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精品]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 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先秦时期,土阶层崛起,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与“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B项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当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涉及的对象是皇帝,与“人类与自然关系”不符,B项错误;C项出现于两宋时期,当时出现了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明显与“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D项出现于明清时期,强调限制君权,具有启蒙性质,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民本思想【名师点睛】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

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甘肃省2019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3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

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

甲骨卜辞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由此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A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2.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

”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A. 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B.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区域C. 推动了汉朝开拓西部疆土D. 促进了汉朝丝织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说明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汉朝向西域地区的开拓,故C项正确;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是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实现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说明汉朝还没有实现对西域的管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开辟,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宋朝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

其主要原因是A. 稻麦轮作使耕地亩产增加B. 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C. 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 北民南迁刺激江南麦类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小麦种植扩展到南方,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从而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取代了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故A项正确;没有数据表明宋代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故B项错误;中国的玉米种植开始于明朝,故C项错误;北民南迁刺激了南方麦类发展,这是粮食种植结构变化的前提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D 项错误。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对夏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C.专制代替民主的倒退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2在中国古代史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A.4000多年前B.3000多年前C.2000多年前D.1000多年前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武王伐纣②盘庚迁殷③平王东迁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4、战国时,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著名的水利工程有:①楚相孙叔敖修的芍坡②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5、近日,我国专家学者对夏商周三代纪年重新作了界定,下列关于这三代社会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农业是这三代的主要经济部门②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商朝手工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树一帜③商朝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是亡于异族打击④"时日曷表,予与汝皆亡"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暴君周厉王的诅咒⑤西周"国人暴动"的性质属于平民的武装暴动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6、《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对这段文字的深刻理解是A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值,人口增长B 临淄人喜欢音乐、赌博和旅游C 临淄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D 战国时期,有钱人整天享乐,一般百姓为生计而奔波7、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A 冶铸业制鼎规模在扩大B 奴隶主越来越奢侈腐化C 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 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逆转8.“围魏救赵”的成语出自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铸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A.发明灌钢法B.首创铸铁柔化处理技术C.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D.广泛用煤冶铁炼钢10.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上观点相左的是A.孟子和荀子B.墨子和韩非子C.墨子和荀子D.荀子和庄子11.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蛟河月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2. (2分) (2020高二下·河南月考)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有两项决定影响深远,其中一项就是推行郡县制,而这是“秦统一天下以前的旧制”。

这反映出()A . 秦统一前郡县制普遍推行B . 秦朝沿用了六国政治制度C . 郡县制在秦统一前已出现D . 秦朝的治理机制较为完备3. (2分) (2017高三·太原月考) 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 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 . 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 . 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 . 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4. (2分) (2019高二下·蛟河月考) 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

这反映了明朝()A . 出现宦官专权B . 皇帝的行政负担减轻C . 政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D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5. (2分)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利更加强。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不折叠。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D.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2.《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3.“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D.唐诗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5.“商山武关道”是关中到南阳、襄阳及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汉唐以前物质运输、政治控御、文化沟通的主要通道。

甘肃省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大禹治水的范围在黄河中游地区,而战国秦汉文献记载的治水范围却扩大到了今天的大半个中国。

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 . 先民文化认同的形成和扩散B . 后世研究更接近历史真相C . 大禹治水从传说到信史的历程D . 古代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2. (2分) (2019高一下·鱼台月考) 《盐铁论·轻重》载:“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

”封建社会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 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 . 协调盐与铁的生产关系C . 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D . 保障盐铁生产,满足人民需要3.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C .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 .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4. (2分)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 . 造纸术B . 指南针C . 火药D . 印刷术5. (2分) (2020高一下·厦门月考) 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

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

此现象表明当时()A . 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 . 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C . 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D . 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6. (2分) (2019高二上·辽宁月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

2010-2023历年甘肃甘谷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甘肃甘谷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甘肃甘谷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2.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4.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中国梦”是()A.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B.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D.废除丞相和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5.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6.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解析版)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

(解析版)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子材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熔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

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侯,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侯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街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的税。

为防止逃税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谷一中—学年度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卷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分,考试用时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解析】【详解】“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得出,西周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侯有较大独立性,故项正确。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因此不因层层封授而松散,故项正确。

项不能反映松散性,故排除。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

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 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 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答案】【解析】【详解】根据“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卷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3.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

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4.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指出,(秦朝)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分封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面光,然后建立起了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

材料表明秦朝建立()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B.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C.使中国开始步人封建社会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5.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6.成书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定理论体系。

《人物志》的出现()A.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B.为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C.标志门阀士族的形成D.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7.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

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8.“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C.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9.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

此外部分地区设州和厅,前者地位同于府,后者同于县,蒙古地区全被征服后,清室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

对西南地区的外族首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

材料说明清朝()A.废除了元朝行省制B.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C.沿用明朝地方制度D.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10.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

“挑帘军机”的出现()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11.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

”你认为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A.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B.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C.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D.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2.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这一时期的罗马()A.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B.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C.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D.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13.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B.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C.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D.《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14.1783年英国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

面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D.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15.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

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

”为此,新成立的美国()A.颁布成文宪法B.修改邦联制度C.采用共和政体D.构建分权体制1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

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D.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17.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1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

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

由此可见19世纪的欧洲()A.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B.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政治传统C.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D.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受胁迫1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20.梁启超谈到太平天国运动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

”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C.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D.混淆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21.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2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

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A.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23.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24.《美国月刊》发表了记者西奥多·怀特从中国发回的采访稿,该采访稿称1937-1938年中国“从沦陷区逃出难民共2500万人”,之后该说法反复出现在关于中国抗战的权威报道里。

20多年后,怀特在个人传记里纠正了这一说法,事实是全国赈济总署1937--1938年“共向难民营发放2500万顿饭”。

从史学研究角度看,报刊的采访文稿()A.不具有史料研究价值B.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D.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25.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26.下图是1949年4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B.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C.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D.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27.2018年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A.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28.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C.巴黎公社失败D.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29.西方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这一实验持续了7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