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

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班级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基础训练1.抑制细胞膜中载体蛋白的活性,吸收速率不会受到影响的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B.二氧化碳、尿酸 C.镁离子、钾离子 D.氧气、乙醇2.红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都是协助扩散3.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4.苏丹Ⅳ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Ⅳ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

由此推断,苏丹Ⅳ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 )A.脂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脂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被动运输C.水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水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被动运输5。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4 教学过程
学习 教师活动 内容 导入 问题:回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
有怎样的功能?你认为细胞膜应该具 备怎样的结构使它具有这样的功能? 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和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识 思考相关问题并进行讨 论 得出结论 : 由于细胞膜是
通过回顾知识, 为新课学习做好 铺垫,也有利于 完善知识体系
3 个问题促进学 生深入思考,训 练学生发散思 维,总结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的观 点。意识到人类 对自然的认识永 无止境。使本节 内容意境得以升 华。
5/7
教师展示以下概念图
小结
教师依据概念图,对本节课内容简要 概括总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 69 页课后练习。
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物膜 结构的真相。
3. 局限性:这种静态的 生物膜模型解释不了膜 的很多生理现象。
勇于挑战权威, 科学家的观点不 全是真理,树立 勇于质疑的科学 精神。 技术在进步,思 维在更新。
问题:观察图,蛋白质在膜上如何排 布? 教师展示资料 6: 时间: 1970 年 人物:弗雷和艾迪登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 (播放动画)
荧光标记技术的 出现,使人们能 直观地观察到膜 的动态变化。再 次说明技术进步 推动科学发展。 应用动画模拟, 激发学习兴趣, 使实验更真实, 体验更深刻。 结合生活实际和 已学知识,理论 联系实际,学以 致用,并促进对 新知识的理解掌 握。
4/7
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 1972 年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 大多数人所接受。 展示资料 7: 流动 时间: 1972 年 镶嵌 人物:桑格( S. J. Singer )和尼克 模型 森 内容 内容:流动镶嵌模型
结合前面探究历程,观 察流动镶嵌模型示意 图,思考回答,总结出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基本内容。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三维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1.2 过程与方法①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②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2.2 教学难点①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②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3、教具准备①与生物膜结构探索过程相关的科学家图片及实验图片②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多媒体演示课件4、教学策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本节课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

本节安排1课时。

6、课堂小结7、练习巩固附板书设计: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2.蛋白质覆盖、部分或全部镶嵌、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3.磷脂、蛋白质大多可以运动模型建构: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建构模型→修正模型。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2、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说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自主学习: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提出膜是由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___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和___。

3、1925年,荷兰科学家从人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3、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的细胞是()A、大肠杆菌细胞B、人成熟的红细胞C、酵母菌细胞D、乳酸菌细胞4、用一个乒乓球,下面扎两根铁丝,可制成简易的磷脂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乒乓球表示磷脂分子的头部B、铁丝表示磷脂分子的尾部C、类似的小球应该制成两层D、两层小球可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是()A、4层B、6层C、8层D、10层6、取下列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结构,将其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最小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7、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图所示)。

该实验说明()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D、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8、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9、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

(新课标)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层落实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层落实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层落实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基础巩固练]1.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细胞膜成分是( )A.蛋白质B.磷脂分子C.糖蛋白 D.糖脂解析:将两种细胞融合时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说明细胞之间能够识别其他细胞是同种还是异种细胞,而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的物质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答案:C2.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解析:在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答案:C3.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密切相关。

答案:B4.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C.流动性 D.扩散解析:变形运动是由结构特性决定的,结构特性主要指流动性。

答案:C5.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作实验材料,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大肠杆菌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磷脂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学习目标1.探索历程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二、自主学习1.探索历程(略,见P65-67或自我检测T6)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⑴膜的基本支架是(两层磷脂分子在外,在内。

)⑵分子、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⑶和、(糖被)可以运动。

(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与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因此细胞膜具有性。

(P68图)3.细胞膜具有性 (*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决定)性三、自我检测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支架是()A.蛋白质分子 B.磷脂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一起构成 D.糖类2.细胞膜的结构具有流动性,是指()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运动性C.细胞膜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运动性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运动性3.细胞膜的功能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包括哪一项内容()A.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可以让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B.细胞膜可以让各种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而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不能通过C.细胞膜可以让某些小分子或离子通过D.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4.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5. 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A. 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成分不同B. 两种海绵细胞的脂质成分不同C. 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同D.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上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6. 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new)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new)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化学组成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习后面的内容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解决方法]1、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教师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阐述其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图片。

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1、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2、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学生讨论回答科学家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对生物膜结构的漫长探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历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设问1: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指其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形式。

比如细胞的结构是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之间的组合形式,氨基酸的结构是指组成它的各种原子之间的组合形式。

要弄清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弄清其组成成分。

那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呢?(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设问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设问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设问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和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弹性的结构。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通过图形观察,说出细胞膜的组成和成分
3.通过生活经验,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自主学习内容展示
聆听学生预习的结果
学生说出预习问题答案,偶错误进行修正
掌握学生对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分钟
2.承接
结果
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按时间顺序出示信息,引领学生体会细胞膜的结构的探究历程
分析信息,说出结论,进一步分析。掌握信息题的一般做题规律
培养学生及阅读和收集信息能力
5分钟
3.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显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分析模型中的成分,蛋白质的分布及糖被的作用
观察图形,分析磷脂双层排布的原因;说出蛋白质分布的情况
1.认识细胞器的形态和结构
2.说出细胞器的功能
说出提取细胞器的方法
7.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探究历程
19世纪,欧文顿——膜是脂质组成
20世纪40年代。罗伯特森——暗亮暗三层结构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糖脂
糖蛋白
8.




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10分钟
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介绍癌细胞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分析生活联系癌症及器官移植与细胞膜结构的联系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10分
4.
目标
检测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版必修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版必修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膜脂分子的运动 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暗层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
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侧向扩散 、旋转运动、摆动运动、
侧向扩散 、旋转运动、摆动运动、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
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人物:两位荷兰科学家
假设: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伸缩震荡、翻转运动、旋转异构 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
4、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时间:19世纪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时间:1925年 时间:19世纪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膜脂分子的运动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提出假说: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 是在翻转酶(flippase)的催化下完成。 提出假说: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 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2.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说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自主学习: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提出膜是由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___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和___。

3.1925年,荷兰科学家从人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从而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_。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细胞膜的脂质两边各覆盖着。

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清晰的_的三层结构,大胆地提出了生物膜由三层结构构成。

他把生物膜描述成的统一结构而受到质疑。

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技术进行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

7.1972年,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膜型认为,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的,而具有的;蛋白质分子有的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的。

2.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与结合成的,叫做糖被。

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如、和等。

探究一:细胞膜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实验依据。

(在教材中标出)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讨论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么?归纳总结: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有和。

练习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探究二:脂质的排列、分布。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四章的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

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

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

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并表达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能力目标:⑴在此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的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的能力。

⑵借助多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合作的学习。

3、道德情感目标:⑴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⑵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表达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那么,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那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⑴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提出探索问题。

⑵多媒体网络提供学习材料,学生个人自主学习。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班级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2.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
A.欧文顿B.罗伯特森C.克劳德D.桑格和尼克森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A.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蛋白质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C.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都是跨膜运输的载体
4.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对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 )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二、课时达标
1. 人的成熟红细胞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为血影。

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A.1/2 B.1倍 C.2倍 D.4倍
2.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能反映该特点的()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三、能力提升
1.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生物膜的层数是()
A.3 B.4 C.5 D.6
2.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能分别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种细胞分别产生红色和绿色荧光。

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

在37℃下保温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就呈均匀分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种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可以运动的。

(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种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简图表示的亚显微结构。

(2)图中的化学成分:
①,②,③,④。

(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功能特性是。

(4)该结构中的②③所代表的成分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有。

(5)组成该细胞结构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合成图中②③成分的细胞器是。

(6)决定细胞识别作用的成分是图中的。

(7)真核细胞中无该结构的细胞器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