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1.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教案
1.让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让塑料盒在水平面的相同位置,比较移动的距离
2. 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三)科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渡:物体除了由于运动而具有能,还因为什么能具有能量?猜测一下,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模仿探究动能的过程,思考这几个过程,提出猜想:重力势能可能与高度和质量有关
教学设计
学科
物理
年级
8
教师
课题
第十章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
日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以及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动能和势能,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机械能。教材对认知内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论的描述很详细,但探究方法及原理比较突兀,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问题
1. 哪些量变化?哪些量不变?
(质量改变、速度不变)
2. 如何改变质量?
(使用质量不同的小球)
回答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体会实验设计和验证过程
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二、新课教学
3.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同一高度滚下,到达平面的初速度一样)
总结实验设计思路:
1.机械能概念的提出
(1)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2)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回顾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回顾学习内容
巩固学习内容
(六)课堂训练
分析,讲评
完成习题
通过习题检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的学习成果,同时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导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导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理解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意义;掌握用机械能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高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机械能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高度。

三、教学准备•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等)。

•教学材料:课本、教师讲义。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问题: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机械能呢?举例讨论。

•列示学生回答的示例,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利用机械能。

•展示学习目标:掌握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速度而拥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介绍机械能的计算公式: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其中动能 = 1/2 * m * v^2,势能 = m * g * h。

•注重概念的解释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

3. 实验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利用小车实验,观察斜面上小车运动的情况,并测量相关数据。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实验相关问题,如小车在不同高度释放时的速度是否有差异等。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展示,进行总结和讨论。

4. 计算练习•布置小组计算练习:根据给定的物体质量和高度,计算物体具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指导他们合理利用机械能的计算公式。

•适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弹簧储能、电梯运动等,展示实际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的例子,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源危机、新能源种类2、掌握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有关因素(2)过程与方法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

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积极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

强化合作共赢的团队素养。

树立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过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有关因素(2)教学难点抽象的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三:教学设计(1)重点如何突出循序渐进,合作共赢。

先有优秀学生进行展示,结合教师的点拨,再进行全组的合作学习,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努力做到面向全体。

(2)难点如何分散1、变抽象为感性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所有的能量形式均配以贴切的图片,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视觉刺激逐渐建立抽象的能量概念。

2、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对于功能关系、功的转化与守恒,可以在第二课时进行。

既照顾到难点分散;又能做到动能、势能的重点知识突出。

学情、教记四:教学过程一:提前预习,我主动(一)我初步学到了:1.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简称。

2.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前者叫做,后者叫做。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叫做。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就越大。

4.物体被举的越,质量越,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5.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三)课外拓展:搜集新能源、节约能源的有关知识。

初步了解熵增加原理。

二:探究合作,我参与活动一:视频引课,引发思考(2分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能量的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新能源?活动二:认识机械能(4分钟)思考:具有能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说一说:下列物体中是否具有能量?想一想:他们如何对外做功?活动三.实验探究:影响动能的有关因素(7分钟)想一想:动能可能与、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课方案时间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型试验研究教课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看法;经过实验研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要素。

2、能力目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经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虑,培育学生分析与概括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利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育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感情目标:培育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研究问题的优异习惯,重视实践,养成慎重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质量;有意识地浸透辩证唯心主义看法的教育。

教课重点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要素。

教课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要素课时1课时教课假想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教课过程中指引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这就要指导学生主动的依据实验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观察,综合分析,达到从实践到认识上的飞驰。

别的要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帮助理解,拓宽知识。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发问举例引题,建立相关物理看法:(3min)1、物理学上所说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两个必需要素?2、功的单位是什么?3、第一经过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关于“能”方面的俗语,如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能源等,引入“能”这个看法。

4、从实例中抽拿出能的基本含义。

如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压缩的弹簧、举高的铁锤等都可以对其余物体施力,并可以使其在力的方向上挪动一段距离,即都能对其余物体做功,从而概括出能的看法。

5、针对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要素,并联合实例中的物体是因为运动还是举高或是发生弹性形变等而可以做功,得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看法。

(二)、学习目标:(2min)1、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看法2、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要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掌握机械能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

3.学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4.提高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讲述运动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机械能的兴趣,提出物理概念学习的问题。

2.知识讲解(30分钟)•机械能的概念及公式: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表达式及单位。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机械能的转化,毛球撞击实验,机械能守恒定律。

3.案例分析(20分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练习与讨论(3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享答案。

老师现场解答,引导学生自主掌握解题技巧。

5.课堂反馈(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机械能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高学生联结知识点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在合作中让学生互相帮助,达到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的目的。

教学方法材料1.课件PPT2.练习题3.思维导图4.模型图教学评价1.后测考试通过后测考试,考查学生对机械能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言语表达、协作精神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评定综合表现成绩。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本节课重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需要通过例题让学生从简单到难逐步掌握机械能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多进行交流并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案例分析和练习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推荐】.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推荐】.doc
观察、思考
思考,回答问题。
用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演示实验中包含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新课作铺垫。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事例。根据图片提问:飞行中的飞机具有什么能?
讲授
水能和风能是水或者空气因为运动或者位置高而具有的机械能。
展示
展示图片或者视频,表现自然界的机械能有利也有弊。
板书
2.在水(风)力发电站,将水(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提问
请学生观看图片或者视频,了解:水电站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的,风力发电是怎样的。
观看
了解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观看,思考分析
了解水能的破坏性释放造成灾害。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做单摆实验,并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单摆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指导学生做教科书中的铁锁摆动的实验。实验前提问:铁锁会打到鼻子吗?
讲授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板书
2.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板书设计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1.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两种能量之和。
二、机械能的转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守恒
1.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教案10.6合理利用机械能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教案10.6合理利用机械能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生活常见的力,又学习了与之相关的简单机械,对物理学习有操作性兴趣,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有些同学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并能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能量的概念。

能与功的关系,能量的单位。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3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简单分析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的预习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知道能量的概念,能与功的关系,能量的单位。

(2)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让学生知道决定物体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3)采用分析法,让学生知道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法、观察讨论相结合。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演示用:斜横,钢球,滚摆,单摆,弹簧,木球。

学生用:动能和势能实验装置各一套。

一、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功的相关知识,今天继续来学习本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相关龙卷风视频)。

龙卷风经过时,会有拔起树木、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

通过对龙卷风的了解,它对被吸走的物体做了功,从而引出能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一)能师:大家都回答的很好,说明大家前面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

在物理学上,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这也就是物理上,能量的定义,能量又可简称为“能”。

就比如龙卷风就具有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根据能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物体是否具有能量?(1)风吹动帆船航行,风对帆船做了功,因此我们说风具有能量。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沪科版八年级1初中物理.doc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沪科版八年级1初中物理.doc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材分析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内容标准:(1)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能、动能、势能的概念。

(2)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的因素。

(3)在探究过程中渗透“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对能量的引入和理解。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对能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以问题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

采用边探究边研讨的方式得出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学生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并运用“变量控制”分析法。

当一个被研讨的物理量同时与几个不同的物理量有关时,可以先限制一些有关的变量,只突出探讨被研讨物理量与其中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o如此再逐个研讨出被研讨物理量与每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再归纳出总的规律。

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计算机CAI课件、斜面、木板、钢球、泡沫块、自制水轮机模型。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你们听说过太阳能、风能吗?学生:听说过教师:除了这些还听说过其它形式的能吗?学生:举例……教师:以上我们探讨的内容都涉及到能,可见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休具有能呢?(二)新课教学[实验演示]水轮机转动。

流动的水对叶轮施了力,并使轮子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根据前面的所学的知识可知:流动的水对水轮做功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八年级下第九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重点】:1、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2、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工具】:课件、斜槽、钢球、木块、小桌、沙、重物1、重物2、橡皮筋、弹簧等。

◆教学情景导入1、复习提问: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②演示: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市面上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分析推力和重力的做功情况。

结论:推力做了功,重力没有做功。

2、引入出示斜槽,并演示(1):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引导学生分析钢球撞击木块的过程中的做功情况,(引出能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一、能如果一个物体能移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移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动能再演示(1)分析钢球能做功是因为钢球在运动。

引出动能的概念。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举例:流动的不、风(流动的空气)、运动的汽车、运动的火车、飞行的飞机等都具有动能。

以汽车和火车为例,设问:运动的汽车和运动的火车都有动能,它们动能是一样大吗?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出新问题)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演示(2)让同一钢球以不同的速度对木块做功。

现象:速度较大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较远。

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演示(3)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和木球,以相同的速度对木块做。

现象:质量较大的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较远。

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归纳小结: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_17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_17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三种能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分析势能跟动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
合作探究
知能的影响因素?
小结: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时,既要考虑质量,又要考虑速度.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速度相等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问题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小结:比较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时,既要考虑质量,又要考虑高度.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离地面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问题3: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小结:比较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时,主要考虑形变程度的影响.同一个物体,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知识点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问题1:通过分析单摆实验,说明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
小结:单摆摆在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单摆在上升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出示一个足球动画,学生观察并联想游戏说明,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情况.同时加强安全教育.
最后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引导学生概括三种能量的转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升、下降、地面接触三个过程思考、讨论、交流,并说出答案,说明原因.
教师补充、纠正学生的答案.
通过AR技术展示地月系统,用新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和愿景。
1.通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社会价值.
2.通过AR技术展示地月系统,用新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究的愿景。
重点
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难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精品】.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精品】.doc
思考
基于观看的内容思考问。
提高学生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什么是机械能?
什么叫做“机械能守恒”?
聆听,总结
反馈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讨论
试从能量角度分析“不尽江河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中的道理。
讨论
将能量、做功、能源结合起来,宣传节能意识,倡导绿色能源。
板书设计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1.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两种能量之和。
二、机械能的转化及守恒
1.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水能和风能是机械能;
2.在水(风)力发电站,将水(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滚摆、单摆、篮球、教科书第74页的“罐子”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实验
提问: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现象发生吗?
将教科书第74页所示的“罐子”沿不太陡的斜面滚下。
提问:开始铁罐在斜面上具有什么能?
向下滚动时具有什么能?
铁罐滚动时橡皮筋有什么变化?具有什么能?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做单摆实验,并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单摆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指导学生做教科书中的铁锁摆动的实验。实验前提问:铁锁会打到鼻子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难点】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动能与势能【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6-209,完成以下问题:1.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越多.因此,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J).3.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人们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类能称为势能.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合作探究】探究一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快慢一样吗?哪次木块B被撞得远?说明了什么?答: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底部时速度越快,木块B被撞得越远.说明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哪个钢球把物体B 撞得远?说明了什么?答: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钢球能将木块B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转换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在同一水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4.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不同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控制小球在撞击木块时速度相同,探究动能和质量的关系;同一小球从不同位置释放,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5.你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吗?答: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探究二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A.如图甲、乙所示,同一钩码在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撞击沙子上的相同小桌,观察桌腿下陷深度.B.如图乙、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钩码,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沙子上的相同小桌,观察桌腿下陷深度.1.转换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桌的桌腿在沙子里陷得越深,说明钩码的重力势能越大.2.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控制重物质量相同,探究重力势能与重物所在高度的关系;质量不同的重物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控制重物所在高度相同,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3.根据实验现象,你知道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吗?答: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演示一射箭时弓的形变越大,箭射得越远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教师点拨】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3.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跟进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动能就比火车动能大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洒水的洒水车动能不变2.下列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是(C)A.停在水平路面的汽车B.被捏成娃娃的橡皮泥C.腾空的跳高运动员D.被压缩的弹簧知识点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9-210,完成以下问题: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合作探究】探究三动能与势能的转化1.观察滚摆的运动,想想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答:(1)摆锤向下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摆锤的动能变大,摆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当摆锤过中点向上转动过程中,速度变小,摆锤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摆锤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分析单摆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3.你知道蹦蹦杆的能量转化过程吗?答:当你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时,弹性势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帮助你向上跳跃.4.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答: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演示二 小制作——抛掷装置(1)如图所示,利用橡皮筋、木片及瓶盖,制作一个抛掷乒乓球的装置. (2)使用中,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松手后,球是不是被抛得更远?答:是,因为橡皮筋越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当手指松开后,球获得的能量将越多,故球将会被抛得更远.【教师点拨】1.在分析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时,首先分析能量转化的全过程,找出它是由几个过程组成的;然后对每个过程中的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继而确定哪种能量减少,哪种能量增加.2.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能直接转化.只有伴随动能的转化才能实现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跟进训练】请试着说出蹦床运动员蹦床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解: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动能,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课堂小结合理利用机械能⎩⎪⎪⎪⎪⎨⎪⎪⎪⎪⎧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机械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高度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1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⑶在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⑵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⑶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铁球等教学设计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有关能源的片断).看罢录像,请同学谈感受。

观察思考。

谈感受。

引入课题组织学生展示。

引导学生竞争,尽力列举出所熟悉的能量形式。

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常见的能量形式。

展示有关“能源”的资料.小组讨论:举出学生所认识的能量。

教学过程一、基础演练1.如图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 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 m。

3. 如图所示,物重5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拉力F为10N.不计绳和滑轮重,物体受到的阻力 N.4.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800N 的物体时,则F 1= , F 2= ,F 3= ,F 4= 。

5.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重,如果物体重力分别是G 1和G 2,那么G 1和G 2的关系是( )A .G 1=G 2B .G 1=2G 2C .G 1=21G 2D .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1N ,拉力F 为5N ,则重物G 和弹簧秤读数为( )A .G 为4N ,弹簧秤读数为5NB .G 为9N ,弹簧秤读数为10NC .G 为10N ,弹簧秤读数为5ND .G 为9N ,弹簧秤读数为5N7.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文
小组探究,展示实验及讨论成果,归纳:物体由于被高举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影响重力势能的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弹性形变。能量的单位都是焦(J)。
学生思考。
解答课后习题。
总结回答。
能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看图表.
学生猜想、讨论课文、讨论实验步骤。学生分析.
回答:不同质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下滑,保持相同高度的实验前提。
回答:相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从而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分组实验、讨论、归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汇报研究结果。
教学资源及媒体
多媒体(课件)、斜槽、钢球、木块、小桌、沙、重物1、重物2、橡皮筋、弹簧等。
教学过程(第1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习
引入
1、复习提问:
例举生活中关于“能”方面的俗语,如“能源危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电能”“热能”等。能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那么什么是能?什么叫机械能?如何利用机械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举例:流动的不、风(流动的空气)、运动的汽车、运动的火车、飞行的飞机等都具有动能。
以汽车和火车为例,设问:运动的汽车和运动的火车都有动能,它们动能是一样大吗?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出新问题)
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2)让同一钢球以不同的速度对木块做功。
演示(6)让同一物体从不同高度下落,冲击小方桌.
现象: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小桌下陷的越深。
结论:质量相同量被举的越高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演示(7)让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分别从同越大,小桌下陷得越深。
结论: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⑶在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⑵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⑶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清镇市站街中学教学设计表
课题
合理利用机械能
授课人
韦洪
时间
2014年5月25日
课时安排
2
课标要求
⑴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⑵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⑶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势能及它们的转化。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有些抽象,所以要尽可能的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学习物理也接近一年的时间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发展,已具备了从众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能力,分类的意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这节课就是这些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
归纳小结: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它是运动的所以它具有动能,飞机又被举高所以它具有势能。也就是说说飞机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功和能:一个物体具有能,就说明它有做功的本领。但是它不一定正在做功。
从能的角度归纳录像物体所具有共特征:物体都在运动中,都在对外做功。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有学生能分析出来
新课教学
一、能
如果一个物体能移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移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动能
再演示(1)分析钢球能做功是因为钢球在运动。引出动能的概念。
本节课将学习这些知识
学生回答观察思考谈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引入新课
结论:推力做了功,重力没有做功。
2、引入
出示斜槽,并演示(1):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引导学生分析钢球撞击木块的过程中的做功情况,(引出能的概念)
回答“汽车限速”问题。
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速度对动能的影响大。
能体会出能量概念
能举例
根据现象可以总结出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三、势能
演示(4)A、压缩的弹簧能移做功;B、拉长的橡皮筋能移做功;C、被举高的物体能移做功。它们都能移做功,就说明它们都有做的本领,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具有能。这一类的能跟前面的动能的存在形式不一样,我们把这一类的能叫做势能。势能分为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学生
现象:速度较大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较远。
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演示(3)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和木球,以相同的速度对木块做。
现象:质量较大的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较远。
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归纳小结: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教学重点
1、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2、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交流总结。
学习方
法指引
(1)指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时事。
(2)控制变量法:物理现象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使其中一个变化,其余不变,物理现象的变化变量这个因素所引起。分析观察结果就可以得到物理现象与这个因素的关系。用同样方法将每个可能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结论。
1、弹性势能
①定义:由演示(4)A、B分析得出: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②举例:被压缩的弹簧、被拉长的橡皮筋、被踩弯的跳板等都具有弹性势能③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
演示(5)观察弹簧和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变化。
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
①定义:演示(4)C分析得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②举例:空中飞行的飞机、被举高的一切物体。③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