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一、《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③。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了,正是赤壁之战前夕。

《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全诗十四句,除末两句为与诗句内容无关的乐谱套语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神龟虽寿”,说命长;“腾蛇乘雾”,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长,本领多么高,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也就是违逆不了客观自然法则。

人亦如此,长命百岁,官高位隆,最后都要成为土灰。

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由此却引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认为人既然都要死,死后一切皆空,倒不如及时行乐;另一种则认为既然要死,就应该使生活有意义、有价值。

而诗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千里马已老,且又伏在槽枥之间,可是它不因年老而衰疲,不因不在草原而意懒,还是“志在千里”,这就显示了千里马的素质和气概。

这两句是比喻,是为了引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相映照。

曹操这时已击败了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恒,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因此他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10首赏析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10首赏析

七年级上册㈠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以老马自喻,写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表达了追求伟大理想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㈡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自选角度,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进行赏析。

示例1: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2、这两句诗用词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斜”字形象描绘出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突出了环境的优美,画面感强。

2、下列有关这首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与同时代的诗人王昌龄并称。

B、《过故人庄》从诗歌的形式上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田园诗。

C、全诗由“邀”到“至”“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D、整首诗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园生活简朴亲切。

点拨: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朗读尾联,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说说理由。

示例一:应重读“还”。

“还”是“再”的意思,诗人深为农庄的美景和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花。

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人的深厚友情,体现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及默写

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及默写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4)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3.《次北固山下》(1)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与岸齐平;顺风行船,风正且顺,一叶白帆高悬。

(2)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该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3)赏析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游子的音讯带给家乡,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4.《天净沙·秋思》(2)该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3)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该句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西风,孤寂地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盘旋的寒鸦,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

(6)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对比衬托了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1、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本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铺垫。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该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2、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阔”和“悬”字用得好。

“阔”字表现出“潮平”。

春潮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

风顺风和,帆儿高悬。

“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了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透出自然的规律,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时序交替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人生哲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4、诗中用”客路“、”行舟“、”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赏析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明确:写景抒情的诗。

杨花,子规(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体现出飘零孤寂之感。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10篇详细解析及赏析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10篇详细解析及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三、次北固山下 (5)四、天净沙.秋思 (7)五、咏雪 (8)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10)七、《论语》十二章 (13)八、诫子书 (17)九、狼 (19)十、穿井得一人 (24)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⑴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竟:完毕,结束,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枥(11):马槽。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背景】《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好身心,才可以延年益寿。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考题链接】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是哪句?并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2.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第1首.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重点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参考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背景知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重点赏析1.炼字(1)全诗一题目中的“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诗歌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临”字写诗人登高观海,起笔气势不凡。

(3)“涌”字写出了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对大海的赞美。

2、表现手法(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创造了极其开阔的意境,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2)虚实结合。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3)动静结合。

先描写海水和山岛,水波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二者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秋风”“洪波”,又回到动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赏析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赏析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赏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背的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七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及其赏析: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诗中的“明月”和“霜”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清冷,而“举头”和“低头”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动作和心理状态。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和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层云”和“归鸟”,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3.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啼鸟”和“风雨声”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变化。

4.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边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脱。

诗中的“孤舟”和“独钓”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心境。

5.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中的“白日”和“黄河”形象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而“更上一层楼”则寓意着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6.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这首诗以游子离家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

诗中的“手中线”和“身上衣”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为儿子准备行装的情景,而“寸草心”和“三春晖”则寓意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代诗人的文学艺术,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古诗词四首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四首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四首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

《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

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共分为五部分,开头序曲《艳》,后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写《观沧海》时,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豪情万丈,登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触景生情,更是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全国的人生信念,整诗也是充满豪迈与激昂。

【全诗赏析】《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译文和注释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在床前,月亮明亮如白昼,我以为地面上布满了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又开始思念故乡。

注释:
床前:床的前面,指躺在床上的人的视野。

疑是:怀疑是。

表达诗人对月光的误解和想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乡之情。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白天依山尽,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远景,就要再往上爬一层楼。

注释:
白日依山尽:指白天的太阳落山了,天色接近黑暗。

黄河入海流:指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人们探索渴望无限的远景,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3.《登飞来峰》 - 杜甫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山上有很多高塔,听说鸡鸣了才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挡视线,因为身处最高层。

注释:
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是指位于四川的一座高山,山上遍布寺庙和塔。

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杜甫无惧困境,自信心境高尚。

结束语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代诗词的译文和注释,希望对学生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有所帮助。

请在以上方框中查看回答。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七上古诗词鉴赏专题1、王湾《次北固山下》(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这两举一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

参考:这两句话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寓有生机。

(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潮平两岸阔(5) 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颈联:高兴、喜悦(积极、乐观、向上);尾联:淡淡的思想愁绪。

(6)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7)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的理解。

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

2、杜牧《赤壁》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参考: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苏轼《浣溪沙》(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参考: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1(3)赏析下阕。

参考: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4、王建《十五夜望月》1.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参考: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2.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

参考:不明写月光,用“地白”二字写月光照射庭院的凄美意境,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联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完整word版)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完整word版)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1.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2.《观沧海》以字统领全篇的景物描写。

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观描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

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3.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4、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答案:(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3.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十二首)一、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所展现的画面。

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3.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两句作简要赏析。

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的胸怀。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杨花,子规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三、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的画面。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试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加以赏析。

这是诗的颔联,是船上所见景色。

“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写得恢弘阔大。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全解(原文+鉴赏+默写考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全解(原文+鉴赏+默写考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全解(原文+鉴赏+默写考点)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

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

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默写考点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赏析第一部分:课内赏析观沧海【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碣石:山名。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③竦峙:耸立。

④星汉:银河。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赏析】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1、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两句作简要赏析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次北固山下.唐.王湾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它抒发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及文言文赏析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及文言文赏析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及文言文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及作者介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词语注释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

龙标:古地名,在今洪。

2、左迁: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3、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的总称,在今省西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桐梓和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树上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夜雨寄北(唐)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背景《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注释①选自《义山诗集》。

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生[1],又号樊南生。

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1.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2.《观沧海》以字统领全篇的景物描写。

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观描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

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3.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4、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答案:(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3.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古诗词赏析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五、龟虽寿曹操
六、过故人庄孟浩然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这首诗借景抒情,跨越时空,借夜雨把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表达了强烈的思念和渴望,内涵丰富,令人回味。

语言上用词准确,文字简约,言浅意深。

十一、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诗的前半部是议论,后半部是描摹,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

十三、如梦令李清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