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公开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导学案_0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请同学们看这首诗,大家自由读读。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是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写昆明生活的一首诗。
诗中简单朴素的文风让我们觉得亲切自然,一如他的为人,向真求善。
【屏显资料助读一】(出示课题)1.巧借文句理思路。
【屏显资料助读二】作者直抒胸臆,开篇就表达了情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难道全文怀念的只是昆明的雨吗?学习活动一: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除了“昆明的雨”,还描写了哪些内容?学法指导:可用文中词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可说景物,也可说人事。
⑴学生默读、勾画。
⑵师生交流。
⑶归纳小结。
【屏显】由画作内容自然引出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有美艳的景致:旺盛的草木,肥大且能开花的仙人掌,香味特别的缅桂花和数不清的木香花。
昆明的雨季,有美妙的食物:随处可见的菌子,又大又甜的火炭梅。
昆明的雨季,有美丽的人儿:富有民族特色的苗族女孩子,卖花的房东母女。
昆明的雨季,有美好的趣事:房东给各房客送缅桂花,莲花池旁酒店里与友人小酌。
2.了解散文主特征。
看似材料繁杂无章,其实作者正是借助它们来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昆明生活的情感。
这种情感贯穿始终,串联了所有材料。
所以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屏显资料助读三】三、赏析语言——走进汪曾祺学习活动二:精读3—10段,细细品析字、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学法指导:可从修辞、长短句、叠词、细节描写等角度考虑。
示例:(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赏析: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干巴菌的颜色外形和质感,极言其样子的丑陋(不中看),表达了初见它时的不喜欢。
(配干巴菌图片,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传神。
)1.学生思考、批注。
2.师生交流。
3.归纳小结。
汪曾祺曾评价自己的散文说:记人事、写风景、述文化,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的确如此,他的文字干净清爽,淡而有味,展示出语言的真淳美。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公开课教学设计_2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感悟雨季中的景,雨中人的特点,体会雨中情。
2、朗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昆明雨的特点,感悟雨季中的景,雨中人的特点,体会雨中情。
教学难点:朗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喜欢雨吗?能分享一下喜欢雨的原因吗?教师分享喜欢夏季雨的原因:1、在没有电扇,空调的时代是雨给炎热的夏季带来凉爽,带来了安逸和惬意2、下雨后可以到田里捉鱼,给生活带来了乐趣。
导入新课:作者汪曾祺对昆明的雨是什么样的情感呢?二、学习目标(1分钟)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感悟雨季中的景,雨中人的特点,体会雨中情。
2、朗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三、自主学习一——了解昆明雨的特点(2分钟)生快速浏览课文,勾画批注后作答。
(重点是4、5段)时间长,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学生作答后分享方法:用跳读法,抓关键词四、自主学习二——感悟雨季的景,人的特点,体会雨中的情(20分钟)师:昆明的雨季是相当长的,却不让人心烦,反到使人动情,使人动情的或许不是雨本身,而是雨季的景,雨中的人,接下来自读课文6——10段勾画批注作者写到了昆明雨季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生速读课文,勾画批注后全班交流。
雨季的景特点仙人掌有旺盛的生命力,肥大,多......、各种菌子色香味俱全杨梅色香味俱全缅桂花香生回答问题后可方法学习分享:抓段落中的总领句,抓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此部分学生重点分析昆明的各种菌子及特点作者写得是有色,有香,有味教师顺势介绍汪曾祺:美食家,美文家,有32篇散文均写到了吃。
雨中的人:卖杨梅的女孩——美丽,温柔送缅桂花的房东——热情、善良生回答问题后方法分享:找描写方法分析卖杨梅女孩的性格特点,抓关键词“满满的,时常”等进行分析送缅桂花的房东的性格特点雨中的情:师:文题为《昆明的雨》,作者却用大量篇幅写雨季中的景,将记忆中昆明的景、物、人等一幕幕展现出来,其实贯穿这一幅幅画面的是一个字——情,即“喜爱”之前,文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对昆明的这种喜爱之情:我想念昆明的雨,对昆明生活的怀念文中除了开头结尾这两段直接表达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外,还有哪些句子蕴含了对昆明的情感?生勾画批注蕴含作者情感的句子生全班交流,情感分析后情感朗读生朗读后分享朗读方法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五、自主学习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钟)教师补充汪曾祺散文选材的特点:拾取生活中的细小事物,以小见大生自主勾画批注后举手交流后抽生归纳小结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充满感情和诗意,优美、淡雅,清新自然。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赛课教案_2
16.昆明的雨【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学习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江苏省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主要作品有《受戒》《沙家浜》等。
2.写作背景:《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夫人施松卿。
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以昆明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共有43篇,其中小说8篇,散文35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青头菌.()鲜腴.()篱笆..()鸡()黄焖.鸡()扳.尖()炽.红()缅.桂()绿釉.()密匝.匝()2.解释词义。
鲜腴:孟夏:方比:扳尖:密匝匝:【合作学习】1.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一句话。
2.本文写的不仅是雨,还写了哪些景、物、事来突显昆明的雨的特点?3.说说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事。
(选取其中一点进行介绍,要说说使人动情或饶有趣味的地方)例:我是小导游xxx,欢迎来到昆明,昆明四季如春,……4.朗读并摘录喜欢的段落,品味其中的美,思考:这些景、物、事与雨有什么关系?5.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乡愁,感觉有点散,但其中有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导学案_0
《昆明的雨》教案【教材简析】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
《昆明的雨》是一篇怀旧之文,不只是叙旧事,还述旧情。
课文首尾都有“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话,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出发点是抒发感情。
开篇写给友人画画,“要有昆明的特点”,引出“昆明雨季”的话题,自然也引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怀想;接下来写昆明的雨季和雨季中的景物,也是语含深情的,如雨季的总特点时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写雨季缅桂花时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都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1.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2.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在情境中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中流淌的思念之情,理解文中展现出的温润、闲适、优雅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方法】品读鉴赏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咱们学习一篇美文,一篇写雨的美文,同时也是写思念的美文。
曾有这样的一段文学评论说到:《昆明的雨》会携细雨在身旁悄然落下,周围是沐浓的湿绿,有花香轻轻拂来,让躁动的心安静。
写雨的文章,不少了,但能使雨如此鲜活可感,实在难得!(一)了解一位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生,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
1940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
(二)知晓一点背景汪曾祺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生活了七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学习本文用生活中琐细之事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写法
2、认识作者及其作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沙家浜》等。
播放音频;提问
板书课题
屏幕展示作家作品
闭眼倾听;回答
自由谈论水城雨季特点
雨声导入可以制造气氛,把学生带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意境。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描述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圈点批注及朗读文中优美句子,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难点
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怀念之情,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
教具
多媒体设备
教法
1.情景导入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
3.诵读法:引导学生充分诵读,品味,感受作者的情感。
1.通过阅读文本,能说出昆明的雨的特点。
2.通过解读文本,学习本文用生活中琐细之事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写法。
3.圈点批注及朗读文中优美句子,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怀念之情,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
重点
1.通过解读文本,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用生活中琐细之事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写法。
过渡:俗话说好酒需要品,好文章需要读,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那就请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或大声朗读或默读)阅读课文和课后阅读提示,并作好圈点批注,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自读课文并思考
圈点批注要求:
不认识的词语或有疑问的地方用“ ”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导学案_2
《昆明的雨》教案
一、小诗导入。
二.疏文意。
1.回顾教读课方法。
2.完成学习单任务一。
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文章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和事。
温馨提示
1.默读: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
要眼到、手到、心到!
2、如果你能自己设计思维导图(鱼骨头状、树枝状、藤蔓状……)那就更棒啦!
三、品语言。
任务二:
要求:
(1)选取你认为最有味道的一处风物进行品读,做好批注(鉴赏式、提问式和补充式)。
(2)分享批注。
(3)其他同学可补充、质疑或解答。
四、析情感。
任务三:
雨季的昆明还引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这情感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读第10自然段。
五、小结并推荐阅读。
1.推荐阅读汪曾祺同背景下的散文《翠湖心影》《跑警报》。
2.回顾散文阅读的方法:疏文意、品语言、析情感。
——用思维导图和批注法。
一支笔,一本书,一个有爱的你,一份诗意的生活!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获奖教案_0
《昆明的雨》【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昆明雨季事物的特点。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宁静、恬淡的昆明生活的喜爱和留恋,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难点】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文本内在的韵味。
结合背景资料,感悟作者对宁静、恬淡的昆明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教学方法】诵读法语言品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用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幅画: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下画中描绘的景物,然后比较画中景物与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景物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生:倒挂青头菌牛肝菌相信同学们此刻一定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倒挂着的仙人掌怎么还能存活甚至开花呢?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就能为大家解开这个疑惑。
(板书:昆明的雨汪曾祺)预习检测作者汪曾祺谁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下注释,善于利用书本上的信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老师已经布置过让大家预习这篇课文,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鲜腴()密匝匝()缅桂花()炽红()绿釉()青头菌()看来大家预习的都很充分,果然是非常棒的学习者,找生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齐读三遍。
知内容行文取材显灵活齐读课文标题《昆明的雨》,中心词是“雨”,我们七年级也学过一篇关于雨的文章《雨的四季》,刘湛秋从各个角度描写和雨相关的内容,带给我们有关雨的全方位的感受,但是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反而写了许多其它的事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仙人掌:多、极肥大各类菌子:种类多、数量多、生长旺盛杨梅:大、颜色深缅桂花:树大、花香、花多木香花:茂盛这些内容和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呢?雨中之景、事,正是因为有了雨水的滋润,昆明雨季中的事物才生长的如此茂盛、肥大。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赛课教学设计_2
《昆明的雨》一、说诗情,导入新课生齐读汪曾祺的一首小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1、生读2、师:这首诗是汪曾祺先生回忆40多年前在昆明学习时的生活写下的一首诗,寥寥28个字,汪曾祺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
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
莲花池本来坐落在昆明市的西北部。
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
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鲫;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
“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先生的美丽的文字中去想象去品味……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学生字词积累四、读文本,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明确: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速读课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哪些事物让昆明的雨季不再单调)学生先找师再展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师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课导学案_0
《昆明的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养成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昆明的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风景万千,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纵是平常,却也有美的地方,正所谓“万物生成皆神圣,一草一木总关情。
”今天,我们将跟随汪曾祺,一起到昆明的雨季里来一场心灵之旅。
二、、作者介绍谁能跟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汪曾祺?(ppt出示)三、攻克字词(ppt出示)一学生读,师强调菌、腴的读音。
生齐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1.过了字词关,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笔下昆明的雨有何特点?(学生通过文本找,教师顺势引导总结)2.除了写雨的特点,还写了什么?(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苗族女孩,房东大姐,小酒馆……学生通过圈点批注来赏析,表达自己的看法)明确:这些东西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对它们,作者都表达了一种不变的情感:思念!五、赏析品味——情在雨中1.昆明雨季中的那些景、事、物、人,为何让作者念念不忘呢?(生先自主批注,然后和同座位互相交流。
)明确:从景、事、物、人等方面来分析作者想念的原因。
这其中可以引入背景介绍,引入汪曾祺的话"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
"这里可以讲到抗日战争,身为文人的作者又不能扛起枪杆走向战场,他就在昆明的雨里给心灵做了一次深呼吸,这种宁静恬淡惬意的生活和民风的淳朴让作者感到亲切而又温情。
明确:作者想念的又不仅仅是昆明的雨,更是雨季中那些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那代表着往昔的生活和岁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赛课导学案_0
《昆明的雨》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怀念,理解作者冲和平淡、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导入:昆明被称作春城,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一到雨季,绵绵细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明亮、丰满,让人舒服,使人动情,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七年,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遇到了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于1984年写下了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今天,我将带领大学共同赏读这篇美文。
一、初读感知: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检测字词掌握情况:乍()辟()邪鲜腴()篱笆()()暮()年密匝匝()釉()扳()尖2、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作者笔下“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明确:昆明雨的特点——丰满、饱和、旺盛、柔软二、读出景、物、人、事: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可是对于雨的描写却并不多,而是写了雨季中的景、事、物、人,试着找出来,并想一想,作者写的这些和“昆明的雨”有什么联系。
明确: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
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追问: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小组交流后明确: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
首先,虽然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在直接写雨上,可是所写的景、事、物、人,都和昆明的雨季息息相关,没有雨季,也就没有这些独具特色的景、事、物、人;其次,昆明的雨连绵不断,就像作者多年以来对昆明岁月的念念不忘,雨的特点和人的情思,书写对象和表达的情感之间有很多共性,所以作者选择用昆明的雨来表达怀念之情。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导学案_6
《昆明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
著名散文研究学者佘树森曾言:“散文产生美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品味语言”是散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汪曾祺先生小说、戏剧、散文都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尤其体现在他的语言上,历来学者多有评议。
《昆明的雨》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作品,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本文的文本特征,故选择通过本文初步体会汪曾祺散文俗雅结合这一特点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品味本文语言,初步体会汪曾祺散文语言“俗雅结合”的特点【教学内容】1. 本文语言的特点:生活化与诗意、通俗与文雅的结合2. 形成这一语言特点的语言技巧:口语、书面语(四字格)、文言词语并用,短句与长句交错,比喻通俗,使用叠字、回文,夹杂直接抒情句,等3. 形成这一语言特点的人格因素:文学功底,热爱生活,等【教学方法】以“寻宝之旅”的活动引导整个教学流程,有问答点拨、小组讨论、讲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文章结构,分析了作者记忆中雨季景、物、人、事的特点,分析了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这节课开始,先利用一个复述活动检测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请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想象自己就是汪曾祺,以汪曾祺的口吻,为大家讲述一下自己记忆中的昆明雨季。
注意引导学生复述出昆明雨季的景物人事的特点和汪曾祺的感情(喜爱、思念)。
二、初识本文语言特点询问学生对该文语言的初步印象,如:平淡自然、如话家常、口语化、幽默风趣、蕴含深情、美、诗意、文化味。
请学生加以概括,引导学生归纳出汪曾祺语言“生活化、通俗”和“诗意、文雅”两个侧面。
三、方法指导、品读示范1. 方法指导告诉学生应细读文本,用文本验证对本文语言的初步感受,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语言的通俗与文雅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质课教案_2
昆明的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认识汪曾祺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与昆明情缘(PPT展示文字)二、感悟文章把握情感作者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昆明的雨?(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喜爱怀念)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三、品读课文赏雨悟请1、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方面具体写昆明的雨的?(写了雨中哪些景物?)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生读出文字)仙人掌菌子火炭梅缅桂木香花(雨季里旺盛的植被)2、细读课文5-10段文字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雨特点的语句:(生评点,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A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B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C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D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E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F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PPT展示每种景物特征)2、读这些文段,这些景物除了能表现昆明雨季丰满特点外,你们还读到了什么?(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a:“仙人掌”文段:读出昆明的民风民俗b: “菌子”文段:读出昆明人的菜味道(作者的评价)C:“火炭梅”文段:姑娘的娇美动人(人物服饰和声音的刻画)d:“缅桂”文段:读出房东母女热情淳朴(人物行为的表现;两处感叹号的作用)师总结:丰足的雨水给了昆明植被最好的润泽滋养,让汪老看到了、吃到了、闻到了、感受到昆明最美好的东西,回忆起来更是深刻的!所以回忆中依然忘不了四十年前的那天的那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内附导学案)
16*昆明的雨(导学案课堂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
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同时,文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充满美感和诗意。
【学情分析】经过几个星期的导学案培训,学生已能熟练地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普遍能勤于思考,积极表达,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
2.了解汪曾祺的昆明情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难点】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策略】将传统导学案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
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发言不超过10分钟)和老师的主导性。
【教学过程】【教师开讲】一、激情导入:(1分钟)同学们,大家应该还记得这几句话:“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请问这是哪位作家哪篇文章中的语句?(学生齐答:朱自清--《春》)这是朱自清笔下所描绘的江南的雨。
那么,在祖国的大西南,那里的雨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神游到大西南的昆明,看看那里的雨吧!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学生齐答)。
二、检查预习(1分钟)(通过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也可借此补充导学案上所没囊括到的知识点)1.题目、体裁2.作者及相关常识三、展示PPT图片(1分钟)(让学生了解昆明和作者,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视觉支撑;也让教学手段多样化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昆明的景致2.汪曾祺肖像四、明确教学目标(1分钟)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老师强调【自主学习】(10分钟)(分题入组,作为各组着重探讨的题目;先思考本组所分的题目,再思考其他组所分的题目,在书中圈圈点点,找出依据)【合作探究】(20分钟)(第一步:学生全员参与,有序热烈地开展探究活动;老师巡回指导,检查和督促。
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导学案
课题: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淡而有味”语言;
2、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领悟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之情。
一、预习导学
给下列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鲜腴()青头菌()黄焖()鸡草茎()
松毛择()浄净炽()红桂花绿釉()吆喝()
花骨()朵密匝匝()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思考:
1、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的总印象是怎样的?
2、昆明的雨还给了作者很多美好回忆,作者想到了哪些景、物、事、人呢?
三、合作探究
分组阅读,圈点勾画,批注交流,品味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百味人生》(八年级上册4)中《雨的抒情》一课,也是写雨的散文,试分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五、当堂练笔
今年几场秋雨,让我们着实感受到了成都秋天的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这其中有哪些值得让你回味的景、物、事呢?请你也试着用如话家常、淡而有味的语言,写出你对成都秋天的喜爱,100字左右。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公开课教学设计_2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天津市小东庄中学
高书娜
学生齐读
学生完成 齐读
明确学习任务
扫清阅读障碍
学习任务一
本文文题是“昆明的雨”,文 中除了写雨还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都与雨有关吗?速读 课文,在文中圈画出来。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快速读课 文
圈画出内容
学生围绕雨来
回答
梳理课文写了 哪些景物,事, 人,理解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
体会作者“凡 人小事”之美
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 点,找出句子来。
学生找出并朗 读,体会其语言 韵味
学习本文语言 特点,明确作 者的感情不但 寄托在事物 上,还通过平 淡质朴的语言 表达出来。
学习任务三
仿照本文语言特点,对所给材 料进行扩写(见学案)
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先独立元成,然 后小组推荐
学以致用,落 实难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明白了如果用善于发现的 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 木,点点滴滴,用真诚的心灵 来感受生活,并且携入文字, 那么生活中处处是诗意与美 好。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传 达一个人的感情,并非只有堆 砌华丽的辞藻这一种方法,平 淡自然,质朴无华的语言也能 传达我们的心语,同样能打动 读者的心灵。
课题
《昆明的雨》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通过对昆明雨季中的事物及在昆明生活的一 段往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和分析散文的能 力。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学习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导学案(教师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导学案(教师案)课文《昆明的雨》。
一.课前预习:1.文章写作背景简介:本文选自《汪曾祺选集》,他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在昆明生活七年,对昆明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对昆明有着很深的情结。
本文正是作者选取昆明雨季最有特色的事物,也是最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表达了作者四十年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2.作家简介:汪曾祺(1920---2019),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二.课前自主探究与学习3.给加点字注音。
鲜腴.(yú)鸡枞.(zōng)密匝.匝(zā)扳.尖(bān)避邪.(xié)黄焖.鸡(mèn)4.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写出自然段如何划分。
并在文中标记。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一张画自然引出昆明的雨。
第二部分(第3--10自然段):具体写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人和事。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自然点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
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6.读文章第一段,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答题技巧提示:文章开头的作用有哪些?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5、为下文埋下伏笔朗读课文第二部分:7. 昆明的雨季给人什么感受?(昆明的雨季是相当长的,但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所以并不使人气闷。
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阅读课文5--7段,思考:8.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9.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
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10.文章结尾再次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答: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表达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及怀念之情。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昆明的雨》优课教案_2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找出雨季中的景、物、人、事,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和从“凡人小事”发现美的独特趣味。
3.体会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和从“凡人小事”发现美的独特趣味。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汪曾祺《昆明的雨》,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窗外阳光融融地照着,跟课文的惬意是一样的。
谁能跟大家介绍一下汪曾祺?(生答)师:老师在汪曾祺的《自得其乐》中摘录了一些材料,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了解他。
(幻)“我年轻时爱唱戏,起初唱青衣,后来改唱老生。
大学时学了昆曲。
”“我觉得宋人字的特点是少拘束,有个性——那天少喝了一点酒,字写得飞扬霸悍,亦是快事。
”“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画中国画还有一种乐趣,是可以在画上题诗。
”“体力充沛,材料趁手,做几个菜是很有意思的。
”美国作家聂华苓来中国,“我给她做了一道煮干丝,她吃得非常惬意连最后剩的一点汤都端起碗来喝掉了。
”师:读这些文字,我们知道汪曾祺是一个怎样的人?(趣味广泛、热爱生活、性格随性……)师:汪曾祺如此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他的文字具有传统诗画的典雅、生活化的世俗和情趣。
今天,我们就在这篇《昆明的雨》中,领略他笔底的风采。
2. 检查预习。
幻: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青头菌(jùn)鲜腴(yú)黄焖(mēn)花骨朵(gū)緑釉(yòu)密匝匝(zā)(教师强调“菌”、“骨”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看似无雨1.文章标题是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写雨的段落进行朗读。
(生读)2.假如文章只有直接写雨的文字,你觉得怎么样呢?(略去了雨中的人和事,文章内容单薄,不生动。
)师:对,恰恰是宕出去的笔墨丰富了、生动了文章的内容。
(幻):“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
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说诗情,导入新课
1、结合图片欣赏,学生发言,对雨的感知,温故导入,雨的诗词积累。
2、把握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扫除阅读障碍,疏通生字词。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学生自主完成板书)
1、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概括特点。
教师点拨: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淡淡的乡愁……
2、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作者想念的仅仅是雨吗(人、事、物)?
教师点拨: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作画,小酌……
3、作者笔下诸多植物共同的特点,及其与昆明雨的关系?
明确:旺盛,肥硕,滋润
昆明雨水充足,特有现象和产物
4、作者为何笔墨铺陈,不仅写到雨,还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人、事、物一一陈述出来?
明确:结合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描绘动情美好的昆明。
三、品语言,体悟深情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
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2)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神。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
汪曾祺语言风格:闲适自由,平淡隽永,典雅与口语化结合
四、读经典,课外延伸:
1、推荐阅读《端午的鸭蛋》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携情入文,写一点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
五.板书设计
雨季长 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淡淡的乡愁 昆明的雨
倒挂的仙人掌 各种菌子 雨季杨梅 雨季缅桂花 给宁坤作画 和徳煕饮酒 喜欢、 怀念、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