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5《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字词解析。
- “泊”就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诗人王安石把船停在了瓜洲这个地方。
瓜洲啊,就在长江北岸,和京口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只隔了一条长江水。
“一水间”,就形象地写出了两地距离之近。
- “钟山”呢,就是南京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就在钟山附近。
他说钟山只隔了几重山,这感觉离家已经很近了。
- 这里面最妙的字就是“绿”啦。
据说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这个字可是改了好多次呢。
他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
“绿”字一用,就把春风那种能让大地变绿、让万物复苏的力量给写活了。
你看啊,春风一吹,江南岸就一片翠绿,那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2. 整体赏析。
- 这首诗呢,从空间上看,诗人离家乡已经很近了。
但是呢,他又不能马上回家,所以诗里有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
前面两句写了他所在的瓜洲和家乡的距离近,这是一种铺垫。
然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景色这么美,可他却还在漂泊,就更衬托出他想回家的心情了。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把这种思乡之情给点明了。
他看着天上的明月,就想什么时候这月亮能照着自己回家呢。
这明月在古诗里常常和思乡联系在一起,王安石这么一写,就把那种思乡的愁绪都寄托在明月上了。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 字词解析。
- “见秋风”,秋风一起啊,就有一种萧瑟的感觉。
在洛阳城里看到秋风,诗人张籍就触动了思乡之情。
- “意万重”,他想要写一封家书,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
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自己在洛阳的生活情况,各种事情都想写进去,这就叫“意万重”。
- “复恐”就是又担心的意思。
他担心什么呢?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了,好多话没写进去。
所以啊,“行人临发又开封”,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打开再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话没写。
这个细节描写得特别好,把那种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都表现出来了。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词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sūn:孙(孙子、孙女、外孙)bó:泊(停泊、泊船、飘泊无定)chóu:愁(忧愁、发愁、愁眉不展)sì:寺(寺庙、寺院、少林寺)yú:榆(榆关、榆树、榆荚)pàn:畔(河畔、池畔、耳畔)二、我会认更:gēng(打更、五更、三更半夜)聒:guō(聒耳、聒噪、聒碎)三、多音字泊:bó(停泊)pō(湖泊)更:gēng(更改)gèng(更加)四、作者简介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2.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主要作品:《枫桥夜泊》。
3.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清代词人,其词在中国词坛上享有很高声誉。
主要作品:《通志堂集》《纳兰词》。
五、理解诗意《山居秋暝》: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凉爽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物的女子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枫桥夜泊》: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与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长相思》: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风雪声搅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六、问题归纳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3.《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居
清幽
留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2024/3/2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024/3/2
2024/3/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2024/3/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4/3/2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24/3/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2024/3/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们的心理。夜的 静谧更显出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宁静和 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是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 乡之情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05古诗词三首》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有人认为“夜深千帐灯”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 界接近,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 二者都显出恢宏壮阔的气势,壮 阔中透露出苍凉与孤寂之感。 • 前者侧重写相思之愁苦,此情深 挚婉丽;较“大漠、长河”一句 的雄浑壮阔的景象和充满张力的 内涵,则相对纤细、单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 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古诗小擂台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第二 句中的“欲作家书”, 一下 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 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这平 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 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古诗小擂台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二字,对诗人的 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 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 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 正显出他对这封“说明书万重” 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 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 句!
秋
思
[唐]张 籍(jí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zhònɡ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注释】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预习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知识点+复习重点目录知识点 (1)一、作者简介 (1)二、生字组词 (2)三、多音字 (2)四、译文 (2)五、问题归纳 (3)六、课文主题 (4)1.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为“王孟”。
“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
烟渚:烟雾中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
旷:空旷。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
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与人亲近。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项经典内容,其中包括《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三首古诗。
以下是这三首古诗的简介和赏析:
1. 《出塞》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
此诗以边疆民族为题材,描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和斗争。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绘了边疆民族在历史上与中原民族的关系,以及边疆民族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和奋斗的精神。
2. 《凉州词》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边塞诗。
此诗以边疆戍卫为题材,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戍卫的艰辛。
诗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展现了边疆戍卫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豪情壮志。
3. 《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一首抒情诗。
此诗以夏日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过去的岁月的感慨。
诗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这三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以不同的题材和主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PPT
秋思
张籍 张籍(约766年 — 约830 年),字文昌,唐代诗 人,和州乌江(今安徽 和县乌江镇)人。汉族,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 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 江镇)。张籍为韩门大 弟子。并称“张王乐 府”。代表作有《秋 思》、《节妇吟》、 《野老歌》等。
注释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聒: 声音嘈杂
小组讨论,长相思的诗意。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出发, 入夜,营帐都点起了灯。 夜已 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 声搅得人们无法入睡,不禁思念 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 是没有风雪之声。
泊船瓜洲通过 写景 来表达 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思考哪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
作者在哪里?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作者在瓜州, 看到京口, 想到钟山(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中的绿可以用 “到”、“过”、“入”、 “满”交换吗?为什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中的绿可以用“到”、 “过”、“入”、“满”交换 吗?为什么?
又: 再一次
绿: 吹绿
何时: 什么时候
还: 回家
根据词的意思,翻译 诗句的意思。
间: 间隔;隔开。
只隔: 仅仅隔着。
数重山: 几座山。
又: 再一次
绿: 吹绿
何时: 什么时候
还: 回家
泊船瓜洲诗意: 一二句: 从京口到瓜州仅有一江之 隔,而京口到钟山也只隔 着几座山。
三四句: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 能照我回到家乡。
而秋思通过 叙事 来表达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而长相思是通过 写景 叙事 相融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 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歌的异同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全诗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全诗意思: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
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
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WTT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品读诗词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读一读这一句,你读懂了哪些? ➢ 除了书上的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词吗? 归:归来。 下:顺流而下。
品读诗词
➢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的意思?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 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 归来了;莲叶晃动,原 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品读诗词
➢ 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浣女、渔舟的热闹,正好衬托出山村环 境的幽雅,更能显示出恬静中的一份生机勃 勃,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品读诗词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读一读这一句,你读懂了哪些? ➢ 除了书上的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词吗? 春芳:春天的花草。 自:自然。
随堂练习
三、拓展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2.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说 一说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搜集表现思念家乡的诗词或歌曲, 读一读,唱一唱。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 泊》。朗读示例:
初读古诗
自由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字音,注意
断句,读出节奏。
泊
bó停泊 pō湖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乌 啼/霜 满 天 , 江 枫/渔 火/对 愁 眠 。 姑 苏 城 外/寒 山 寺 , 夜 半/钟 声/到 客 船 。
品读诗词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 读懂的地方,不理解的 地方也可以提出来,然 后全班交流。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本文概要】《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枫桥夜泊》勾画出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情怀;《长相思》融写景与叙事为一体,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因怀念故园不能入眠的情景,表达了浓烈、深切的思乡之情。
以下是本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山居秋瞑[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_________[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_________[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_________[长相思]词牌名。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生字组词:孙:子孙外孙侄孙孙女王孙贵族泊:停泊漂泊泊车淡泊名利愁:忧愁愁闷发愁愁绪愁眉苦脸寺:寺庙寺院佛寺山寺寺观榆:榆关榆树榆钱榆荚榆叶榆木畔:河畔田畔江畔湖畔篱畔池畔多音字:泊:bó漂泊pō湖泊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形近字:孙(子孙)孔(孔雀)泊(停泊)伯(伯父)愁(忧愁)怒(发怒)寺(寺庙)侍(侍奉)榆(榆树)愉(愉快)畔(湖畔)伴(伙伴)课后习题答案:1、读一读,想象诗句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山居秋暝》的颈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
山中的幽静。
(√)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一、给下列字换部首,使其变成本课生字 并组词。
伯→_泊_( 停泊 ) 偷→榆__( 榆树 )
伴→畔__( 江畔 ) 括→_聒_( 聒噪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说说诗(词)句的意思。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_任__凭__。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月亮落下 去了,在树林里栖息的乌鸦凄凉地鸣叫着,寒意 从四处袭来,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的霜雾。面对 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诗人心情愁闷,难 以入睡。这两句诗中所见的月、江枫、渔火都是 静态的,所闻的乌啼是动态的。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21 古诗词三首
山中的居所。点明地点。
山居秋暝 ▲
点明季节。 [唐] 王 维
日落时分,天 色将晚。点明 具体时间。
王维(701—761),字 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主 要作品是山水诗。苏轼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近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 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包括 律诗、绝句等,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 的限制。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课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所见》袁枚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儿垂钓》胡令能
1
2
3
4
5
古诗词三首
01
02
CONTENTS
目录
钟汉离 荷仙姑 吕洞宾 张果老 曹国舅 铁拐李 韩湘子 蓝采和
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童年趣事
……
回忆
汇报人姓名
课文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01
02
“读”进来,“想”开去。
靠近经典,走进古诗,让我们——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01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02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03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04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05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06
诗句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诗意表达和意境描绘。
3.能够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意义和情感。
4.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
2.《古诗词三首》的意义理解与感悟。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或者引用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三首进行初步了解。
2. 学习诗文(15分钟)让学生轮流读诗,重点解释生字生词,并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3. 诗词赏析(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诗句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4. 朗读训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训练,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5. 诗词背诵(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背诵,鼓励学生理解并内化其中的情感。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诗词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古诗词三首》为教学内容,结合诗词的背景知识和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情感,并通过朗读和背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小组讨论中展现出对诗词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
但也需要注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和朗读表达能力,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朥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课件(共200张PPT)
三、走向榆关——风雪夜行 1.行军之难:
(1)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_____遥__远__艰__难___, “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的____环__境__恶__劣____。
(2) 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__跋__山__涉__水_、 __风__雪__交__加__、_日__夜__兼__程___。
春天的花草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自然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却想久留在这山中。
尾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自可留” 把诗人的流连忘返和高洁情怀和盘托出,深化了 主题,表明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 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 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 对后世颇有影响。
主要作品:《枫桥夜泊》。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 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 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 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 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 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 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枫桥夜泊》。
《山居秋暝》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 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共63张)
第39页,共63页。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三个生字
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
注意词句内部(nèibù)的停顿,轻重缓急 。
第40页,共63页。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第25页,共63页。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 临发又开封 。 (xíngrén)②
③
第26页,共63页。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 霜。 (dì shànɡ)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27页,共63页。
这首诗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 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 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jiāxiāng)亲 人的深切思念。
第28页,共6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shān 兄弟 dōnɡ)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 5、间:间隔
• 6、钟山(zhōnɡ shān):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 7、隔:间隔。
•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 9、绿:吹绿了。
• 10、何时:什么时候。 • 11、还(huán):回。
第7页,共63页。
京口瓜洲(ɡuā 一水间, zhōu)
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古诗三首》包含《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_____________①[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⑥[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_____________①选自《古诗十九首》。
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
②[河汉女]指织女星。
河汉,银河。
③[擢]伸出,抽出。
④[素]白皙的。
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⑥[机杼]织机的梭子。
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⑧[零]落下。
⑨[盈盈]形容清澈。
⑩[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_____________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我会写:侯hóu:侯爵公侯封侯侯门似海章zhāng:乐章篇章简章盖章约法三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充盈丰盈盈利盈余热泪盈眶脉mò:脉脉含情脉脉栖qī:栖息栖居栖身两栖鸦yā:乌鸦鸦片鸦雀无声鸦片战争多音字:处:chù办事处chǔ处理相:xiāng相处xiàng相貌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山脉)(mò(脉脉)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形近字:宫(宫廷)官(官员)侯(王侯)候(等候)栖(栖息)柄(把柄)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
思
[唐]张 籍(jí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chónɡ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诗人。 字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 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 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 帮世称“张水部”或“张司 业”。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 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 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 建齐名,并称“张王”。有 《张司业集》
[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4—1685),字容若,康熙时宰相明珠 之子,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不久晋升一等侍 卫,文武双全,尤长于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 “满清第一词人”、“宋后第一真词人”清词三大家” 之一。词风接近李煜,清新自然,隽永超逸。有《通 志堂集》《饮水词》。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 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 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作于 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 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 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 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5 古 诗 三 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停泊)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诗人。)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 治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 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 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1069年调王安石 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 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王安石推行的变法 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 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 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 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 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
明诗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哎!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南岸, 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陪着我一起 回家呢?
作者在此地——京口瓜洲一水间; 此时——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景——春风又绿江南岸; 自然想到了——明月何时照我还;
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 散文家、文学评论 家余光中,1928年 生于南京。就读于 南京五中,高中毕 业后选择了金陵大 学。他的很多优秀 作品表现出浓浓的 思乡之情,就是因 为《乡愁》一诗引 起轰动,又被称之 为“乡愁诗人”。
乡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秋
思
[唐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 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 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 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 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 是勉强的、违心的。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 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 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即乘船从京 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 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 。
“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 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 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 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纳兰性德连梦都做不成 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分 离的痛苦啊!
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 有…… 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 有……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 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 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 有 ……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 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
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 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 呢?
“说不尽”“又 开封”
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张籍“又开 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 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 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 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同学 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 他做了什么?
思家切 不能还
?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 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古诗小擂台
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 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 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 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 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
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那山海关是他 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 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 到什么困难? 路陡,山高,水深……
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这样的声音在 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 你是怎么体会的?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创作时间**
泊 船瓜洲
bó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 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 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很想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是—— 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 这正是—— 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
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 背影,不禁吟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情。 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 所有游子的心。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