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品评规定
饮料类感官评定
8、特殊用途饮料类
二、饮料的的质量标准
我国规定 的饮料卫 生指指标 包括:
1.饮料的 感官指标
2:饮料包 装的质量 要求
1.饮料的感官指标 产品应具有主要成分的纯净色泽滋味,不得有异味、异臭和外来杂 物。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透明浊度及杂质,香气及滋味等。
(1)色泽纯正,具有与饮料名称、内容相适应的恰当色调或该种饮料的特征色, 色泽鲜 亮一致,无变色现象。
咖啡的感官 质量评定包
(1)色泽:深褐 色。
(2)香独特味:具 有焙妙咖啡应有 的香气。
(3)颗粒
:2mm左右 大小的不见
括:
则颗粒。
5.冰淇淋质量的感官评定
冰淇淋是以奶粉、奶油、鸡蛋砂糖,淀粉、
香草粉等为原料,经混合、灭菌.冷热搅拌
高压均质、冷热交换.老化.冷冻膨化装杯 而制成的冷冻食品。
冰淇淋按其味型可分为香草、奶 油、果味等类别。 根据脂肪含量不同可分为高脂肪, 中脂肪和低脂肪冰淇淋。
良质雪糕 色泽评定 具有与各种各品种固有颜色相适应的均匀一 致的色泽(如奶油雪糖呈乳白色,可可雪糕 呈棕褐色等)。
组织细腻,乳化完全,形态完整,冻结紧固, 组织状态评 无外来杂质,无冰晶,无油点,无空头,杆 定 棒正而不断 。
气味评定
具有各品种本身独有的纯正气味,无任何不 良气味。 具有纯正的甜味和各品种固有的特色滋味, 口感清凉爽快。
2、评定三精水
三精水也称颜色水,指以糖精,香精,色素 代替蔗糖和果汁调配而成的假饮料,可以通 过检验饮料中是否含有蔗糖来评定。 量取已去除二氧化碳后的样品 3ml 于 25ml 容 量瓶内,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稀释液 约 10ml ,置于 30ml 锥形瓶中,加入浓盐酸 0.6ml ,置于水浴锅内加热 15 分钟,取出放 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加斐林试 剂甲液和乙液各 1ml ,摇匀,必要时加热, 静置观察,如瓶底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示 样品中含有蔗糖。无砖红色则样品中无蔗糖 和果汁,此饮料可疑为三精水。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是新式茶饮行业的首个具体产品标准,于2023年5月21日发布。
这一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新式茶饮行业开始走向更
规范、更健康的发展阶段。
该标准包含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现制水果茶、现制气泡茶和现制冷泡茶5类产品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制作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和食用建议等多项规定。
其中,现制水果茶被细分为“鲜果水果茶”、“综合水果茶”以及“果制品水果茶”三类,并做出了“茶多酚≥200(mg/kg)”的要求;而现制奶茶
则根据饮品中蛋白质的来源不同被细分为“含乳奶茶”、“植物蛋白奶茶”、“奶味奶茶”以及“复合奶茶”四类,除了对茶多酚做出要求外,还要求“蛋白质≥(g/100g)”。
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规范新式茶饮产品的生产制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明确的选择依据。
饮料执行标准
饮料执行标准一、引言。
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制定饮料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饮料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环节。
三、术语和定义。
1. 饮料,指通过加工、混合、调制等工艺制成的可供直接饮用的液态食品。
2. 生产,指饮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等环节。
3. 加工,指对原料进行处理和调配,使之成为成品饮料的过程。
四、质量要求。
1. 原料选择,生产饮料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原料。
2. 生产工艺,生产饮料的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外部污染。
3. 包装要求,饮料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产品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变质。
4. 储存条件,饮料应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5. 销售环节,销售饮料的商家应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得销售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五、检验方法。
1. 外观检查,对饮料的颜色、气泡、悬浮物等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外观要求。
2. 化学成分检测,对饮料的含糖量、酸度、防腐剂含量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3. 微生物检测,对饮料中的微生物总数、大肠菌群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微生物指标。
六、质量控制。
1.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2. 对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3. 对成品饮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七、责任制度。
1.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饮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八、结论。
饮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饮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2《饮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考 评 说 明
1.本评定标准适用于《GB10789饮料通则》所示的饮料类生产企业,包含碳酸饮料(汽水)类、果汁与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等企业。
2.本评定标准共13项考评类目、47项考评项目与150条考评内容。
3.在本评定标准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考评内容”与“考评办法”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
有需要追加扣分的,在该考评类目内进行扣分,也不得出现负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
最终评审评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
=
100
1000- 评定标准实际得分总计
评审评分空项考评内容分数之和
最后得分使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因考评类目“6.生产设备设施”中可能出现的空项较多,能够单独换算成百分制。
6.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与三级,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评审评分与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饮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组长:自评/评审组要紧成员:。
饮品评分表模板
9分
甜度适中,不腻人
8分
温度适中,不烫口或过冷
6-7分
口感不佳
0-5分
回味
余味悠长,令人难以忘怀
10分
在评定回味时,我们需要考虑饮品的余味长度、适中程度、与饮品主题的符合程度和持久性。根据以上标准,给出您的评分。
余味适中,无不良回味
9分
余味与饮品的主题相符
8分
余味的持久性适中
6-7分
香气浓郁,且令人愉悦
10分
在评定香气时,我们需要考虑饮品的香气浓度、自然度、层次感和持久性。根据以上标准,给出您的评分。
香气自然,没有刺鼻的感觉
9分
香气的层次感分明
8分
香气的持久性适中
6-7分
香气领人不适
0-5分
口感
口感丰富,有层次感
10分
在评定口感时,我们需要考虑饮品的层次感、顺滑度、甜度和温度。根据以上标准,给出您的评分。
饮品评分表模板
饮品名称:
饮品类型: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说明
评分
外观
颜色搭配合理,视觉效果良好
10分
在评定外观时,我们需要考虑饮品的颜色、透明度、装杯的整洁度和装饰的合理性。根据以上标准,给出您的评分。
液体清澈,没有杂质
9分
杯具清洁,没有水渍或污渍
8分
装饰简洁,符合主题
6-7分
外观引起不适感
0-5分
香气
爽滑感较差,能感觉到粉质和颗粒
8分
不爽滑,粉感强,颗粒严重
0-7分
总体
个人感受
0-10分
"在综合考虑以上六个方面后,给出您对饮品的总体评价。您可以简要描述饮品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您的个人感受。
酸奶的感官评价标准
酸奶的感官评价标准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酸奶的感官评价方法,包括外观、口感、香气、组织状态和滋味等方面,旨在为酸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统一的感官评价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酸奶产品的感官评价,包括发酵乳、酸乳饮料以及添加或不添加果料、谷物等辅料的酸奶制品。
三、感官评价标准1. 外观酸奶的外观应呈现出均匀的色泽,具有光泽度,无杂质、气泡和乳清分离现象。
发酵乳的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气泡;酸乳饮料的颜色应与其所添加的果料、谷物等辅料相匹配,颜色自然、鲜艳。
2. 口感酸奶的口感应细腻、润滑、口感舒适,无颗粒感或粗糙感。
发酵乳的口感应有一定的厚重感,酸乳饮料的口感应与其所添加的辅料相协调,口感丰富多样。
3. 香气酸奶应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芳香味,无不良气味。
酸乳饮料的香气应与其所添加的果料、谷物等辅料相融合,香味自然、诱人。
4. 组织状态酸奶的组织状态应均匀、紧密,无乳清分离现象。
发酵乳的组织状态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而酸乳饮料的组织状态应与其所添加的辅料相一致,具有一定的稠度和稳定性。
5. 滋味酸奶的滋味应醇厚、微酸可口,无不良滋味。
发酵乳的滋味应有一定的发酵香味和微酸的口感,而酸乳饮料的滋味应与其所添加的辅料相协调,口感丰富、愉悦。
四、感官评价方法1. 观察法:观察酸奶的外观、色泽、质地等表面特征。
2. 闻香法:将酸奶置于鼻前,深呼吸数次,感受其香气和味道。
3. 品尝法:取适量酸奶置于口中,慢慢品尝其口感、滋味和气味。
4. 触碰法:触摸酸奶的表面和内部组织,感受其质地和稠度。
5.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方面,对酸奶进行全面的感官评价。
(完整版)饮料品质标准
(完整版)饮料品质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立饮料品质标准,以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饮料符合高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制定本标准时,考虑到饮料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影响,因此对生产、原材料、工艺等环节进行详细规定。
2. 饮料分类根据成分和工艺的不同,我们将饮料分为以下几类:- 碳酸饮料- 果汁类- 茶类- 咖啡类- 功能饮料- 牛奶类- 饮用水3. 品质标准3.1 生产环节3.1.1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应从合法厂商采购,具备卫生合格证明。
- 原材料需经过严格质检,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
3.1.2 饮料生产设备- 饮料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保养和清洁。
- 生产设备附近应保持整洁,避免污染。
3.1.3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酸碱度等参数。
- 饮料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违反法规或无关卫生要求的物质。
- 生产过程应有相应的记录,以便溯源和质量追溯。
3.2 包装环节3.2.1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得对饮料造成污染或产生有害物质。
- 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3.2.2 包装标识- 包装标识应明确标注饮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
- 包装标识要清晰易读,不得欺骗性地误导消费者。
3.3 贮存和运输3.3.1 贮存条件- 饮料贮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和远离异味。
- 饮料贮存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3.2 运输条件- 饮料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 运输车辆应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4. 监督和检测为确保饮料品质标准的执行,应建立监督和检测机制。
- 定期进行质量抽检,检测饮料的成分、卫生指标等。
- 指定专业机构进行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样项目检测。
- 监测结果应公开,及时纠正不合格产品。
5. 结论饮料品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和要求,才能推动饮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信任。
以上是针对饮料品质的重要标准,以确保对消费者的负责和保障饮料市场的良性发展。
饮料质量标准
饮料质量标准
1. 饮料的外观应清澈透明,不得有浑浊、混浊、沉淀、悬浮物和异色。
2. 饮料的气味应具有自然的风味,无异味,无烧焦、腐败等其他异味。
3. 饮料的味道应有甜味或酸甜味,且口感舒适。
瓶装饮料的气压应符合安全要求,含气饮料应有适量的气体。
4. 饮料中总菌落数、大肠菌群数、致病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数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5. 饮料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防腐剂、色素、味精等。
6. 饮料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卫生、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不得添加含违禁物质的原料,不得伪造、篡改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等相关信息。
饮品品牌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规范饮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饮品行业健康发展,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标准1. 级别划分:饮品品牌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饮品越健康。
2. A级:低糖、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成分。
3. B级:中糖、中脂肪、中热量,营养成分较为均衡。
4. C级:高糖、高脂肪、高热量,营养成分相对较少。
5. D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含有害物质。
三、分级流程1. 饮品企业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交饮品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
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提交的产品信息进行审核,对符合分级标准的饮品进行评定。
3. 审核通过的饮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其颁发相应等级的分级标识。
四、标识使用1. 饮品企业应在产品包装上显著位置贴上相应等级的分级标识。
2. 饮品企业不得伪造、篡改、转让、买卖分级标识。
3.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对饮品企业使用分级标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监督管理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饮品品牌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饮品企业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对不符合分级标准的饮品进行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实施饮品品牌分级管理制度,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饮品营养成分,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促进饮品行业向更健康、更安全方向发展。
同时,本制度也将对饮品企业形成有效约束,推动行业自律,保障消费者权益。
饮料等级标签
饮料等级标签
饮料等级标签可以根据饮料的质量、口感和价格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饮料等级标签包括:
1. 高级/顶级:指质量领先,口感出色,价格较高的饮料,通常是以高品质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2. 中级/普通:指质量一般,口感尚可,价格适中的饮料,通常是根据市场需求量大生产的产品。
3. 低级/廉价:指质量一般或较差,口感一般,价格较低的饮料,通常是以廉价原材料制作而成,针对低收入人群或大众市场。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饮料等级标签,如:
4. 失败品:指质量不符合标准,口感差,市场反应差的饮料。
5. 新品:指新推出的饮料,通常会采用独特的口味、包装或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
6. 限量版:指生产数量有限的饮料,通常是为了营销目的或特殊场合推出的特殊款式。
这些标签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饮料。
餐厅饮品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餐厅饮品质量,保障顾客的饮食安全,提高顾客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餐厅所有饮品制作、储存、销售及服务过程。
第三条饮品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确保饮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 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以人为本,持续改进;3. 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第二章饮料原材料管理第四条饮料原材料应选用优质、新鲜、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
第五条饮料原材料采购时应索取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确保原材料质量。
第六条饮料原材料储存应按照分类、分区、分架的原则,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第七条饮料原材料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饮料制作过程管理第八条饮料制作人员应熟悉各种饮品的制作工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制作。
第九条饮料制作过程中,应确保饮品口感、色泽、香气等符合标准。
第十条饮料制作完成后,应进行品控检验,不合格饮品不得销售。
第十一条饮料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章饮料储存与销售管理第十二条饮料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饮品新鲜。
第十三条饮料储存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1. 温度适宜,避免高温、低温、温差过大;2. 湿度适中,避免潮湿、干燥;3. 防止阳光直射,避免光线影响饮品品质。
第十四条饮料销售前应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饮品不得销售。
第十五条饮料销售过程中,应确保饮品温度适宜,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口感。
第五章饮品服务质量管理第十六条饮品服务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熟练掌握饮品知识,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七条饮品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应主动介绍饮品特点,引导顾客消费。
第十八条饮品服务员应关注顾客反馈,及时解决顾客问题,提高顾客满意度。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九条饮品质量管理实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原材料采购、储存、制作、销售及服务质量等方面。
第二十条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整改。
功能性饮料的食品安全性评估
功能性饮料的食品安全性评估功能性饮料在现代食品市场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它们所含有的各种成分复杂多样,这种饮料的食品安全性评估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从功能性饮料的定义、成分和生产流程等方面入手,探讨它们的食品安全性评估问题,并分析一些现存的相关法规与标准。
一、功能性饮料的定义和成分功能性饮料是指以水、果汁或其他饮料为主要基础,加入各种特殊的成分,以达到一定的保健功效和满足某些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促进新陈代谢、减肥等等。
这些特殊的成分可以是基础营养成分,也可以是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甚至可能涉及到草药成分和化学添加剂。
功能性饮料中最基本的成分就是水,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糖、香料、酸味调节剂、食用酸等成分。
而具有特殊保健作用的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草药成分和化学添加剂等。
这些成分被添加到功能性饮料中,主要是为了增加饮料的功能性和保健作用。
二、功能性饮料的生产流程和食品安全性评估由于功能性饮料的组成复杂,生产过程也比较繁琐。
首先需要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并且需要通过各种化学、微生物、生物和营养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估。
在原材料通过初步加工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混合、调味、消毒、灭菌和瓶装等步骤,集成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使得流程简单高效,但同时可能增加了成分与原材料之间的生化反应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食品安全专家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标准。
例如,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相关指南,我们可以通过对功能性饮料中各种成分的毒性、代谢途径、消化吸收率、组合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估,来判断这种饮料的总体安全性和适用性。
而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采用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评估方法,例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干扰因子评估等等,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功能性饮料生产企业也需要在自身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和贯彻。
内服饮品测评方案
内服饮品测评方案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内服饮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市场上的内服饮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很难判断其功效与安全性。
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内服饮品的需求,并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内服饮品测评方案。
测评方案选择适宜的样本首先,需要从市场上选择1000个不同品牌、功效、价位和销量的内服饮品作为样本。
其中应该包括传统中药、保健品、营养饮品、膳食补充剂等类型。
在选择样本时,要注重覆盖面,不能偏向某一特定类型的内服饮品。
测评指标为了确保内服饮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从以下角度制定测评指标:1.药品审评准入结合中国国家药监局和食品药品安全审评中心发布的内服饮品审评标准,对样本进行筛选,从药品审评的角度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中药学原理通过对草药提取物的气味、外观、口感等性质进行评估,结合中药学原理进行判断。
3.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方法,测定内服饮品的抗氧化活性,以评估其能否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
4.营养成分分别测定内服饮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判断是否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测评方法在每个样本的测评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样品准备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将样品制成适宜的剂量或浓度。
2.测定指标根据测评指标,逐一测定每个样品的各项指标,并记录。
3.数据分析对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样品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4.结果呈现将测评结果呈现出来,并注明每个样品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人员要求内服饮品测评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来完成,人员要求如下:1.医学专家对内服饮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供专业的医学建议。
2.资深草药学家对中药提取物的气味、外观、口感等性质进行判断,结合中药学原理进行评估。
3.营养师对内服饮品的营养成分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4.化学分析师对内服饮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含量。
结论建立科学的内服饮品测评方案,有利于消费者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了解内服饮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饮品品评规定
饮品品评规定5.1.3品评工具:5.1.4样品数量:取样或购买每次3瓶(罐)以上。
5.1.5样品温度:品评样品温度要一致,如为特殊性需要可加热或冷贮后品评。
5.1.6品评时间:5.1.6.1在线品评:每班开机后2小时内。
5.1.6.2日常品评:早上10点。
5.1.6.3竞品品评:每月25日下午3点。
5.2品评员选择:5.2.1要求被测试人员对饮品品评有兴趣,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5.2.2品评人员驻厂代表2人以上,OEM厂品保和生产各1人。
5.3品评注意事项:5.3.1品评前1小时无吸烟、喝酒、食用辛辣食物等。
无浓重化妆品气味及香水气味。
5.3.2品评人员坚持原则,不做意见领袖,不受外界的干扰,公正准确的出具评价结果。
5.3.3品评不同口味时,一个口味品评完后要漱口然后再做其他口味品评;5.4品评室准备:5.4.1室内光源可采用普通日光灯。
5.4.2要求安静,隔音和整洁,不受外界干扰,给测试人员以舒适感的品评环境。
5.4.3样品准备室应与品尝室完全隔开,或用屏风隔开,避免影响品评人员的判断。
5.5测试方法和结果的统计分析:5.5.1对样品的各个食品属性进行对比分析,测试内容针对样品的甜度、酸度、香味、果汁味、苦涩味、口感及整体感受等,同品项测试项目有所不同:5.5.2比较标准样及品评样,以标准样为7分,按表给品评样打分,感官审评表为10分制,6分以上为合格,5-6分则可接受,但要调整,7分以上则优于标准产品,超过8分的产品很少数,因此一般产品为6-8分。
6注意事项:6.1《纯净(山泉)水质量感官评价表》6.2《茶饮料质量感官评价表》6.3《植物蛋白质量感官评价表》6.4《品质异常反馈单》。
饮料口感标准和评价表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饮料的生产配方
1、评定人员的选择和评定方法-
评定小组由10名本实验室成员组成,男女各5人,小组成员身体健康,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对色、香、味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所有样品均采用三位随机数编码,室温下进行品评。
在感官评定前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爽,当有情绪影响时不要进行
品评。
产品评价论域:在对食品进行感官评价时,常选择几个最能反映该食品质量的指标设为论域U。
本实验确定产品质量由色泽、甜度、酸度、香味、口感4个因素构成,即评价对象的指标论域U=(色泽、甜度、酸度、香味、口感)。
评语等级论域:对每个因素的评价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定,即评语等级论域V=(优、良、中、差)。
感官评定参考标准见表
2、根据色泽、甜度、酸度、香味、口感在饮料感官评价中的作用。
3、品评表。
饮品店量化评分参考标准
快餐(饮品)类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日常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
被检查单位:结论:A、B、C
地址:负责人及电话:
许可证编号:许可类别:许可范围:
b.可以有合理缺项,但需标化。
标化分=实得的分数除以该单位应得的最高总分×100。
c.表中所列《规范》是指《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规范》。
d.对于统一配送的、无需现场制作的成品凉菜,不纳入专间管理。
A:≥231
B:190-230
C:163-189
C级以下要求责令限期整改
标化后其他项应该总得分:271-45=226 标化后其他项实得分:164 标化项实得分=(164÷226)×45=32.6
由B降为C需要减
196.6-189=7.6
应得分: 271 检查时间:年月日时实得分: 164+32.6=196.6
得分率: 72.5% 评价机构:
企业陪同检查人:监督员:、。
饮料成分检验标准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3术语和定义3.1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3.2果汁型碳酸饮料: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
3.3果味型碳酸饮料:以果香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
3.4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3.5其他型碳酸饮料:除上述3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碳酸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碳酸饮料企业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销售额/万元≥10000 ≥1000且<10000<10005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食品、饮料检验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 10789饮料通则GB/T 10792碳酸饮料(汽水)GB/T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7检验要求7.1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强制性/推荐性检测方法重要程度及不合格程度分类A类aB类b1 二氧化碳气容量GB/T10792强制性GB/T 10792 ●2 咖啡因cGB 2760GB/T5009.139●3 苯甲酸GB/T 5009.29GB/T 23495 ●4 山梨酸●5 糖精钠●6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T 5009.97 ●7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GB/T5009.140●8 总砷GB 2759.2 GB/T 5009.11 ●9 铅GB 5009.12 ●10 铜GB/T 5009.13 ●11 合成着色剂d GB/T 5009.35GB/T●5009.14112 菌落总数GB/T 4789.21 ●13 大肠菌群●14 霉菌●15 酵母●16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备注a极重要质量项目b重要质量项目C 可乐型碳酸饮料检测项目d合成着色剂具体检测项目视产品色泽而定注: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标;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标。
啤酒品评管理制度
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啤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料,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啤酒的种类和品牌也愈发丰富,消费者对于啤酒的品质和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立健全的啤酒品评管理制度成为了啤酒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啤酒品评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随着啤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啤酒品评管理工作,确保啤酒品质的优良、口感的纯正,已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销售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啤酒品评管理制度的内容1、品评标准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应当明确啤酒品评的标准和方法。
品评标准应当包括啤酒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以确保品评结果客观、准确。
2、品评机构啤酒品评管理制度还应当明确相关的品评机构,包括品评委员会、品评员等,确保品评活动的独立、公正。
3、品评流程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品评流程,包括品评活动的组织、报名、评选、公布等环节,确保品评活动的有序进行。
4、品评结果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品评结果的处理方式,包括奖励、处罚等措施,以激励品评员积极参与品评活动。
5、品评监管啤酒品评管理制度还应当规定品评活动的监管措施,包括监督检查、追溯调查等方式,确保品评活动的公正、透明。
四、啤酒品评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确保啤酒品评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当:1、加强人员培训企业应当加强品评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啤酒品评标准和方法的认识,提升其品评水平。
2、建立监督机制企业应当建立监督机制,设立监督岗位,加强对品评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优化管理流程企业应当优化品评管理流程,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品评活动的顺利进行。
4、加强宣传推广企业应当加强品评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品评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
五、结语建立健全的啤酒品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啤酒品质、加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饮料的标准
饮料的标准
饮料的标准
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原始食品,其标准主要包括成分、质量、卫生、包装等方面。
以下是饮料的标准:
1. 成分标准:饮料的成分应该明确标注在包装上,其中每种成分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不能够添加超过规定的限量的色素、香料、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严禁添加有害物质。
2. 质量标准:饮料的质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中包括味道、颜色、异味、污染物等要素。
同时,饮料的质量还应该受到用户的认可和认可。
3. 卫生标准:饮料生产制造应严格遵循卫生标准,生产车间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无菌环境。
饮料具备了可食用性和可消费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4. 包装标准:饮料的包装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印刷清晰、可识别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此外,还要保证包装的完整性,以确保饮料的卫生和安全。
总体而言,饮料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之一,饮料制造企业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生产制造饮料,并专注于提高饮料的质量、安全和健康保障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3品评工具:
5.1.4样品数量:取样或购买每次3瓶(罐)以上。
5.1.5样品温度:品评样品温度要一致,如为特殊性需要可加热或冷贮后品评。
5.1.6品评时间:
5.1.
6.1在线品评:每班开机后2小时内。
5.1.
6.2日常品评:早上10点。
5.1.
6.3竞品品评:每月25日下午3点。
5.2品评员选择:
5.2.1要求被测试人员对饮品品评有兴趣,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5.2.2品评人员驻厂代表2人以上,OEM厂品保和生产各1人。
5.3品评注意事项:
5.3.1品评前1小时无吸烟、喝酒、食用辛辣食物等。
无浓重化妆品气味及香水
气味。
5.3.2品评人员坚持原则,不做意见领袖,不受外界的干扰,公正准确的出具
评价结果。
5.3.3品评不同口味时,一个口味品评完后要漱口然后再做其他口味品评;
5.4品评室准备:
5.4.1室内光源可采用普通日光灯。
5.4.2要求安静,隔音和整洁,不受外界干扰,给测试人员以舒适感的品评环
境。
5.4.3样品准备室应与品尝室完全隔开,或用屏风隔开,避免影响品评人员的
判断。
5.5测试方法和结果的统计分析:
5.5.1对样品的各个食品属性进行对比分析,测试内容针对样品的甜度、酸度、
香味、果汁味、苦涩味、口感及整体感受等,同品项测试项目有所不同:
5.5.2比较标准样及品评样,以标准样为7分,按表给品评样打分,感官审评表
为10分制,6分以上为合格,5-6分则可接受,但要调整,7分以上则优于
标准产品,超过8分的产品很少数,因此一般产品为6-8分。
6注意事项:
6.1《纯净(山泉)水质量感官评价表》
6.2《茶饮料质量感官评价表》
6.3《植物蛋白质量感官评价表》
6.4《品质异常反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