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案设计第十三单元时间单元教学内容:1、自助学习生字,能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

2、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

3、让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知道珍惜时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和谚语。

2、学会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3、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单元教学难点:1、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初步树立时间意识,知道珍惜时间。

单元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田格本单元教学时数:5课时第十三单元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教学难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拼音、拼读掌握较好,能自学结构比较简单的生字,但对孩子们来说阅读短文仍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描一描,写一写。

悲纸使劲方法:(1)先说一说这几个字的结构。

(2)讨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写出词语。

方法:(1)先读音节,读准确(自读、小组读)。

(2)把正确的词语写在书上。

三、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斤万斤买不到。

(谜底:时间)方法:(1)先自读内容,读通顺,指名读。

(2)猜一猜。

四、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方法:(1)提问:一分钟有多长?感知时间概念。

(2)小组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3)亲自实践。

五、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计算上册第十三单元集体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计算上册第十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十三单元集体备课吴萍萍一、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单。

笨蛋元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手和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的一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类一切劳动与创造都靠手和脑。

《乌鸦喝水》是根据伊索寓言改写的语言故事,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语文天地”中有《小猪盖新房》与《乌鸦喝水》相对应,从反面说不动脑的坏处,有“描一描,写一写”、“比一比,再组词语”、“选词填空”、“照样子说一说”、“将下列词语分分组”等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和运用等过程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运用,初步感知事物间的种属关系,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独立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收集废旧纸盒搭建自己的“房子”。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动脑动手相结合,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意识和积极表达的愿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的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指导勤动脑、勤动手才能创造生活。

2、运用听读和拼音的方法认识2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着”,学习利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识字。

3、学习正确、端正地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练习书写合体字时后写右上角的“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5、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6、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练习用“把”说话。

7、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自己阅读《小猪盖新房》,积极动手活动,土灰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

三、单元教学重点1、运用听读和拼音的方法认识2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着”,学习利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识字。

2、学习正确、端正地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练习书写合体字时后写右上角的“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十三单元备课(1)

十三单元备课(1)

第十三单元分析读、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来读,要给每个同学读的机会,把新词读熟。

)四、再读课文,理解意思1.自渎课文,找一找哪些词语自己不明白,把它画出来。

(学生可能会画出:做工、思考、创造、一切等词。

在理解这些词语时,可以用多种形式:可以让班里词汇量比较丰富的学生来讲,儿童语言,儿童理解起来家比较容易些;有些词语可以用动作理解,如思考、劳动等。

总之,这些词语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就行。

)2.齐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

(回答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能按照课文答出,明白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双手和大脑就可以了。

)五、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齐读课文,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谁来写写基本笔画“竖钩”?(请一人在黑板上写)二、学写新笔画和新部首1.学写新笔画“し”(竖提)和“亅”(弯钩)。

出示“し”与“亅”,比较,看看两个笔画有什么不同。

(“亅”钩在竖的左边,“し”钩在竖的右边。

)写一写“し”:先写竖,不要抬笔,笔向右下顿,再向右提。

出示“し”与“亅”,比较二者不同。

(竖钩的竖很直,弯钩有弯度。

)写一写:先纵向写弯,再向左抬笔。

2.学写新部首“宀”(宝盖儿)。

先写上面的点,再写下面的左点,最后写横钩。

写时注意两点:一是上面的点要写在“冖”的中间,而且之间要留空;二是“乛”的钩要短,贴着横写,不要写成类似“┓”(横折)的样子。

三、指导书写生字,记忆字形1.“双”和“又”。

这两个字字形比较简单,“双”是两个“又”,只是左边的“又”作为偏旁时捺变为点。

看清田字格中的范字。

写“又”时笔画要舒展,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写“双”时竖中线左右各写一个“又”,左小右稍大。

2.“会”可以用拆分法记忆。

“人”和“云”组成了“会”。

3.“才”“手”和“工”。

这三个字笔画都比较简单,很容易记忆。

书写时注意:“才”,竖钩不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偏右一点,给撇留空。

“手”,第一笔是撇,不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 How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famous person.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he qualities and influence of celebrities.
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关注名人的事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Translate sentences about the celebrity's achievements.
3.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celebrity you admire.
4. Role-play a conversation about a famous person.
(二)讲授新知
本阶段,教师将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讲解本章节的核心词汇、短语和语法。首先,学习与名人相关的词汇,如:fame, achievement, contribution等,通过例句、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接着,讲解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在描述名人成就时的运用,让学生掌握时态的用法。此外,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如何描述名人的生平和成就。
8.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讲解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通过对比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两种时态的异同,并学会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社区活动主题,如环境保护、关爱老人等。
2.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描述和分析他们所选择的社区活动,并准备进行口头汇报。
难点:培养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3.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讨论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时,流畅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难点: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容易出现词汇搭配错误、语法结构混乱等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针对词汇和语法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记忆词汇。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和短语,如"community", "contribution", "volunteer", "charity", "fundraising"等,并能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主题相关的讨论和写作。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区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关爱他人的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培养包容、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社区活动的图片,如志愿者清洁环境、慈善义卖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活动的意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圆明园的毁灭》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圆明园的毁灭》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圆明园的毁灭》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侵略者破坏的文章。

通过描绘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惨遭毁灭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圆明园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对文章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可能难以深刻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认识圆明园的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认识圆明园的历史价值。

2.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圆明园的看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资料:提前为学生准备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

3.黑板:准备好黑板,以便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圆明园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圆明园是‘园林建筑的瑰宝’?圆明园的毁灭对祖国历史文化造成了怎样的损失?”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研究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3. 能够欣赏和分辨不同类型的音乐。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地域音乐的介绍和欣赏;2. 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对比分析;3. 分类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三、教学准备1.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音乐播放器,准备多种不同地域和类型的音乐;3. 教材和课件。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地域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引导学生提出猜测,了解学生对该音乐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研究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1. 分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2.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

第三步:介绍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1. 利用教材展示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和演变;2. 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不同的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听出其区别。

第四步:对比分析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1. 分组讨论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比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引导学生分析其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第五步:分类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等;2. 通过欣赏和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2. 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研究兴趣。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不同环节中的反应和参与程度;2.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和小结等方式展示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3. 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的欣赏能力,加深对传统和流行音乐的辨析能力,以及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美育水平。

小学科学教材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教材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教材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引言: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第十三单元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探索科学世界中的生态系统和能量流转。

通过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任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非生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路径和转化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5.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分为以下四个主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探索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认识各类生态系统2. 生态位与食物链- 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与适应- 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及其能量流动方式3. 能量流转与物质循环- 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过程- 探究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路径4. 生态环境保护- 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1. 观察与实验- 利用显微镜观察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小型生物 - 进行有关食物链和能量转化的实验2.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进行植物、动物和环境的调查研究3. 课堂讨论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设计环境保护项目,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就生态问题进行课堂辩论和思辨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实验报告与观察记录。

2. 小组合作项目和个人作品的评价。

3.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

4.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态度的改变与展示。

五、拓展资源1. 生态科普图书和科学影片。

2. 互动平台和科学网站上的生态模拟实验和教学游戏。

3. 学生社区与家庭访谈。

六、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结语: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和能量流转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音乐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能够运用一些音乐术语,如主旋律、和声、节奏等,并能在音乐听辨中加以应用。

2. 掌握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能够演唱出来,并能感受其中的情感。

3. 增强音乐欣赏能力,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表演一首简单的乐曲。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音乐的合作演绎加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研究音乐术语:主旋律、和声、节奏等。

2. 欣赏一首流行歌曲,并研究歌曲的歌词。

3.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音乐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探讨音乐对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

2. 研究音乐术语(15分钟)通过介绍和示范,教授音乐术语:主旋律、和声、节奏等。

引导学生听辨这些音乐术语在音乐中的应用,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

3. 欣赏流行歌曲(20分钟)播放一首简单而流行的歌曲,引导学生用心去聆听,并发表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然后,带领学生阅读歌曲歌词,加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4. 研究演唱歌曲(20分钟)研究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并通过老师的示范进行歌曲的演唱。

鼓励学生对歌曲的演唱进行个性发挥,并引导他们从音乐和情感两个维度去体验歌曲的内涵。

5. 小组/个人音乐表演(30分钟)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可选的乐器或伴奏,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通过讨论和分享,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进行评价和鼓励。

鼓励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实践。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辨和理解音乐术语的能力、歌曲演唱的水平以及音乐表演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北师版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享——第十三单元教案

北师版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享——第十三单元教案

北师版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享——第十三单元教案在北师版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第十三单元是关于童话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份此单元的教学案例,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童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感受童话的情感表达和意义深层次的寓意;3.阅读理解童话故事,并从中汲取情感营养和思想启示;4.能够准确地朗读童话故事,并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复述和概括。

二、教学步骤1.热身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的童话故事,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对童话的印象和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话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启发他们对童话故事的情感表达和深层次的寓意的理解。

2.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寓意深刻、情感表达深刻的经典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在观看过程中,引导学生聆听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幸福和人生的思考,引发他们对童话故事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3.阅读选择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如《小红帽》或《灰姑娘》,并由老师进行朗读。

在朗读前,老师应将故事中关键词汇和句型讲解清楚,以便学生理解。

在朗读中,适时停顿,并引导学生投射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学生可以参考关键词汇书写简单的读后感。

同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倾听故事细节,并能够深入思考。

4.梳理对童话故事进行梳理,将故事情节进行概括,明确故事的寓意和情感表达,并让学生进行复述。

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分享对童话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5.归纳对童话故事的寓意和情感表达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各种情感和思想启示。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整理,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童话故事中的人性和智慧。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教学中,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其对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并记忆21个汉字和他们的词义;2.能理解并背诵绕口令,并准确表达;3.能够用“问答”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能够正确朗读短文章,并感受文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读21个汉字和他们的词义;背诵绕口令,朗读短文章。

2.难点:更深层理解绕口令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认读汉字(1)1、导入(10分钟):教师请学生回忆上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大观园里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新课(30分钟):(1)学习新课汉字:蝴蝶、太阳、月亮。

(2)组内拍卖词语:拍卖的词语为:匕首、枪支、烟花、棉袄、雨伞,拍卖规则为采取最高出价的形式。

3、提高(1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提高内容,如教学场景模拟、问题解决等。

第二课时:“问答”小组合作学习(1)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问答”活动的规则和方式,让学生感受游戏的乐趣,同时推动小组合作的学习,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

2、新课(30分钟):(1)教师分配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怎样撒花,花才会撒得高;b、怎样听音乐,才会听得入神;c、怎样看图画,才会进入图画的世界。

(2)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后,每个小组代表作出汇报。

3、提高(1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提高内容,如学生作品展示、问题解决等。

第三课时:背诵绕口令(1)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时尚的绕口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新课(30分钟):(1)让学生听读以下绕口令:“蓝旗弯腰,桥墩弯腰,二人互相弯腰。

乌龟夹杆,蚂蚁拖枪,淘气蚂蚁摆尾巴。

”(2)分组背诵。

3、提高(1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提高内容,如同伴点评、问题解决等。

第四课时:认读汉字(2)1、导入(10分钟):教师请学生回忆上一节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制造熟悉的语文知识环境。

2、新课(30分钟):(1)学习新课汉字:纸、铅笔、书、课、水。

一年级语文第十三章教学方案

一年级语文第十三章教学方案

一年级语文第十三章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一节:教学目标及重点语文第十三章主要涉及字的读写和故事的理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1.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2.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3. 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生字词,理解故事情节。

第二节:教学准备1. 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本第十三章;2. 教具:黑板、粉笔等;3. 辅助教具:课件、图片等。

第三节:教学活动与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 老师以简单的问题引入新课,如:“上一课,我们学了一些新的字词,你们还记得吗?”2. 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导他们思索与本节课内容的联系。

活动二:学习生字词1. 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展示生字词,读出词语并引导学生跟读;2. 学生随后进行个人识字训练,根据课件或教材中的字词表,逐个书写生字词;3. 学生互相检查并纠正写错的字词,老师进行点评。

活动三:理解故事情节1. 老师向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的语音表达;2. 学生们听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 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引导和解释。

活动四:小组讨论与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答案;2.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或提问;3. 老师对各组答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给予改进意见。

活动五:巩固与评价1. 学生们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模拟课文中的情节,帮助他们加深理解;2. 老师会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建议,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第四节:教学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在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方案到此结束。

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3

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3
Guide5Homework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Ss read and remember it.
Ss translate them.
Ss say out their kinds of tense.
Ss fill in the form.
Learn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stop using paper napkins;
recycle books and paper
4. Discussion.
A: I think that everyone should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B: I disagree. It’s difficult for par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to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 英语 )学科课时计划主备人:王俊总序号_13_____
课题
Section A3(Grammar Focus-4c)
课型
New
教师
改进措施:强调听力的重要性,平时多进行听力练习读也能促进听
5) We should help save the sharks.
Guide4Practice
1. Work on 4a.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verbs in brackets.

关于语文教学的第十三单元教案

关于语文教学的第十三单元教案

关于语文教学的第十三单元教案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语文教学的第十三单元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宽语言运用潜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口头表达;2.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能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潜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4.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开拓思维空间;5.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活动1:童话故事集演讲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结合现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要求学生细致读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

同时,要求学生寻找故事中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景和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出来。

2.活动2:名人志书写通过学习一些名人志,对名人的人物形象、事迹和思想进行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名人进行调研,并撰写名人志。

学生需要尽可能的收集相关的资料,对名人的事迹、经历、思想进行深入探究,并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活动3:探究文言文志书通过学习一些文言文志书,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要求学生仔细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探究其中的含义和语用特点,以及如何将其中的道理和精神联系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学生需要尝试用现代汉语阐释文言文,即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古代的思想,拓宽语言运用的潜力。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探究的基础上拓展思考空间。

2.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集体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活动式教学法:以生动、趣味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活动1:童话故事集演讲(1)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和情节。

第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docx

第13单元教案新部编本docx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2014初初教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 教教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教 教教初5初初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教 教 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教教教1.教教教教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2.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3教教教教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usedto.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初教教教教Section A: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Section B:(1)通过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

五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集体备教案材料

五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集体备教案材料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用一条腿支撑着。(改为肯定句)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单元

课题
《古诗词三首》
《梅花魂》
《桂花雨》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主讲人
参与人
教学进度安排
《古诗词三首》、《梅花魂》、《口语交际、习作二》各安排3课时,《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各安排2课时,共13课时。
4、(娄)次高抱千丝万
三、把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2、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3、桂花开时香飘十里。()
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句)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知识点系列
1、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5.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单元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lǎoshèn zhìlíng hún lǚlǚyōu fāng
( ) ( ) ( ) ( )
suǒwèisīchóu shūlǐzàng shēng yìguó
( ) ( )( ) ( )
二、给括号内的字加偏旁再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选编了两篇主体课文《长歌行》、《小闹钟》,设计了读一读、背一背、猜一猜、讨论交流等活动,还有识字、写字、拼读等培养语文能力的练习。

教学本单元课文时,继续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乐府诗《长歌行》家喻户晓,是传统的名篇,学生学习它必定受用终生。

另一篇主体课文《小闹钟》是学生喜爱的童话,它和“语文天地”中的儿歌一道,告诉学生要树立时间意识,珍惜时间。

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时间,今后还要不断学习,加深体会,养成习惯。

二、学情分析
《长歌行》中的后两句学生比较熟悉,这首诗有很多学生已经积累过了,能够说出诗句的大意,对诗中劝诫之意也有所体会。

学生不愿意听枯燥的说教,作者以形象之物为比喻来打动人,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提升一个档次。

在学习中,使同学们的时间意识有所增强。

学生通过读《小闹钟》,不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幽默、风趣,还能体会到合理安排、运用时间的好处之多,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强时间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愿意主动识字,认字24个。

继续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识字。

2、会写14个生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和谚语。

4、引导激励学生喜欢阅读课文。

熟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宝贵,初步树立时间意识,知道要珍惜时间。

5、练习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6、猜谜语,积累关于时间的词语和谚语。

7、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字24个,继续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识字。

2、会写14个生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和谚语。

4、练习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5、猜谜语,积累关于时间的词语和谚语。

难点:
引导激励学生喜欢阅读课文。

熟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宝贵,初步树立时间意识,知道要珍惜时间。

五、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在读得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采取随文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六、课时安排
《长歌行》 2课时
《小闹钟》 2课时
“语文天地十三” 3课时
《长歌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川、壮、伤”等9个生字。

2、会写“到、海”等7个生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熟读背诵课文,知道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能按笔顺写字。

2、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
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宝贵,初步树立时间意识,知道要珍惜时间。

《小闹钟》
一、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其中“行”是多音字。

2、写字7个,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闹钟、改革、习惯、使劲”等。

4、熟读课文,讨论问题,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2、熟读课文,讨论问题。

难点:
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语文天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写一写,指导学生区分字形。

2、通过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3、写含有“力字旁”和“金字旁”的字。

4、猜谜语,体会时间的宝贵。

5、熟读《小河流过我门前》,知道小河是怎样抓紧时间的。

6、通过设置时间,谈谈一分钟能做什么,让学生感受时间虽短暂,
但可以做很多事。

7、读读背背两条时间谚语,体会时间的宝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区分生字的字形,写含有“力字旁”和“金字旁”的字,熟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读背时间谚语。

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运用时间的好处之多,增强时间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