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
知觉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尝有黎州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乃曰:‘有虞陶唐。’坐客忍 笑不罚。至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薛笑曰:‘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 唐 ”,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初不知觉。”《西游记》第九九回:“八戒却也知觉,沙僧尽自分明,白马 也能会意。”
图知觉的相对性—1:形象与背景-图中黑白相对两部分均有可能被视为形象或背景,如将白色部分视为形象, 黑色为背景,该形象可解释为烛台或花瓶;相反,则可解释为两个人脸侧面的投影像。
图知觉的相对性—1
图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对比 -图中A、B两圆半径完全相等,但由于周围环境中其它刺激物的不同,因而 产生对比作用,致使观察者在心理上形成A圆小于B圆的知觉经验。
在感觉资料转化为心理性的知觉经验过程中,显然是要对这些资料经过一番主观的选择处理,这种主观的选 择处理过程是有组织性的、系统的、合于逻辑的,而不是紊乱的。因此,在心理学中,称此种由感觉转化到知觉 的选择处理历程为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认为,知觉 组织法则主要有如下四种。
相似法则相似法则:在知觉场地中有多种刺激物同时存在时,各刺激物之间在某方面的特征(如大小、形状、 颜色等)如有相似之处,在知觉上即倾向于将之归属于一类。如右图,在方阵中,圆点与斜叉各自相似,很明显地 被看成是,由斜叉组成的大方阵当中另有一个由圆点组成的方阵。此种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知觉经验的心理倾 向称为相似法则(law of similarity)。
知觉
心理学名词
01 词语概念
03 基本特征
目录
02 基本含义 04 类别
05 神经生理
名词解释 知觉
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由客观刺激物的性质、作用和人自身状态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
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以感觉和表象为基础的。
知觉的种类按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和嗅知觉。
视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眼睛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我们在看电视或电影时,看到的是画面中呈现的景物;听到的是声音;闻到的是气味等。
听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听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当我们走进教室里,老师在讲课时,你就能够辨别出这是老师的声音;你在写字时,老师批改你的作业等。
听知觉又叫做言语知觉。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会经常反复地出现,比如背诵唐诗、背诵英文单词,经常进行朗读训练等。
视知觉不能精确地反映事物的细节和整体,只能凭借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知觉通道而达到知觉的最佳水平。
听知觉不受时间、空间、光线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清晰地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依据知觉对象在空间上的距离知觉可以分为近大远小的空间知觉、远大近小的立体知觉。
如观察舞台演出时,我们往往不会注意演员的表情、动作和服装的细节,而主要是集中精力观察舞台上的图像及其变化。
这是因为舞台演出的景物更加接近观众,更容易被观众注意到。
又如,我们观察一根柱子时,我们往往只看到这根柱子的顶端和底部,看不到柱子的侧面和底面,即没有深入地观察事物。
视知觉中,除了可见光以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光波。
例如,人的眼睛对波长在40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就很少或根本不能感知,这说明波长短于400纳米的光波我们不能感知,只有波长在400-700纳米之间的光波才是人类眼睛的正常适应。
另外,颜色和彩色的区别也主要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
从知觉过程来看,人的知觉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觉既包含着人脑对客观世界的特性与关系的认识,也包含着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关系的认识。
从知觉过程来看,视觉知觉中的图形和空间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机能。
知觉的名词解释
知觉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提到“知觉”,但是你真正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知觉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来感知、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的能力。
不同于简单的看、听、触、嗅、味,知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感觉、知觉和认知的综合作用。
感觉是我们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获取外界刺激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我们能够感知光的亮度、颜色、形状,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质,物体的形状、质地、温度,气味的种类、强度,食物的味道等等。
感觉是我们与外界事物建立联系的第一步,是一种机械性的过程,但它只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开始。
知觉则是基于感觉的信息,通过我们的大脑进行主观的理解和解释。
知觉能够帮助我们将感觉得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形象、声音、触感等等,并将其与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
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感官器官和大脑的工作,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传递和处理电化学信号来形成我们对外界的感知。
知觉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比如听错了别人的话或者看错了某个物体的形状。
这是因为知觉不仅仅是感觉的机械反应,它还受到了我们的经验、预期和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
认知是知觉的延伸和升华,它包括我们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织和评估的能力。
通过认知,我们可以将感觉和知觉得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关联,并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意义。
认知能力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它使我们能够进行思考、记忆、学习和解决问题等高级智力活动。
总结起来,知觉是人类感知、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的过程,它涉及到感觉、知觉和认知的综合作用。
通过感觉,我们获取外界刺激的信息;通过知觉,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主观的理解和解释;通过认知,我们能够将所感知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理解周围的事物,以及做出合理的反应和决策。
知觉的名词解释
知觉的名词解释知觉,是人们通过感知器官接收外界刺激,产生并意识到事物存在、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和触感等特征的过程。
它是我们与世界进行互动、获取信息和塑造认知的基础。
知觉也是我们理解和体验世界的途径,通过它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本质,从而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
首先,我们来探讨人的感觉器官对知觉的重要性。
人类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每一个感觉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分别负责接收不同类型的刺激信号。
眼睛能够感知光线,使我们看到事物的形状和颜色;耳朵能够感知声音,使我们聆听到各种声响和音乐的旋律;鼻子能够感知气味,使我们闻到花的芬芳和食物的香味;舌头能够感知味觉,使我们品尝到各种食物的味道;皮肤能够感知触觉,使我们感受到物体的硬软、冷热等感觉。
这些感觉器官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构成了人类感知世界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探讨感官信息是如何在大脑中加工和解释的。
感官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解释,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感知、识别和理解三个阶段。
在感知阶段,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传递和转化,最终传入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器官会对刺激进行特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形式,然后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的特定区域。
接着是识别阶段,大脑会对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进行分析和比对,通过与之前存储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匹配,来识别并确定刺激的来源和意义。
这个过程是我们对事物进行辨识和分类的基础。
最后是理解阶段,在经过感知和识别之后,大脑会进一步对刺激进行理解和解释。
它会将感知到的信息与先前的经验相结合,并构建出对刺激的整体认知。
这样,我们便能够对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也具备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
例如,许多动物能够感知声音、光线、气味和触觉等,而且有的动物的感知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类。
比如蝙蝠能够通过回声定位感知到周围环境的细节,鲨鱼能够通过电感受器感知到其他生物的电信号。
名词解释知觉
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官器官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从而获取对事物的知觉经验和意识。
知觉过程涉及到感知和认知两个方面。
感知是指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通道。
感知过程首先是一种感觉性接收,即感知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例如光线进入眼睛,声音进入耳朵等。
接下来,感知器官将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的感知区域进行加工和解释,形成知觉经验。
认知是指对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记忆和经验等认知资源,对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认知过程具有主观性和主动性,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会影响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结果。
知觉涉及到感觉、认知、注意和记忆等多个心理过程的综合作用。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它提供了感知所需要的感觉输入。
认知是知觉的结果,它依赖于个体对感知信息的加工、理解和解释。
注意是指个体在感知过程中有选择地关注某些刺激,并将其从其他刺激中区分出来的能力。
记忆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存储和保持在大脑中的能力,它为认知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库。
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它体现了个体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理解能力。
不同个体的知觉能力存在差异,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官系统的特点、认知能力和经验背景等因素。
此外,外界的刺激条件和个体的情境条件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总之,知觉是人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它涉及到感官的感受和神经的加工,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知觉,人们能够获取外界信息,形成对事物的知觉经验和意识,从而逐步认识和理解世界。
知觉
一、知觉概念1.知觉的定义(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的反应。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①两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产生的。
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知形式。
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即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②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比感觉复杂。
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
(3)知觉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需要和动机、价值与态度、情绪。
2.知觉过程的作用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他纳入一定的范畴。
3.知觉的分类(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4.几个概念(1)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
(2)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
人的知觉系统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例如:在阅读课文时,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我们从课文中提取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二、知觉的特性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人的知觉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
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
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
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明确,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知觉
知觉(perception)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作用是使得感觉有意义。
知觉加工从连续变化、并且经常是没有秩序的感觉输入中,提取信息并把它们组织成稳定且有序的知觉。
知觉对象是指被知觉到的东西——知觉加工的现象的或经验的结果。
它不是物理的客体或它在感受器的图像,而是知觉活动的心理产物。
一、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知觉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
最好的理解知觉的办法是把它分成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与识别客体。
* 感觉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
* 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在这个阶段形成了对一个客体的内部表征和对外部刺激的知觉。
这种表征为观察者外部环境提供了有用的描述。
知觉加工提供了对客体可能的大小、形状、运动、距离和朝向的估计。
* 辨认与识别(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辨认与识别一个物体是什么,叫什么以及如何对它做出最佳反应,要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你的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客体的态度。
1、近距和远距刺激视知觉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来自近距刺激的信息(客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来解释或辨认远距刺激(环境中的客体)。
环境中的物理客体被称为远距刺激(distal stimulus ),而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光学成像称为近距刺激(proximal stimulus),靠近观察者。
2、真实、模糊和错觉(1)模糊性模糊性(ambiguity)是理解知觉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它表明在感觉水平上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水平上可能有多种解释。
不稳定性是两可图形最重要的特点。
正常人类知觉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倾向于把环境中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转换成一个清晰的解释,使得你能够自信地采取行动。
(2)错觉当你的知觉系统欺骗你用被证明是错误的方式体验一个刺激图形时,你就在感受错觉(illusion)。
名词解释:知觉
名词解释:知觉1、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感觉信息一经感觉系统传达到脑,知觉便随之产生。
以视觉为例,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某种颜色、边界、线段等个别属性,经头脑的加工我们认出了“这是一个香蕉”,“那是一个墨水瓶”。
这种把感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可命名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
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
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地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
例如,一个复杂的听觉刺激序列,被我们知觉为言语,或流水声,或汽车声,即组织成有意义的声音。
对于其他感觉信息,我们也是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事物。
这种组织功能主要依靠于我们的过去经验。
人类学家特恩布尔(Turnbull,1961)曾调查过居住在刚果枝叶茂密热带森林中的俾格米人的生活方式,描述过下面的一个实例: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
当特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
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
”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
3、总之,从感觉到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感觉与知觉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各种感觉都是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表征。
知觉虽然以感觉为基础,但不以现实的刺激为限,它还牵涉到记忆、思维等多种心理成分。
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知觉的定义(精)
连续性法则
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 , 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些有关内容的比较模糊
。根据当
前需要 , 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
选择性
对象和背景转换双关图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 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 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 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定义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种类 知觉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 知觉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 ,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联系: 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 的感性认识 二者都有直观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 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组织化法则: 如果感知的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 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 对象的特点为转移, 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知觉有接近、 相似、闭合、 好的连续、好的形态等组织法则 闭合法则
知觉的定义名词解释
知觉的定义名词解释介绍:语言和思维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它们使得人们能够抽象思考和进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知觉起着关键的作用。
知觉是人类感知和理解外界世界的过程。
它包括通过感官器官接收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和解释,最终形成对外界事物及其特征的认识。
知觉的过程:知觉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涉及感知、注意、理解、记忆和判断等多种认知能力。
当我们与外界的环境发生接触时,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会接收到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在接收的过程中,注意力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集中在有意义的刺激上。
感觉的多样性:在知觉过程中,不同感官器官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能够接收来自光线的信息,并使我们能够看到色彩、形状和距离。
听觉则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的声调、音量和方向。
嗅觉使我们能够嗅到气味,而味觉则让我们能够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触觉则是以皮肤为主,使我们能够感受到物体的硬度、温度和质地等。
知觉的主观性:知觉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人和个体,可能引起不同的感知结果和体验。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导致对刺激的解释和反应有所不同。
此外,情绪、经验、文化背景等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知觉与认知的关系: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它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认知是通过对知觉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过程。
知觉和认知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没有准确的知觉,我们的认知能力就无从谈起;没有有效的认知,我们的知觉就会变得肤浅和片面。
知觉的发展和异常:人的知觉能力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经验中会有所变化和发展。
婴幼儿期,孩子们通过感官的体验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感觉认知。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事物的知觉也会更加准确和完整。
然而,有些人会出现知觉异常的情况。
例如,色盲患者无法正确区分颜色;听觉障碍者无法听到声音。
知觉
知觉(Perception)一.知觉的概念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常恒性3.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4)错觉二.影响知觉的因素:1.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2,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与动机(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2.情境三.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即对个人,群体及其关系的知觉。
1,对个人的知觉(Person perception)2,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3,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四.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1,归因的概念: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2,行为的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1)归因三原则:一贯性;普扁性;差异性(2)结果(consistency);(consensus);(distinctiveness) 3.成功与失败的归因(1)能力;(2)努力;(3)务难度;(4)机遇五.知觉的偏见1.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2.晕轮效应(halo effects)3.定型(stereotype)4.投射(projection)5.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s)6.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7.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知觉名词解释
知觉名词解释知觉是指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过程,包括知觉过程和形成知觉经验两个层面。
知觉过程是人类和动物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选择、进一步处理和应答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感觉阶段,也叫感觉接受阶段,是指神经系统接收外界刺激后,通过感觉器官传递给大脑的过程。
人类通过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获取外界的信息,例如眼睛接收到的光、耳朵接收到的声音、鼻子接收到的气味等。
感觉器官会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感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为知觉的开始奠定基础。
接下来是选择阶段,也叫感觉分类阶段,是指大脑对接收到的刺激进行筛选和分类的过程。
在此阶段,大脑会对不同的感觉刺激进行主观选择,判断哪些刺激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应该引起注意和反应。
例如,当人类在嘈杂的环境中,大脑会有选择地过滤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声音,只关注重要的声音,如亲友的呼唤或危险的警告。
然后是进一步处理阶段,也叫感觉加工阶段,是指大脑对已选中的刺激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此阶段,大脑会将感觉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知觉经验,通过记忆、联想和理解等心理过程,赋予刺激以意义和情感的维度。
例如,当人类看到树木,大脑会通过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等特征的处理,将其认知为一棵树,并与以往的树木经验相联系,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意义。
最后是应答阶段,也叫感觉反应阶段,是指大脑根据对感觉刺激的处理结果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此阶段,大脑会根据对刺激的理解和判断,调控身体的肌肉和腺体活动,产生身体和行为的反应。
例如,当人类听到警笛声时,大脑会意识到有危险的可能,然后指挥身体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赶紧闪避或触动警报器。
形成知觉经验是指通过知觉过程,大脑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主观的感知和体验。
知觉经验是人类与环境交互的结果,使人类能够认知世界和实施行动。
总结起来,知觉是人类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过程,包括知觉过程和形成知觉经验两个层面。
知觉过程包括感觉、选择、进一步处理和应答等几个阶段,而形成知觉经验是大脑对刺激进行加工和处理,产生主观的感知和体验。
知觉的名词解释
知觉的名词解释知觉是指我们对外界事物或信息的认知和感知过程。
它是人类大脑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进行接收、传递、整理、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在知觉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感官接受到外界的刺激,例如光线、声音、气味、触觉和味觉等,然后大脑通过神经元的传递和处理,进行了解码和整合,最终得出对这些刺激的感知和认知。
准确地说,知觉是个体根据外界刺激产生的感觉和经验来把握环境和掌握信息的过程。
知觉过程的主要组成包括感觉器官、感觉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过程。
感觉器官是感知外界刺激的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和舌头等。
感觉神经负责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们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感觉神经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知觉经验。
心理过程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意识、记忆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影响。
知觉涉及多个层次和过程。
首先,感知和辨别是知觉的基础。
我们能够感知到来自不同感官的刺激,例如能感知到声音的大小、光线的亮度、气味的强度等。
然后,我们需要辨别这些刺激的特征,如辨别声音的高低、辨别颜色的差异等,以便对其进行分类和区分。
此外,我们还能进行形状、大小和位置等的感知,从而获得对物体的三维空间感知。
另外,知觉还包括对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我们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例如通过同时感知到声音和图像来对某个场景进行综合认知。
同时,我们还会借助我们的经验、知识、期望和动机等因素来解释我们的感知。
例如,我们可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一种看似熟悉的气味或声音是什么。
总的来说,知觉是人类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和辨别、整合和解释等多个层次和过程。
通过知觉,我们能够了解和理解外部世界,掌握信息,并对环境做出适应和反应。
知 觉
(1)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特有的感情和行为倾向的总
和,个性在很大程度上由知觉经验形成。反过 来个性又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观察,决定个体观 察什么和怎样观察。
如甲某的个性外倾,坦率、开朗、豪放,上 课时喜欢发言,与老师讨论问题;乙某的个性 内倾、缄默自持,上课时很少发言。新学期开 始,管理学原理安排上200人的合班课。他俩 对这件事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甲某很有意见, 因为他认为合班课使他减少了发言及与老师讨 论问题的机会,而相反,乙某则抑制不住自己 的轻松而微笑起来。
(二)知觉的分类 (1)依据分析器官的不同,知觉可分为: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2)知觉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 觉。
空间知觉是由物体的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平面形状知觉、深度知觉等构成的复杂的知觉 形式。
时间知觉是对运动物体时间特征的反映 (如时间长短知觉、节奏快慢知觉、先后顺序 知觉等)。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 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 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 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含义,知觉到 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面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 学的人很难知觉到有用的信息,而放射科的医师 却能获知病变与否。教师也应通过言语启发,提 供线索,帮助学生提取知识经验,组织知觉信息。
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 这是形状恒常性。
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
越来越小的,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 小,这是大小恒常性。
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 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 黑的,墙是白的,这是亮度恒常性。
知觉
知觉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直接性、整体性)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别。
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特性;选择性:根据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对象;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理解性:就是想用一个词把某个物体标示出来。
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距离知觉:1、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
2、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
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补充知识:1、真动2、似动3、诱动4、自动四、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错觉的种类:线条长短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
名词解释 知觉
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人脑对所感觉到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因此,也叫做“感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映像的清晰程度称为知觉的完整性;知觉对象的特征分布及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称为知觉的组织性。
人对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对客观事物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性的反映。
知觉包括感觉和判断两个方面。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知觉就无从谈起。
但是光凭感觉还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的全貌,只有经过知觉,把从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加工处理后,才能将事物的全貌或特征知觉出来。
如果一个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并且具备了感觉所需要的特征,我们就能够确定这个事物的存在,我们就说这个事物存在。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直接看到某个事物,仅仅凭借着其他特征或线索去推测或估计这个事物是否存在,我们就说这个事物不存在,这就是说,感觉只能告诉我们这个事物存在与否的可能性,至于这个事物是否真实存在,则必须要依靠人的思维活动进行推断。
因此,我们又说: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反映。
视觉知觉包括对颜色、形状、大小、明暗等的认识。
视觉的基本特点是它的直观性和整体性。
知觉的其他特性,如清晰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等都是在视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颜色视觉和形状视觉有其自身的特性,是视觉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感觉。
颜色具有物体的属性,例如:红、黄、蓝等颜色,能引起我们心理上不同的感受,即不同的情绪和联想。
听觉知觉包括声音的大小、高低、长短、强弱、清浊、语言的含义等的认识。
听觉是比视觉更为高级的知觉形式,它是通过声波刺激我们的听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
由于声波刺激的复杂性,即使是同样的声音[gPARAGRAPH3]信号,我们仍会有不同的知觉,我们听到的可能是不同音色的音乐。
这就是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的表现。
理解性是指人的知觉能够领悟外界事物的意义。
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对象的选择,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知觉我们所需要的对象。
知觉
一、什么是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知觉是人对感官所提供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的过程。
⏹知觉在解释事物时需要调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补充,知觉的产生借用了先前的一些感觉。
⏹感觉信息:当前感官直接所提供的刺激物的特征、属性。
⏹非感觉信息:先前感觉所获得的属性、特征(过去经验)。
⏹知觉是感觉信息和非感觉信息的整合,从而得到对事物的理解。
二、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的产生不依赖经验,而经验在知觉产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知觉一方面依赖于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特性的加工(称自下而上的加工,或称数据驱动加工)。
另一方面取决于调用的经验(自上而下的加工,或称概念驱动加工)。
2、联系⏹感觉与知觉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觉产生后会迅速升华为知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周围物体的大小影响大小知觉三、知觉的信息加工(一)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组合便形成了知觉。
⏹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知觉的产生依赖于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所做的加工,而无需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
⏹以这种观点来解释我们对感觉环境的识别的理论称为模式识别理论。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某种刺激结构。
⏹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主要的模式识别理论1、模板说(1)核心思想:⏹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模板与外部模式有一一的对应关系。
⏹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知觉的定义心理学
知觉的定义心理学知觉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和认知的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与世界进行交互,理解和解释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
在心理学中,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感觉、注意、记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
首先,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我们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这些刺激会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然后,注意是指我们在众多的感觉刺激中选择关注某些特定的刺激,并将其加工和处理。
接着,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之前的经验和知识与当前的感觉刺激相结合,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和完整的知觉体验。
最后,认知是指我们对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理解、解释和判断的能力,它与知觉密切相关。
知觉的过程是一个主观的、个体化的体验。
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个刺激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感官器官、注意力、记忆和认知能力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
此外,个人的经验、文化背景、情绪状态等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音乐家可能对音乐的感知更加敏锐,而一个画家可能对色彩的感知更加敏感。
除了个体差异外,知觉也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感知的目标性。
当我们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任务时,我们的知觉会受到目标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找到一个特定的物体时,我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与该物体相关的细节和特征。
另一个影响知觉的因素是注意的分配。
我们的注意力有限,我们不能同时关注所有的感觉刺激,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性地分配注意力。
最后,情境和环境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例如,当我们处于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时,我们可能会对声音的感知更加困难。
总的来说,知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感觉、注意、记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
知觉的过程是个体化的,受到个体差异、目标性、注意分配和情境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知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能力,揭示人类大脑是如何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处理的。
知觉是什么意思
知觉是什么意思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那么你对知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知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知觉的定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
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
与感觉相比较,知觉又具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
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
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可以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影响知觉的其它因素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大的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现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这个系统依赖于许多皮层区域的完整复合体的协调活动。
知觉过程还受个性倾向性的影响。
需要和动机对知觉过程有制约作用。
布鲁纳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贫富不同家庭的儿童(10岁)为被试,要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估计各种硬币,以比较儿童的金钱价值与知觉的关系。
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对硬币面积的估计都有夸大的倾向,但贫困儿童组的夸大倾向远超过富裕儿童组。
这一结果说明了需求强度对知觉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觉分类
(二)社会知觉 1、定义 2、种类
对他人的知觉 自我知觉 人际知觉
二、知觉分类
3、社会知觉的四种偏差 (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 “爱屋及乌”等。
(3)刻板印象(定型效应 ) (4)近因效应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一)知觉的选择性 1、对象与背景
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
对象与背景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2、知觉选择的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比 (2) 对象和背景的相对活动性 (3) 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或与人 的需要、愿望、任务相关
(三)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 人的任务 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2、正确对待学生,防止晕轮效应 3、消除刻板印象 4、重视应用近因效应
你看到的是誰?
看起來像是美國總統柯林頓及副總統柯爾對不對? 那您就錯了... 這只是將柯林頓總統的臉複製二次,只有髮 型不同罷了。
你看到了什麼?
What do
這是一張臉...及liar這個字…
左邊圖中心的圓比較大嗎?
不..他們是一樣大的喔!
這是一個螺旋嗎?
錯,這只是一些各自獨立的同心圓而已。
Wheel heel peel meal
(2)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 (3)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四)知觉的恒常性
1、Biblioteka 义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 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这就 是知觉的恒常性。
2、种类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你看到了幾種顏色?
圖中只有三種顏色,分別是:白、綠及粉紅。但 是看起來卻像是有兩種不同的粉紅色,其實是同 一個顏色喔!
你看到了一對情侶或是一個骷顱頭?
這些水平線都是平行的嗎?或是彼此之間是有角度的呢?
這隻大象有幾隻腳?
你看到有三個臉了嗎?
你是看到了一張臉,或是一個愛斯基摩人呢?
你是看到一個大立方體缺了一角?或是一 個小立方體在一個大立方體中呢?
(三)知觉的理解性 1、定义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 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 觉的理解性。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 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你能找到圖中的狗嗎?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2、影响因素 (1)经验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 a.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on the axle . b.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on the shoe. c.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on the orange. 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on the table.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二)知觉整体性 1、定义 客观事物是由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组成的, 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 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 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2、影响因素
知觉特性:
A:接近性 B:相似性 C:连续性
D:封闭
E:良好图形
三、 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知觉:体验多彩大千世界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主讲:王莉萍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3、知觉的规律 4、错觉 5、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看看这是什么
你获得的信息
红色,圆形
视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酸甜
香
光滑、硬
看看这是什么
分析总结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因 为我们总是要把对事物的各种感觉信息综合起 来,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事物。
藍色那一面是在裡面的左後方或是外面的左前方呢?
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
五、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观教学的形式 (二)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 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 律 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当知觉新的、不熟悉的或复杂的对象时,这种过程 是展开的,能被我们知觉到; 当知觉熟悉的对象时,这一过程是压缩的、自动完 成的,不被我们意识到。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知识经验至关重要。 参见教材p53.
(二)特点
二、知觉分类
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 (一)物体知觉 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 (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 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及其速度 的知觉。即对客体不断变化的知觉。
四、错觉
生活现象
《列子》中“两小儿辩日”提到:“日初出 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 听音乐会或报告时认为声音从我们的正面传 来。
1、定义 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 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四、错觉
2、错觉现象: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知觉恒常性与错觉
视觉现象
例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 而是红旗的红色,或红花、红车、红衣等等的红色; 同样对于听到的声音,我们总是知觉为言语声、流 水声或汽车声等有意义的声音。
这种心理过程我们就称为知觉。
看看她是什么人
少女与老妇
戴项链的少女
可怜的老妇人
这是什么
一、知觉概念
(一)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 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