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课件:2.《墙上的斑点》(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墙上的斑点》优秀课件 (共38张PPT)
伍尔芙
(1882—1941)
英国著名女作 家。她的小说 创作实践推动 了现代小说的 发展,她的理 论进一步巩固 了意识流小说 的地位。
伍尔芙的小说理念: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强调“ 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 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 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 、奇异的倏 忽即逝的 ,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 ,宛如一阵阵不 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 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 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 的这种运动模式”。
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 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 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人十八层地狱的危险。
文明=制造秩序?
秩序的可笑,自由 的消逝。
我奇怪现在到底是什么代替了它们,代替了那些真正的、
标准的东西?也许是男人,如果你是个女人的话;男性的观点
转而又漫无目标。
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 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 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 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 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 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快速度,生表与达死那的永偶不然休决止定的了消耗和修理; 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生命本质的偶然。
1.内心独白
2.自由联想
3.蒙太奇
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 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 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阅读 .墙上的斑点》优质课件_21
五、深度探究,理解语句含义(自主探究、合作探 究结合)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 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 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 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 落的无数微尘,“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 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四、再读小说,体验内容
1、“墙上的斑点”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思考: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 机(结),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 连成一体。
2、简析意识流小说特点。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 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 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 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 由联想来组织故事。这里“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绝对 的权威、绝对中心,
墙上的斑点
语文组
作者简介
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对现代小说, 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 非常脆弱,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最后在1941年,投河自尽。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意识 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是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思想体现在 她的作品中。 她的意识流代表作主要是:《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 灯塔去》等。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2.《墙上的斑点》(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T 頁爲~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幡上締澀氏W弗吉尼亚•伍尔夫M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她有百天鹅一样的美丽容颜,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有一部部优秀的小说但某一天黄昏,她走向了那条叫马塞诸斯的河流,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抱了必死的决心, 沉入那条波光中的河流。
马塞诸斯河因送走了一个出色的女子,而显得不朽。
给丈夫留下•封长信, 满是感恩的心意。
她,就是弗吉尼亚•伍尔芙,这个盛年沉河的空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殊百疋业。
仇邪天(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她的小说创作、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伍尔夫生于伦敦,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父亲读书。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
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
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
这个团体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
进人30年代之后, 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
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 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第9章扩步糸统调备伍尔夫与“意识流”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她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的研究。
语文:《墙上的斑点》课件(2)(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艺术来第9源章于扩生声活系统,而调音高于生活。
什么是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即记录员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 灯,生活是一圈光晕(yùn),一个始 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
生活是人的“私有的
幻想”即意识流。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 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 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 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 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英】伍尔芙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品简介
早期。1919年前为早期。 小说作 品有《出航》《夜与日》
成熟期。1919年至30年代初,意 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墙上 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达 罗卫夫人》《到灯塔去》,还有 著名的理论著作《论现代小说》 。
晚期。 《岁月》《幕间》
1、表现的是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 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 活的自由流畅。
2、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 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 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 与永恒。
3、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 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
4、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 垃圾箱,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 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941年3月28日,一位拥有高贵典雅气 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 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 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 慢地沉入那条波光中的河流,沉人生命黑 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有白天鹅一样的美丽容颜,有幸福美 满的婚姻,有一部部优秀的小说……她活 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 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 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 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 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高中语文墙上的斑点课件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915年,伍尔芙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 基本观点,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 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 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 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 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 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 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 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 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 正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写作的主要技巧,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该艺术手法。
提示:“内心独白”,是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 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 的技巧之一。
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形式,给予了叙述者最大的叙述自由。这篇 小说很像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一个女人随意的涂鸦:她的笔触 飞来飞去,心思随意飘散,时强时弱,时远时近,围绕着墙上那个蹊跷 的斑点,引发出一大串诡异绚丽的联想。它不走一般小说的路子, 不以情节、人物取胜,也不讲究结构。但它却从极其平凡的事物里, 开启了一扇通往宇宙的天窗。它不受限制地往来于古今,纵横捭阖, 恣肆地将一个人的白日梦流水般、不间断、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 如果说小说是一种观察宇宙的方式,伍尔芙用自己这种“意识流”达 到了这种境界。
易错字
镞 簇 赝 膺 鹰
词语
都 duó 演 yì chāi 解 干 chè 金 tuò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墙上的斑点(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文体常识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 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 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 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 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 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 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 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 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 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 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 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 一。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 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 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芙的评价一直偏 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 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 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芙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 位传奇人物。
膺 荣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近义辨析 1.年轻·年青
辨析: 年轻:人年纪不大,侧重相比之下年纪小;也指 国家、组织等成立不久。年青:岁数不大,处于青少年时期; 比喻充满活力和朝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伍尔芙,她细腻的文字一定惹得蝴蝶翩飞,那些幽灵可会 为一个百年后的知己而有所感?她热烈地为勃朗特姊妹的天才 而振奋,她毫不迟疑为乔治·爱略特献出敬意与同情,对一生多 病深居简出的勃朗宁夫人的强烈认同感,时常让她激动得面泛 红潮。她总是絮絮赞叹着英国女文人的伟大传统,但是可曾有 谁在她耳畔低语,与她说:“亲爱的弗吉尼亚·伍尔芙,你也是 最棒的,你像她们一样了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丈夫留下一封长信, 满是感恩的心意。她,就 是弗吉尼亚·伍尔芙,这个 盛年沉河的女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
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 地位,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弗 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 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 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默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对斑点的推测
意识涉及的事、物
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既然意识流小说是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表现作者 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 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即通过去寻找这些零碎、分 散的,而又充满睿智的思绪,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某 一方面的相对集中的思人生的 意义?
对流行的 思考
伪文化
人与人之 间的联系
对理性 的质疑
墙上的斑点
秩序
生命本 质?
精神 状态
文明
历史 文化
……
【基本指向——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深度探究—— 寻找小说中零碎、分散的,而
又充满睿智的思绪。画出语句,并 加以一句话评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试评点下面句子表现出的睿智:
【指向——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伍尔夫认为,真实是客观的。不过,对于 相同的客观真实,人们的感受却不相同。小说家 应该抓住的重要因素是人性,是人物内心的意识 活动。她说:“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 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心灵接纳了 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 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 们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 簇射。”这就是真正的生活。文学作品就应该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 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3、太大太圆,又不 像钉子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 生活的快速、来世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 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6、像大海中抓住了 一块木板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树、树的生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用散点透视解读意识流小说
·伍尔夫生于伦敦,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学识渊博、颇有 声望的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 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 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 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 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对 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 结 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 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伍尔夫与“意识流”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她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 式与技巧的研究。在小说创作实践中追随英国最 重 要 、 最 有 影 响 的 小 说 家 詹 姆 斯 ·乔 伊 斯 (JamesJoyce,1882-1941),运用“意识流”技巧 来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这使她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 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并 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
意识流小说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其表现出的社会 性往往是零散的,因而我们不能试图寻找小说有怎样一个明确的 主题。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 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 上。”所以,传统的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 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 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 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弗墙 上 吉
尼
的 亚
·
斑 伍
尔
夫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她有白天鹅一样的美丽 容颜,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有 一 部 部 优 秀 的 小 说 …… 但某一天黄昏,她走向了 那条叫马塞诸斯的河流, 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 抱了必死的决心,沉入那 条波光中的河流。马塞诸 斯河因送走了一个出色的 女子,而显得不朽。
弗吉尼亚·伍尔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幅画由伍尔芙的姐姐、著名女画家凡妮莎·贝尔 (Vanessa Bell)所作,为伍尔芙坐在椅子上的全身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关于小说伍尔芙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认为它应该像一 张蛛网,与生活既四角粘连又整体超越。
学习专题:
意识流——散点透视之美
“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 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 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 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 那里…
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 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 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