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黄河颂》说课稿范文
黄河颂说课稿5篇
黄河颂说课稿5篇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
二、说目标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1 .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3.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为: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②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3、情感目标:①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爱国情怀。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黄河颂》这首诗歌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
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
2023年《黄河颂》教案范文9篇
2023年《黄河颂》教案范文9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并献身于祖国。
2、树立对母亲河的忧患意识,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
◆教学步骤:一、引入,激发: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你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观看屏幕显示图片,了解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关系:蓝田人头像;仰韶文化中的器皿;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二、板书课题《黄河颂》,并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简介:1、词作者——光未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人。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唱。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首描写中国黄河的诗歌,通过赞美黄河的伟大和美丽,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和生态。
正文内容:1. 黄河的历史1.1 黄河的源头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昆仑山脉,这里的积雪和冰川融化形成了黄河的水源。
这一点是黄河历史的起点,也是黄河的重要特征之一。
1.2 黄河的演变黄河在流经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改道和泛滥。
这些变迁对周边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时带来了灾难,有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丰收和繁荣。
1.3 黄河的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如《尚书》、《易经》等。
2. 黄河的地理特点2.1 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黄河的地理特点使其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2.2 黄河的水量和泥沙黄河的水量丰富,年均径流量约为61亿立方米,是中国内陆河流中最大的一条。
同时,黄河也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之一,其泥沙对于中国的土地肥沃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黄河的河道特点黄河河道曲折,流经的地区众多。
河道的特点对于黄河的水流和泛滥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为黄河流域的农业和交通带来了便利。
3. 黄河的文化意义3.1 黄河的文学形象黄河在中国文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许多诗歌、歌曲和小说的创作主题。
黄河的壮丽和磅礴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3.2 黄河的民俗传说黄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许多关于黄河的民俗传说,这些传说丰富了中国的民间文化。
例如,关于黄河女儿的传说,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和河神的故事。
3.3 黄河的艺术表现黄河的壮丽景色也成为了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
黄河的画作、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示了黄河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4. 黄河的经济价值4.1 黄河的灌溉功能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的灌溉功能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首歌颂中国黄河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伟大历史,表达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包括黄河的地理特点、黄河的历史文化、黄河的生态环境、黄河的经济价值以及人们对黄河的情感表达。
正文内容:1. 黄河的地理特点:1.1 黄河的起源和流经地区: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过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1.2 黄河的河道特点:黄河河道曲折,河道长度长达5464公里,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河湾和河套。
2. 黄河的历史文化:2.1 黄河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
2.2 黄河的历史事件:黄河曾多次改道,造成了许多历史事件,如夏朝的大禹治水、黄河泛滥导致的灾害等。
3. 黄河的生态环境:3.1 黄河的生物资源: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淡水鱼类和水生植物。
3.2 黄河的生态保护: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渔政策、生态修复等。
4. 黄河的经济价值:4.1 黄河的灌溉功能:黄河是中国重要的灌溉水源,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4.2 黄河的水能资源:黄河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被广泛用于发电、供水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5. 人们对黄河的情感表达:5.1 《黄河颂》的创作:《黄河颂》是一首歌颂黄河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5.2 黄河的文化象征: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结:综上所述,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仅拥有壮丽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人们对黄河怀有深厚的情感,通过《黄河颂》等作品来表达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
我们应当保护好黄河,共同守护这片神奇而伟大的土地。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初中七年级语文《黄河颂》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黄河颂说课稿5篇
黄河颂说课稿5篇黄河颂说课稿5篇黄河颂说课稿1 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p 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根底,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理解黄河。
二、说目的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读,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的为:1.知识才能目的:①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才能2.过程和方法目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p 来深化理解诗歌3.情感目的:①深化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化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学生情况分析^p 及教学重点、难点确实定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浅薄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化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p ,否那么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深化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合适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诵读感知”“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局部是深化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老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老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____一思路分析^p 即可。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颂》。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爱国情感。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人光未然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不仅在当时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诗歌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但对于诗歌的深层内涵和艺术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相对较少,可能在理解诗歌的时代意义上存在一定困难。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只要引导得当,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积累重点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习诗歌中象征、呼告等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河的伟大坚强,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黄河的象征意义。
2、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修辞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标题:《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部以黄河为主题的诗歌作品,通过对黄河的赞叹和歌颂,展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主题、结构、表现手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一、诗歌背景1.1 《黄河颂》的作者是著名的现代诗人郭沫若,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难点时期。
1.2 诗歌背景中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敬畏和赞叹。
1.3 通过对诗歌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二、诗歌主题2.1 《黄河颂》的主题是对黄河的赞叹和歌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2.2 诗歌主题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展现了作者对黄河这条伟大河流的理解和感悟。
2.3 通过对诗歌主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三、诗歌结构3.1 《黄河颂》的结构严谨有序,共分为四个部份,每一个部份都环绕着黄河这一主题展开,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3.2 诗歌结构中运用了对照、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引人入胜。
3.3 通过对诗歌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脉络和主题思想。
四、诗歌表现手法4.1 《黄河颂》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2 诗歌表现手法中体现了作者对黄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4.3 通过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五、诗歌意义5.1 《黄河颂》通过对黄河的赞叹和歌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
5.2 诗歌意义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夸姣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5.3 通过对诗歌意义的解读,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
引言概述:
《黄河颂》是一首描写中国母亲河黄河的诗歌,通过对黄河的赞美和歌颂,展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主题、结构、意义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一、诗歌背景
1.1 作者简介
1.2 诗歌创作背景
1.3 诗歌流传历史
二、诗歌主题
2.1 赞美黄河
2.2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诗歌结构
3.1 诗歌体裁
3.2 诗歌格律
3.3 诗歌节奏
四、诗歌意义
4.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2 传承中华文化
4.3 唤起人们对祖国的责任与担当
五、诗歌艺术特点
5.1 用典精准
5.2 表达生动
5.3 意蕴深远
通过对《黄河颂》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黄河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愿我们永远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黄河的敬畏之心,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
《黄河颂》是一篇获奖说课稿,它以黄河为主题,通过歌颂黄河的伟大和壮观,展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和特点。
正文内容:
一、黄河的地理特点
1.1 黄河的起源和流经区域
1.2 黄河的长度和流量
1.3 黄河的地理环境和生态问题
二、黄河的历史意义
2.1 黄河文明的发展
2.2 黄河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贡献
2.3 黄河的洪水和治理
三、黄河的文化象征
3.1 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3.2 黄河的诗歌和歌曲
3.3 黄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四、黄河的经济价值
4.1 黄河的水资源利用
4.2 黄河流域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4.3 黄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五、黄河的生态保护
5.1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5.2 黄河的水质和水生态保护
5.3 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总结:
总的来说,《黄河颂》是一篇获奖说课稿,通过歌颂黄河的伟大和壮观,展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
文章从黄河的地理特点、历史意义、文化象征、经济价值和生态保护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了黄河的内容和特点。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同时,黄河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利用的挑战,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进行保护和治理。
通过《黄河颂》,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黄河,感受到黄河的伟大和壮美。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一、开场白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说一说《黄河颂》。
这是一首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壮丽歌曲,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今天,我将从七个方面阐述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目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教学目标。
对于《黄河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入理解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接下来是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于这首歌曲,旋律的把握和情感的投入是关键。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和力量,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黄河颂》,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比如,可以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听音乐,再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教学过程设计在《黄河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导入阶段,通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引起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其次是深入阶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个人演唱等,深入了解歌曲的内涵。
最后是拓展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相关音乐作品,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六、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黄河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七、结语在结束之前,我想说,《黄河颂》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
通过我们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内涵和力量。
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
《黄河颂》是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本说课将围绕《黄河颂》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深入剖析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一、背景介绍
1.1 《黄河颂》的创作背景
1.2 作曲家对黄河的情感表达
1.3 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二、内容解析
2.1 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
2.2 曲调和旋律的特点
2.3 歌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三、表现形式分析
3.1 乐器运用和编曲手法
3.2 声乐部分的表现技巧
3.3 节奏和节拍的处理方式
四、教学目标设定
4.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
4.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4.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5.1 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背景和内容
5.2 组织学生进行听音乐作品的欣赏
5.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感受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相信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颂》这部音乐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希望通过这次说课,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启发。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获奖说课稿黄河颂是一首描写中国黄河的诗歌作品,它以独特的方式赞美了这条伟大的河流。
本篇文章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和意义,以展示其独特之处。
文章结构将分为引言概述和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将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中详细阐述三个小点。
以下是正文内容的具体安排: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首描写中国黄河的诗歌作品,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和赞美。
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它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和意义。
一、黄河的源头1.1 黄河的起源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这里有着丰富的雪水和冰川,是黄河的发源地。
1.2 源头的景色源头地区景色秀丽,山峦叠嶂,湖泊清澈,草原广阔,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1.3 源头的意义黄河的源头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繁荣。
二、黄河的奔流2.1 黄河的长度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三长的河流。
2.2 黄河的河道黄河的河道曲折多变,形成了许多壮丽的河湾和急流瀑布,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2.3 黄河的流域黄河流经九个省份,涵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三、黄河的文化3.1 黄河的历史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沿岸分布,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
3.2 黄河的文学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许多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如《黄河大合唱》等。
3.3 黄河的民俗黄河沿岸的人民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如黄河饺子、黄河鱼等,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四、黄河的意义4.1 经济意义黄河是中国重要的灌溉河流,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4.2 生态意义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是保护中国生态的重要任务。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部以黄河为主题的诗歌作品,通过赞美黄河的伟大和壮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厚感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和意义。
一、黄河的历史与地理1.1 黄河的起源和流经区域: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七个省区。
1.2 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5万平方千米。
1.3 黄河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农业、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内容2.1 《黄河颂》的作者:《黄河颂》是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首长诗,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黄河之旅为创作背景。
2.2 《黄河颂》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黄河颂》以赞美黄河的伟大和壮丽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深热爱之情。
2.3 《黄河颂》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黄河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化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黄河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3.1 黄河的象征意义: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3.2 黄河的历史地位: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黄河颂》的爱国情怀:《黄河颂》通过对黄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激励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四、《黄河颂》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4.1 黄河的保护与治理:《黄河颂》呼吁人们保护黄河,加强黄河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黄河的可持续发展。
4.2 黄河的经济价值: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基地,对中国的农业、工业和能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3 黄河的旅游价值:黄河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黄河颂》教案范文(精选5篇)
《黄河颂》教案范文(精选5篇)《黄河颂》教案1教学内容: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三维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训练重难点:感情朗读,理解文本,品味鉴赏,体会中心。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文本引入方案1:情景导入法,对比播放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祖国美好江山及日寇侵略祖国,人民惨遭涂炭的画面或影片而引入。
方案2:谈话引入法,设计如下:同学们,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打开智慧的背囊,搜索一下,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俗语等。
(生答,师小结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之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黄河用她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齐读诗歌,整体感知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四:解读文本(一)初步感知1、抽读课文,思考最能体现黄河外在形象的是哪几句诗?靠哪个字领起的?领起了哪些内容?2、生答上问题师板书“望”。
3、怎样读出雄浑的气势来。
请同学们为这一小节设计朗读方案。
(师提示要注意停顿、重音、感情等)4、抽读方案,齐读方案,思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色彩、气势、形态、力度)写出黄河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二)深入探究1、小结与过渡: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的赞颂之情。
2024《黄河颂》说课稿范文
2024《黄河颂》说课稿范文本次说课内容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黄河颂》是2024年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中所包含的一篇课文。
它以对中国母亲河黄河的歌颂为主题,通过描述黄河的壮丽景色、带来的丰收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现了中华民族和黄河的深厚情感。
2、教学目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掌握黄河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黄河的歌颂,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黄河的恩泽。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使用的教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展开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包括图片、视频等,以直观呈现黄河的景色和黄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同时还准备了相关的课件、教辅资料和课堂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1、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黄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课文理解与分析: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然后分段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3、语言表达与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黄河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并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阅读训练与提高:通过课堂练习题和小组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5、课堂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展开课堂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板书设计为了提高课堂的直观性和条理性,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内容:-《黄河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壮丽景色-黄河给我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黄河颂》这篇课文,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引言概述:《黄河颂》是一首描写中国母亲河黄河的诗歌,通过对黄河的赞叹和歌颂,表达了对黄河伟大精神和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敬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黄河颂》的内容和意义。
一、黄河的地理特点1.1 黄河的流域范围广阔: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1.2 黄河的长度和流量: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年平均流量约49亿立方米。
1.3 黄河的河道特点:黄河河道蜿蜒,河势险峻,形成为了许多著名的险滩和峡谷,如六盘山、石嘴子等。
二、黄河的历史意义2.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顽强不拔的精神。
2.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黄河的灾害与管理3.1 黄河的洪水灾害:由于黄河流域地势平整,降雨集中,加之河道狭窄,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3.2 黄河的决堤问题:黄河决堤是黄河流域常见的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 黄河的管理成果:中国政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管理黄河的措施,如修筑堤坝、开展抢险救灾等,有效减少了黄河灾害的发生。
四、黄河的文化意义4.1 黄河的文学作品:黄河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被众多文学家、诗人描绘在他们的作品中,如《黄河颂》、《黄河大合唱》等。
4.2 黄河的艺术形象: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
4.3 黄河的民间传说:黄河流域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丰富了中国的民间文化。
五、黄河的现状与保护5.1 黄河的水资源问题: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黄河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2 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过度开辟和污染严重影响了黄河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保护工作,恢复黄河的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黄河颂》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
二、说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1.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3.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为: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我们也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C.第4自然段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发的劳动的生活的赞颂。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所以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
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
不宜过多讲解。
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四、说学法
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中国的现代国情——抗日战争部分,了解一些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家,如田间、公木等。
积累一些这些名家对同一样的主题、同一样的情感不同样的表达方式(名篇、佳句)。
至于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整体阅读,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我们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
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
五、说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照片,请学生谈观后感,导入至抗战救亡的历史背景,请学生简单介绍抗战时期著名诗人(如田间、公木)及其作品。
2、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3、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4、问题研讨
①《黄河颂》中,哪个词是关键?
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京剧流派及代表人物,自画脸谱或试着走一走京剧的台步。
师生互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发挥其创造能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完成学习目的。
)
②请你找出“望”字统领的内容。
(配合自由朗读、体会)
③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万千条铁的臂膀”这些比喻?(配合自由朗读、体会)
我所执教的中二班,孩子的年龄相对来说有点偏小,入园时间是寒假后,小班的教育只接受了一半,就匆忙升入了中班,因此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丰富。
但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与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语言能力。
个别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好,大多
数幼儿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是个别幼儿好奇心强,但不善于表达或急于表达,课堂常规欠佳。
针对本班幼儿的这些情况和本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各方面的规律特征,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
⑤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5、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 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6、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