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与能力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分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培养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
2、明确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动力【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图片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在做的各位同学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城市和农村是人类社会两种最基本的聚落形式。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格局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展示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三城市的旅游图(城市的旅游图展示了城市内部的各功能区的用地类型),并配以三城市的发展状况的介绍。
以学生所熟悉,身边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引导过渡在一个城市内部,土地可以有哪些用途?以阿克陶县为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城市土地可以用来建房子,建工厂,建造店铺,建设道路。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区过度总结:在城市中,土地的利用方式是不同的。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对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的。
比如你想要开个店铺,你会在城市里选择什么地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商业用地:交通较好,客流较多的地方容易用于商业活动——店铺多——吸引更多顾客——吸引更多店铺和服务行业——服务范围增大,顾客增多——商业活动的规模增大——焦距效应——形成专门用于商品交换的区域:商业区。
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分析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解(20分钟)1.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如高密度的城市中心、低密度的居住区、交通枢纽等。
2. 解释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如商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联系、交通枢纽与不同区域的连接等。
Step 3: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在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特点,以及不同空间之间的功能和联系。
2. 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对其做出补充和提问。
Step 4:总结(10分钟)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激发学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思考。
Step 5:拓展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观察自己周围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写一篇短文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和发现。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以书面形式提交观察结果的作业,并鼓励学生提出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的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够分析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考可能较为浅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深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意识。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要素的分布与组织形式。
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功能、发展以及规划的重要性。
1.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描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如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与共性。
1.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数据分析等。
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第二章: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2.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介绍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2.2 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土地利用的集聚性、排斥性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塑造的作用。
2.3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优化介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方法,如功能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与意义。
3.1 城市建筑物的类型与特征介绍城市中的主要建筑物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分析不同建筑物类型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3.2 城市建筑物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城市建筑物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等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城市建筑物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
3.3 城市建筑设计与管理介绍城市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与方法,如功能、美观、可持续性等。
分析城市建筑设计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与管理的重要性。
第四章:城市道路与交通空间结构4.1 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介绍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如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等。
分析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交通运输、城市景观等。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和年级20__届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教学内容1.一轮复习选修5(1-3周)2.二轮复习(重点)(4-14周)3.三轮复习(15-17周)三、教学策略(一)二轮复习基本思路:1.专题梳理,整合迁移2.纵横联系,适度综合3.优化训练,提高能力(二)二轮复习基本方法:1.讲,练,改,评,补五环节。
2.精讲:备课是关键,严格参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进行专题梳理与整合,建立思维导图。
3.精练:试题的编制或改编整合要一定注意其题目的价值及有效性,适量,且针对不同的学情。
学生的练在于提高能力和技巧,以及速度和答题规范4.精批:有练必批,且考试质量分析尤其重要。
5.精评:评知识缺漏,评解题思路,评答题技巧与答题习惯,温故知新。
6.精补:针对错误率高的考题,出变式题,针对系统地理补缺补漏。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三轮复习基本思路与方法1.基本思路:题目引领,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2.基本方法:练,评,补,悟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目标1、夯实基础,重视能力2、图文转换,提取信息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三、工作计划1、第一轮复习(20__年7月16日—20__年3月中旬)完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必修1、2、3及选修地理的复习2、第二轮复习(20__年3月中旬—5月中旬)专题复习3、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综合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四、具体内容(一)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1、要求:(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与城市化是第二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
本章是前一章中人口迁移内容的延续,与后面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等内容密切相关,如城市化会影响郊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会使更多的工业在城市聚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也会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当前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城市的形态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也为本模块其它章节及“城乡规划”选修模块的学习等奠定基础。
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的差异。
(3)学会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分析:(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1.本章教材中的表格数据资料、图像资料、文字资料。
2.多媒体视频资料,如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的相关内容等。
3.《中国国家地理》等相关杂志4.相关网站:四、学时建议6学时。
其中第一节2学时,第二节1学时,第三节2学时,问题研究1学时。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读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图(图2.1),对三个城市进行比较、描述其外部特征,说出形成各自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2、读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举例图(图2.2),说出城市具有的主要功能区及其位置,结合分析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图(图2.3)、纽约CBD——曼哈顿图(图2.4)和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图2.5),了解并说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区位因素。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一、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二、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全局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地图、PPT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3.教师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逐一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4.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个城市,并就其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2.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3.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PPT2.地图3.图片4.典型城市案例九、教学拓展:1.配置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2.加深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十、教学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探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和分析的科学研究者。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 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和概念;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素和特点;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5. 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是如何组织和构建的,提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知识讲解:2. 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和概念,解释其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素和特点,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共空间等。
4. 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和分析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案例,比较它们的异同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活动:7. 邀请城市规划师或设计师来进行讲座或座谈,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见解。
8.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他们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总结回顾:9.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展示评价;2.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城市规划和设计案例资料;3. 讲座或座谈嘉宾。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2. 鼓励学生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模拟实践,如使用城市规划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请看图2.2,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DOC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根据教学内容此“标准”可理解为:①该“标准”强调了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②“运用实例分析和解释”,
[
[
,对于城市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②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区位因素的基本分析方法,这节课是对另外一个即城市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学习以后,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有关城市化的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很好的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分析内容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又增加了一些图及材料。
学习目标:1、以图2.1为例,说出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以图2.2为例,说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3、利用图2.8、2.9及补充资料,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解释其形成原因4、以相关资料为例,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教学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学时:2学时课标要求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引入: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过渡: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归纳: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看图2.1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提问:读图思考观察、思考观察思考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思考和参与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归纳的能力。
图2.2 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归纳:A商业区I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可分为:单中心型、双中心型、多中心型、辐射型和不规则型等。
1.单中心型:即城市内只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半径向分散状分布。
2.双中心型:即城市内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两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3.多中心型:即城市内有多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多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4.辐射型:即城市内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分散分布的形式。
5.不规则型:即城市内内部空间分布不规则,缺乏中心性。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1.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2.城市空间流动性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结构与空间连通性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交通、人流、物流的流畅性与城市的发展、竞争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3.城市空间的层次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层级结构,即各种不同功能区的相对等级关系。
4.阶段性与动态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其发展历程和演化趋势也是不同阶段的产物。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城市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
2.政策与规划城市空间利用规划是指国家、地区、城市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类型用地,按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进行布局和规范,从而形成城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特征。
2.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4.能够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二、教学重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演化。
2.如何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地观察。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布局和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行政政务区等。
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类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按照布局方式可分为:圆心式、收缩型、线性、单中心变形、双中心、多中心、无中心等。
1.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包括:地域性、周期性、分层性、密度性、内向性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课件演示。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始于城市化进程,通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产业升级等手段来改变城市空间结构所形成的一系列空间格局。
2.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呈现出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地观察。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3.1.城市规划和设计图的分析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和设计图,挖掘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主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介绍和分析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使用地图和统计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比较;3.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30分钟)第二课时:使用地图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40分钟)第三课时:地图分析案例分组讨论(30分钟)第四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0分钟)第五课时: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与总结(30分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1.教师简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如中心辐射性、核心区、城市蔓延等。
3.学生个人或小组作业:查找一座城市的地图,分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使用地图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城市地图,了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居住、商业等功能区分布情况。
2.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实践操作,分析所选城市的空间结构。
3.学生展示各自分析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地图分析案例分组讨论1.学生按小组分配不同城市地图进行分析。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所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对于空间结构的影响。
3.每个小组选择一份代表性的地图进行展示。
第四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教师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功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3.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五课时: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与总结1.学生通过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影响。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3.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城市地图、统计数据;2.教学PPT;3.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学会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城市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感;(3)提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1)城市的核心区域:商业区、中心商务区;(2)城市的居住区域:居民区、住宅区;(3)城市的文化和教育区域:文化设施、学校、医院等;(4)城市的工业区域:工业区、仓储区。
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1)商业区的特征:繁华、高密度、商业设施集中;(2)居民区的特征:居住人口多、住宅建筑密集、生活设施完善;(3)文化教育区的特征:文化设施丰富、学校集中、人流密集;(4)工业区的特征:工厂企业集中、交通便利、环境污染较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如商业区、居民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等。
3. 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如商业区、居民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等,并分析各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分布和作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如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等。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反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运用地图和统计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意识到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引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第2节: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特征介绍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探讨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第3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变化;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
第4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提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第5节: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发展选择一个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改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分析法:组织学生观察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3.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城市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和发展策略;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科书;2. 地图和图片:提供城市空间结构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3. 统计数据:收集城市空间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4. 案例资料:收集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供学生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表达能力;3.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评估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一、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 能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a. 导入:通过展示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b. 讲解: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d.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练习题。
2. 第二课时:a. 复习: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b. 讲解:介绍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的功能区划分,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d.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城市功能区划分的相关练习题;e.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城市图片: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2. 教材:提供相关理论知识;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建议:1. 结合具体城市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九、板书设计: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城市功能区划分;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十、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划分等;2. 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或熟悉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_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_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必修2中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的第一节。
本章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三节内容.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和服务中心。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两部分内容,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
本节在本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内容。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既与前一章紧密联系,又对后面的学习起着启下的作用。
二、课标解读:课标: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1)学生要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及其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分布图上,指出城市及其功能分区分布的情况,并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三、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此外,从课程以外的媒体中,学生也能经常接触具体城市的知识。
我们的学生居住在城市中,具有对城市的体验性知识。
因此,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有关城市的感性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以具体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2)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与变化因素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第一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
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
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与学习要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与学习要点引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区域或地段之间的空间组织和关系。
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和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要点1.概念和基本原理: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城市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公共空间等内容。
通过例子和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城市内部空间类型: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的不同类型,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3.空间组织和连通性: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和连通性。
包括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联系,主要交通道路和交通枢纽的位置等。
通过地图和平面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空间组织和连通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城市规划和设计原则:介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分区、适度密集、合理布局等。
通过案例研究和模拟规划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
5.城市内部空间的未来发展: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如城市扩张和老旧城区的改造等。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访谈专家,让学生了解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
学习要点1.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2.了解不同类型的城市内部空间,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和连通性,包括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联系、交通道路的布局等。
4.学会使用地图和平面图进行空间分析和规划,培养空间观察和分析能力。
5.关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城市内部空间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结论通过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要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一、教学过程:
(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呢,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习的必修一,我们已经从宏观的角度讨论过河流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和聚落的影响,今天呢我们要在这个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对聚落中的城市进行一些深入微观的剖析,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板书)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0min
(老师)不同的城市往往有不同的形态。
那么什么是城市形态呢?(学生)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老师)城市形态包括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城市的外部形态。
(板书)一、城市形态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他们是各不相同的,想一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2min)
(学生)地形、交通、河流等。
(老师)很好,那我们现在就根据不同的案例分析一下这些城市形态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首先第一幅是成都的城市形态图,粉色区域就是他的城市分布,那同学们可以看出他的分布形态呈现团块的形状,比较规整。
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城市形态呢?我们说城市形态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成都是位于哪种地形呢?(学生):四川盆
地内的成都平原。
(老师)对,基于这种平原地形呢,成都的城市形态形成比较规整的团块状。
那谁还能根据所处的平原地形举出其他的城市属于这种团块状的呢?(学生)合肥、华盛顿等。
请同学根据刚才的分析来分析其他两种城市形态(略)
(过渡)刚才我们是从整体了解城市,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城市内部,学习一下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地区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
(板书)二、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5min
(老师)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那么有哪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呢?
(学生)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老师)通常情况下,同种利用用方式的土地在空间上形成集中,发挥着相应的功能,从而形成相应的功能区。
(板书)三、功能区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18-19页的内容,思考一下什么集聚效应?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学生)商业活动利用的商业用地在位置上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商业活动在某地集中发展起来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服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便是集聚效应。
(老师)对,该同学给我们举了商业活动中的集聚效应,那其实呢我们还有好多好多这种例子来说明这种集聚效应,谁还能来说说?
(学生)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
浙江,诸如小家电,制鞋,制衣,制扣,打火机等行业都各
自聚集在特定的地区,形成一种地区集中化的制造业布局。
(老师)嗯,该同学举得是工业活动的集聚,非常好!那从我们刚才的例子分析以及阅读一下图2.2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图,花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这种集聚效应带来的功能区主要有哪几种呢?不同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
(学生)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工业区等。
无明确界限——稍微引导一下阅读该图
B.商业区
(老师)商业活动的集中,决定了商业用地的集中,发挥着强大的商业功能,称之为商业区。
那么谁能说出南通市的商业区在哪里呢?(学生)南大街(市中心)中南世纪城
(老师)嗯,对!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那么我们在思考一下,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要求接近消费者,那么哪里又能带来大量消费者呢?思考一下商业区还会为位于哪些地方?
(学生)交通干线的两侧和街角路口
(老师)那么根据特的分布位置呢,我们可以发现商业区一般称点状或条状分布。
那么在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比如纽约的CBD是哈曼顿,同学们可以看一下哈曼顿的略图,有9.11事件被毁的世贸大厦,也有许多博物馆啊,广场啊,艺术中心学校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学生)不仅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
C.工业区:
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书上的这幅常州工业分布图,同学们可以发现这些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靠近河流、铁路公路分布;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