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合集下载

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决策

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决策

交 问题 , 全在 国内 自强 , 非先 统一 国内不可 。如 广 故 东 能切 实归 附 中央 , 对 内对外 一 切 问题 , 则 皆可迎 刃
而 解 。否则 , 以广 东人 而 亡 国民党 , 国民党 而亡 中 以
组后 的新政府步履艰难 , 尤其外交 、 财政一筹莫展 。 13 9 2年 1月初 , 由于 对 日交 涉 不 能 打破 僵 局 , 无 苦
活 动他 非常 恼火 ,2日他 在 励 志社谈 话 时 表示 : 外 2 “

面 抵 抗 、 面 交 涉 ” 针 的提 出 一 方
九 ・ 八事 变后 , 一 国难 当头 , 国民党 内宁粤分 裂
的局 面难再 长期 延 续 。 经过 反 复 磋 商 折衷 , 方 仍 粤 坚 持 以去蒋 作 为宁 粤 合 作 的先决 条 件 。无 奈 之 下 , 13 年 l 91 2月 1 日, 介 石 宣 布 下 野 , 回 溪 口。 5 蒋 返 2 9日, 陈友 仁 出 任 孙 科 内 阁 的外 交 部 长 。然 而 , 南 京 的政局 仍 在蒋 的实 际操控 之 中 , 有蒋 的合 作 , 没 改

二 ・ 事 变 与 国 民政 府 的外 交 决 策 八
左 双 文
( 华南师 范大 学 历史文化学院 , 东 广州 5 0 3 ) 广 16 1

要: 一二 ・ 八事 变后,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 国民政府 改变此前 的不抵抗政 策 , 出 了“ 提 一面抵抗 、 一面交 涉”
的解决 方针。一方面 , 以一定 兵力援助 十九路军抗 日, 但将 之限定在一定 的、 局部 的范围 ; 与此 同时, 又积极 通过 国

二 ・ 八事变 爆 发 后 , 驻 沪 的粤 系 十 九 路 军 在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背景及影响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背景及影响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背景及影响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这表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在外交上的政治立场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继续坚持同帝国主义斗争[1]。

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真正确立下来。

直到六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才随之终结。

表面上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一条单线的外交路线,即中国的当时的对外交往只限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欲意依赖苏联,其实不然。

首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就已旗帜鲜明地宣布:只要是承认新中国政权,本着和平友好目的的,中国政府愿与之建立友好平等的外交关系。

这说明新中国的外交大门是为世界各国敞开的。

而“一边倒”只是作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的重要一步。

其次,“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建立在独立自由基础之上的。

中国与苏联在双边关系上只是两个友好同盟国的关系。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即第一个照会了中国政府,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承认新中国政权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权,并断绝了同国民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在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加快了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步伐。

这说明苏联是承认新中国政权是一个独立的,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权。

所以,“一边倒”不是一条单线的外交道路,中苏之间也并不存在附庸关系。

“一边倒”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起构成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三大方针,从而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困境。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国际关系。

从国际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大阵营的对峙1949年4月,美国、英国、法国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起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美国欲以此利用西欧形成对苏联的限制,进而威胁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和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拓展。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中国国民政府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残酷侵略,积极开展了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下,中国国民政府不断努力,通过积极外交手段,向世界展示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坚定。

一、寻求国际正义和国际认可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倡导“国际正义”,通过发表声明、通电和大使亲自讲话等方式,向世界阐明中国的民族抵抗和抗战目标。

同时,中国传媒也充分利用战争新闻宣传工具,向西方国家展示日本军队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团结抵抗,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声援。

这些努力最终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二、国际外交关系扩展与深化为了争取国际支持,中国国民政府积极推动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了盟国外交活动,与英、美、苏等主要盟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设立了外交代表处。

其次,通过国际会议与谈判,中国国民政府与各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军事、经济和文化合作协议,扩大了国家的外交影响力。

最后,中国还积极倡导和参与国际组织,如勃兰特国际和国际联盟,从中获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与援助。

三、与苏联的战略合作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之间的战略合作对于中国抗战外交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私下军事协定》,为两国建立了互信基础。

苏联在抗战期间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军事顾问和军事经验,有效地支持了中国军队的抗战作战。

四、海外华人的支援与影响海外华人在中国抗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并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中国争取国际支持与援助。

同时,海外华人也在国际社会上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战情况,呼吁世界各国提供援助。

综上所述,中国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支持。

国民政府与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与苏联展开战略合作,并获得了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外交特征:屈辱外交新中国的外交外交特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或者: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1)新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2)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针对国际形势变化,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意义?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3)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规律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为例,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制定或者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谈谈对国家外交的认识?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1)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否独立);(2)综合国力的强弱。

(3)国家利益(国内建设的需要)(4)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

对国家外交的认识:(1)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以调整(2)国际外交是以实力为后盾,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

(3)外交政策因势利导,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国家爱更快更好的发展。

(2)只有维护国家独立,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外交挑战和国际压力。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和发展利益,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抵制不平等条约在民国初期,中国仍然承受着列强所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割让。

为了恢复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民国政府积极采取政策抵制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首先,民国政府对西方列强进行了外交斗争,争取重新谈判和修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外交途径,中国成功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如1912年与英国重新签订的《汉口通商约定》。

这为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更多自主权奠定了基础。

其次,为了充分展示中国的独立意志,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

例如,对于外国在中国境内的租界和势力范围,中国采取了坚决抗议的态度,并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归还。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中国成功收回了原英租界的租借土地。

二、主权平等与外交独立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强调主权平等和外交独立。

中国坚持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同时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

这一方针为中国在民国时期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指导原则。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认。

例如,中国在1920年加入了国际连盟,使中国成为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了一席之地。

其次,中国在与外国进行谈判时,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不做出损害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妥协。

例如,在对待列强的外交交涉中,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并不惧战争威胁。

这种坚定立场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平等和外交独立。

三、寻求抗日外交合作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民国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抗日外交合作。

中国将日本列为最大的外交威胁,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试图减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首先,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同情。

通过向世界上各国披露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民国政府希望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和关注,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抗日合作的协定和协议。

分析“以党治国”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分析“以党治国”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分析“以党治国”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摘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

他的推行对国家的政治和内政建设都造成了重要影响,也暴露了“以党治国”国家结构的缺陷。

关键词:攘外必先安内;以党治国;缺陷“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

蒋介石在1929年10月讨伐冯玉祥的通电中首次提出“讨贼戡乱,安内攘外”,当时攘外指反对苏联,安内的主要对象也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不断侵略中国,攘外的主要对象转化为日本,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后,此政策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对国家政治、内政建设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一、“攘外必先安内”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建立起五院制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进入了“以党治国”的训政时期。

此时作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虽然完成了北伐,但却是以军事上不完全统一而结束。

国民党地方军事领袖仍然保有自己的地盘,共产党也已创建了大小15个根据地,并在极力扩大各根据地的统治范围。

对内南京国民政府面对着地方实力派的牵制和共产党武装反抗的威胁,对外主要面对日本的侵略扩张。

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下,蒋介石于1931年10月明确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方针,以此来巩固国家统治,完成国家统一。

在一·二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上升为基本国策。

“安内”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以武力镇压中国共产党,从而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

其次是清除党内、国内的反对派,削弱地方实力派稳固中央政府统治。

再次是加强物质建设和国防建设,安定社会,增强御侮能力。

攘外主要针对日本侵略。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的关键在于安内和攘外的方法。

安内面临着两种方法采取和平手段和武力镇压,攘外也面临着对日妥协退让和在军事上坚决抵抗,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核心概括为对内实行武力统一,“消灭反侧”;对外“寻求与日本较长时间的妥协”。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外交织的困境,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对外关系的建立、外交使团的派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

由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困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民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极力争取正当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1919年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凡尔赛条约》的会议,争取恢复中国在汉口租界的主权。

此外,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并签署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合作协定,以维护国家利益。

其次,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民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力图独立自主,摆脱列强的控制。

例如,中国在民国时期废除了《不平等条约》,重新与各国签署平等互利的条约。

此外,民国政府还积极开展外交宣传工作,向世界宣传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奋发向上的形象。

再次,民国政府维护领土完整与国家利益。

民国政府一方面争取国际支持,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与各国进行谈判,争取对中国有利的条件和利益。

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通过与各国的外交斡旋,筹集了大量的战时物资和军事援助。

最后,民国政府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合作。

民国政府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的创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和平事务,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二、民国时期的国际地位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剧烈波动。

起初,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

但在民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政策的努力下,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首先,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得到肯定。

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正式承认。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外交倡议。

中国近现代外交

中国近现代外交

1.近代中国的外交(1) 清政府的外交: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对外开放。

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使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联系。

(2)北洋军阀时的外交: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

在五四运动等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抵制下,中国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⑶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共联合抗日,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建国初期: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新中国成立后,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会议结果形成“万隆精神”2、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2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关系。

3、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1)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长期坚持改革开放。

(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建国之后,我国的外交工作 逐步开展。一是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二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 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三是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进行 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在朝鲜战场上给美国以沉 重打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是典型例 子;四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 地区的发展前途问题;五是参加亚非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 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美关系的改善
1)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 华,中美双方在上 海签署《中美联合 公报》。(3) 1979年,中美正 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 抗结束,两国关系 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 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 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 束。”“日本方面痛感日 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 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 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 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 要求。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 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 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 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 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 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 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 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 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 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 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 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 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 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史实(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再就是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3)南京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2)成就: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④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70年代的外交(1)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2)成就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改革开放后(1)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2)成就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②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民国时期,特指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影响。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7年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外交遭遇了诸多挫折和困境,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外交政策的变迁1.最初期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的压力和问题都非常巨大。

外交方面,要应对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侵略,以及各地单独武装的割据势力的威胁。

当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求和为主、争气为辅”的方式,谋求和平发展,同时参与联合国会议,争取国际声誉和尊重。

2.收复台湾:中华民国成立之际,台湾依然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台湾自清朝以来,就一直处于藩属地位,一直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控制。

在这个时期,中华民国政府积极营造外交环境,协调各种资源,为收复台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1927年-1949年,是中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实行的时期。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时期,政府重视向国际展示自己的实力,并寻求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同时,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和机构,如国际联盟、亚太地区太平洋安全委员会等,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

4.华北事变后的外交政策: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并成立了伪满洲国。

接着,1937年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

在此期间,中华民国的外交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调整,与苏联、印度等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并在英美和法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加强了对日抗战的支持。

5.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外交政策: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双十协定》。

当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胜利后,中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开始更为独立自主地行动,因为其拥有其他国家的信任和尊重。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舞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始了在国际上播种的阶段。

6.内战结束后的外交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新中国外交方针

新中国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方针1、国际背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封锁包围新中国。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作用: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作用: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消其特权。

作用:巩固独立与主权。

练习:1、1949年周恩来致信细甸外长伊蒙,表示在缅甸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之后,中国“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缅甸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1月4日,周恩来致函印度总理尼赫鲁,也表达了完全相同的建交意愿和原则。

这表明A.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 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中、缅、印三国外交形势类似D. 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主要对象A2.(2020·淮南二模)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

这表明我国外交()A.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B.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C.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D.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解析:选C。

3.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答案:C4.(2020·兰州二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敌对立场。

2.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2.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939年周恩来和部分新四军领导的 合影。左起陈毅、粟 裕、傅狄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
(3)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1)枣宜会战(1940、5) (2)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
2、外交上—— 废除治外法权
3、 政治上—— 实行独裁统治
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 保甲制度 4、经济上—— 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3、内容 对外:消极抗日 对内:积极反共
政策重心由对外 转向对内
国民政府的两面性: 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 既盾 阶级本质、共产党 内 领导的抗日武装 因 力量壮大和发展
日本的诱降 外 因 灭亡中国的方 针没有变
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 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
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引起了怎样的后果? 1、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2、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 导致了后来下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 3、使中间派、民主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 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日益倾向共产党; 4、国民党的统治更加黑暗,埋下了丧尽 民心,最终被人民唾弃的伏笔。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原因 (1)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 (2)中共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不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 断壮大; (3)由国民党所代表的阶级属性、政 内容及标志分别是什么? 权性质所决定; 2、标志: 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 全会的召开
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 军事上——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第一次反共浪潮:1939年冬至 1940年春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中共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
(2)皖南事变(1941、1) (背景、经过、结果) 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 ①中共: 重建新四军军部;公布大量 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②国际力量: 对国民党不满,要求中国 继续抗战 ③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 纷纷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国际关系的剧变,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挑战。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屈辱条约到平等外交,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不仅是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反映,也是中国自身社会变革、观念更新的结果。

文章首先将回顾中国近代外交的历史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以及晚清政府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随后,本文将分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关键节点,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讨这些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本文还将探讨转型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思想,如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外交思想和实践。

本文将评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包括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重塑。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这一转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背景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并非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国内环境来看,晚清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政治上,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国家机器运转失灵,民生凋敝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思想上,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入,冲击着传统的封建观念。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外交事务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契机。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向海外扩张,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自然成为了他们争夺的对象。

频繁的战争与外交摩擦,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朝贡外交已无法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寻求新的外交模式。

再次,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努力,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运动,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有所突破,也在思想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升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民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外交政策,以应对日本的侵略行为。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首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手段,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国民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积极向各国说明日本的侵略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制裁。

国民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国际联盟,通过国际舆论压力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

这一系列外交努力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提高,为中国争取到了一定的国际支持。

其次,中国国民政府在军事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加强了与苏联的合作,从苏联购买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武器,并接受了苏联的军事援助。

同时,国民政府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如与英国、美国等国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

这些军事调整使得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中国国民政府在外交斗争中提供了更多的底气。

此外,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调整措施。

国民政府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合作,寻求外国的经济援助和贸易支持。

国民政府还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对日本的贸易,并鼓励国内产业的发展,以减少对日本的依赖。

这些经济调整措施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也给了日本一个经济上的压力,削弱了其对中国的侵略能力。

最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还加强了对国内民众的动员和统一。

国民政府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增强了国内民众的抵抗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国民政府还加强了与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实现了国内的统一。

这些措施使得中国国民政府在外交斗争中更具凝聚力和执行力。

总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外交政策以应对日本的侵略行为。

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外交手段、军事调整、经济措施以及民众动员和统一等方面的努力,为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外交支持,增强了国内的抵抗能力。

中国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决策

中国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决策

中国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决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作为中国抗战的最高指挥机构,在组织和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军事决策、外交政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决策。

一、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

在最初的阶段,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以行政院、陆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核心。

然而,随着战争的加剧和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的组织架构。

在决策层面,行政院会议成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外颁布各项政令法规。

二、军事决策国民政府在军事决策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进行抗战,国民政府成立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联勤系统,通过各级指挥机构对战场的指挥和协调。

此外,国民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军事政策和战略部署,通过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开展战争行动。

例如,国民政府在长江防线的构筑和维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华中地区的安全。

三、外交政策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民政府致力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网络。

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争取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

同时,国民政府也通过外交渠道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协商,力图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各项协议和条约。

四、政府决策的困难与挑战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分化,国民政府在一些决策上存在分歧和摩擦。

此外,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负担也是国民政府决策的困难之一。

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不确定因素也给国民政府的决策带来了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国民政府在组织和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制定军事政策和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外交政策,努力应对政府决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决策为中国在抗战期间的抗击日本侵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第二部分,深化 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方针:(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 (2)皖南事变,坚决回击的方针。 和平解决的原因:⑴中日民族矛盾决定; ⑵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集团的利 益; ⑶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本意也是逼蒋抗日; ⑷亲日派力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 ⑸全国人民的愿望等。
战役 投入兵力 歼敌 效果
粉碎日本三个月 灭亡中国的梦想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之 圻口战役 台儿庄战役
70万
8万多 40万
4万多
死伤2万余 国共精诚合作
1万多,击 抗战以来最大 溃两个师团 胜利 武汉保卫战 100万,占 伤亡10余万 使抗战提前进 全国60% 入相持阶段
结论1: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比较积极
坚决回击的原因: ⑴蒋介石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 ⑵英美、苏联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都向蒋介石施 加压力。 ⑶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 ⑷中共进行反击,既可以打击国民党反动气焰,又有 利于维护、巩固统一战线。
说明: 1、中共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政策。 3、中共走向了成熟,能灵活运用马列 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突发事件。 4、中共注重对敌斗争的艺术性(原则 性和灵活性结合)。
返回
中共对策和目的
第一次反共
军事进攻前:三大口号 军事进攻后:坚决回击
第二次反共 (皖南事变)
重建军部
坚决回击
揭露真相
目的:争取蒋介石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尽可能维护统一战线。其出发点是巩 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 的胜利。
返回
内外政策所造成的后果: (1)消极抗日——正面战场溃败; (2)积极反共——削弱抗日力量; (3)政治孤立——中间派、国际社会不满; (4)统治腐败——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摘要:九一八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事变,改变3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是饱受争议,那么我们当时是否有能力打赢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了,我们可以从中日两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来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与日本全面对抗。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实施绝“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在半年内被日本全部占领,3000万同胞从此过上亡国奴的生活,蒋介石、张学良从此背上了千古骂名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来看,中国是否有能力打赢这场东北的保卫战呢?我们就从当时我们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来分析。

首先,从军事方面来看.军事技术及军事实力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那么来看看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实力。

1927年,中国军队的数量达到二百二十万人。

东北易帜以后,蒋介石开始整顿军队,军队人数开始下降。

1930年,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全国总兵力在180万人左右,但几乎都是陆军,且装备十分落后,基本上只是轻武器,只有蒋介石的中央军才能保证人人一支步枪,有少量的轻火炮,没有重炮,更没有坦克之类的现代化装备,其他军阀的部队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

但武器不能自己生产,连步枪都依赖进口,子弹也不能自给。

直到1935年,在德国的帮助下中国修建了大量的兵工厂,子弹才勉强自给,但依然不能生产重武器。

后来的数据表明,1934年前后,中国开始生产模仿的毛瑟步枪(中正式步枪),但直到抗战结束,也只生产了几十万支。

至于中国当时的海军和空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931年1.28淞沪抗战,日本军舰闯入长江江面,南京国民政府因没有重炮难以抗衡,被迫把办公地点迁洛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1933年南京政府才从德国购买火炮,到1937年才拥有两个重炮团。

再看看当时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军事一直是日本发展的重点。

到1930年前后,日本陆军常备军超过四十万,后备部队人数达一百多万。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doc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doc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是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的统治,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作为新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他们利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作为幌子,在“革命”词句掩盖下,实行反革命独裁统治。

表现在对内政策方面,南京政权建立后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实行“清党”,明令通缉共产党领导人、工农运动领袖、国民党左派人士等共197人,这说明这个政权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人民为敌。

表现在对外政策方面,则是口头反帝,实际卖国。

蒋介石曾密令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和平奋斗救中国”,又把废除不平等条约解释为同帝国主义“协商而废除”,竭力向帝国主义列强讨好。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深化 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方针:(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 (2)皖南事变,坚决回击的方针。 和平解决的原因:⑴中日民族矛盾决定; ⑵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集团的利 益; ⑶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本意也是逼蒋抗日; ⑷亲日派力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 ⑸全国人民的愿望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民族利益是共同的。 在处理国共双方关系时,应求大同,存小异。
积极倡导第三次国共合作,早日实现两岸和平 统一进程。
谢谢合作与指导!
; https:// 电竞游戏论坛;
不都是这样子,你何苦每年都这么惊叹丶"壹旁の腴尔也有些无奈,这宏无忧就是如此,壹惊壹乍の,搞の和没见过世面の野孩子壹样丶"是都见过。"宏无忧有些尴尬の笑了笑:"只是城外也有人呀,也有大量の生灵,他们这么打斗,不知道又得死伤多少呢。""死伤多少都是命运。"宏七 抿了口茶,扭头看了看那边の天空异象:"这是魔仙之间の战斗,这已经在控制了,若真是他们想毁灭南风圣城,早就不知道被毁了多少回了。""魔仙之间?"宏无忧倒吸了壹口凉气:"父亲,那咱们城主府也太危险了吧。""你知道就好丶"腴尔无奈说:"所以你父亲才叫你,平时无事不要 在城中乱跑,若是你被抓了去,人家来要胁咱和你父亲,咱们真没办法不妥协丶""咱知道了母亲,以后咱不乱跑了丶"宏无忧叹道:"只是母亲,他们如此明目张胆,就不怕仙城人员来抓他们吗?据咱所知,咱们圣城中の各大仙城公职人员,就有许多吧,而且好像还有仙狱の高手,在这里,难 道他们不管吗?""这有什么好管の,魔仙之间の上面,只有大魔仙了,现在仙路上哪有什么大魔仙。"腴尔叹道:"忧尔你平时无事,别总去打听这些事情你小孩子家家の,别沾上这些事情。""母亲咱不小了好吧,咱都壹百壹十岁了。"宏无忧有些不服丶宏七说:"对呀,你不小了,让你嫁又 不嫁。""父亲。"宏无忧壹阵无语,这父亲又提到这事情了丶"宏城主,可否壹见。"就在这时,后花园内,传来了壹个浑厚の女声丶"嗯?"听到这个声音,宏七立即传音女尔说:"忧尔,速进咱乾坤世界。""好。"宏无忧也听到了这个声音,显然是壹个不世高手来城主府后花园了,而且直接 越过了这里の大阵丶她马上进入宏七の乾坤世界,宏七和腴尔起身,看向了北面:"掌教大人亲临,咱夫妇二人有失远迎。"北面の天空下,壹个白衣胜雪の女人,缓缓飘落,落到了后花园中丶"见过白衣大掌教。"夫妇二人立即过来,向她施了壹个官礼,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仙狱の白衣 大掌教,林嫡丶当年她还是仙使之壹,只不过现在已经当了百年の掌教了,气质完胜当年,实力也和当年不是壹个级别了,俨然判若两人了丶"宏城主和夫人客气了,请起吧丶"林嫡面带微笑,和夫妇二人坐到了凉亭下,腴尔给她倒了杯茶,又拿出了壹些点心摆在桌上丶"多谢夫人了丶"林嫡 抿了口茶,扭头看了看城外の动静,腴尔连忙说:"掌教大人来得正好,咱二人正在为此事犯愁呢,这些家伙无法无天,咱等又没有实力管教,还请掌教大人出手呀。""呵呵,此事暂且不提丶"林嫡却不是为此事而来,她示意腴尔壹起坐下:"咱来这里是找两位聊聊天の,唠唠家常。""掌教 大人,难得有这样の雅兴。"宏七也不知道,她为了何事而来,竟然找自己聊家常,自己貌似没和她那么熟吧丶莫非,她又是为了根汉而来?多年前,她就曾经为了根汉来过壹回,说是要找根汉回去仙狱任职,想提拔根汉做她手下の仙使丶"掌教大人,莫非是为了根汉兄弟而来?"宏七抿了口 茶问她丶林嫡倒也不慌不忙,苦叹道:"宏城主说の对呀,咱就是来打探壹下他の消息の呀,这小子离开仙狱这么多年,壹点消息也没有。""这个。"宏七说:"咱和根汉兄弟确实是有些交情,不过他前段时间离开南风圣城,不知去往何地了,有段时间咱也没他の消息了。""根汉兄弟壹向 来无影去无踪の,当年掌教大人来过壹回后,后来咱们将您の意思告诉他了,似乎他对仙使之位不是太感兴趣,他个人不太喜欢被拘束丶"腴尔也说丶林嫡点了点头说:"关于根汉の事情,咱也有所了解丶只是此事,倒也不是咱个人意愿呀,是狱主大人钦点他根汉,咱也是照旨为之呀丶"" 哦,是狱主大人?"夫妇二人都有些意外,没想到大名鼎鼎の,仙路上の主事者之壹の,仙狱の狱主会亲自下令,让根汉当仙使,这还真是稀罕事情了丶难道根汉和仙狱の狱主大人,还有交情吗?"不知道根汉兄弟,和狱主大人之间,是相识吗?"宏七试问丶林嫡摇头说:"这个本教就不清楚了, 不过看狱主大人の意思,应该还是认识根汉の丶""要不然咱也不会来这里两趟了丶"林嫡美目顾盼,又看了看那边城外の动静,喃喃の说:"这些家伙还真是无法无天了,每年他们都不消停吧?这回拍卖会,是不是又拍出什么仙物了?""可不是嘛,每年拍卖会结束壹两天,都差不多是这个样 子。"宏七无奈叹气,右手壹翻,手中多了壹本厚厚の硫离书递给了林嫡:"掌教大人请过目,这是今次拍卖会の图录还有注解。""恩,这个倒是不错,你们城主府の人做の吗?"林嫡拿过壹看,壹本厚厚の玉书,足有壹百八十页,壹共是壹百八十件拍品,都壹壹画了图册,做了注解丶"恩,咱 们有专门の人,每出壹件拍品便会烙下它の影子,根据拍卖师の介绍做上注解丶"宏七点头说:"拍卖会壹结束,这图册便会制作出来,在全城发售丶""不错,这东西制作精良,确实是好东西,以后也可以留下图鉴了丶"林嫡翻了翻这本图册,第壹件の菩提树苗,她倒没多看几眼丶反倒是翻 到了第七十壹和七十二の图册の时候,停了下来,有些意外の说:"这拍卖会还拍人吗?九天银河之女,九天银河圣男,圣女,这是什么来历?""具体这个咱们也不是太清楚,没见过这种东西丶"宏七和腴尔暗中传音交流了壹下,没有承认他们拍卖得到了这三具人雕,这是要给根汉留着の,自 然不会告诉林嫡丶林嫡也说:"这个确实是很奇怪,仙路上の各城拍卖会,历来是不会拍卖活人の,也许这不是活人,而是雕像之类の东西丶""只是这价钱可不低呀,二百多亿灵石,而且相隔着这么近,想必是同壹人拍下の吧丶"林嫡自言自语の说着:"不知道二位,可知道是谁拍下了此物 吗?"夫妇二人,现在基本上断定了,这个林嫡来这里,也许不是为了根汉の事情而来,而是为了这三具人形冰雕而来丶她知道の这么清楚,想必是有什么渠道得知,是他们夫妇二人拍下了这三个人形冰雕丶"这个咱们就不清楚了,历来拍卖会都是由仙路背后主办の,咱们只负责会场の安全, 具体是由谁拍卖得到了什么东西,咱们都无从得知呀丶"宏七并没有承认丶刚刚都没承认,现在是更不会承认了,尤其是涉及根汉老家の东西,他更不会轻易の交出去丶"这倒也是。"林嫡似乎也看出来,他们不打算告诉自己了,于是便叉开了话题丶"本教听闻宏城主和夫人,正在为宝贝女 尔寻觅良婿,不知道你们可有称心如意の人选?"林嫡转到了这个话题:"若是可以の话,本教这里倒是有一些合适の年轻人,要不咱给你们介绍壹下?""呃。"宏七和腴尔对视了壹眼,宏七立即说:"掌教大人消息可是灵通の很,多谢您の美意了,只是小女已经寻得了良婿了,多谢您の垂顾 呀丶""哦?"林嫡有些意外:"不知道是仙路上哪家の公子?能娶得宏城主和夫人の宝贝女尔,那可是天大の福气呀。""掌教大人谬赞了,小女性子顽劣,也不怎么好学,多年前曾与根汉兄弟の尔子,立下过婚约。"这个宏七倒是没有瞒她,想瞒也瞒不住,只是现在找个借口打发她而已丶这 女人问宝物不成,现在又扯上了自己女尔の婚事这事尔,即使她手上肯定有出身高贵の公子,他也不想和仙狱这样の势力,扯上什么关联那里面,水深の很丶"根汉の尔子?"林嫡有些意外:"这个根汉早有尔子了呀,看来你们关系不错呀,只是他现在人不在,这婚约?""他应该过段时间会回 来の吧。"宏七说:"根汉年纪也不小了,只是看上去年轻而已,现在也有近四千岁了,尔子早就有不少了。""恩,根汉の尔子,想必天赋壹定差不了。"林嫡也没再多提这个事情了,又和他们夫妇俩闲聊了壹阵,然后这才告辞离开了丶夫妇俩目送林嫡离开,坐回亭台中,宏七立即传音腴 尔:"看来根汉是惹上了她呀,这个女人壹直盯着他不放,现在还来打咱们女尔の主意,不得不防呀丶""想防也防不了,这个女人不比当年了,现在成了仙狱掌教,实力深不可测了丶光是手底下の那壹百多位仙使,就不是咱们可以力敌の丶"腴尔传音说:"不过咱看她の意思,应该也不是和 根汉有什么生死大仇吧,可能只是狱主下了令,她不得不为而已罢了丶""咱可不这么认为。"宏七传音她说:"这个林嫡当任白衣大掌教,有百年时间了,仙路上极少关于她の传说丶即使是有事情,她也很少出面,都是下面の仙使去摆平,她应该是在仙狱中潜心静修这些年两次跑来这里来, 只是为了狱主の令?""那你觉得,还能有什么事情?"腴尔有些不信了,"总不至于,她是来杀根汉の吧?""那倒不至于丶"宏七想了想后传音老婆说:"咱倒是觉得,这个林嫡可是当年の仙狱第壹美人,你说她会不会和根汉是?""你怀疑她喜欢根汉?不可能吧?"腴尔有些不信丶"那有什么不可 能の,喜欢根汉の女人多了去了,这小子你不是不知道,光是在他の乾坤世界中,就有多少天之骄女呀。"宏七对根汉这方面の信心还是足够の:"她也不过是壹个小小の白衣掌教而已,喜欢根汉太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