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治疗小腿抽筋,只用2味药
医圣两味药的止疼方,腿疼、肌肉痛、胃痛,痉挛性的疼痛就可用!

医圣两味药的止疼方,腿疼、肌肉痛、胃痛,痉挛性的疼痛就可用!2023-03-02 09:01·上洋中医宛医生记得大概1年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诉苦,几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出现小腿抽筋、剧烈疼痛的情况,持续几分钟之后会慢慢缓解。
起初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大,过几天就好了。
但是有一周多了,还是每天晚上都会犯,特别影响睡眠质量。
尝试过一些办法也没有明显效果,于是向我询问有没有什么“高招”。
于是我建议他用白芍、甘草,2:1比例煮水服用。
过了4天左右,他便痊愈了。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产生疼痛呢?是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呢?疼从哪里来?中医认为,疼痛类的疾病有两种机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是由于各种邪气,比如寒邪、瘀血等阻滞经络,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从而产生的疼痛。
打个比方,前者就好比是一个被堵住的管道,水如果再想流过去的话,对周围的压力就会更高,管壁也更容易损坏,在人体就会表现为疼痛。
又再比如谁摔倒了磕了一下,皮肤青紫,一碰就疼,也是因为局部气血不通了导致的,过一段时间,看着皮肤的瘀血散去了,自然也就不疼了。
不荣则痛是由于身体的阴液、阳气等正气无法濡养局部,产生的疼痛。
就像是一个大树的树枝干枯了,慢慢就会裂开甚至断裂一样,在人体就会表现局部的疼痛,有些还会表现为筋的挛缩。
前者多疼痛剧烈,后者多隐隐作痛,但也不乏像小腿抽筋这样的剧痛,所以区分两者的方法并不绝对,需要四诊合参,才能正确地辨清疼痛的虚实。
芍药甘草汤解芍药甘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是一个从东汉开始沿用至今的经方。
由芍药和甘草两味中药组成。
在《伤寒论》中出现是为了治小腿的挛急。
《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上述条文讲的是病人出现了阴阳两虚的表现,庸医误用桂枝汤解表,导致阳伤更甚,此时先用甘草干姜汤温阳,待阳气充足后,再用芍药甘草汤,病人挛急的小腿便伸展开了。
小腿总抽筋,试试这个只有两味药的处方

小腿总抽筋,试试这个只有两味药的处方导读:小腿总抽筋,可以试试《伤寒论》的经典处方——芍药甘草汤,方药组成只有两味药:白芍和甘草。
但不要小看它们,这个组合有着巨大且神奇的作用。
来看看名医大家张锡纯是怎么运用的~ 白芍甘草【单味药功用】白芍又名生杭白芍、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味苦、酸、甘,性微寒。
归肝、脾经。
本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又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症。
其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以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茎。
味甘,性平。
入心、肺、胃经。
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痈疽疮疡、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咳嗽气喘等症;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以及腹中挛急疼痛等症。
【伍用功能】白芍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又善泄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脾胃、缓急止痛。
张氏二药相伍,用意颇多。
一取其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为补肺之品。
二取其甘苦化阴,为养阴妙品。
三取其甘苦化合,大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补阴分也。
并治一切虚劳证者,诚以脾胃健壮,饮食增多,自能运化精微以培养气血也。
四取白芍泄肝之热、甘草缓肝之急,二者同用则育阴缓中止痛、调和气血。
五取其芍药滋阴泻热,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白芍味酸,得木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气最全。
二药伍用,甘缓相合,甘苦化阴,育阴缓中止痛、补肺健脾养血、清热利湿之功益彰。
筋短、抽筋、不安腿、肌肉痉挛一方解决

筋短、抽筋、不安腿、肌肉痉挛一方解决
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流传的千古名方,本方虽只由芍药四两和甘草四两组成,但功效极为广泛,尤其对于“筋”和疼痛有着极好的疗效。
尤其善于治疗以下疾病。
1) 腿部的抽筋:腿部的抽筋,除了受寒,多数情况是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因此可以用此方调理。
在中医看来,腿部的抽筋只是外部反应,反应的是体内的津液不足,这是根本。
2) 腿部的拘挛无力: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短筋。
《内经》云:“肝主筋。
”下肢无力之“筋痿”的发生主要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
如果邪热久羁,耗伤阴液,致使肝阴亏损,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其所养而弛缓无力,日久可致四肢痿弱不任使用,形成“筋痿”之候。
3) 不安腿综合征:这是一种腿部不停抖动的疾病,一般三副即获痊愈。
4) 后背肌肉拘挛:有的时候,因为躺的姿势不正确,导致后背肌肉痉挛,疼痛不已,用此方可以解除痉挛,有一定的疗效,同理,对于肩颈部的拘挛问题,也可以用此方略加它味调理。
5) 肌肉跳动:在中医看来,肌肉跳动多数情况是津液不足了,无法濡养筋脉,所以,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还是把津液补足为好,免得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行。
此方酸甘化阴,可以滋补津液。
医圣张仲景的“伸筋方”只有2味药化解筋短、筋缩、抽筋、伸不直

医圣张仲景的“伸筋方”只有2味药化解筋短、筋缩、抽筋、
伸不直
中医认为“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能够贮藏血液,以此来供给全身,来濡养我们的全身,脾能够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精微和气血来滋养我们的肌体;“肝主筋,脾主肌肉”一旦肝脾阴虚了,阴血津液不足,阴血濡养不了我们的筋脉和肌肉,就会有抽筋,筋短,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出现。
那今天给大家分析的“伸筋方”,芍药甘草汤,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看。
芍药甘草汤,由芍药和甘草简单的两味药组成,但是可不能小瞧了它的功效,那我就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两味药的神奇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芍药,芍药味酸,性寒,归肝经,能够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把肝阴补足,这样就能够缓解因为肝阴虚导致的抽筋,筋脉不受养导致的疼痛等症状。
接着就是甘草,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二药搭配,甘酸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其实芍药甘草汤不仅能够治疗抽筋,筋短,和肌肉萎缩等这些问题,还能够治疗因胃阴不足导致的胃脘痉挛等疼痛,如果你经常胃里一抽一抽的疼,就像抽筋一样,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食欲不振,小便短少,舌红少苔,那么也是可以参考这个芍药甘草汤的。
当然,除了上面这两种啊,其实芍药甘草汤还能够治疗肝阴血不足导致的头痛,这是因为肝血不足,饮血不能上达至窍,我们的大脑失去血液的濡养,就会头痛,心烦,耳鸣,头晕,面色潮红等,舌边比较红,少苔,这个时候也可以参考芍药甘草汤了调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医圣张仲景的“伸筋方——芍药甘草汤”,你领悟了吗?。
张仲景经典名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张仲景经典名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张仲景经典名方——芍药甘草附子汤,静脉曲张无处可循!《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联系第29条: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以方测证,可知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适应症中当有脚挛急(小腿挛急)和恶寒,与该条病机相符的病例我遇到过一例,而且效果很好。
那是五年前,这个病人是内陆到疆打工的,在石灰窑工作。
他来诊的时候说他的右侧小腿疼痛抽筋一年多了,并有轻度的静脉曲张,经过西医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条件有限,便没有再到上级医院继续检查治疗,听说中药经济实惠,便来看中医。
那时他已经不能干活了,不但小腿疼痛抽筋,而且还怕冷,受凉和劳累后症状就会加重。
根据他的脉证,我认为他小腿肌肉挛急就是阴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怕冷正是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的表现,疼痛和静脉曲张是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这应该是一个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我当时开了白芍、炙甘草、炙附子,加了些木瓜、威灵仙、伸筋草、怀牛膝、当归、红花等等,病人服了六天后来诊,说疼痛和抽筋都消失了,走路也比以前好多了。
于是又开了六天的,并告诉他吃完后可以继续把静脉曲张治疗治疗,可是病人一去再没来复诊。
前些日子遇上了这个病人,他说那次吃了药以后到现在都挺好的,也一直在干活,因为住所不定和经济条件所限他也没有再继续治疗静脉曲张,这也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也许这个病人还是相信中医的,可能是发觉已经起到效果,再加上自身因素,没有坚持治疗吧。
说实在的,这个方子的确帮助不少患者解决了困扰。
但现如今中医的发展举步艰难,有很多中医黑不愿相信中医,这就导致信的人,对中医产生怀疑;不信的人,更加痛恨中医;处于中立的人,随风飘摆。
而我对这样的现状感到极其痛心,但又无能为力,所以我只能做好我自己,用心给病人治病,有一人找我,我就医一人;有10人找我,我就医10人!我是张医生,关注我@中医大夫谈静脉曲张,带你了解更多静脉曲张知识,摆脱困扰!#静脉曲张##中医##我要上头条#。
医圣张仲景所创的“白芍甘草汤”。...

医圣张仲景所创的“白芍甘草汤”。
...
白芍25、甘草12。
就这么简单,就两味药,仅此而已。
送给天下被疼痛折磨不堪的人。
芍药甘草汤就是腿抽筋的特效方,但令人惊奇的是治疗磨牙,可谓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很多小伙伴用芍药甘草汤治好了自己的磨牙
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眼皮跳哦,这个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有些老人常说,眼皮跳是什么灾是什么难,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面肌痉挛的表现。
用芍药甘草汤就可以治好。
因为芍药甘草汤可以让身体任何跳动的部位安静下来,缓和下来。
所以不仅仅是眼皮跳,脸部的肌肉抽搐也可以用之治疗。
除此之外,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颤抖的也都可以用,比如有的人舌头老是颤抖,手老是颤抖,坐在那腿不停地抖甚至乱踢乱动的,西医称之为不安腿综合征,芍药甘草汤也可以治。
比如疼起来要人命的牙疼,吃啥胃口都不好的牙疼,一剂芍药甘草汤下去,马上就想吃饭了,会觉得吃嘛嘛香。
再比如男人最怕的痛风,痛得真想把脚剁掉的,这个方子喝下去,马上觉得缓和了很多。
这么说吧,芍药甘草汤就是止痛最厉害的方子,身体任何部位疼痛它都可以搞定。
并且,不管治疗什么疼痛的方子,也都可以在辩证的基础上加入此方。
【偏方】张仲景一张止痛妙方,解决周身疼痛…

【偏方】张仲景一张止痛妙方,解决周身疼痛…止痛妙方,其实很简单,两味药,叫做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云:“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足温者;小肠腑发咳,咳而失气。
四时伤寒腹痛;小儿热腹痛……”仲景在此明确地指出了本方的适应症。
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
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
芍药甘草汤非常方便配制,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都能买到,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
注意,我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继仲景后,历代医家验证本方的疗效的记载实不鲜见,如“治热脚气,不能行步”,去杖汤“治脚弱无力,步行艰难”,“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治拘挛急迫者”(就是肌肉筋骨紧张的都可以用白芍来舒缓),“治腹中拘挛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拘急亦奇效……”等。
后世医家根据仲景的治病范围,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临床可用于很多有“拘急、疼痛”症状的疾病,常有速效。
小小药方,仅仅两味药,功力竟能如此之大,足见仲景对方药运用的娴熟与精湛。
芍药甘草汤堪称治痛第一方,无论人体上下内外诸般痛症,均可用此方为主,随证加味。
自古迄今,善用芍药甘草汤的中医很多,有的甚至把它作为打天下的魔棒。
可见,这个仅有两味药物的小方威力有多大。
有的疾病在此方基础上加几味药,连患者都感觉方子太小,怀疑其疗效,然而,一经服用,却常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脚气肿痛】一老汉,因生活在靠水的地方,水气重,脚肿得像冬瓜。
白芍50克,炙甘草10克。
老汉怀疑两味药,能治好吗?吃了十天后,脚肿退了一半。
以后坚持天天踢腿晒太阳,身体强壮得像雄牛。
《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用白芍、甘草,按五比一的剂量,专治疗脚气肿痛,名曰脚肿汤。
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白芍甘草

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白芍甘草
张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
我接诊的一个患者,65岁,退休几年了,喜欢爬山,腿脚十分利索,突然出现晚上睡觉时左腿抽筋,腿又麻又痛的情况,吃钙片喝牛奶都没用,找到我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我当即想到了这个方子。
-
【组方】
白芍20克,甘草10克。
-
【用法】
水煎服,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
【方解】
白芍:养阴柔肝,调和卫气;
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疼。
-
【结果】
连用3剂,腿疼减轻,抽筋的情况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诸症悉平。
-
白芍味酸,甘草性甘,既能止疼,又能补虚,一酸一甘正好符合中医上“甘酸化阴以养肝”的说法,肝血充足了,筋得到了滋润,自然也就不抽筋了。
-
毫不夸张地说,芍药甘草汤是酸肝化阴地典型方子,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作用。
-
如果有出现抽筋或筋骨疼痛的情况,不妨试试,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我说,我来帮你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圣张仲景治疗小腿抽筋,只用2味药
夏天刚刚过去,秋老虎的威力还没有消减,我们经常会见到足球爱好者在运动时常常衣衫浸湿,时有小腿抽筋。
躲在空调屋里的我们呢?有没有经常饮食冰激凌、冰镇啤酒、冰镇西瓜等,下班回家时,有没有腿肚子发酸发沉,有时感觉双腿不像是自己的?我们所谓的“小腿抽筋”西医称之为腓肠肌痉挛。
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其痛楚难以名状。
《灵枢·九针论》:“肝主筋”。
《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 ....其充在筋。
”说明筋是需要肝的濡养。
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 之说。
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运动有力。
血行缓慢或是不能到达小腿,得不到血液的滋养就容易感觉发酸、抽筋。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中医讲“甘酸化阴”,芍药偏酸,滋养血脉,甘草偏甘,且能通利经脉,利血气,缓急止痛,二药合用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伸。
打个比方,就像干涸的土壤,只有得到水的滋润,树木才能长得更加茂盛。
郝万山教授是中
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先生在授课时曾兴致勃勃的说道,有次去看学生踢球,看到有的学生踢着踢着腿就抽筋了。
郝老师就说,他有办法让同学们踢球的时候不会抽筋。
有一次跟其他班级搞足球比赛时,同学们就请教郝老师如何能不腿抽筋,郝老师就让同学们早上先喝芍药甘草汤。
同学们为了不抽筋,都喝了不少,结果呢?比赛还是输了。
同学们都向郝老师反映,大家没有一个抽筋的,但是腿都没有劲,跑不动。
这成了他们班级的一个笑话,说明要注意适量的原则。
芍药甘草汤非常方便配制,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都能买到,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芍药和甘草的比例在2:1时最佳。
(作者姜丙梅,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微信搜索公众号“杏花岛”,遇见更有趣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