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课件:《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PPT课件

通过对老人与大自然的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毅力,同时也揭 示了自然的强大与无情。
朴素的语言
作品采用朴素、直白的语言,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作品 的现实主义色彩。
象征主义手法
1 2 3
老人
老人是人类的代表,他的坚韧、毅力、智慧代表 了人性的光辉。他与海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 然、与命运的斗争。
人生的价值
老人追捕大鱼的过程,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作品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 追求、奋斗,而不是在于结果。
命运的无奈
老人最终虽然捕获了大鱼,但却被鲨鱼啃食得只剩下骨架。这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即使人 类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一些既定的事实。但即便如此,人类依然需要勇敢地面对命运,展 现出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3《老人与海》 ppt课件1
contents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故事情节与人物分析 • 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 阅读感悟与启示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老人与海》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正值美国经济繁荣时期,人们 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空虚。小说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依然保 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文学背景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杰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 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是 海明威“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 坚韧与不屈。
作者海明威简介
基本信息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 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 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老人与海》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链接高考
【2020年全国一卷小说阅读 题】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 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 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 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 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 其效果。(6分)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 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 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 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风格。 ➢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揣摩小说
——无奈失望
问题探究
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
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这些看似 消极的心理描写,并没有削弱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作 者正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 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 这样的描写也正是突出了“真实性”。
故事梗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 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 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 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 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 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 ➢代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第10课 《老人与海》高二语文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八分之一
文文学字作和品形具中象体的可见 八分之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藏与露”为话题,写下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 字。
隐藏与显露
有人说,人生在世,要时时注意不要太锋芒毕露,要懂得隐藏; 也有人说,是金子就要发光,当仁不让,何需隐藏呢?是呀,“藏” 还是“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觉得,要看时机,当 “藏”则藏,当“露”则露。前者是一种睿智,是韬光养晦;后者 是一种策略是宝剑出鞘。 (中心论点)
比较阅读,体悟文化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 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说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八 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落花生》里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 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 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⑤作者在这些强和弱、得和失、生和死的极端对比中,展现人类的命运, 当弱小的人类面对极端困顿的绝境,究竟该何去何从?老人用自己的故事告 诉每一个人。
任务二:厘清矛盾对立
从语言、动作、白描、反衬、内心独白等方面,分析“硬汉”桑地亚哥的内涵,赏析海明威 写作的艺术特色。
文本
“硬汉”的内涵
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 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勇敢、临危不
绑着刀子 短棍 短棍、舵把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必修《老人与海》教育教学课件

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他是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桑地亚哥坚强、刚毅、勇敢,能无畏地 面对痛苦和死亡。无论情况多么严重, 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 失掉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体现了人的自 尊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可你人 就尽不 是可是 打把生 不他来 败消要 他灭给 。掉打
• 1954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老人与海》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 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 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 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 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本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老人和鲨鱼的对比是怎样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在这一过程中,老人又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明确
他动摇过后悔过,但那只是一眨眼的念想。他马 上又投入战斗,想到:“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 打不败他”。
,败 的 。
讨论与探究
老人桑地亚哥尽管是条硬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海 明威为什么不让老人最终胜利呢?你不觉得这样很残 忍么?你如何看待老人的失败?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 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 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课
海明威
《老人与海》ppt课件(44张)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01
02
海明威语言风格
01
壹
结构和情节简单,人物少到不能再少,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贰
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叁
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肆
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伍
越少,就越多
《老人与海》中电报式风格的特点?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理解课文大意
动作迅速 牙齿锋利 漂亮 脊鳍
反衬手法
贪婪残暴
身手 眼光 头脑
智慧 勇敢
充满自信 勇气
豪迈
老人 高大形象
老人回到港口 失败者?胜利者?
文中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
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渔夫桑地亚哥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02
生字生词:
鲭( )鲨 两鄂( ) 脊( )鳍( ) 攮( ) 鳐 ( )鱼 舵( )柄 仓皇 也作“仓黄”“苍皇”“苍黄”“仓惶” 嗜( )杀 黏( )液 蹂( )躏( ) 戳( )进 榫( )头 残骸( ) 桅( )杆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不
乐观自信
不
垮
英勇顽强
息
的 硬 汉
直面困难
坚持不懈 永不言败
的 精 神
活动
2
微型辩论赛,解我心中之疑惑
老人的内心独白:“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
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
败他”。对老人的心理描写:他知道他终于给
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都没有。在你看
来,老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请以辩论赛的 形式交流。
高中语文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海明威
课前演讲
我 说 名 人 系 列源自学习目标:1.自主梳理文本,概括“桑迪 亚哥”的形象,理解“硬汉 精神”的内涵。 2.比较“桑迪亚哥”和愚公 形象的异同。学习两位“老人” 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
情景任务
3月,是我们学校的“读书活 动月”,学校要求每班推荐一本书, 我们班推荐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 海》,请你结合自己的解读,为这 本书设计一个宣传海报。
2.中国文化多是“大团圆”的结局。 西方文化崇尚悲剧精神。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中国文化肯定“群体”力量。 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爱
国
者
蝙蝠侠
铁血战士
空军一号
活动 4
我手写我心 请结合你的理解,为
《老人与海》的宣传海报填
写宣传语。
老师寄语
作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 间。今天我们对作品的探究也许只是《老人与海》这座 “冰山”是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从这节课受到启发,从 更宽、更广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2.阅读海明威的《桥边老人》,撰写读书笔
记。
桑地亚哥为了自身的尊严。 4.愚公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是喜剧 结局。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0《老人与海》课件

哪一次搏斗最让你动容?读一读
力量的悬殊、老人的精神 无畏地面对厄运、决不屈服的硬汉形象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小说, 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的 作品。本文中“老人”“大海”“鲨鱼” 各有怎 样的象征意义?
老人,硬汉精神; 大海,实际人生; 鲨鱼,厄运凶险。
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海明威去世前一天,在给他的渔民老友信中说: 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自己地位、收入、爱情、婚 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
不满足和无法满足的痛苦。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他坚韧,不吝惜人生; 他坚韧,不吝惜自己。……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 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
——《纽约时报》
关于海明威
1899年诞生在美国 芝加哥一个医生的家庭, 父亲热爱打猎、钓鱼等 户外活动,母亲爱好文 学。
参战的海明威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捕获马林鱼
中学毕业后,在美国《星报》当实习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 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 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走 于西班牙内战前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名言
恕我不能起来了。——海明威(墓碑上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 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 死你。
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 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
1961年,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史铁生:“人为什么要写作?最简要的回答就 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史铁生为了写作而选 择活着,而海明威因为不能写作而选择死亡。
高二语文选修上册老人与海完整课件

五、探求意向的象征性
• 原文:可老人一贯把大海想象成女人,她向人们施与或拒 绝施与莫大的恩惠,如果她做出什么狂暴或者邪恶的事情, 那也是出于无奈。
五、探求意向的象征性
老人:象征 外部遭受困 厄,精神高
贵的主体
大海:生命力、可 能性,风险机会并 存、证明自我的场
所。
五、探求意向的象征性
原文: ➢ 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展露无
老人 老人无法拉动绳索
老人决定与鱼对峙到底 老人痛恨手抽筋 老人感到疲乏 老人睡了一觉 老人杀死了大马林鱼 老人与鲨鱼搏斗
一、小说整体情节概括
任务一:以老人的视角为《老人与海》编制目录。
一、小说整体情节概括
以事件为角度:
○八十四天的霉运 ○与小男孩相谈 ○黎明中起航 ○邂逅大马林鱼 ○大马林鱼到手啦 ○鲨鱼来啦 ○战胜鲨鱼 ○带着鱼骨架回家 ○梦见雄狮
用偶像激 励自我 ……
三、老人形象赏析
原文: ➢男孩:我想办法让船主到远处打鱼。
老人:他可不愿意在太远的地方捕鱼。 ➢男孩:别忘了,这可是九月份。
老人:正是大鱼上钩的时候,五月份人 人都能当个好渔夫。
追求卓越 非同寻常 ……
三、老人形象赏析
内心独白: ➢船还是好好的,它还算是完好无损。
乐观 ……
五、探求意向的象征性
原文:
➢ 男孩见老人天天空船而归,心里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 帮老人拿卷起来的钓线,或是鱼钩、鱼叉,还有缠在桅杆 上的船帆。(老人在海上7次说:要是小男孩在就好了。)
➢ 男孩看见老人在呼吸,又看看老人那双手,禁不住哭了 起来……
➢ 男孩:我才不管呢……不过从现在起咱们俩一起捕鱼,我 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第09课 老人与海(节选)
【学习目标】
1.梳理文中的内心独白,总结心理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 和揭示小说主题上的作用。 2.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探究小说主题意义 。
第三部分
学习手法
找 一 找
(1.2()1关)键预时留间作节业点:的在内五心次独搏白斗,前体后现文老中人描当写时了什大 么量样的的心心理理独状白态,?请同学们找到关键时间节点的内心 独白。要求:用批注法写在画出的关键句旁边。
根据画出的句子和所做批注来完成表格。
时间节点 第一次灰鲭鲨来时 第一次击退灰鲭鲨后
击退铲鼻鲨后 击退犁头鲨后 再次击退铲鼻鲨后
鲨鱼群来时 击退鲨鱼群后
找 一 找
内心独白 心理状态
时间节点 第一次灰鲭鲨来时 第一次击退灰鲭鲨后
击退铲鼻鲨后 击退犁头鲨后 再次击退铲鼻鲨后
鲨鱼群来时 击退鲨鱼群后
找 一 找
内心独白
5 11、12、15、21
39、47 51
63、69、72 81
88、90、91
心理状态
厌倦 后悔、激情、希望
失望 失望、信心 焦虑、勇气
厌倦 欣慰、信心
画 一 画
2.(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时间段内老人内心感情的变 化,画一画老人的心历路程。
想 一 想
3.思考:根据同学们画出的曲线图,想一想: 文中内心独白的句子体现出老人怎样的心历路程?
第四部分
主题探究
想 一 想
1.思考:节选小说内容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点拨:从所画出的内心独白的句子和批注 的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词进行思考。
想 一 想
1.节选小说内容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节选小说内容通过老人百折不挠和鲨鱼斗 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 歌颂了桑地亚哥顽强拼搏的精神,表达了人 要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 的主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3课《老人与海》课件(共15张PPT)

走进作者:
海明威(1899~1961), 现代作
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
表著称。20世纪末回到美国,写了不小以
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
说,创造了“
”性情。
《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
用鱼叉(丢)、绳子(断) 老 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刀子(钝)、桨 老人手伤严重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刀子(钝)、桨(断) 受淌血 半个身子被咬烂
短棍 手痛得厉害 短棍(丢)、舵把(折) 极疲 乏 仅剩残骸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实现 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 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 一副残骸。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 人失败了,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3.老人与海
作风格
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
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 2、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 的艺术手段 3、学习本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1、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 敢、永不言弃的精神
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对重点段落和 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解析
研读文本
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 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
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鲭鲨鱼斗、与 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 与群鲨鱼斗
一方是孤独的老人,一方是强 悍的无数鲨鱼,一方是弱者,一方是 强者,他们的较量,谁会胜利?
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 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又 怎样?大马林鱼状况怎样?
梳理小说情节
老渔夫桑地亚哥驾舟于海上连续84天,但是 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在别的渔民的奚落中,老 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荣幸之神。 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 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 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 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悍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 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本文节选的就是从 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老人与海》ppt课件26张

深刻的心理描写
02
小说中深入挖掘了老渔夫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理描写丰富了人
物形象,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创新的文学手法
03
小说中运用了许多创新的文学手法,如象征主义、意识流等,
这些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刻的主题。
意识流技巧
作品中的意识流技巧为后来的作 家提供了借鉴,拓展了文学表现
手法的范围。
关注个体命运
作品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命运和 生存状态,激发了后世作家对这
类主题的探讨。
其他作家对作品的评价与回应
詹姆斯·乔伊斯
乔伊斯认为《老人与海》是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给予了高度评 价。
尊重生命的意义
老渔夫对生命充满敬畏,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让读者反思自 身对生命的态度,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和谐共处的理念
1
海明威通过描写老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表达了人 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强调了保护自然
环境的重要性。
敬畏自然的态度
在小说中,老人对大海既敬畏又亲近,这种态度
寓意
寓意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象征手法与运用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描写大马林鱼、鲨鱼等自然元素,展现出对人 生哲理的探索。
运用
大马林鱼代表了人生的目标,老人对大马林鱼的追逐象征着对人生目标的不断追 求;鲨鱼则象征着破坏性的力量,代表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简洁明快的文风与对话风格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价值
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展 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
高中语文课件《老人与海》(共15张PPT)

海明威
第1页,共15页。
海明威(1899-1961),美
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 1952年, 中篇名作《老人与海》,轰动西方, 并因此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 奖金。
第2页,共15页。
关于《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情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 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 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 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 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 架。回到家他又跟小徒弟计划出海捕鱼之事了.
第5页,共15页。
人物形象:
硬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的 汉子!
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
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
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第6页,共15页。
美 利 坚
• “几乎没有哪个 美国人比欧内斯Biblioteka 民特·海明威对美国人
族 的
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
精
过更大的影
神
响。” …… “本世纪
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
样亮剑。
第11页,共15页。
第12页,共15页。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
出一个硬汉子的宣言: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 他。
第13页,共15页。
大师已然作古,
留给我们的却是久久的
沉思……
第14页,共15页。
第15页,共15页。
丰 碑
(20世纪)最伟大的 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老人与海》 课件 (共48张PPT)

老渔夫的形象:永不言败,毫不气馁、保持人的尊严和骨气。
• 当他划进小港,马林鱼只剩下船旁硕大无比的白 色鱼脊骨。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自己的 小屋沉沉的睡去了。当港湾的人们看见那副骨架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 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 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不长的通 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 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 的小说素材,于是这就成就了以后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原 型人物富恩特斯
海明威经典小 说《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一 书中的主人翁 Santiago, 据 说灵感即是得自 好友富恩特斯。 富恩特斯被认为 是书中主角“老 人”,以104岁 高龄辞世。
再默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些什么内 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 老人感到头晕目眩,但他虽然几乎精疲力竭,终 于还是把自己的捕获物拉得和小船并排在一起, 并用鱼叉猛击这条马林鱼。然后把马林鱼捆绑在 他那条小船的侧部。这条马林鱼比船还长两英尺。
• 第10自然段
• 招来鲨鱼
பைடு நூலகம்
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场面
结合图片,联系课文中老渔夫与鲨鱼搏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鲨鱼进攻顺序 老渔夫的表现 鲨鱼的表现
为什么老人梦见狮子? 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与马林鱼搏斗的场面
读课文4到9自然段
鱼上钩
《老人与海》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ADD TITLE
add your words here, 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
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硬汉的奋斗精神。
01
03
圣地亚哥身上体现了勇敢坚毅、永不言
add your words here,
add your words here,
(2)没有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没有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 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
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
鱼骨,他把鱼骨带回了家。
2.读0了1 《老人与海》,你认为老人是个怎样的0人3 ?将自我认知的老人 的形象特点写出来。
设计问题,了解语言特色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
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体现?
(1)本A文DD结TIT构LE 简洁,情节不蔓不枝,主人公性格A单DD一TIT而LE 鲜明。
老人走得不远便一无所获,而走得大远又会得而复失。因此,
ADD TITLE
ADD TITLE
老人与大海的搏斗象征了人类和自然,命运以及外在邪恶力量 add your words here, 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add your words here, 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
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
也没
ADD TITLE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杀死犁头鲨, 鲨鱼受重伤, 大鱼只剩残骸。 刀子被折断。 大鱼被吃掉一半。
老人是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对手鲨鱼又怎样的特点? 凶残强悍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老人的形象: 坚强 勇敢 无畏 永不言弃
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老人形象? 行为描写 侧面烘托:反衬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自言自语
第一次与鲨鱼搏斗的心理描写:
搏斗前:他有坚强的决心,但并不抱多大的希 望。
这也许是一场梦,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 是我可以捉住它。
搏斗后: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别想啦,老家伙。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想点开心的事吧。 不抱希望才蠢呢。
第五次与鲨鱼搏斗后: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你认为,老人被打败了吗?
高中二年级 语文
选美国当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评价: 勇气 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老人的形象。 3、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 的人生观。
第一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 战工具
结局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一次
攻击者
鲭鲨
数量
一条
老人作
鱼叉 绳子
战工具
结局
杀死鲭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课件:《老人与海》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下面xx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年级语文课件:《老人与海》。
【课件一】
【结构分析】
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老人与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游得迅速无比,但却非常漂亮,高耸的脊鳍,紧闭的嘴唇,向内倾斜的牙齿,灵敏的嗅觉,使读者读到这里真是为老人桑地亚哥捏了一把汗,他能战胜这样大的鲨鱼吗?
但老人不愧为捕鱼的好手,他用鱼叉十分准确的攮中了鲸鱼的最软弱的部位――脑子。
鲨鱼肚皮朝天慢慢地沉了下去。
这一部分,以鲨鱼的巨大勇猛来衬托老人的勇敢,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刻画出来了。
第二部分(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
当马林鱼被鲨鱼咬去大约四十磅肉时老人还不曾沮丧,甚至很英雄地想着: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就这样借主人公桑提亚哥的话表达了他自己认为在当时人们应有的生存信念。
在这一情节中,老人又插入了棒球好手狄马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
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都是老人的内心表白,一个是与大海与大鱼的对话,一个是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一个是自己心里的想法。
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走,那就是不能放弃信心,按老人说法就是不抱希望才蠢哪。
在与鲨鱼的搏斗之后,又是老人内心的激烈斗争,是自己信心与毅力的较量。
第三部分(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钟头~也许结果会很好的),写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
一条鲨鱼被打死了,又来了两条鲨鱼,而且是贪婪残暴的星鲨,气氛又紧张起来,我们不禁又为老人担心起来:老人还能战胜这两条凶猛的鲨鱼吗?
你看那老人,身手多么矫健啊!眼光多么敏锐啊!头脑又是多么清醒啊!两条鲨鱼很快地杀完了,可是马林鱼的肉也被它们吃掉了好多。
老头又是多么
在与两头鲨鱼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老人的智慧与勇敢。
这一部分的描写与第一部分一样都是详写,从鲨鱼出现写起,写了与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也写了搏斗之后的老人的心理状态。
我们注意到老人还是个乐观主义者: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鲨鱼来到吧。
进入了下一个部分。
第四部分(下一个来到的鲨鱼是一条犁头鲨~鲨鱼才又向他扑来),与犁头鲨的战斗。
这一部分是略写,重点不是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而是写杀死那头犁头鲨之后的老人的自言自语。
经过了两番与鲨鱼的搏斗,老人称手的刀子没有了,读者已经注意到,老人在筋疲力尽之后,又失去了刀子,可以说在以后的搏斗中很难再取胜了,可老人不这样想:我还有鱼钩呢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
你看,这样一个老头儿,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也正是他战胜鲨鱼的法宝。
第五部分(老头儿看见两上褐色的鳍~即使现在也能行),老人又与另两条星鲨搏斗:
这是与鲨鱼的第三场搏斗,是斗智和斗力的决战。
老头儿的刀子没有了,有用的兵器只剩下棍了。
两击把两头星鲨打跑了或打死了。
在这里也插入了老人的一些幻觉:当年青力壮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打死。
如果有棍球棒,现在也行。
多么豪迈的老人!
这一部分写得较详细,整个过程写得跌宕起状,但我们也明显的感到,老头儿与鲨鱼的搏斗似乎不那么激烈了!这是作者写法上的变化,在激烈对阵之后,老人并没有休息,看来作者是有意的让读者的神经稍微松懈一下,好看下一场更加激烈的好戏。
第六部分(他不愿再朝那条死鱼看一眼~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写筋疲力尽的老人的心理活动:
浑身是痛的老人的自言自语,一方面老人希望快快回到家里,我会看见从新海滩上射出来的灯光;一方面想起了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可能为自己担心,尤其是那个小孩;一方面又鼓足勇气,我要跟它们斗到死;一方面它又不希望和鲨鱼斗。
这些心理活动与第二部分相似,但更侧重于写老人的希望。
第七部分(可是到了半夜时候~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与群鲨的搏斗。
这一次更加惨烈,这是一群大鲨鱼啊!用棍子打,棍子丢掉了;又换下舵,用舵向鲨鱼的头打去。
群鲨吃完了剩下的一半马林鱼,走了。
这一部分写得相当精彩,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过程刻画的细致入微,有心理,有语言,有动作;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有思想。
一个可爱的老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老人想,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但又谁相信老人是失败了?
第八部分(船还是好好的~结尾),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一切都平静下来了,老人终于回到了港口。
但奋战了一夜的老人(加上与大马林鱼的搏斗实际是三天三夜)失掉了所有的力气,歇了五次才走进了他的茅草棚。
【课件二】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⑵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
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二、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