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类生物学及.

合集下载

长颈鹿的生物学

长颈鹿的生物学
皮肤花纹基因突变
长颈鹿的皮肤花纹也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些罕见 的基因突变可以产生独特的皮肤花纹。
3
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突变
除了颈部长度和皮肤花纹外,还有一些基因突变 可能影响长颈鹿的生长发育过程,导致体型和外 观上的差异。
物种濒危现状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栖息地丧失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 ,长颈鹿的栖息地越来越 受到威胁,草原和开阔森 林的面积不断减少。
生长发育
幼崽出生后,其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 。在这个阶段,应关注幼崽的体重、身高和骨骼发育等指 标,确保其健康成长。
环境适应
幼崽需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包括气候、食物来源和天敌 等。在这个过程中,应关注幼崽的行为和习性变化,提供 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保护措施。
疾病预防
幼崽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应 关注幼崽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常 见疾病的发生。
鼻腔结构独特
长颈鹿的鼻腔内部结构复杂,有助 于过滤和调节吸入的空气,保护呼 吸道免受尘埃和有害物质的侵害。
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
食管长且弹性好
长颈鹿的食管非常长且具有良好的弹 性,可以容纳大量食物并通过蠕动将 食物缓慢送入胃中。
四室胃结构
长颈鹿的胃分为四个室,每个室都有 不同的消化功能和微生物菌群,有助 于分解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植物成分 。
肠道微生物协助消化
长颈鹿的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这 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 维素和半纤维素,帮助长颈鹿获取能 量和营养。
排泄和水分平衡机制
肾脏功能强大
尿液浓缩
长颈鹿的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和重吸收功 能,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同 时保留水分和电解质。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第七章 鹿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第七章 鹿
鹿茸含有百余种有效成份。
主治:肾虚、阳痿早泄、滑精 等。 保健功效:使人抗疲劳促进组 织细胞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常用烹调方法是与鸡、鸭、鸽 、猪等肉煎汤或炖,也可配其它 中药做成药膳。
鹿茸的外部形态
1、角基(草桩) 2、珍珠盘 3、锯茸部位 4、茸根、 5、主干 6、眉枝(门桩) (第一侧枝) 7、大虎口 8、第二门桩 9、小虎口 10、冰枝 11、第三侧枝 12、嘴头 13、主干茸头
驯鹿
【保护价值】:驯鹿为珍贵动物,茸、肉、皮、乳均 可利用。中国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用它作交通运输工 具。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 120厘米;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杈, 雄鹿3月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驯鹿头 长而直,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 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 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道 路上行走;体背毛色夏季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 下部、四肢内侧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5月开 始脱毛,9月长冬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西伯利 亚南部。中国亚种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坡,目前仅在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尚有少量饲养。 分布情况 驯鹿是环北极分布动物,广泛分布在欧亚和北美大陆 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此外人工引进南乔治亚岛上, 也生存得很好。据考证,我国的驯鹿与贝加尔湖东北 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驯鹿有渊源关系(马 逸清,1992)。目前,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 区。
茸鹿的繁育
(二)种公鹿的选择
三杈茸鲜重平均单产梅花鹿为 3.5kg以上,比同龄生产群高
20~40%,马鹿为7.5~20.0kg
年龄4~7岁,个别优良种的种公
鹿可延续到8~11岁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鹿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鹿


二、鹿的繁殖



(一)、生殖生理特点 鹿属季节性繁殖动物,每年秋季9—11月份发情配种,春 季产仔。 公鹿出生后16--18个月即可产生成熟的精子,但需到30月 龄左右才能达到体成熟,参加配种。在繁殖季节,公鹿始 终处于兴奋状态,有明显的争偶行为,互相打斗,攻击性 强。颈部变粗,头部经常高举。食欲减退,体况下降。非 繁殖季节,辜丸萎缩,不再产生精子,变得安静。 母鹿出生后16个月达初情期,一般繁殖年限为12—13年。 鹿属于季节性多周期发情动物,进人繁殖季节后,母鹿呈 周期性多次发情,但发情周期不如家畜稳定,平均12.5d, 变化范围在6—20d。发情持续时间为18—36h。
(二)、配种 1、配种适龄 不同种鹿由于其遗传的差异发育到性成熟所需 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育成母鹿达到成年体重 的70%即可配种繁殖。生长发育良好的母梅花鹿,满 16月龄(即出生后第二年的配种季节)即可配种。对于 个别出生较晚和瘦弱的个体,应推迟1年配种。部分 发育良好的育成马鹿,可在16月龄左右配种,出生 晚或发育不良的母马鹿宜在30月龄时(即出生或第三 年的9—11月份)配种。梅花鹿、马鹿公鹿的初配年 龄满3岁后可选做种用,过早参加配种对其生长发育 不利。
(二)、母鹿的饲养管理 1、饲养的目的与要求 饲养母鹿的基本任务在于保证母鹿健康,提高繁 殖力,巩固有益的遗传性,繁殖优良后代,从而可不 断扩大鹿群和提高整个鹿群质量。 2、饲养阶段的划分与日粮 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及营养需要特点, 可将母鹿的饲养时期划分为配种与妊娠初期(9—11 月份)、妊娠期(11—4月份)、产仔泌乳期(5—8月 份)3个阶段。梅花鹿与马鹿生产时期划分基本相同, 只是马鹿的配种受孕期比梅花鹿提前lOd左右。
(二)、形态学特征 1、梅花鹿 梅花鹿雌雄异形,公鹿长角,母鹿无角。耳大直立, 颈细长,尾短,体态清秀。冬毛栗棕色,绒毛厚密,无明 显白色斑点。夏毛红棕色,无绒毛,体侧有明显的白色斑 点,腹下白色或近于白色。公、母鹿眼下均有一对泪窝, 眶下腺比较发达。公鹿生后第二年长出锥形角,俗称“毛 桃”,第三年角开始分权,发育完全的成角为四权形。4 月份角脱落,之后长出鹿茸,夏末生长成熟并完全骨化, 9月份茸皮脱落,形成鹿角。东北梅花鹿成年公鹿体高 100-110cm,体长85-95cm,体重90-140Kg。成年母鹿 体高80-95cm,体长75 -85cm,体重60-80kg。四川梅花 鹿成年公鹿体高100-105cm,体长120-145cm,体重120150Kg。成年母鹿体高90-95cm,体长140-145cm,体重 110-125Kg

鹿角和鹿腿课件ppt课件

鹿角和鹿腿课件ppt课件

3
鹿角与鹿腿的保护与利用
分析了当前鹿角与鹿腿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 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们通过制作鹿角与鹿 腿主题的PPT,展示了自 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 握程度。
学习过程反思
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学习 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也会 影响鹿角的生长。例如,在寒冷的环 境中,鹿角的生长速度会变慢。
营养因素
鹿角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支持 ,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如 果鹿的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导致鹿角 生长缓慢或异常。
鹿角异常生长情况分析
01
畸形角
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些鹿的角可能会长成畸形,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倡导科学合理利物 保护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推广生态旅游
发展以观赏和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 生态旅游,让公众在旅游过程中了解 并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倡导科学合理利用
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合理的利用观念, 避免过度消费和使用鹿角和鹿腿等野 生动物资源。
鹿腿定义
鹿腿是鹿类动物的四肢,具有支 撑身体、奔跑和跳跃等功能,是 鹿类动物生存和逃避天敌的重要 器官。
鹿角与鹿腿形态特征
鹿角形态特征
鹿角形态各异,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 异。一般呈分叉状,表面粗糙,质地 坚硬。角上常有茸毛和血管,每年会 周期性脱落和再生。
鹿腿形态特征
鹿腿修长而有力,能够迅速奔跑和敏 捷跳跃。腿部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适应各种地形和环境。
鼓励公众参与保护行动
组织志愿者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 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麋鹿麋鹿简介

麋鹿麋鹿简介
分类
麋鹿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鹿属。
分布范围与栖息地
分布范围
麋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 森林、草原、沼泽和冻土带。
栖息地
它们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森林、草原和 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在城市和农田 附近。
物种特征与习性
物种特征
麋鹿是一种大型有蹄类动物,体长通常在2.1-2.5米之间,体重在150-250公斤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头部较大,角呈掌状,蹄宽大,毛皮浓密,有显著的季节 性变化。
繁衍。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麋鹿能 够通过调节体温和代谢率来保
持能量平衡。
在食物稀缺的情况下,麋鹿能 够灵活地调整食谱,从植物到 动物,从陆地到水生生物。
通过这些适应性特征,麋鹿成 功地适应了各种环境并生存至
今。
麋鹿的灭绝与保护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麋鹿曾经面临 灭绝的危险。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野生动物 保护计划和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麋 鹿的数量逐渐恢复。
麋鹿的保护教育与政策
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麋鹿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法狩猎、盗猎等行为 的打击和惩罚。
教育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麋鹿保护的意识,加强社会共同参 与。
保护区建设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麋鹿的栖息地,确保其生存环境的良好状态 。
06
CATALOGUE
相关研究与资料查询
关于麋鹿的研究文献与资料
繁殖策略
麋鹿的繁殖策略包括长距 离迁徙、雄性竞争以及雌 雄间的相互选择等。
麋鹿的迁徙与活动
迁徙习性
麋鹿具有明显的迁徙习性,每年 会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长距离的
迁徙。
活动习性
麋鹿的活动习性因季节和环境的不 同而有所变化,通常在冬季会选择 在向阳的坡地或平原上活动。

鹿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有哪些

鹿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有哪些

鹿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有哪些
1.形态特征
梅花鹿是一种美丽的动物,它不仅有秀丽的鹿角,有一身梅花纹的外衣,还有清逸的脸庞,充满纯洁、机灵的眸子,尤其是它举止的轻盈、神情的安详、性格的单纯都足以令人喜爱。

梅花鹿成熟公鹿体高约100厘米,身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20-130公斤;成熟母鹿体高80-90厘米,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70-80公斤,尾长14-18厘米。

梅花鹿头略方形或长方形,耳稍长、直立,四肢匀称,主蹄狭尖,副蹄细小。

毛色随季节而变,夏季呈棕黄色或红棕色,冬毛褐色或栗棕色。

无论什么季节,全身均有明显稀疏圆状似梅花的白色斑点,有棕色或黑棕色背线。

公鹿眼下有发达的眶下腺,俗称泪窝,其分泌的外激素是识别本群、占有领地的标示。

母鹿无角。

马鹿体型比梅花鹿高大,尤其是东北马鹿,成年公鹿体高130-140厘米,体长125-135厘米,体重230-300公斤;母鹿体高115-125厘米,体长120-130厘米,体重160-200公斤。

夏毛红棕色或栗色,冬毛厚密多呈褐色。

茸毛多呈灰黑色,臂斑黄色,颈部有较长鬣毛,背线较明显。

公鹿茸呈双门桩形,眉、冰枝间距较高。

2.生活习性
野生鹿多栖息于森林边缘地带或灌丛草山,很少进入密林深处。

梅花鹿是亲水怕热动物,一到炎热夏天,它四处寻找水源,常到溪流箐沟水边纳凉饮水。

鹿的游泳能力甚高,可从一个岛屿游到另一个岛屿;
1。

鹿产品知识

鹿产品知识

产品知识:1、鹿文化及鹿的六大神奇:鹿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用动物,是灵丹妙药的象征。

生于夏、殷时期的彭祖,传说活了800岁,因“服鹿角、饮鹿血”而得寿。

在汉代就有“鹿身百宝”之说。

汉《神农本草经》记载:“鹿乃纯阳之物……精血有力,莫过于此,非寻常草药所能比”,是“捷胜之神物”。

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中记载“鹿茸血乃鹿茸之宝,茸最难得不破及不出却血者,盖其力尽在血中”。

1500多年前,南朝、齐《述异记》云:“鹿千岁为苍,又五百岁为白,又五百岁为玄,玄鹿骨亦黑,为捕食之,可长生也。

”唐《新修本草》:“鹿血滚酒调,可调血脉,止腰痛。

”在宋代“刺血生饮”已是达官贵人的一种滋补之道。

明《本草纲目》: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脑、鹿尾、鹿肾、鹿筋、鹿脂、鹿肉、鹿骨、鹿齿、鹿髓都可入药。

《本草纲目》记载,鹿茸血主治:“阳痿,补虚,止腰痛、鼻衄,折伤,狂犬伤。

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

[颂曰]“近世有服鹿血酒者,云得于射生者,因采捕入山失道,数日饥渴将委顿。

惟获一生鹿,刺血数升饮之,饥渴顿除。

及归,遂觉血气充盛异人。

”[宴法]用三棱针刺其眼之大口前毛孔,名天池穴。

以银管长三寸许插向鼻梁,坐定,咂其血,饮药酒数杯。

用生肌药敷鹿穴,养之。

月可一度,一鹿可用六七年。

不拘男女老少,服之终身无疾而寿,乃仙家服食丹方二十四品之一也。

到清代,鹿血更是成为皇室养生极品——清康乾二帝日理万机,还有精力宠爱后宫佳丽三千,靠的便是每日一杯鹿血强体养生,乾隆更是活到89岁高龄。

而雍正在围场打猎时喝下鲜鹿血,与一汉族宫女生下乾隆的传说更是流传久远;小说中描写,嘉庆皇帝“晚膳时喝了鹿血,面色红润,二目朗朗,神采飞扬,嘉庆帝感觉自己真的年轻了。

”咸丰皇帝自幼体弱多病,面如黄土,常吐血。

御医开出方子,让把鹿养在宫中,随用随取鹿血,鹿血成了咸丰的救命良药。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血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益虚损、和血止血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头昏耳鸣,心悸短气;体倦乏力,肢体欠温或崩漏失血,吐血,鼻衄等症。

药用动物的养殖(鹿)

药用动物的养殖(鹿)

2、生物学习性
(5)可塑性
鹿的可塑性大, 幼鹿的可塑性 更大 鹿的驯化放牧 就是利用这一 特性来改变鹿 的野性
2、生物学习性
(6)防卫性 感觉器官敏锐, 反应灵活,警惕 性高 奔跑速度快,跳 跃能力强
2、生物学习性
(7)适应性
鹿的适应性很强, 梅花鹿、马鹿、 狍能在世界各地 生存 特化程度高的鹿 对环境敏感,如 我国的白唇鹿
1、青饲料
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叶菜类、青绿 枝叶、青割玉米、青割大豆等
水分含量高,约 75~90%,蛋 白质含量高,维 生素丰富
(一)植物性饲料
2、精饲料
包括禾本科(能量饲料)籽实、豆科籽实(蛋白质 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等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 量低于6%,粗蛋白 质含量高,在20% 以上
药用动物养殖
鹿的养殖
第一节

鹿的养殖
鹿的经济价值与生物学习性 鹿的饲料与营养 茸鹿的繁育 茸鹿的饲养管理 鹿茸的采收与加工 常见鹿病
鹿的经济价值与生物学习性
一、鹿类的经济价值
• 我国养鹿总数不下50万头, 主要以鹿茸为商品形式
• 据统计以鹿茸为主的传统中药 产品有125种之多,其中鹿茸酒、 参茸酒、参茸多鞭酒、龟鹿酒 等药酒就有30多种,其他的丸、 散、膏剂多种
二、鹿的生物学习性
鹿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是反刍类经济动物。 据研究,鹿源于亚洲,中国是鹿的起源中心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 我国 鹿科动物有9 属16种 根据体型,可分为大型、中性和小型鹿,马 鹿属于大型鹿,梅花鹿属于中性鹿,林麝属 于小型鹿
1、形态学特征
3、行为特点
(4)性行为

梅花鹿的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

梅花鹿的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

摘 要 : 花鹿 ( ev s ip n 隶属 偶蹄 目鹿科 , 梅 C ru p o ) n 是濒 危级珍 稀保 护动 物 , 主要 分布在 黑龙 江 、 吉林 、 江西、 江、 浙 安徽 、 四川和甘 肃省 等地 。总结 了梅 花鹿 的分 类与 分布 、 群 密度和 结构 、 种 生境 选择 、 行 为 、 殖 、 性 以及 生存现 状 , 出了相 应保 护对 策。 繁 食 提
第 1期 ( 第 1 0 总 1)
21 0 1年 2月
NO ( .1 GSNO.1 O) I
Fe 2 1 b. 01
梅花鹿的生态生物学研究进 展
吴 逸 群 , 秀 超 , 锋 利 , 晨 , 勇 史 安 韩 陈
( 南 师 范 学 院 环境 与生 命 科 学 系 , 渭 陕西 渭 南 7 4 0 ) 10 0
地水 源较 近( 杨月 伟等 ,0 2 马继 飞 等,0 4 付义 强 20 ; 20;
等 ,0 6 。 四J 梅 花 鹿 主 要 栖 息 于 针 阔 混 交 林 、 生 20) I I 次 落 叶 阔 叶林 及 亚 高 山灌 丛 草 甸 和林 间 灌 丛 草 甸 。栖 息 地 坡度 介 于 1 。 3 。 郭 延 蜀 , 0 0 。东 北 梅 花 鹿 栖 0~ O ( 20)
86
2 1 正 01
吴逸 群等 : 花鹿 的生 态 生物学研 究进 展 梅
晨 昏或 者 夜 间进 行 。
8 生 存 现 状 与 保 护
第 1期
芒 茅 等 草 本植 物 和灌 丛 为 主 , 谷 有 一 些 阔 叶 林 分 布 。 沟 在 浙 江 , 花 鹿 选 择 较 为 平 缓 的 西 坡 和 南 坡 活 动 , 息 梅 栖
合 理 , 将 危 及 梅 花 鹿 种 群 的繁 衍 。 这 4 栖 息地 选 择

南美洲的鹿科动物

南美洲的鹿科动物

南美洲的鹿科动物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介于北纬13°和南纬57°之间,赤道横贯其北部。

陆地地形分为3个南北向纵列带: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积5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西部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域划分上,南美洲属于新热带界,大部分地区气候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气候,既利于动物生长,又具有环境多样性,所以不论是动物物种总数还是特有种群的数量,都是其它动物地理区无法比拟的,其中现有鹿科动物12种。

1南美洲鹿科动物的起源和进化鹿科动物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

考古研究表明,最早的偶蹄类动物出现在距今约6 000万年始新世初期的地层内。

最原始的反刍类祖先以在蒙古晚始新世地层内发现的鼷鹿(Archaeomeryx)为代表。

到渐新世,亚洲出现了原始的鹿科动物————原鹿(Eumeryx)。

在亚洲的中新世早期地质层,首次出现鹿亚科动物化石————祖鹿(Cervavitus)。

由于相关化石记录非常少,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新大陆)的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鹿的起源尚不十分清楚,但生物地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它们来自中新世(距今 2 300万年到533万年)中期欧亚大陆(旧大陆)鹿科动物的辐射。

该亚科在北美和欧亚最早出现的化石证据大约是500万年前。

受化石记录匮乏的影响,新大陆早期的鹿形态也是不清楚的。

当它们首次出现在北美或欧亚大陆冰川的南部地区时,已经进化成接近现代的种类。

上新世晚期后,由于北半球的气温有几次骤冷,整个地球北部变冷,原来生活在古北方处于较温暖气候带下的各种鹿类,有的大批迁徙。

其中北美的空齿鹿亚科动物在距今25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第三纪末期)或更新世早期,参与了“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

至少有8种鹿通过北美洲与南美洲间形成的巴拿马陆桥,首次进入到南美洲。

在巴拿马陆桥形成前,南美洲除骆驼属动物外没有任何其它反刍动物,因此,这些鹿进入到南美洲后,很快辐射占领各种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不同生态位,并迅速进化成一大批形态各异并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鹿种,通常认为,一直存活到现在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摘要介绍了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繁殖技术,包括种鹿的选择标准、选配原则、配种方式、配种期饲养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天山马鹿的繁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山马鹿;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天山马鹿属偶蹄目鹿科马鹿种,世界分布有33个马鹿亚种,其中我国分布有10个亚种,而新疆就有3个马鹿亚种,即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

经过近20年的配种试验研究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科学的饲养和有效的配种措施大大的提高了野生天山马鹿的繁育能力[2],有效地改善了长期无外来野生种马鹿血缘而导致的品种退化问题,优化了后代仔鹿的生产品质,不但将天山马鹿的受孕率提高至97%以上,同时平均繁殖成活率提高至86.2%,为天山马鹿品种的保存和优良种性延续探索了一条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措施。

伊吾马场养殖天山马鹿已有3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科学饲养和经验总结,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较为完整的提高天山马鹿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1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1.1 分布和特征习性野生天山马鹿分布于沿天山山区从伊犁州—博州—塔城—昌吉州—哈密地区,野生天山马鹿喜栖于大面积针阔混交林、高山森林草原地带;夏季上到林带顶端,冬季下迁到山谷密林;非生殖季节,雄鹿群栖或独栖,雌鹿与仔鹿结群隐蔽于密林中。

80%以上食物是禾本科植物[3]。

天山马鹿是优良马鹿之一,体型较大、粗壮,胸深、胸围和腹围较大,四肢强健,喜扒水、水浴和泥浴。

茸主干、眉枝粗长上冲,嘴头肥大。

驯养的天山马鹿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也较强,产茸量、繁殖力高,经济效益高,因此天山马鹿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区都有驯养或引种养殖。

1.2 繁殖特点天山马鹿一般开始进入性成熟时间为:雌性4岁,雄性5岁,6~11岁为发育成熟期,每年9—11月发情、交配,翌年5—7月产仔。

马鹿的发情持续时间一般在24 h左右,经6—7 h进入发情旺盛期。

鹿的生物学

鹿的生物学

鹿的胃分为瘤 胃、网胃、瓣 胃和皱胃,用 于消化和吸收
食物
鹿的小肠和大 肠负责吸收营 养物质和水分, 并将废物排出
体外
鹿的呼吸系统包 括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和 肺
鹿的鼻腔内有丰 富的嗅觉细胞, 可以闻到远处的 气味
鹿的喉部有会厌 软骨,可以防止 食物进入气管
鹿的肺脏有大量 的肺泡,可以进 行高效的气体交 换
稳定性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过度狩猎 利用方式:鹿茸、鹿肉、鹿皮的采集和利用 生态价值: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经济价值:鹿的养殖和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业、狩猎业等
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鹿茸的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 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等功效 鹿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病症
群居性:鹿通 常以群居方式 生活,群内有 明确的等级制

食性:鹿是草 食性动物,主 要以树叶、嫩 枝、果实等为

活动规律:鹿 的活动时间主 要集中在清晨 和傍晚,白天 大部分时间在
休息
繁殖方式:鹿 的繁殖方式为 胎生,每胎通 常产1-2只小鹿
鹿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交配来完 成的
鹿的妊娠期一般为6-8个月,每胎 通常产1-2只小鹿
鹿在民间故事中也常被赋予 神秘色彩,如《白鹿原》中
的白鹿传说
汇报人:XX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梅花鹿:体型较小,毛色为褐色,有白色斑点 麋鹿:体型较大,毛色为深褐色,有角 白唇鹿:体型中等,毛色为浅褐色,有白色唇部 驯鹿:体型较大,毛色为灰色,有角,生活在寒冷地区

第四章 鹿ppt课件

第四章 鹿ppt课件
分叉较少眉枝从角基上约5cm处长出眉枝与大挺成锐角第二杈与眉枝相距较远马鹿鹿角的特点分叉较多眉枝从角基上长出第二枝紧挨着眉枝长出大挺与眉枝成钝角
本章主要内容
•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 • 鹿的繁殖 • 鹿的饲养管理 • 鹿产品
第一节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
一、动物学分类 • 鹿在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
主干在近角盘处 分为前后2枝, 前枝(眉叉)又分 成2个叉,后枝 随年龄增长可有 2-3个分叉。
母鹿
大型鹿类,体长为170-190cm,体重可达180-220kg, 肩高110-120cm。雌鹿略小。尾长约30cm,是鹿科动物 中尾最长的种类,尾端有长毛,下垂时达踝关节。夏毛红棕 色,冬季脱毛后为棕黄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二)马鹿
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西北、华北及西藏。
别名:赤鹿、八叉鹿、 白臀鹿.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特征
雌雄异形,公鹿长角,母鹿无角。 眉叉从角基部伸出,第二叉紧接眉叉之上,
共4-6叉,多达8叉。
次幼 换鹿 毛具 后有 消白 失斑 ;, 成排 鹿列 体成 侧纹 无, 花第 斑一 。
毛色均匀,夏毛呈赤褐色; 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无绒毛;
(三)泽鹿
海南坡鹿是泽鹿的一个亚种,为海南岛特有。
• 又称:坡鹿 • 保护级别:I 级
颈细、体长、 四肢细长。
雄角在头顶稍后处向前上方弓状长出,角尖细。
体背毛色深,体侧及四肢外侧浅,腹及四肢内 侧灰白色,背线棕黑色,脊背至尾基有条花形 白斑,臀部也有少许白斑,于换毛后最清晰.
体色一般带棕色调,因季节、雌雄、大小而 异,雄性往往为棕褐或棕黑色,干旱季末期 壮老年者为甚,而雌幼一般为棕红色。
三、主要品种

鹿的生态环境

鹿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鹿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征与生活习性15. 野生梅花鹿生态环境与习性有哪些?野生梅花鹿主要栖息于东北的长白山区,这里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台地、丘陵、河流、盆地和火山群;海拔500-2.691m,属于北半球中温带,呈大陆性山地气候,季风明显,春季风大干燥,夏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日照在2.109-2.660小时,无霜期平均120-130天,年降水量600-1,340mm;土壤为暗棕色土壤,还有白浆土、草甸土等;本区具有典型山地自然特征,从山麓到山顶植物是明显垂直分布变化,从上而下分为: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山地苔原带。

梅花鹿自然情况下主要栖息于阔叶林和针叶林过度地带,即针阔叶混交林带中。

野生梅花鹿还栖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

梅花鹿9-11月中旬发情交配,鹿怀孕期7.5-8个月,翌年5-7月初产仔,一胎1仔,各别为2仔。

梅花鹿经多年人工驯养,他们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适应了人为创造的生态条件,生活习性有了重大改变。

16. 梅花鹿形态特征是什么?梅花鹿属于中型鹿种比马鹿体小。

公、母鹿共同特点是夏毛鲜艳美丽,呈棕红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白色斑点。

由颈到尾部沿背椎有2-4cm宽的棕色或黑色被浅。

背线两侧身体有排列不整齐3-4列白色斑点,如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

冬毛颜色变浅呈灰褐色,白色斑点隐约可见。

公鹿形态主要特征:公鹿生有卷曲的鬃毛,头较母鹿大,额宽、两角基粗圆、端正,眼大明亮,耳大内生有柔软白毛,眼脸腺发达,眼窝明显,一年一次季节性生茸角。

公鹿颈较粗壮,背长、宽、平直,肌肉丰富,四肢坚实,后肢肌肉充实,有一对左右对称的阴囊和睾丸。

公鹿体重一般在120公斤左右,肩高100公分左右,体重在150公斤左右。

母鹿形态主要特征:母鹿头较公鹿稍小些,面部中等长度,鼻梁平直,耳中等大小。

整个头纤细、清秀,略呈长方形。

荐骨长、高、宽,髋关节上方比较丰满,骨盆骨关节结实,臀部肌肉丰满,四肢排列匀称,蹄大小适中。

鹿 研究报告

鹿 研究报告

鹿研究报告鹿研究报告一、鹿的分类和特征:鹿是哺乳动物中的偶蹄类动物,属于有蹄目鹿科。

主要特征包括长腿,后肢比前肢长,四肢细长而灵活,蹄呈扁圆形,耳朵较大且灵敏,眼睛大而明亮,角为雄性特有器官,体毛一般呈棕色或灰色,也有白色和黑色的变异。

二、鹿的栖息地和分布: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包括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它们栖息在森林、草原、山地和湿地等不同的环境中,适应力强。

三、鹿的生活习性:1. 鹿通常以植物为食,在草地和森林中觅食,主要以树叶、嫩草、花、坚果和水果为食。

2. 鹿的移动速度快,跳跃能力强。

它们使用快速奔跑和灵活的跳跃方式逃脱天敌。

3. 鹿生活在群体中,一般以雌性为主导。

雄性鹿之间会进行角斗和示威行为以争夺配偶权。

4. 鹿为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一般躲藏在草丛或树林中休息。

5. 鹿有良好的听觉和嗅觉,对周围环境有敏锐的感知能力。

四、鹿的繁殖和发育:1. 鹿成年后每年或每两年繁殖一次。

雄鹿会通过角斗展示自己的实力,以争夺配偶权。

2. 鹿的孕期一般为六个月左右,一胎产一仔。

新生鹿的体毛比较蓬松,能够迅速站立和行走。

3. 鹿的幼崽在出生后由母鹿照顾、喂养和保护,并在一定时间后逐渐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五、鹿与人类的关系:1. 鹿在很多文化中有象征和宗教意义,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动物。

2. 鹿的皮毛和角被人们用于制造衣物和工艺品。

3.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利用鹿作为狩猎和观赏的对象。

4. 鹿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六、鹿的保护现状:鹿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鹿的保护状况各有差异。

一些物种如马鹿和獐鹿人们普遍认为数量稳定,但其他一些鹿种类如中国的华南老鹿和东北红鹿等面临濒危的情况。

保护鹿类需要加强野生动物人员巡查,加强栖息地保护和控制非法狩猎等措施。

七、研究展望:未来可以对鹿的行为、生物学特性和保护措施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美丽的动物。

同时,也可以探索鹿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平梅花鹿
1、6 兴凯湖梅花鹿
该品系主要饲养在黑龙江省兴凯湖养鹿场,目前存栏敷 约1400只,2003年10月通过品种鉴定。
兴凯湖梅花鹿,具有体躯高大,骨骼坚实, 肌肉丰满,四肢强健发达等特点。其显著特征是:头方正.额宽 平,角柄粗圆端正,颈部粗壮,胸部宽厚,臀部肌肉丰满。成年 公鹿平均体重135kg,体高110cm,体长107cm。体侧梅花斑点大 而清晰,有明显的黑色背线,臀斑呈桃形。
Hale Waihona Puke 习题梅花鹿—成年母鹿
体尺: 体长75~90cm 体高80~95cm 体重70~80kg 繁殖:每胎产一仔 偶见产双胎 繁殖佳龄4~7岁 种用年限10年 繁活率80%以上 人工输精的略低
1.4 敖东梅花鹿
敖东梅花鹿品种 敖东梅花鹿产于吉林省敦化市 等地 。该品种是由吉林省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养鹿场经过多年科学培育,并于2002年通过品 种鉴定的,敖东梅花鹿多分布于吉林省东部山区,
1、5 四平梅花鹿
3.产茸性能 四平梅花鹿鹿茸主干粗短,嘴头 粗壮上冲,茸质松嫩,多呈元宝形,鹿茸鲜重 以及茸形性状具有很高的遗传力。 1~12 锯公 鹿三杈鲜茸平均单产 3.42kg ,最佳产茸年龄 为9岁(8锯),三杈鲜茸平均产量为3.94kg。 1999~21301年三杈锯 茸平均优质率89.3%, 二杠锯茸平均优质率 96.2%。公鹿生产利用 年限为12年。
四平市及其周围县区,存栏数2000余只。
1、5 四平梅花鹿
1.外貌特征 四平梅花鹿体形较其它品种略小, 毛色浅淡,呈淡橘黄色,梅花斑点大而稀疏,背线 不明显。成年公鹿体高 98cm ,体长 92cm ,体重 95kg。成年母鹿分别为82cm,86cm,70kg。
1、5 四平梅花鹿
2 .繁殖性能 四平梅 花鹿成年经产母鹿受 胎率 95% ,繁殖成活 率 85% ;初产母鹿受 胎率 90% ,繁殖成活 率 78% ;全群死亡率 小于5%;生产利用年 限公鹿为 12 年,母鹿 10 年。四平梅花鹿主 要分布于松辽平原, 国内其他地区也有分 布,存栏约4.8万只。
国内其他地区也有分布,存栏数约5.8余万只。敖
东梅花鹿体型中等,体质结实;体躯圆粗,胸宽而
深,腹围较大,背腰平直,臀丰满,无肩峰,四肢
较短;头方正,额宽平,耳大小适中,目光温和, 眼大无眼圈,颈较粗,尾中等长;角基距较宽,角 基围中等,角柄低而向外侧斜。
1.4 敖东梅花鹿
夏毛多呈明显褐色(母鹿较公鹿毛色稍浅),颈、腹 和四肢内侧的毛色较浅,但与体毛基本一致,梅花斑 点不明显,有不明显的黑鼻梁;冬毛密长,呈灰褐色, 梅花斑点不明显,颈毛发达呈深褐色;茸主干较圆 (个别为“趟茸”),粗细上下匀称,稍有弯曲,嘴 头较肥大,粗、圆、长,眉枝短而较粗,茸毛纯正, 细毛红地。 成年公鹿体重为135千克,体斜长为110厘米,肩 高为109厘米;成年母鹿相应为80千克、97厘米和 95厘米。鲜茸为3340克,成品茸为1210克。
1.外貌特征
2.繁殖性能 具有较高的繁殖力,育成母鹿16月龄参加配 种,母鹿繁殖成活率达83%以上。 3.产茸性能 鹿茸茸形匀称,主干粗长,鹿茸枝头 肥大松墩,茸形美观。成年公鹿平均单产鲜茸 2.644kg 干茸0.942kg以上,最高产量达5kg以上,生产利用年 限可达15年。
兴凯湖梅花鹿的突出优良性状
.生产性能 茸质肥嫩,鲜茸单产3.0kg, 茸料比6.0955g/kg, 公鹿 生产利用年限10年,母鹿 繁殖成活率为82.82%。性 成熟和经济成熟早,16月 龄鹿只80%达到性成熟,3 岁公鹿可全部收取三杈茸。
连接长白山梅花鹿
雄姿勃发
茸鹿之星
梅花母鹿
1.2 西丰梅花鹿
体貌特征:夏毛多呈浅橘黄色,斑点大而鲜明,四肢较 短而粗壮,公鹿角基周正,;角基距宽;母鹿有黑眼圈 黑鼻梁黑嘴巴特征。公鹿体长105cm,体高103cm,体重 120kg,母鹿略小。 生产性能 鲜茸单产3.083kg, 干茸单产1.203kg, 茸料比5.785g/kg, 公鹿种用年限2.2年, 繁殖性能 母鹿繁殖成活率为74.6% 。
第二讲 鹿类生物学及 梅花鹿品种识别
第一节鹿的分类 一、分类地位
一、梅花鹿识别
1.西丰梅花鹿 2.双阳梅花鹿
二、系统分类
3. 长白山梅花鹿 第二节鹿类识别 4、敖东梅花鹿 5、四平梅花鹿 6、兴凯湖梅花鹿
第一章
鹿类生物学
教学目的 了解鹿的种类及分类地位,掌握
主要鹿种的识别方法及其生产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安排
体型大,体质强健。耐粗饲,适应性强。 早熟,生产利用年限长。
成年公母鹿群平均生产利用年限均为12年。
茸型好,茸的优质率高。
畸形茸率低(3.6%);茸的优质率为71%。
驯化程度好。
放牧群:公鹿群450~500只,母鹿群350~400只。
繁殖成活率和育成率高且稳定。
母鹿繁殖成活率84%,幼鹿育成率连续10年一直稳定在 97%~98%。
鹿科 麂亚科 麂属 黄麂 赤麂 黑麂 斑鹿属(花鹿属) 豚鹿
二、鹿的系统分类 (2)
鹿科 白尾鹿亚科 (异角鹿亚科) 狍属 狍 驼鹿属 驼鹿 驯鹿属 驯鹿
鹿科 毛冠鹿亚科 毛冠鹿属 毛冠鹿 獐亚科 獐属 獐 鼷鹿科 鼷鹿属 鼷鹿
二、鹿的系统分类(3)
麝科 麝属 马麝 黑麝 原麝(林麝) 西玛拉雅麝
第二节 鹿种识别
群鹿争雄
回归自然
1. 梅花鹿识别
亚种:世界有13个 亚种,中国现存东北、 四川、华南、台湾4 个亚种,东北亚种为 优势种。 培育品种(品系): 已人工培育品种有 双阳、西丰、四平、 敖东品种长白山品系 及兴凯湖品种。
习题
翘 首 企 盼
威武雄姿
1.1 双阳梅花鹿
体貌特征:夏毛多呈棕 黄色或棕红色,斑点大 而稀疏 ,四肢较短而 粗壮,公鹿额宽平,角 基粗壮,角基距宽,母 鹿头清秀,后驱发达。 公鹿和母鹿体长、体高、 体重分别为108cm 、 106cm 、130kg和98cm 、 91cm 、68~81kg 。
初生仔鹿
哺乳仔鹿
育成公鹿
梅 花 鹿
臀 斑

态 臀斑
小结与习题
小结 本次教学主要 讲述了中国鹿的系统分 类以及梅花鹿的识别和 经济价值。首先,要了 解全球及中国鹿的种类 与分类;其次,要了解 中国梅花鹿的人工培育 品种间的识别极其经济 价值;第三,要求掌握 梅花鹿的识别要点极其 生产性能。 习题 1、概述中国鹿类的系统 分类极其分类地位要点。 2、概述中国梅花鹿主要 人工培育品种要点。 3、概述梅花鹿的体貌特 征及其生产性能要点。
母鹿性成熟期为15-18月龄,公鹿为26-28月 龄。
1、5 四平梅花鹿
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四平市种鹿场历经 28 年培育成功的梅花鹿新品种,于 2001 年通 过品种鉴定,具有鲜茸重和典型的茸形特征,
遗传性稳定,鹿茸优质宰和母鹿繁殖力高,
生产利用年限长,驯化程度好,适应性和抗
病性强等突出特点。目前主要饲养于吉林省
种用价值高。
种间及亚种间杂交杂种优势率高。
鹿的死亡率低。
1998~2002年公母鹿群平均死亡率2.37%,比其他梅花鹿低。
兴凯湖梅花鹿
兴凯湖梅花鹿
兴凯湖梅花鹿
梅花鹿—初生仔鹿
体尺: 体重公5~6.5kg 母4~6kg 斑点 :体侧4~6纵列 白色斑点, 并终生保留。 毛旋:雌雄仔鹿额部均 有一对毛旋,雄性 育成鹿从毛旋处生 长角基及鹿茸。
连接双阳梅花鹿
1.3 长白山梅花鹿
体貌特征 夏毛多呈浅橘红色,斑点大小适中,四肢 较短而粗壮。公鹿体长105cm体高106cm,体重 110~130kg,母鹿体长90cm,体高87cm,体重75~85kg。 生产性能 鲜茸单产3.166kg, 干茸单产1.232kg, 公鹿茸料比7.346g/kg (3166g/431kg), 公鹿种用年限2.44年, 母鹿繁殖成活率 81.4%。
培养识别动物品种的基本技能。 梅花鹿和马鹿识别 麝类的识别 多媒体教学 分组讨论及提问。 梅花鹿识别、马鹿鹿识别、 其他鹿类识别及习题讨论各安排2 学时。
第一节 鹿的分类
一、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鼷
鹿科、麝科。
习题
二、鹿的系统分类(1)
鹿科 鹿亚科 鹿属 水鹿 坡鹿 马鹿 梅花鹿 白唇鹿 麋鹿属 麋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