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简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从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产生气体、水和其他物质。
本课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观察铁钉生锈的变化过程以及更多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最终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
那么,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物质变化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比如,铁钉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抓住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依据证据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实践: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态度责任]尊重证据,当结论不一致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加以关注,知道人们能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物质的变化,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断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铁钉生锈阅读资料;牛奶、白醋、红墨水、清水、搅拌棒、静置的泥水。
[学生]白醋、牛奶、“铁钉生锈过程”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022新版)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简析】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节课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
通过观察白砂糖加热后的状态、颜色、气味等,以及借助烧杯和勺子底部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研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两节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物质变化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并且已经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但学生对于“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问题存在疑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学生]蜡烛、蜡烛台、打火机(火柴)、钢勺、白砂糖、锡箔纸(包裹钢勺)、烧杯2个、水、钥匙、塑料杯(放白砂糖)、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在本单元的第1课我们讲到厨房里物质的变化。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能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的食物,其中我非常喜欢一种甜品,你来看看。
(出示焦糖布丁)2.提问: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来的吗?白砂糖变成焦糖,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预设:如学生能说出焦糖的制作过程,就顺着学生说说,我们今天用蜡烛进行加热,看能不能制作出焦糖。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7.《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反思(3篇)
7.《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反思(1)《美丽的化学变化》是我在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所教授的一堂课。
通过对这堂课的回顾和总结,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与收获,以下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反思。
在“聚焦”环节中,我通过回顾旧知和观看化学变化视频,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化学变化之美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美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聚焦问题的引导上,我还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探索”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变化的美丽,并理解化学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第一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紫甘蓝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不仅发现了化学变化的美丽,还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记录实验现象时,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调。
在第二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造药品和塑料制品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我还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第三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化学变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研讨”环节中,我通过梳理本单元的内容,帮助学生整理对物质变化的新认识。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研讨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这堂《美丽的化学变化》课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实验教学的细节指导,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
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曰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重点: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
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材简析】本课聚焦地球家园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由三个探索活动组成,第一活动是认识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通过研讨问题“我们怎么判断出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引领学生用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来判断煤的形成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第二活动是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通过前两个活动进一步研讨“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引领学生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以及保护森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是认识石油、钢铁、化肥等资源的利用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研讨“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旨在引领学生发现身边更多“化学变化的产物”,意识到化学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研究视野从厨房、实验室、生活中拓宽至整个地球家园,从更宽广的视野探讨认识化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四课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明确了什么是化学变化以及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的现象。
同时,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从变化的视角来认识周围常见事物的意识。
对于“地球家园”,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了对“家庭成员”如动植物及人体自身的观察与探索,对大气与水的观测,对岩石与矿物的辨别以及对地球内部结构及运动的认识,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地球家园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拓展关于化学变化的视野,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地球资源的形成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岩石、矿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不可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和实物观察,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寻找证据,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建立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比较活动,寻找证据和逻辑推理,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反思(3篇)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反思(1)在本次《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的教学中,我力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白砂糖加热和蜡烛燃烧的过程,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别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焦糖布丁这一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白砂糖变成焦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类型。
随后,我组织学生进行白砂糖加热的实验,并引导他们从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观察并记录变化。
通过这一实验,学生们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白砂糖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通过溶解实验和视频的辅助,加深了对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理解。
在观察蜡烛变化的实验中,我通过倒扣烧杯和加热勺子底部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变化。
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释蜡烛燃烧产生水分的实验现象时存在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个对比实验,用白炽灯加热烧杯,以凸显蜡烛燃烧产生水分的特征。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时,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例如,在安排实验活动时,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步骤的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我对科学教学的理解,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发展。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反思(2)《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这节小学科学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白砂糖加热和蜡烛燃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物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7.美丽的化学变化【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总结课,是对本单元学习的梳理和提升。
学生在本课学习中聚焦美丽的化学变化,将从“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及“关注我们的环境”三方面开展探索,从“美丽”视角来进一步梳理化学变化与我们亲密无间的关系。
“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感受变化的神奇。
“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变化能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
“关注我们的环境”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也可能产生“不美好”,人类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变化并不陌生,生活中看见过很多的化学变化,像蜡烛燃烧、燃放烟花、苹果被氧化等现象都是化学变化。
通过本单元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理解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同时,他们对物质变化也有了更深入、清晰的认识,逐步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将紫甘蓝滴入白醋、小苏打、肥皂水的实验,知道紫甘蓝与白醋、小苏打、肥皂水的反应是化学变化,认识到化学变化的美丽。
[科学思维]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认识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探究实践]在紫甘蓝和白醋、小苏打、肥皂水反应的实验中,观察并描述反应的过程及变化。
[态度责任]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能关注化学变化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可化学变化对我们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描述紫甘蓝液体和白醋、小苏打和肥皂水的反应。
[难点]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紫甘蓝、白醋、小苏打、肥皂水,物质变化的视频。
[学生]紫甘蓝、白醋、小苏打、肥皂水。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常见的化学变化图,讲述:这些现象都是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同时化学变化也可以很美丽。
2024年春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精华版
2024年春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小学六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
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因为之前有些探究活动开展的拓展性不足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影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
部分学生探究活动效能较差。
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创造条件拓展学科资源,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小小工程师”“生物的多样性”“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组成。
“小小工程师”单元引导望学生担当起工程师的角色,像工程师一样根据规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并制作相应的产品。
本单元学习核心是以建造塔台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建立起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
本单元第一部分是第1——2课,是对现有工程的了解,并为学生后面的工程实践做认知储备。
第二部分是第3——7课,学生将亲历工程实践。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校园生物入手,引导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第1——2课)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差别(第3——5课),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
在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内容。
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人类。
第7课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单元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概念,学习二歧分类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宇宙”单元学习中应想一想学生有没有观察过某些天文现象,对于各种词汇,探索宇宙的方法——观察、推理与发现,他们理解吗?能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和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想象,建构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体系或结构模型,形成有一定系统的宇宙认识观。
部编本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课本总结
部编本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本总结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科学探究”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内容涉及生物、自然、物理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单元目标1.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
4.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单元内容本单元共包含5个课文,分别是: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生物的多样性》3. 《自然界的规律》4. 《生活中的科学》5. 《创新与发明》每个课文后都设有“思考与实践”环节,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的规律、生活中的科学、创新与发明。
2. 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利用实验、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
六、单元总结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一)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下列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是( )A. 蜡烛燃烧B. 冰块融化C. 苹果腐烂D. 钢铁生锈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A. 在空气中的一半B. 在水中的一半C. 空气和水交界处D. 无法确定3.有关填埋垃圾后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雨水溶解垃圾里的有害物质,容易污染地下水B. 垃圾堆久了会产生气体,污染空气C. 垃圾填埋后,在其上面能种植任何植物4.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5.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往米饭上滴碘酒产生了新物质,米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B. 铁生锈后变得比原来更光滑、更容易被磁铁吸引C. 加热白糖的实验中,白糖只有颜色发生变化,物质没有发生变化6.下面的变化中,( )生成了新物质。
A. 磨碎小麦B. 把石块砸碎C. 鸡蛋放进醋中7.下列做法会加快铁生锈速度的是()A. 放在潮湿的地方B. 放在干燥的地方C. 外表涂上油漆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铁块锻打成锄头C. 植物光合作用制成造出养料10.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留有的液体()。
A. 全部是白醋B. 全部是水C. 含有新物质的液体二、填空题1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
12.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3.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14.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15.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变化和变化。
16.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
3、用简易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师
课前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导线4根、小灯泡2个、
二、观察小灯泡
1.小灯泡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我们也来仔细观察观察,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画在记录纸上。(教师先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再让学生分组观察。)
2.学生汇报小灯泡的秘密,教师板图,并指出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3.解剖一个小灯泡,证明学生的想。
三、点亮我的小灯泡
1.能使你的小灯泡亮起来吗?教师板书课题,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导线。
2.教师指着其中短路的连接图问:“你们有没有像这样连过?灯泡不亮,还有没有其他现象?”
3.告诉学生,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如果是交流电短路那更危险,甚至会引发火灾。所以要防止发生短路现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在这节课里表现怎么样?
教师
课前准备
1.每组一套坏的电路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小灯泡、两条不同颜色的电线)
2.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小灯泡、三条电线)
3.好的备用电池、电线、小灯泡若干。(以备找出原因后代换)
学生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引入
1.准备电路元件帖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2.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材简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指出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部分探索,分为三个活动:一是引导学生用白醋和水分别与白糖、小苏打、食盐混合,发现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他均没有产生新物质;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密封袋来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三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中哪些物质与白醋也会产生气体。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有什么特点?和人类有什么关系?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探究,培养学生寻找化学变化的证据,提升观察、记录、汇报交流的能力,在证据的基础上提升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能力,从中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在第一课学习后,学生已经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且物质的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
学生已接触过小苏打和醋,但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经验不足,因此能学生激发探索欲望。
学生已经听说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但对其特点和人类的关系缺乏认识,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增量之所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醋与不同物质混合,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比如产生气体。
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运用证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实践]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变化,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用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能根据问题整理信息,作出交流。
[态度责任]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不同物质与水和白醋分别混合实验,细致观察,以实验现象为依据来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运用证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过程与方法1.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态度、情感、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2.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调查家中一天的垃圾;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教师准备一些河道、湖泊、居民区等被污染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
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当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谁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谁
3、指名让一两个组当中用水量最多和用水量最少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测量用水量的方法及结果。
三、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
1、提问: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
3、介绍国际环保理念“三R”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板
书
设
计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反
思
(注:内容统一用五号宋体编写)
三洲中心校第六下册科学科教案
课题
分类和回收利用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
书
设
计
垃圾的处理
方法:填埋、焚烧
反
思
(注:内容统一用五号宋体编写)
三洲中心校第六下册科学科教案
课题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或关键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三洲中心校第六下册科学科教案
课题
垃圾的处理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教学重难点或关键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具
沙、石子、矿泉水瓶、墨水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
添加或删减内容
一、导入:
教学具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
添加或删减内容
一、 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做汇报。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解: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 页的内容,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2、提问:为什么个人或家庭用水的量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将孩子们说到的原因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结:同学分析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记录、统计不准确;也有同学认为用水特别少同学可能卫生习惯不好,还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这些同学的用水习惯不同,才导致了用水量之间这么大的差距。
学生交流、汇报
1、垃圾回收调查小组的汇报
课前,老师派一小队同学做了一次调查活动,让他们调查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都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调查小队汇报。
师生共同评价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示教材76页插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塑料、金属、玻璃、金属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4、思考问题: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5、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谈话: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
这个对比实验,让我们看一看一个小小的刷牙习惯的不同会导致用水量多大的差异。
2、指名上台做实验,用量杯比较出不同的水量,得出结论,完成书中填空题。
五、有限的淡水资源
1、资料收集小组关于我国淡水资源状况信息的汇报
2、老师演示:切苹果
3、引出节水标志,让孩子们谈谈对这个图标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六、节约用水措施的探讨
设
计
一天的生活用水
节水计划
反
思
(注:内容统一用五号宋体编写)
三洲中心校第六下册科学科教案
课题
污水和污水处理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做污水净化实验
教学重难点或关键
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或关键
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具
表格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
添加或删减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 我们已经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马上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更多的情况下,有一些物品我们明知道它们进行处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却苦于手上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他们废弃。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类物品吗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通过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属、塑料等。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
(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8、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我们怎样来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
9、学生汇报、小结:过度包装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源,又增加了垃圾量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真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改变消费观念,购买绿色环保的商品包装,坚决抵制过度包装。(板书过度包装的害处。)
谈话: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吗
学生汇报
3、资料查阅组同学汇报:有毒垃圾的相关信息
补充、归纳: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部分医疗垃圾及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充值卡(手机卡、上网卡、电话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四、做一个堆肥箱(请同学们打开书78页,自学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如(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提出焦点问题: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
4、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
4、提问:大家在用水习惯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呢学生汇报
四、“刷牙”的对比实验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用水习惯确实是不一样的。书上79页为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用水量对比实验。
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今天,我们就请出两位有着这两种不同刷牙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来做一做
(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5、教师谈话:刚才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商品包装比简易包装的商品浪费了很多资源,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礼品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盒重量的对比实验。
6、教师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7、讲解: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