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假单胞菌属常规鉴定

合集下载

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性杆菌鉴定—假单胞菌属(微生物检验课件)

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性杆菌鉴定—假单胞菌属(微生物检验课件)

标本
分离培养 (血平板)
血标本 增菌
涂片镜检 氧化酶 菌落特征 绿脓素 气味
可疑菌落(性状、色素)
初步鉴定 最后鉴定
色素鉴定 生化反应 42℃生长 分型
O/F:O 枸櫞酸盐利用+ 精氨酸双水解+ 明胶液化+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显微镜检查: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鞭毛染色镜检 ❖ 培养:标本接种血平板、Mac平板分离培养,血标本先增菌,
一、假单胞菌属
❖ 假单胞菌科细菌根据rRNA-DNA同源性分为5群,其中Ⅰ群 属于假单胞菌属,共7种细菌,代表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
❖ 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假单胞菌属共同点
❖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单或丛鞭 毛
❖ 专性需氧 ❖ 营养要求不高 ❖ 氧化酶:+ ❖ O/F:O ❖ Mac生长:+ ❖ 触酶阳性,有的产生水溶性色素
_ _ + _ + _ _ _
斯氏假 单胞菌
+ _ _ + + _ _ + _ _ + _ +/_
嗜麦芽 鼻疽假 类鼻疽 假单胞 单胞菌 假单胞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氧化酶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抗原结构和抵抗力
❖ 抗原结构 O抗原:包括外膜蛋白和脂多糖 H抗原
❖ 抵抗力: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绿脓素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等。

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含有O抗原以及H抗原。

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O抗原可用以分型。

实验室检查标本来源。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分离培养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

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来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全营养型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在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上呈蓝绿色或者红褐色菌落,365nm紫外灯下显荧光。

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的细菌生长不良。

生长实验。

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生化鉴定分型(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鉴定标准操作职责:内容:1整体操作步骤1.1纯化、分离待鉴定菌用接种环挑取待鉴定菌落或少许含菌溶液到相应的培养基上(如TSA),划线分离,以出现微生物单菌落为止。

1.2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以确定待鉴定菌的革兰属性。

1.3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先进行发酵实验。

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20NE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在经过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后选用API20E试剂条进行鉴定。

1.4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则先进行过氧化氢酶实验。

如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 Strep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实验结果为阳性则选用API Staph试剂条进行鉴定。

1.5假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杆菌并且有内生芽胞,则选用API 50CHB试剂条进行鉴定;否则,根据运动性实验和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选用API Coryne或其他试剂条进行鉴定。

1.6选定正确的试剂条以后,根据不同的API试剂条的标准操作规程准备接种物,进行接种、培养等操作并将结果形成数码,用API鉴定软件鉴定或查询待检菌的名称均可。

鉴定结果应记录,必要时,给出相应解释。

2革兰氏染色2.1染色剂的配制2.1.1结晶紫染色液:甲液:结晶紫 1.0g95%的酒精20ml乙液:草酸铵0.8g水80ml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静置48h使用,置密闭棕色瓶中储存。

2.1.2碘液:碘 1.0g碘化钾 2.0g水300ml配制时先用3~5ml水将碘化钾溶解,再加入碘,用力摇匀,使之全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300ml,摇匀,分装在棕色瓶中储存。

2.1.3稀石碳酸红溶液:碱性品红 1.0g石碳酸 5.0ml95%乙醇10.0ml配制时用乙醇溶解碱性品红,然后加入石碳酸溶液,使用时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

2.2操作:2.2.1涂片:用接种环挑取液体培养物中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固体培养物则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

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假单胞菌感染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假单胞菌感染如何诊断鉴别,假单胞菌感染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假单胞菌感染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直接涂片检查、涂片、特殊细菌涂片检查*一、检查:血液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病原学检查阳性。

1.绿脓杆菌细菌显微镜检查铜绿色假单胞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长约1.3~3.0m,宽约0.5m,在静置培养下常呈多形性,无芽孢,菌体一端有细长鞭毛,运动极为活跃。

可产生多种水溶性色素,其中能使脓汁变为绿色的绿脓色素。

2.马鼻疽杆菌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可发现Gram阴性的马鼻疽杆菌,若用吕氏碱性美蓝着色,菌体呈深浅交替的染色部分。

3.类鼻疽血清学检查以耐热多糖抗原或类鼻疽菌素作间接血凝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在急性期一周末常出现强阳性,2~5周时90%患者都可出现阳性。

*以上是对于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假单胞菌感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假单胞菌感染易混淆疾病。

*假单胞菌感染如何鉴别?:*一、鉴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感染相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肠杆菌感染:包括一大群生物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其中部分为致病菌,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而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故称为条件致病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据报道,肺炎克雷白杆菌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占第二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痰标本中最多,尿次之。

菌体鉴别:培养阳性,并经生化鉴定为假单胞菌可以确诊可在选择培养基上并产生绿脓色素的即可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若无色素或在鉴别培养基上不发酵乳糖或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色素鉴定进一步鉴别。

0003 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检测标准操作规范

0003 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检测标准操作规范

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检测标准操作规范1. 目的规范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2. 检验程序的原理ATB PSE 5试条由16对测试杯组成。

第一对不含任何抗生素,作为阳性生长对照。

接下来的14对含有一种或多种浓度的抗生素。

最后一对是空的。

首先将要进行测试的细菌制成悬浮液,然后转移到生长培养基中并接种到试条上。

孵育后,可用肉眼判读,也可用A TB 仪器或mini API ®来判读测试杯中是否有细菌生长。

结果分为敏感,中介或耐药。

3. 性能特征无4. 样本要求ATB PSE 5试条不直接用于临床或其它标本(例如血样、脓样、拭子等等)。

对于要鉴别的微生物,必须首先根据标准微生物处理技术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分离。

5. 患者准备参见《标本采集程序》。

6.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参见《标本采集程序》。

7. 所需的仪器和试剂7.1 ATB 电子加样枪或ATB 加样枪和专用枪头7.2 McFarland 标准或A TB比浊仪8. 环境和安全控制参见《质量管理》。

9. 校准程序无10. 程序性步骤10.1 试条的准备10.1.1 从包装中取出试条。

10.1.2 在鉴定试条的长端记录菌株的编号。

10.2 接种物的制备10.2.1 制备浊度等于0.5 McFarland细菌悬浮液10.2.2 用移液管,或取菌环转移10 ul菌悬液到ATB培养基的安瓿中。

10.3 试条的接种手工接种:用ATB 电子加样枪混匀A TB 培养基,避免气泡形成。

接种试验条,用A TB 电子加样枪在每个杯形器中加入135ul A TB 培养基.11. 质量控制程序为确保上述方法的标准化操作,使用指定用于该试条的检测菌株进行质量控制12. 干扰参见《标本采集程序》13. 结果计算程序的原理,包括被测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无14. 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15. 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无16. 当结果超出测量区间时,对如何确定定量结果的说明无17. 警示或危急值参见《危急值报告》。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的检验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的检验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的检验Gˉ,直或微弯的杆菌,0.5-1.0×1.5-5.0μm。

多单在。

不产芽孢。

以单极或数根极毛运动,有的种还具短波长的侧毛。

严格需氧。

不能在酸性下(pH4.5)生长,多数种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

化能异养,有的种利用H2或CO为能源兼性化能自养。

接触酶阳性, 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

自然界分布极广,土壤、淡海水、污水、动植物体表等均存在。

引起疾病(Pseudomonas Disease)的有绿脓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

易从外伤、烧伤及尿道感染的标本分离。

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1 形态及染色特征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细长,长短不一,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一端单鞭毛,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2 生长特性专性需氧,生长温度25~42℃,最适25~30℃,4℃不生长,42℃可生长,可用以鉴别该菌。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见扁平、湿润的菌落,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

血琼脂平板生长可见菌落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液体培养基呈浑浊状生长,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培养基底部生长不良。

3 生化特点该菌氧化酶阳性,能氧化分解葡萄糖、木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

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

吲哚阴性,利用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4 抗原性与分型该菌含O抗原(菌体抗原)及H抗原(鞭毛抗原)。

O 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O抗原可用以分型。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见于水和土壤中。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感染至关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方法。

1. 形态学特征鉴定我们可以通过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呈不规则的、细长的、呈青绿色的菌落,有时呈褐色或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但仅凭形态学特征鉴定并不够准确,因为有些细菌形态相似,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学和生化学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发酵葡萄糖,产生氧化酶和嫌氧酶。

在进行生理学鉴定时,可以利用生理生化分析系统(API 系统)或者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他生理生化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些特殊的生化学特征,如产生金属蛋白酶、松香酸酶和氢氰酸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生化学测试来确定。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氧化还原反应有特殊的反应,可以利用氧化还原试剂来进行鉴定。

4.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已成为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细菌DNA中的特定基因片段,再通过测序比对16S rRNA序列,可以准确识别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来确定。

只有准确鉴定了菌种,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植物等环境中。

常规细菌学鉴定手册

常规细菌学鉴定手册

常规细菌学鉴定手册
一、镜检的目的应该是让你熟悉枯草芽孢杆菌的个体形态、芽孢特点,这些都是进一步菌种分类地位鉴定工作的需要。

二、生理生化实验目的同上,应该主要是为了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或者让你熟悉掌握菌种鉴定的流程。

也不排除研究该菌株的特定功能的需要。

三、菌落形态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充要条件,如果严格鉴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的话,需要采用多项分类法,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技术对菌株进行分析,综合判定。

常规步骤有三:
1、形态鉴定:个体形态、群体形态、革兰氏染色、基本结构、特殊结构等等
2、分子鉴定:提取纯菌的DNA样品,对16SrDNA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可初步确定至“属”一级分类单元。

3、理化分析:进行碳氮源利用、产酶特性、代谢产物等鉴定特征的检测,检测项目需要根据前两项分析的结果,结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进行。

一般需要检测至少20项以上的理化指标,多者可达100项以上。

一般可鉴定至“种”一级分类单元。

如果以上三步仍然不能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DNA杂交、化学成分分析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全序列测定。

四、一般用于细菌鉴定的生理生化有淀粉水解试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MR)试验、vp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产生试验等等。

建议参考《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或者东秀珠老师编著的《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另外一般的教学或者验证性试验,可查询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手册即可。

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概述假单胞菌属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

2.标本类型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3.2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蓝绿色、透明溶血环的菌落,有生姜味。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可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

①典型型:菌落不规则,边缘呈伞状伸展;②大肠菌样型:菌落圆形凸起,无色透明,似大肠埃希菌菌落;③粗糙型:菌落呈钮扣状,表面粗糙,或菌落中央隆起边缘扁平;④黏液型:菌落光滑,隆起,呈粘液状,嵌入培养基中,不易挑起,似肺炎克雷伯菌,但是无色;⑤侏儒型:生长缓慢,培养18小时尚不见菌落,24小时后才有细小菌落。

3.3生化特性氧化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动力、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吲哚、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

3.4鉴别要点3.4.1 本菌属特征蓝绿色或荧光色菌落、有生姜味,动力和氧化酶试验阳性,在4℃时不生长而在42℃时可以生长。

3.4.2 与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鉴别三者均可产生荧光色素,但铜绿假假单胞42℃时生长,后两者则不能生长。

3.5 操作步骤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3.5.2 鉴定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质控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见《质量管理程序》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病人,经抗生素治疗3-4日后,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要经常做抗生素药敏试验。

7.临床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以及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与肠道黏膜中,为条件致病菌。

当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等原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分类鉴定PPT课件

铜绿假单胞菌分类鉴定PPT课件
02
特性:具有产生水溶性色素的能 力,使培养基呈现特有的铜绿色 ,同时具有氧化酶阳性、触酶阳 性等生化特征。
生物学分类
01

细菌界
02

假单胞菌科
03

假单胞菌属
04

铜绿假单胞菌
生态分布与环境适应
分布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 、空气等,也常见于人体皮肤、 肠道等部位。
环境适应
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在多种环 境条件下生存,如低温、高温、 酸碱度变化等。
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
利用自动化仪器对细菌进行快速鉴定,通过检测细菌的生理 生化反应,结合数据库比对,确定细菌的种属。
免疫学方法
利用特异性抗体对细菌进行抗原检测,通过免疫反应的阳性 或阴性结果判断细菌种类。
分子鉴定技术
1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细菌的种属和种内亚型。
分子生物学分类
总结词
基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可以揭示不同铜绿假单胞菌之间的遗传差异,从而 进行分类。
血清学分型
总结词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表 面抗原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通过检测细菌表面抗原与特异性抗体 结合的反应,可以确定不同血清型铜 绿假单胞菌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分 类。
感染治疗与预防
感染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针对不 同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假单胞菌属菌落形态

假单胞菌属菌落形态

假单胞菌属菌落形态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细菌,通常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

以下是假单胞菌属常见的菌落形态特征:
1. 大小:假单胞菌属的菌落通常较大,直径可达1-2毫米。

2. 形状:假单胞菌属的菌落常呈圆形或半圆形。

3. 颜色:假单胞菌属菌落的颜色多样,通常为白色、黄色、橙色或绿色等。

4. 质地:假单胞菌属菌落质地较软,触摸时较松散。

5. 光泽:假单胞菌属菌落通常具有光滑的表面,呈半透明或透明状。

6. 边缘:假单胞菌属菌落的边缘较整齐,呈光滑或带状。

总体来说,假单胞菌属的菌落形态具有较大、圆形、多色、质地松散、颜色透明等特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假单胞菌属菌株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的菌落形态可能会略有不同。

因此,在鉴定假单胞菌属菌株时,需结合其他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参考范围】无【影响因素】无【临床意义】1.常见于医源性感染,以本属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最多见和致病力最强,是医院内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多发生于烧伤、囊性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患者,以及年老体弱、免疫力差的患者,感染多位于潮湿部位,可引起伤口感染、烧伤后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化脓性中耳炎、眼部感染(可导致角膜穿孔)等各种化脓性感染以及婴儿腹泻等,还可通过血源性感染导致心内膜炎、脑膜炎、脑脓肿、骨和关节感染等,且大多数心内膜炎需手术置换瓣膜,否则感染难以清除。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强,天然耐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复方新诺明,除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外,还与其外膜通透性低以及主动泵出机制等有关。

铜绿假单胞菌还常在感染的部位形成生物膜(BF),具有更强的抗生素抗性(与浮游细菌相比,形成BF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可提高10~1000倍)。

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常可见一种异常的黏液样形态的铜绿假单胞菌,这是由于其产生的大量多糖(藻酸盐)包围菌体所致,而藻酸盐的产生导致诊断、治疗的困难。

因此,临床上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常难以完全清除。

2.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可见于水和土壤中,都可作为咽部的正常菌群存在,是人类少见的条件致病菌,毒性较低,其中荧光假单胞菌能在4℃生长,是血制品的常见污染菌。

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旧称洋葱假单胞菌。

可从各种水源和潮湿表面分离到,能在某些消毒剂如铵盐、聚维酮碘、氯己定(洗必泰)等中生长。

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本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出现,可引起心内膜炎、败血症、肺炎、伤口感染、脓肿等多种感染,在慢性肉芽肿和肺囊性纤维化的患者中常引起高死亡率和肺功能的全面下降。

本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多敏感。

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也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旧称嗜麦芽假单胞菌、嗜麦芽黄杆菌等。

假单胞菌属检验方法

假单胞菌属检验方法

假单胞菌属检验方法
样品先在GVC增菌液中进行增菌,然后划线接种于PDA平板,挑选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及氧化酶试验。

如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再接种于卵黄琼脂平板和SS平板。

从卵黄琼脂平板上挑取卵磷脂酶阳性、并带有彩虹环的单个菌落,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获得纯培养物。

将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 Hugh-Leifson培养基,蛋白胨水,缓冲蛋白胨水,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糖发酵管及苯丙酸培养基,进行生化反应试验。

同时利用纯培养物进行血清分型鉴定。

初步鉴定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进行产毒培养和小鼠毒力试验,同时进行米酵菌酸
的测定
1
2。

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分离及其鉴定方法1

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分离及其鉴定方法1

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分离及其鉴定方法一.知识背景假单细菌的一科,是无核细菌。

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以极生鞭毛运动,不形成芽孢,化能有机营养,严格好氧假单胞菌假单胞菌属于,呼吸代谢,从不发酵。

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

此属有29种。

其中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

学习假单细菌有助于对冷鲜猪肉的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同时加强对革兰氏染色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冷鲜(1通过了解假单细胞的分离及其鉴定,了解微生物基本特征的异同点,从而分离出所需的特定细胞。

(2)通过假单细菌的分离方法从而掌握一类的原核生物分离方法。

学习假单细胞的鉴定方法,掌握原核生物的鉴定方法.(3)知道常见的细菌分离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法三.课堂报告的思路(1)从假单细胞的基本微生物特征入手,知道假单细胞的生物显微特征和培养特征。

(2)查阅冷鲜猪肉中常见的细菌和假单细菌的生长条件。

学习常见的细胞分离个鉴定方法。

找出假单细菌和其它细菌的异同点,完成分离。

(3)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完成对假单细胞的鉴定四.报告内容1冷鲜猪肉中常见的细菌假单细菌专性需氧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呈杆状或略弯。

菌体大小(0.5~1)×(1.5~4)微米。

具端鞭毛,能运动。

有些株产生荧光色素或(和)红、蓝、黄、绿等水溶性色素,不发酵糖类。

大多数菌的适温为30℃。

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8~70%。

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中。

目前已确认有29种,其中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热死环丝菌热死环丝菌生长在对数期的培养物细胞为规则不分枝的杆状,通常(0.6-0.75)um*(1-2)um。

它有单生、成对和短链,或伸长似长丝的链,并折叠成环,扭结成群,而此现象在田野环丝菌中未见报道。

田野环丝菌的24h培养物是由短的和长杆形菌组成,单个或成对生。

热死环丝菌的较老培养物杆菌趋向形成类球状,当再移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又可发育成为杆形。

不论杆形菌和球状菌都是革兰氏染色阳性,但部分细胞可能显示阴性。

假单胞菌——精选推荐

假单胞菌——精选推荐

事件曝光
编辑
2015年12月16日,北京清圣源牌桶装水再被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开通报,原因是在桶装水中检出了不允许检出 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产品将停止销售。
据《北京晚报》报道,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饮用水中铜 绿假单胞菌指标不合格,说明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原料水源受到污染;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不严,杀菌不彻底,从业 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饮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5]
假单胞菌
பைடு நூலகம்
假单胞菌 编辑
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为假单胞菌属,该菌为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无核细菌,以极生鞭毛 运动,不形成芽孢,化能有机营养,严格好氧,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此属有29种。其中 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见假单胞菌感染)。多分布于土壤和水中及各种植物体,有极强分解有机物的能 力,可以将多种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
项重要的进展不仅为假单胞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的鉴定和组合生物合成的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生物信息学基 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进展为以假单胞菌作为重要的宿主,利用基因工程,对假单胞菌相关基因簇进行重组. 突变和插入等修饰,开发相关抗肿瘤药物,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1]
常见种类
编辑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人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 炎、囊性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2]
荧光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rRNAI 群荧光DNA同源组,是植物根际最普遍的微生物类群,具有分布广,数 量多,营养需要简单,繁殖快,竞争定殖力强的特点。世界许多国家均有人报道分离到抗植物病害的荧光假单胞 菌,而且许多菌株能产生几种活性物质,抗多种植物病害。[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