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通过免疫系统受体的信号传导

合集下载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己物质侵袭的方面的学科。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从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两个方面来阐述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的重要性和机制。

一、细胞识别细胞识别是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的过程。

细胞识别来自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这些受体可以识别和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分子。

这种具有特异性的结合过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包括抗体介导的识别和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识别。

1.抗体介导的识别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合成的特异性分子,它们可以结合到病原体的表面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抗体的Fc区域结合到免疫细胞上的Fc受体,从而介导免疫活性。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它们能够识别的病原体。

抗体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五个类型:IgG、IgM、IgA、IgE和IgD。

每一种抗体都具有特定的识别特性。

2.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识别除了抗体外,免疫细胞的表面还有一些受体,它们可以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分子。

这些细胞表面受体通常分为两类: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和固有免疫细胞上的受体。

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受体是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合成的受体。

这些膜蛋白的变异区可以识别病原体表面的分子,从而激活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上也有一些受体,例如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

这些受体可以识别病原体的分子,从而激活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

二、信号转导当免疫细胞识别到病原体时,信号转导过程将被启动,这将导致细胞的激活和繁殖。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激活、信号转导和响应。

1.激活当免疫细胞识别到病原体后,膜上的受体受到启动信号,开始激活。

这导致了受体的构象变化、多聚、聚集和磷酸化。

这些变化使受体能够与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并将信号从受体传递给信号传递分子。

2.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分子信号的传递。

免疫学中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传导免疫系统是机体对抗外来入侵的关键机制之一,它通过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在免疫学领域,研究免疫细胞间的信号通路对于揭示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研发新型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它们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反应中,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配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过程。

例如,T细胞通过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结合,激活T 细胞受体(TCR)上的信号通路,从而诱导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

B 细胞则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与抗原结合,触发B细胞的激活和抗体产生。

此外,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吞噬和杀伤微生物的能力。

巨噬细胞可以通过与病原体表面的识别受体相互作用,从而诱导吞噬和杀伤信号的传导,参与免疫防御过程。

二、重要的信号通路研究在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是非常关键的。

免疫学研究人员致力于揭示免疫细胞间的重要信号通路,并研究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它通过TCR上的信号传导分子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如PKC、MAPK和NF-κB等。

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进一步触发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等免疫反应的过程。

在B细胞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B细胞通过BCR的激活和信号传导,刺激抗体的产生和分泌,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除此之外,免疫细胞间的信号通路还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重要途径。

这些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和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三、信号传导的调控机制在免疫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调控机制,确保信号的准确和及时传递。

一方面,信号传导通路中的负调控因子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CTLA-4和PD-1等负调控因子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限制免疫应答的程度。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是指免疫细胞通过细胞间通讯传递信号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主要负责防御外界病原菌侵入的防线,因此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各种巨噬细胞,它们与环境的接触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包括细胞表面受体的活化和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是固定在细胞膜上的,包括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和其他的膜结构等。

这些受体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来自外界的信号,以及与细胞本身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

当免疫细胞表面受体与其配体发生结合,会触发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

信号传导的第一步是激活受体本身。

一些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是通过自身酶活性来完成的,例如一些酪氨酸激酶受体,它们的活化是通过在其所在的细胞膜内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完成的。

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后,接下来的信号传导步骤包括活化多个中间因子。

这些中间因子包括各种酶、转录因子、细胞信号蛋白等。

信号传导途径还会涉及不同的信号分子,例如在细胞内外产生的化学物质。

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一些蛋白质扮演着特殊的调节作用。

例如,抑制因子通常可以抑制某些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酶或转录因子。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也是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入或去除磷酸,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从而影响其在信号通路中的角色。

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会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溶酶体释放、白细胞浸润、抗体生成以及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等。

其中溶酶体释放和白细胞浸润是多样化的,包括破坏细胞壁、杀死肿瘤细胞、吞噬细胞等。

抗体生成是一种针对特定抗原的高效防御机制,可以通过B细胞识别并产生抗体。

而抗炎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是平衡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

总之,不仅是人体防御机制的核心,还是人类免疫学研究的焦点。

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并提供治疗和预防感染和疾病的新思路。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是两个非常关键的过程。

免疫系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体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是如何完成抗原识别和信号传导的呢?1. 抗原识别在免疫系统中,抗原是指刺激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的组成成分或是其他外源性或内源性物质。

免疫系统需要识别一个抗原才能针对其进行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中的两种主要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都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

B细胞的抗原识别主要通过B细胞受体(BCR)完成。

BCR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膜受体,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

BCR的重链和轻链上都有一个可变区(V区)和一个不可变区(C区)。

在每个B细胞上,V区的结构都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每个B细胞都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抗原。

当抗原结构与BCR上的V区结构匹配时,B细胞就会受到激活,并开始进行免疫反应。

T细胞的抗原识别则与B细胞稍微不同。

T细胞不直接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一个专门识别抗原的受体——T细胞受体(TCR)来实现。

TCR也是一种膜受体,由一对α和β链组成。

与BCR不同的是,TCR的V区结构是由外部的抗原呈现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所呈现的。

这个过程叫做MHC限制性抗原呈递。

也就是说,当抗原被细胞内的MHC分子呈递后,与其结合的TCR就会被激活,从而诱导T细胞进行免疫反应。

2. 信号传导抗原被识别后,免疫系统就需要进行信号传导,来启动与加强免疫反应。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信号分子、细胞因子以及受体。

B细胞的信号传导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BCR的跨膜信号转导,它通过激活内部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来启动;第二阶段则是T依赖性激活,这过程需要与T细胞上的CD4+干细胞(helper T细胞)互动。

这个互动是通过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CD40,和helper T细胞表面的另一种受体——CD40L来实现的。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而精密的机制,它起着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通过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微生物和异常细胞来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袭。

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系统。

一、免疫系统结构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两类组成部分构成: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1. 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机体天生存在的一种免疫反应方式,包括机体皮肤和粘膜等物理屏障,以及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混合作用。

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是固有免疫的首要保障,通过阻止病原体的进入,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此外,炎症反应也是固有免疫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进而消灭病原体。

2.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在接触具体病原体后形成的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它由T细胞和B细胞两大免疫细胞系列组成,每一系列又包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亚群。

通过抗原递呈和淋巴细胞活化,适应性免疫系统可以精确辨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提供针对性的免疫防御。

二、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免疫系统具备多种重要功能,下面将重点介绍免疫反应、免疫记忆和自身耐受等方面。

1.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主要手段。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侵袭时,免疫系统会通过识别病原体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以中和和清除病原体,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反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其中细胞免疫主要依赖于T细胞,而体液免疫主要依赖于B细胞。

2.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具备记忆功能,即通过初次感染后形成的免疫记忆细胞和抗体,可以在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快速启动免疫应答。

这种记忆性免疫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增强效应,能够迅速清除感染源,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无法对机体产生致病效应。

3. 自身耐受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辨识和攻击异常细胞和病原体,但同时要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攻击,这就涉及到自身耐受的问题。

免疫学与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

免疫学与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

免疫学与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免疫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机体对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免疫反应过程。

在机体内,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进行免疫应答,包括外界病原体的识别、抗原处理、T细胞、B细胞的激活等。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构成了免疫通道,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如何通过信号传导来实现免疫应答呢?现有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主要依赖于多种信号通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疫通道是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道。

在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中,首先是外界病原体与抗原的识别。

当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特定抗原来启动免疫应答。

对于T细胞来说,它们的TCR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在这一过程中,TCR会与MHC分子结合,从而启动信号传导。

而对于B细胞,BCR能够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BCR与抗原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从而激发B细胞的免疫应答。

除了TCR和BCR信号通道外,还存在着多种其他的信号传导通路。

比如,通过T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与抗原递呈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应答。

此外,细胞间的细胞因子网络也可以通过信号传导来调节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的可溶性蛋白质,它们能够通过结合目标细胞上的受体来传递信号。

例如,IL-2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通过结合T细胞上的IL-2受体来传递信号,从而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在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过程中,还存在负调控的机制,以确保免疫应答的适度和平衡。

比如,CTLA-4是一种T细胞表面的抑制分子,它与B7分子的结合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

CTLA-4通过竞争性地与刺激分子B7结合,降低了刺激信号的传导,从而抑制了T细胞的活化。

另外,PD-1/PD-L1通路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负调控机制,在某些疾病中的过度激活说明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免疫学与免疫通道的信号传导密不可分。

白介素6化学发光

白介素6化学发光

白介素6化学发光
白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在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和感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了其免疫调节功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IL-6还可以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更令人惊讶的是,IL-6还能引发化学发光反应,即白介素6化学发光。

白介素6化学发光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生物发光技术,通常用于检测IL-6的含量和活性。

这种发光原理基于IL-6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最终导致荧光素底物发光。

通过测量发光强度,可以间接地反映IL-6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

IL-6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

比如,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IL-6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IL-6的化学发光信号,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除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外,白介素6化学发光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技术研究IL-6在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对IL-6的化学发光信号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探索新的药物靶点、筛选潜在的药物分子,从而推动新药研发的进程。

总的来说,白介素6化学发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发光技术,不仅在医学诊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白介素6化学发光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病原微生物、异种组织等外来物质进行特异性反应,维持生命活动的科学。

而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则是免疫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免疫学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相关知识。

一、免疫应答机制免疫应答机制是指生物体对外来致病微生物、异种组织以及自身变异细胞等进行的特异性防御和修复过程。

免疫应答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是基本的保护系统。

先天性免疫包括皮肤屏障、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等。

而获得性免疫是对抗特定外来抗原而形成的特异性防御机制,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负责,主要作用是杀伤受感染的细胞。

体液免疫则是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应答,主要负责清除体液中的病原体和毒素。

二、免疫信号传导免疫信号传导是指免疫应答的过程中,细胞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和接收的生物学过程。

在免疫信号传导中,细胞受体是免疫细胞接受信号的关键组件。

免疫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分子,包括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细胞色素P450酶、Toll样受体等。

这些受体能够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模式,并转化为细胞内信号。

免疫信号的传导需要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和通路,如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复合物、神经递质等,信号在免疫细胞内经过复杂的转移和调节,最终导致免疫应答的发生。

三、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意义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是维护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可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相关,研究相关机制对于发展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研究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也旨在发展新的免疫疗法。

目前已有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例如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疫苗等,这些治疗方案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对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深入研究。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在调节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STAT6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STAT6的结构STAT6是一种由2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84kDa。

它包含了N端信号序列、DNA结合域、SH2结构域和C端转录激活域等几个重要的结构域。

1. N端信号序列N端信号序列位于STAT6蛋白质分子的最前端,主要功能是识别和结合到细胞内外环境中的一些信号分子,如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因子等。

这些信号分子通过与N端信号序列相互作用,可以引发下游信号通路的启动,并最终导致STAT6蛋白质的激活。

2. DNA结合域DNA结合域位于STAT6蛋白质中部,主要功能是与DNA上特定序列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目标基因的转录。

该结构域包含了两个相互作用的亚结构域,其中一个亚结构域是具有高度保守性的DNA识别区,另一个亚结构域则负责与其他转录因子或核心蛋白质相互作用。

3. SH2结构域SH2结构域位于STAT6蛋白质中部,主要功能是与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相互作用。

当STAT6蛋白质被磷酸化时,SH2结构域可以与其他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启动。

4. C端转录激活域C端转录激活域位于STAT6蛋白质的C端,主要功能是调节目标基因的转录。

该结构域可以与其他转录因子或共激活因子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目标基因的表达。

二、STAT6的功能STAT6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当机体遭遇外来抗原时,免疫细胞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与STAT6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下游信号通路的启动。

这些信号通路最终会导致STAT6蛋白质的磷酸化和激活,进而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免疫学中的免疫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免疫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免疫受体及其信号传导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它可以识别并回应由外部敌人如病原体和肿瘤引起的攻击。

在此过程中,免疫细胞会利用一系列免疫受体来识别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然后通过信号传导通路来转化信号、诱导背景调节、活化细胞、启动细胞周期和调控细胞死亡等一系列免疫应答。

免疫受体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可分为两类:B细胞抗体受体和T细胞受体。

这两类受体都是膜上的复合物,由多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组成。

B细胞抗体受体是单体的,每个分子都由两链重链和两链轻链组成。

T细胞受体是二聚体,每个分子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组成。

除了免疫受体外,还有其他一些免疫分子可参与到免疫反应中,如共刺激分子、细胞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等。

免疫受体的信号传导起始于抗原结合事件。

通过抗原识别,免疫受体可以识别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并激活信号传导通路。

当免疫受体与抗原相结合时,受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单位被活化。

活化单位一般是一种名为免疫受体酪氨酸激酶(ITAM)的多肽序列。

活化 ITAM 单位导致磷酸化和活化 Syk 酪氨酸激酶。

激活后的 Syk 可继续磷酸化和激活其他底物,并触发一系列下游信号传导事件。

免疫受体信号传导涉及到许多分子、通路和调节机制,包括蛋白质激酶、磷酸酯酶、蛋白质激活因子、信号分支点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传导通路是 PI3K/Akt 通路。

当T细胞激活时,免疫受体与 Cox 组织因子相结合,激活 PI3K。

激活 PI3K 后,它会磷酸化PIP2,生成 PIP3。

PIP3和 Akt 之间的结合导致 Akt位置的激酶活性增加,激活一系列下游效应器,如 mTOR、GSK-3、FoxO 等。

除此之外,免疫受体信号传导还涉及一些调节机制,如负反馈。

负反馈可以调节信号传导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免疫受体激活时组成该受体的与 ITAM 关联的保守蛋白CSK的激活。

CSK可以抗抗体/抗原复合物或免疫受体的激活,并抑制下游效应器。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它能够自我识别、清除异物、消灭感染病原体、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等,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关键系统之一。

免疫系统的高效活动需要有一套严密的信号传导机制,这保证了免疫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应答,从而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一、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方式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细胞间的联系方式,另一种是通过介质传递。

1.细胞间的联系方式细胞间的联系方式主要有细胞-细胞接触和细胞-基质接触。

细胞接触的方式指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定分子进行信号传递,这种方式主要由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免疫细胞使用。

而细胞-基质接触则是指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如肝细胞、肾细胞、肺细胞等)之间的联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免疫细胞对炎症、损伤、感染等刺激作出应答。

2.介质传递介质传递是指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外介质进行信号传递,包括激素、细胞因子、化学介质等。

这种传递方式主要由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胖细胞、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使用。

二、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免疫细胞信号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免疫受体、细胞信号通路和细胞核反应等步骤。

1.免疫受体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始于免疫受体的激活。

免疫受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含有抗原结合位点,当它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免疫受体就会产生相应的信号传导,启动免疫细胞的应答。

2.细胞信号通路细胞信号通路是指免疫细胞内部信息传递的一系列反应。

当免疫受体激活后,会激活某些酶(如蛋白激酶),这些酶能够在细胞内部催化一系列信号分子(如酶、蛋白质等)的活化和磷酸化等反应,启动下游分子的活化及信号传递,从而引发前线免疫细胞的应激反应。

3.细胞核反应细胞核反应是指信号分子能够通过细胞核膜进入到细胞核内,并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启动基因表达等一系列反应。

这种反应会导致RNA加工、蛋白翻译、细胞增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从而影响到它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

三、信号传导失调的疾病和治疗免疫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自卫系统之一,它对机体内的不正常状态作出了灵敏的反应。

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机制人体免疫系统是保护身体免受外部侵害的重要系统之一。

我们的体内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它们协同工作,共同对抗病原体、异物和自体细胞。

免疫系统的功能性质是高度复杂的,涉及许多不同的信号通路机制。

其中,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机制是最为关键的。

免疫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感知其周围环境,这些受体称为免疫受体。

当病原体或其他外部刺激物进入体内时,它们会与免疫受体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的信号通路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激活、增殖和分化、释放细胞因子等等。

这些过程起到了抵抗外部刺激的作用。

免疫细胞中的信号通路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细胞外信号传导、细胞内信号传导、和基因调节。

这些机制针对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产生了针对性的反应,它们共同协调免疫系统的功能,确保身体的免疫反应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细胞外信号传导包括细胞膜的受体激活、信号传导分子的活化和转导等等。

这些信号通路中的分子主要是细胞间信号分子,如细胞因子、激素、生长因子等等。

它们通过与病原体或其他外部刺激物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免疫细胞的反应。

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分子反应,包括酶的激活和抑制、细胞膜对信号分子的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等等。

这些机制共同协调着细胞的生理活动,确保其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基因调节机制则主要涉及到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基因表达受到复杂的调控,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实现不同的细胞功能。

在免疫系统中,基因调控机制对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外信号传导中,重要的一环是细胞表面的受体和它们的配体相互作用。

这些受体包括: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蛋白质激酶受体等等。

它们可以与病原体或其他外部刺激物相互作用,从而触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中,一些特殊分子的作用极为突出。

例如,Ras和Rho蛋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运动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1. 引言免疫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异物入侵的主要效应细胞。

为了完成其功能,免疫细胞需要进行信号传导,以调节其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包括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传导。

2. 细胞间信号传导细胞间信号传导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面将讨论几种免疫细胞间的主要信号传导途径。

2.1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细胞因子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可以在免疫细胞之间进行信号传导。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趋化因子等。

当免疫细胞受到刺激时,会分泌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自分泌或通过细胞间接触传导给其他免疫细胞。

接受细胞因子信号的免疫细胞会经历一系列的反应,包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信号通路和改变基因表达等。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是免疫细胞间相互调节和协作的重要方式。

2.2 细胞间接触传导细胞间直接接触是免疫细胞间进行信号传导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结合可以触发细胞内信号传导,并影响细胞的功能和活性。

例如,T细胞抗原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II分子(MHC-II)结合后,可以激活T细胞并触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在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其他免疫细胞间的接触,如B细胞与T细胞的接触等,也可以触发细胞间信号传导。

2.3 细胞间补体信号传导补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效应分子。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补体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间信号传导,并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补体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包括经典途径、选择性途径和替代途径。

细胞间补体信号传导在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内信号传导是免疫细胞内部的信号传递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个免疫细胞内主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3.1 钙离子信号传导钙离子是免疫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在免疫细胞受到刺激时,钙离子浓度会迅速上升,并触发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传导。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应答研究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应答研究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应答研究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它可以防御各种病毒、细菌或真菌的侵袭。

这一系统由许多种不同的免疫细胞构成,它们相互之间通过详细的信号传递来协调工作和应答,以确保我们身体内的免疫反应能够被正确地激活和调控。

信号传递是指免疫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这种信息传递涉及到许多分子,包括细胞因子和受体分子。

细胞因子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可以通过调节其产生的数量和类型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受体分子则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够与细胞因子结合来激活内部信号传导途径,进而触发细胞的功能。

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相同种类的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通常被称作细胞间信号传导。

例如,在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时,T细胞与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之间进行着复杂的信号传递。

这种信号传递将有助于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包括释放免疫识别分子和协同作用因子,从而激活或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更进一步地,免疫细胞还能够接收外源性信号,例如病原体、损伤或肿瘤细胞释放的分子,从而引发相应的免疫反应。

这种信号传递和应答的过程被称为细胞外信号传导。

细胞外信号传导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分子,包括细胞因子、整合素和生长因子等。

这些分子会与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分子结合,随后激活一系列内部信号传导途径,最终触发免疫细胞的应答。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应答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许多分子和过程,并受到许多调节通路的影响。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应答是如何影响免疫反应的。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以制备新药物来治疗各种各样的免疫疾病。

总之,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应答研究是免疫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不论是细胞间信号传导还是细胞外信号传导,它们的研究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并为未来的治疗手段提供更好的方案。

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便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奥秘。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简介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是一种转录因子,属于STAT家族。

STAT家族成员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STAT6在免疫系统、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发挥着关键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STAT6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结构STAT6蛋白由852个氨基酸组成,含有6个功能区域:N-末端结构域、共享信号传导域、STAT活性调控域、DNA结合域、STAT互作域和C-末端转录激活域。

N-末端结构域N-末端结构域是STAT6蛋白的起始区域,含有多个位点可以被磷酸化,从而激活STAT6。

这些位点包括酪氨酸残基和丝氨酸残基。

共享信号传导域共享信号传导域是STAT家族中各个成员共有的结构域,它可以与其他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参与信号传导过程。

STAT活性调控域STAT活性调控域包含了多个功能区域,可以调控STAT蛋白的活性。

这些功能区域包括SH2结构域、磷酸化相关结构域和转录调控结构域。

DNA结合域DNA结合域是STAT6蛋白的关键部分,它使STAT6能够与DNA结合,并通过与特定DNA序列的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转录。

STAT互作域STAT互作域是STAT6蛋白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影响STAT6的活性和功能。

C-末端转录激活域C-末端转录激活域是STAT6蛋白的末端区域,它可以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从而调控基因的转录。

功能STAT6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如细胞因子IL-4的作用,STAT6被磷酸化,从而激活。

激活的STAT6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

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在免疫系统中,STAT6参与调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IL-4可以激活STAT6,促使Th2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Th2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因子释放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因子释放

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系统是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它能够检测和摧毁各种可疑抗原物质,从而维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其中,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

这些细胞需要快速而准确地接收和传递信号,以便有效地执行其职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因子释放过程。

一、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包括信号物质与受体结合、受体内样品产生、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环节。

信号物质通常是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表面则有相应的受体来感知这些细胞因子。

当受体与信号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信号的传递和细胞活性的改变。

信号通路的激活通常需要先通过膜受体进行信号转导。

膜受体大致可以分为离子通道型和酪氨酸激酶型两类。

前者相当于小门,可以直接开启,后者需要配体结合后使其磷酸化而激活。

离子通道类型的受体通常反应较快,可以快速释放细胞内钙离子,然后引发下一级反应。

酪氨酸激酶类型的受体结构比较复杂,激活需要多个蛋白质参与,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作用。

信号转导通常需要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进行,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类似于链接各种蛋白质的“穿球游戏”。

这种游戏包含了多个蛋白质,每个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连接,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分子复合体。

这种复合体既可以位于细胞膜上,也可以位于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

二、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是免疫反应中的重要物质,它们可以调控细胞的功能和数量,从而对机体的攻击产生反应。

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通常可以分为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几类。

细胞因子是介导免疫细胞间相互传递信号的物质,可以分为炎症因子、淋巴因子、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因子、干扰素、间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因子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以改变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等方面。

趋化因子是介导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的化学介质,可以吸引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向炎症组织移动,从而起到调控免疫反应的作用。

通过免疫系统受体的信号传导

通过免疫系统受体的信号传导

-通过免疫系统受体的信号传导————————————————————————————————作者: ————————————————————————————————日期:第三部分ﻩ成熟淋巴细胞受体库的发育第六章免疫系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抗原受体的结构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淋巴细胞作用的其他信号通路第七章淋巴细胞的发育和生存骨髓和胸腺中淋巴细胞的产生抗原受体基因片段的重排调控淋巴细胞的发育与自身抗原的作用可选择一些淋巴细胞存活并清除其余的细胞周围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的生存和成熟ﻬ第六章免疫系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细胞通过多种细胞表面受体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这些细胞表面受体可识别并与胞外环境中存在的分子结合。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对抗原产生应答,所以抗原受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得也最为透彻。

抗原与这些受体结合后会产生胞内信号,改变细胞的行为,其机制将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由于在正常淋巴细胞类群中抗原受体存在着多样性,因此我们了解的有关淋巴细胞胞内信号转导的大多数信息来源于肿瘤性的淋巴样细胞系,用相应的受体抗体刺激这些细胞的抗原受体时,细胞可以活化。

然而,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于对转基因动物正常细胞的研究,这些转基因动物的B细胞或T细胞上只表达单一类型的抗原受体。

当成熟的初始淋巴细胞与其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就可以活化并进行克隆扩增,进而分化为功能性效应细胞,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其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此外,我们也会根据细胞发育的阶段以及配体的性质,来探究抗原受体和其他淋巴细胞受体所转导的信号是如何导致其他应答的,如细胞失活或死亡。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是以多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

它们由克隆分布的可变抗原结合链与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恒定附属链共同构成。

B细胞抗原受体和T细胞抗原受体由不同的蛋白组成并具有不同的识别特性,这些已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过了。

然而,当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与其相应配体结合后,由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却非常相似。

免疫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免疫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免疫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免疫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IL—6Receptor FamilyJak与Stat就是许多调节细胞⽣长、分化、存活与病原体抵抗信号通路中得关键部分、就有这样⼀个通路涉及到IL-6(gp130)受体家族,它帮助调节B细胞得分化,浆细胞⽣成与急性期反应。

细胞因⼦结合引起受体得⼆聚化同时激活受体结合得Jak蛋⽩,活化得Jak蛋⽩对受体与⾃⾝进⾏磷酸化。

这些磷酸化得位点成为带有SH2结构得Stat蛋⽩与接头蛋⽩得结合位置,接头蛋⽩将受体与MAP激酶,PI3激酶/Akt还有其她得通路联系在⼀起。

受体结合得Stat蛋⽩被Jak磷酸化后形成⼆聚体,转移进⼊细胞核调节⽬得基因得表达。

细胞因⼦信号传导抑制分⼦(SOCS)家族得成员通过同源或异源得反馈减弱受体传递得信号。

Jak或S tat参与其她受体蛋⽩得信号传导,在下⾯Jak/Stat使⽤表格中有这⽅⾯得列举、研究⼈员已经发现Stat3与Stat5在⼀些实体肿瘤中被酪氨酸激酶⽽不就是Jaks组成性激活。

?JAK/STAT途径介导细胞因⼦得效应,如促红细胞⽣成素,⾎⼩板⽣成素,G-CSF,这些细胞因⼦分别就是⽤于治疗贫⾎,⾎⼩板减少症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得蛋⽩质类药物。

该途径也通过⼲扰素介导信号通路,⼲扰素可以⽤来作为抗病毒与抗增殖剂、研究⼈员发现,失调得细胞因⼦信号有助于癌症得发⽣。

异常得IL—6得信号或导致⾃⾝免疫性疾病,炎症,癌症,如前列腺癌与多发性⾻髓瘤得发⽣。

Jak抑制剂⽬前正在多发性⾻髓瘤模型中进⾏测试。

Stat3具有潜在促癌性(原癌基因),在许多癌症中持续得表达。

在⼀些癌细胞中,细胞因⼦信号传导与表⽪⽣长因⼦受体(EGFR)家族成员之间存在交流。

?Jak激活突变就是恶性⾎液病中主要得分⼦机制、研究⼈员已经在Jak2假激酶域中发现⼀个特有得体细胞突变(V617F),这个突变常常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板增多症与⾻髓纤维化症患者。

免疫系统中细胞信号转导

免疫系统中细胞信号转导

免疫系统中细胞信号转导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系统,它能够保护我们不受许多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系统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它们协同工作,以便检测并消灭外来生物。

其中一种选择性杀死病原体的方式是中心细胞杀伤。

本文将讨论免疫系统中涉及的细胞信号转导。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免疫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通过一系列内部信号转导路径传递信号。

这些信号将启动免疫细胞的功能。

该系统涉及多种类型的细胞信号转导,包括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等。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组免疫信号分子,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主要由活动的免疫细胞分泌,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多种生理功能。

它们的功能包括促进和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死亡、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等。

细胞因子的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膜表面上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并启动内部信号转导来实现的。

这些受体分为两类:细胞外受体和胞内受体。

细胞外受体与细胞外信号分子结合,并通过转导信号到胞内来启动细胞反应。

胞内受体则直接与胞内信号分子反应,在细胞内部发挥生物学作用。

免疫球蛋白另一种在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信号分子是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度多样化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的外膜抗原。

这种多样性是通过非常复杂的基因重组程序来实现的。

当免疫球蛋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时,会激活B细胞的信号转导路径,并启动内部信号转导。

这种信号传递会导致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并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类型。

T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是一种位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质。

它们是一种用来识别细胞抗原的受体。

当T细胞受体与给定抗原结合时,会激活T细胞,并启动内部信号转导。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分子和途径。

这些包括磷酸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质酶分解、转录因子激活等。

总之,免疫系统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通过免疫系统受体的信号传导第三部分成熟淋巴细胞受体库的发育第六章免疫系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抗原受体的结构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淋巴细胞作用的其他信号通路第七章淋巴细胞的发育和生存骨髓和胸腺中淋巴细胞的产生抗原受体基因片段的重排调控淋巴细胞的发育与自身抗原的作用可选择一些淋巴细胞存活并清除其余的细胞周围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的生存和成熟第六章免疫系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细胞通过多种细胞表面受体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这些细胞表面受体可识别并与胞外环境中存在的分子结合。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对抗原产生应答,所以抗原受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得也最为透彻。

抗原与这些受体结合后会产生胞内信号,改变细胞的行为,其机制将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由于在正常淋巴细胞类群中抗原受体存在着多样性,因此我们了解的有关淋巴细胞胞内信号转导的大多数信息来源于肿瘤性的淋巴样细胞系,用相应的受体抗体刺激这些细胞的抗原受体时,细胞可以活化。

然而,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于对转基因动物正常细胞的研究,这些转基因动物的B细胞或T细胞上只表达单一类型的抗原受体。

当成熟的初始淋巴细胞与其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就可以活化并进行克隆扩增,进而分化为功能性效应细胞,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其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此外,我们也会根据细胞发育的阶段以及配体的性质,来探究抗原受体和其他淋巴细胞受体所转导的信号是如何导致其他应答的,如细胞失活或死亡。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是以多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

它们由克隆分布的可变抗原结合链与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恒定附属链共同构成。

B细胞抗原受体和T细胞抗原受体由不同的蛋白组成并具有不同的识别特性,这些已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过了。

然而,当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与其相应配体结合后,由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却非常相似。

并且这些胞内信号都可传至细胞核、改变基因的表达,由此引发淋巴细胞的应答。

本章我们将首先讨论一些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并介绍涉及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共同机制,重点介绍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

本章的第二部分,我们将概述从抗原受体到细胞核的信号转导通路,并讨论当这些受体同时接受来自其他受体的信号时,这些信号转导通路是如何被增强或抑制的。

本章的第三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将讨论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受体介导的其他信号是如何影响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系统细胞的发育、生存和应答的。

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所有对外界刺激可以产生应答的细胞都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就是如何使细胞外表面受体所识别的刺激信号能够在细胞内引起变化。

受体蛋白作为工具可以将胞外配体结合的信号转换成胞内的生化事件,从而将胞外信号转导跨过质膜。

将信号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即称为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在本章的这部分我们将讨论细胞信号转导的几种不同的机制。

细胞表面受体可激活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由此将胞外信号转换成胞内信号并继续向内传递。

此信号可被转换成不同的生化形式,分布于细胞内的不同部位,信号抵达不同部位时可以维持不变并被放大。

胞内信号转导的一种结果是引起细胞骨架和具分泌功能的细胞器发生改变。

这可见于效应T细胞的活化过程中,效应T细胞在其抗原受体与靶细胞抗原的结合位点处可直接释放分泌囊泡。

胞内信号转导的终点通常为细胞核,在核内激活转录因子,启动新基因的表达,并可诱导细胞分裂。

6-1 淋巴细胞与抗原结合可导致其抗原受体聚集所有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细胞表面受体,有些自身就是跨膜蛋白,有些也可与细胞内外的蛋白相连成为复合物中的一部分。

许多受体在与配体结合时可改变其蛋白构象。

对某些类型的受体来说,这种构象的改变可开启进入胞内的离子通道,引起那些作为胞内信号的重要离子浓度发生改变,继而这些信号可引起胞内反应。

对于另一些受体来说,构象的改变可影响受体的胞浆部分,使胞浆部分与胞内信号蛋白和酶发生连接并使之活化。

当淋巴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就引发抗原受体在细胞表面聚集并传递信号。

受体聚集的条件首先是在模拟系统的实验中证实的,在实验中用抗受体胞外部分的抗体来模拟抗原的结合。

抗B细胞受体或抗T细胞受体的特异性抗体可通过诱导受体复合物所聚集,从而激活信号转导通路。

这一系统对于分析信号激活后的早期事件是非常方便的,因为样品中的所有细胞可同时受到刺激,从而使得反应的进程更容易被追踪。

当抗原受体相互交联时即可聚集。

这种受体交联的重要性可以从下列比较中看出:用抗体的F(ab’)2片段(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以及用抗体的Fab片段(具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见图3.3)去刺激抗原受体,并比较两者所产生的应答强度。

用Fab片段处理淋巴细胞时,抗原受体不出现聚集,细胞也不产生应答;然而当淋巴细胞用F(ab’)2片段处理时,其抗原受体可形成二聚体,细胞产生应答,虽然这种应答很微弱。

而当这种F(ab’)2交联二聚体形成后,进一步再采用直接针对F(ab’)2片段的抗免疫球蛋白抗血清时,二聚体进一步聚集,此时细胞应答则最为强烈。

抗原受体的广泛交联可向胞内传递非常强烈的信号(图6.1)。

抗体Fab片段与BCR结合,但不产生信号F(ab)2片段使BCR交联,能够产生信号抗F(ab)2抗体能够产生广泛的交联,并产生强烈的信号Fab BCR F(ab)2兔抗F(ab)2抗体B细胞图6.1 抗原受体的交联是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步如图所示,用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激活B细胞受体(BCR)的例子说明了受体交联是必需的条件。

左图表示抗免疫球蛋白抗体的Fab片段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使受体交联,也不能激活B细胞。

而用同一个抗免疫球蛋白抗体的F(ab’)2片段,因它具有两个结合位点,故能使两个受体桥联(中图),并产生较弱的信号进入B细胞。

最有效的活化作用见右图,先加F(ab)2片段使受体交联,然后再加兔抗体使结合受体的F(ab)2片段发生交联,从而出现广泛交联的现象。

利用抗体通常可刺激受体活化,见附录I,A-19。

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当B细胞和T细胞在体内遇到其特异性抗原后,抗原受体是如何聚集的。

现在认为当T细胞受体与其他细胞表面接触,并识别了细胞上多拷贝的特异性MHC:肽复合物,就会出现聚集。

我们在第八章将会看到,T细胞受体可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信号转导分子有序聚集,但有关聚集的细节目前还知之甚少。

病原体如完整的细菌和病毒其表面具有的重复表位可以使B细胞受体发生交联。

有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规律性重复的相同表位,也会产生同样的效应。

但至今还不清楚可溶性的单价抗原是如何使B 细胞受体聚集的,例如免疫学家用以研究免疫应答的绝大多数实验性抗原。

可溶性单价抗原不能诱导或者很难诱导B细胞抗原受体聚集,这或许可用来解释为什么初始B细胞产生对这些抗原的应答时,其活化有赖于接受来自抗原特异性T 细胞的活化信号。

我们在第九章将会看到,可溶性单价抗原与B细胞抗原受体的结合可触发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但这种结合本身不足于刺激细胞分裂和分化。

然而,受体介导的内吞可使抗原被处理成肽片段,与MHC II类分子结合后展示于B细胞表面。

继而,B细胞可被抗原特异性CD4效应T细胞所识别,后者传递的活化信号可以促进B细胞克隆扩增和分化。

由于抗原受体及其配体的多样性,使得我们很难了解细胞与抗原结合后是如何引起受体聚集的,以及信号是如何在淋巴细胞中传递的。

此外,我们将在6-8部分阐述抗原交联分子的协同受体也可与受体聚集并参与胞内信号的转导。

我们将在下一节具体讨论配体结合是如何导致受体聚集并产生信号的,这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受体来讲已研究得非常清楚了。

6-2 抗原受体聚集引起胞内信号分子的活化本章讨论的大部分受体是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的活化来启动胞内信号转导,此激酶可通过在某个酪氨酸残基上增加一磷酸基团来影响其他蛋白的活性。

此类受体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某些生长因子受体,其胞浆结构域本身就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这些酶结构域通常是无活性的,但当受体聚集时这些酶相互靠拢,它们即可通过转磷酸化作用彼此激活(图6.2)。

这些酪氨酸激酶一旦被激活,就可磷酸化其他胞浆信号转导分子并使之活化。

Kit(CD117)即造血生长因子受体,有一个胞外配体结合区和一个胞内激酶区(图)Kit,激酶区Kit一旦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CF)结合后就出现二聚体化(图)并排的激酶结构域互相磷酸化从而活化(图)图6.2 生长因子受体Kit与配体结合可诱导受体二聚体化,其胞质酪氨酸激酶的结构域发生转磷酸化作用Kit(CD117)是一个跨膜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干细胞因子(SCF)的胞外配体结合区,还具有一个本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

在非结合状态下,受体的激酶部分是无活性的(上图)。

当SCF与Kit结合后,导致受体蛋白形成二聚体;这就使两个酪氨酸激酶的结构域相互磷酸化,因此活化。

蛋白激酶通过转磷酸化作用从而活化是许多细胞表面激酶传递信号的一个重要步骤。

抗原受体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稍后我们会看到,抗原受体本身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而是受体一些组分的胞浆部分与胞内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因此该激酶被称为受体相关酪氨酸激酶(receptor-associated tyrosine kinases)。

当受体聚集后,这些酶就结合并互相作用,同时其受体的胞浆尾部由此启动上述的信号转导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与抗原受体第一个接触的受体相关酪氨酸激酶是酪氨酸激酶中的Src家族成员(音为“Sark”)。

Src家族激酶是脊椎动物和其他动物中与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共同成员。

最早的Src家族成员一开始是作为癌基因(oncogene)v-src的形式发现的,与Rous肉瘤病毒在鸡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有关。

该病毒基因随后被证实是正常细胞基因c-src 的改变形式,病毒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从宿主细胞中获得的。

其他几个与细胞生长和分裂调控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共同成员,也是通过突变或去除了对这些基因的正常控制后表现出来的致癌活性中首次发现的。

受体相关Src家族激酶在淋巴细胞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活化也将胞外受体遇到抗原的信息传递至胞内,但这只是多个步骤中的第一步。

当配体与激酶偶联受体结合后启动信号转导时,激酶活化启动的是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它可将信号转导给其他分子并最终抵达细胞核。

6-3 酪氨酸激酶对受体胞浆尾部的磷酸化可使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富集于受体周围蛋白激酶对酶和其他蛋白的磷酸化是细胞调节其生化活性的共同机制,这种调控机制有许多优点。

这种调控非常快速,不需要新蛋白的合成或蛋白降解就能改变细胞的生化活性。

同时,它也可经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s)作用去掉磷酸基团而发生可逆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