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历史上的太上皇
历史趣谈:盘点历史上的太上皇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怎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盘点历史上的太上皇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怎样导语: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
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
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
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
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被接到汉中享福,倒是被项羽捉去作为人质,逼着刘邦投降。
刘邦更是做得绝,说曾经和项羽结为兄弟,因此上说:“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给我一碗肉汤喝。
”不管这个计策多么令人拍案叫绝,总有点儿把老爹豁出去的嫌疑。
不过总算是熬出了头,刘邦当了皇帝,也把老爹接到京城去了,刘邦这时候也有条件孝顺了,刘太公也着实享福了。
不过,这时候的刘太公还是一个平民,刘邦见他还是按照普通人家的礼节。
被分配来侍候老太公的人出了一个主意,等刘邦再来时让他如此这般。
刘邦再来,刘太公抱着扫帚,面对着门口倒退着走。
刘邦大为吃惊,赶忙下车搀扶太公。
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乱了天下规矩呢!”刘邦自知疏忽大意,把老爹这一茬给忘了,于是尊奉老爹为太上皇。
那个出主意的家令也得到了很重的赏赐。
刘太公原本是个庄户老头儿,根本就不知道朝廷是怎么回事儿,权力与他也更是毫不相干,有了这个太上皇的名号,解决了父子见面时的礼节,一切万事大吉。
刘太公就是这样安享晚年,从汉高祖六年到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的22位太上皇 哪些人待遇竟不如太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的22位太上皇哪些人待遇竟不如太
监
导语:太上皇,简称上皇,是东亚国家于实行君主制时期,一种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
太上皇,简称上皇,是东亚国家于实行君主制时期,一种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现任皇帝系同一政权的元首。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异人,不过秦庄襄王未曾称帝,生前也并未称太上皇,其太上皇之号是秦始皇称帝后追尊的,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唐玄宗等;只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但手中仍拥有实权,如北周宣帝、清乾隆帝。
No.1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秦孝文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异人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
秦始皇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封为其太上皇。
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No.2 刘太公
刘太公(刘瑞),乃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生身父亲。
可是刘邦自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却编造神话说自己是天上的龙与他母亲苟
生活常识分享。
太上皇摄政的例子
太上皇摄政的例子
1、第一个就是乾隆,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的皇帝之一。
因为活得时间长,所以在位时间也长,不过为了表示对自己爷爷的尊重,他在位六十年后就主动退位,让嘉庆登基,然后自己当了太上皇。
不过退位之后,乾隆却没有把大权交给嘉庆,而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朝中的各种大事,还是自己说了算,这可是让嘉庆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幸好仅仅三年后就去世了,嘉庆也没有在他的阴影下待太久。
2、第二位是宋高宗,赵构。
本来皇帝当得好好的,赵构突然有一天说自己“倦勤”了,然后把皇位让给了儿子。
让位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以后再也不管朝政了,结果他就是拿着政权不放。
没事的时候,还经常把大臣们叫到自己的面前讨论讨论事情,这把宋孝宗搞得每天神经兮兮的,还要每天来给他请安。
赵构这个掌握着实权的太上皇一当就是几十年,直到81岁才去世,这下子宋孝宗终于可以不用顾忌宋高宗了,结果自己年纪也大了,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历史趣谈中国唯一没有做过皇帝的太上皇 西汉太上皇刘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唯一没有做过皇帝的太上皇西汉太上皇刘煓
导语:所谓“太上皇”,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说到历史上曾被尊称为
所谓“太上皇”,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说到历史上曾被尊称为“太上皇”的皇帝也出现了不少,可是其中却有一位未曾做过皇帝却被尊奉为太上皇的人,他就是刘太公。
刘太公何许人也?
刘太公,原名刘煓,公元前271年出生于沛郡丰邑,以务农为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
年轻时的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与痞子流氓厮混,不务正业。
刘太公不是整日训斥,就是痛骂,最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可终无起色。
后来,刘太公气得无奈就直接叫他“无赖”。
没想到的是这个无赖之徒后来竟做上了皇帝。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当着众大臣问他爹:“起初父亲大人常称呼我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仲,即刘仲,刘太公的第二个儿子)。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说我不如老二,今天看看我的产业,跟老二比谁的多?)刘邦为了表示孝道,还尊他爹为太上皇。
那尊太公为太上皇的圣旨中的词整得还挺漂亮:“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
此人道之极也。
”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刘邦尊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呢?不妨结合史料探其原因: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
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年头最久的太上皇 这个位置还是他自愿当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年头最久的太上皇这个位置还是他自愿当的?导语:太上皇,这名字听起来霸气,皇上之上,那得牛成啥样;但是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太骨感。
历史上的诸多太上皇,太上皇,这名字听起来霸气,皇上之上,那得牛成啥样;但是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太骨感。
历史上的诸多太上皇,没几个是自己愿意当的,比如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基本上都是被逼让位;当然,还有朱祁镇这种想要皇位人家不还的太上皇。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自己哭着喊着要当太上皇,这丫有病吗?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宋高宗突然提出要禅位,右相朱倬认为“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意思是说,北宋的灭亡,与当年宋徽宗匆忙传位,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有着莫大的关系,传位一事应当慎重,更应当从长计议。
对于朱倬的合理建议,宋高宗不理不睬。
六月十日,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闲退”(《宋史》)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
六月十一日,赵眘即位,是为宋孝宗。
宋高宗一向身体强健,禅让时不过才五十六岁,而且当时身体并没有不适,后来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岁才寿终正寝,所以自称“老且病”显然是饰词。
再者,宋高宗禅位前,南宋军队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人,迫使金帝完颜亮为部将所杀,造成金国一度政局动荡不安;而南宋却边境寝宁,国内安稳,人心振奋,民呼万岁,并不存在迫使宋高宗禅位的外界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主动禅位,既让人纳闷,也催人深思。
有人认为,宋高宗固然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
然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上太上皇的八个类型 中国著名的太上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太上皇的八个类型中国著名的太上皇
导语: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
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
大致说来,中国的太上皇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
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
大致说来,中国的太上皇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坐收渔利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
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命事业。
幸运的是,七年之后,革命彻底成功,刘邦摇身一变,唤作汉高祖了(这当然是后人给他的谥号),就大方地赐给他老爹一顶“太上皇”的帽子,让他在养老宫吃喝玩乐,颐养天年。
儿子当了皇帝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父子二人见了面,一个是老子,一个是皇帝,谁给谁叩头都不合适。
最后,面子上觉得很下不来的刘邦发话了:我是皇帝我老大,不给老子磕头啦。
老子见我要称臣,还是减少见面避免尴尬吧。
结果,刘老爹成了太上皇,膝下却少了一个儿子。
无可奈何型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这爷俩的名儿音同字不同)做太上皇时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让出皇位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原因在于他的母亲(并非亲生母亲)冯太后,一个权利欲和性欲都极强的女强人。
献文帝继位时只有十二岁,但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小皇帝,在垂帘听政的冯太后辅佐下,献文帝进行了一些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大起来。
就在这时,大权在握的冯太后强迫他让位给只有四
生活常识分享。
揭秘中国历史上15位太上皇的结局
揭秘中国历史上15位太上皇的结局"太上皇"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曰:"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这是死而追尊,与周朝的"太王"十分相似。
至汉高祖得天下后奉其父太公曰太上皇,"太上皇"就变成了生号,后代相沿不改。
太上皇由死后追尊之号变为生号,有段历史故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祖刘邦回到栎阳,五日一朝父亲太公。
太公的家令对太公说:"天亡二日,土亡二主",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万民之主,太公您虽然是父亲,却是皇帝的臣民,怎么能让皇帝拜臣民呢?这样,皇帝的威严就受到损害。
从此以后,太公上朝,就像士卒持帚扫地那样,每到殿门口,就却退行走,以表示对皇帝的恭敬。
刘邦一见大惊,马上下殿搀扶太公。
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而乱天下之法呢?于是,刘邦从心眼里佩服家令的话,赐给家令五百斤黄金。
这年五月丙午,刘邦便发布一道诏书,其云: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
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汉书》卷1下《高帝纪》。
为什么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呢?蔡邕的解释是:"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
"颜师古注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
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这是太上皇的原始含义。
后代的"太上皇",则自己本来就是皇帝,而以帝位传其子,自称"太上皇帝"者。
从皇权的转移形态而言,它是一种皇位继承的特殊形式,即是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以"内禅"的方式,把皇位转让给儿子。
历史趣谈历史上太上皇退居二线的六大原因分别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太上皇退居二线的六大原因分别是什么?
导语:太上皇,古代皇权政治的特殊产物。
辞书的解释是皇帝的父亲,也叫太上皇帝,简称上皇。
不过,第一个被称为太上皇的秦庄襄王,却是死后由其子
太上皇,古代皇权政治的特殊产物。
辞书的解释是皇帝的父亲,也叫太上皇帝,简称上皇。
不过,第一个被称为太上皇的秦庄襄王,却是死后由其子秦始皇追尊的;其后,汉高祖刘邦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
这两个早期的太上皇,和后来的由皇帝而太上皇的那种情况有着天壤之别。
由皇帝而太上皇,用当代政治语汇说叫“退居二线”。
检索史籍,名正言顺的太上皇有:西晋惠帝司马衷,十六国时代大凉天王吕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赟,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宋代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西夏神宗李遵顼,西辽直鲁古,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太上皇。
皇帝宝座之极具诱惑力,可以说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坐上去诚然不易,而下来更是非常之难,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另一个“英雄”武力赶下台;活着能让出皇帝宝座米便是让给自己的儿子,毕竟也很难得。
权迷心窍如唐宣宗,大臣请他早建太子,他一听此言便满脸不高兴:“若早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
”视权力为命根子,皇帝老儿最怕“下岗”,那些禅位去做太上皇的,实乃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皇帝史,一般说来,皇帝禅位而成为太上皇,有以下五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国事艰难,居安思危,主动去当太上皇。
生活常识分享。
太上皇是什么意思
太上皇是什么意思不仅一些网友好奇。
其实太上皇这个称谓是有历史渊源的,明孝宗也被称作太上皇。
关于太上皇的由来可追溯到汉朝初期。
那时候刘邦还没有建立西汉政权,但却是秦朝的旧贵族,所以就在封地刘家村做了太上皇,让他老爹当了太上皇,名义上管理着全国各大部门。
我们都知道太上皇和太后一样同等级别,只是有人称呼为皇帝母亲,有人则称为祖母或者外婆。
而且古代封建制度非常严格,身份差距很多,只能用太后称呼太上皇,否则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因为“太上”在道家的解释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最早出现太上皇称号的。
到了三国时期,董卓掌握了朝廷实权,挟天子令诸侯。
后又毒死了少帝,自己变成了真正的皇帝。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疯狂搜刮钱财,抢夺美女,霸占土地。
肆意妄为,甚至连废除皇帝都要做,完全脱离法律约束,目空一切。
直到最终还是被吕布给杀掉了。
《史记》:周成王之后,共和行政,但实际执政者乃周公旦。
相传在康熙驾崩之前,曾想把九子交给索额图看守,并说过先传位十四阿哥即乾隆,再立其它阿哥继承大统的话语,只是未及得机密消息泄露,便已驾鹤西去。
从这段话里,应该能看出康熙对这个小儿子也是极为宠爱的,只是无奈索尼、鳌拜两大重臣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皇位,只能妥协退步,先将十四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考虑。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末年,听闻朱元璋驾崩以后,本该继承皇位的长孙无忌和次孙文昭已经心灰意冷,不愿登基。
他们认为皇帝位置已经与他们无缘了,干脆躲在寺庙里当起了和尚。
一个月黑风高夜,恰逢佛教晚课结束,二人遂决定趁黑夜逃走,躲避灾祸。
当晚,二人翻墙潜入宫内,发现宫内已经灯火通明,找不见主子踪迹,只看到朱元璋正怒气冲冲的责问皇子失窃案的幕后指使者徐达。
徐达跪倒在地,伏地痛哭,请求饶命,随后,长孙无忌和文昭只好交代罪状,叩首谢恩。
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后,经常寻找胡惟庸,让胡惟庸替他办事。
后来胡惟庸借为朱元璋治病的机会联合刘伯温陷害李善长,朱元璋抓住李善长把柄,免去了他左丞相职务,降为右丞相。
历史趣谈: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不甘寂寞的太上皇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不甘寂寞的太上皇们
导语: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
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
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
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清高宗弘历。
除庄襄王与刘太公外,其余各位太上皇均出自皇位,退休后心态各异。
以上是按朝代顺序所做列表,如果按照最不安分的程度排列,恰好颠倒。
乾隆皇帝
史上最不甘寂寞的太上皇,无疑当属乾隆弘历,退休后依然听政,且拥有最终决定权。
据称凡属军国大事,其奏章呈览均一式两份。
因此,虽然嘉庆皇帝对和珅早有不满,但投鼠忌器,只能隐忍。
所幸老爷子退休之后也仅仅干政四年便永垂不朽了,嘉庆得以放开手脚,无奈大清难再辉煌。
明英宗
其次,当属最为成功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
此人年纪轻轻便丢了皇位,被囚瓦剌,差点把大明江山玩完。
归来后南宫思过,备受煎熬,狼子野心,深藏不露。
数年之后一举夺门,成功复辟。
随后反攻倒算,血雨腥风。
所幸天不假年,阳寿短暂。
其子孙倒还厚道,继位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现了中兴。
细观此公,居太上皇之位不过数年,虽韬光养晦,但是还算安分,亦无法干政。
宋徽宗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太上皇也传染!他们祖孙四代都当了太上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上皇也传染!他们祖孙四代都当了太上皇
导语:太上皇,通俗的说就是皇上活着的爹,一般来说,太上皇之前也当过皇帝(有例外,刘邦的爹当过太上皇,但是没当过皇帝),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退位
太上皇,通俗的说就是皇上活着的爹,一般来说,太上皇之前也当过皇帝(有例外,刘邦的爹当过太上皇,但是没当过皇帝),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退位的,有被逼的,也有自愿养老的,还有更尴尬的——被俘的。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有21位太上皇,唐朝最多,但是宋朝最有特点,因为宋朝的四位太上皇是祖孙四代,太上皇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流行病一样会传染。
宋朝第一位太上皇,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但是大家普遍把北宋灭亡的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赵佶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可惜不会当皇上,原本他也当不上皇上,可是因为他哥哥英年早逝且无后嗣,所以宋徽宗因“兄终弟及”而即位,但是他不会当皇上,政事被高俅、蔡京等人把持,把富裕的大宋搞得民不聊生,徽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宋江、方腊起义。
而且,徽宗在位期间还犯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错误,他采取了联金灭辽的政策,消灭了已经汉化温顺的辽国,将自己推到了更加野蛮的金国面前。
最终,被金国打到首都开封,在金国包围开封之前,急忙禅位给太子,自己做太上皇,然后逃离了首都。
结果第二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太上皇宋徽宗连同儿子、当时的皇帝宋钦宗一起被俘,北宋被灭亡。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是“靖康之耻”中唯一漏网的亲王,因为他作为宋徽宗仅剩的唯一一个儿子,具有天然的号召力,虽然高宗本人被金国吓破了胆,但是最终凭借着南宋的中兴四将的武力斗争,
生活常识分享。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最新年文档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历史上最特殊的太上皇帝——乾隆纵观中国历史,大致说来,皇帝禅位而为太上皇,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受到武力胁迫;(二)因为健康原因而退位;(三)厌倦政务,欲求清闲;(四)国事艰难,主动退位。
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进行禅位,无疑都是将生杀予夺之大权拱手让人,故而诸多的太上皇大多晚景凄凉,在这些“太上皇” 中,最特殊的,就是自愿退位的乾隆。
乾隆,在位六十年退政,传位于嗣皇帝嘉庆,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后一名太上皇帝。
乾隆自登基后,处处以皇祖康熙为楷模,处处以康熙圣训为金科,甚至一言一行都学康熙。
并表示自己在位年数绝不敢超越祖父。
早在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就在宫中外东路兴修宁寿宫,作为归政之后的住所。
但乾隆皇帝退政后,也未真的归政休养,而是改归政为训政,继续居住在养心殿处理政务。
传位之前,乾隆就已下诏说明退位后要训政,他说:“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勃几体健,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错失。
”乾隆归政后,改元为嘉庆元年,但在清宫内务府的档案中,还有乾隆六十一年和六十二年的时宪书,宫中档案仍用乾隆年号,说明乾隆归政改元并不彻底。
不论乾隆百般申辩其归政之心,他的权力始终都在嘉庆之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帝。
二、国之二君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当了一辈子皇帝的乾隆帝太知道拥有权力的美好以及失去权力的痛苦,有无数的先例摆在眼前,郁郁而终的一个又一个太上皇便是前车之鉴,所以,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在不得不遵守誓言归政的同时,又时时刻刻警惕着嘉庆帝的一举动,处处宣示着自己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而初登大宝的嘉庆帝则处在一个窘迫至极的地位,他既想有所作为,又不能有所作为,无时无刻不处在尴尬之中。
一)处处防范的乾隆帝乾隆帝虽迫于当年自己所立“周甲归政”之誓将皇位传给了嗣皇帝嘉庆,但是太上皇帝却没有因此就放手政事,枝末节处处防范嘉庆帝。
书恳请乾隆帝停止改元事宜,并表明心志不敢登基揽权,对此甚感安慰,表示其归政之心已定,传位大典如期举行。
中国历史上的八位太上皇
中国历史上的八位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唐高祖李渊。
公元626年,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把入朝途中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一齐杀掉。
这时的李渊正在皇宫的内湖上泛舟嬉戏,突然一群兵士拥至跟前,声称奉秦王之命为皇父护驾。
李渊得知两子被杀,惊慌莫名。
刚刚坐了九年皇位,皇帝瘾还没有过够,但他深知朝廷局势已为次子控制,迫不得已,只好下诏退位,宣布由李世民承继大统。
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
可以说,李世民是发明“太上皇”的始作俑者。
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35年抑郁而逝。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睿宗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儿子为自己争得的,三年后便知趣地传位于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
李隆基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儿子李亨如法炮制,也让他做了6年太上皇。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次年叛军逼近国都长安,已做了45年皇帝的71岁高龄的李隆基在仓惶之中西逃成都。
但他仍舍不得放弃帝位。
当时承担抗击叛军重任的太子李亨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肃州灵武宣布即位,同时根据祖宗先例,遥尊远在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在两宋300余年的历史中,也出现过3位太上皇。
第一位是宋徽宗赵佶。
公元1125年,金兵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毁约大举南下,对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围之势。
兵临城下,朝内一些当权大臣以非帝退休不足以平金人之怒为由,逼迫徽宗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
但金朝并不因此罢兵,公元1127年,太上皇赵佶与钦宗赵桓双双被金兵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父子二人被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先后客死他乡。
第二位是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
赵构没有亲生儿子,立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为太子。
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将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因此开国200余年他的嫡系子孙一直没有人做过皇帝,为此朝野中常常有各种议论。
比皇帝还牛的太上皇:盘点历史上的八位太上皇
比皇帝还牛的太上皇:盘点历史上的八位太上皇
刘太公: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接受皇帝的朝拜,高祖因此特别尊其为太上皇。
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高祖失势,不得已传位,为太上皇,时年61岁。
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玄宗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并于该地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玄宗时年72岁。
宋徽宗赵佶:1125年,金灭辽后南侵,徽宗为息金国之兵,下诏传位太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5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
帝,时年44岁。
宋高宗赵构:高宗一生波折起伏,身系宋朝皇室唯一血脉30余年,在位许久已厌倦政事,收养的皇子赵眘年纪已大,故传位,为太上皇帝,时年56岁。
宋孝宗赵昚:高宗去世后,孝宗亦倦于政事,故传位予太子赵惇,尊为寿皇圣帝,时年63岁。
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英宗为瓦剌所俘,同年郕王朱祁钰
即帝位,是为代宗(景帝),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帝,时年23岁。
清高宗弘历:为了不超过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纪录故传位予太子颙琰,尊为太上皇帝,时年85岁。
盘点历史上出过多少位太上皇?各个朝代分别有几个?
盘点历史上出过多少位太上皇?各个朝代分别有几个?本文导读:此外还有,魏晋五代十六国6位,西辽1位,西夏1位,还有不被正史承认的若干位。
我们详细说说五大朝的十二位太上皇。
五大朝十二位太上皇汉朝:刘太公(高祖刘邦之父);唐朝: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宋朝: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明朝:明英宗朱祁镇;清朝:清高宗弘历。
十二位太上皇禅位缘由分类天上掉馅饼:刘太公自愿禅位:李旦、赵构、赵昚被逼禅位:李渊、李隆基、李诵、李晔、赵惇、弘历被敌国俘虏:赵佶、朱祁镇各唱各的歌这十二位太上皇,经历各异,我们按分类简单叙述他们的禅位经历。
天上掉馅饼的刘太公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秦始皇曾经追尊秦庄襄王赢楚为太上皇,不能算。
刘太公就是一介农夫,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如果不是那个不事家业的浪荡子刘邦,造反成功做了皇帝,没人知道沛县有个刘太公。
刘邦刚开始称帝的时候,定期去拜见父亲,直到有一天,刘太公一副下人打扮迎接刘邦,把刘邦吓一跳。
这时刘邦才意识到名分是个大问题,在大臣们的建议下,他册封父亲为太上皇。
刘太公成了中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做过皇帝的平民太上皇。
当皇帝是件苦差事历史上只有三位太上皇,是自觉自愿退位的。
唐睿宗李旦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他意外登基。
不过,从他登基的第一天起,他就是个傀儡,甚至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几年后又被老妈武则天废掉帝位。
李旦的三哥李显复位后,李旦被封安国相王。
由于与韦后势力发生激烈冲突,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立李旦第二次登基称帝。
不久,因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姑侄相争,厌倦于政治的李旦,禅位于三子李隆基。
长寿皇帝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活了81岁,成为仅有的四位超过八十岁的皇帝之一。
赵构还创造了一项记录:整整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
赵构一生在金国人的铁蹄下,提心吊胆地生活,活得相当不容易,不光自己唯一的亲儿子被活活吓死,他自己也在颠沛流离中,丧失了生育能力,只好把帝位传给了赵匡胤一系的后裔。
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孝⽂帝拓跋宏(467年10⽉13⽇—499年4⽉26⽇),⼜名元宏。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家。
是献⽂帝拓跋弘的长⼦,⽣母李夫⼈。
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20⽇—499年4⽉26⽇在位)。
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编接下来给⼤家讲⼀讲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三岁封储,⼗⼆岁登基,⼗四岁⽣⼦,⼗⼋岁禅位,⼆⼗三岁暴卒。
这⼀连串的⼈⽣数字,清晰直⽩地勾勒出了少年天⼦拓跋弘辉煌⽽⼜悲愤的⼀⽣。
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亲,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位极其伟⼤的⽗亲,却是⽏庸置疑的。
拓跋弘(454—476),⽂成帝拓跋濬长⼦,北魏第五任皇帝。
执政初期,拓跋弘先是受到了权⾂⼄浑的百般欺凌,后⼜受到了太后冯⽒的长期压制。
尽管拓跋弘“幼⽽神武,聪睿机悟”,但在权利欲望极强的冯太后的左右制肘下,他的才智得不到发挥,能⼒得不到施展,造成⼆者之间的关系形同⽔⽕,且愈演愈烈。
皇兴四年(470)⼗⽉,拓跋弘因为反感冯太后淫乱后宫,便借故诛杀了其最宠爱的⾯⾸李弈。
李奕之死,瞬间激化了拓跋弘与冯太后之间本来就不可调和的⽭盾,恼羞成怒的冯太后扬⾔要废掉拓跋弘。
为了逃避和⾃保,平⽇对黄⽼之学和佛经义理研习颇深的拓跋弘⼀时间看破红尘,⼼灰意懒,被迫决定主动禅位。
皇兴五年(471)⼋⽉,⼗⼋岁的拓跋弘把皇位传给⼉⼦拓跋宏,⾃为太上皇,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
为了把幼⼩的拓跋宏培养成对⽢⼼受其摆布的傀儡皇帝,冯太后多次通过残酷⼿段消磨和改造他。
有⼀次,冯太后竟然在⼀个寒冷的冬天,把拓跋宏⼀个⼈关在⼀间⿊矮的⼩房⼦⾥,三天三夜不让他吃喝。
这⼀切,拓跋弘看在眼⾥,恨在⼼⾥。
⼀个男⼈被别⼈欺负的时候,他可以忍⽓吞声地选择退缩和逃避;但当⾃⼰的⼉⼦被别⼈欺负时,再懦弱的⽗亲也⼀定会挺起胸膛杀出来。
唐朝太上皇一览
唐朝太上皇⼀览1、唐⾼祖李渊(公元626年-635年),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武门之变”,唐⾼祖李渊失势,遂⽴李世民为太⼦,不久传位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9年后李渊病逝;2、武则天(公元705年),周朝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命”,逼迫武则天退位,拥⽴唐中宗复辟,尊武则天为“则天⼤圣皇帝”,10个⽉后武则天病逝洛阳上阳宫;3、唐睿宗李旦(公元712年-716年),唐隆元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拥⽴相王李旦为帝,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争权,先天元年,唐睿宗李旦传位太⼦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权,先天⼆年,唐⽞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太平公主势⼒,太上皇李旦归政皇帝,3年后病逝;4、唐⽞宗李隆基(公元756年-762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宗逃往四川,太⼦李亨奔向灵武,⾄德元载,李亨在灵武即位,尊唐⽞宗为“上皇天帝”,6年后,李隆基病逝;5、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806年),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推⾏改⾰动摇宦官利益,宦官俱⽂珍等拥⽴李纯为帝,唐顺宗李诵被尊为“太上皇”,4个⽉后病逝(⼀说为宦官杀害);6、唐昭宗李晔(公元900年-901年),光化三年,神策左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拥⽴李裕即皇帝位,尊唐昭宗为“太上皇”,2个⽉后,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打败并诛杀刘季述、王仲先,唐昭宗复位。
点评1、唐朝共有21位皇帝(含武周),有6位皇帝当了太上皇,占28.57%;2、唐朝时期,每出现⼀位太上皇,⼏乎就是⼀场⼤的政治动荡;3、当太上皇时间最长的为唐⾼祖李渊,为9年,其次为唐⽞宗李隆基,为6年;4、当太上皇最短的为唐昭宗李晔,为2个⽉,第⼆短的为唐顺宗李诵,为4个⽉;6、这6位太上皇的在位时间平均为3.38年;7、唐朝太上皇数量为历代之最;科普太上皇,全称太上皇帝,为帝王对传给⾃⼰帝位的⾃⼰在世的⽗亲的尊称,但有两个特例:⼀个是秦庄襄王,死后被秦始皇追尊为太上皇;另⼀个是刘太公,唯⼀⼀个没有做过帝王的太上皇;中国历史上历代总共有超过25位太上皇,唐朝有6个,占24%。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本文导读:刘煓(约公元前271年--前197年),也作刘湍,即太上皇刘太公,乃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父,名昂,字执嘉,号显初,又号太平。
生于周赧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八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汉高祖刘邦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五月,崩年七十五岁。
秦末汉初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
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刘太公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一直居于丰县。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争起,丰县为西楚控制,刘邦派人迎接太公,但为项羽派兵所阻。
前205年,汉军先是攻陷西楚都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之后楚军反攻,汉军大败,太公遂与刘邦之妻吕雉一同被楚军所擒,被西楚当做人质。
公元前203年,楚汉持续对峙,项羽把太公放到一个很高的砧板上面,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煮了太公,未料刘邦回答:“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怀王的命令,结拜为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真的要煮你老爸,也分我一碗汤吧!”(原文: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羽大怒,本来就要把太公杀掉,因项伯的劝阻,太公始能幸免。
同年后不久,形势于楚军渐渐不利,项羽就把太公与吕雉送还刘邦,以换取楚汉以鸿沟为界。
刘邦称帝后,本来五天朝见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
但后来管家告诉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
后来刘邦再来看拜见,太公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大惊,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为太上皇。
太公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正史有关太公于刘邦发迹前和被尊为太上皇之后的记载极缺乏,晋代小说式文献《西京杂记》有则故事说道太公当上太上皇以后移居长安深宫一直闷闷不乐。
刘邦询问的结果才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
酤酒卖余。
斗鸡蹴踘。
以此为欢。
今皆无此。
故以不乐。
高祖乃作新丰(新丰城),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该朝出了5位太上皇,结果个个都被逼退位,明明都是强盛的
该朝出了5位太上皇,结果个个都被逼退位,明明都是强盛的本文导读:李渊一、唐高祖唐高祖李渊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政变赶下台的开国皇帝,公元626年,时为天策上将的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
政变结束之后,李世民立即派大将尉迟恭进宫软禁李渊。
李渊由于大势已去,加上一日之内痛失二子而心灰意冷,先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禅位给李世民。
假如李渊贪恋权力不退位的话,可能难逃被杀的下场。
李旦二、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继李渊之后又一位被逼退位的太上皇,其兄唐中宗李显被废之后,李旦登基为帝,几年之后被武则天所废。
唐隆政变之后,李旦复位,但其子临淄王李隆基,威望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旦复位数年后,就退位为太上皇,传位于李隆基。
如果李旦眷恋权力的话,最后可能难逃被政变和软禁,甚至被杀的下场。
李隆基的哥哥,原来的太子李成器很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主动把太子让给他,最后得以善终。
李隆基三、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早期英明睿智,具有无比精准的知人之明,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到了开元晚年,李隆基志得意满,追求享乐,疏于朝政,在加上年老昏聩,导致朝堂被小人把持,忠臣贤良尽遭贬低。
天宝十四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叛乱过后,唐朝从此内忧外患不断,由盛转衰。
曾经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李隆基尽失人心,大势已去,被迫退位为太上皇。
李诵四、唐顺宗唐顺宗李诵是个很悲催的皇帝,他是历史上在太子最久的皇帝之一,也是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
顺宗当太子期间,备受猜忌苛责,以致于心理扭曲,身体垮掉。
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在位仅八个月就被宦官逼迫下台了。
影视剧照五、唐昭宗唐朝的皇帝自安史之乱后,大多被宦官挟制欺凌,唐昭宗李晔就是其中之一。
起初昭宗为了消灭李克用树立威望,但最后失败,还被人软禁了三年,才重新换到长安。
唐昭宗自此性情大变,宦官刘季述等人害怕被杀,因此拥立太子即位,软禁并逼迫昭宗退位为太上皇。
历史上出现最多太上皇的时期 总共先后出现六个
历史上出现最多太上皇的时期总共先后出现六个本文导读:大唐是历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时期,太上皇的出现一般都伴随着宫廷斗争,一旦做了太上皇,则权力全失,是一种变相的废立之计,也基本上就被与人世隔绝了,做太上皇的日子并不好过,能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
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后,分封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李元吉,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建成,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与齐王,自己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尊李渊为太上皇,赡养起来,李渊从此基本上与世隔绝,再没有消息传出来,直至去世。
武则天称帝以后,改国号大周,励精图治,出现了一段政治清明的好时光,但随后酷吏当道专权,武则天的统治始终未能恢复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晚年又宠信武氏家族,政治上再度昏暗。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发动“神龙革命”,诛杀武则天近臣张易之、张宗昌等,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随后在冬季十一月去世,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武则天也做了一回太上皇,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到了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后,唐睿宗李旦也顺水推舟,乐得让李隆基登基,自己做了太上皇,李隆基随后发奋图志,革弊兴利,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但是,李隆基晚年荒于淫乐,纳儿媳杨玉环为贵妃,任用杨贵妃堂兄杨国忠为相,政事日趋昏暗,最终爆发“安史之乱”,叛军席卷大半个中国,一度攻下长安。
李隆基像在逃亡西蜀的路上,军士哗变,先杀杨国忠,后逼杨贵妃自缢,李隆基晚年凄凉的时光正式开始,随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安史之乱大致平定后,唐玄宗自西蜀回到长安之时,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权力,只好也做了太上皇,晚年在寂寞中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八岁。
到了唐顺宗李诵,又做了太上皇,禅位给儿子唐宪宗李纯,彼时顺宗已经中风,身体上不堪承受皇帝之劳,又与太监们龃龉,被逼无奈只好做了太上皇。
唐末昭宗李晔时,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幽禁并逼迫昭宗禅位太子李裕,虽然后来孙德昭等杀刘季述、王仲先等,迎接昭宗复辟,但昭宗还是做了一回太上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说历史上的太上皇
自夏朝至清朝四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皇帝一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可偏偏有那么几位皇帝,头顶上有一个束缚他的人,这个人就是太上皇。
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太上皇尊号的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刘邦当皇帝前,他的老爹刘太公没有因儿子享过一天福,反而被项羽捉去作人质。
不过刘邦做得更绝,说我们是结拜兄弟,我爹便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分给兄弟我一碗汤喝。
刘邦做了皇帝,刘太公也算熬出了头,被接到京城享福。
不过此时刘太公仍是一介平民,见了儿子刘邦便抱着扫帚面对着门口倒退着走。
刘邦大为吃惊,忙搀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岂能因我而乱了天下规矩呢!”刘邦自知疏忽大意,于是尊奉老爹为太上皇。
据说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
有一年,天下大旱,冻饿死者不计其数,这位仁兄便不解地问大臣: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智商达到如此高度的司马衷自然成了皇后贾南风的傀儡。
贾皇后专权乱政,残杀皇室尊贵,被赵王司马伦杀死。
司马伦自立为帝,封司马衷为太上皇,晋朝“八王之乱”由此开始。
司马伦当皇帝不久,齐王司马冏受到成都王、河间王、常山王等的支持兴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这几个王爷自恃功大,互相征伐,上演了一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
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平定了八王之乱,自立为帝,晋惠帝司马衷最终被毒饼毒死。
司马衷虽然当听说不是很久,不过和当皇帝没有大的区别,那就是都为傀儡。
当皇帝是皇后贾南风的傀儡;当太上皇是司马伦的傀儡;后来又成为乱王的傀儡。
估计后世的光绪帝也会鄙视这位白痴仁兄。
前面两位太上皇名声太小,很多人都不了解,下面我们来说几位名声大的太上皇。
唐高祖李渊。
李渊是唐朝的开创者,从太原起兵,不就便统一全国。
不料自己皇帝生涯的第九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家中老二李世民杀死了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李渊被迫禅位李世民,结束自己的皇帝生涯,该行做太上皇。
作为太上皇,李渊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禅位非自愿;另一方面,唐朝立国又属次子李世民的功劳最大,而且自己曾许诺传位给他。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内心也不轻松,一方面,李渊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开国皇帝,不能对他太过苛刻;另一方面,父亲对自己的诺言犹犹豫豫,眼看着李建成要置自己于死地,只能兵变杀兄逼父退位。
总体来说,李渊这个太上皇有自由没权力,物质丰裕而精神空虚。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曾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下的唐朝被称为“开元盛世”。
一个女人的出现,毁了他的后半生,也让大唐王朝元气大伤,此人就是杨玉环。
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被他纳为妃子,后来晋封贵妃,从此二人骄奢淫逸。
昏聩的唐玄宗终日与杨玉环玩乐,不理朝政,重用奸臣李林甫,后又重用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乱军攻到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当一行人马来到马嵬坡时,兵士哗变,砍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
太子李亨率军平定叛乱,在长安登基,称唐肃宗,尊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被儿子囚禁起来,受到儿皇的严重猜忌,毕竟一国不容二主。
叛乱是自己招致的,确实儿子平定的,自己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
在贴身宦官高力士被流放后,唐玄宗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最终在孤寂凄凉中死去。
宋徽宗赵佶。
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字画皇帝,他有时还通过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
不过除了美术造诣高之外,其他能力(比如治国)实在平庸。
他在位期间,对内任用贪官污吏,农民起义不断;对外联金攻辽,辽灭亡后宋朝成为金国的攻击对象,再次生动演绎了“唇亡齿寒”。
内忧外患的宋朝别无他法,只能逼迫徽宗退位,立太子赵恒为皇帝,史称宋钦宗,宋徽宗赵佶成为宋朝的第一位太上皇。
然而,金国并未因此罢兵,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俘,客死他乡。
南宋建立后,徽宗的儿子赵构将哥哥赵恒也封为太上皇,不过这位太上皇和他的太上皇老爹在战俘营里捉虱子呢。
有意思的是,赵构当了36年皇帝后感到厌烦,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眘,自己当了太上皇,而且创下当太上皇时间最长的记录。
父子三人皆为太上皇,只此一例,绝无雷同。
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医生是坎坷的一生。
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做皇帝,不料却被太监老师王振怂恿御驾亲征瓦剌,全军覆没后自己也被俘虏。
守京城的兵部尚书于谦(《石灰吟》作者)害怕瓦剌人拿皇帝要挟明朝,便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其弟朱祁钰为帝。
一年后,双方议和,太上皇“北狩”归京,却又被自己的弟弟囚禁。
这一囚就是七年(比敌人还狠),知道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复立朱祁镇为皇帝,自己才获得自由。
朱祁镇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复辟成功的太上皇。
清高宗乾隆帝。
乾隆自幼在爷爷康熙的教导下长大,深深折服于爷爷的文功武治,在其登基时便焚香祷告上天,自己在位时间绝不超过爷爷康熙(在位61年)。
谁知乾隆老爷子非常能活,一口气做了60年皇帝,而且身体感觉良好,可是不兑现诺言,无法向上天和臣民交代,只得传位于儿子颙琰(即嘉庆帝),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乾隆帝之所以荣登此榜,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掌握实权的太上皇。
儿子嘉庆每日都要乖乖请安受教,不准独立处理朝政,不准私交大臣,奏折必须要有“太上皇之印”才能颁布施行。
皇帝俨然成为太上皇的一个臣子,不过在乾隆的统治下大清王朝极盛而衰,开始落后于世界。
历史上有那么二十几位太上皇,他们有的被儿子逼迫退位,有的成为战俘,有的退位后玩弄继任者于股掌之间、、、、、、但正是他们创造了比皇帝还高的名分,正是他们丰富了有趣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