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人类的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人类的起源
1.南方古猿
生活年代:
地点:
特征:
2.现 代人
形成标志:
分布范围:
三大人种:
二、氏族社会
(六)巩固,练习。
完成当堂测检
教
学
反
思
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主探究学案、课堂汇报、合作络学习、延伸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 世界 三大人种、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组织,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
2.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 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类的出现及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课题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主备人
备课时间
第一周
1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亲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了解人类起源的史实,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培 养识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1.母系氏族
主导者:
特点:
神话传说:
2.父系氏族
主导者:
特点:
神话传说: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情
(四)学生5分钟讨论以下问题,15分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导教。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教案:史前时期的人类目标:1.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2.探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策略和技术发展;3.分析史前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展示一些史前人类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在史前时期,人类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如何狩猎和采集食物的?-人类在史前时期的住所是什么样的?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史前时期的分类:-旧石器时代:手持石器、地上生活;-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定居生活;-金属时代: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
2.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狩猎采集:采集天然资源如果实、坚果、水果等,并狩猎动物获取食物;-渔猎:利用水域中的鱼类和野味为食;-采矿冶金:开采矿石并加工成器具;-农耕:种植粮食并饲养家畜。
3.史前人类的住所:-洞穴和天然遮蔽物:石洞、自然山洞等;-人工遮蔽物:棚屋、帐篷等。
三、活动展示(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角色扮演:分成小组,模拟不同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包括狩猎采集、渔猎、采矿冶金、农耕等,让学生切身体验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
2.石器制作:学生分小组,使用石块和木块制作简单的石器,如刀、斧、针等,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技术水平。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如何逐渐演变的?-史前人类的技术进步对生存方式有何影响?-史前人类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2.学生总结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住所和技术发展,并回答以下问题:-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存策略是什么?-史前人类的技术发展对其生存方式有什么影响?-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五、课堂延伸(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一些他们通过学习后对史前时期人类的理解,可以是图片、模型、诗歌、绘画等形式。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短文;2.寻找一些关于史前人类的图片、图表或资料,整理并做一个小报告。
参考资料: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策略和文化背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
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类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了解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了解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三)情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人类从哪里来?”这个古老而且神秘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加上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通过科学并生动的讲解,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处理方法:氏族公社的产生,应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及婚姻关系的变化角度去分析;氏族公社的特点用分析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方法来加深了解。
难点:人类是怎样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处理方法:通过出示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或通过电脑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生动的描述,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一、导入新课1.今天开始学习世界历史。
首先了解学习世界史的要求:(1)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2)注意联系时事来学习;(3)注意与中国史之间的联系。
2.导入: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
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第1课人类的形成【讲授】二、讲授新课(一)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同学们能否讲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学生讲述人类起源的传说,教师总结人类起源的科学说法。
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掌握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史前时期的人类遗址、遗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了解史前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概述史前时期人类的定义、时间范围。
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2. 第二课时: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遗物。
3. 第三课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遗物。
4. 第四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文化成就史前时期的人类艺术:壁画、雕塑、陶器等。
史前时期的人类科技: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等。
5. 第五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变革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制度:家族、部落、联盟等。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变革:私有财产、阶级分化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史前时期人类的知识。
2. 运用直观教学法,展示史前时期的人类遗址、遗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史前时期人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生产状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史前时期人类特点和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史前时期的人类》相关章节。
2. 课件:史前时期的人类图片、遗址、遗物等。
3. 视频资料:关于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生产的纪录片。
4. 网络资源:相关史前时期人类的学术文章、研究报告。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成就(上)史前时期的人类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
初中历史史前部分教案
初中历史史前部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史前时期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史前时期的主要文明和文化。
3. 能够描述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教学重点:
1. 史前时期的定义和特征。
2. 史前时期的主要文明和文化。
教学难点:
1. 描述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有关史前时期的图片或文物展示
3. 课堂小组讨论活动题目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史前时期的图片或文物,引导学生思考史前时期是什么时期,有什么特征。
二、展开(15分钟)
1. 介绍史前时期的定义和特征。
2. 讲解史前时期的主要文明和文化,例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
三、实践(20分钟)
1. 按小组讨论活动题目卡片分组,让学生讨论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总结(10分钟)
1. 整理史前时期的主要内容,强调史前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史前时期的文明和文化如何影响了后代文明的发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史前时期的短文,包括史前时期的定义、特征、主要文明和文化以及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16)
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本课的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具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一、导入新课: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人类的出现:(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
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
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
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2、教师简要介绍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参加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便于学生理解会议的重要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打下基础。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资料片段或录音片段,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人类的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一中文绍锋一、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早期人类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早期人类的出现距今时间较远,即远离现在的生活,对学生想象、学习本课的内容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画”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斯芬克斯之迷导入人类话题,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学习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转变,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人种的分类,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
通过学习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特点,认识生产力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讨论法、启发法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课件展示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讨论谜底是什么?由此引出“人”。
接着问学生:人是怎么诞生的?关于人的诞生,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传说?有的同学能够很快说出中国有女娲造人。
于是老师请学生来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并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女娲早人的传说。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人类的教案(最新整理)
教学设计: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一中文绍锋一、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早期人类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早期人类的出现距今时间较远,即远离现在的生活,对学生想象、学习本课的内容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画”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斯芬克斯之迷导入人类话题,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学习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转变,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人种的分类,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
通过学习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特点,认识生产力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讨论法、启发法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课件展示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讨论谜底是什么?由此引出“人”。
接着问学生:人是怎么诞生的?关于人的诞生,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传说?有的同学能够很快说出中国有女娲造人。
于是老师请学生来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并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女娲早人的传说。
初中历史人教版史前时期人类活动探究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史前时期人类活动探究教案一、背景介绍历史是了解人类过去的重要途径,而史前时期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教版的教材提供了有关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内容,这其中的教案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探究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根据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一份关于史前时期人类活动探究的教案。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史前时期人类活动探究1. 教材背景与目标:史前时期是指人类历史中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主要通过考古学的发现来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情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原因与意义。
2.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史前时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2.1 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分类与特点介绍史前时期的长期与短期,以及寒冷时期和温暖时期的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不同特点。
2.2 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通过讲解狩猎采集、渔猎、农业、畜牧等生产活动,让学生了解史前时期各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和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2.3 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活动介绍史前时期的绘画、雕刻、繁殖等文化活动,引发学生对史前文化的探究与想象。
第三步:分组探究(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史前时期的主题进行探究。
例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获取相关资料,了解该时期的人类活动内容与特点。
第四步:展示讨论(15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共同探讨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原因与意义。
第五步: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行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思维方式。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出现教案设计
第1课人类的出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
人类的出现和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学会思考和探究人类起源的
相关基础性问题,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中有关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相关重点问题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图表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人类的出现
1.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中的人
3.世界三大人种
二、氏族社会
1.出现
2.两个阶段
3.结束
七、作业设置:课本第五页“练一练”。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 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2)
二、氏族社会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课标
解读
与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1)知道劳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2)了解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异同。
教学内容分析: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形成。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产生了不同的人种。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教
学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板书设计
一、人类的出现
1.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
3.三大人种
二、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
2.父系氏族社会
作业布置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农、 牧、手工业大分工
妇女在社会
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
农业、畜牧业、
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
男子开始
支配社会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 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1)
⑴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
原始社会。
⑵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
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⑶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提高
男女地位变化
母系氏族
采集、鱼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
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课堂导学案】
二、组织学要有哪几个阶段?
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三、课堂练习
见本书随堂巩固案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1.人类的出现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四、课后作业
见本书课后提升案对应练习。
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 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9)
第一单元第1课人类的形成内容标准: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学习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及地点。
(2)“完全形成的人”的四个进化阶段。
(3)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及形成原因。
(4)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5)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C层)一、人类的出现1.历史渊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____ _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2.形成时间:距今约_________ _____。
3.进化因素: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中学会了______ ____。
4.进化阶段(完全形成的人):5.人种差异:(1)形成时间:_____ ____出现的同时。
(2)划分标准:根据人的______ _ __。
(3)主要人种:____________ _______。
(4)形成原因:__________ __ _____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出现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发展过程:(1)母系氏族:①婚姻特征:实行群婚,人们“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妇女地位:从事______ __________,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①婚姻特征: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男子地位:从事_________________,开始支配社会。
3.主要特点:___ __公有,_______ ____都以集体为基础。
4、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产生。
【探究合作释疑】(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一、人类的出现1.关于人类的进化因素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直立行走,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 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8)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人类的起源(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它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2)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3.主要人种的形成(1)时间:晚期智人出现时。
(2)依据:人的体貌特征。
(3)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4)形成原因: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母系氏族阶段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生产出现了,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3.氏族解体【问题】有人认为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也有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探究: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因为:(1)直立行走首先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使人从动物界中完全分离出来。
1.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也许会见到曾生活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
A.该亚B.露西C.阿伽门农D.厄瑞斯忒答案:B2.奥运会上不同人种同台竞技。
你知道现代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是在什么时候吗( )。
A.早期猿人时期B.早期智人时期C.晚期猿人时期D.晚期智人时期答案:D3.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答案:A4.某一时期,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
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在氏族中女性居于支配地位,氏族族长由她们中有威望者担任。
这是对什么情景的描述( )。
A.女儿国B.父系氏族C.母系氏族D.奴隶社会答案:C5.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 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12)
1.1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非洲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阶段、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解体等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不同,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前导读】一、人类的出现: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填表:中国丁村人期智人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
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答案:1. 非正在形成中的人。
2. 约三四百万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
4.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自然地理环境。
5. 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部落。
6. 母系父系。
7. 母系群婚主导。
8. 父系主导固定。
人教版历史九上《人类的形成》word教案
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过程和方法:(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
(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
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讲授新课】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
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
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
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一、人类的出现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
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
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人类的出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1课人类的出现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
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 完全形成的人3、世界人种形成类别:黄种、白种和黑种形成原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 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 .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
(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2.氏族社会婚姻关系:群婚(母)。
3、氏族社会的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4、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男女地位变化 母系氏族 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男子开始支配社会5、 原始社会的解体: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6、比较国家与氏族的不同: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金字塔的国度1、地域: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政权发展概况:①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②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首都孟斐斯。
③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一中文绍锋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早期人类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早期人类的出现距今时间较远,即远离现在的生活,对学生想象、学习本课的内容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
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
历史观念的能力。
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画”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斯芬克斯之迷导入人类话题,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学习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转变,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人种的分类,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
通过学习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特点,认识生产力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
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讨论法、启发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用课件展示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讨论谜底是什么?由此引出“人”。
接着问学生:人是怎么诞生的?关于人的诞生,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传说?有的同学能够很快说出中国有女娲造人。
于是老师请学生来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并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女娲早人的传说。
当老师问到外国有什么关于人类的传说时,很多学生说不出来,不过有预习了教材的学生就说是:上帝造人。
老师于是问: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呀?学生回答:教材第5 面的“史海拾贝”。
老师于是要学生们下课后再去看一看教材
第5 面的“史海拾贝”。
接着老师又问:目前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说法是什么?很多学
生集体回答: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
老师说:那么世界
上最早的人类诞生是什么时候呢?在什么地方诞生的呢?请大家看把教材翻到第一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新课讲授
(一)人类的起源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第一部分的内容。
学生看完第一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展
示教材第一面“人类的出现”的图片,让学生想象人类是怎么一步一步进化来的。
老师提问:早期人类出现的时间、地点、名称。
学生一般能够很快的回答出来。
老师问:早期人类是正在形成中的人,请在第一段找一找早期人类与现代人有哪
些异同?学生回答:不同是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脑容量也比人类的少;相
同的是南方古猿能够直立行走和使用天然工具。
老师问:既然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那么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
老师问:人都是从猿进化而来,为什么他们的外貌会有不同呢?根据外貌特征的
不同,人类学者将人分为哪三类?学生回答:人类外貌特征不同是因为不同的自然条
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按外貌特征,人类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课中题进行讨论,课中题是: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
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
天然的劣等民族。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片刻的讨论后得出结论:人
种只是表现在人类外貌上的一种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的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与人的体质和智力无关。
(二)母系氏族社会
老师说: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边看书边思考两个问题:母系氏族社
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
学生看完第二部分的内容后,老师问: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母系氏族形成的原因?
学生回答: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人类必须群居;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必须定居,而且必须定居在水源充足的大河流域。
老师让学生集体阅读农业出现的意义。
老师问: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
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个答案,推敲出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男子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稳
固的集团。
老师说明,这只是父系氏族社会特点的一部分,另外的讲第三部分内容的
时候讲。
老师问: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学生回答:母系氏
族社会。
老师说:请同学来说一说第 4 面的课中题: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将火种传播
到人间的神话,中国也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
老师提示答案:普罗米修斯曾从天上盗取火种到人间,因此触怒了主神宙斯,被
锁在高加索山崖,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复来。
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
普罗米修斯作为敢于抗拒强暴、不惜为人类幸福牺牲一切的英雄,一直受
到人民的爱戴。
燧人氏是中国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相传远古人民“茹毛饮血”。
燧人氏钻木取火,
教人熟食。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自然取火到人工取火的进步。
(三)父系氏族社会
老师说:请同学们看本课第三部分的内容,边看书边思考两个问题:母系氏族社会为什么会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父系氏族社会有什么特点?
看完书后学生轻易的能够说出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强度的增加)。
学生回答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男子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老师强调父系氏族社会比母系氏族社会多一个特点,那就是: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老师问:厄瑞斯忒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厄瑞斯忒的故事说明了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这个故事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
新课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有: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它与人的异同;2.人种的分类;3.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八、课堂练习
1.讲解“温古知新”
2.讲解“畅想天地”
九、作业
1.就早期人类生活的场景画一副想象图;
2.父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
十、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的时间与现在相距太遥远,要多展示远古的图片,充分发挥学生对远古时代
人类生活的想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