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 第13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word版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基础复习:13章力和机械 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复习提纲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1.弹簧、锯条、橡皮筋、直尺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称为 。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作 。
3.弹簧测力计(1)原理: 。
(2)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观察测力计的 ,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 。
②使用前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
若不指零点,要进行调零。
③使用前要 ,看弹簧能否自由伸缩。
(避免因锈蚀而卡住)④使用过程中,要使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 上(称重力物体要 ,测水平力要使弹簧测力计 )。
不能使弹簧、指针、挂钩、弹簧下端的金属片与外壳发生摩擦。
(3)读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取决于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力的大小。
4.如图1的装置中,甲物重9N ,乙物重6N ,甲、乙两物均保持静止状态。
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用手拿住甲让系统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用手拿住乙让系统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13.2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叫做 。
2.重力: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 ,重力的受力物体:3.重力的大小叫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 成正比,这个比值用符号 来表示,该比值等于 ,物理意义是 ,若题目有说明粗略计算时,可取 。
重力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球球心)。
应用(见课本57页图13.2-6): ——利用重力的方向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砌的墙是否竖直。
5.重力的作用点: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 。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 甲 乙 图16.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请画图举例说明:13.3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做(或有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初三物理知识梳理(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一)弹力弹力1.弹性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的特性..2.弹力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而产生的力..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否则会使弹簧损坏..3.产生条件产生条件::(1)(1)两个物体相互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2)有有弹性形变.4.日常生活中有些形变我们观察不到日常生活中有些形变我们观察不到((比如比如::书放在桌子上书放在桌子上,,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形变桌子都发生了形变)),如何利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微小形变如何利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微小形变??(1)手捏厚玻璃瓶手捏厚玻璃瓶;; (2)轻按桌面轻按桌面5.5.我们平时所说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他们实质上都是弹力他们实质上都是弹力..(二)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3. 原理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对于完全相同的弹簧对于完全相同的弹簧,,弹簧的拉力大小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成正比..4. 构造构造::弹簧弹簧、、指针指针、、刻度盘等刻度盘等..5.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使用前 ①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便于读数②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没有若没有,,需调零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时①测力时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②②测量时,所测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所测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以免损坏③读数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二、重力重力1. 重力是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的一种力都受到的一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就是重力而受到的力就是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可写为G=mg ,比值g 约为9.8N/kg 9.8N/kg,,其物理意义为质量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3.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近似的指向地心.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重锤线可用于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面是否水平..4. 对于整个物体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好像它作用于物体的一个点上重力作用的表现好像它作用于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5. 在地球上在地球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都可以达到测量物体质量的目的目的..在太空中,弹簧测力计和天平均不能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月球上,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三、摩擦力摩擦力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差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 产生条件产生条件::a.a.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面相互挤压接触面相互挤压、、差生形变差生形变,,有弹力有弹力b.b.接触表面粗接触表面粗糙c .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以上是摩擦力产生的必需条件需条件,,三者缺一不可.3. 摩擦的分类:a.滑动摩擦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动时产生的摩擦..b.滚动摩擦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动时产生的摩擦..c .静摩擦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保持相对静止,相互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产生的摩擦..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有关,,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5.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变摩擦力的大小可变,,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相等((二力平衡,),方向与物体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6.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变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有益摩擦摩擦::增大压力大压力、、增大粗糙程度程度、、变滚动为滑动.b.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减小压力小压力、、减小粗糙程度程度、、使接触面分离、变滑动为滚动.7.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直线运动拉动物体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该方法的原理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8.爬杆和滑竿、传送带、自行车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测量方法的改良.四、杠杆1.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臂、阻力、阻力臂.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为支点a.a.确确定支点O:假设杠杆发生转动,杠杆上相对静止的点即为支点b.适当的延长或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长力的作用线,,延长线用虚线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c.从支点支点 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d.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记.归纳:一找支点动时,,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F1l1=F2l2.4.杠杆的分类和应用:)个以上)种类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2个以上羊角锤起子撬棒独轮车刹车闸省力杠杆L1 >L2省力但费距离滑轮钓鱼杆筷子理发剪刀镊子起重费力杠杆L1 <L2费力但省距离机踏板前臂等臂杠杆L1 =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五、其他简单机械1. 定滑轮和动滑轮比较 分类定滑轮动滑轮 定义 在工作中在工作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在工作中在工作中,,轴随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实质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变力的 方向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2. 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它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改变力的大小变力的大小))3. 滑轮组中,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拉力便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F 拉=G 物/n (忽略滑轮重力及轮、绳摩擦摩擦););F 拉=(G 物+G 动)/n (忽略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力重力))4. 滑轮组组装原则原则::奇动偶定‘;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奇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动滑动开始绕线,若承担重和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定滑轮开始绕线.5. 动滑轮个数的判断方法方法::当需要n 股绳承担重物时重物时,,需要动滑轮个数为个数为::a.a.((n -1)/2 (n 为奇数)b. n /2 (n 为偶数)。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 第13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word版
(8)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动滑轮和绳的重力、减小摩擦、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
(9)根据,可以推出,可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只要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绳子的拉力F,数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n,也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这样就不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子移动的距离s了。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把两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1J。
4、功的计算公式:W=FS
使用公式时要注意:
①各量的单位:W用J,F用N,S用m;②其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可见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二、功率(用字母P表示)
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其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实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可以通过物体下落时对其它物体的破坏力显示出来,比如让一个铅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到松软的地面上,观察比较地面凹陷的程度,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让两个质量不同的铅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到松软的地面上,观察比较地面凹陷的程度,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5、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时,一定要把其中的两个决定因素同时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比如正在喷洒农药的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原因是虽然速度不变,但是其质量减小。
6、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在没有任何摩擦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若动能减小多少,势能会增大多少,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例如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机械能守恒。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归纳:
1. 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因其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使用公式K = 1/2mv²来计算,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3. 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可以使用公式PE = mgh来计算,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摩擦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系统中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但总量不变。
5. 机械能转化:机械能可以通过力做功来进行转化。
当力做正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当力做负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6. 机械能和功率的关系: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可以使用公式P = W/t来计算,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机械能与功率之间有关系,可以使用公式P = ΔE/Δt来计算,其中P表示功率,ΔE表示机械能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7.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许多物理现象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弹簧的弹性势能、滑雪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转化、机械振动的能量交换等。
这些是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初三物理十三十四章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十三十四章复习提纲初三物理十三十四章复习提纲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九年级物理13章到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3章到知识点13章知识点复习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与力、运动有关的知识,其中包括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九年级物理学第13章的重点知识,以确保我们对这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没有丢失。
以下是我们将要提及的几个知识点:1.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在被压缩或拉伸时所产生的力,它遵循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缩或伸长量成正比,且方向与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2. 弹簧弹簧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弹性势能的物体。
根据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弹簧可以分为螺旋弹簧和拉力弹簧。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被广泛用于制作测力仪、避震系统等。
3. 弹性势能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它们会储存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弹性常数和伸长或压缩的量。
弹性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弹性势能=0.5×弹性常数×伸长或压缩量的平方。
4.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阻止物体开始移动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间的粗糙程度。
滑动摩擦力则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表面间的粗糙程度成正比。
5.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 F=ma。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所有的力都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且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的大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7. 阻力阻力是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和形状。
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运动时,阻力也被称为流体阻力。
8. 功率功率是描述工作效率的物理量,它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工作÷时间。
初中物理十三章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十三章归纳总结首先,给大家列举一下初中物理的十三章内容,依次为:机械基础、机械力与压力、浮力与密度、空气与液压、热学基础、传热与物态变化、声学基础、光学基础、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凸透镜与放大器、电学基础和电路基础。
每一章节都包含了各自独特的内容和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章节进行归纳总结。
一、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是物理学的入门章节,主要介绍了力、质量、速度等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机械力与压力机械力与压力是机械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牛顿三定律、弹力、摩擦力等概念和定律,还包括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受力的特点和如何计算压力。
三、浮力与密度浮力与密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章介绍了物体浮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浮力与密度对物体浮沉性质的影响。
四、空气与液压空气与液压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气体和液体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气压、气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中的压强传递和液压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气压环境下气体和液体的行为。
五、热学基础热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也是了解能量转化的关键。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热与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和热传递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热学与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六、传热与物态变化传热与物态变化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关乎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热的传递方式。
本章介绍了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以及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汽化等物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状态变化与热的关系。
七、声学基础声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内容,涵盖声音的性质和特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以及声音的强度和音调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
八、光学基础光学基础是物理学中光的基本性质和现象的研究,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知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课)》讲学稿
人教版《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课)》讲学稿教务签发: 发放时间: 年 月 日 讲学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13章 力和机械 复习◆学习目标:1、形成知识结构(如右图所示)2、重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 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设计滑轮组。
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
◆预习•导学 1.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 .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 .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 .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2.如图13-FX-1,某同学用40N 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 、40N B 、30N C 、10N D 、70N3.(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3-FX-2第一次实验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上图是某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 ,杠杆上每一格长5cm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其中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
◆预习反思——如何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解题关键是:阻力×阻力臂(即F 2L 2)为一个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如图13-FX-3,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1. 叫弹性,叫塑性。
2.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物体的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弹力产生的条件:○1○23.弹簧测力计:(1)测量的工具。
(2)原理是。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首先要看清_______和_______,还要检查指针_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__________。
○2若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应先。
○3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或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
第二节、重力1.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用字母表示,苹果受到了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叫。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成比,其公式为,g= ,物理含义:。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的。
重垂线的原理:(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要用来确定。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第三节、摩擦力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包括、、○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
因此,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有关。
4.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①②。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_ ②③④。
第四节、杠杆1.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 ): ;○2动力( ): ;○3阻力( ): ;○4动力臂( ):从到的距离;○5阻力臂( ):从到的距离。
3.力臂的画法:一、二、三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水平或(2)○1为什么要将杠杆调至水平平衡?○2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3为什么支点要选择杠杆的中点?○4为什么要多次实验?○5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公式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至二十二章必背知识点
第十三章 内能1.分子运动论(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种类。
同一物体同一状态下物体内能变化的标志是温度的变化。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
7.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8.比热容(c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9.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10.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1.水的比热容是:c 水=4.2×103 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J 。
12.热量的计算:① Q 吸=cm(t-t 0)=cm △t 升 (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 (千克·℃);m 是质量;t 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 放 =cm(t 0-t)=cm △t 降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关于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A.不管物体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湿毛巾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降温,内能减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正确;D.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A.比热容较小B.比热容较大C.密度较小D.密度较大答案:AA B.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 D.密度是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的大小与升温快慢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陕西秦岭以南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如图为一杯陕南富硒绿茶,茶叶翠绿,茶香袭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B.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绿色的茶叶吸收绿光D.茶香袭人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热茶暖手是把热茶的热量传递给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错误;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色的茶叶是因为茶叶反射绿光,故C错误;D.茶香袭人是扩散现象,是因为茶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十四章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作用点——重心:☆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3、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4、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5、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功知识点整理
功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在物理学中,功是指力对物体所做的作用量,是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学习功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功 = 力× 移动的距离× cosθ。
其中,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移动的距离是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θ是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功的单位和量纲: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如果力的单位是牛顿(N),移动的距离的单位是米(m),那么计算出的功的单位就是牛顿·米(N·m)或焦耳(J)。
3.功的正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表示力是做正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表示力是做负功或者是受到的阻力。
4.做功的条件:要做功,就必须有作用力并且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
5.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动能=1/2×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的平方。
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弹力的作用下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势能=1/2×弹性系数×弹性变形的平方。
6.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的总能量不会改变,只会互相转化。
因此,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机械能的改变。
7.功和机械能的应用: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电力、热力学等。
在机械学中,可以利用功的概念来计算机械装置的效率和力的大小。
在电力学中,可以利用功来计算电力的消耗和传输。
在热力学中,可以利用功来计算热力系统的效率和能量转化。
以上是关于功和机械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和理解能力。
《功和机械能》初三物理复习提纲
《功和机械能》初三物理复习提纲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有关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资料,欢迎大家参阅!《功和机械能》初三物理复习提纲一、功1、力学中的功做功的含义: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注重: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 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功的原理的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旧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我们做题碰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
第13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机械功(用字母W表示)
1、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把两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1J。
4、功的计算公式:W=FS
使用公式时要注意:
①各量的单位:W用J,F用N,S用m;②其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可见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二、功率(用字母P表示)
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其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公式:
3、功率单位:
(1)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功率单位的专门名称是瓦特(W),1W=1J/s,1W有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1J。
(2)常用单位:千瓦(kW),毫瓦(mW)
(3)换算关系:1kW=103W,1W=103mW。
4、在公式P=W/t中,各量选用的单位:功率P用W(瓦),功W用J(焦),时间t用s(秒)。
对于匀速运动可用P=Fv,各量使用的单位:功率P用W(瓦),力F 用N,速度v用m/s
5、由公式P=W/t可知,功率跟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分析功率的变
化时,两个因素不能顾此失彼。
比如“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的说法错误,原因是做功时间不确定。
三、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1、有用功和额外功:
(1)有用功:有实用价值的功叫有用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没有实用价值,又不能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
(3)导致做额外功的因素:一般有机械自重和各种摩擦。
2、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总和叫总功,用W总表示,则W总=W有+W额外
3、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表示。
计算公式
4、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
(1)实验器材: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子移动的距离S
(3)实验原理: (因为W有=Gh和W总=FS)
(4)实验步骤: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钩码,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不变。
(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各种摩擦、提升重物的重力。
(6)绕线的方法和重物提升的高度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用同一套滑轮组提升的重物重力增大时,机械效率变大。
(8)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动滑轮和绳的重力、减小摩擦、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
(9)根据,可以推出,可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只要测出物体的
重力G和绳子的拉力F,数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n,也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这样就不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子移动的距离s了。
5、沿斜面拉物体时的机械效率,其中的F是沿斜面方向的拉力;L是
斜面的长;G是沿斜面所拉物体的重力;h是斜面的高度。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总功中有用功所占的百分比。
可见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功率与机械效率二者互不影响。
四、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各种能量的单位都是是J
2、知识结构: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
(2)判断动能大小的方法:比较小球推动木快的距离,木块被推的越远,
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3)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需保持质量不变,为此可用一个小球,
让它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比较两次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其中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目的是改变小球的速度。
(4)要探究动能与的质量关系,需保持速度不变,为此可用质量不同的
两个小球,让它们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比较两次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其中让不同小球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让两个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5)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4、探究重力势能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也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可以通过物体下落时对其它物体的破坏力显示出来,比如让一个铅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到松软的地面上,观察比较地面凹陷的程度,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让两个质量不同的铅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到松软的地面上,观察比较地面凹陷的程度,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5、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时,一定要把其中的两个决定因素同时
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比如正在喷洒农药的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
速飞行,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原因是虽然速度不变,但是其质量减小。
6、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在没有任何摩擦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若动能减小多
少,势能会增大多少,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例如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