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与假新闻、失实新闻之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转新闻”与假新闻、失实新闻之辨析
作者:彭爱萍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22期
【摘要】近几年,“反转新闻”或舆情反转事件成为热词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把“反转新闻”同假新闻、新闻失实直接混为一谈。

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可知三者在内涵和危害上存在较大区别,需要采取分类治理,进行源头的“疏”与“堵”,以达到系统的标本兼治。

【关键词】“反转新闻”;假新闻;新闻失实;辨析
假新闻、新闻失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随着近几年“反转新闻”的出现,人们习惯性地把“反转新闻”同假新闻、失实新闻相联系,甚至混为一谈,也使假新闻、新闻失实的话题热度不减。

尽管这三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们在内涵与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厘清彼此的关系与区别,对有针对性地防治假新闻、失实报道和新闻反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涵区别辨析
假新闻、失实新闻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本质上有无区别,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

一些新闻理论教材对假新闻与失实新闻不进行区分,笼而统之将它们一并归入“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类。

也有学者认为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内涵上有清晰的区别,假新闻是在性质上相对(真实)新闻存在的一个概念,描述的是在形式上、姿态上完全具备新闻的特征,但实质上没有新闻本质特性(真实性)的“新闻”;相对假新闻而言,失实新闻在性质上还属于新闻范畴,它是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

①也就是说,假新闻实质不是新闻,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新闻现象;而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颁布的相关行政条文来分析,如《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1999年)、《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2009年)中第五条“严格审核转载内容是防止虚假、失实报道扩大传播的重要环节”和第六条“完善问责制度是遏制虚假、失实报道的重要手段”、《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2011年)中第一条“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和第三条“完善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等均对“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进行并列行文,把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看作两个不同的事物,从中可看出国家行政主管机构倾向二者是有所区别的。

慎重地把假新闻与失实新闻进行区别,还“得益”于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

近几年,“反转新闻”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于是假新闻、新闻失实、新闻职业道德等话题再次被大量提起。

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把“反转新闻”混同于假新闻或新闻失实,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不同?有观点认为“反转新闻”与纯粹的假新闻有所区别,从本质上来说,反转新闻应属于失实新闻,因为它依附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之上,却由于记者对事件的歪曲解读或不深
入调查而造成人们对事件真相的误解②。

那么这样把“反转新闻”直接归属于失实新闻,是不是说明“反转新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从反转新闻的起点来看,一般源于失实报道;从反转新闻的发展看,有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共同推动。

发展到后来吸引舆论眼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逆转③。

正如学者江汉超指出,在新闻学上,并无“反转新闻”一说。

所谓的“反转新闻”不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即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导致舆论逆转④。

从《新闻记者》杂志盘点的“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⑤和人民日报刊登的“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⑥对同一事件的标题来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的标题为“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标题仅告诉了受众主要发生的“事实”;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的标题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标题不仅反映“女子被狗咬伤”主要事实,还包括“救人——谎称救人骗捐”的舆情反转内容。

可见“反转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广,它不仅涉及失实报道,还包括整个事件演变过程,特别是相关舆论的逆转与平息。

确切地说,“反转新闻”应该称为“舆情反转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而“反转新闻”实质同假新闻一样,只是一种新闻现象,或一种事件。

我们也可以把“反转新闻”视同失实新闻依托新媒体出现的新形态、新变种,只不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基因突变。

二、危害比较辨析
按照杨保军教授的区别方法,主要事实是捏造的新闻归类为假新闻,主要事实是真实的、只是局部失实的新闻归类为失实新闻⑦。

一般认为,假新闻失实严重甚至完全失实,对受众的误导更明显,其危害应大于失实新闻。

那么“反转新闻”与假新闻之间,危害孰轻孰重?二者之间的危害无法进行绝对的比较,仅从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来看,新闻学上按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

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⑧。

因此,有学者认为,软性假新闻很少能使公众集体产生恐慌、质疑、不满,从而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动摇;而硬性假新闻才是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⑨。

基于此思路,将“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与“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舆情反转典型事件”9条中有7条是社会新闻,属于软新闻,另2条也不是纯粹的硬新闻;而“虚假新闻典型案例”12条中仅3条属于软新闻,9条属于硬新闻,硬性假新闻比例高达75%。

从上述意义看,目前由于硬性假新闻明显多于由硬性失实新闻引起的舆情反转事件,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整体上大于“反转新闻”。

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反转新闻的危害,甚至出现“反转有益说”、“反转宽容说”等论调。

尽管目前对新闻反转持“有害说”者占绝大多数,但舆论场上仍有另类声音:一是认为剧情越反转越接近真相,反转带来的舆论场对话行为,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即“反转有益说”。

二是在“反转有益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待新闻的反转应给予足够的宽容”⑩,即“反转宽容说”。

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但还有待商榷。

如果说真相的接近要靠舆情的反转,要靠公众
的关注与对话辩论,那么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专业媒体和职业记者的存在价值何在?核查事实来源、探寻真相不正是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的标志性区别吗?“反转宽容说”的理由之一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反转,均非记者责任,也非记者所能控制,则应给予足够的宽容。

诚然,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复杂传播环境,记者获取事实真相的难度增加,新闻失实有时情有可原,记者的责任应减轻甚至免责。

但有这样的开脱或挡箭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底线更令人担忧?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保证?对公众情感的伤害、社会价值观的误导如何弥补?面对新媒体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新闻媒体工作者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本领,迎难而上,而不是反而有借口降低工作标准。

“反转新闻”相比假新闻,涉及的层面更复杂,我们不能一叶障目,片面夸大其危害也不能随意缩小其危害。

从传播内容看,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暂时大于反转新闻;而从传播的广度与受众参与的深度看,“反转新闻”对受众情感的伤害与行为的误导更大。

如此比较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其危害,深刻地认识其危害比绝对地量化二者的危害,意义更深远。

三、治理对策辨析
新闻界对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治理历来重视,相关部门采取自律与他律两手抓来治理。

一方面加强马克思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治理办法,加大了处罚力度,如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涉事媒体被警告和罚款,多名涉事人员被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甚至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5年内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但是,新闻打假年年喊,虚假新闻却久治不愈。

因为“其根源早已超出了新闻界,至少不是由单一的新闻界内部原因造成的”。

因此,虚假失实新闻和“舆情反转事件”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行系统的标本兼治。

首先,应注重源头的“疏”与“堵”。

宏观上的“源头”是社会不良情绪。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认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

反转新闻的发生一定程度是社会情绪在舆情事件上的集中反映,社会需要建立让人发泄不满和合理诉求权利的常规机制,使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疏导。

微观上的“源头”是虚假失实信息的首发者,需要从媒介素养、把关制度、技术控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堵住”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其难点是自媒体首发者的控制。

其次采取分类治理。

比较2015年度虚假新闻和舆情反转典型事件的首发源头可知,年度虚假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下属的新媒体部门,且大都受到相关部门较明确较严厉的处罚;而“九大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有5条首发源头是自媒体,目前未见对自媒体首发者的处理。

笔者认为,不管是假新闻的首发者还是舆情反转事件的首发者,不管是职业媒体人还是非职业媒体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相关部门可对涉及到的多元主体进行分类考量,评估其危害程度后进行分类处罚。

最后,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各类涉事者的处罚力度。

不管是职业新闻人还是非职业新闻人,一旦违规,记入诚信档案,使之受到长久性影响,让“崇真恶假”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虚假失实新闻是顽疾,新闻反转现象在自媒体时代也难以绝迹,但仍希望新闻反转、假新闻、新闻失实能少些,再少些!
注释:
①⑦杨保军.假新闻、失实新闻内涵辨析[J].今传媒,2008(3)
②谢林伶.对反转新闻现象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③刘先根等.也谈“反转新闻”频现,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定力”[J].中国记者,2016(5)
④江汉超.“反转新闻”与传统媒体人的价值[J].中国记者,2016(3)
⑤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6(1)
⑥刘莉莉等.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N].人民日报,2015-12-25(4)
⑧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⑨李铁锤.对软性假新闻是损害媒体公信力主因的质疑[J].编辑之友,2011(11)
⑩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3)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J].新闻记者,2011(2)
[2] 倘凌越.社会情绪化调查:近半人认为首因是不公正多[N].中国青年报,2014-3-27 [作者简介:彭爱萍,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新闻教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