁背方两侧的按体节排列的肾管。 肾管一端有肾孔开口于围鳃腔,另一端以管细胞紧贴体腔, 代谢废物渗透→管细胞→肾管→肾孔→围鳃腔→体外
最高等的动物门类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进化地位
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包括 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具 有共同的祖先
生物学特征
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三大特征。以及具肛 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位于身体腹面等特征
脊索在低等脊索动物中终生保留,在脊椎动物中被 脊柱所代替。背神 经管在脊椎动物分 化为脑和脊髓。低 等脊索动物鳃裂为 呼吸器官,进化中 消失或演变为其他 结构
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 端膨大成脑(brain),脑后的部分 形成脊髓(spinal cord)
• (3) 鳃裂(gill slits) 咽部两侧成对的裂缝,为鳃
裂,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低 等脊索动物及鱼类的鳃裂终生存 在,其他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期有 鳃裂

脊索动物门详解

脊索动物门详解

脊索动物门进化地位: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动物。

基本特征:1、脊索:是脊索动物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2、背神经管: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中枢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形成脑,脑后的部分形成脊髓。

3、鳃裂:消化管前端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4、其他特征:肛后尾:尾在肛门之后闭管式循环:尾索动物例外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脊索动物分类概述:现存脊索动物约四万多种,分属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在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体表被有被囊。

包括: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循环方式:开管式。

血液循环流向:可逆式(血管无动脉、静脉之分)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

咽鳃裂众多。

仅头索纲。

无头类:头索动物的头部不明显,故称无头类。

组成:无心脏,腹大动脉搏动——称狭心动物循环方式:闭管式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代替。

脑和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逆行变态:幼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如柄海鞘。

内柱:是文昌鱼、柄海鞘等动物咽部腹侧中间的一条纵沟,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

是脊椎动物甲状腺的前驱。

回结环:文昌鱼肝盲囊后一段内有纤毛的肠,是消化作用最活跃的部位。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区别:精氨酸、肌酸肌酸精氨酸棘皮动物说: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

①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都是后口动物;②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都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③棘皮动物幼虫和半索动物幼虫极为近似;④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的肌肉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圆口纲圆口纲是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无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尾:尾鳍为原型尾。

原尾型:尾鳍内部支持骨及外部背、腹叶完全对称的尾。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无上下颌;无成对附肢;脊索终生存在;单鼻孔;内耳只有1-2个半规管;具鳃囊;特化性特征:1.具有口漏斗和锉舌。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具脊索,具背神经管,具咽鳃裂,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的腹面,循环为闭管式(除尾索动物外),具肛后尾,中胚层内骨骼。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两侧对称,后口,三胚层,真体腔,分节。

(说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化而来)脊索动物门的分类:尾索动物,头索动物,脊椎动物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身体仍有分节现象存在,无明显头部;生殖、排泄器官多对,各自开口;无心脏、血液无色。

头索动物的原始特性:无脊椎骨形成;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无心脏;表皮单层细胞;终身保持原始分节排列的肌节;无肾脏,只是按节排列的肾管,排泄与生殖系统无联系,无生殖管道。

头索动物的特化特性:形成围鳃腔,防止鳃裂被泥沙堵塞;有口笠,触手,缘膜,轮器,内柱等一系列特殊结构,具有从水流中筛选食物的作用;脊索越过神经管伸到身体最前端,这和文昌鱼用前端挖掘泥沙有关。

头索动物消化系统头索动物摄食方法:被动、滤食消化管:口、咽、肠、肛门消化腺:肝盲囊内柱与甲状腺肝盲囊与肝脏呼吸系统:在鳃裂处进行气体交换。

循环系统:闭管式,无心脏排泄系统:90~100对肾管,在咽壁的背方两侧。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腺约26对,按节排列,无生殖管道,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和变态:卵小,为均黄卵;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幼体—成体。

逆行变态:动物体(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

圆口纲圆口纲的主要特征:1、没有真正的上下颌2、无成对附肢3、鼻孔单个,位于头部背面4、鳃位于咽部两侧的鳃囊中,鳃囊中附有由内胚层起源的鳃丝,故称囊鳃类。

5、生殖腺单个,无输出管鳃笼:由九对横行的软骨弧和四对纵行的软骨条相互连接而成。

鱼类呼吸系统呼吸器官:鳃辅助呼吸器官:皮肤:鳗鲡,鲇鱼,黄鳝,鲤鱼等。

口咽腔黏膜:黄鳝;肠管:泥鳅;鳃上器:胡子鲶、乌鳢;气囊:肺鱼鳔:功能:身体比重的调节器官;(主要);呼吸作用(肺鱼,总鳍鱼);发声作用(石首鱼科);感觉作用(鲤形目):韦伯氏器。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3)鱼形动物(Pisces)的鳞
四种类型:
盾鳞:外形似盾,基板部分埋于皮层内,尖锥状棘突 露出体外。见于软骨鱼类 硬鳞:多为菱形,厚板状,表面具珐琅质层。见于原 始硬骨鱼类
3)鱼形动物的鳞(续)
圆鳞:为骨质鳞,表面无珐琅质,可见同心状生 长纹。见于硬骨鱼鲤科鱼类
-栉鳞:也是骨质鳞,只是鳞片表面具小棘,后缘 具小锯齿。见于硬骨鱼鲈科鱼类
始祖鸟 化石
始祖鸟 化石
始 祖 鸟 复原图
中华龙鸟
3)鸟纲(Aves)起源
起源:由爬行纲的一支演化过来
重点
过渡型化石:可能有始祖鸟、中华龙鸟,因为:
具爬行类特点:头骨双孔型,无喙,颌上有 齿,胸椎彼此未愈合,尾椎多达20个,骨骼 不中空,前肢具三个分开的肢
具鸟类的特征:全身披羽毛,前肢基本成翼, 后肢及腰带似鸟类
蜥螈(P1)复原图
两栖类:颈不明显 爬行类: 躯干和尾
七、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6、鸟纲(Aves)
1)主要特征
最成功的飞行脊椎动物。具有高而恒定的体 温(37.0-44.6C),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身体流线型,具羽毛,前肢成翼,骨骼致密 轻巧,髓腔大,胸骨发达(区别于其他脊椎动 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造巢、孵卵、育 雏),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J-Rec.
2)鸟纲(Aves)重要化石
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具羽毛,但其余骨骼特点均与爬行类一致, 如有牙,前肢末端具爪。同时具有鸟类的 特点. 发现于德国晚侏罗世地层. 中华龙鸟: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点, 但有人认为它是恐龙。发现于我国辽西侏 罗纪地层中.
泥盆纪海洋鱼类(图)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第十一章 鳖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第十一章 鳖

3、鳖的食性
杂食性,偏动物性饲料 如鱼、虾、贝、螺、水生 昆虫(如丝蚯蚓)、黄粉虫、禽 畜下脚料等
在动物饵料不足时,也食植物性饵料,如藻类、水草、 谷类、瓜果、蔬菜等。也会出现同种相残的现象。
不主动追袭食物,静等—伸颈—吞食(水下)
贪食:摄食量大,凶残,残食 耐饥能力强
4. 繁殖: 雌雄异体动物 ,卵生生殖 ,体内受精 ,体外孵化。在自 然条件下 ,4-5龄达到性成熟。人工养殖12-16个月体重 0.5kg以上,可以达到性成熟。
(二)稚鳖饲养技术(p245)
产卵周期:从第一批到最后一批产卵所需的时间 (1)提供良好生态条件,增加营养,延长光照 (2)注射催产素 LRH-A+HCG---LRH-A 75ug + HCG 500 IU/kg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未注射:45-70天 注射:40-60天,提前5-10天
2、山瑞鳖 (Trionyx steindachneri ) 别名:团鱼、瑞鱼 分布: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广 西等省区;国外分布于越南
生活于江河、山涧、溪流中,成年2-3kg,最大50kg 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 卵生,5~10月繁殖,6月为盛期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产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原因
4-6日后分养
第四节 鳖的人工饲养
几 个 概 念 稚鳖:体重50g以下 幼鳖:体重50-200g 成鳖:体重200g以上 商品鳖:体重400g以上
一、 稚幼鳖的饲养
(一) 养殖方式 1、常温养殖 常温条件下鳖的生长缓慢,早期孵出的稚鳖,当年体重最多 长到约10-20g;晚期孵出的稚鳖,体重3-5g进入冬眠;越冬后 体重下降10-15%,成活率30%~50%

《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学习题目录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5)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9)第四章海绵动物门........................................................................ll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l1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l4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 (17)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20)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24)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27)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 (34)第十二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37)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38)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38)第十五章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 (39)第十六章脊椎动物亚门概述 (40)第十七章圆口纲 (40)第十八章鱼纲 (41)第十九章两栖纲 (45)第二十章爬行纲 (48)第二十一章鸟纲 (51)第二十二章哺乳纲 (55)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小结 (60)第二十四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60)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 (61)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2、线粒体3、细胞周期4、直接分裂5、染色体6、组织7、细胞间质8、器官9、系统(二)判断与改错1、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物质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2、蛋白质所有的氨基酸组成及排列次序的平面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折叠并以副链相连而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蛋白质的氨基酸在数量和排列次序上千变万化,引起生物、细胞及其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多样化。

()5、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核酸决定的。

什么是脊索动物

什么是脊索动物

什么是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Chordata)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也是其发展得最成功的一类。

其共同特征是在其个体发育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即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

脊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除以上主要特征外,脊索动物还具有一些次要特征:密闭式循环系统(尾索动物除外),心脏如存在,总位于消化管的腹面;肛后尾,即位于肛门后方的尾,存在于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或终生存在;具有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至于后口、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和分节性等特征则是某些无脊椎动物也具有的。

已知约7万多种,现生的种类有4万多种,分3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如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柄海鞘(Styela clav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如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为此门最重要和最多的类群,包括圆口纲(Cyclostomat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硬骨鱼纲(Osteichthyes)、两栖纲(Amphibia)、爬行纲(Reptilia)、鸟纲(Aves)和哺乳纲(Mammalia)。

经推测,脊索动物的祖先可能类似于尾索动物的幼体,它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经过变态,成体为固着生活,具鳃裂作为取食和呼吸器官;另一个方向是幼体期延长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再变态,产生生殖腺并进行繁殖(即幼体性成熟),进而发展出新的一类动物,即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的自由运动的脊索动物;之后分化为有颌类(鱼类祖先)和无颌类。

[2]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即脊索中胚层。

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notochordal sheath)。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fibrous sheath)和弹性组织鞘(elastic sheeth)。

脊索动物学

脊索动物学

脊索动物门(Chordata)本章主要内容: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

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

3.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4.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5.圆口纲的重要特征。

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各种类间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都有极显著的区别,但本门动物以下共同特征:●具脊索(notochord)。

脊索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具弹性、不分节、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支柱。

●具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 )。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其内部具有管腔。

●具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

为咽部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腹面,闭管式循环。

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脊索动物现代生存的种类约有41000种,分为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3个亚门。

其中前两亚门为低等脊索动物,又总称为原索动物(Protochordata)。

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大多数种类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在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成体有被囊包被体外,所以尾索动物又称被囊动物(Tunicate)。

尾索动物分为3个纲:●尾海鞘纲(Appendiculariae):体小,形似蝌蚪,游泳生活,鳃裂一对,构造似海鞘的幼体。

●海鞘纲(Ascidiacea):成体无尾,被囊厚,鳃裂甚多,幼体短暂自由生活,成体营固着生活。

●樽海鞘纲(Thaliacea):被囊薄而透明,其上有环状肌肉带;具世代交替现象。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鳃裂多,脊索和背神经管纵贯全身,终生存在。

本亚门仅头索纲(Cephalochorda),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明显,故称无头类(Acrania),体表动物为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2、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cord):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呈管状,位于身体的背中线上,即在脊索(脊柱)的上方。它是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 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脑室(cerebral ventricle)、中央管腔即神经管腔(neurocoele)分别是其内管;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中枢部分呈索状,即腹神经索(ventral nerve cord)。
5、神经系统:因固着生活,神经系统退化,仅在入、出水管孔之间有一个神经节(nervus ganglion),没有内腔,圆而坚硬,状如小瘤。其旁(靠出水口)有一无色透明、略为膨大的神经腺(neural gland),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脑下腺。无专门感觉器官,仅于入水管孔、出水管孔、外套膜上有少量散在的感觉细胞。 6、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生殖腺位于肠环间和外套膜内壁上。精巢大,呈分支状,为乳白色颗粒状小块;卵巢长管状,呈淡黄色,内含有许多圆形的卵细胞,精、卵巢紧贴重叠,分别以单根生殖导管(gonoduct),开口于肛门附近的围鳃腔中。成熟的性细胞输入围鳃腔,然后经出水管孔排出体外,或在围鳃腔内与另一海鞘的生殖细胞相遇受精。精卵生殖细胞不同时成熟,为异体受精。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脊索动物门(Chordata):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包括全部脊椎动物和一些没有脊椎骨的脊索动物。 主要特征(共同特征、三大特征): 1、脊索(notochord): 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肠背侧的一部分细胞离开肠管而形成(内胚层)。 A、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具有脊索; B、有的种类仅见于幼体; C、高等脊索动物,只有胚胎期间出现脊索,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脊柱所取代,称这类动物脊椎动物。

脊索概述课件

脊索概述课件
海底泥沙, 口、腹孔(围鳃腔孔、排水孔)、肛 门
腹褶
腹孔 臀前鳍
肌节
背鳍
肌隔肛门
脊索
触须
生殖腺 腹褶
腹孔
臀 肛 尾鳍 前门
文昌鱼外形

内部构造 1、皮肤 表皮:单层柱状上皮
真皮:胶冻状结缔组织 2、肌肉“〈”形肌节 结缔组织的肌隔 3.无骨质的骨骼,脊索为中轴支架
4.消化和呼吸(似海鞘)
体外 腹孔 围鳃腔 鳃裂
圆口
无颌类是指———————类
羊膜类是指——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类
练习
4 逆行变态是指 A成体结构复杂, 幼体结构简单 B成体结构复杂, 幼体结构复杂 C成体结构简单, 幼体结构复杂 D成体结构简单, 幼体结构简单
•答案C
练习 5 海鞘为雌雄同体, 自体受精, 文昌鱼为
5、尾若存在为肛后尾
6.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能生活
咽 咽 心心 心 咽
神经索 神经管 脊索
神经索
神经管 脊索 鳃裂

咽 鳃裂 心 消化管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构造模式比较
A、B 无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C、D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43、下列哪些特点能说明脊索动物由非脊索动物进化而来 的( )
①后口 ②三个胚层 ③脊索
和腺C)
水 鳃裂
食道 胃肠
肛门
围鳃腔
出水管 体外
4、循环:开放式,血无色,心脏收缩 周期性间歇,故具有可逆式血循环流 向,
5.泄殖系统:雌雄同体,生殖腺靠单一 管道开口于围鳃腔,并在此受精
6.逆行变态
海鞘的幼体, 有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逆行变态----体形变得更简单,

脊索动物门概述及头索动物、尾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概述及头索动物、尾索动物

3. 具有咽鳃裂
咽鳃裂是消化管前端咽部两侧、左右成对排列 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内有咽鳃。低等 脊索动物咽鳃裂终生存在,是其呼吸器官。高等脊 椎动物只见于胚胎或幼体时期,随后消失。
咽鳃裂的发生 胚胎咽部内胚层外突形成咽囊,对应外胚层内陷
形成咽沟,二者相通形成裂缝状结构即咽鳃裂。
肛后尾 post-anal tail
3. 咽鳃裂 pharyngeal gill slits
1. 具有脊索
脊索是一条位于消化管背面,神经管腹面, 纵贯动物躯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 结构。
大千宇宙 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 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 志。寿至期颐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1.1 脊索的发生
脊索动物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等的一门动物, 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由无脊椎动物演化而来,与棘皮 动物和半索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脊椎动物是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动 物,并由此最后演化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
1. 具有脊索 notochord
(一) 主要特征
2. 背神经管
dorsal tubular nervecord
上下颌 附肢 无颌类 鱼形类 有颌类
四足类
胚膜 无羊膜类 羊膜类
体温
变温 动物
恒温 动物
形态各异的脊索动物
原索动物之一 ┄ 尾索动物亚门 (Subphylum Urochordata)
内容提要:
一、尾索动物亚门的特征 三、幼体与变态
二、成体结构
四、尾索动物分类
1. 外形 2. 被囊与外套膜 3. 消化与呼吸系统 4. 循环系统 5.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6. 泄殖系统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什么是背神经管?
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即 其内部有空腔,因此称为背神经管。 它是如何发生?
发生时,由胚胎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拢而形成的。
背神经管演化发展
原索动物不发达,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前部膨大形成脑。 脑以后的神经管发育成为脊髓(内腔在脑中形成脑室、在脊 髓中成为中央管)。
(三)脊椎动物亚门
• 1、主要特征: • 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最高等的一 个亚门,由于它们在其生活史的某些阶 段都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 征,所以它们属于脊索动物门。然而脊 椎动物比原索动物高等,主要表现以下 几个方面。
17
• (1)出现了明显的头部 • ——加强了适应性。

神经管已分化为脑和脊髓,并在前端出现 了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形成了结构分明的 头部。 ——所以脊椎动物亚门又称有头类。
脊索 神经管
• (3)骨骼:

13
• (4)消化: • 简单,包括口、咽、 肠、肛门等。 • 肠为一直管,肠前 端腹面伸出一肝盲囊 , 能分泌消化液,相当 于高等动物的肝脏。 • 水流入口,经鳃裂 到围鳃腔,再从腹孔 排出,在此过程中文 昌鱼可完成呼吸与摄 食。
14
• (5)循环:
• 闭管式循环,无心脏,腹大动脉可以博动。血 液无色,仅有少数血细胞。 原肾管, 90~100对。 雌雄异体,生殖腺约26对,按节排列,无生殖 导管,生殖细胞穿过生殖腺壁进入围鳃腔,随水 流由腹孔排出,水中受精发育。
4
什么是咽鳃裂?
即消化管的前段(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称
鳃裂。直接或间接地外界相通。
咽鳃裂的演化发展:
低等水生种类,鳃裂终身存在,在鳃裂之间的咽壁上着生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及其演化?脊索: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支柱。

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或幼体存在。

高等脊索动物:胚胎时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脊柱取代。

背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前段膨大成脑,脑后发育成脊髓。

咽鳃裂:呼吸器官。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终生存在,用鳃呼吸。

陆栖高等脊索动物:胚胎时期或幼体期出现;成体时,被肺取代。

2、什么是脊柱、脊索?什么是脊椎动物?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撑作用的一条不分节的棒状支柱,位于背神经管腹面,消化道背面。

脊柱是由一块块脊椎骨相互关节和串联在一起的支撑身体的棒状结构。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进化最高等,身体结构最复杂,生理机能最完善,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进化出特有的形态,高度多样化的一个类群,在胚胎时期都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三大特征,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脊柱代替脊索构成中轴骨骼起支持和保护错用,具有上下颌加强捕食和消化能力,在水中用肺呼吸在陆上用肺呼吸,有完善的循环系统新陈代谢能力强,拥有高效的肾脏以有效排除新陈代谢的废物,拥有成对的附肢作为专门的运动器官提高了活动范围与捕食能力。

3、脊索动物门的分类及特征是什么?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只存在于幼体的尾部,成体消失,被神经管至成体后也消失,咽鳃裂终生存在头索动物亚门脊索伸达到头部并终身存在,背神经管也终生存在脊椎动物亚门脊索仅存在于胚胎时期,由脊柱所取代,背神经管进一步分化为脑和脊髓,咽鳃裂存在于胚胎早期,水栖脊椎动物用腮呼吸,陆栖脊椎动物用肺呼吸4、为什么说文昌鱼是典型的脊索动物,而柄海鞘不属于典型的脊索动物?典型是因为终身具有三大特征:文昌鱼终身保留脊索,称为典型的脊索动物,而柄海鞘是幼体时期具有三大特征,成体时,脊索消失,背神经管退化成一个神经节,所以,不能称之为典型的脊索动物。

5、简述文昌鱼、柄海鞘的呼吸和摄食过程?文昌鱼呼吸:通过咽壁两侧的60多对鳃裂进入围鳃腔时,(鳃裂内壁布满有大量血管和纤毛细胞)借助纤毛运动,水流与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完成了呼吸作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进化最高等的一个亚门,结构复杂,数量最多。
主要特征
1、神经系统发达,神经管的前段分化为脑,又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 和延脑。 2、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有力支柱,同时保护着脊髓 3、水生脊椎动物用鳃呼吸,鳃裂终生存在;陆生脊椎动物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 体用肺呼吸。 4、除圆口类外均出现了能动的上下颌,极大地加强了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5、循环系统完善出现了位于身体腹面的能收缩的心脏,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6、排泄系统出现了构造复杂的肾代替了简单分节排列的肾管,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 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更有效的排出体外。 7、除圆口纲之外,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尾索动物
{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
脊椎动物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终生具有发达的脊索、背神经管、咽 鳃裂以及肛后尾等典型脊索动物的特征,在原 索动物中较为进化。其脊索贯穿全身并延伸到 神经管前方,故称头索动物。为真正的脑和头 部,又称无头类。 /programs/view/OmP_g g2EAMI/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现存种类不论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生 活方式上,都存在极显出差异,但在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期或整个生活史中具有一些共 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完全区别于无脊椎动物。
主要特征:
1、脊索 2、背神经管 3、鳃裂 4、如果有尾,总是位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5、心脏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尾索动物亚门
2.2.1亚门的主要特征 • 幼体尾部有脊索和背神经管 • 成体体外被有被囊,也称为被囊动物。 • 行逆行变态 • 尾索动物所特有的变态方式:海鞘幼体形如蝌蚪,能 在海中自由游动,有发达的尾部,内有一条典型的脊索, 脊索背方有一条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部有成对的咽鳃裂, 是典型的尾索动物。但幼体自由生活数小时后,将躯体 前端吸附在其它物体上,尾部(包括肌肉、脊索和背神 经管的大部分 )逐渐退化,残留的神经系统集中为神 经节,眼点和平衡器消失,躯体被被囊所包裹,开始营 固着生活。这种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 得更简单的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
• 后肾:位于体腔后部。 后肾的排泄小管肾口已完全消失,前端都形成了肾小 体,各排泄小管通入后肾导管即输尿管。 后肾导管是在中肾导管基部伸出的一对突起,各与 一个后肾相连。中肾导管变成输精管。 后肾是爬行类以后的动物的排泄器官。
2.4.2.脊椎动物分纲
有头类: 无颌类: 1.圆口纲 无羊膜类: 在胚胎发育中不 有颌类:2.鱼纲 出现羊膜、尿囊 3.两栖纲 4.爬行纲 羊膜类: 在胚胎发育中出 5.鸟纲 现羊膜、尿囊 6.哺乳纲
1.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1.1具有脊索 脊索是一条纵贯躯体背部,在消化管之上,神经管之下, 并与之平行的一条索状结构,起着支持身体的作用。 脊索由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组成,脊索细胞内 充满半液态的胞质,外面包有细胞膜。 脊索外有二层鞘膜组成脊索鞘: 里层:纤维组织鞘 外层:弹力纤维鞘 1.2具有中空的背神经管 背神经管是一条位于脊索上方的中空的管状神经索。管 内腔为神经腔。 前部膨大成脑,神经腔形成脑室。 后部为脊髓,神经腔形成中央管。 1.3有咽鳃裂 在咽的两侧壁上有成对的裂缝,即咽鳃裂,通过咽鳃 裂与外界相通。 在咽鳃裂上有许多毛细血管,有呼吸作用。
头索动物是典型的桥梁动物: 除终生具有以上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外,还具有 A.与脊椎动物相似的特征 具肌节、有奇鳍、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其胚 胎发育和三个胚层的分化也与脊椎动物相似。 B.比脊椎动物原始的特征: 无头、无骨骼、无心脏、排泄器官为肾管。 C.比无脊椎动物进化的特征: 躯体两侧有一对腹褶,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的雏形。
4)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 • 具有有搏动能力的心脏 • 血液中开始出现红血球 • 血液循环加快,效能提高。 5)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在胚胎期有咽鳃裂,成 体以肺呼吸。 6)具有一对结构复杂的肾脏 脊椎动物的肾脏有三种类型: 前肾、中肾、后肾
• 前肾: 位于身体前端,由许多排泄小管(肾小管)组成。排 泄小管以肾口开口于体腔内。肾口漏斗状,上面有很多 纤毛,可直接从体腔内收集排泄物。在肾口附近有血管 丛形成的血管球,通过过滤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滤出, 再进入肾口。排泄小管的另一端与前肾导管相连。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阶段都有前肾出现,但只有部分 圆口纲以前肾为排泄器官,鱼纲和两栖纲的前肾是胚胎 期的排泄器官。 中肾:位于前肾的后方。 中肾的肾小管开始退化,部分肾口消失。在靠近肾口处 的排泄小管管壁内陷,形成双层的囊状结构,称为肾球 囊。它把血管球包在中间,形成肾小体。由肾小体和排 泄小管组成具有泌尿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在中肾阶段,前肾导管纵裂为二,一根为中肾导管, 各肾单位与中肾导管相连,在雄性动物有输精作用。另 一根在雄性退化为米氏管,在雌性则为输卵管。 中肾是鱼类和两栖类在胚后期的排泄器官。
3.2代表动物………文昌鱼 • 形体特征: 形如小鱼,体侧扁。无头、无鳞、无偶鳍,有背 鳍 、尾鳍 和臀鳍。在腹部两侧有一对腹褶。在腹面 有腹孔(围鳃腔孔)和肛门两个孔。 躯体两侧有许多“ <” 形肌节
2.4脊椎动物亚门 2.4.1.亚门的主要特征 1)以脊椎代替脊索 • 脊椎动物以由许多脊椎骨组成的脊椎代替柔软的脊索 作为支持身体的中轴。 • 脊椎保护着脊髓,在前端发展成为头颅保护脑。 2)出现明显的头部,具有高度发达和集中的神经系统。 • 背神经管在前端分化为脑和眼、耳、鼻等感觉器官。 • 背神经管在后端分化成脊髓。 3)除圆口纲外,出现了成对的前后、肢和上、下颌。 • 鳍形肢:为水生种类所特有,如鱼的胸、腹鳍。 • 掌形肢:陆生种类的前、后肢。 • 能开闭的上、下颌是脊椎动物所特有 的,它加强了动 物主动摄食和消化的能力。
笫十章 脊索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比较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骨骼 外胚层的外骨胳 中胚层的内骨骼 心脏 消化道的背面 消化道的腹面 神经索 实心、二条 中空、一条 消化道腹面 消化道背面 脊索 无 有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存 在着很大差异
• 1866年发现柱头虫 形如蚯蚓,生活在浅海底部泥沙中。 • 1867年发现海鞘 • 其幼体象蝌蚪,成体营固着生活。 • 1871年发现文昌鱼,形如小鱼,无头无鳍。 以上三种小动物就是间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桥 梁动物。
2.2.2代表动物…………海鞘 • 形体特征:形如茶壶 壶口:口吸管,即入水孔。 壶嘴:围鳃腔吸管,即出水孔。 躯体外被有植物纤维素的被囊,被囊内面为单层上 皮细胞组成的体壁,体壁里面是围鳃腔,咽裂开口于 围鳃腔内。
2.3头索动物亚门 2.3.1亚门的主要特征 • 终生具有脊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 有脊索 、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头索动物的脊索纵贯全身,超过背神经管伸达躯体的 最前端,故称为头索动物。 中空的背神经管位于脊索之上,前端稍膨大形成脑泡。 在咽的两侧有7 对以上的咽鳃裂
其它特征: 有肛后尾 为后口动物 2.脊索动物门的亚门分类 脊索动物门可分为4 个亚门: • • • • 半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前三个亚门为原索动物:是脊索动物中的低等类 群。不出现脊椎,终生有脊索
2.1半索动物亚门 2.1.1亚门的主要特征 • 有背神经索 在背神经索的前端有中空的管腔,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 消化管的前端有咽鳃裂 • 具口索 口索为口腔背面伸出的一条短盲管,管壁由泡状的 角质细胞组成,作为吻部的支柱,被认为是脊索的雏 形。 由于口索很小,还不是真正的脊索,故被称为半索 动物或隐索动物。 2.1.2代表动物………柱头虫 • 体形特征:躯体分为头、领、躯干三段 • 原始特征:肛门位于身体未端。 除前端中空的背神经索外,还有一条腹神经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