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习题课件新版粤教版PPT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一、认识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二、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药品:(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1 水 + 氧气H 2O 2 H 2O O 2(2)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3)氯酸钾- + 氧气KCIO 3 KCI O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改变的物质。
叫催化剂。
特征:一变二不变(变反应速率、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3、实验装置(1)固液不加热型仪器名称: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集气瓶(2)固固加热所需仪器: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水槽、集气瓶4、收集方法:(1)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2)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庄)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利)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息)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huǒ)原理
[方法点拨]燃烧的三条件中的任一条不满足即可达到(dá dào)灭火的目的。分
析灭火实例时主要看用该灭火方法灭火时有哪个燃烧的条件不满足,从而 确定出灭火的原理。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原理 huǒ)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ránshāo)条件与灭火原理
[解析] 对比现象①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物质 燃烧需要氧气。对比现象①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 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方法点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空气(氧气)、温度达到着
缓慢(huǎnmàn)氧化
属生锈、呼吸作用等。变化过程中放热,但不发光。 (2)自燃:由____________引起的自动燃烧。
缓慢氧化
第八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tiáojiàn)与灭火原理
互动(hù dònɡ)探究 探究点一 物质燃烧(ránshāo)的条件
[情景展示1]
第九页,共四十页。
火点。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 (fēnxī)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需要探究某一个条件时,设计实验满足其他两个条件, 控制这一个即可。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原理 huǒ)
探究点二 几种不同的氧化(yǎnghuà)反应
[情景(qíngjǐng)展示]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物质(wùzhì)燃烧的条件
1.什么(shén me)是燃烧 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氧_气_发生的一种 ____发_光_____、____发_热_____的剧烈_____氧_化__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练习课件 (新
2019/12/31
精品课件
5
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
(3)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出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正确的
是______A_C_D________。
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B.危险品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C.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2019/12/31
精品课件
8
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
B规律方法综合练
4.2017·内江改编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
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
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2019/12/31
精品课件
12
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
(2)“禁止带火种”的图标是_____D___(填序号)。
图3-3-9
2019/12/31
精品课件
13
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
C高频考题实战练
6.2017·龙东 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C ) A.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 灭火 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新版粤教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导引(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拨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师]同学们的设计很好,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
【讨论交流】教材第81页一些灭火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并填表。
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生活中的灭火实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灭火原理。
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师]同学们的设计很好,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
【板书】一、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链接考点】[教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教师介绍实验〕如右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思考:(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教师]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向水中通入氧气之后呢?附表一:燃烧条件的活动与探究提供的药品: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食盐、石子,仪器:酒精灯、火柴、镊子、玻璃杯。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将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练习与实践: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的大批油井被炸, 燃起了熊熊大火,我国的救援人员在灭火过程中采 取了许多措施,以下无需考虑的是( D )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B.设法降低油井口的温度 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 1、室内起火时,为什么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烧 更旺呢? • 2、如果是你,一旦发现家里的煤气泄露时,你首 先做什么?如果天色已晚,可否开灯检查? •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遇 到高楼下层楼着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1)沿楼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3)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4)封闭房门 • (5)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6)跳楼 • 以上逃生措施正确的有:
1、都属于氧化反应 2、都放热 1、燃烧剧烈,缓慢氧化缓慢 2、燃烧有发光现象,缓慢氧化无发光 现象。
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聚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时,就会引起可燃物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二、灭火原理
实验探究:
用嘴吹灭 用水浇灭 用烧杯盖灭 用抹布扑灭 用剪刀剪断 燃着的烛芯
使燃烧物 的温度降 至着火点 以下。
可然物 着火点 (℃)
白磷 40
红磷 240
硫 260
木炭 320~ 370
酒精 558
无烟煤 700~750
燃烧的定义:
反应物
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气发生了 氧化反应,它们属于燃烧吗?
铁生锈
粮食酿醋 食物腐败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 异同
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结论
物质要能燃烧,要 接触氧气或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新版)粤教版
(6)请教教师: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向教师请教,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7)作业反馈: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拓展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如,准备一些燃烧实验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灭火方法的效果对比图表,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意外。对于涉及实验的课程,教师应提前检查实验器材的状态,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3)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实验室进行燃烧实验,如不同物质的燃烧速度实验、自制灭火器实验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新闻案例:让学生收集近年来发生的火灾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燃烧原因及灭火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要求:
(1)阅读理解:学生需撰写阅读材料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以检验学生对拓展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八、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燃烧实验和灭火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火灾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九.板书设计
①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氧气、可燃物、点火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
让学生思考:
(1)木材、煤可以燃烧吗?
(2)如果将木材、煤放在空气中不去管它们,会燃烧吗?说明什么?
思考、回答:
(1)它们会燃烧
(2)不会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有条件的
陈述:物质的燃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那么这些条件是什么?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
听讲、思考
演示实验 :课本P75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思考、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以及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树立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
重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演示物质燃烧实验→课堂练习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我们都知道氧气和水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种物质,它不是我们必需的,但却对我们很重要。它的发现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大家想一想这种物质是什么?
讲解:“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做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所以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听讲、做记录
提问:燃烧究竟是什么?举例说明。
思考、回 答: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木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小结:燃 烧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思考、回答:不同火灾应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导新:灭火也应“对症下药”。今天我们来学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进入课堂情景
四、灭火原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燃烧的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回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__氧气课题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物质燃烧的条件习题课件科学版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试__管__中__的__白__磷__燃__烧__,__红__磷__不__燃__烧__,__ 水__中__的__白__磷__不__燃__烧____。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__燃__烧__需__要__氧__气__,__且__温__度__达__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__。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点拨】无烟煤是可燃物,④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 着火点,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10.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 ③所有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C.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D.缓慢氧化时也会放出热量
【点拨】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但缓慢氧化不一定都会引 起自燃,比如人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但不会自燃。 【答案】B
7.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人的呼 吸,食物的腐烂,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B ) ①放热 ②发光 ③都有氧气参加 ④反应速率都很快 ⑤都属于缓慢氧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⑤
2.【2020·呼伦贝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 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和固态时都是蓝色。
2:虽然水中有很多生物要呼吸氧气,但氧气是微溶于水。
3:氧气本身不能燃烧,只是能助燃。
实验一:碳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此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是磁铁。
注意:1,点燃方式是在铁丝末端绑根火柴,等火柴杆快燃尽的时候放入氧气中。
2,铁丝足够细,表面洁净,要除掉铁锈,如果铁丝生锈可能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3,要在集气瓶底放水或沙,因为生成的熔融物温度很高,会使集气瓶炸裂。
4,为了防止火柴消耗过度氧气,所以要等火柴马上燃尽时再将铁丝放进集气瓶中。
与在空气中对比,铁丝在空气会被氧化,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实验三: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杯壁上有水雾出现,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就是多合一。
6.烟雾弹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照明弹原理,是美与氧气燃烧,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
7: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第二节: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一:双氧水制氧气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在制取氧气之前,得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不发生任何变化。
实验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1,检查装置气密性2,导气管伸入大试管不能太长,太长了不易气体导出。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教案 粤教版
【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和前面所学的知识中,举例说明你见过那些燃烧事例?
[教师引导]结合各种事例,你能发现燃烧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并尝试自己能给燃烧下个 定义吗?
【讨论交流]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现象吗?举例说明
[讲解]要利用燃烧给人类造福,我们就要研究燃烧的条件。
【问题】根据生活经验物质燃烧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 防范爆炸 的措施
教
材
及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同时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有进一步了解,并从本质上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所 学知识为我们服务,一但遇到火灾,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减少损失。本节课的实例都 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为学生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教师提 供实验用品
总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得出结论。
实验1结论:燃烧与物质 本身有关,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实验2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3结论:(1)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最低温度(着火点)
(2)不同可燃物质燃烧时的着火点不同。
[问题]燃烧时需要满足的 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 问题]燃烧时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讨过程。培养学生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学会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教案 粤教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同时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有进一步了解,并从本质上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我们服务,一但遇到火灾,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减少损失。
本节课的实例都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为学生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讨过程。
培养学生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学会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难点1、燃烧条件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趣。
“圣火”点火仪式,60周年国庆晚会焰火,饭,篝火晚会,你看到什么?[教师引导] 火是人类文明摇篮,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供给能量,但火使用不当,给人类来巨大损失和灾难,火是燃烧时的一种现象。
目标:导课激趣过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分组实验:让学生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思考——讨定方案,设计实【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和前面所学的知识中,举么共同特征吗?并尝试自己能给燃烧下个定义教师提供实验用品实验1结论:燃烧与物质本身有关,物质必须是[问题] 燃烧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否缺一不[问题] 燃烧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否缺一不新课2、燃烧需具备。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案(无答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1.简述燃烧的概念,描述其发生的条件;2.解释燃烧与灭火的联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概述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课前预习】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
2、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2)这三个条件需要_____才能燃烧(3)3、什么是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意的升高或降低。
4、怎样才能灭火?);灭火原理);)。
5、什么是爆炸?爆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现象。
【自我检测】1.下列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2.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3.在空气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4.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B、酒精没有可燃性C、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酒精挥发得太快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6.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 D.防止食用油溅出7.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8.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案(无答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1.简述燃烧的概念,描述其发生的条件;2.解释燃烧与灭火的联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概述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课前预习】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
2、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2)这三个条件需要_____才能燃烧(3)3、什么是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意的升高或降低。
4、怎样才能灭火?);灭火原理);)。
5、什么是爆炸?爆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现象。
【自我检测】1.下列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2.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3.在空气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4.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B、酒精没有可燃性C、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酒精挥发得太快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6.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 D.防止食用油溅出7.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8.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2课时)教案 粤教版
新课 1、 灭火原理和方法。 2、 爆炸的原理。 3、 几 种 灭 火 器 的 灭 火原理及适用范 围。 火灾逃生的方法。
的使用不当而引起火灾。 [问题] 根据燃烧所需的条件, 我们应如何灭 火呢?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让煤炉火熄灭? 师生共同归纳灭火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 (1) 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 离 (2)隔离空气 (3)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 [ 讨论 ] 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采 取什么措 施? 多媒体播放 ;大型火灾现场逃生情况和注意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课 标 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要 求 教 材 及 学 情 分 析 课 时 (1)认识防火,灭火的措施。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 (2)树立安全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学会科学的自救方法。 学 (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目 标 如何运用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进行防火、灭火。 重点 1、培养学生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教法学 法 指导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演示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燃烧条 件和灭火的原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 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同 时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与灭火的现 象有进一步了解, 并从本质上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 所学知识为我们服务,一但遇到火灾,可以及 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减少损失。本节课 的实例都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为学生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设
计
必做题:练习册 23 页 作业设计来自5教学
反
思
第 成 形 终 最 的 场 市 界 世 和 命 革 业 工 次 两 17讲 练 标 达 下 课 8) 满 钟 45分 : 间 (时 8) 4分 小 每 12, 共 大 (本 题 择 选 、 一 () 了 映 反 这 术 技 新 用 雇 少 耗 消 本 入 投 多 能 可 发 开 来 汁 脑 尽 绞 都 业 行 各 是 于 。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的 炭 煤 而 惊 得 高 平 水 资 人 工 象 现 种 一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 期 8中 到 纪 6世 1. 成 形 始 初 的 断 垄 业 行 A. 赖 依 的 炭 煤 对 动 启 化 代 近 B. 锐 尖 渐 日 的 盾 矛 资 劳 C. 件 条 特 独 的 启 命 革 力 动 D. 误 B错 化 近 映 反 未 并 除 排 体 无 在 AC两 ; 确 正 项 故 件 条 特 独 其 有 启 命 革 力 见 可 生 而 运 应 明 汽 蒸 动 劳 替 代 器 机 源 能 以 后 此 术 技 新 佣 雇 少 耗 消 多 出 发 开 投 法 设 方 想 业 行 各 是 于 , 象 现 的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炭 煤 、 惊 得 高 资 人 工 了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8期 到 纪 16世 中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期 初 命 革 业 出 映 反 这 。 恩 尼 奥 · 得 彼 头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法 拌 搅 铁 熟 产 生 兼 个 顿 普 伦 克 骡 , 工 织 是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者 明 发 的 机 纱 纺 妮 珍 2.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术 技 和 学 科 A. 现 新 的 学 科 于 赖 依 明 发 术 技 B. 术 技 新 了 断 垄 主 场 工 手 C. 衡 平 不 而 慢 缓 程 进 播 传 术 技 新 D. D 关 无 程 进 播 传 新 符 不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机 妮 珍 C与 误 B错 系 联 接 直 太 有 没 并 ; 确 项 故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学 了 映 反 人 熟 娴 术 技 是 都 大 者 明 发 命 革 业 次 一 第 知 可 , 息 信 等 头 的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兼 纱 纺 ” 工 织 “ 料 材 据 A。 选 : 析 解 () 这 力 持 保 能 又 时 同 闲 休 何 任 让 不 换 更 流 里 大 卜 萝 麦 小 、 菁 芜 植 种 上 土 块 的 场 在 别 分 即 ” 制 作 轮 四 “ 做 叫 新 项 一 中 其 。 命 革 术 技 业 农 了 生 发 区 地 部 东 国 英 7, 至 代 160年 3. 程 进 市 城 和 化 业 工 国 英 动 推 A. 给 自 食 粮 现 实 国 英 成 促 B. 大 扩 距 差 济 经 部 西 东 国 英 致 导 C. 幕 序 动 运 地 圈 国 英 开 揭 D. D 关 无 产 生 目 题 与 力 劳 由 量 大 供 它 ” 人 吃 羊 “ 动 运 C圈 较 比 展 发 济 经 西 不 行 进 部 东 仅 误 B错 给 自 食 粮 明 说 未 并 ; 确 正 项 故 础 基 定 奠 化 为 率 用 利 地 土 了 高 提 法 做 一 这 , 术 技 农 前 命 革 业 工 国 英 是 的 映 反 中 料 材 A。 选 : 析 解 () 确 准 最 解 理 点 观 者 作 对 ” 。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 说 曾 斯 德 兰 · 卫 大 人 国 英 4. 方 地 的 发 频 罪 犯 了 成 厂 工 A. 段 手 理 管 的 狱 监 仿 模 厂 工 B. 削 剥 的 人 个 对 织 组 断 垄 判 批 C. 活 人 工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D. 确 正 活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下 度 制 知 可 C据 织 组 断 垄 出 已 明 说 能 B还 段 手 理 管 仿 模 迫 压 削 剥 人 对 现 体 要 主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误 错 故 , 符 不 思 意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料 材 与 A项 D。 选 : 析 解 () ” 身 脱 中 其 能 人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纪 世 个 过 广 推 欧 西 由 ,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新 全 这 。 面 两 的 体 一 于 当 相 产 生 业 工 与 义 主 本 资 “ 5. 国 各 美 欧 的 期 晚 纪 19世 于 始 开 A. 路 道 义 主 本 资 了 上 走 国 各 界 世 使 B. 体 整 一 统 向 走 展 发 散 分 由 类 人 使 C. 段 阶 明 文 业 工 到 入 进 史 历 类 人 使 D. 确 正 期 时 明 文 入 进 会 社 动 展 发 义 主 本 资 指 ” 身 脱 其 能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个 两 过 广 推 欧 西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全 一 这 “ 中 据 C根 辟 路 航 新 体 整 向 走 散 分 由 类 人 实 史 合 符 不 对 绝 太 法 B说 ; 误 错 A项 故 国 英 纪 19世 于 始 开 , 产 生 化 业 工 是 的 映 反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是 式 形 织 组 符 相 这 与 此 据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期 时 史 历 一 某 6. 坊 作 庭 家 A. 度 制 厂 工 C. D 二 织 组 断 垄 确 正 次 第 于 出 度 制 B厂 一 这 体 有 没 场 手 ; 误 错 A项 故 面 方 是 要 主 坊 作 庭 代 时 汽 蒸 入 进 命 革 业 工 始 开 英 知 可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住 抓 C。 选 : 析 解 () 是 确 准 解 理 料 材 该 对 列 下 ” 供 提 品 成 制 余 剩 为 场 市 国 然 当 行 银 厂 电 山 矿 、 设 建 以 外 了 向 投 也 样 同 本 资 洲 欧 … 。 界 正 真 种 一 植 培 命 革 通 交 路 铁 和 输 运 洋 海 上 加 再 , 展 发 济 经 的 末 纪 19世 “ : 出 指 中 》 史 简 明 文 方 西 《 在 尔 格 瓦 皮 斯 7. 力 动 本 根 的 展 发 场 市 界 世 是 命 革 业 工 A. 程 进 的 累 积 始 原 本 资 了 快 加 场 市 界 世 B. 场 市 占 抢 外 海 到 始 开 家 国 义 主 本 资 C. 善 改 到 得 活 生 类 人 中 化 体 整 向 走 在 界 世 D. 9世 “ 中 据 根 选 : 析 解 ” 真 种 一 出 植 培 通 交 铁 和 输 运 洋 上 加 1再 确 A正 动 推 命 革 业 工 为 因 其 展 发 济 D。 现 体 未 并 善 改 活 生 民 人 于 至 起 崛 西 及 以 形 界 调 所 料 C材 辟 开 路 航 新 随 伴 是 场 市 占 强 外 海 在 家 国 义 主 ; 误 错 B项 故 累 积 始 原 的 本 资 了 成 完 经 已 早 洲 欧 , 末 纪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1.简述燃烧的概念,描述其发生的条件;2.解释燃烧与灭火的联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概述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课前预习】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
2、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2)这三个条件需要_____才能燃烧(3)3、什么是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意的升高或降低。
4、怎样才能灭火?);灭火原理);)。
5、什么是爆炸?爆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现象。
【自我检测】1.下列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2.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3.在空气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4.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B、酒精没有可燃性C、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酒精挥发得太快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6.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 D.防止食用油溅出7.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8.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__氧气课题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物质燃烧的条件背记手册习题课
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氧气的浓度越大,燃 烧越剧烈。
(2)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但是要注意发光、发 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 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我们现在学习的燃烧的定 义是狭义的,有些物质的燃烧不需要氧气参与。例如: 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二、燃烧与自燃
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__氧__气___ 发生的一种__发__光__、__发__热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是一种不经点燃而 自发进行的燃烧。
易错提示 (1)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只有缓慢氧化放出的
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 会发生自燃。 (2)缓慢氧化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1课时
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易错提示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一种属性,与可燃物的种类、状
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无法改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应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2.下列不是燃烧(ránshāo)需要的条件的是(C )
A.可燃物 B.氧气
C.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课堂 小结 (kètáng)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wēndù)达到着火点
小知识(zhī shi)
第七页,共十四页。
可燃物虽然着火点各不相同,但其燃烧时都有共同 (gòngtóng)的特征,那就是:发光、发热,而火焰则是可燃
气体或可燃物汽化燃烧时的现象。
第八页,共十四页。
在通常(tōngcháng)情况下,燃烧是可
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然而,有些氧化反应并不像燃烧那么剧烈,它们是 缓慢(huǎnmàn)氧化反应,这类反应也会放热。如果缓慢 (huǎnmàn)氧化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开,造成热量积累,最终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便会发生自动燃烧。 这种由缓慢(huǎnmàn)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
同。
特别提醒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 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 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 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六页,共十四页。
只有在同时具备了氧气、可燃 物、温度达到(dá dào)着火点这 三个条件时,才能燃烧,这三 者缺一不可。
燃烧首先需要的条件: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第三页,共十四页。
一段时间后 蜡烛熄灭
燃烧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