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2014-4-101
刺客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刺客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刺客列传全文翻译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
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
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
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
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
桓公和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手拿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您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
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
”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桓公很生气,打算背弃盟约。
管仲说:“不可以。
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回归鲁国。
此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有专诸的事迹。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
伍子胥逃离楚国前往吴国时,知道专诸有本领。
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
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
”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说:“那个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
”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
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
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
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
余祭死后,传给夷眛。
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
文言文《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
十月而拔蓟城。
燕王姬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
”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秦复进兵攻之。
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城。
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
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城流客之,闻于秦始皇。
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
使击筑,未尝不称善。
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
血食,享受祭祀。
②庸保:帮工,伙计。
庸,同“佣”。
被雇用的人。
③家丈人:东家,主人。
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
嚯,熏瞎。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第三篇《史记·刺客列传》
•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 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 以次进:荆轲为正使,在前,秦舞阳为副使,在 后,挨着次序前进。
• 秦舞阳,亦作秦武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年少 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
• 译文:
•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就穿上了礼服, 安排了外交上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在咸阳宫 召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 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 走到殿前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吓得发抖, 大臣们都感到奇怪。
•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秦王 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 “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在这里的。
• 译文: • 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
盖聂说:“前不久我和他论剑,他的意见有不 当之处,我瞪了他;你们试着前去看看,他应 该走了,不敢逗留了。”
• 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使者 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攝之!”
• 使:派遣。使:使臣。 • 之:至也。 • 固:本来。 • 摄:整治,收取。
•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 子蒙嘉。
• 千金之资币物:价值千金的礼物。 • 厚遗:厚赠,就是送很重的贿赂。 • 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
之臣。掌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
• 译文:一到秦国,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
•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 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 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 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唯大王命之。”
刺客列传(正式)
上前
3.古今异义
• 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 • 北蕃蛮夷之鄙人 •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今义: 对自己的谦称.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医 生.
4.特殊句式
• • • • •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嘉为先言于秦王 群臣侍殿上者
荆轲 侠肝义胆 果敢勇决 擅长辞令 老于心计 樊於期 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怒叱太子
•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 悔‛‚先遣秦武阳‛ ——惊恐, 焦急;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 荆轲:‚怒‛‚叱‛‚今日往 而不反者,竖子也!……”—— 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易水送别
• 背景:‚萧萧易水寒‛‚白衣 冠‛‚垂泪涕泣‛‚变徵之 声‛ ——生离死别得凄凉悲怆 • 活动:‚慷慨羽声‛‚瞋 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 顾‛ ——同仇敌忾,视死如归 的悲壮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父母宗祖皆被戮没Biblioteka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一词多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轲既取图奉之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郡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双手捧着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献上 士兵 军队 兵器 回头看
不过,但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顾计不知所出耳。
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拜访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 到达某一境界
临危授命
• 荆轲 •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言出必行的侠 义精神。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勇而多谋、 城府很深、胆识超人 • 太子丹 ‚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不忍 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急躁、软弱、 善良
《刺客列传》
10-13段:“兵临城下、易水送别” 翻译重点句子
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
可得哉! 翻译:秦军早晚要渡过易水,虽然想长久侍 奉您,也无法办得到了! 2、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 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翻译:果真能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的督 亢地方的地图,奉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高兴 地接见我,我才有办法来为您效命。
聂怒而目之。 翻译: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和盖聂 讨论剑术,盖聂发了脾气,用眼睛瞪着 他。 2、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 次矣。 翻译:派人到荆轲居停的主人那里看看, 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
3、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
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翻译:鲁勾践跟荆轲博戏,因为争夺博 局上的格道,鲁勾践恼怒了而呵叱他, 荆轲默默地逃走,以后再也没有见面。 4、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翻译:他在所游历的那些诸侯国家,都 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 结交。
廷 刺 秦 王
“廷刺秦王”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计见秦王
顾笑武阳 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
遇难去世
廷刺秦王
秦武阳:“色变振恐” 荆轲:顾——笑——前 秦王惶急: 惊——起——绝——拔——操——急——走— —拔——击——复击——目眩 群臣:惊愕、左右:惊呼——“尽失其度” 荆轲:取——奉——发——把——持——逐— —引——倚——笑——踞——骂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英雄虎胆、 视死如归
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 时与丹欢。 翻译:过了一些时候,恰好碰上在秦国做人 质的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来。燕国太 子丹,从前曾经在赵国做人质;而秦王政是 在赵国出生的,他小时候和丹很要好。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翻译: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想 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
刺客列传
本文有一种情感:
对太子丹的隐斥
对刺秦荆轲的不同评价
苏洵:“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也。”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
虽
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龚自珍:“江湖侠骨”。 从这些评价看,有人认为他是侠义英雄,有人 认为他是螳臂当车、愚蠢之人,你认为荆轲是不 是一个英雄?
说不完的“荆轲刺秦”:
• 太子丹为什么显得急躁,面对强秦, 他最好的做法可能是什么? • 秦王是不是英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列传
荆轲的故事
·读书击剑 ·论剑而去 ·争道而逃 · 结交贤豪 ·临危受命 ·私见樊於期 ·怒叱太子 ·易水送别 ·贿赂蒙嘉 ·廷刺秦王
本文情节安排的特点: • 结构完整 • 跌宕起伏
荆轲的为人
·读书击剑 ---- 文武双全 ·论剑而去 性格坚忍,胸怀大志 ·争道而逃 ·结交贤豪 ·临危受命 ---- 勇于担当 ·私见樊於期---- 擅于辞令 ·怒叱太子 ---- 性情刚烈 ·易水送别 ---- 视死如归 ·贿赂蒙嘉 ---- 足智多谋 ·廷刺秦王 ---- 从容镇定
荆轲刺秦的历史影响:
我们即使再落后,但是民心不 可欺,尊严不可辱,谁想征服我 们,谁必将遭到我们的誓死反抗。 荆轲刺秦已经化成了一种勇于抗 争的民族精神,融入在中华民族 的英雄气质和光荣传统之中,永 远熠熠发光。
如何让认识深刻:
荆轲的为人---关注事件所含的性格因素 荆轲的失败--- 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分析原因 荆轲的精神--- 分析事件所含的精神因素 荆轲的意义--- 要有联系现实和长远的意识
刺客列传
节选
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 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拜祭了祖先,准备上路了.高渐离为大家击筑 (古代一种乐器),荆轲附和着,音调是"变徵"音,众人都低头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去 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音调变成了慷慨的"羽"音. 众人的眼睛都睁地老大,头发都竖起来到了帽子.在这时荆轲就上车离开,一直 没有回头。[1]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嬴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 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 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 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 起抖来。秦王嬴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怎么变了脸 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 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嬴 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武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武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 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 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 哉。——《史记· 刺客列传》
刺客的精神:轻声、侠义、好名 刺客的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士为知己者死. 侠烈之气.
谢谢观赏
秦王嬴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 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 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 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 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 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 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 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 袋就飞到一边去了。这时,左右大臣提醒道:“大王把剑背在背上, 把剑背在背上。”秦王政遂将宝剑背在背上,再往前一步,拔出宝剑, 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嬴 政扔过去。秦王嬴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 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 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 失败,张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地坐在地上,傲慢地说:“我没有早下手, 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 上殿来,结束了荆轲的性命。
《史记·刺客列传》
在最后一点上, 在最后一点上,对荆轲 的描绘最为突出
谢谢!
(一)结构完整,叙事波澜起伏 1.开端 发展、高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开端、 1.开端、发展、高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行刺失败后 转入高渐离谋刺秦王, 行刺失败后, 2.行刺失败后,转入高渐离谋刺秦王,使得故 事在将完未完之时,忽又焕发出光芒。 事在将完未完之时,忽又焕发出光芒。 在塑造人物上, (二)在塑造人物上,颇具匠心 除荆轲外,还写了盖聂 鲁句践、高渐离、 盖聂、 除荆轲外,还写了盖聂、鲁句践、高渐离、 田光, 备极一时之奇士” 田光,“备极一时之奇士”
太史公是带着他的全部感情写荆轲其人其事的,为我们刻 画出一个十分完整的叙事主人公形象。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依 次交待荆轲身世籍贯,“好读书击剑”,曾“以术说卫元君”;曾 游榆次,“与盖聂论剑”;游邯郸与鲁勾前博。这几段文字,后 两段还插入两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些,不仅对认识荆轲全人 是必要的,而且对荆轲传的主体部分起着铺垫作用。之后“荆轲 既至燕”一段是故事的过渡。在这一段中既写了荆轲的交游细节 和生活细节,又引出了与后来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人物, 即高渐离和田光先生。从“居顷之”到易水饯行,是故事的发展 阶段,诸多情事,以时间先后为序,逐一加以交待和描述,使 荆轲其人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其中易水饯行一段的场面描写, 为突出荆轲的气质、性格、乃至整个精神风貌起到了画龙点睛 的作用,也为故事高潮的到来做好必要的铺垫。“遂至秦”段是 故事的高潮,惊心动魄、流传千古的“图穷匕首见”的壮烈场面, 就在本段。“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倚柱而笑,箕 踞而骂”,以及“秦王环柱而走”等等细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 的侧面,把荆轲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 形象质感化地突现出来。其后是故事的结尾。虽系结尾,也有 深化传旨的作用。统观所记五人文字。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原文及译文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原文及译文《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原文及译文《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原文及翻译原文: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
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
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臣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
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
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聂政曰:“韩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随从,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
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译文:聂政,轵邑深井里人。
聂政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姐姐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
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
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
严仲子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
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然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
第5周 第三篇《史记·刺客列传》
章节名称
第一编
第三篇《史记·刺客列传》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重难点字词的字义,官职、地名、典章制度等内容。
2、了解司马迁撰写《刺客列传》的主旨及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繁体字及重难点字词字义;文中涉及的典章制度等。
教学准备
熟悉教材、查阅教学参考书及参考文献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原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論功,賞群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36史记刺客列传
《史记·刺客列传》
司马迁
一、焦点问题
文言,美在何处? 今天,“荆轲”形象还有价值吗?
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
刺客是天壤间第一种激烈人, 《刺客传》是《史记》中第一种激 烈文字,故至今浅读之而须眉四照, 深读之则刻骨十分。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
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
《刺客列传》以时间为序,叙述 了春秋到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
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
3. 人物不论主次,俱皆传神:
坦诚躁进的燕太子丹 深沉老成的田光 以及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等人
众星捧月般烘托荆轲,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
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
《评注昭明文选》
董份:“荆轲歌易水之上,就 车不顾,只此时,懦士生色。” 孙月峰:“只此两句,却无不 慷慨激烈,写得壮士心出,气 盖一世。”
它结构完整,叙事波澜起伏
1. 开端:对荆轲的身世、交游的交代。 2. 发展:因好友田光卷入了燕秦之间的恩怨
纠纷。
3. 高潮:感于燕太子丹之义而行刺秦王。 4. 尾声:高渐离刺秦。
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
开端、发展、高潮,脉络清晰, 层次分明。
行刺失败后,转入高渐离谋刺 秦王,使得故事在将完未完之 时,忽又焕发出光芒。
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
《菰中随笔》
顾炎武:“荆轲所以为神勇者,全在临 时一毫不动,此孟贲辈所不及也。”
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
《史记》把文言文的叙事 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细节的行笔,往往能于不 起眼处传达丰富意蕴。
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
除“易水之别”外,还有其他细节:
荆轲的“默”:鲁句践与荆轲争道,荆 轲默而逃去。
曹沫 专诸 豫让 聂政 荆轲
《史记-刺客列传久之》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刺客列传久之》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刺客列传久之》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史记》选读·刺客列传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 离散
胡虏益解 通懈,松懈,懈怠
1.凡天地之间
两事物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 中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一会儿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房屋的间数,量词 5.彼节者有间 空隙
6.遂与外人间隔 隔离
间
7.间以诗记所遭 间或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10.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2.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谍
晓之以理
擅长辞令
“愿得将军之首……揕其胸” ——让樊 老于心计
眼泪
10.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第二年
通假字
1.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3.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4.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6.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7.燕王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9.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郡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看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但
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拜访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 到达某一境界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建造 造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小子有造 造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天地,大自然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剖开
1.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也不顾 回头
2.顾野有麦场 看
刺客列传
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 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 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 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 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 “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 (《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 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 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豫让桥
桥为砂石砌筑, 桥上勾栏围护, 桥下晋水常流。
明万历《太原府 志》:赤桥“在太原 县西南七里晋水上, 智伯引水灌城。初名 豫让桥,至宋太祖凿 卧虎山有血流成河, 故改今名”。
聂政
聂政,战国时魏国人,因杀人避仇,与母和姊 逃到齐国,以屠宰维生。当时,韩国严仲子与丞 相侠累为仇,欲除之。严听说聂政乃“勇敢士 也”,便降志辱身礼请聂政相助。聂政因母亲尚 在,不敢许诺。几年后,聂政母亲去世,他再无 牵挂,便答应替严仲子杀仇人侠累。他单人匹马 闯入侠累府中,奋战侠府持刀荷戟的侍卫,然后 冲上台阶把侠累刺死。逃命时,聂政再杀侍卫数 十人,但最终被重重包围。聂政为了不连累别人, 在死前用匕首剥去面皮,剜出眼睛,“自屠出肠” 剖腹而死。
人物形象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 辞令、胆大心细、自知知人、 老于心计、刚直不阿、秉性 刚烈、舍身取义 樊於期——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义勇 刚烈、热肚直肠 太子——有仁慈之心,但浮躁多疑, 谋事不周
对《刺客列传》的评价
刺客是天壤间第一种激烈人,《刺客 传》是《史记》中第一种激烈文字,故至 今浅读之而须眉四照,深读之则刻骨十分。 史公遇一种题,便成一种文字,所以独雄 千古。 -----吴见思
写作主旨
这些刺客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 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 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 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 哉!” 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 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 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 “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刺客列传》完整
易水送别
背景:“萧萧易水寒”“白衣 冠”“垂泪涕泣”“变徵之 声” ——生离死别得凄凉悲怆 活动:“慷慨羽声”“瞋 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 顾” ——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 悲壮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 这个特点;给整个画面笼罩一层悲哀的色彩;②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 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一曲壮歌抒 发荆轲义无返顾的慷慨情怀;③顾及全面:太子、 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 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 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 感觉。⑤音乐渲染: 乐调由哀婉悲伤变徵之声 转为慷慨激昂的羽声,场面由悲向壮推进。
思考:
太子丹的刺秦计划是什么?找出相关文句,并做概 括。
太子丹刺秦王的计划,一是劫持秦王,胁迫秦王订立 盟约,退还所侵略的诸侯的土地。 二是使秦国大乱,诸侯再次合纵消灭秦国。
研读第10—12节
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 至燕南界。 2、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 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7、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节)介绍荆轲身世及品性。 第二部分:(6-17节)叙述荆轲刺秦王的始末。 第三部分:(18节)司马迁的评价。
第二课时 研习(1-5)
问:这几节文字交代了与荆轲有关的哪些 内容?
主要交代了三个内容:
1、好书剑,曾以术说卫元君。
2、曾游榆次,与盖聂论剑。
3、曾游邯郸,与鲁勾践博。并引出与后 来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人物:高渐 离、田光。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五第15课刺客列传(文白对译)Word版含答案
刺客列传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荆轲是卫国人。
他的先世是齐国人,移居到卫国,卫国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的人称他庆卿。
以后他到了燕国,燕国的人称他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荆卿喜爱读书、击剑,曾经拿剑术来游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不采用。
后来,秦国征伐魏国,就把占领的地方设置为东郡,迁移卫元君及其支属到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佥I」,盖聂怒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和盖聂讨论剑术,盖聂发了脾气,而目之。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盖聂眼睛瞪着他。
荆轲便走开了,有人提议再把荆轲叫回来。
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说:“刚才我跟他讨论剑术,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我拿眼睛瞪了他;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去看看也好,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他应该离开了,不敢再停留了。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派人到荆轲居住的主人那里看看,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矣。
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榆次了。
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当然要走了,我刚才用眼睛震慑了他!”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荆轲在邯郸漫游,鲁勾践跟荆轲博戏,争夺博局上的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格道,鲁勾践恼怒了而呵斥他,荆轲默默地逃走,以后再也没有见面。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荆轲到了燕国以后,跟燕国的一个杀狗的屠夫以及善于击筑者高渐离。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击筑的高渐离交好。
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半醉以后,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看看彼此,相当快乐,可是一会儿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虽就又相对着哭泣起来,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荆轲虽然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同酒徒们打交道,然而他的为人,却是沉着含蓄,爱好读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他在所游历的那些诸侯国家,都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相结。
夜读《史记刺客列传》
夜读《史记刺客列传》
郭灿金()
冬天冰冷的晚上,我在反复读《刺客列传》,每每觉得漫长的冬
夜为刺客的“义”所照亮。
那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清洁的精神”!
《刺客列传》以时间为序记述了自曹沫至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地告诉后人一个个犹如处子般的刺客的壮举。
他们“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一种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张承
志语),他们不惜以个人身躯对抗当时无所不在的强权和暴政,使微
弱的生命在那遥远的古代开出了鲜艳刺眼的花朵,于是一句现在听来
近乎怪异的格言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
甚而至于在聂政牺牲
之后,其姐从容认尸,不畏“殁身之诛”以扬“贤弟之名”。
可歌可
泣,以至今日我们仍感无力详述。
然而易水已逝,古筑不存,烈士们所倡导的“义”今日已被充斥
街巷的甜媚歌声所遮掩。
读《史记刺客列传》,总使我们觉得一种
真正源于清洁的精神现在渐渐地委顿了,消隐了,在一片拜物的狂潮
中,有谁还会记挂着几位出自闾巷的刺客呢?有谁还会固执地返回内
心去寻找一种也许本来就不存在的“义”呢?
冬夜读《刺客列传》,许多微妙的感受难以言传,这几位正义的
弱者注定只能存在于太史公的笔下,在《史记》中静静放射出珍贵的
光芒。
一种别人不知但无与伦比的光芒。
[夜读《史记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 文言文翻译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刺客列传》知识点整理一、课内知识点整理1.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看)2.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不友好)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4.愿太傅更.虑之(更加,可译为认真)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两次、眼泪)6.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如果,退回)7.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8.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但是)9.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及,赶上)10.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拜访)1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别)12.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顺序)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突然,常态)14.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成功)15.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排列)16.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派,使者)17.图穷.而匕首见(尽)18.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趁机)19.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那,知晓音乐,好,不好)20.秦皇帝惜其善.击筑(擅长)21.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详细,像)22. 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违背)23.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不是同类人)24.稍.蚕食诸侯(逐渐,慢慢)25. 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担心)26.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同“媾”,媾和)27.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28.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无能的)29.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悬赏)30.皆白衣冠..以送之(穿衣,戴冠)31.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牵,拉;断)32.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逃跑)33.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的谋划主要抓住了“如何见秦 王”这个关键的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 首级和督亢地图为信物来骗取秦王的信
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谋略。
荆轲私见樊将军,为何樊将军慷慨 献身?
私见樊於期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 千斤,邑万家”——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 天之仇——动之以情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此 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晓之以理 “愿得将军之首……揕其胸” ——让樊於期 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告之以谋 荆轲
廷 刺 秦 王
廷刺秦王
• • • • • • •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因左手把秦王袖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 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 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 象。写“年十三”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 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惶急”,“群臣惊愕”,“尽 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 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不怡良久”,这寥寥 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 程.荆轲“奉-取-把-持-逐-掷”,主动进攻未遂,仍进 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起-拔-走-负-击-断”,由 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荆轲刺秦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商议计谋
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准备副手
易水决别
第9节:刺秦原因
1.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2. 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3.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4. 窥以重利 5.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 侵地 6.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 舍 7.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 异物间进
刺 客 列 传
《史记.刺客列传》以时间为顺序,叙 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即 :曹沫、专诸、预让、聂政、荆轲。所 谓刺客就是通过暗杀手段来实现自己目 的的人。本文节选的是“荆轲刺秦”的 部分,也是刺客列传最精彩的部分。
背景简介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 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 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 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 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 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 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 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 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 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如果你是一个编剧,把《荆轲刺秦王》分成几场戏? 这几场戏中怎样刻画了几个什么样的人物?
序幕
第一场
第二场
过渡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交代背景 荆轲临危受命 私见樊於期 交代准备信物、利器、助手 怒叱太子 易水送别 贿赂蒙嘉 廷刺秦王
第6-8小节,田光举荐荆轲 1.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1.会:恰逢,适逢 亡归: 2.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逃回去 2.之:取独 3. 且至于燕 3.至于:到,古今异义 4. 奈何以见陵之怨 4.以:因为 见陵:被欺凌 5. 欲批其逆鳞哉 5.批:触犯 6. 足为寒心 6.寒心:提心吊胆,古今异 7. 祸必不振矣 义 8.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 7.振:救,挽救 奴以灭口 8.灭口:借口,古今异义 9.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9.穷困:困窘,走投无路, 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 古今异义 以:因为 于: 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 10.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 10.因:通过 先生 11.却行:倒退着走 蔽: 11.太子奉迎,却行为导, 拂拭 跪而蔽席
膝行流涕
宋子传客之
臣海内之王者
天雨栗,马生角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
2、曾游榆次,与盖聂论剑。
3、曾游邯郸,与鲁勾践博。
并引出与后来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人物:高渐 离、田光。
采用了细节描写。这些不仅对认识荆轲全人是必要的 ,而且对荆轲传的主体部分起着铺垫作用。
本文开头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斥,都忍 让、不计较,对刻画荆轲的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
• 与下文写荆轲的不畏强暴,勇敢侠义行为形 成强烈对比。说明荆轲知柔知刚的个性,表 现其“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 的励志精神。
荆 轲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 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 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 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 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 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 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 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 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 的情况。
司马迁的评价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 “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 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 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 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 司马迁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 岂妄也哉。” 左思的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太子逢迎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尽收入其地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走上前去迎接 走投无路 纳入 脱掉一边衣袖, 漏出一边臂膀
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 之
日与狗屠高渐离饮于燕市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夫行危欲求安 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
1.膝:名作状,用膝盖 2.臣:使…称臣 厌: 同餍,满足 3.支:抵挡 臣:称臣 4.窥:引诱 5.诚:假使 反:同 “返”,使…返还 6.舍:名作动,安置住 下 7.日:名作状,每天, 天天 8.间:名作状,不时地
10-12,刺秦准备
1.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 1.收入:占领,古今 入其地,进兵略地至燕南界 异义 略:占领 2.微:没有 2. 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3.顾:只是 3. 顾计不知所出耳 4.揕:直刺 匈:同 4. 右手揕其匈 “胸” 5.偏袒:古今异义 5. 樊於期偏袒扼腕 6.函:名作状,用匣 6.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子装 7.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7.豫:同“预” 8. 使工以药淬之 8.淬:浸泡 9.迟:认为……延迟, 9. 太子迟之 意动
侠肝义胆 果敢勇决 擅长辞令 老于心计
“偏袒扼腕而进言曰‘此臣日夜切 齿拊心也…!’遂自刎”——
樊於期
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怒叱太子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先遣秦武阳” ——惊恐,焦急;浮躁多疑,谋事 不周。
荆轲:“怒”“叱”“今日往而不
反者,竖子也!……” ——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第13小节:易水送别
(3)“易水送别”一幕悲中有壮,细读课文, 探讨太史公是怎样表现出“悲中之壮”的? 一曲易水歌,以音乐的凄婉与慷慨和诗歌 的苍凉悲壮渲染诀别时的悲壮气氛,语气长短 有致而富于情韵。
方法小结
本文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刻画荆轲这一人物形 象的?请作简要说明。
正面:语言、动作、神态、表情
侧面:对比衬托、(环境)渲染
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节)介绍荆轲身 世及品性。 第二部分:(6-17节)叙述荆轲刺 秦王的始末。 第三部分:(18节)司马迁的评价 。
第1-5小节:交代身世及性格
1. 徙于卫 2. 卫人谓之庆卿 3. 而之燕 4. 以术说卫元君 5. 置东郡 6. 荆轲尝游过榆次 7. 盖聂怒而目之 8.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 者 9. 使使往之主人 10.吾曩者目摄之 11.嘿而逃去 1.于:到 2.之:代词,荆轲 3.之:到 4.以:用,拿 5.置:设置 6.游:游历 过:经过 7.怒:动词,对…发怒 目:名作动,瞪着 8.不称:不合,不对 9.主人:古今异义,房东 10.目:用眼睛,名作状 11.摄:同慑 12.嘿:同“默” 而:修饰关系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与…人交好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
喜欢喝酒
名作状,每天,天天
以后
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在“若、如、似”等比况动词后译为……的样子
问:这几节文字交代了与荆轲有关的哪些内容? 采用什么写法?对下文起什么作用?
主要交代了三个内容: 1、好书剑,曾以术说卫元君。
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 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震 慑 吾曩者目摄之 秦武阳色变而振恐 默
荆轲嘿而逃去 返 使悉反诸侯侵地 纵 莫敢合从 悦 秦王必说见臣 卒起不意 猝 现 图穷而匕首见
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一坐称善 座 镒
胸
右手揕其匈
古Hale Waihona Puke 异义愿太子即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消除…的借口
问题探讨
荆轲刺秦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
写当时的形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 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 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 的气氛。“尽收其地”中“尽”写出了秦军的 强大,也应证了先前太子丹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