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何谓_空间_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_张品
2011年第15期总第293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152011Sum No.293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张品(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摘要]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合理领域。
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高度,梳理空间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解析空间研究的范式,总结空间研究的理论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空间,其物质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将社会、空间和时间三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为当下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工具。
[关键词]空间;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1)15-0140-04[作者简介]张品(1981—),女,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
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兴起,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中心。
“社会的发展只有在都市生活中、通过都市社会的实现才可以感触到。
”[1]59城市是具有一定边界的实体区域,社会发展的空间维度被凸显出来。
社会学尤其是城市社会学对此做出了思考,空间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实践研究中形成了特定的研究方法、观察视角、话语概念和分析方式。
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高度梳理空间的经验研究,解析空间研究的范式,总结空间理论的基本内涵,可以全面、详细地把握什么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进而为当下社会学界掀起的“空间热”和社会学领域中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础。
一、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历史脉络纵观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历史,“空间”一直伴随于城市社会的研究。
城市的发展变化使空间研究呈现出现、确立、转变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空间的出现:对城市社会空间性的意识工业革命在19世纪的欧洲掀起了城市发展的大浪潮,城市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城市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传统的城市社会学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
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必读书目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必读书目行政管理专业必读书目1.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2.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4.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5.亚当斯密:《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6.戴维·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7.保罗·海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8.列维特:《魔鬼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9.张五常:《经济解释》,中信出版社10.米勒等:《公共问题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格雷厄姆?普里斯特:《牛津通识读本:简明逻辑学》,译林出版社12.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3.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格致出版社14.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译文出版社15.布坎南、图洛克:《同意一致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商务印书馆17.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22.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3.科斯、王宁:《变革中国》,中信出版社24.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5.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6.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7.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8.约翰·麦克利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9.莫提默·艾德勒:《大观念:如何思考西方思想的基本主题》,花城出版社30.陈剩勇:《政府改革论——行政体制改革与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1.王春福:《公共政策论——社会转型与政府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2.何翔舟:《政府成本论——政府成本管控的路径与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3.张敏杰:《社会政策论——转型中国与社会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4.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35.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36.蔡今中:《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2.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4.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2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7.詹姆斯·L·多蒂:《市场经济:大师们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20139.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110.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11.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2.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亨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亨利·明茨伯格:《卓有成效的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5.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乔纳森·R·汤普金斯:《公共管理学说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20111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9.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0.王浦劬、莱斯特·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戴维·伯恩斯坦:《如何改变世界:用商业手段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中信出版社,201323.埃德蒙?费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信出版社,201324.格利高里·迪斯等:《社会企业家的战略工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6.陈剩勇:《政府改革论——行政体制改革与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7.王春福:《公共政策论——社会转型与政府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8.何翔舟:《政府成本论——政府成本管控的路径与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9.张敏杰:《社会政策论——转型中国与社会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0.格雷厄姆?普里斯特:《牛津通识读本:简明逻辑学》,译林出版社,201431.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32.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3.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34.蔡今中:《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卡森:《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3.冯玉祥:《我的生活》,北方文艺出版社4.德内拉?梅多斯:《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邱昭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5.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高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6.朱惠荣:《徐霞客游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7.蒲坚:《解放土地: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中信出版社8.威廉.阿朗索:《区位与土地利用》,商务印书馆,20079.R基钦:《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10.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土地规划管理—美国俄勒州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11.梁鹤年:《简明土地利用规划》,地质出版社,200312.华生:《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东方出版社,20131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14.朱启臻,赵晨鸣主编:《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5.Jerry Jones,《Land value for public benefit》,Published by the Labour Land Campaign,New extended edition ,/doc/833374839.html,(网上有电子书)16.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7.朱强:《农地流转风险与防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19.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蒂莫西.比特利:《绿色城市主义——欧洲城市的经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等译,华夏出版社22.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周京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沃尔特.艾萨德:《区域与空间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4.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5.汉斯·于尔根·尤尔斯:《大城市的未来》,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26.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威廉·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朱强等译28.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9.巴里·卡林沃思、文森特·纳丁:《英国城乡规划》(第14版),东南大学出版社30.埃比尼译·霍华德:《明日的花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31.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等:《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朱强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2.应佐萍:《房地产营销策划》,北京大学出版社33.叶剑平:《房地产营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4.筑龙网:《房地产营销方案实例精选集》,机械工业出版社1.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3.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124.约翰·费思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黄浦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6.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7.艾伦.J.斯科特:《城市文化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康拉德·西诺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群言出版社,200811.杰里·本特、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13.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4. 乔尔·科特金:《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5.小岛明:《日本的选择》,东方出版社,201016.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1120.约翰·L.坎贝尔:《制度变迁与全球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22.埃尔顿:《历史学的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24.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5.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6.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7.科尔奈:《思想的力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28.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29.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30.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社会工作专业必读书目1.《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2.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3.吴晓波:《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米尔斯、帕森斯:《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5.荣格:《心理类型》,上海三联书店,2009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7.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310.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许良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2.阿德勒:《超越自卑》,黄光国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13.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张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4.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商务印书馆,201015.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198916.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17.郑也夫:《代价论:—个社会学的新视角》,三联书店,199518.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南京大学出版社19.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20.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重庆出版社22.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23.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4.J.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25.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6.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27.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三联书店,200129.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30.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3.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34.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5.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培训课件
社会地区研究是城市内部小地区-国情统计 区(census tract)的一种类型化方法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20
社会地区研究的具体步骤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21
社会地区研究的空间结果
工业社会 发展趋势 社会系统 概念
3
社会空间的概念
4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城 市 空 间 中 的 社 会 空 间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5
内容提示
空间与社会空间 城市社会空间古典模型 社会地区研究 因子生态分析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6
同心圆模型
Ernest W. Burgess,1925
芝加哥学派 圈层扩展模式 侵入-演替学说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30
广 州 社 会 区 分 布 (
1990
)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31
因子生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域单元问题
国情调查区、街道为同质地域的假设
2)资料问题
国情调查资料是10年或者5年才进行一次
3)城市性质如何影响因子构成和空间类型的问 题
4)中国城市的特殊性问题
中国城市中居民的迁居自由度低,社会区不象西方发
流动人口集聚区与少数民族集聚区
在一些中国大城市中,阶层分异、社会区分
化的现象加剧,分别出现了由农民、少数民族
居民构成的新的类型的社会区。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47
主要存在问题3: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之间 的对比、内陆城市社会区研究
中国城市社会区的形成机制分析
学生考上大学,则居住在文化区或专业人士区 毕业后的住宅类型和区位决定于单位的实力 考不上大学,就业于商业和工业,其住宅也决定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社会学研究”(项目号:20&ZD150)的阶段性成果$林聚任刘佳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实际上是一种空间不平 等的体现,具有特定的时空特征和内涵。
在空间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问题:一是城乡关系是一种空间关系;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等是一种空间上的不平等;三是城乡融 合发展需要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融合;四是城乡融合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空间原则。
关键词 空间不平等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社会学 空间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城 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发展所呈现的“极化”不平等问题突出。
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 见》,明确提出未来要着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 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也 是一个空间重组和整合过程。
从社会空间观点来看,城乡发展不平等可以说是城乡空间结构与要 素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关系的不平等已被看作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虽然对 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但都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城乡发展特有的一些空间现象与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整合社会空间研究相关的理论观点,对中国 的城乡融合发展做出新的理论探讨。
关注空间不平等问题社会学虽然长期以来重视社会不平等研究,但直到近年来随着社会空间研究的兴起,空间不平等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空间不平等既表现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在城乡社会之间。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
城市设计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重要的灵感和指导。通过对城市社会现象的空间分 布和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居民的行为习惯和生活需求,为城市设计提供 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案和措施。例如,通过对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更好地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人文价值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对城市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和 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城市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入的实践支撑。例如,通过对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更好地探讨城市的阶层结构和空间不平等现象,为政策制定和社会改革提供理论支 持和实践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指城市社会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和动态变化,如人口分布、就业岗位与居 民区的空间关系、交通流量与路网的空间关系等。这些空间关系是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的核 心,也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关键问题
2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发展和完善阶段以及 深化和创新阶段
城市管理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态和管理需求。通过 对城市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和短板, 提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例如,通过对交通流量和路网的空间关系进 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优化交通组织和管理,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导师:xxx
1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的构成
2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的演变过程
3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的应用
城市社会空间模型是用来描 述城市中社会现象的空间分 布、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的 综合性概念模型
[资料]现代社会学实际的社会空间转向(1)
社会空间问题,正在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研究社会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福柯认为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的相互联结、团与团之间相互缠绕的风格[1],“后现代思想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思想家们重新思考空间在社会理论和构建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空间意义重大已成为普遍共识”[2]。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和理论拓展,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其理论旨趣、观察角度、话语概念或设问方式,为社会经验事实的社会学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转向,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为一种新的社会学想象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一种新的问题意识。
那么,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的路径和理论转向,如何理解空间?空间的演绎路径和论证逻辑如何?社会空间的理论架构和经验研究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经由社会空间视角提出什么样的命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思路是:首先经由社会空间的缘起,诠释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社会知识史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接着经由社会空间视角的经验研究的展开和理论的解释维度的论述,检视不同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社会空间形式与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5&ZD037)的阶段性成果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潘泽泉内容提要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近几年一个热门话题,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限度,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知识史的回顾和总结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分类概念且为整个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空间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一件重要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评述
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作者:赵芳【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包括古典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择要介绍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功能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介绍了几位城市社会学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
包括凯文.林奇、威廉.H.怀特、林.H.乐芙兰和祖肯、欧登博格、爱德华.索亚、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的观点。
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肇始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市又是工商业经济的物质依托。
如K.J.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区域内的各种经济产物──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1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作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的功能得到强化,对城市不同空间位置的经济功能分异的研究,使城市经济学研究蓬勃兴起。
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对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逐渐演变成研究城市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城市物质空间的经济属性得以深究。
对城市不同地域空间表现出的不同经济利益的回报率,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与规律的体现,从而空间位置的选择被置于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的重要内容。
工业城市的精英群落──企业家和商人,对不同空间经济利益的不同回报率的追逐导致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忽视。
作为人的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外部环境,在一开始,很奇怪地,把人给抛弃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城市环境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相继产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城市也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较农村为高罢了。
城市里的各种人类活动都与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人口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与产业、设施、资源、空间、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
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存在食物链、营养级和生存空间环境,都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新都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 二) 物 质 空 间是 应 用 学 科 利 用距 离 、 方位 、 角
别 于芝 加哥 学派 的关 于都 市 的论述 聚合 而成 。它不 仅关 注空 间过程 的后果 ,更试 图把 握空 间形成 的社
度、 比例等要素直观的表现空间的方式 , 他们剔除了 空间的社会 属性 , 并视其为可以随意改变 的无生命
的东西 。
会、 经济 、 政治机制 , 这其后就是阶级和资本这两个 重要概念。纵观新都市社会学理论 ,发现都凸现出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 社会空间是经济学家 ,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 家关注的部分 , 他们运用各 自的概念体系把人与空 间相结合 , 形成诸如区域经济 、 城市生态系统 、 空间 图腾 崇拜 等林林 总 总 的解 释 。社会 空间更 加强 调空 间的社会关系 、 社会因素 、 社会秩序与空间因素的相
互 作 用 。“ 它 的基 本 假设 是 空 间( 或环境的) 和位 置
上 的考 虑是 日常社 会关 系 的一 部分 。” 若早期 对
空间的认识是以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问为基本进路的 话, 那么, 社会 空 间便是 现 当代 社会认 识空 间 的主导 性 思路 。
数学领域 的空间更多被定义为思辨或抽象的范畴 ; 物理学和建筑学领域的空间则倾 向于空间的物质形 态; 在社会学领域 , 社会学家们认为仅从这些方面来
人 是空 间的 内容物 。
合在一起的各种感官意向结合为一些统一的观点的 方 式 。” 他 还强调 了空间 的五种 特质 : 空 间 的排 他性 ; 空 间 的分割 性 ; 对社 会 关 系 的 固定 效 应 ; 空 间
接 触 与否 改变 着社 会 互动 参 与者 之 间 的关 系性 质 ; 行 动者 的空 间流动 与社会 分化相 关 。早期社 会学 家 们 的研 究为 以后 的空 间研 究奠 定 了基 础 。
浅谈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浅谈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
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
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转向在城市研究中,空间一直是建筑学、地理学、规划学等传统空间学科研究的对象,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视野,始于20世纪70年代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的发现以及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
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空间不同于传统社会学根据群体、社会距离划分出的社会结构形成的具有抽象意义的社会结构空间,而是将社会与城市空间紧密结合。
从地理维度去阐释社会特征和社会结构,表达了对于传统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的某种修正和拓展。
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转向过程及其意义,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种新的理论和视角。
一、空间的发现:社会空间转向的早期奠基城市社会学在萌芽时期,就不乏学者以空间的角度关注城市社会。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述了城镇和乡村的分离和对立,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的某种程度的强调,尽管还比较隐晦,但视野转向可见一斑。
Ⅲ迪尔凯姆在《宗教社会及其基本形态》中指出,—个特定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体现着空间,那么各个地区不同的情感价值使空间具有了不同的品质,空间可以根据源于社会的标准进行划分,空间安排会折射出主导陛的社会组织模式。
从而为城市社会与空间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恩格斯为了揭示城市内在的贫富现象,对19世纪曼彻斯特的居隹隋况进行研究,把英国社会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阶层,并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描绘出曼彻斯特的住宅分离景观模式。
芝加哥学派的伯吉斯(E Burgess)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的解释框架,描绘出城市内部人群的地带分异。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空间社会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在理解和超越传统框架的基础上,推动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空间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致力于研究空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对空间社会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和基本理论。
空间社会学关注空间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行为、互动以及结构,同时探讨社会如何创造和利用空间。
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广泛,涵盖了城市化、地域发展、社会分工、社会移动等多个方面。
文章重点分析了空间社会学的理解与超越两个方面。
在理解方面,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证研究,展示了空间社会学如何揭示社会空间的结构、功能和变革规律。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现象,还能为政策制定和社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超越方面,空间社会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关注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如全球化、信息化、环境问题等,以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文章还探讨了空间社会学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空间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中人群的聚集与分布规律、不同区域的社会差异以及地域间的联系与互动。
这些研究对于城市规划、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章对空间社会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空间社会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该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一文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空间社会学的新视角和思路。
通过不断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Abstract:_______,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s committed to study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pace and society,_______, interaction, and structure,_______, covering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urbaniza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_______,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spatial sociology reveals the structure, function,_______,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olicy-_______, spatial sociology needs to go beyond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cusing on new social phenomena and issues such as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etc.,_______,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lustering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ople in cities, social differencesin different regions,_______, communit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_______,_______, strengthen its cros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cope with the complex and ever-_______"Space 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nd Transcendence"_______, we are expec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various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一、概述空间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正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社会_空间_辩证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再认识
□ 金广君,刘 1引言在城市设计领域中,城市空间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但对于城市空间的概念却难以给出一个清晰的表述,主要原因是对城市空间本质把握的缺失。
哲学是一门追求事物本质与真理的学问,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最一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原则的指导,因此本文尝试从哲学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寻求思维的启迪,并立足于城市设计领域建构城市空间的概念。
列斐伏尔是较早将空间的现实性引入到哲学研究之中的学者。
他所提出的由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的空间①三者组成的“空间三元论”,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三方面建构了“空间”的概念,充分表达了现实角度下物理、精神、社会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1]。
在此基础之上,索亚继而提出城市空“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再认识[摘 要]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与城市空间在概念和特征上有共通之处,可将城市空间当作表达社会生活与历史意义的文本,并依据阅读文本的方法,从“言、象、意”三个层面不断深化对城市空间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空间;“社会—空间”辩证法;文本;阅读[文章编号]1006-0022(2009)11-0091-05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Reading Urban Space from a Dialectic “Social Spatial” Perspective/Jin Guangjun, Liu Kun[Abstract] Using a literary metaphor, urban space is compared to literary text. Urban space can be read like a script expressing both social life and historical meaning. Urban spaces, like literature, can be understood by word, image, and meaning.[Key words] Urban space, “Social spatial” dialectic, Literary metaphor, Reading间的“社会—空间”辩证法(Socio-spatialDialectic)[2],即认为城市中存在一种物质空间与社会发展双向连续的过程— 一方面人们在物质空间中工作生活,他们将自身的特性施加于空间环境,并不断地改变与塑造着人化的物质空间,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另一方面,物质空间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也持续地影响与控制着社会生活与人类发展——城市空间正是形成于这一过程之中(图1)。
城市社会学论文15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
城市社会学论文15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城市社会学论文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
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
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社会学论文社会城市社会学论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大量中国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应用到中国本土社会的研究中去,取得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社区类型的研究成果。
在城市社会调查方面,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得以展开,开启了社会调查之风气。
20世纪初,大量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带领中国学生开展城市社会调查。
如1917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为配合教学创立了“沪东公社”,为杨浦树一带的工人提供社区服务并成为沪江大学师生的社会学试验区。
1914年北京青年会发起“关于北京302个人力车夫生活情形”的调查。
1918至1919年间,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和传教士甘博在北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
1924年,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外教师带领学生对济南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内容涉及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所组织的城市社会调查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触动,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调查风气盛行一时。
据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统计,从1927年至1935年间,全国共有各类大小社会调查报告约9027件。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
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社会空间问题,正在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研究社会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福柯认为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的相互联结、团与团之间相互缠绕的风格[1],“后现代思想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思想家们重新思考空间在社会理论和构建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空间意义重大已成为普遍共识”[2]。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和理论拓展,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其理论旨趣、观察角度、话语概念或设问方式,为社会经验事实的社会学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转向,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为一种新的社会学想象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一种新的问题意识。
那么,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的路径和理论转向,如何理解空间?空间的演绎路径和论证逻辑如何?社会空间的理论架构和经验研究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经由社会空间视角提出什么样的命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思路是:首先经由社会空间的缘起,诠释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社会知识史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接着经由社会空间视角的经验研究的展开和理论的解释维度的论述,检视不同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社会空间形式与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5&ZD037)的阶段性成果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潘泽泉内容提要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近几年一个热门话题,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限度,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知识史的回顾和总结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分类概念且为整个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空间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一件重要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三、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新趋 势
1、数字化
数字化是当代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到 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数字化还推动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在一起。
结论
空间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支,探讨空间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 关系,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介绍了空间社会学 的缘起、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 了空间社会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未来走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 进,空间社会学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研究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 化等新趋势对社会实践的影响;二是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来更好地 应对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三是个体差异性和社会不平等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 中的表现和影响。
感谢观看
发展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社会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它逐渐成为社会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统计学等。同时,空间社会学在理论建构方 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从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流派 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此外,空间社会学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分析技术来对空间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GIS等技术的运用,可以将空间数据转化为具有可视 化效果的空间分布图和平面图等,从而更加直观地展示空间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 系。
空间社会学的应用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也在不断演化。
城市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群体,城市的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中不同群体的分布和互动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及其演化的规律。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局部和总体分布、组织和形态的总和。
城市空间结构不仅仅是城市建筑、道路、设施等单一因素的简单堆积,而是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共同作用下的集成结果。
在社会学角度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在于表现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分布、互动、关系与形态,是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特征的综合体现。
城市空间结构在反映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还展现了城市社会文化、经济、历史发展等多方面信息,可能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包括了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节点四个基本方面。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指城市街道格局、建筑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差等;城市空间结构则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和趋势;城市空间功能是指各个城市区域、建筑的功能和性质;城市空间节点指的是城市的重要地标、节点等。
1.空间形态的演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较为规整,城市空间布局以城墙、城门为核心,公共空间开敞、平整,建筑布局形态有所约束,多是面向街道、庭院、弄堂等共享空间而建。
现代城市则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便利性,城市空间形态呈现规模化、高密度和功能化等特点。
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2.空间结构的演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内部自由流动成为了一种重要趋势。
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活动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从常见的传统的“核心—边缘”模式向多中心发展。
此外,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间的分布也造成了城市内不同人群空间结构不同趋势。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3.城市社会学视域中的地点
3.2:现代城市社会学对地点的钟爱
城市社会学理论必然要将地点置于整个解释城市变化框架的基础位置 差异有着特殊的 社会历史背景,城市扩张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向前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和策略,正是 由于城市的发展如此迅速,城市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今已经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城市问 题也就变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主要问题 进入 20 世纪后,在城市的快速扩张的背景下,社会学家们对于城市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 热情 从城市社会学的各个理论流派中,可以看到它 们都详细讨论了地点这个概念,以地点在 整个理论中的位置与功用都各不相同
2.经典社会学家视野中的地点
2.1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地点的论述
1.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空间关系: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未强调空间,而地 点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主要出现在恩格斯对曼彻斯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中
2.恩格斯对曼彻斯特的描述: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详细描绘了曼彻斯特城市 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居住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 3.社会阶级对比揭露: 恩格斯通过直接描述这两种地点的物理特征,揭示了这两个对立 阶级之间的巨大社会差异,其中一个阶级的富裕生活建立在对另一个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 迫之上 4.情感表达与革命激励:恩格斯笔下表现出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对资产阶级的愤恨。这种 情感直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4.对城市社会治理的启示
从城市治理角度出发,不应采用 大拆大建的城建计划,而应在维 护原有的多样性与亚文化特质的 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能适应现 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社 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该过程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创意 ,依靠城市演化的可贵品质, 能够保障城市社会治理的包容 性、开放性、活力和创新性
2.经典社会学家视野中的地点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变迁,城市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场所。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城市空间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艺术表达。
首先,通过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城市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如何承载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其次,探讨了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如何通过空间的布局和设计表达出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观。
最后,分析了城市空间对人们社会认知和艺术表达的影响,包括对个体身份认同感、社会互动与沟通方式的塑造等方面。
关键词:城市空间、社会认知、艺术表达、文化、历史一、引言城市空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社会与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是人们社会认知的来源,也是艺术表达的展现场所。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和社会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认知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空间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艺术表达。
二、城市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1.1 文化认知城市作为文化的集中区域,承载着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通过城市中的建筑、雕塑、街头艺术等文化物品,人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
例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可以通过保存的文物建筑和传统节日,展现出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从而让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1.2 历史认知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城市历史的认知,人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发展演变和变迁。
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文物遗迹等都是城市历史传承的见证。
例如,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可以通过保存的古代建筑和历史遗迹,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沉淀,从而对城市有更深的历史认知。
三、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街头艺术等。
“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Social Spatial Perspective:a New Approach in Urban
Studies
作者: 司敏[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出版物刊名: 社会
页码: 17-19页
主题词: 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意象”理论;研究空间;自我认同
摘要:1995年,高特第纳(M·Gottdiener)和亨切森(R·Hutchison)在<新城市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视角'(Social Spatial Perspective).这种方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城市学、地理学、建筑学和规划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和讨论.2000年,该书出版了第2版.其中,作者更强调了环境是有意义的空间,空间的象征意义在城市研究中应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同等看待等观点,并对社会空间视角的应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基于新城市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的研究
基于新城市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的研究城市空间与社会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不仅仅是生活在空间之中,也生活在社会之中。
因此空间与社会之间是很难分离的关系。
但长时间以来,受学科栅栏的局限,对于空间的思考一直有所欠缺,在城市规划、地理学等空间科学当中,并没有成熟的社会思想,进而对空间的内涵无法全面的诠释。
本文就对城市空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城市的规划进行了研究。
标签:社会学;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城市空间研究是新城市学中较为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列斐伏尔是当代具有公信力的新城市社会学奠基思想大师,其不仅在城市空间社会学中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两者进行了分析,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分别和关系,进而总结出城市空间属于资本主义的产物一说,而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
在1980年西方人研究出了空間转向,这也让人们非常的重视的这个课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项目,还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当代的城市空间研究拓宽了思路和角度,也推进了城市规划学科的持续发展。
一、传统空间的阐述精神空间论,其被视为人类心灵的范围,还有一种说法是精神的产物。
主要是以语言、图像、文字来主观的对世界进行想象。
较为常知的就如: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詹明信的认知地图概念等。
“真实”的空间总是受到想象和构思空间的攻击,图像和再现总是对“现实”的安排和界定进行转变[1]。
由于认识论的理想化和唯心主义,才对这样的认知论有周到和出色的再现现实。
其实就是这样的理想化认知,才滋生了霸权,这也是很多“后”字理论强烈批判的缘故之一。
物质空间论,在19世纪左右曾经非常的盛行物质空间论,这种空间轮主要是受到了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而形成。
物质空间论认为通过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知客观物质世界,空间的形式科学也是由此而生。
这样的空间研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外在的心理、社会和物理的过程中,进行空间的寻找解释。
二是对于表象的描绘,其主要是经验描述性的空间研究,如遥感技术、GIS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空间: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作者:张品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8年第05期摘要:社会空间是新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新城市社会学所蕴含的研究视角。
马克·戈特迪纳通过梳理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明确提出分析城市社会的社会空间视角。
从社会空间视角来看,城市是定居空间,分析社会行为、投资、消费、文化、政府规划等社会力量作用下的居住投资、建设、配置以及居住生活,成为探寻城市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
以社会空间视角研究城市,把居住作为关注点,将个人行为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社会过程联系起来,打破了传统城市空间研究关注单一社会过程的局限,尝试将更多的社会要素纳入进来。
这种新研究视角对我国城市社会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视角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5-0116-06空间是城市存在的重要维度,以帕克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涉足城市空间的研究,却将城市空间的形成归结为人口竞争、适应等自然过程的结果,降低了空间视角解释城市社会的效力。
在批判继承芝加哥学派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新城社会学探寻塑造城市空间的社会力量,致力于发展出一个更适应当代城市社会的新的研究范式,美国学者马克·戈特迪纳将之归纳为“社会空间视角”。
社会空间视角在系统应用中不断纳人新的论题和范例,马克·戈特迪纳认为它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生活中都可以应用。
任何理论都有其赖以建立的经验实际,并通过实践检验得以修正和进一步发展。
梳理社会空间视角形成的脉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视角的核心内涵和问题指向。
一、新城市社会学开创了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关注点是城市空间内部的活动方式。
进入20世纪,整个欧洲和美国都实现了工业化,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高潮使欧美社会生活几乎都市化,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都可以在城市中看到。
經济因素主导着当时城市的土地利用,个人、组织、工商业、住房等无一例外地根据收入和成本来选择位置。
在芝加哥学派看来,区位是人和组织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竞争产生了占据区位的群体或组织,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
简言之,城市中的个体和群体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竞争造就了城市社会结构和空间模式。
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理论是美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变化,出现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的城市现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全球化配置,地方工厂关闭,资本大量投入郊区建设中,社区中的依存关系被破坏了。
新城市社会学肯定芝加哥学派“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地域集体是力图给城市社会学寻找一个特殊的,与功能主义研究相协调的特定领域”[1]145。
但是他们的研究只是把资本主义过程,例如竞争、个人主义,描述为城市固有的性质,这种研究是从个体主观性出发,而不是从整体的社会出发,因而只能提供一种日常生活的经验主义的解释。
早在1938年阿利汉就认为芝加哥学派所声称的生物和自然的过程实际上是美国资本主义竞争精神或伦理的反映[1]38。
新城市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进一步指出,帕克等人所认定的“自然”力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新城市社会学把城市看作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竞争的结果。
众多学者开始回到早期社会学家关于城市的工作,并尝试将经典理论作为分析城市问题的一种工具。
然而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将城市中发生的一切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至世界体系联系起来考察,需要明确城市与社会的界线。
要知道马克思、滕尼斯、齐美尔等早期学者将城市看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通过研究城市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但并不着意建立一门关于城市的社会学科。
怎样确定城市内部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卡斯特认为芝加哥学派一直关注的“空间”是一个“极为合理的研究领域”,城市就是一种社会空间,独属于城市的社会过程塑造了城市空间,城市作为空间单位与社会单位之间存在一致性,芝加哥学派的失败之处就是没有能够证明这一点。
新城市社会学力图寻找与城市空间辩证限定的城市社会特性,并尝试将后者归结为消费、投资、分配等方面。
卡斯特认为城市在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生产中没有显著的、独立的角色地位,城市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功能只能是消费,因为消费是按地域单位供给的。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政府会对交通、医疗、住房、教育等集体消费品的生产管理进行干预。
集体消费的供给有利于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加速社会生产,同时将政府管理职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根据城市社会功能建立的城市理论都不能忽视生产问题。
法国学者亨利·列斐伏尔指出城市空间是资本的产物,‘旧常生活的再生产取决于商品的生产,商品是通过资本循环体系生产出来的,而资本以追逐利润为直接目标”[2]。
城市系统中的资本投资可以代表整个投资流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循环”,美国城市地理学者大卫·哈维认为投资在城市不同“资本循环”中的转换,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能够被取代或避免,具体表现为资本依次向产业领域、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以及科技和劳动力再生产领域三个领域的流人,资本循环不但使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劳动剩余被吸收,还创造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社会关系。
英国学者雷蒙德·帕尔则将城市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的特定报酬、分配系统”,居于特定位置的各项城市设施不能由两个及以上的人同时占有,因此需要建立分配制度。
城市资源尤其是那些与不平等性相联系的资源的配置模式会影响城市社会结构和空间组织。
二、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蕴含社会空间视角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看似繁杂,实则存在共同之处。
为了保证城市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分析发生在城市空间中特殊的社会过程。
然而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是密切相关的。
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研究的要义是通过城市空间的生产来透视社会力量作用下的城市社会变迁。
这就意味着学者们的研究不能是片面的,他们必须通过对相关社会过程的系统分析,来实现对某一个重要社会原因的强调。
此外,任何理论或观点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支撑其形成的经验问题。
因此,他们的研究应当是抓住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条主要脉络,并以此为线索揭示城市社会的重要特征。
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理论库存”的方法,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进而发现一种研究的共同指向。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从全球视野、推动城市和郊区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都市生活和建成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3]。
而这三个方面都与居住密切相关。
城市居民对于住宅的需求以及乡村生活的渴望充当了塑造城市独特方式的副手。
大量的资本投入(郊区)住宅建设,列斐伏尔认为这是投资于生产领域后的“资本第二循环”,即房地产投资。
住宅是资本积累的重要领域,因而得到政府的支持。
哈维在巴尔的摩市的案例研究中发现,金融机构配合政府计划支持住房,因此房地产不单是私人企业的工作,而是以直接的方式涉及到政府。
政府会通过制定独户住宅政策、补贴贷款借贷等方式,促进大众住房市场的形成,人口的郊区化和中心城区的衰落是与政府扶持的资本第二循环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郊区环境优美,设施良好。
城市人口渐渐拥有一个趋于一致的“地位一价值”判断系统,即拥有郊区住房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量的人口涌人郊区,包括城市新移民,郊区成为亚文化的聚集区域。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信仰的城市人口根据规划和市场获得与之“相配”的住房,并在不同地域聚集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亚)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竞争又使郊区住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不同群体对于同一种资源的争夺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冲突,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住房政策又明显有利于富人和中产阶层,这种不平等就成为“城市阶级斗争”的主题。
可以看出,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共识是: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城市的投资以及社区组织模式,并强化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作用。
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和政治对抗形塑着城市社会空间,而这些过程都集中通过住宅这个局部性层面表现出来。
对此,美国城市社会学者马克·戈特迪纳总结道,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可以综合为一种方法:以居住领域为切人点,探寻社会过程下的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化。
这种方法也被他称为“社会空间视角”。
在社会空间视角看来,城市特殊的社会过程是与居住相关的社会活动。
由于住宅在个人生活、劳动力再生产以及资本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住宅和居民消费、房地产开发、居住相关服务提供、城市规划等众多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通过住房供给、住房占有、居住模式、居民类型等方面来考察城市的资本投资、资源分配、社会阶层、社会结构等情况。
可见,社会空间视角打破了传统城市社会空间关注单一社会过程的局限,将更多的社会要素纳入进来,形成了一种整合的研究模式。
三、社会空间视角在城市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社会空间视角并非是对各种理论的综合,而是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
它关注的不是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那些孤立且无联系的命题,而是通过对主要观点的批判性分析,从中找出单一却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加以推理论证,并尝试从理论的发展脉络中确定一种研究城市社会的切人点和路径。
社会空间视角强化了空间的社会性。
早期社会学者齐美尔曾明确指出,现代性难以捉摸的地方,在大城市内部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得到清楚地展示。
罗伯特·帕克和他的同事紧随齐美尔,将城市看作一个容器,一个包容行为的客观建成环境,并认为城市本身产生了思想和行为模式,以及社会组织的联系方式。
生活方式的都市化使芝加哥学派忽视了塑造城市生活方式的宏观社会力量,虽然存在着时代局限,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理论未必完全是错误的。
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抓住了城市社会活动呈现空间性的特点。
在现代城市中,社会阶层、人种、性别、种族、家庭地位、宗教等社会要素,事实上与区位或者空间的因素相互作用。
诸如按照家庭收入的簇居,到工作地点或学校所选择的路程,人们奉行特定形式和文化体验形成的区域追求,以及日常通勤模式等等。
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不同类型的居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次级社区”的观点,从人口的空间形态方面反映了城市社会秩序。
这种分析基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某个特殊方面,芝加哥学派特别注意的是城市人际关系。
因而“新城市社会学并没有与早期将城市看作文化功能源泉的观点相对立,而是很大程度上予以补充。
”[4]城市社会秩序的真正决定力量不是城市人口布局,而是城市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
社会空间视角就是要分析世界经济体系、资本投资、地方政府、市场经济、科层制度等众多因素如何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
社会空间视角确立了以居住研究为核心的新城市社会学分析范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本地的工厂、企业面向全国或整个国际市场,公司规模也不断扩大,职能部门分布于多个地方,城市逐渐成为地方市场的劳动力储备地,家庭生活方式和居民行为成为形塑城市社会的最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