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合集下载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公共政策过程模型是指通过一系列阶段来解释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

一般来说,公共政策过程模型包括以下阶段:
1. 警示阶段(Agenda setting):政策问题被提出并被放在议政议程之上。

2. 制定阶段(Policy formulation):政策制定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制定政策目标、方案和措施。

3. 决策阶段(Decision making):政策制定者在政策选择方案之间进行权衡,确定最终政策。

4. 实施阶段(Policy implementation):政策被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并通过相应机构来执行。

5. 评估阶段(Policy evaluation):对政策的实施进行评估和监测,检查政策的有效性和达成目标的程度。

6. 修订阶段(Policy revision):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修订和调整,以提高政策的效果。

这一公共政策过程模型反映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动态性、逐步性和循环性,同时也强调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与性、多元性和合作性。

实际的公共政策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阶段通常会包含其中。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10个模型)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10个模型)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作者:贺卫王浣尘来源:中国软科学本站发布时间:2007-7-23 23:20:26阅读量:635次模型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有助于简化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而,不少研究者在分析公共政策时,常抱定一两种模型不放,从而难免出现偏差,因为每一种模型因其前提假设的不同,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本文介绍10种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理论模型,以期拓宽研究视野。

一、组织体制模型该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的活动。

因此,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应首先了解政府的体制,即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责和功能,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共政策。

组织体制模型的创立者之所以把政府部门当作主要的分析对象,就因为有不同的政府体制(如总统制、议会内阁制、委员会制等)就有不同的决策程序,从而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他们看到公共政策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把模型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之上。

对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组织体制模型的贡献。

的确,是政府制定了公共政策,并赋予其合法性、普遍适用性甚至强制执行性。

一项政策惟有经过政府机构的规划、颁布与执行,方能成为公共政策。

然而,组织体制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我们不能由此真正了解政策制定过程动态的一面。

组织体制模型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活动,是政府体制的函数。

二、利益集团模型利益集团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互动的结果。

每个集团都希望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够满足其所争取的利益。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一个集团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另一个集团目标的达成。

利益受到影响的集团,其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目标无法达成,发展受到阻碍--于是,必然会产生一种反应,向威胁其生存的集团提出要求,企图恢复集团之间原有的平衡。

当然,这种平衡取决于各个利益集团相对的影响力--成员人数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力量的强弱、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领导者能力的高低、集团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距离远近等。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课件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课件

4 外部环境
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政策执行 的结果。
5 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确保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和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的评估和改进
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绩效评估、成本收益分析和社会影响评估等方法可 用于评估政策执行效果。
政策执行的改进途径
调整政策设计、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实施者素质以 及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可以改进政策执行。
结语
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与未来
我们将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 来的发展方向。
政策执行者的职责与使命
作为政策执行者,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为社会发 展做出贡献。
公共政策执行定义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制定的政 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公 共政策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
公共政策执行的环节
实施者、监管者和受托者共 同构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的环 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铁三角”模型
政府、利益团体和行业代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合作。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PPT课件
在这个《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政策执行 的重要性、挑战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影响因素、评估和改进方 法。
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 战。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概念
2
利益博弈模型
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博弈。
3
实施网络模型
各个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 制度环境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公共政策 -史密斯模型

公共政策 -史密斯模型


1、理想化政策 2、执行机构 3、目标群体
4、环境因素
理想化:可以理解为就是不考虑任何 的干扰因素,一切按照最完美的状态发展, 但是确实没办法实现的一种状态。
理想化政策可以从几方面来评 价,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政 策内容是否妥当?政策规定是否明 确、可行?等等
• 西方学者认为,政策实施会涉及至多个组 织和多层政府。但大致分为三类,初始的 政策制定者(中心);执行层官员(外 围);政策所指向的团体与个人(目标群 体)。按照这个看法,我们现在把讨论主 要放在“外围”即政策执行的组织与官员。 由于“外围”与“中心”的地。
• 行政机构之间也有可能产生利益矛盾。 执行政策的动力是利益,其阻力与困难也
是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
多元化,以及他们的需求与发展,必然会
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产生的
矛盾也一定反映至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中。
• 指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
• 在许多情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影响、 管制或改变,让人口按照政府机关所规定的目 标行事,因此,要使政策有效执行,就需要人 口顺服政策,采取合作的态度,加以配合,但 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价值偏好,使得人们对政策 的理解产生差异,虽然都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之 上,也愿意力求从行动上认真执行,但行为结 果却大不一样。
• •
• • •
实际政策执行中,往往会因为某一方面 的原因或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导致政 策的失败,比如: 1、政策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实际中不存在 (作为政治行为本身,为一些群体服务 的事实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协和缔约) 2、体制中存在缺陷,不可行 3、信息不完全,政策议程出现偏差 4、执行过程中的障碍:理想化的政策, 本身不合理;执行机构未有效执行;目 标群体的配合程度不足;环境(经济、 社会)的影响;各团体间利益的博弈, 难以达成利益的均衡。 过去,人们在政策研究时往往把大部分精 力集中在制定理想化的政策上,而很少注 意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影 响。史密斯模型把政策执行的分析带到 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原则和模型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我们认为,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2.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影响的深远性(5)手段的强制性3.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公共政策正确与否、质量优劣、时效有无都必须经过政策执行才能得到检验。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政策执行过程中反馈过来的实践经验与政策信息,是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和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1.忠实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2.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反映的是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诉求,因此政策执行必须坚持民主原则。

3.政策执行坚持法治原则,有利于实现政策执行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政策执行坚持创新原则,就是要求政策执行主体在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时因地制宜.5.政策执行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尽可能减少政策执行成本,保证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一)政策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多种政策执行理论:1.行动理论将政策执行视为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的行动;2.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3.因果理论将政策看作一种假设,将政策执行看作是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关注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管理理论强调政策执行是一种管理过程;5.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6.系统理论将政策执行理解为政策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分析政策执行实际上是多个执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所进行的各种策略相互博弈的过程。

尤其是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构建的上下两级博弈成为主导政策执行的实践方向。

如何确保上级政策制定意图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又保证各执行主体的利益。

一套博弈模型将系统解释这一两难的格局。

公共政策博弈模型加州大学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指出:再好的政策方案,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执行,仍将导致失败。

其实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存在交易或妥协,这是目前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主要因素。

政策实施与政策制定意图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是不可或缺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灵活性可能成为某些官员保护自身利益的借口,使之对看起来威胁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进行过滤或重新解释。

总之,无论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还是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这都是基于各方利益相互利益博弈的过程一、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的基本要素美国公共政策学者尤金巴德克将政策执过程看成是一种“游戏”或赛局,其中包括以下五个要素:(1)博弈参与者;(2)策略集合;(3)博弈的信息;(4)博弈的规则;(5)博弈的结果。

1博弈的参与者。

又称“游戏”的局中人,是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的主体。

在公共政策执行博弈模型中,博弈主体包括上级政策制定者和下级政策执行者。

上级在政策制定之后,通过各种政治、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而下级则要按照上级的要求,通过使用行政资源执行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保障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下级政策执行者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2、策略集合。

又称为策略利害关系之和。

它指每个政策执行主体在进行政策执行时可以选择的策略方式。

在政策执行中,上下级的策略集合实际上不平等的。

上级执行主体对下级一般采取奖励和惩戒等策略。

而下级执行主体,由于要应对上级的正反两种决策,因此衍生出多种应对策略。

3、博弈的信息。

即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政策主体所获取的信息。

在政策执行的博弈中,上下级政策执行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不同的。

(完整版)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完整版)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政策执行者、受政策影响者和环境因素。

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政策执行过程的核心。

政策执行者必须对受政策影响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反应。

然后,政策执行者必须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满足受政策影响者的需求和利益,并与他们进行协商和沟通。

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断调整和改变的,因为环境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或成功。

因此,政策执行者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改变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因素。

政策执行的反馈机制是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政策执行者了解政策执行的效果,并及时调整策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XXX的机器模型XXX(XXX)在其1979年的文章《政策执行的机器模型》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机器模型,该模型将政策执行比作一个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政策制定、政策传递、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政策执行的机器模型如下:政策制定政策传递政策实施政策评估XXX认为,政策执行过程就像一个机器,需要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才能顺利运转。

政策制定是政策执行的第一步,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政策目标、受政策影响者、政策执行者和环境因素等。

政策传递是政策执行的第二步,政策执行者必须将政策传递给受政策影响者,并与他们进行协商和沟通。

政策实施是政策执行的第三步,政策执行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实施政策,并与受政策影响者进行协调和配合。

政策评估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步,政策执行者必须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并及时调整策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XXX 的机器模型强调了政策执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四)马克斯韦伦的规范模型XXX(M.Maxwell)在其1984年的文章《规范模型:政策执行的一种新方法》中提出了规范模型,该模型强调政策执行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执行政策。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21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二、互适模型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 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结论:成功的决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 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22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三、循环模型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M.雷恩(M. Rein)和F.拉宾诺维茨 (F.F.Rabinovitz)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 执行分析框架–––“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他们认为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 遵循三个原则。三个阶段是:(1)拟定纲领阶段;(2) 分配资源阶段;(3)监督执行阶段;三个贯穿于每一阶段 的原则是:(1)合法原则;(2)理性原则;(3)共识原 则。这是一个“上令下行”与“下请上达”的主动执行一 监控的循环回路,强调了被人们忽视的监控对于有效执行 的必要意义;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开放性要求,也强调了一 定的封闭性对于一个系统成长的必要性。
5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
一、政策执行的定义
• 林水波、张世贤:政策执行可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与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 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 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共识与激励士气, 应用协商化解冲突,冀以成就某特殊的政策目标。
综合上述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 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 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 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制理想化政策政策定过程紧张政策环境处理反馈建制史密斯的过程模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1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是指用于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效果的框架或方法。

通过采用模型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可以系统地识别问题、评估政策选择和预测政策结果,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1. 杜宾分析模型(Dobbin's Model)杜宾分析模型是美国学者埃弗里特·佐里宾(Everett M. Roger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该模型包括问题定义、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环节,强调政策过程的连贯性和反馈机制。

它要求政策制定者从问题源头出发,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并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2. 政策循环模型(Policy Cycle Model)3. 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Stakeholder Analysis)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着重考虑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冲突和权力关系。

该模型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识别和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目标和影响力,以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做出权衡和取舍。

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能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规范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行动,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

4.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成本与效益。

该模型比较政策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效益,并通过将这些成本与效益以货币形式进行财务评估和比较,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政策选择。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助于评估政策的经济可行性、社会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确保政策的经济效果最大化。

5. 实验设计模型(Experimental Design Model)实验设计模型主要用于评估特定政策措施的效果和成效。

该模型通常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将政策实施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推断政策效果。

实验设计模型在政策评估中能够提供较为客观和可靠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制定者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政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完整版)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doc

(完整版)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doc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 )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 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制定政策理想化政策过程紧张政策环境处理反馈建制史密斯的过程模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 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 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 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 M.Mclaughlin )于 1976 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公共政策--史密斯模型

公共政策--史密斯模型

• 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 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 • 国际环境影响着公共政策的途径选择。
20 世纪70 、80 年月,西方尤其是美国公共政策 争论领域消失了一场争论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 势浩大的“执行运动“,而政策执行争论的兴起有其深 刻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缘由, 这就为早期政策科学的 争论供给了肥沃的土壤。
在理论争论上,政策科学争论的学者们力图到从 各个方向, 各种角度,各路影响因素进展探讨和架 构,包括构造相关的政策执行过程棋型, 由此政策 执行的假设干理论模式便间续诞生了。
• 过去,人们在政策争论时往往把大局部精 力集中在制定抱负化的政策上,而很少留 意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影 响。史密斯模型把政策执行的分析带到 一个更为宽阔的天地。
1、抱负化政策 2、执行机构 3、目标群体 4、环境因素
抱负化:可以理解为就是不考虑任何 的干扰因素,一切依据最完善的状态进展, 但是确实没方法实现的一种状态。
• 指影响政策执行或政策执行所影响 的环境方面的因素,例如社会文化
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国际 环境因素等。
经济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 首先,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 公共政策的根本动身点。
• 其次,经济环境因素是公共政策过 程运行的必要条件。
• 最终,经济环境因素会影响公共政 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
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的四个重要
因素。都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必需考虑 和认定的因素。这四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系 统运动的方向打算了一项政策执行的结果。
• 抱负化政策包括政策的形式〔法律或命令〕、政策类型 〔安排性和再安排性的、公共规章性或自我规章性的〕、 政策的范围〔渊源、社会支持度〕、政策的社会形象〔公 众看法〕等,执行机构包括构造与人员、领导者方式与技 巧、执行者的力量与信念等,目标群体包括组织化或制度 化的程度、承受领导的传统、从前的政策阅历等,环境包 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环境和特点 及其综合特质。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公共过程模型是指对公共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的模型。

一般而言,公共过程模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问题识别: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确定公共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阶段通常涉及问题的定义、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的分析等。

2. 制定:一旦问题被确定,制定阶段就会开始。

在这一阶段,领导决策机构会制定目标、采取手段、制定方案等。

3. 实施:实施阶段涉及将方案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资源调配、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

4. 评估:评估是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评估可以涉及目标的达成程度、措施的有效性、影响的评估等。

整个公共过程模型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并且不同的阶段可能会相互影响和交叉。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有其他特定的步骤和方法用于支持制定和实施,比如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影响评估等。

通过公共过程模型,可以帮助领导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制定的全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公共政策 -史密斯模型

公共政策 -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 T. B. Smith )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史密斯(T. B. SMITH) 创建的政策执行模型认为政策执 行有四大主要变量及关系,他在简化执行因素分析上做 出了自己的努力,他认为,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 群体、政策环境是影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因
素。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里
• 1、政策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实际中不存在 (作为政治行为本身,为一些群体服务 的事实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协和缔约)
• 2、体制中存在缺陷,不可行 • 3、信息不完全,政策议程出现偏差 • 4、执行过程中的障碍:理想化的政策,
本身不合理;执行机构未有效执行;目 标群体的配合程度不足;环境(经济、 社会)的影响;各团体间利益的博弈, 难以达成利益的均衡。
20 世纪70 、80 年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公共政策 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 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而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有其 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原因, 这就为早期政策科学 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理论研究上,政策科学研究的学者们力图到从 各个方向, 各种角度,各路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架 构,包括构造相关的政策执行过程棋型, 由此政策 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便陆续诞生了。
理想化政策可以从几方面来评 价,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政 策内容是否妥当?政策规定是否明 确、可行?等等
• 西方学者认为,政策实施会涉及至多个组 织和多层政府。但大致分为三类,初始的 政策制定者(中心);执行层官员(外 围);政策所指向的团体与个人(目标群 体)。按照这个看法,我们现在把讨论主 要放在“外围”即政策执行的组织与官员。 由于“外围”与“中心”的地位及其他主 客观条件上的差异,他们各自对政策执行 所要实现的目标必然有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研究者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识背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建立起若干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过程模型
这是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T.B.Smith)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一执行的理论模型,因而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以如下四个为主要变量: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

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对政策的认识。

(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

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

(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

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等。

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

下图描述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四个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联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过程。

史密斯用“处理”一词来表示对政策执行中各组成要素内部及彼此间的紧张、压力和冲突等关系的反应。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互适模型
有些学者称其为“互动理论模型”。

这一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M. Mclanghin),其代表作是写于1976年的《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下图就展示了一定环境下二者的互适过程及与政策的关系,从中也可看出M.麦克拉夫林的相互调适模型至少包含如下四个逻辑认定: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须经过说明、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彼此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上
令下行”这种单向流程。

(3)政策执行者的目标和手段可随着环境因素、受影响者的需求和观点的改变而改变。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最后,他得出结论:成功的决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政策执行互适过程
三、循环模型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M.雷恩(M. Rein)和F.拉宾诺维茨(F.F.Rabinovitz)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如下图所示,他们认为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遵循三个原则。

三个阶段是:(1)拟定纲领阶段;(2)分配资源阶段;(3)监督执行阶段;三个贯穿于每一阶段的原则是:(1)合法原则;(2)理性原则;(3)共识原则。

这是一个“上令下行”与“下请上达”的主动执行一监控的循环回路,强调了被人们忽视的监控对于有效执行的必要意义;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开放性要求,也强调了一定的封闭性对于一个系统成长的必要性。

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四、博弈模型
用“博弈”论来分析政策执行,以美国公共政策学者 E.巴德克(E.Bardach)为主要代表。

他视政策执行为一种“游戏”或赛局(game),其间包括下列规定:(1)竞赛者(Player),即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2)利害关系,即竞赛可能的原因;(3)竞赛资源,包括策略与技术等软资源与财经、权威等硬资源;(4)竞赛规则,这是取胜的标准或条件。

公平竞赛是最基本的规则;(5)竞争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性质;(6)所得结果的不稳定程度。

五、系统模型
又称“霍恩-米特模型”,这是两位美国学者霍恩(C.E.Van Horn)和D.米特(D.S.Meter)提出的一个政策执行模型。

他们认为在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这一转变过程之间存在许多影响二者的变量――既有系统本身,也有系统环境的因素。

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对如下五个重要变量的把握:①政策的价值诉求,即政策目标与标准;②政策资源,即系统本身实现价值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等;③执行者属性,包括执行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能力.精神面貌,以及执行机关的特征及其整合程度;④执行方式,指的是执行者之间、执行者与目标群体之间采取的互动方式,主要包括沟通、协调
与强制;⑤系统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条件等。

这五个变量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其与政策内容、政策效果的影响关系。

可见下图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六、综合模型
这是由美国学者D.梅兹曼尼安(D.A.Mazmanian)和P.萨巴提尔(P.Sabatier)提出的,因又被称作“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

从下图可以看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相当复杂、多视角的动态过程。

梅兹曼尼安和萨巴提尔在“霍恩――米特模型”基础上,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政策问题,也就是把政策问题也视为影响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

他们列举、分析了许多属于政策问题的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归为三大类:
政策问题的特性:
(1)现行有效的理论和技术。

(2)目标群体行为的种类。

(3)目标群体的人数。

(4)目标群体行为需要调适的幅度。

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法定规则能力);
(1)明确而一致的政策指令。

(2)政策本身含有的充足因果律。

(3)充分的财政资源。

(4)执行机关间及其各自内部的层级整合。

(5)执行机关的决定规则。

(6)执行机关的人员配置。

(7)公众参与的可能。

政策以外的变量:
(1)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

(2)监督机关的支持。

(3)公众的支持。

(4)传媒的持续注意程度与态度。

(5)支持群体的态度与资源。

(6)执行人员的精神状态及领导策略。

可见,这一模型从多个视角大量地考察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主要变量,为我们分析、指导政策执行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思考与实践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