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碗阳春面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一碗阳春面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材分析:《一碗阳春面》是一篇描写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文章。
通过讲述主人公在面条店品尝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字词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理解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阳春面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学生边阅读边勾画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字词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四、课堂讨论(1)文章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对一碗阳春面如此珍惜?(2)文章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如何体现的?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记字义。
2.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或爱情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一碗阳春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有了进一步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课堂讨论的时间安排有待优化,以便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字词句式讲解:师:同学们,文章中有哪些生字词你们觉得难以理解呢?生1:我觉得“萦绕”这个词我不太懂。
《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案主题:《一碗阳春面》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案准备:1. 教材:《一碗阳春面》故事文本2. 音频文件: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和朗读练习。
3. 笔记本电脑或黑板,用于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一碗阳春面》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阳春面有什么了解?你对这种食物有何感受?阅读理解:1. 请学生阅读《一碗阳春面》故事文本,并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让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人物。
文学欣赏:1. 请学生阅读故事中的精彩描写,如描写阳春面的味道、店主的善良等。
2.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描写,了解作者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表达对阳春面和人性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性和真善美等主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写作创作:1. 给学生展示一些阳春面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幅图片,用诗歌、故事、描写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阳春面的感受。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3. 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回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推荐其他与食物相关的书籍或电影,让学生进行阅读或观影,并进行讨论和写作创作。
2.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有关阳春面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评价方式:1. 学生的读书笔记、参与讨论和思考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一碗阳春面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一碗阳春面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碗阳春面》又译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为在它朴实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碗阳春面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一碗阳春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主人公面对艰难毫不屈服的精神,以赤诚热烈的心胸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
(二)抓住“吃面”的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并体味这样安排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分析:《一碗阳春面》有写实和写虚的双重含义。
写实,指它是全文的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虚指它的象征意义:“阳春”有蓬勃向上的意思,在大年夜吃阳春面,寄托了吃面的一家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
故事情节中包含有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二)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和主题各是什么?分析:主要人物是母子三人,主要情节是四次吃阳春面。
主题是根据人物和情节概括的。
小说歌颂了在逆境中顽强、团结、奋争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
(三)本文的结构和思路是怎样的?分析: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写母子三人第一次到面馆吃阳春面的场景。
这部分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第二部分:从“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到“这一天,……送走了”,写第二次吃阳春面,场面依旧。
这部分情节激发了读者进一步的好奇心,是“蓄势”部分。
第三部分:从“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到“老板和老板娘……目送着他们远去”,写第三次吃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面却变成两碗。
这细小的变化是继续“激疑”和“蓄势”。
当读者的好奇被进一步撩起来,按捺不住时,小说才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道出其中原委。
而两碗面表示母子三人的境况有所转变,读者的“好奇”也变为“关切”。
第四部分:从“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到“二号桌也因此而名声大振”,写母子三人虽没有来,“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碗阳春面》这篇文章,了解和感受主人公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取启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困境中的乐观与坚强。
2. 文章情节: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与家人、朋友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度过难关。
3. 文章结构:引言困境乐观面对亲情友情结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和情节,感受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启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主题和情节,分析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和主人公,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文章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讨论自己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乐观和坚强。
4. 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互相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文章主题和学生们的讨论,强调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强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困境的作文,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书面测试,评估学生对文章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面对生活困境的态度和策略。
七、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一碗阳春面》的原文。
2. 参考资料: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3. 作文纸张:用于学生书写作业。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文中的线索和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情感和作品主题。
2、学习通过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的鉴赏方法。
3、感受小说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懂得相互帮助、不轻易向命运屈服、勇于迎接挑战。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论亲疏,都需要相互的理解与包容。
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选取了在北海道一家面馆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四个大年夜里,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通过他们在遭受厄运后仍然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迎接磨难、相互扶持、最终度过难关的经历,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并传达出社会的温暖和人间温情。
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中充满温暖的小说。
本文语言较为浅易,学生阅读难度不大,惟其如此,教学上反而不易处理。
因此,可以从寻找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入手,来梳理文章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再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以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为抓手,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细节。
难点:理解小说的主旨。
说明:作为对一篇小说的鉴赏,我们可以从对人物的描写入手,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作者在描述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的.经历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和外貌描写既相似又略有变化,把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栩栩如生,如能仔细体会,对领会作品的主旨帮助很大。
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不仅包括对母子三人的描写,还包括对面馆老板夫妇的描写。
这两个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作品主题所反映的内涵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的层面。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请同学回忆一次自己与家人在外吃饭的经历。
学生谈论,回忆或温馨甜蜜或痛苦伤感。
让学生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基点来理解文章中母子三人的吃面经历,比较容易使学生进入母子三人的情感体验中,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1)请同学概述小说内容。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一碗阳春面》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合作交流等方面。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彼此的不足,从而促进共同成长。此外,我还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一碗阳春面》的基本情节,把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要素,分析文本的结构和叙事技巧。
2.学习并掌握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汇、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细读和品析能力,学会从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
4.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课文朗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会以一段关于亲情的小故事作为开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碗阳春面》。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和父母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亲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课文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语文第九课 一碗阳春面
十五一碗阳春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主人公面对艰难毫不屈服的精神,以赤诚热烈的心胸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
(二)抓住“吃面”的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并体味这样安排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分析:《一碗阳春面》有写实和写虚的双重含义。
写实,指它是全文的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虚指它的象征意义:“阳春”有蓬勃向上的意思,在大年夜吃阳春面,寄托了吃面的一家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
故事情节中包含有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二)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和主题各是什么?分析:主要人物是母子三人,主要情节是四次吃阳春面。
主题是根据人物和情节概括的。
小说歌颂了在逆境中顽强、团结、奋争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
(三)本文的结构和思路是怎样的?分析: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写母子三人第一次到面馆吃阳春面的场景。
这部分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第二部分:从“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到“这一天,……送走了”,写第二次吃阳春面,场面依旧。
这部分情节激发了读者进一步的好奇心,是“蓄势”部分。
第三部分:从“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到“老板和老板娘……目送着他们远去”,写第三次吃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面却变成两碗。
这细小的变化是继续“激疑”和“蓄势”。
当读者的好奇被进一步撩起来,按捺不住时,小说才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道出其中原委。
而两碗面表示母子三人的境况有所转变,读者的“好奇”也变为“关切”。
第四部分:从“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到“二号桌也因此而名声大振”,写母子三人虽没有来,“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
这是第二次蓄势,令读者更加关心主人公们的命运。
第五部分:从“时光流逝,年复一年”到结尾,写时隔十年,母子三人重返北海亭面馆,第四次吃阳春面的场面。
《一碗阳春面》教案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 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心情、 身份、时代相适应。 媒体信息呈现说明: ⑨ 切换到本屏,出现文本内容的图片 ⑩ 鼠标点击超链接的内容可跳转到相应的新窗口 教学策略建议:
软件名称 知 识 点
《一碗阳春面》 教案 坏境描写 概念
使用对象 知识点序号
高中二年级 学生 3.3 理解 综合 稿本作者
郑远丽(学号: 200501210141) 应用
内容 事实 √ 分类 问题解决
原理
教学 知道√ 目标 分析
评价
目标阐述 了解小说作品的三要素之三——坏境描写 媒体信息选择与内容: 文本:
软件名称 知 识 点
《一碗阳春面》 教案 人物形象 概念
使用对象 知识点序号
高中二年级 学生 3.1 理解 综合 稿本作者
郑远丽(学号: 200501210141) 应用
内容 事实 √ 分类 问题解决
原理
教学 知道√ 目标 分析
评价
目标阐述 了解小说应该具有的三要素之一 ——人物形象 媒体信息选择与内容: 文本:
《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知识结构
课 前 欣 赏 作 者 简 介
歌词 MTV 欣赏
作者生平及作品
一 碗 阳 春 面
小 说 要 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课 文 分 析
标题含义 故事情节 情节结构 主要人物 社会坏境 言语描写 疑点解析 主题思想
《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碗阳春面》教案《一碗阳春面》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碗阳春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细节,理解小说的主旨。
2、感受小说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3、懂得艰苦奋斗,投入生活,迎接挑战等品质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三、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旨四、教学设想:考虑到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准备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主旨的把握,细节的欣赏,均由学生来完成,课堂的节奏主要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来控制。
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文意、鉴赏细节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懂得艰苦奋斗,投入生活,迎接挑战等品质的意义。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手段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七、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阅读小说,复述故事。
(三)讨论主旨(四)欣赏细节(五)联系自己,感悟生活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
的确,“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人来说是这样的,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呢,也是这样的。
当厄运袭来时,这个家庭该怎么样面对?我们旁人对于不幸的家庭又该怎样对待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一碗阳春面》。
1、请学生复述4次吃面的场景2、从这几次吃面的场景,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什么变化?3、第68自然段—第73自然段,“二号桌”变成了“幸福的桌子”,文中的“幸福”,你是如何理解的?“幸福的'桌子”是由谁打造的?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知道了什么?1、“阳春面”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找出与之相关的细节,它起什么作用?2、题目去掉“一碗”,就叫“阳春面”可不可以?谈谈看法。
通过“一碗”阳春面,联系自己的生活,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翻开书本到第50页,并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一次:母子三人吃面时略带怪异的行为第二次:母子三人同吃一碗面,时间、地点、交谈相同。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和烹饪技巧。
2. 通过讲述、演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美食、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背景及文化内涵。
2. 一碗阳春面的食材准备与处理。
3. 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步骤与技巧。
4. 阳春面的食用礼仪与品尝技巧。
5. 家庭实践:制作一碗阳春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阳春面的烹饪技巧与口感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和烹饪技巧。
2. 演示法:现场演示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一碗阳春面。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要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一碗阳春面的食材准备与处理。
3. 演示环节:现场演示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过程。
4.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一碗阳春面。
5. 品尝与评价: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一碗阳春面,相互评价。
7. 家庭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制作一碗阳春面,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讲述“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背景及文化内涵。
2. 学生能掌握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并独立完成制作。
3. 学生了解阳春面的食用礼仪与品尝技巧,能够在家庭实践中得到体现。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制作步骤、食材图片等。
2. 食材:面条、鸡蛋、蔬菜、肉类等。
3. 烹饪工具:锅、碗、筷子、刀具等。
4. 教学视频: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过程。
八、教学步骤1. 讲述“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及文化内涵。
2. 讲解一碗阳春面的食材准备与处理方法。
3. 演示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4.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一碗阳春面。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碗阳春面》,感受主人公面对困境的坚韧精神和乐观态度。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珍惜和感恩。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主人公面对困境的坚韧精神和乐观态度。
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一碗阳春面》。
2. 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3. 教学PPT。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一碗阳春面》的作者和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分享阅读心得。
4.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乐观态度,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精神?6. 总结感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馈: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9.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增强阅读体验。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共情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碗阳春面》,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思考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碗阳春面》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培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一碗阳春面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3.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4.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困难。
6.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让大家共同学习。
7. 小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积极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感悟的作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3.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启示。
七、教学资源:1. 课文《一碗阳春面》的文本。
2. 与课程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3. 学生作文样本。
4.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故事背景,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碗阳春面教案一碗阳春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阳春面的起源和特点。
2.能够学习制作阳春面的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阳春面的起源和特点。
2.学习制作阳春面的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阳春面的材料:面粉、瘦肉、葱、生姜、鸡精、酱油、食盐。
2.厨具:锅、笊篱、面杖、刀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尝试过阳春面,并展示阳春面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制作阳春面的兴趣。
Step 2 了解阳春面的起源和特点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阳春面的起源和特点。
简要叙述阳春面起源于广州,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特色面食。
阳春面汤清淡透明,面条劲道爽滑,配料简单,主要有瘦肉、葱、姜等。
阳春面的名字来源于每年的3、4、5月份,阳光明媚、春光明媚,人们在这个时候吃上一碗阳春面,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Step 3 学习制作阳春面的步骤和技巧1.制作面团a.将适量的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b.用手揉搓面团至面团光滑细腻。
c.将面团放置一边放醒。
2.准备面条底a.将瘦肉洗净切丝,葱姜切末备用。
b.锅中加水烧开,放入切好的瘦肉丝焯水,捞出备用。
c.锅中加适量油,倒入切好的葱姜炒香。
d.倒入焯水过的瘦肉丝翻炒均匀。
e.加入酱油、鸡精、食盐调味,煮2-3分钟。
3.制作面条a.将面团擀成薄片。
b.将擀好的面片切成细条,放到盘子中。
c.锅中加水烧开,放入切好的面条,煮熟。
d.捞出面条,放入冷水中漂一下,使面条更爽滑。
4.装盘a.将煮熟的面条放入碗中。
b.倒入炒好的面条底,淋上面汤。
c.撒上葱末,阳春面即成。
Step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Step 5 品尝分享等学生制作好阳春面后,让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阳春面,并在小组内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巩固与拓展通过制作阳春面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阳春面的起源和特点,还掌握了制作阳春面的步骤和技巧。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导与导入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2. 通过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亲情、友情和感恩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2. 故事中传递的亲情、友情和感恩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一碗阳春面的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亲情、友情和感恩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碗阳春面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一碗阳春面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一碗阳春面的好奇心。
2. 讲述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一碗阳春面的文化背景。
3. 分享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传递的亲情、友情和感恩的主题。
4.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亲情、友情和感恩的理解和经历。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亲情、友情和感恩的重要性。
第二章: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一碗阳春面制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准备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和故事,激发学生对一碗阳春面制作方法的兴趣。
2. 讲解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一碗阳春面的制作过程。
3.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制作一碗阳春面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4.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一碗阳春面的制作方法。
5. 学生完成一碗阳春面的制作后,进行分享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碗阳春面》教案
《一碗阳春面》教案《一碗阳春面》教案《一碗阳春面》教案1教学目的:品味小说细节,体会小说主旨;通过细节的品味,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感受小说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学习主人公面对艰难毫不屈服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吃过阳春面吗?这是怎样的一种面呢?一碗清汤、一把面条,撒上一小撮葱花,浇上几滴麻油,就是这么一种非常普通的面食。
吃阳春面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如果在大年夜,一家人特地赶到面馆,只要那么“一碗”阳春面时,就不由得不让人引起强烈的关注了。
日本的北海亭面馆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大年夜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一碗阳春面》。
二、梳理情节:1、提问:⑴本文一共写了几次吃面的情景?⑵由一碗到三碗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什么?⑶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何特点?明确:⑴第一次吃面母子三人为什么合吃一碗面?孩子的父亲为什么没有来?这一情节使读者的好奇心顿起。
⑵第二次吃面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三个人,同样的打扮,同样的行为,更让人好奇,这母子三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一情节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原委,这从小说的构思的角度来说,就叫蓄势。
⑶第三次吃面读者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可“去脉”如何呢?这可敬的母子三人通过积极奋斗会换来美好的明天吗?人们对母子三人的命运由好奇转为同情、关注,可在以后的十多年里,这母子三人始终未再出现。
那么,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还会来吗?小说至此再一次蓄势,为第四次吃面——高潮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⑷第四次吃面母子三人终于重返北海亭面馆,这时他们已经完全战胜了厄运。
小说在欢笑的高潮中戛然而止。
2、小结:本文以母子三人吃阳春面为线索,将各部分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小说的每一部分作者都精心构置了悬念,不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当读者的好奇心被撩拨到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原委,同时又引起了读者的同情,更加关注母子三人的命运,从而又造成了悬念,再一次蓄势,最后母子三人终于完全战胜了厄运。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一碗阳春面》教案,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一碗阳春面为线索,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通过讲述故事、探讨文化、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1.3 教学对象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了解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制作方法和食用习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一碗阳春面中发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实践、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一碗阳春面的相关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碗阳春面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2 讲解一碗阳春面的起源、制作方法和食用习俗,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4.3 小组讨论:从一碗阳春面中发现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4.4 实践操作:学会制作一碗阳春面,并体验食用习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一碗阳春面的认识和体会。
5.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互相借鉴、提高。
5.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组织一次以“传承中华美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6.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传统美食,增进亲子关系,感受家庭温馨。
6.3 开展“我心中的美食”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美食的热爱,锻炼写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7.1 搜集关于一碗阳春面的故事、传说和文献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作练习:请学生以“我的家庭故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如细腻的描写、生动的对话等,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2.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背影》等,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3.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情感。
4.情节结构解析:梳理课文情节,分析其结构,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5.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亲情、家庭观念等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下为具体步骤: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对比分析、赏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5.重视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亲情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
6.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讨论主题:给出讨论主题,如“课文中的亲情表现”、“人物性格分析”等。
3.讨论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
4.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成员补充发言,共同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高中语文高一语上册《一碗阳春面》教案、教学设计
一碗阳春面说课稿及教案人教版
在教学效果方面,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上是积极的。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也有所提升。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一碗阳春面》的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首先,我意识到在课堂上,我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我应该更多地采用互动探究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3. 思维品质: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新方法。
5.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感恩之情。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知识和新概念有一定的探索欲望。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对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一碗阳春面
《一碗阳春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和作品主题。
2、通过协作学习,感受小说所体现的人间温情,领会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不轻易向命运屈服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揣摩有表现力的词语,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细节。
难点:理解“阳春面精神”。
三、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PPT)、音频四、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不能做充分的预习,学生的具体情况无从知晓。
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初、中、后各个环节充分预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首先,学生对文本进行自由的阅读,获得原始的阅读印象,并产生初步问题;然后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借助对文章细节的品味,真正进入这个美的世界,落实教学重点;借助对文章标题的质疑和探究中,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迁移,把文本美的思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是中午11点多给大家上一碗阳春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课文。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请同学概述小说内容。
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大量债务。
为还债,母子三人大年夜也只能合吃一碗阳春面。
在三人的努力奋斗互相支持下,十多年后,债务终于还清。
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文章虽然较长,但文字较浅显,对于概括故事情节难度不大,只要注意文字的简洁即可。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交流感受,锁定目标说说读完后印象深刻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学生结合细节交流掌握学生在原始状态下的阅读状况,关注学情。
也是为理解主题作准备。
细读品味,深入研讨母子三人和店主夫妇没有深入交流,但他们都能感受到彼此高贵的品质,他们母子三人的品质主要是母亲的语言,四次吃面发问言词的细微变化;母子学习通过外貌、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和处境。
落实教学重点。
是如何感受到的?三人的衣着打扮及其变化,感受到母子三人虽处困境但团结、不屈的精神。
一碗阳春面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一碗阳春面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碗阳春面》又译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为在它朴实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碗阳春面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一碗阳春面》教案学习目标:从人物入手,采用角色沉浸法通过细节品味人性美、和睦美。
学习难点:体会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沉浸,有情节才感人;体验,有细节才动人;品味,人物的人性美、和睦美用“阳春面”直接导入。
把母子三人的故事按时间顺序以弟弟口吻讲给大家听?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5节——第67节。
检查阅读效果:写作范围是“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写“一碗阳春面”这个故事,不跑题吗?分组进行角色问答——1.先向“母亲”提问预设可能提出的主要问题:☻吃面时间为什么选择这么晚?品读语言:……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除了数量变化之外,句式有什么特点? 省略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品味母子三人的至情:长辈对晚辈怎么样,从课文哪里能看出来?晚辈对长辈怎么样,从课文哪里能看出来?3.向老板夫妇提问预设可能提出的主要问题:☻为什么三次提及“预约席”?2号桌怎么成了“幸福的桌子”?☻怎样理解两次流泪?二、体会,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1.母子三人感动我,是因为。
典型细节:头碰头+一齐点头+互相握着手。
2.老板夫妇感动我,是因为。
备用探究题:有人说,本文题目中还蕴含了“团结、努力、奋争”的阳春面精神。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3.结合文本谈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备用策略: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就用图示引导和睦相处需要人与人之间学会尊重、感谢和激励。
4.请你写一推荐语,把这篇小说推荐给朋友。
备用策略:出示教师的推荐语。
备用探究题:有冲突的小说更值得看,有人认为本文没有冲突,你怎么看?5.请你提一个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可以参考的角度有“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细节、冲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碗阳春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从细节入手把握人物,品味人性美、人情美。
学习难点: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沉浸,有情节才生动;体验,有细节才动人;品味,人物的人性美、和睦美
用“阳春面”直接导入。
谁知道什么样的面是阳春面?为我们介绍一下。
课文分析
(一)把握情节。
1、谁能把把母子三人的故事按时间顺序以弟弟口吻讲给大家听?
2、全文共有几个吃面的场面?
四个。
(二)关注细节,把握人物。
3、请同学首先填写关于“母子三人”的相关内容。
时间碗数衣着语言神
情
第一次第十
一点
年
一碗子:崭新运动服
母:短大衣
…唔……阳春面…一碗……怯
生
生
第二次第十
二点
年
一碗母:短大衣……唔……一碗阳春面……
第三次第十
三点
年半
两碗子:中学生制服旧外
套
母:短大衣
……唔……两碗阳春面……怯
生
生
4、分析:
通过母子三人每一次出场的相关描写,你了解到哪些文字背后的内容呢?
表格里面的信息,让你对这母子三人有哪些了解呢?
(注意:前三次的些微差异和第四次的巨大转变。
)
讨论: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家境窘迫
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后者与前者对比,突
出母亲对儿子的爱。
持续不变的衣着体现了在困境中的苦苦挣扎,
母子三人刻苦顽强,团结勇敢。
品读语言细节差异,省略号的变化说明一家人已从难为情变得自信从容。
生活状况好转,终于迎来幸福。
5、总结:
生活状况的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体现出母子三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刻苦奋斗、彼此关爱、团结、坚韧。
6、回归文本:
从第一次吃面到最后一次经过了整整14年,母子三人没有被困难击倒、没有被生活压垮,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创造了属于他们幸福生活。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回到那个最初的大年夜,一起回头看一看,当初不但经历了丧亲之痛而且处于生活重压下的一家三口。
(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
经过了14年努力,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一家三口又是怎样的一番摸样呢?
(老师范读最后一次吃面。
)
6、请同学填写关于老板的描写。
问:14年让当年怯生生躲在母亲身后的小男孩成长成了有为的社会精英,当年怯生生的母亲回归从容优雅。
那这次一家三口究竟为何而来?仅仅是为了吃一碗面吗?
二号桌面的份量面的价格
老板
夫妇
第一次靠近暖气一份半150元
第二次依然如故一份半150元
第三次预约席三份150元
第四次预约席
7、分析:
店主夫妇不仅仅天性善良、对身处逆境的人充满同情和关注,更是对他们的人格发自内心的尊重。
8、总结主旨:
小说通过母子三人四次去北海亭面馆吃面的故事,
赞美了母子三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刻苦、团结、友爱、坚韧,
赞扬了店主夫妇对逆境中的人们所给予的同情、鼓励和尊重,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热烈礼赞。
(三)细节描写定义及作用。
定义:指对人物、事件的某个局部特征所做的具体刻画。
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刻画人物②推动情节③深化主旨
(四)作业:
片段写作练习:
十四年后的北海亭面馆中,如果你也是当时在场的一位顾客,你会怎样描写这个场景呢?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眼中的这次重逢,字数500。
【板书设计】
细节------- 人物------- 主旨
母子三人:刻苦奋斗、团结
友爱、坚强
老板夫妇:善良、尊重
同情、关心---鼓励
【课后思考】
1,语文教学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课前学生无事,上课老师急死,课后学生忙碌.这种现象的后果可能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相脱节,学生的所学和所用相背离.因此,我们能否让学生课前忙碌一点,课上动起来,课后轻松一点,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读写结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的好处,对学生未来的技能发展的帮助,我以为,是毋容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以"读"来带动"写",以"写"来促进"读",真正使学生在读写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而安排片段写作作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