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变化1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 第1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 第1课时

图形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旋转”图形的理解。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情趣探究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层层推进。

教学工具:
1元硬币一枚,剪刀一把,卡纸一X。

【新知导读】
1、下列图3.2-1几何体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形成的?()
答:选B。

2、下列图形都是由半圆经过变化而得到的,请说出它们最简单的变化过程。

答:图(1)是先沿AB翻转,再沿AB平移;图(2)是以MN为轴翻转;图(3)是以O 为中心旋转180°。

【X例点睛】
将以下方格图图3.2-2中阴影图形围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看看会得到什么图形?
答:如图3.2-3。

思路点拨:找准关键点的位置。

易错辨析:旋转中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相同。

方法点评: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而变化前后仅仅是图形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课外】
如图图 3.2-4,小华穿的运动衣上的在镜中所成的像,你能说出他运动衣上的是多少吗?
思路点拨:镜中成像实际上是把一个图形翻转一次,我们要想知道原来的是多少,只需把镜中的图形再翻转过来就可知道。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后,对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变换和操作。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变化,从而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变换游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验证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1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1苏科版

图形的变化(一)目的要求 了解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变化,会拼出一些常见的图案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在平移、旋转运动与变换前后的关系,会构造一些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操作实践,发展想象能力 一、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1)你能将一X 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吗?试试看。

(2)你能将一X 正方形彩纸,适当折叠几次,你能沿直线只剪1次,展开后得到一个五角星吗?试试看。

(O 是中点,OB =3OA )2、新授 (1)旋转动手将一个直尺、三角尺沿着它的某一条边旋转一周,看得到什么样的几何体? 圆柱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而得到。

圆锥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而得到的。

动手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快速旋转,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几何体?球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圆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而得到的。

例1、如图,将虚线左边的图形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OOOOA B例2、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个几何体,请把两排的相应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2)平移将一个图形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就形成了图形的平移。

如图,图____与图____可以经过平移相互得到。

练一练在下图的方格中,画出将△ABC 向右平移6格后的△DEF,然后再将△DEF 向上平移8格得△GHI,问△GHI 是否可以看成是由△ABC 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若可以,请你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若不可以,请你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P153页做一做3(3)翻折观察下列图案,你能猜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ABCDB C A ABCD这些图形折叠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或者说将这个图形的一半沿中心线折叠后,可得到它的另一半。

例1、将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然后沿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例2、下列各组图形中,分别将第一个图形作怎样的变化,就可以与第二个图形重合?思考题:如图1,魔术师把4X扑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后蒙上眼睛,请一位观众把某一X牌旋转180度,魔术师解除蒙具后,看到4X牌如图2,他很快确定了___被旋转过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课堂练习练习纸五、课堂作业作业纸六、课后反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案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60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通过图形的变换关系,发展学生空间关系,增动成体”
难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例、(1)将点A绕另一个点O旋转一周,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是_______。
(2)如果4张扑克按左图的形式摆放在桌面上,将其中一张旋转180°后,扑克的放置情况右图所示,那么旋转的扑克从左起是()
A.第一张B.第二张C.第三张D.第四张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第一行中的每个图形绕虚线轴旋转1周,能形成第二行中的某个几何体,请用线连接进来.
『问题研讨』
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题讲评』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课件 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课件 苏科版

演示:
6.利用你手中的方格纸,将图(1)中的图形沿点划线 翻折到图(2)的方格中;将翻折后的图形向右平移到图(3) 的方格中;将平移后的图形绕右下角的顶点旋转180°到 图(4)的方格中.
7.你能说出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8.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 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和2条 平行线段,并给图案加上恰当的解说 词。

பைடு நூலகம்





2.下列第一行的图形分别绕点划线旋转,相应地 形成第二行中的哪个图形?
答:A与(4), B与(2), C与(3), D与(3), E与(1).
3、试在图中画图,使虚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借用教材P123的图形)
演示:
演示:
演示:
它们是怎样变化 形成的呢?
4.
演示:
(2)是由 (1)向右平移得到的; (3)是由 (2)沿点划线翻折得到的; (4)是将 (3)绕右下角的顶点旋转180°得到的.
想一想
1 、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 2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 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旋转
长方形面
圆柱体
旋转
三角形面 圆锥体
旋转
圆面
球体
做一做
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边拼在 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 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稻草人:我们应该象稻草 人一样有坚强的意志
电灯:我们要象电灯一 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2 图形的变化 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2 图形的变化 教案

5 2图形的变化(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了解平面图形如何通过旋转变化成立体图形,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的原理.
2.了解复杂的图形如何由简单的图形构成的.
【教学重、难点】
平面图形通过旋转而形成立体图形,简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
【导学提纲】
1.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呢?
2.自学课本P123做一做,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1)旋转下列图形.
(2)点、线、面的互动关系.
活动二:(1)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出图形名称.
(2)下图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1)(2)(3)
(3)下图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将图沿虚线剪开.
a.怎样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位置就能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b.画出图(1)虚线下半部向右平移动4格后所得到的图形.
图(1)
图(2)
【个案补充】
【反馈矫正】
完成课本P125 练一练补充习题
【当堂练习】课本P127 第2题【教学反思】。

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教案 (新版)苏科版

5.2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难点: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对“旋转”图形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滴可以看作一个点,雨点从天而降运动时就形成线。

(点动成线)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线动成面)二、探索活动(一)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问题: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面动成体)完成做一做1、2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你能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进一步明确: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由旋转形成的图形往往给人以灵动、圆满的感觉。

完成练习:如何将图中的三角尺旋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三、探索(二):平移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图(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图(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图(2)如果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图1 图2进一步明确:平移可以形成新的图形,平移后图形给人有序、连续的感觉。

四、探索活动(三)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将图沿点划线翻折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上台描画出来.进一步明确:翻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位置相反.利用翻折得到的图形具有对称、工整的特点。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2 图形的变化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2  图形的变化

5.2 图形的变化
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是什么形状,它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
2、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分割下面的多边形,数一数它的边数,再数一数分割所得的三角形的个数,看一看多边形的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3、一位父亲有4个儿子,他有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其中的四分之一留给了自己(如图3.2-9),余下的分给他的4个儿子,他想使每个儿子获得的土地面积相等,形状相同,这位父亲应怎样完成这件事?
4、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连续平行对折,数一数折痕的条数,填写下表,猜想一下,对折5次,折痕共有多少条?请对折验证,你知道对折n次,折痕共有多少条?
对折次数折痕条数
1 1
2
3
4
5、用若干根火柴可以摆出一些优美的图案。

下图是用火柴摆出的一个图案,此图案的含义是:天平或公正。

请用5根或5根以下的火柴摆出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画出的图
案的含义。

图案:
含义:
6、适当地剪几刀,可以把图中的十字变成一个正方形,有人说用两刀就可以,你试试看。

参考答案:
1、由两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

2、分割如下图,边数为n,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为n-2。

3、分割方法如下图所示:
4、填表如下:
对折次数折痕条数
1 1
2 3
3 7
4 15
对折n次。

折痕有(2n-1)条。

5、略。

6、剪法如下图所示: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课 题
§5.2图形的变化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了解平面图形如何通过旋转变成立体图形,了解如何通过翻折,平移构造新的图形,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制作成新的几何图案,感受图形变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的能力,从而为下一节课设计图形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形成新的图形。
教学难点
对学生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一、预习成果检测
我们已经走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感受了现实生活中美丽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丰富多彩的图形是如何获得的。
待学生回答后进行多媒体演示:
演示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
演示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演示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
练一练:
练:下列图形绕轴线旋转1周,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探索(二):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想一想: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同学们拿出事先发的学案,讨论一下怎么画出图形?
活动1、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只剪一刀,你能剪成“十”字形图案吗?(学生动手剪,比较作品)
活动2、说说你用两块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的图形的名称,请一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一下。(学生有可能用两块都为45度角的直角三角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再拼一拼。)
二、新知探索
探索(一):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图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平移或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平移或旋转,以及如何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形,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5.应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解决。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性质: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定义: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性质: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发生变化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变化】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变化】教案 苏科版

《图形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图形通过旋转而形成立体图形,简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

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练习:右边的图形绕点划线旋转1周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二)新知探究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出图形名称。

2、下图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3、图(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将图沿虚线剪开。

a.怎样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位置就能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b.画出图(1)虚线下半部向右平移动4格后所得到的图形。

(1)(2)4、如何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位置旋转到图(3)的位置?请动手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你能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2、将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球D、正方体七、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感受?课堂作业 班级 姓名1.由点动成 ,由线动成 ,由 动成体。

2.矩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 ,直角三角形绕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 。

3.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 ( )A .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B .飞蝶的快速转动C .电梯的上下移动D .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4.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ABC ( )A .绕AC 旋转一周得到B .绕AB 旋转一周得到C .绕BC 旋转一周得到D .绕CD 旋转一周得到5.如图所示,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P 、Q 、M 、N 四组图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由A 得到M ;由B 得到 ;由C 得到 ;由D 得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图5.2-1几何体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形成的?()
答:选B。
学生感受、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2、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哪一个三角形?
分析:通过观察和想象可知,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后,A图得到圆锥,C图得到圆锥,D图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里挖掉一个圆锥,B图得到的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
二、【随堂演练】
判断题:
1、长方形绕任意一条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柱。()
2、直角三角形绕着任一条直线旋转总成一个圆锥。()
3、一个圆绕着其直径旋转半周形成一个球面。()
4、电风扇的三个叶片高速旋转时看到的是一整个圆面。()
填空题:
1、将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能拼出种不同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名称是。
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充分讨论,怎样用一句话来叙述这个变化,然后抽一名学生回答
分小组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图5.2-2图5.2-3
答:如图5.2-3。
思路点拨:找准关键点的位置。
易错辨析:旋转中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相同。
方法点评: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而变化前后仅仅是图形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课题
§5.2图形的变化
课时
2-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观察-思考-探索-实践-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的描述能力。
3、通过广泛的交流,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2、用折纸的方法,将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你有种方法,这个方法的关键是。
三、【布置作业】
课本P157 Βιβλιοθήκη 1重、难点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难点:经历“观察-思考-探索-实践-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的描述能力。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P152-153的内容;
2.完成课本P152的做一做。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新知导读】
答案:如图1中B图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
2、下列图形都是由半圆经过变化而得到的,请说出它们最简单的变化过程。
答:图(1)是先沿AB翻转,再沿AB平移;图(2)是以MN为轴翻转;图(3)是以O为中心旋转180°。
3、将以下方格图图5.2-2中阴影图形围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看看会得到什么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