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控制,以及质量检测和验收。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选择适当的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 选择合适的骨料、胶凝材料和掺合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 骨料:选择质量好、颗粒均匀的骨料,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含水率。
2.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控制水泥的品种、标号和含水率。
3. 混凝土外加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外加剂,控制外加剂的用量和质量。
4. 水:选择清洁、无杂质的水源,控制水的用量和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控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搭建模板和脚手架,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2. 浇筑方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 浇筑过程中的控制: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浮现空鼓、夹渣等质量问题。
4. 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四、质量检测和验收质量检测和验收是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 取样和试块制作: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制作试块进行强度检测。
2. 强度检测: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试块的压力试验,判断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外观检测: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有裂缝、空鼓等质量问题。
4. 验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1.建立科学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通过合理减水剂的应用、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使用,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选择优质原材料。
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3.进行现场试块试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施工现场制作试块,并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可以及时反馈混凝土强度情况,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4.使用优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品质。
应选择质量稳定、搅拌效果好的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进行操作。
5.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分层和气孔,速度过慢则容易造成冷缝和质量问题。
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浇筑速度。
6.进行适当的振捣。
振捣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适合的振捣工具和振捣方法,并确保振捣的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7.控制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根据气温、湿度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养护。
8.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9.做好现场管理。
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划定施工范围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10.做好施工记录和整理。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施工情况、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期的追溯和整理。
同时,对施工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十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标准,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最终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在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材料的选择、配比的确定、施工操作的规范、强度试验的检验等各个环节。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材料质量控制1. 水泥水泥是制作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购水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查验水泥包装袋上的标识信息,包括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
(2)观察水泥的外观,应为均匀细腻,无结块、凝固等现象。
(3)进行水泥试验,包括设置时间试验、28天强度试验等。
2. 粗、细骨料粗、细骨料是混凝土中颗粒状的材料,其中粗骨料主要指砾石和石子,细骨料主要指沙子。
在选择和控制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2)骨料应保持干燥,无结块、泥块等不良现象。
(3)进行骨料试验,包括颗粒度分析、吸水率试验等。
3. 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是指辅助掺和材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或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添加剂:(1)减水剂:可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流动性。
(2)加水剂: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细观结构。
(3)增塑剂:可增加混凝土塑性和柔韧性。
(4)缓凝剂:可延缓混凝土开始凝结的时间。
二、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不同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的方法。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配合比的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特性根据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的特性进行试验,确定适合该项目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配合比。
2. 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据此调整配合比。
3. 施工条件配合比的确定还应考虑施工条件,如水泥的热量、基坑的温度等对混凝土的影响。
三、施工操作的规范控制1. 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运输距离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运输距离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的准确性。
首先,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其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比例合理、稳定。
配比控制涉及到水灰比、砂率、骨料级配等指标,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特性进行科学调整。
二、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对其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施工工艺控制包括准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首先,在准备环节中,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搅拌设备的完好性以及施工场地的清洁和平整。
其次,在搅拌环节中,要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
然后,在浇筑环节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二次污染,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最后,在养护环节中,要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防冻等,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三、现场质量监控现场质量监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和测试。
常见的监控指标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收缩性、抗渗性等。
通过及时监控和反馈,可以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处理,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记录与追溯混凝土质量的记录与追溯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施工现场应编制详细的混凝土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搅拌时间和方式、浇筑的情况、养护措施等。
同时,对每一批次的混凝土应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后期跟踪和追溯。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现场质量监控和质量记录与追溯。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等内容。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强度等级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2 抗渗等级要求:根据工程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抗渗等级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3 施工条件: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如温度、湿度、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配合比设计。
1.4 原材料特性: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性能,确定合适的配合比设计。
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1.5 施工性要求: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如流动性、坍落度、凝结时间等,确定合适的配合比设计。
二、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在进行原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水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水泥,考虑其强度等级、硬化时间、热发展等特性。
2.2 骨料: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骨料,考虑其粒径分布、强度、吸水性等特性。
2.3 粉煤灰: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粉煤灰,考虑其掺量、活性、细度等特性。
2.4 矿渣粉: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矿渣粉,考虑其掺量、活性、细度等特性。
2.5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等。
三、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工艺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强度等性能指标。
在进行施工工艺控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搅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工艺,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要使混凝土性能达到高质量,可从和易性、强度、耐久性以及经济性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获得改善其性能的技术措施;要使诸多技术措施定量化得到反映,可通过配合比设计表达出来。
然而,要使诸多技术措施付诸实施,则必须涉及混凝土施工环节的特殊性分析。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正常因素混凝土功能的完成需经过计量、搅拌、运输、振捣、成型、养护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将造成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如计量中微小误差,原材料品种、含水情况等的变化,操作人员的变动,这些都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称其为正常因素,正常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不在控制之内。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化,如搅拌过程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加,将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有资料表明,水灰比增加1%,混凝土强度降低5%。
所以,混凝土质量受异常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高度重视,否则,混凝土性能的定性分析与混凝土配合比定量计算的最终效果无法付诸实现。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将异常因素对混凝土性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使混凝土能按人们主观设计和期望的质量实施。
4、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前面从施工环节概括了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基本内容,但是,就其质量本质而言,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外观质量混凝土经过成型、硬化、拆模后,表面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视为外观质量不好,虽然这个现象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不大,但是必须尽量避免,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精心操作、制定措施等设法改进。
2).内在质量混凝土强度是其最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一方面,通过强度指标可反映出混凝土经过计量、搅拌、运输、振捣、成型、养护等多个环节以后,混凝土性能的变化程度;另一方面,强度指标又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基础。
可以看出,强度的控制是在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之间架起的一道桥梁,是完成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根本所在,因此,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强度。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实验室试制和现场试验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到各种设备和机械,如搅拌机、输送泵和振动器等,需要检测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浇筑顺序、浇注均匀度和振捣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外观和坍落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预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1. 原材料控制:确保使用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工程设计要求,且质量稳定可靠。
2. 配合比控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等工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 强度检测控制:通过取样试验和实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试验,监控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1. 原材料控制:a.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检查水泥包装袋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检测水泥的标称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b. 骨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检查骨料的颗粒形状、含泥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c. 水:使用清洁的淡水,控制水的用量和质量。
d. 粉煤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检测其标称品种和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2. 配合比控制:a.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水灰比、骨料用量等参数符合要求。
b. 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称量和混合,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控制:a. 混凝土搅拌: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b. 混凝土浇筑: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和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分层、堆积等现象。
c. 混凝土养护: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发展良好。
4. 强度检测控制:a. 取样试验: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和频次,采集混凝土样品进行试验,监控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下所述: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我们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工作,建立化验室,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原材料的品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2. 制作工艺控制:
调配混凝土时必须按照比例、顺序、时间和浇注的方法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在混凝土浇注前,需要经过试块养护和试块强度的检测,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3.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模板、钢筋的检查,保证混凝土浇注时的密实性和牢固性。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
混凝土浇注工艺来进行,同时在浇注完混凝土后,需要对混凝土表
面进行捣实,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空鼓和裂缝。
4. 质量记录和资料的保存:
对每一车混凝土的配比、试块强度和混凝土标号,都应记录在案。
对每次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和质量抽查结果都应保留原始记录,
用于质量问题处理和评定。
采取以上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可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满足工程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
1. 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要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认其质量。
2. 配合比控制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混凝土搅拌控制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充分混合,以保证其中各种原材料的分散均匀。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以防止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均匀等问题。
4. 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在浇筑前,需要对浇筑模具进行清洁,以防止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
同时,还需要对浇筑方式、浇筑速度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养护控制混凝土在初凝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硬化和凝固。
6.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判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7. 质量记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质量记录工作,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配合比试验结果、搅拌时间和强度检测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期质量验收和质量跟踪。
总之,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配合比的确定、搅拌和浇筑过程的控制、养护的管理、强度检测和质量记录等措施的执行,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等级,并按照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骨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并进行筛分、洗净等处理,以确保骨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矿粉和粉煤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矿粉和粉煤灰,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掺合料:如需使用掺合料,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掺量,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配合比控制1.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试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要求。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的比例准确,避免误差和漏配现象的发生。
三、搅拌和浇筑控制1.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避免浮现浇筑不均匀、堆积和分层等现象。
四、养护控制1.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指标要求,确定合适的养护时间,并进行养护措施的落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养护条件:根据环境条件和施工现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和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养护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五、质量检测控制1.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率,从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现场取样,并做好标识,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试验:对取样的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的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3.记录: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混凝土质量档案,以备查验和追溯。
六、质量管理控制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试块制作和试验、质量检测等方面。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配合比设计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参数的确定。
设计过程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验证。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水泥、骨料、砂、水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应按照像关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抽样和试验,包括水泥的标号、骨料的强度和吸水率、砂的粒径分布等指标的检测和控制。
三、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工艺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包括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过程的控制。
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养护质量。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时间、浇筑速度等参数,避免浮现冷缝、孔洞、蜂窝等质量问题。
四、试块制作和试验试块制作和试验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应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制作试块,并进行强度试验。
试块的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试块的尺寸、养护条件等。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块的标识和记录,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控制混凝土质量。
五、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应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泌水性、收缩性等指标的检测。
质量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控制混凝土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控制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试块制作和试验、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在使用时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和步骤: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质量:检查水泥的标准号、强度等指标,对水泥的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要求。
- 骨料质量:对骨料的粒径分布、吸水率、角料含量等参数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水质控制:对拟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 控制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确保添加剂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等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 搅拌站设备质量:定期对搅拌站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搅拌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 搅拌时间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
4. 浇筑和养护控制:- 浇筑工艺控制:确保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混凝土质量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 养护措施: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混凝土质量检测和评估:- 检验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关键指标,确保成品混凝土的质量。
- 定期抽样检测:对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6. 质量档案和记录管理:- 归档混凝土的质量监督记录和相关文件,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以便进行追溯和日后分析。
以上是一般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主要措施,针对特定工程和工地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可以分别对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浇筑质量控制、养护质量控制、现场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品质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从选材、检测、存储等方面进行控制。
(1)选材:水泥、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2)检测: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存储:原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应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避免接触潮湿和污染。
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1)强度等级: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和设计标准,设计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骨料:根据骨料的类型、粒径等因素来制定和调整配合比的设计。
(3)水泥:根据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设计水泥用量。
(4)掺合料: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掺合料用量。
3.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确保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1)浇筑厚度: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部位、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浇筑厚度。
(2)浇筑速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避免出现冷缝等现象。
(3)坍落度: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强度等级来确定坍落度。
(4)振捣: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其达到相应的密实度和强度。
4.养护质量控制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是确保混凝土微观结构形成的关键。
(1)养护方法:可采取湿养、膜养、热养等方法。
(2)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养护时间。
(3)养护措施: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遮盖、保湿等措施。
5.现场检验现场检验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手段。
(1)外观检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观察和检测。
(2)坍落度测试: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3)强度检验:采取取样检测等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控制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好坏,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增加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标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步骤、方法和标准等。
二、质量控制的目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具体目的包括:1.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以满足工程的承载能力和使用要求。
2. 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防止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腐蚀等问题。
3. 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外观质量。
4. 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质量控制的步骤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步骤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和成品质量检验等。
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2.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检验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浇筑方式和养护条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4. 成品质量检验成品质量检验是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工程进行检验和评估,以验证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抗压强度测试、抗渗性能测试、抗冻性能测试等。
四、质量控制的方法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图、抽样检验和现场测试等。
1.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控和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变化。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含水量、骨料粒径等指标进行连续的监测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施工现场或已完成的混凝土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措施和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1.1 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2)检查水泥的生产日期和质量证书,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根据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泥。
1.2 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坚硬、耐磨的天然石料或人工骨料;(2)确保骨料的粒径分布合理,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3)检查骨料的含泥量和含水量,确保骨料洁净且不含有害物质。
1.3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类型,如增塑剂、减水剂等;(2)检查外加剂的质量证书,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适宜的外加剂。
二、配合比设计2.1 正确理解配合比设计要求: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特性确定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的比例。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2)根据水泥品种和骨料特性确定合适的配合比;(3)合理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2 严格控制配合比的施工误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合比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为了控制配合比的施工误差,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称量和搅拌;(2)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骨料分层和水灰分离现象;(3)根据施工进度和气候条件适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控制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水泥: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牌号,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稳定性。
2. 骨料: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天然骨料或者人工骨料,确保其粒径分布合理、坚实、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3. 砂:选用细度模数适中的砂,确保其颗粒均匀、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4. 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淡水,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用量适宜。
三、配合比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确定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2. 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凝结时间等满足施工需要。
3.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经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验证,确保其可靠性和适合性。
四、施工工艺控制1. 搅拌: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产生分层、堆积和空洞等缺陷。
3. 振捣:振捣过程中应控制振捣时间、振捣力度和振捣位置,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4. 养护:养护过程中应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五、质量检测1. 混凝土试块: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和养护,并进行强度检测,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 混凝土抗渗性能:通过渗透试验或者其他相关试验,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质量。
3. 混凝土坍落度:通过坍落度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
4. 混凝土密实性:通过压实试验或者其他相关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密实性,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质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用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用方法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
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并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和品种。
2.骨料控制: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配料,不同类型的骨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规格,并对骨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骨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控制掺合料的使用: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掺合料的用量和类型。
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掺合料符合相关标准。
二、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对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2.浇筑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也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浇筑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和浇筑速度,避免出现分层、坍塌和渗漏等问题。
3.养护工艺控制: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应采取保湿、遮阳等措施,并严格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
三、质量检测与监控1.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应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并与设计强度进行对比。
2.密度检测:混凝土的密度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和耐久性,应进行密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耐久性检测: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侵蚀和抗老化能力。
应进行耐久性试验,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总结: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从原材料控制、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与监控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水泥:优质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其品牌和型号应在施工前经过审批确认。
2. 粗骨料:应选用符合规定的石子,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细骨料:应选用符合规定的砂子,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水:应使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者经过处理的水。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1.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配合比中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等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要求。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应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并采用振捣设备进行振捣,以排除气孔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防止日晒、防止冻融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混凝土质量检验1. 取样: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从混凝土搅拌车或者浇筑设备中取样。
2. 试件制备:将取样的混凝土制作成试件,包括立方体试件和圆柱试件。
3. 试验方法:采用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密度、抗渗性等性能的检测。
4. 报告编制: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和评定结论。
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记录和档案管理1. 混凝土施工日志:记录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等施工过程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情况。
2. 混凝土试验记录:记录混凝土试验的日期、试验项目、试验结果等信息。
3. 混凝土档案管理:将混凝土施工日志、试验记录等相关资料整理成档案,以备查阅和审计。
七、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监督和验收1. 监督:由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标准和要求。
2. 验收:由建设单位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包括强度、外观、抗渗性等指标的检测。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1.1 水泥的选择与检验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对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选择水泥时,应考虑其强度等级、初凝时间和凝结热等因素。
同时,对水泥进行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与检验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骨料时,应考虑其粒径分布、含泥量和含水率等因素。
对骨料进行检验,包括颗粒形状、含泥量、含水率和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要求。
1.3 混凝土添加剂的选择与检验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加抗裂性、减少收缩和提高耐久性等。
在选择添加剂时,应考虑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对添加剂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含固量、PH值和凝结时间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添加剂质量符合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2.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比例。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用量和添加剂用量等。
同时,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抗裂性等性能指标。
2.3 配合比的试验验证通过配合比试验,验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3.1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孔隙。
3.2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质量控制--学习新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按时间顺序分,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事前(生产准备)控制、事中(生产)控制、事后(合格)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二是配合比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有计量、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控制。
事后控制指对混凝土质量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验收评定。
以下主要从搅拌站角度进行归纳,原材料仅选用搅拌站常用原材料。
§1 事前控制一、事前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1、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检验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
外加剂产品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
2、进场复验为了保证进场材料的真实质量,进场材料必须进行复验。
进场原材料复验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砂、石骨料按每400m3或每6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按同一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
②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将检验批扩大一倍。
对经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
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
同一厂家的同批出厂材料,用于同时施工且属于同一工程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
③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
3、质量主要控制项目⑴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
水泥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新型干法窑水泥;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⑵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
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
粗骨料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连续级配;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小于31.5㎜。
对于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
对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且不应大于8%;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5%和0.2%。
对于粗骨料或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止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粗骨料。
⑶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海砂还应包括贝壳含量;人工砂还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细骨料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且300µm筛孔的颗粒通过量不宜少于15%;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混凝土,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
对于高强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范围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
河砂和海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砂。
⑷矿物掺合料粉煤灰质量主要控制项目---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
粒化高炉矿渣质量主要控制项目---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
矿物掺合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
矿物掺合料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矿物掺合料宜与高效减水剂同时使用。
对于高强混凝土或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等其他要的混凝土,不宜采用低于Ⅱ级的粉煤灰。
⑸外加剂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分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方面。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主要控制项目—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
外加剂匀质性主要控制项目—pH值、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膨胀剂还应包括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
外加剂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
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宜采用液态外加剂。
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
⑹水水的质量主要控制项目--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胶砂强度比。
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还应包括碱含量。
二、事前配合比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有关规定。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强度及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生产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
三、制定技术方案混凝土生产前,应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案,并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事中控制一、计量1、计量设备应具有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
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一次。
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
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粗细骨料和用水量。
二、搅拌1、原材料投料方式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要求和混凝土拌合质量要求。
搅拌时间。
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二次。
3、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1、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并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秒。
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
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有关规定。
4、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分钟。
四、浇筑成型1、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
2、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最小内径宜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输送泵泵压应与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相匹配。
3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1、质量要求①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拌合坍落度设计值不宜大于180㎜。
②泵送高强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500㎜。
③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损失不应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
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h。
④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离析或泌水。
⑤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
⑥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下表要。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或其他准确度更高好的方法进行测定。
检。
3、混凝土拌合物的检验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坍落度取样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采用同批水泥和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至检验一次。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一次。
六、养护生产和施工单位应根据结构、构件或制品情况、环境条件、原材料情况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等,提出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并应严格执行。
七、生产控制水平混凝土生产控制水平按强度标准差σ和实测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的组数百分P表征。
2、实测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的组数百分P不应小于95%。
3、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
§3 事后控制—合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检验与评定)一、混凝土拌合物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对混凝土拌合物抽样检验。
浇筑地点检验属验收检验。
二、硬化后混凝土1、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其他力学性能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耐久性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3、长期性能检验规则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