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doc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堵论一、名词解释1.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 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5.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6.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1. 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
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
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
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
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务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杭州师范大学预防医学2016级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一、概念:(一)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二)性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三)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2.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一、概念: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最佳卫生服务提供给全体居民,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一)主体: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二)客体:包括“静态的”卫生组织体系,也包括“动态的”卫生系统活动和社会卫生措施。
1.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相关人员。
2.卫生系统活动: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和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
3.社会卫生措施: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划、卫生行为。
(三)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三、我国2016年新医改以后卫生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四、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一)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6.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期末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重点第一章绪论卫生系统的具体功能剖析:【简答、填空】●提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既包括医疗服务,也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控等内容。
●提供医疗保障:卫生系统提供医疗保障的功能涵盖筹资、建立资金池、提供和购买服务三个方面。
●资源筹措: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可用性卫生资金总额。
确定卫生总费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短时间内社会发展目标。
●管理:在卫生系统功能定位中,管理占据着特殊地位,不仅直接作用于其他3个功能,也对所有结果起到了直接或间接作用。
卫生事业的概念:【名解】卫生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地从事的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落脚点是“社会公益事业”,而福利性只体现在“一定福利政策”这个层面。
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三件法宝:【填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名解】卫生事业管理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卫生事业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本书中所探讨的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偏重于中观层面的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卫生保健学引入中国。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名解】卫生工作方针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是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四大方针基本内容:【简答】1、面向工农兵面向工农兵明确了卫生工作的方向和服务对象问题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3、团结中西医团结中西医是指把中西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团结起来,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4、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是指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行动起来向疾病作斗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简答】1、以农村为重点农村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一个重点2、预防为主预防保健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二个重点3、中西医并重振兴中医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三个重点4、依靠科技与教育依靠科技与教育是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之一5、动员全社会参与动员全社会参与是卫生工作的又一项基本策略,它是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方针的发展和完善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卫生工作的核心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名解】卫生发展战略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1、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
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
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2、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是福利性。
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
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投入,投入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第三,政府不设置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和社会设置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价格不以赢利为目的,保障第四,保证医疗卫生这一社会性事业的公正性,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工作重点和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给予政策扶持、优先照顾。
二、卫生事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总体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独特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五、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2、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
管理: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它是一项公共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相关服务的总和。
包括卫生行政、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以及为卫生事业提供人力、物质、技术、信息等支持的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疗器材、药品生产等组织机构。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应用学科。
管理的职能 :1.计划工作 2.组织工作 3.人员配备 4.指导与领导工作 5.控制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整分合原理3.反馈原理4.封闭与开放原理5.弹性原理6.能及原理7.主观能动原理8.动力原理9.竞争原理10.效益原理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4卫生服务有垄断性。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
公共政策主体: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周期中进行能动活动的组织和人员,这些人包括参加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政策环境: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政策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由具备专业资质的评价者作为主体,运用公认的科学研究方法,排除政策执行过程中环境等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对政策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确定政策去向的依据。
公共政策特征:1.政治性2.价值选择性3.层次性4.阶段性5功能多样性6.合法性7.权威性8.普遍性(公共性)9.稳定性公共政策的功能:1.公共政策的指导功能2.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3.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4.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篇: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题型:一、判断:10题*2分,20分二、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三、选择:10题*2分,20分四、简答:5题*5分,25分五、论述:2题*10分,20分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卫生投入不足(2)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3)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4)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合理(5)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7)城乡差别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原则(1)依据“低水平”。
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查理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今天办明天的事,穷人办富人的事”。
(2)落实“广覆盖”。
即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3)实施“双方负担”。
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
(4)实行“统账结合”。
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4、各地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精神,从实际出发,确定“统账结合”的具体形式,明确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支付范围。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新特点(1)在保障对象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标是:到2010年,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2)在筹资机制上,从个人、集体到政府新型合作医疗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在保障内容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大病统筹和贫困救助。
(4)在监管机制上,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以县(市)为资金统筹单位,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组织管理上,提出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考点背诵复习大纲
卫生事业管理1、卫生事业(P656):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1)卫生事业的影响因素?(P656)答:1、社会制度2.经济基础3.管理水平4.文化背景5.人口状况6.科技发展水平7.生态环境①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健康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的可接受程度②人口状况的指标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P658)答:1、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机构的设施与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2、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
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体现我国卫生事业承担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
2、*福利(P656):是经济学中分配的概念。
它不与劳动有直接关系,是政府或社会团体除工资(初次分配)外,通过再次分配的形式给劳动者或社会成员的一种物质帮助和照顾。
3、卫生事业管理学(P658):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科学技术和卫生资源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
4、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们健康水平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过程。
1)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P659)答:1.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2.卫生工作的方针与政策。
3.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建设。
5.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
6.卫生服务的模式和组织。
7.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原则和实际应用。
8.研究与中国国性相适应的卫生政策。
9.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历史经验。
卫生事业管理 期末复习重点
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的综合。
即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卫生事业的特点:1.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4.社会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得到基本的卫生医疗。
卫生服务的特征:1、无形性、不可储存性, 2、服务与消费同时性、差异性 3、专业性和技术性、垄断性 4、高质量性和无误差性5、供给者的主导性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理解)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国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卫生部、卫生厅、卫生局);2.卫生服务组织(医疗服务提供组织——医院、预防服务提供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组织——妇幼保健院等、其他卫生服务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各医学院校);3.卫生第三方组织(群众性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等)4.健康相关组织:健身房,游泳馆,老年养护中心。
卫生保健制度/健康保障制度Health Care System:是政府对国家卫生事业实行宏观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对卫生费用筹集、分配与支付方式以及卫生服务提供途径的总称。
医疗保障组织:行政型承担部门:卫生部(厅局)职能范围:新农合。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厅局)职能: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民政部(厅局)职能:医疗救助。
社会型商业医疗保险组织职能:其他医疗保障需求。
第三方组织慈善组织:医疗救助。
卫生监督组织:1、政府卫生监督组织:卫生部(厅局)、国境卫生检疫组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政府授权地方各级卫生监督局(所)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委员会。
卫生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自费医疗模式(资金来源:病人自己;卫生保健服务性质:商品,营利性;特点: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但一般不单独存在;缺点:公平性差)国家税收模式(资金来源:国家税收;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对象:全体公民;特点:覆盖面广;代表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新西兰等;分类:集成式、合同式),社会保险模式(资金来源:社会、个人为主,政府为辅;筹资方式:法律强制要求,雇主、雇员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失业、退休和其他非就业人员由政府代为缴费;组织管理:保险机构与医院谈判,要求医院按照一定的规定向参保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分类:集成式、合同式、赔偿式)商业保险模式(筹资方式:雇主、雇员自愿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雇主承担大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用缺点:雇主不愿意为雇员购买保险,低收入雇员无保障。
卫生事业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内部资料!
1.专题小组讨论:通过召集一组人员,围绕某一专题展开讨论,然后由研究者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得到结果的一种定性方法。
2.选题小组讨论:是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起来,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或卫生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3.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它是一种用于分析与卫生决策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决策者在制定卫生决策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卫生决策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4.卫生人力资源: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的国家卫生规划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中的一种资源。
5.医疗事故(medical accidents):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6.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制定有一定强制性、规范性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准入和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
7.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是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8.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 health planning):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相适应,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 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一、卫生事业的概念:P1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包括与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直接相关的组织机构(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也包括与医疗保健服务存在间接关联的组织机构(如:医学研究机构、医学学会协会等机构。
)3.卫生系统:指卫生机构及卫生从业人员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功能整体,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2015名词)二、卫生事业的性质:P2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 ------2013年选择、2014填空)三、卫生事业的特点: (1)-(4)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2013、2014、2016年简答)四、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P3 (1)—(4)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一、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2013、2014、2016、2017年名词)(一)、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具体由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专业知识部分-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至第八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1课后习题详解1.卫生事业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答: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卫生事业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各层次及各子系统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卫生事业的影响因素有:(1)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这是各国学者公认的事实。
(2)经济基础。
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问常用卫生事业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来反映其卫生投入。
(3)管理水平。
管理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倘若资源无限,管理的重要性就小多了。
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
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如组织管理、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等。
(4)文化背景。
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最高表现,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背景有关;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程度也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成人识字率,尤其是妇女识字率作为评价卫生保健服务接受程度的衡量指标。
(5)人口状况。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人口数量的增长,导致人均卫生资源的拥有量相对减少,可能出现看病难、住院难等资源不足现象;人口质量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体现,人口质量的高低,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妇幼卫生管理,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参考试题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参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卫生事业2.进度评价3.卫生服务需要4.卫生信息系统5.医疗事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包括、、、、。
2.评价的基本原理是,评价的前提是。
3.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的五个要素是、、、、。
4.医疗机构的宗旨是、、。
5.根据社区人群的基本情况,可将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分为、、、、五大类。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计划工作B.协调工作C.组织工作D.控制工作2.社区卫生服务是以( )为导向的基层卫生服务。
A.健康B.病人C.需求D.利用3.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4.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A.组织的技术问题B.组织的管理者问题C.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D.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A.广、快、真、准B.广、快、真、精C.广、快、精、准D.广、真、精、准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A.标准需求B.表达需求C.相对需求D.认识到的需求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专家意见B.人群生物学基础C.人群社会学基础D.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A.一级医疗事故B.二级医疗事故C.三级医疗事故D.四级医疗事故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A.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B.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C.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D.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A.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B.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C.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D.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A.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B.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C.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D.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A.财B.人C.时间D.信息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A.年每千人住院天数B.两周患病率C.每千人口医生数D.每千人两周就诊次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A.三级医疗事故B.四级医疗事故C.一级医疗事故D.二级医疗事故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直接成本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A.家庭调查B.社区调查C.社区诊断D.居民患病调查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A.低水平,广覆盖B.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C.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D.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A.系统原理B.整分合原理C.封闭与开放原理D.弹性原理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A.卫生筹资水平B.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C.国家财政投入D.卫生发展水平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A.随机实验研究B.自然实验研究C.现况调查D.抽查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26.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它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3、卫生行政组织:对国家公共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组织。
广义的卫生行政组织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管理功能的卫生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立法、司法机关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还包括企事业及社会团体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上指国家政府卫生部门。
4、医院管理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整体运行功能,以取得最佳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
5、卫生系统绩效是在给定的卫生资源下卫生系统目标的实现程度。
6、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指国家或政府利用税收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财政或政策上的支持,为保证所有居民获得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而提供的制度保障。
7、卫生事业管理: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卫生事业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
8、医政管理是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总称,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医疗组织、医疗活动及医疗市场所实施的行政管理。
9、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10、卫生人力资源:在卫生部门和单位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和与之相关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保健人员、康复师、营养师、口腔医生、社会卫生工作者等等。
二、简答题1、卫生管理的研究方法(一)实态性调查研究(二)实验研究(三)资料分析性研究(四)理论研究(五)定性研究方法2、卫生事业的特点(一)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二)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三)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四)卫生服务的垄断性3、基本药物制度应具有的主要或基本功能(一)确保公众能够方便、及时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适当的治疗药物,从而提高和保障药品的可获得性。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国家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控制职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
定量研究是指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
有时称为“总路线”、“基本路线”或“根本路线”,也常称为“战略决策”,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卫生计划:是指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以卫生资源为基础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卫生项目计划: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应用一定的资源,针对具体的卫生问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及其行动方案。
卫生法:是卫生法律规范的简称。
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危害人体健康及相关权益,扰乱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秩序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全
卫惹祸业管理i.名解:1.卫惹祸业: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纳措施的综合。
2.卫惹祸业管理学:研究卫惹祸业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要素,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怎样经过最正确卫生服务把科学计数和卫生资源实时供应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知足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
3.实态性检查研究:直接从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中,或从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中采集资料,记录事实。
经过剖析以找出其规律或发现问题的方法。
4.实验研究:纯粹的实验研究是按随机分派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给一组施以某种措施,另一组不赐予这种措施,以比较两组之间的变化。
卫生管理中常用类实验研究。
在类实验研究中,不设比较组,或设比较组但比较组不是随机建立的。
5.资料剖析研究:在卫生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采集国内外各样已有资料,依照所要研究问题的目的,对其进行剖析,以找出卫生管理决议及管理过程的依照。
6.卫生人力资源:指那些已经接受或许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拥有或可能拥有必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
7.卫生人力资源展望: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卫生人力资源,在数目、构造和散布上作合理的科学推测,包含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展望和卫生人力资源供应展望。
8.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展望: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要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此后一准期间内需要卫生人力资源的数目和质量。
9.人口比值法:以本国较好地区的现状为标准或直接采纳国际标准,依照展望器的人口数目,测定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
10.健康需要法:以人民达到必定健康水平为目标,剖析展望实现目标需要什么和多少卫生服务,它是由卫生专业人员依据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联合卫生资源可供量,科学地测定各样定额、标准与参数。
11.卫生需求法:依照人口构造、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健康状况的预期变化,展望服务需要量,并用卫生人员的劳动效率标准将卫生服务需要量转变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以此估量计划期的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管理i.名解:1.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2.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卫生事业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科学计数和卫生资源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
3.实态性调查研究:直接从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中,或从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中搜集资料,记录事实。
通过分析以找出其规律或发现问题的方法。
4.实验研究:纯粹的实验研究是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一组施以某种措施,另一组不给予这种措施,以比较两组之间的变化。
卫生管理中常用类实验研究。
在类实验研究中,不设对照组,或设对照组但对照组不是随机设立的。
5.资料分析研究:在卫生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国内外各种已有资料,依据所要研究问题的目的,对其进行分析,以找出卫生管理决策及管理过程的依据。
6.卫生人力资源:指那些已经接受或者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
7.卫生人力资源预测: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结构和分布上作合理的科学推断,包括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8.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需要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9.人口比值法:以本国较好地区的现状为标准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按照预测器的人口数量,测定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
10.健康需要法:以人民达到一定健康水平为目标,分析预测实现目标需要什么和多少卫生服务,它是由卫生专业人员根据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卫生资源可供量,科学地测定各种定额、标准与参数。
11.卫生需求法:按照人口结构、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健康状况的预期变化,预测服务需要量,并用卫生人员的劳动效率标准将卫生服务需要量转化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以此估算计划期的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
12.服务目标法:将人口数、发病率、死亡率、服务要求、管理能力等有关数据联系起来比较,提出卫生服务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
13.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量、拥有量进行预测,对未来卫生人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测,求得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14.卫生费用(卫生财力资源):国家、社会、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卫生保健方面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15.卫生物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总成,按其在卫生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六类:建筑、药品、仪器、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卫生物力资源。
16.卫生服务规划:卫生组织或系统进行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结合全局战略开发一个全面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协调各种活动。
17.SWOT分析:把现有具体承担规任务的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卫生组织可以开展活动的空间。
18.效率:指卫生规划或活动的成果同花费的人、财、物、时间之间的比较。
19.效果:指卫生规划对解决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不良卫生状况所取得的预期成果。
20.效益:一些卫生规划其产出可以用货币来衡量,或可以将其产出效果转化为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值。
21.区域卫生规划: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5年),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22.卫生政策: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
23.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4.卫生组织(卫生系统):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组织。
25.卫生行政组织:对国家公共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组织。
26.卫生服务组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服务组是。
27.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管理:指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及其所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管理。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包括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机构。
28.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指由县级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合组成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29.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处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级医疗卫生组织的枢纽。
它承担本想真的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社区卫生管理等任务。
30.村级卫生组织:是在村民委员会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群众共同筹资建立起来的社会公益性的基层卫生事业单位,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底网,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的最基层组织,是国际卫生体系与农村居民发生联系的第一季接触点。
31.卫生服务:卫生机构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32.卫生服务提供者道德危害:由于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供方居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垄断市场,供方具有诱导需求的能力。
卫生服务提供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向消费者提供不必要、不合理甚至过度的卫生服务。
这就是卫生服务提供者道德危害。
33.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不禁对服务对象有益,而且对非服务对象、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均有益处。
34.第三方付费:除自费医疗外,大部分有集资医疗或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都不由消费之直接支付全部医疗费用,而是由第三方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
35.卫生服务需要: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的差距而提出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和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36.卫生服务个人需求: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
37.卫生服务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地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38.卫生服务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卫生服务提供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
39.两周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40.两周患者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1000%。
41.两周患者未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1000%。
42.住院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
公式:住院率=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43.人均住院天数:住院服务利用指标。
公式:人均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44.应住院为住院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
公式:应住院为住院率=需住院而为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45.卫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为省级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的一门学科。
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科学。
46.成本:卫生经济分析中成本指实施某项卫生服务规划或方案所消耗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包括公共支付和私人支付的,通常用货币来表示。
47.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这类成本成为固定成本。
48.变动成本: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增减而增减,呈正比例变化,这些成本成为变动成本。
49.直接成本(直接卫生费用):指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或所花费的代价,一般把与伤病直接有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所指出的费用作为卫生服务的直接成本。
50.间接成本(间接卫生费用):因伤病或死亡所引起的社会成本或代价,包括休学、休工、因病伤或死亡所损失的工资、资金或丧失劳动生产力所造成的产值的减少。
51.效益: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
52.贴现:卫生计划方案的实施往往不止一年,不同年份的货币时间价值不同。
贴现就是把将来不同时间的成本和效益换算成现在这一时点上的价值,以便个方案之间进行合理的比较。
53.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只有效益不低于机会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
54.净现值法:计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的现值总和之差进行比较,并根据其差值即净现值对方案做出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55.年当量净效益法: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
应用年当量净效益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称为年当量净效益法。
56.效益成本比率法: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应用效益成本比率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称为效益成本比率法。
57.质量调整生命年: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或方案,拯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
但不同的人其延长的生存质量不同,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的生活质量想弹鼓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称为质量调整生命年。
58.是能调整生命年:非致死性健康结果与早逝的复合健康评价指标,用来衡量人们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经济负担。
ii.论述1.卫生事业及其影响因素: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
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
3.管理水平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ui打的效益。
卫生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
4.文化背景文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卫生人力资源、健康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的可获得性三方面。
其中,WHO把成人识字率、尤其是妇女识字率作为评价卫生保健服务接受程度的重要指标。
5.人口状况人口质量的高低,即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
不同的人口构成,意味着不一样的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也意味着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会有所不同。
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因生态环境因素往往具有动态变化和事件突发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卫生部门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能力。
2.如何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