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合集下载

简述政策执行手段

简述政策执行手段

简述政策执行手段
一、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机构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以实现其政策和目标。

这些措施包括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垂直性的特点。

行政手段通常适用于特定情境下需要快速反应和统一行动的情况。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立法和司法途径来实施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手段具有规范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是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三、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来引导和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其政策和目标。

这些经济政策和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通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和资源配置等,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经济手段具有调节性、激励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四、思想教育手段
思想教育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思想教育手段具有潜移默化、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对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的⼏种理论模型公共政策执⾏的⼏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起来的政策执⾏模型中,⽐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模型主要有以下⼏种:(⼀)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过程》⼀⽂中提出了⼀个描述政策执⾏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形式;(2)⽬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形式的那些⼈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或受政策执⾏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配作⽤。

”史密斯的政策执⾏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必须具备⼀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机构、⽬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机关的结构和⼈员、主管领导的⽅式和技巧、执⾏的能⼒与信⼼,⽬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中提出了政策执⾏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标或⼿段进⾏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为调适的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第四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

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

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

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

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

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

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

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

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

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

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

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方式。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v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v 二、政策执行的基本内容v 三、政策执行力v 四、提高政策执行力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v (一)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背景v 1、政策科学早期的认识v 虽然拉斯韦尔等早期政策科学家把政策执行看成了政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政策执行并没有引起政策科学学者的足够重视,政策科学被认为是研究政策制定的科学,例如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范式就认为政策科学就是对政策制定的研究,其目标是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政策过程被分成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制定和评估等环节)三个阶段。

v 2、政策执行不受重视的原因v 天真地假设政策执行过程是简单的且人所共知的;强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政策执行过程负责;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vv (二)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契机v 1、美国奥克兰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v 1973年美国学者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创造就业的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的跟踪研究而写成报告《执行:华盛顿的宏大计划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

这本书成为70年代“执行运动”兴起的标志。

v 2、政策科学研究视野的拓宽v 从理论上看,20世纪60年代末政策科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从实践上看,60年代约斡逊总统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客观上提出了为什么比较理想的政策方案及项目也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样一个问题,这促使人们从政策执行上寻找原因。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v 1、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v 这种途径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执行。

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这种偏好随着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或职员。

v 2、自下而上的途径v 这种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中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客观存在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原则和模型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我们认为,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2.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影响的深远性(5)手段的强制性3.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公共政策正确与否、质量优劣、时效有无都必须经过政策执行才能得到检验。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政策执行过程中反馈过来的实践经验与政策信息,是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和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1.忠实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2.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反映的是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诉求,因此政策执行必须坚持民主原则。

3.政策执行坚持法治原则,有利于实现政策执行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政策执行坚持创新原则,就是要求政策执行主体在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时因地制宜.5.政策执行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尽可能减少政策执行成本,保证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一)政策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多种政策执行理论:1.行动理论将政策执行视为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的行动;2.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3.因果理论将政策看作一种假设,将政策执行看作是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关注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管理理论强调政策执行是一种管理过程;5.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6.系统理论将政策执行理解为政策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二) 执行主体
1、政策执行组织: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2、政策执行人员: 利益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
(三) 政策对象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1、规定性 2、受动性 3、主观差异性
(四) 政策环境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政策环境可区分为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其目的是界定解释政策执行为何会随着时 空、政策、执行机关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 可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
戴尼丝·施柏丽认为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关 键在于培养正面的府际运作关系。关于联邦与地方 官员的彼此互信程度以及上级机关监督介入情形, 将府际运作关系分为:
•①合作共事型 •②合作但维持地方自主型 •③逃避式各自为政型 •④争斗式各自为政型
政策执行系统的自然环境是指与执行系统 发生密切联系并与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 换的外部自然条件。
2、社会环境
政策执行系统的社会环境是指该系统以外由 人的活动形成的、并对政策执行活动产生交互 影响的各种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可细分为社会 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第四节 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
(二) 客观原因
政策质量低劣常常是造成执行效果 不佳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政策目标错位或模糊不清; (2) 政策“打架”; (3) 政策不可行; (4) 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是指政策执行主 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 确的方向,并且消除或尽可能减少其负面效 应和不良后果的过程。矫正偏差的对策包括 以下几方面: 1、加强政策执行的成本— 收益分析 2、加强政策的认知力度 3、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4、加强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5、加强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一、公共政策执行机制概述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共政策执行机制通常包括如何管理执行过程、如何监督执行程序,以及如何评估执行效果等。

这些机制使政策制定者能够在实施政策时掌握实时情况,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分类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行政手段: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行政部门制定执行措施和政策规定,然后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对违规情况进行处罚。

比如,交通局在城市中限制汽车有权通过特定路段的规定,以减轻交通拥堵和污染,警方通过设置一系列红绿灯控制交通流向,从而保障公共安全等。

2. 财政手段:这种机制通过加强财政资金以及税制上的管控使政策得以实施。

区别于行政手段,财政手段将重点放在如何在制定政策时多考虑经济因素,通过财政立法和税务管理体系,对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进行资助和支持等。

例如,政府收到堤坝削泻所需的资金,以支持其实施洪水保护计划,或者为促进大量家庭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而推出一项奖励政策。

3. 启发引导手段: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启动引导一系列社会行为,以达到政策目标。

这种机制不是依靠行政手段或者财政手段,而是通过激励公民和企业采取一些需要改变的行为以实现政策目标。

例如,环境保护中推出的环保减排计划是通过鼓励企业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技术,促进对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的重视,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环境的政策目标。

三、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落实中,公共政策执行时机制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1. 实施成本过高:政策制定者在起草保护环境或者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时,常常过分考虑成本和经济影响等,导致政策执行所需的资金成本大增,变得难以实施。

2. 执行标准不统一:针对同一政策目标,地区和行业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实施标准,有时会产生不公正的情况。

在健康行业中,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医疗保健和诊疗标准,从而使公民受到不同的保护和影响。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根据立法和决策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通过组织资源和行动来实现政策目标,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环,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成功与否。

本章将从政策执行的原则、要素、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策执行的原则1.党的指导原则: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循党的领导、党的纪律,确保政策执行符合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2.均衡原则:要确保公共政策的执行,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地区之间,不偏不倚,不现象,不因地制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3.科学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包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监督,为政策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4.可持续原则:政策执行要有持续性,不能停滞不前。

政策执行需要提供持久、可持续的支持,以确保长期发展。

5.公正原则: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避免滥用权力、不当干预和不合理规定,保证民众的合法权益。

二、政策执行的要素1.领导与管理:政策执行需要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和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管理政策执行工作,确保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2.资源和能力:政策执行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以及具备执行相关政策的能力和技术。

3.组织与协调:政策执行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同时,要加强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形成政策执行的合力。

4.监督与评估:政策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困难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

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

三、政策执行的方法1.制定具体措施:政策执行需要根据政策目标和方针,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工作计划,明确行动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政策执行有条理、有计划。

2.加强宣传和培训:政策执行需要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政策执行的能力和素质。

【公共政策分析】_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公共政策分析】_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n 制订执行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适应性原则 ¨ 全面性原则 ¨ 一致性原则
9-2-1-3 物质准备
n 物质准备是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是必 不可少的环节。
n 主要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 方面的准备。
9-2-1-4 组织准备
n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 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n 法律手段的特点:除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与强制性以 外,还具有稳定性与规范性的特点。
n 法律手段是政策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依法行 政、依法管理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只 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 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 顺利实施。
n 组织准备不只是解决组织形式问题,而且包括建立精干高 效的组织机构,配备胜任称职的领导者和一般的政策执行 人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 合理的利用。
¨ 确定政策执行机构
¨ 选人用人
¨ 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
9-2-1-5 政策实验
n 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步骤。政策实验既可以验证政 策、如发现偏差,及时反馈信息,修改和完善政策,又可以 从中取得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如实施的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等,为政策的全面实施取得经验。
¨ 政策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才能理解政策;只有理 解了政策,才能自觉接受和服从政策。
9-2-1-2 政策分解
n 政策分解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 标的必经之途。
n 一般说来,一项政策的推出,往往只是指出实现政策目标的 基本方向,比较抽象。要使政策顺利执行,就必须在这些基 本原则指导之下,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出政策执行活 动的“线路图”,明确工作任务指向,使执行活动有条不紊 的进行。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过程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过程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过程。

一、政策制定政策系统的运行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所组成的过程,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政策周期。

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第一和首要的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它是指从发现问题到政策方案的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包括建立议程、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结果、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方案的合法化等环节。

概括来说,政策制定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政策问题的认定公共政策的制定首先必须认定什么是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由社会问题转化而来。

社会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①一种客观条件或情况。

社会问题首先是某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当人们感到问题的存在时必定有某些具体的事实呈现在眼前,如出生率、人口数、犯罪案件等。

②它是被感知的。

一种情况事实上已存在,但不为人们所感知,仍不构成问题。

③它是大多数人所感知到的一种情况。

社会问题必定是公共问题,它必须涉及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并为他们所感知,而且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④价值、利益、要求的冲突。

⑤需要、受剥夺、不满足感的产生。

⑥团体活动过程。

政策问题往往是团体的冲突,只有通过团体或社会的多数人对问题一再界定的过程,才能产生一个为多数人认可的问题。

政策问题也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2.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分为如下两大类: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

前者是指当公共权力主体体会到公众的公意性并趋同于公众的诉求时,该问题就成为一项公共政策问题。

后者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试图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3.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合法化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优化的过程。

公共政策方案规划可能是由立法机关的专业委员会来完成的,也可能是由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来完成的。

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四章公共政策的执行内容提要:公共政策的执行就是把决策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从一定程度上,比政策的制定更复杂、更困难。

政策的执行直接决定着公共政策内容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是修正、补充和改进政策的重要途径;政策执行的效果与影响又是形成新的政策的基础。

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主要有:过程理论、调适理论、博弈理论以及综合理论模式。

公共政策能否成功的执行受到客观环境、执行人员、执行对象、执行资源以及政策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是由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制定计划活动以及一般的准备活动,如思想动员、组织落实、物质准备等内容),实施阶段(包括指挥、沟通、监督与控制)以及总结阶段来组成。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与引导手段等。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概述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公共政策的执行就是把决策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独立性。

传统的公共行政认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官僚组织的职责。

这种观点认为政策的执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

其特点为:①政策执行是政府组织的单方面事务。

②政策执行是一种闭合结构,是政府组织自身的权力分配与关系的调节。

③政策执行者与执行对象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④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是由政府组织自身由上自下的控制。

以上观点具有一定的缺陷和偏颇。

实际上公共政策执行既是政府组织的重要职责与任务,同时它又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互动的结果。

其特点为:①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种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结合与互动过程。

②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开放链。

不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民众与社会的参与,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更需要民众与社会组织的参与。

③政策的执行者对执行对象既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又有相互之间的协调、共识、与妥协。

政策执行的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①政策执行为科层制的控制过程;②政策执行是上下阶层的互动过程;③政策执行是政策与行动相互演进的过程。

公共政策概论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概论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三节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 因素 一、执行主体与政策执行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 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 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 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 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 关的公职人员。 关的公职人员。 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 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 方法, 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 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1.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需要依托 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组织。 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组织。执行组织结 构的合理性、 构的合理性、权责的明确性 直接对政策 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1)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 (2)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组织的
3.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
政策执行总结是对政策执行信息反 馈和执行情况的回顾、检查和监测, 馈和执行情况的回顾、检查和监测,为 政策评估提供重要资料。 政策评估提供重要资料。 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两个环节: 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两个环节: (1)政策执行监测 政策执行监测 (2)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执行再决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 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1.目标的导向性 2.内容的务实性 2.内容的务实性 3.行为的能动性 3.行为的能动性 4.影响的深远性 4.影响的深远性 5.手段的强制性 5.手段的强制性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政策执行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四)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 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 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确定政 策执行机构。这是组织准备中首要的任务。 其次,选人用人。最后,制定必要的管理 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主要有:(1)目标 责任制。(2)检查监督制度。(3)奖励惩罚制 度。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 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 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 的方法。 法律手段除了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 和强制性外,它还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的 特点。稳定性是指法律法规一经颁布,就 将在一定时期内生效,不会经常变动。规 范性是指它对其效力范围内的所有组织和 个人普遍适用。
第四章 政策执行
学习难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剖析 重点掌握: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掌 握: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公 共政策执行模型 一般了解: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节 政策执行概述
一、政策执行的涵义 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 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 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 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 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第四节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四)循环模式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马丁·雷恩(M.Rein) 和弗朗希·F·拉宾挪维茨(F.F.Rabinovitz) 于1978年提出了执行循环的理论。他们把 政策执行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刚领 发展阶段;(2)资源分配阶段;(3)监督阶段。 他们认为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循环的,而非 直线单向的过程;同时,循环过程亦必受 到环境条件的冲击与影响。

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

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

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机制可以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政策的效果,并确保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

本文将就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进行探讨。

一、实施机制公共政策的实施机制包括政策制定、计划制定、资源分配和行动实施等方面。

首先,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实施的第一步。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利益协调,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明确政策的目标和步骤,确保政策能够有序推进。

然后,政府需要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政策实施所需的资金、人力和设施等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政府需要通过行动实施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政策成果。

二、监督机制公共政策的监督机制是确保政府行为合法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监督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个层面。

外部监督主要由立法机关、公众媒体和社会组织等进行。

立法机关负责对政府行为进行法律审查和监督,确保政府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公众媒体通过舆论监督和报道,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曝光,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社会组织通过舆论压力、公开活动等方式,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内部监督主要由政府内部的审计、监察和评估机构等进行。

这些机构负责对政府行为进行内部审查和监督,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实施和监督的衔接与协作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需要相互衔接和协作,以实现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监督。

首先,实施机制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支持给监督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比如,政府需要向监督机构提供政策执行的数据和情况,便于监督机构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其次,监督机制需要及时向实施机制反馈监督结果和建议,以便实施机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比如,监督机构可以通过年度报告或定期评估向政府反馈政策实施情况,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

最后,政府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实施和监督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保持政策实施和监督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课后题解-公共政策学(第二版)-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

课后题解-公共政策学(第二版)-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1、试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含义: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特点: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行为的能动性、手段的权威性。

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2、试分别论述第一代、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的优缺点?试述执行研究整合路径的主要模型的变量关系以及施柏丽划分的府际运作关系类型。

第一代:这种政策执行研究的优点在于正确地指出了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存在的鸿沟,强调了政策制定者所处的核心地位,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秉承上级的意志,忠实地实现上级的意图和目的,拓宽了政策研究的视野,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指认出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参与者联合行动的复杂性,因而也为后来所谓的府际间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②但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也存在着很多缺点:(1)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过多地关注与中央或高层决策者的目标设定和方案规划,容易忽视其他基层组织、地方执行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要求完美的、天衣无缝的政策方案,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3)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且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实现。

(4)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偏重于个案研究,存在着局限性。

(5)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强调层层节制的科层制,不易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基层组织的反弹。

(6)该研究路径忽略政策执行者的内在世界与价值观都是值得检讨的缺失。

第二代:优点在于:一方面它纠正了自上而下路径忽视其他行动者重要性的问题,强调了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互动性,要求政策执行者参与到政策制定当中去,有利于调动政策执行者的积极性,使公共政策更符合实际;而另一方面,自下而上路径要求给予基层组织和官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使其应对复杂的政策情景。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第四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

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

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

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

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

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

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

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

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

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

第六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第六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续)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 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 不同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执行的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注重人 性,倡导人本管理,依靠宣传、说服、劝导、精神鼓励等 方式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政策内化为人们的信念, 引导政策对象自觉地、主动地去执行公共政策。 (5)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指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科技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来执行公共政 策。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执行过程 中反馈过来的实践经验与政策信息,是政策执行再决策和制定 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农村养老保险案例)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1.合法公正原则 2.民主法治原则 3.忠实目标原则 4.权变创新原则
5.效益时效原则
6.系统全面原则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续)
1.政策执行理论

(4)管理理论:强调政策执行是一种管理过程 (5)系统理论:政策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6) 因果理论:将政策执行看作是引导人们到 达目的地的地图,关注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2. 政策执行模型
(1)过程模型 (2)系统模型 (3)互适模型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5.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 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最关 键的决定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 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与效果的唯一环节。公 共政策正确与否、质量优劣、时效有无都必须经过政策执行才 能得到检验

公共政策的执行有哪些手段

公共政策的执行有哪些手段

公共政策的执行有哪些手段
1、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的特点。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经济手段运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资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同等,来组织、调节与影响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活动。

经济手段有三个特性:第一,间接性;第二,有偿性;第三,关联性。

4、思想引导手段思想引导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做人的思想工作,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悖的活动。

常用的思想引导手段有:制造舆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大力宣传,使政策内容深入人心;说服教育––––对少数不按政策执行或抵触的对象采取个别谈心方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以大话唬人;协商对话––––在政策执行中,决策者和执行者应就政策深层次问题征询群众意见,与群众展开对话协商;批评与表扬––––对政策
执行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执行不力、敷衍塞责者和违抗政策者给予批评和惩罚,以达到弘扬正气、压抑邪气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前后衔接、轻重 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 重。

( 4 ) 一致性原则。

执行机 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 目标保持一致, 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 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 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 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 两方面的准备。

执行者应 根 据政策执行活动中 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

预算报经有关部门 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

必要的 设备,包括交通 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 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

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 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

4 、组织准备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 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

组织功能的发 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 目标的实现方式。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 诸环节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 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 、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 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 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

要 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 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 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 地执行政策。

因此, 想认识。

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 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 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 的一个有效手段。

执行者只有 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 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 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 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 目标的必经之路途。

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 客观性原则。

编制计 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 划的各项指标, 不 保守也不冒进:既 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 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 财 力等条件,必须做 到“心中有数 ”,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 适应性原则。

编制的 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 是要有应对意外 3)全面性原则。

编制计 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 切忌顾此失彼。

确定政策执行机构。

这是组织准备中首要的任务。

常规性、例行性政策的执行,应由常设的执行机构承担,不必另建机构,但有时也可用提高常设机方式来保证政策顺利进行。

如果遇到非常规性或者是紧急而重构地位的方式或者改组机构的大的牵涉面较广的政策,则可组建临时执行机构,但应在政策目标实现后予以撤销。

选人用人。

从政策执行者的素质来说,要求具有专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解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善于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具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讲求工作效率,善于从实际出发,采取机动灵活、随机应变的方式方法,有步骤、有次序地推行政策实施。

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

这些法规应包括:①目标责任制;②检制度。

查监督制度;③奖励处罚5 、政府实验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政策实验一定要按照大致包括三个阶段:科学方法来进行,其步骤(1 )选择实验对象。

(2 )设计实验方案。

(3 )总结实验结果。

6 、全面实施政策的全面实施是政策实施过程中操作性、程序性最强,涉及面最具体、最广泛的一个环节。

全面实施政策要求严格遵循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充分的发挥政策执行的功能要素,以保证政策目标的圆满实现。

上述诸环节构成政策执行的功能活动过程。

只有每项功能活动顺利进行,政策方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都做好了,政策执行才能二、政策执行再决策1 、什么是政策执行再决策所谓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执行再决策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①它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而非执行任务完成之后;②它属于政策微调和政策变通的范畴,它意味着对政策方案的个别补充或修正;③ 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同一个政策问题;④它是实施过程的部分中断,仿佛又局部地回复到了政策制定的初始阶段,结果是现行政策方案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更强的可行性。

2 、政策执行再决策 的根据( 1 ) 主要任务、目标、路 线的变化。

( 2 ) 政策环境的变化。

( 3 ) 人们认识的变化。

( 4 ) 政策偏差的产生。

( 5 ) 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3 、政策执行再决策 的分类根据再决策发生在政 策执行过程的哪一个阶段,可以分为现场 再决策和反馈再决策;根 据再决策所要解决的 问题是否惯常出现以及再决策所产生的效果是否确定,可以分为常规性 再决策和非常规性再 决策;根据再决策所产生后果是否与原决 策保持方向、目标上的一致,可以分为突破型再决 策和追踪型再决策。

( 1 ) 现场再决策和反馈再 决策。

现场再决策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执 行过程中,随时 随 地对政策执行的情 况进行现场检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和 决定解决政策问题的新办法, 并针 对政策执行偏差 ,制定纠偏措施,使正在实施的政策向规 定的目标迈进。

反馈再决策是 对针对 政策执行的阶 段性效果而进行的再决策,它是指政策执 行进行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 的目标时, 再衡量一 下能否有效地最终实现政策目标,以此作 为指导或纠正将来行动的基础。

2) 常规再决策与非常规 再决策。

常规再决策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 中,对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例行 决策,这类再决策通常有章可循、有程序 上是有把握的。

非常 规再决策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偶然发( 3 ) 突破型再决策和跟踪 型再决策。

突破型再决策是指再决策已经 完全改变现行政 策的方向和目标;跟 踪型再决策是指再决策大体保持现行政策 的方向和目标,仅对其作适度 修正。

4 、政策执行再决策 的原则( 1 ) 实事求是原则。

( 2 ) 时效性原则。

3) 信息原则。

可依,其解决问题的效果基本 生或首次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决 策,由于无先例可循 ,因此是否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尚有待 检验。

( 4 ) 民主原则。

( 5 )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的原则。

( 6 ) 宣传解释的原则。

( 7 ) 动态原则。

三、政策执行的资源 与手段(一)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资源是指政 策执行主体实施既定的政策所必须具备的 客观与主观条件。

公共政 策的制定是以解决公 共问题为目标导向的,据此,政策执行理 此同时,人们理所当 然地要根据公共资源的投入量与政策效果 本 收益分 析。

因此,政府在特定政策执行项目上提或者政策执行主体实 际获取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既构成 成了检验政策执行效 果的一项评判标准。

具体而言,政策执行1、 经费和人力2、 信息3、 权威4、执行保护执行保护是指执行机 构和人员在法律通则的范围内执行政策, 其机构、人员和工作的权 力依法受到保护。

执 行保护至少包括人格保障、身份保障、职 务保障、执行公共保障、行政 裁量、自由申辩等权 力,这些权力是与执行者的政治、行政责 任相联系的。

(二)政策执行手段1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 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 定及规章制度等方式,按 照行政系统、行政层 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它具有 权威性、强制性、对象的有限 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 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 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 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 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它具有权威性 、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的 特点。

所当然地要运用公共资源。

与 之比,进行关于特定政策的成 供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了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又构 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 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 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 收、资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同 动。

经济手段有三个特性:第一,间接性 4 、思想引导手段思想引导手段是一种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 运用各种方法做人的思想 工 作,引导政策执行 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 ,而不从事与政策相悖的活动。

常 用的思想引导手段 有:制造舆论 -------------------------------------------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要大力宣传,使政策内容深 入人 心;说服教育 ---------- 对少数不按政策执行或抵触的对象 采取个别谈心方法,做深入 细致的 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以大 话唬人;协商对话 ------------在政策执 行中,决策 者和执行者应就政策深层次问题征询群众 意见,与群众展开对话协商; 批评与表扬 对政策执行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执行不力、敷衍塞 责者和违抗政 策者给 予批评和惩罚,以达到弘扬正气、压抑邪 气的目的。

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 资、利润、利息、税 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活 性。

方法。

经济手段运用价格、工 等,来组织、调节与影响政策 ;第二,有偿性;第三,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