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专题二 高频考查的文言文实虚词

合集下载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掌握它们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高考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实词:
安:安定、安宁;
奉:侍奉、供奉;
间:间隔、缝隙;
就:完成、实现;
视:看、注视;
出:出现、露出;
生:生命、生存;
坐:坐着、受罚;
鄙:轻视、鄙视;
操:节操、操守;
信:诚信、信任;
之:的、助词;
以:用、因为;
薄:轻视、不厚道;
恶:厌恶、不好;
病:疾病、痛苦;
顾:顾虑、考虑;
策:计策、策略;
独:独自、特立独行;
伐:进攻、讨伐;
盖:遮盖、覆盖;
故:所以、因此;
好:喜好、喜欢;
劳:劳力、勤劳;
就:完成、实现。

虚词:
以、于、则、而、若、所、之、焉、也、乃。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常用的实词:
1. 行:走。

2. 走:跑。

3. 语:说。

4. 故:所以,因此。

5. 顾:回头看。

6. 以为:认为。

7. 是:这,这个。

8. 亦:也。

9. 乃:才,仅仅。

10. 至:到达。

常用的虚词:
1. 之:的,它,他们,这,此。

2. 于:在,对于,到,给,向。

3. 以:用,把,因为,在...之前,通过,除了。

4. 与:和,同,跟,给。

5. 其: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这个。

6. 焉:于是,在哪里,怎么。

7. 然:这样,然则(然而)。

8. 则:那么,就是,却。

9. 乃:才,仅仅。

10. 乎:呢,吗。

这些词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但文言文词汇量非常大,还有许多其他的实词和虚词需要学习。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文言文词汇,建议查阅专业的文言文词典或相关教材。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与18个文言虚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与18个文言虚词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文实词如下: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31.过,guò(1)动词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过③拜访,探望④到,来到⑤犯有过错⑥责备⑦过时(2)名词,过失,过错(3)副词,过分,过于32.何,读音一:hé(1)代词(经常用于倒装句中做宾语)①什么②哪里,什么地方③怎么(2)副词,多么(3)助词,即今“啊”字读音二:hè动词,背、扛33.恨,hèn(1)名词,怨恨(2)动词①遗憾②怨恨34.胡,hú(1)名词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②兽类颔下的垂肉(2)代词①什么②为什么,怎么35.患huàn(1)名词①忧患,祸害②讳忌(2)动词①担忧,忧虑②危害36.或,huò(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2)副词①也许,或许②有时(3)连词,如果,假如37.疾,jí(1)名词①病,指常病,轻病②痛苦,疾苦③毛病,缺点(2)动词①患疾②厌恶③痛心④痛恨⑤妒忌,通“嫉”(3)形容词①急速,快捷②强,猛烈38.及,jí(1)动词①追赶上②到,到达③涉及④比得上⑤接近(2)连词,表并列,和,与(3)介词①和,同,跟②趁着……之时39.即,jí(1)动词①靠近②登上(帝位)(2)副词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3)连词①表假设。

2015年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和6个虚词(精品)

2015年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和6个虚词(精品)

序号例词词义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③及,等到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兵士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③毛病,缺点,弊端④辱,耻辱①明察,考察,考核②观察,细看,识别6彻贯通,穿透①坐、驾(车)②趁,引申为“冒着”③(shèng)量词。

辆,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①跟从,跟随②听从,顺从③自,由①在(某时、某处)②占着,挡着③对着,面对④应当,应该8从9当4病5察7乘1比2鄙3兵⑤将要,就要⑥(dàng)抵充,当作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①得到,获得(看到,看见)(领会)(抓到)(找到)(发现)(照到)②能够、可以③合适,适当①安定,稳定②平定①砍伐②攻打,征伐,讨伐③击,刺杀①侵害,危害②冒着③触犯,违犯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区域,地方14犯15方11得12定13伐10道④正,正在,⑤将,将要①背,以背载物(覆盖)②辜负,对不起①赋税②征收,敛取③一种文体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①过去,原来②原因,缘故③故意④所以,因此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②拜访③还,反而①仔细看,看(观赏)②观察,考察20顾21观17赋18更19故15方16负③景物或景象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①大叫,呼啸(大声哭)②号令,命令③称号,别号(作动词用,取名号;定国号)①返回②交还,归还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正好,恰巧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①赶得上②到,至③趁着,等到……时④如,比得上⑤以及,和,与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③很,非常①计算,计量26会28及29极23好喜欢,爱好24号25还22归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这里指起义)31济有利,有益32加增加(虚夸,以少报多)①借②假,与“真”相对(假装)①中间,期间②间或,偶尔③参与④暗地里⑤夹杂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尽,完(耗尽,消失,全部拿出,全部用上)①完,没有了35简挑选,选拔36见37竭30计33假34间(过完)(吃完)②全部,都(毫无保留)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①举起,抬起②兴起,发动③成就,成功④选拔,推举①具备,具有②器械,用具③全部,详尽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4聚聚集,征集①立即②就,竟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5遽46决41举42具43俱38尽39进40居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④学说,主张①满,弥漫②模糊,不可辨认①熄灭②暗,看不见①明亮,光明(透明)(普照,明媚)②明白,清楚,明确③严明,英明④次,下一个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54名51漫52灭53明48临49虑50论47类④有名,著名⑤说出,指出①命令,号令(使命)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洁问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启开,打开①强悍,强大,坚强②(qiǎng)勉强,硬要③有余,略多①偷取②偷偷地,暗中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②请求,请你做某事穷尽,完结61强62窃63请谋议,谋划,商量57难58平59戚55命56谋(走到尽头,走完)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①拿②索取(要回)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①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③去除,除掉⑤距,距离①完整,整个②保全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①进入,与“出”相对67去68全69任64穷65求66取(深入)(映入)(跳入)(注入)(进宫廷)(射进)(流入)(进入朝廷,在国内)②收入,收纳③缴纳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友好,亲善③善于,擅长④应答之词,表同意①不多,数量小(时间短)②缺少③(shào) 年轻,少年,年纪小④稍微,略微①(shè)房舍,客舍②(shě)放弃,丢弃①经过,经历②趟水过河,渡,渡过③阅览①(草木)生长,出生,诞生73舍74涉70入71善72少②生存,活着(使……活)③生活,生计,生存期间④对读书人的称呼①经得住,能承担②胜利③尽④优美的⑤胜过,超过①军队②老师③首都,京城①实施,实行②设置,安放①果实,种子②实际,事实③充实,充满④诚实,真实①吃,吃饭②粮食,食物③(sì)同“饲”,供养,饲养,喂养①命令,派遣(支使,役使)②让,叫,令;使得,致使79实80食81使76胜77师78施75生③出使④假使,假若82释放下83恃依赖,倚仗,依靠①(zhǔ)同“嘱”,嘱托②部属,隶属,归属③类,一类④像,类似①陈述,解说,讲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古代的一种文体④(shuì)劝说,说服⑤(yuè)同“悦”,喜欢,高兴①白的,没有染色的②朴素,不加装饰的③向来,一向①热水,开水②(shāng)水大的样子88痛痛心,悲痛①逃亡,逃跑②灭亡,死亡③失掉,失去④(wú)通“无”,没有①做,干(雕刻,制作,制造)(修筑,修建)(堆积)(酿造)87汤89亡84属85说86素(写,署,题)(叫作,称为)(担任,充当)②作为,当作③是④变成,成为,(形成)(做成)①致力,从事②事务,事情③一定,务必①鲜艳,鲜明②新鲜,滋味美好③(xiǎn)少①朝着,对着②过去,从前,原来94鲜95向91务92徙迁移93狭窄,不宽阔90为①效任务,重任②有成效,见效,奏效③模仿,效法①信实,信用,讲信用③相信,信任①行走(漂行,漂游)(爬行)(通行,出行)(划船,划行)(行军)②做,实行,实施,从事③进行,运行,运动④品德,品行⑤(háng)行列,指队伍,军队(排行,辈分)①身体,形体②形状,样子97信98行99形95向96效(形迹,踪迹,踪影)③出现,表现,表露①起,兴起②兴办,创办③兴盛,振兴,复兴①修建,建造②修正③长,高①表约数,上下,光景②答应,允许①找寻,寻求,探求②不久,随即①事业,功业②职业③从事,做④已经①遗留,留下(遗失,遗漏)②(wèi)留给,送给,馈赠107贻赠给①少数民族②平坦①不同,不同的(特别的,奇特的,奇异的)(其他的,别的)②惊异,惊奇,奇怪106遗108夷109异缓慢,缓缓地,慢慢地103许104寻105业100兴101修102徐①容易②交换,更换③书名,《周易》的简称至,来到,到……去(拜访、谒见)①增长,增加②好处,利益③更,更加④逐渐,渐渐地①山之北,水之南②阴沉,阴冷③树阴,阴影①称引,譬喻②牵,拉③取过来,拿出①满,充满②增长,多余,旺盛①我,我的②剩下的,多余的③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④以外,以后(其他,其余)117狱诉讼案件118御抵挡,抵御119缘沿着,顺着①遥远(指空间距离大)116余113阴114引115盈110易111诣112益(偏僻之地)②久远(指时间漫长)③深远,深奥④差距大⑤疏远,不亲近,不接近①说②句首、句中、句末语气词,无实在意义③天空里的云,云彩(像云一样高的)122责责备,责罚①花纹②印章①知道(懂得)123章124知120远121云(了解)(明白)②主持,管理③(zhì)通“智”,聪明,智慧①停止②阻止,禁止③只是,仅仅①招引,引来②取得,得到③用尽,极尽127质质地,底子①众人,众人的(大家)②多,众多③一般的,普通的①独有,独占②专门,专一130周周遍,遍及①跑,逃跑②奔向,趋向①脚131走126致128众129专125止②足够,充足③值得,够得上,配①士卒,士兵②最后,终于①振作,奋发②发出,出现③写作,创作④建造,建筑⑤做,制作⑥劳作,劳动①坐着,坐下(古人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②座位③犯……罪,获罪136布衣平民百姓137菲薄轻视,小看138间隔断绝往来139交通彼此交错相通140节目节骨眼儿,关键之处141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142其实其,它的。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 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
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
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
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 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 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 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 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魏臵相,相田文
名词的意动用法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形容词用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 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完璧归赵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动词

数词

形容词

名词
10
状语
意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臵人所罾鱼腹中

2015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知识梳理

2015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知识梳理

【难点突破】
• 如何推断连词“而”表示的关系。 • 首先,连词“而”连接前后两个内容,其基本形式为 “A而B”。“而”所表示的关系其实就是它连接的两 个内容A和B之间的关系。推断“而”所表示的关系, 其实就是分析所连接的两个内容A和B之间的关系。 • 其次,要把握各种关系的基本特点。如“并列”:A和 B不分轻重主次,一般可以互换顺序而意思不变;“修 饰”:A和B之间有主次之分,B为中心语,A从“时间、 空间、方法、手段、工具、状态”等方面对B进行修饰 限制,在翻译时常出现“……着”或“……地”这类词语; “承接”:A和B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翻译时常出 现“之后”“然后”“接着”这类词语。而“递进”则 指B比A更进一层。
• 备考重点:近三年来考查频率较高的虚词。 通观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 有些虚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三年试题中 “以”共出现16次,“之” “而” 分别出 现13次,“其”出现10次。另外,也有连 续三年都没出现的,如“若”。
北京10年高考考查统计
• • • • • • • • • • 之:02 以:02 因:02 乃:03 相:05 而:03 其:03 为:04 所:08 益:09 03 05 06 07 09 10(共7次) 03 05 07 09 10 (共 6次) 04 08 09 (共4次) 09 10 (03在实词里考) (共3次) 08 (05即考实词又考虚词)(共3次) 11 10 11 09 10 (09考实词)

• 该虚词同“也”一样,高考中考查极少。重点突出如下两种 用法: • (一)用在句中,用法同“于”,在语境中推断。 • 1.在。【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 壁赋》) • 2.比。【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 3.对。【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二)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 【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Ⅱ卷试题分析□余闻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节选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

本文内容虽然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好像是专家学者才会研究讨论的学术性课题,但实际上与社会上一般人民群众的书刊阅读、艺术欣赏也有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素养和认识水平。

全文旨意较为深远,理论明白浅显,文字也较流利通畅,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下面是120 个文言实词和18 个文言虚词,供参考。

1120 常见文言实词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18 个文言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⑵何①疑问代词:“什幺”、“哪里”;“为什幺”、“怎幺”②副词:“多幺”。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

“那”“其中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常考文言虚词实词(最全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常考文言虚词实词(最全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常考文言虚词实词(最全汇总)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120实词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120实词

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50个文言文实词 、10个高频虚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 、10个高频虚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10个高频虚词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爰",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3、被(1)名词。

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3)介词。

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pī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

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实词: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④书籍请:①请求②邀请:乃请宾客(信)③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④表敬副词对:①回答:奏对称旨(谭)②对着:对酒当歌(成语)幸:①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②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六)③宠爱、宠幸:如姬最幸(信)④侥幸:幸复得此妇(孔)⑤表敬副词:⼤大王亦幸赦⾂臣(廉)许:①答应:宁许以负秦曲(廉)②表⽰示不确定的零数:⾼高可⼆二⿉黍许(核)负:①倚仗:秦贪,负其强(廉)②承担: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④辜负:吾上恐负朝廷(左)⑤背⑥败⽴立:①站⽴立②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③即刻、马上:赵⽴立奉璧来(廉)交:①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②交互:叶叶相交通(孔)③接触:交头接⽿耳(成语)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引:①导引:左右引相如⾄至(廉)②牵、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③引退:引次江北(⾚赤)恐:①担⼼心:秦王恐其破璧(廉)②害怕:⾈舟⼈人⼤大恐(⽯石)毕: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②都,全:靡不毕现(屈)卒:①步兵②死③终于:卒相与欢(廉)④通“猝”:卒然边境有急(论)⼠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②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③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毛)④⼠士兵将:①将领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抚:①安抚:则宜抚安(⾚赤)②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五)⾛走:①快跑:持剑盾步⾛走(鸿)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事:①事情②侍奉:以地事秦(六)礼:①礼仪:毕礼⽽而归之(廉)②礼貌:秦则⽆无礼计:计策、谋划:莫知计所出(指)难:(nán)困难(nàn)①灾难:奉命于危难之时(出)②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愿:①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②希望:愿结友(廉)案:①⼏几案②察看:召有司案图(廉)⽅方:①⽅方圆②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④⽅方位、⽅方向语:(yǔ)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yù)告诉:不可不语。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五讲:信与达——实词虚词翻译到位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五讲:信与达——实词虚词翻译到位

虚词常出现省略的情况,因此考生翻译时须要根据文意加以补
导 集
充。如“断头置城上”(《五人墓碑记》)中,“置”后省略了介

能 词“于”。如果文中有较长的内容的省略,那么考生翻译时要根



据文意将其补充完整。如“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中, 对

巧 提
应补充为“留(之以)待限期,以(之)塞官责”。
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显德二年,诏朴校定

能 大历,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为《钦


天历》。六年,又诏朴考正雅乐,朴乃依京房为律准,以九尺之 对


巧 提
弦十三,依管长短寸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朴性刚果,

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
对 点

提 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

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
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
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第10页
专题二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二轮专题复习·课标版·语文

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
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第13页
专题二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二轮专题复习·课标版·语文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
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
导 集
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考点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译文:大雪越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第一部分:120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失街亭》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中的虚词整理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中的虚词整理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中的虚词整理其则为所之遂者而以乃乎于也其1、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商量或者希望的语气,还是《烛之武退秦师》(2015安徽)2、君知其难也代词《烛之武退秦师》(2015北京)3、有官君子,()审择焉。

其,表祈使或者希望语气(2015浙江)则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假设,如果就”《逍遥游》(2015安徽)2、置杯焉则胶“就”《逍遥游》(2015山东)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表转折《陈情表》(2015浙江)为1、为武置酒设乐介词,替、给《苏武传》(2015安徽)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对”,“为……赐”是“对……施恩”之意《烛之武退秦师》(2015山东)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鸿门宴》(2015天津)4、然事多□嗣昌、起潜挠为,表被动(2015广东)所1、若属皆且为所虏“所”与“为”合起来表被动,翻译成“被”《鸿门宴》(2015安徽)之1、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鸿门宴》(2015北京)2、蚓无爪牙之利“之”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劝学》(2015山东)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做句子的主语《师说》(2015天津)4、夫晋,何厌之有“之”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宾语与谓语之间,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2015浙江)遂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桃花源记》(2015北京)者1、同予者何人“……的人”《爱莲说》(2015北京)2、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的人”《三事忠告》(2015浙江)乃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表承接关系,“于是”。

《鸿门宴》(2015以1、始以强壮出介词,“在(壮年的时候)”,引出比较对象《苏武传》(2015四川)2、背负二十四矢□死以,表修饰,《明史·卢象昇传》(2015广东)乎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介词“于”,“在”的意思。

《赤壁赋》(2015四川)于1、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语文古文言文实虚词翻译

语文古文言文实虚词翻译

一、实词1. 山(shān):名词,指自然界的山脉。

例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翻译:我将登上那高耸的山峰,俯瞰群山,发现它们都显得很小。

2. 水(shuǐ):名词,指自然界的水流。

例句:水自源头来,山自云外来。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水是从源头来的,山是从云中来。

3. 月(yuè):名词,指自然界的月亮。

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明亮的月亮何时会出现?我举起酒杯向天空询问。

4. 花(huā):名词,指自然界中的花卉。

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翻译: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风雨交加,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5. 雨(yǔ):名词,指自然界的降雨。

例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这场好雨知道下雨的时节,正逢春天便滋润万物。

二、虚词1. 而(ér):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介词,表示在某个时间、地点或范围内。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孟子《离娄上》)翻译: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3. 以(yǐ):连词,表示原因、目的或方式。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丘明《左传》)翻译:因为他对待晋国不礼貌,并且背叛了楚国。

4. 之(zhī):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或人。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5. 于(yú):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或范围。

例句:孔子于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翻译: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通过以上对古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翻译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表达,领略古文的风采。

在学习和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重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2015年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和6个虚词(精品)

2015年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和6个虚词(精品)

2015年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和6个虚词(一)150个文言文实词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1 比①并列,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七上)②比较,相比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九下)③及,等到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九下)2 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六上)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七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九下)3 兵①兵器,武器兵革非不坚利也天时不如地利(六下)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九下)②军队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九下)葛婴将兵徇靳以东陈涉世家(九下)③兵士行收兵陈涉世家(九下)4 病①疾病,生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九下)②疲劳,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九下)③毛病,缺点,弊端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八上)④辱,耻辱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橘逾淮为枳(六下)5 察①明察,考察,考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七下)②观察,细看,识别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九下)6 彻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七上)7 乘①坐、驾(车)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七下)②趁,引申为“冒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登泰山记(九下)③(shèng)量词。

辆,古代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九下)一车四马为一乘。

8 从①跟从,跟随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伤仲永(七上)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七上)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七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八下)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九上)②听从,顺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七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孟论学(八上)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九下)③自,由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小石潭记(七上)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九下)9 当①在(某时、某处)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卖油翁(七上)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九下)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九下)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登泰山记(九下)②占着,挡着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九下)③对着,面对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泰山记(九下)④应当,应该当奖率三军出师表(九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九下)⑤将要,就要今当远离出师表(九下)⑥(dàng)抵充,当作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九下)10 道①路,途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七上)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九下)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登泰山记(九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九下)②道理,规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九下)③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六下)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九下)④说,讲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年考查2次 1.鄙 (1)则相与笑之曰:鄙(见识浅薄) (2)习举子业辄鄙之曰(视……为浅陋) 2.归 (1)年二十以归吾(出嫁) (2)先生赎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归”,让……回去) 3.使 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连词,假如) 4.薄 遽薄京师/乱而继迁薄我,必败(逼近,迫近,进攻) 5.卒 (1)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急促) (2)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终于)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 的”。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三、【之】(5年考查31次)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 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 (三)动词,到……去
四、【其】(5年考查30次) (一)代词 1.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可译为“他(她、它)的”(包括 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她、它)”。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 些”“那里”。
5年考查4次 多 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人用是多疑名/君子多其能受善 言云/盖其性所多也(称赞)
5年考查3次 1.著 (1)其后遂以著令(拟定) (2)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彰显) (3)核所积金银,著之籍(登记,记载) 2.舍 (1)人莫舍我/吾宁舍之而受祸(收容,安置) (2)而舍县之大家(寄居) 3.延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坐后堂/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请,邀请)
6.干 (1)修篁干霄(冲) (2)而未尝干人荐举(请求) 7.趣 (1)贼非吾主敌,盍趣降(通“促”,赶快) (2)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动词,催促,督促) 8.及 及即尊位/及再遇阵没(等到) 9.寻 遂大困,寻死富阳/寻知代州,移深州(不久) 10.会 会暮,约诘朝合战/会所导火灭(适逢) 11.遂 援不至,遂没焉/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于是) 12.质 (1)予以此图质之(询问) (2)贫甚,质女婢于人(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2.刺 刺船而去/见一丈人,刺小船(撑) 23.称 或过称其文字/犹称所长而达之(称赞) 24.知 (1)复命知益州(掌管) (2)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巧诈) 25.度 将军自度何如也/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揣测、估 计) 26.就 (1)不暇就师穷经(跟从) (2)唯当就蚁封耳(动词,赴,上(路)) 27.假 (1)诸贵假以劲弓(借给) (2)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借用)
二、近五年各地高考题重复考查的虚词词义 一、【以】(5年考查49次) (一)介词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 且”“并且”等。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 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 省去。
18.臣 (1)今人君论其臣也(名词,臣子) (2)布衣弗友,人君弗臣(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臣 子) 19.次 (1)舟次彭泽(旅途停留) (2)亮知荆州次当受敌(下一个) 20.矫 (1)杖矫命者,逐之(假传) (2)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假托) 21.顾 (1)公仰视木顾使者曰(回头看) (2)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反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Hale Waihona Puke 13.委 (1)君奉委巡察(委派) (2)委尸填满沟壑(放置) 14.躬 庆礼躬至其境/躬履途泥,率先期门(亲自) 15.已 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停止) 16.累 (1)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堆砌,累积) (2)与林邑累相攻伐(屡次)
17.方 诸人咸以君方乐广/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比拟, 相当)
(三)助词 1.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2.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 数量等界限。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2.用,任用。 (五)名词为“缘由”“原因”。 (六)通“已”,止。
二、【而】(5年考查36次)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五、【为】(5年考查26次)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专题二 专题二 高频考查的文言文实虚词
一、近五年各地高考题重复考查的实词词义 5年考查7次
属 (1)继迁兵相随属(连接) (2)未及属稿/少聪敏好学,善属文/自幼好学,善属文(撰 写) (3)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托付) (4)即以其事属之/属鼎治,鼎论如法(交付)
5年考查5次 籍 籍之以为厢兵/悉籍记之/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即 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遂受而籍之以归(造册,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