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观1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篇自然观预读范例•我们人类是如何看待我们所居住的这个自然界的呢?•×××坐的飞机在地球某地上空突然失事,他靠降落伞掉到一个小岛上。

小岛上居民对于自然界的看法根本不同,他们相信每一个动植物都有一个主宰它们的神灵,认为森林有树神,水有水神,他们敬畏它。

每一个类都有自己的一个神秘世界。

整个世界是浮在一个盛装汪洋的水盆里,而这个水盆也是由一个神灵托着的。

总之,这里的居民认为他们周围到处都有神灵,因此,他们过着一种敬畏神灵的生活,有着各种繁杂的敬神仪式。

而且那里的人因为他是从空中落下来的,也把他当作了天神崇拜。

•而×××则把自然界看作是由物理的四种力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无神世界,自然界一切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而然的自发演化而来的。

人类是自然界生命发展到现在为止的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人类因此可以支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例如,我们创造了各种人工制品,创造了城市,改变了人类的居住环境。

问题•为什么同处一个地球的人类的不同部族对自然界的看法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如此之不同的“对自然的看法”呢?•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历史上的我们的同族对自然的看法与我们现代的看法相同吗?•进一步的,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对自然界的看法都一样吗?你问过别人的看法吗?•进一步的,你童年或少年时对自然界的看法与现在的看法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进一步的,有一个客观的、独立于我们之外的自然界吗?•更进一步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广阔无垠的自然界是从来如此呢,还是逐渐演化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呢?*•自然观:通俗——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自然观:严格——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系统理论。

本篇内容介绍•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本篇内容框图本篇教学重点*•一、了解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 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又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一切事物都换成火, 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这一思想,否定世界上存在 超自然的神,而以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去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 用一种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世界。他试图 从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的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 以朴素的方式道出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一深刻 的哲学道理。
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把 物质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缺乏实验科学基础,这是 主要的缺陷。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公元五世
纪至十五世纪)
• 一、宗教简介: •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 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 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 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 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 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
世纪古印度的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 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 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 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 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的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由于传入的时间、 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 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 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第1章 自然观

第1章 自然观

“社会自然”是技术发明(或工程建造)的人工物与社会性有机地结合 起来,将个别的、偶然的、不自觉的人工物,通过产业、产业实践转变 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的人工自然。“社会自然” 具有普遍性、效益性结构性的特点。社会自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 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其主要形态有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 生态社会自然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 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也是自然辩证法概论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 自然观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在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的自然观、17-18世纪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实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超越了以往狭义的自然观念,人类 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2.工业社会自然 1)蒸汽动力的产业化。人们最初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动力只有人, 随后则有风力、畜力和水力。对蒸汽动力产业而言,这都属于天然自 然阶段。古希腊的希罗就曾发明了一种装置和“矿山之友”都属于人 工自然阶段。 1712年纽可门发明了活塞式的大气压蒸汽机。普遍应用的蒸汽动 力机是由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出现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 业,从而引起了工业革命,对蒸汽动力产业而言,这都属于社会自然 阶段。 2)核能的开发利用的产业化 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认识到原子的结构,微观的原子世界对 于人来说就是天然自然。 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打开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在尚属于人化自 然。 只有当第一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行,核能才成为人们可以控制的人 工自然物,这属于核能利用的人工自然阶段。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公用地悲剧”。
• 在几乎所有的公有资源例子中,都产生了与公用地悲剧一 样的问题:私人决策者过分地使用公有资源。政府通常管
制其行为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的问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9
分析以上材料并思考:
• 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 • 一个系统应该如何实现整体最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0
五、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 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
结 构 的 外 在 表 现 —— 结 构 功 能 规 律;——结构决定功能; • 2. 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 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9
• 具体来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 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4
自然界的定义:
• 广义的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 整个宇宙
• 而狭义则指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对 立的自然界。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5
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系统

1第一章 自然观

1第一章 自然观
• 古希腊哲学的经典时期主要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活动时期。但苏格 拉底的理论主要集中在道德领域,那么我 们就从柏拉图开始论述。
•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世界上的事物是处在一种
运动和变化之中,只不过这样一种运动和变化是 无序状态的,而宇宙有一种绝对的力量来改变这 种无序化,那种绝对的力量就是理念。
• 柏拉图自然理论的价值:承认物质世界的变
化和运动,同时这种物质变化要有某种原因性, 这就使现象世界的变化可以得到理解,发现了世 界是作为某种规律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他看到 了事物的本质关联,发现了事物的共相存在。
•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理论
代表了古希腊哲学自然理论 的最高成就。亚里士多德认 为自然是事物的本性, “‘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 因本体(不是因偶性)而运 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
• 柏拉图在探讨世界之时, 已经着眼于主体与客体之 间的关系,这在西方哲学 后来的发展中成为一条很 重要的线路。
• 柏拉图论述“时间”:时间就是变化,而
在我们所知的那些变化的东西存在之前,任何 东西都是永恒的,所以没有时间。只有现象产 生之后,时间才存在。理念是永恒的,而它们 的各种
一、古希腊早期的自然观 • 包括荷马与赫西俄德的神学自然观、米 利都学派的本原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 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留基伯与德谟 克利特的原子论、埃利亚学派的存在学 说等。
• 古希腊早期的神学自然观主要是由荷马与赫西俄德 来完成的。在《伊利亚特》与《奥德塞》中,荷 马描绘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过着和地上人们相似的生 活。虽然荷马用人形来描绘众神,但也暗示了自然界中 有一个严格的秩序“命运”,众神也要服从它。赫西俄 德则强调宇宙的道德非人格化的动作。在《神谱》中, 宇宙在创始之前是处于一片混沌状态的,天地产生于混 沌之中。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第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止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观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的演化过程与理论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历史线索800B.C —— A.D.500 —— A.D.1500(1543)—(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A.D.1800(1755/1796) ——1900(1895)(近代科学前期) (近代科学后期)——Now(现代科学时期)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对自然的泛神论的观念2、社会分工:奴隶社会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导致阶级分化;哲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形成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自然的本体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流变的运动变化中人和动物来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朴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倾向的实体主义——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本原阿那克希米尼认为气是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本原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元素或四根是本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种子是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本原后来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和罗马的卢克莱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0
五、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 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
结 构 的 外 在 表 现 —— 结 构 功 能 规 律;——结构决定功能; • 2. 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 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 第一,特定的结构产生特定的功能。 • (结构与功能一一对应)
• 结构解释方法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5
结构模拟方法
壁虎面板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6
• 第二,系统的性状功能又有相对独立性。
• (结构与功能多一对应) • 黑箱方法 • 在不直接影响原有客体黑箱内部结构、 要素
“公用地悲剧”。
• 在几乎所有的公有资源例子中,都产生了与公用地悲剧一 样的问题:私人决策者过分地使用公有资源。政府通常管
制其行为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的问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9
分析以上材料并思考:
• 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 • 一个系统应该如何实现整体最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
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
• 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 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3/102
(2) 软系统方法论
• 软系统方法论是处理人类活动中出现问题的 系统方法。主要分析问题不够明确、任务范 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景。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102
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
• 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 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 系统自然观提出了系统存在和演化的 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 性、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02
自然界的定义:
• 结构与元素的关系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1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碳 6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2/102
• 3.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发生相互作 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 和。
•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 ①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 统的发展变化;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8/102
3、常见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 软系统方法论 • 反馈与控制方法 • 信息方法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9/102
(1)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第一章自然观

第一章自然观
10
3、现代哲学对物质概念认识的走向 、
——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 随着研究的深入,当代科学哲学已经从传统的
本体论研究转向了科学认识论层次,具体表现 在弱化物质实体,而强化关系实在,退却的路 径之一是:由物质论到客观实在,再由客观实 在的“属性”到“关系”: 神七火箭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关系 物质与测量的关系 物质存在与演化的关系
按生命特征分两类,即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 按聚集状态分七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 态、超密态、真空场、反物质。 按是否由实体粒子构成分为实物和场。 按基本粒子的自旋不同分两种:自旋为1/2奇数倍 的粒子为费米子;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为玻色子。 按粒子的性质可分为四大家族:光子族、轻子族、 重子族、介子族。
第一篇 自然观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 中的自然观。所谓自然观,亦即自然哲 学,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是 关于自然系统的构成、性质和生成、演 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 本看法。学习自然观,通过了解“自然 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即客观辩证法, 向我们展示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生动图景, 为我们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 同时有助于我们活跃思想、开阔视野, 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摘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3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在20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 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实的实在)不仅在世 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 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 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 支配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物质 这个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科学感到最 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 ♦ ♦ ♦
11
4、科学家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基本信念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篇 自然观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 特、道尔顿 利用一台显微镜,可以 看到在水中悬浮的尘埃 粒子以非常不规则的随 机的方式运动。爱因斯 坦利用这一“布朗运动” 来显示,水是由原子组 成,为原子论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物理学证据。

汤姆逊使用 一种和现代 电视显像管 相当类似的 装置证明了 称为电子的 物质粒子存 在 1911年,卢 瑟福最后证 明物质的原 子确实有内 部结构
强核力: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 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 强核力具有色禁闭的性质:他总是把粒子束缚成不带 颜色的结合体。(红+绿+蓝=白,夸克+反夸克)
第一章 系统层次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普遍性;系统 与联系的区别;结构与功能;系统的主 要特征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 界物质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 ;
自然辩证法:
第一篇:自然观
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篇:科技观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包括人与自然
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自然观是历史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关于自然界在存在方式上的系统层次观; 关于自然界在演化发展上的进化历史观; 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实际上所有粒子都是波动的, 粒子的能量越高,则其对应的波动的波长越短。 我们能对这个问题给出的最好的回答,取决于我们 的设想中所能得到多高的粒子能量,因为这决定了 我们所能看到的多小的尺度。 这些粒子的能量通常以称为电子伏特的单位来测量 (一个电子从一个伏特的电场所得到的能量即是一 个电子伏特) 19世纪初,几电子伏特,原子 卢瑟福,几百万电子伏特,a粒子 电磁场,几百万,几十亿电子伏特,更小粒子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篇 自然观.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一个汽车大小的火星遥 控设备。它是美国第四个火星探测器,也是第一 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 上的生命元素。
2012年9月27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 火星车日前发回的图像显示,一些火星岩石中含 有古老的河床和碎石。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好奇号任务合作研究人 员威廉·迪特里希据此推断:火星表面确曾有水 流淌过,且仅从砾石块的大小推断:火星远古河 床上的液态水流动速度为3英尺/秒(0.91米/ 秒),深度位于人类裸关节和臀部之间。在此之 前,大多数的研究论坛提到:火星上存在沟渠的 痕迹,但都是基于液态水存在为前提的不同假设。 本次发现也是我们首次看到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流 冲刷的痕迹。下图为“好奇”号火星车传回的图 像,显示火星上有与地球河床类似的迹象。
1. 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前 提,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基本态 度。它主要研究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演化 发展的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人与人:生产关系)
2. 科技观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 的一般规律,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的看法。它 主要考察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自然科学、应用 科学、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科学技术自身内 部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或范式; 并深刻揭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这一本质属性; 科技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辩证关系。
华莱士,英国生物学家,1854~1862年 他独自在马来群岛采集动植物标本,1858年2 月受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人口论》影 响(在有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条件下,人与 人之间必然要激烈的竞争,因为这些社会财富是 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而人口则是按几何级数增长 的,所以必须限制人口的增长 ),撰写了《论 变种极大地偏离原始类型的倾向》。

1-1第一篇 自然观

1-1第一篇  自然观

• 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意味着物质的 无限可分性。物质无限可分的“分”, 不是单纯的量的分割,也不是无限重复 某种特定的分割方式。各个物质系统层 次之间具有质的差别,其分割方式也有 所不同。物质系统层次是无穷的,物质 无限可分的“分”,也具有无穷多的方 式。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 2.什么是系统? 3.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含义。 4.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5.如何理解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各层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
三、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
• 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或无限性,是整 个物质世界在空间上的无穷性和时间上 的无穷性的重要表现。从整个自然界的 空间层次结构看,物质系统层次上不封 顶,下不闭底,其物质系统层次是无穷 无尽的。从整个自然界发展过程的层次 结构看,物质系统层次的发展从无穷的 过去,走向无穷的未来,其发展过程的 层次也是无穷无尽的。
一、物质是自然界的本原
• 自然界的涵义 ——广义: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总 和。 ——狭义:是指自然科学研究的总体 对象。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一切 事物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自然 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础和本原。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作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 象的本原,和精神相比,它的唯一 “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即它 是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外的。
二、物质系统层次之间的辩证 关系
• 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间,并非是 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每一物质系统层次,和上下左 右或近或远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间,有着 纵横交错的相当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从而使整个自然界的物质系统层次 形成立体网络结构。
• 各种不同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问,又是相 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其中;高层次的 物质系统包含着低层皮的物质系统,并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低层次的物质系统; 而低层次的物质系统,则包含着构成高 层次物质系统的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 发展为高层次的物质系统。

001第1篇自然观(1)第1章古代自然观及其演进PPT课件

001第1篇自然观(1)第1章古代自然观及其演进PPT课件
科技发展达到高峰
13
典型成就:指南车
据考证,三国魏马钧创 造指南车
差速齿轮原理
复原图 《宋史·舆服志》对其机械
构造有具体记载 。
14
典型成就:张衡候风地动仪
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制成
15
•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 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 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 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 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 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 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横向看:为什么同处一个地球的人类的不同部族对 自然界的看法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如此之不同的 “对自然的看法”呢?
• 纵向看: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历史上的我们的同族 对自然的看法与我们现代的看法相同吗?
• 进一步地:
– 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对自然界的看法都一样吗?你问过 别人的看法吗?
– 你童年或少年时对自然界的看法与现在的看法一样吗? 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第1章 古代自然观及其演进
Chiara Franzoni c/o
CERIS (CNR) Via A.
Avogradro, 8 10124 Torino
1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和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2
预读范例
• 人类是如何看待其所居住的这个自然界的呢?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自然观PPT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自然观PPT
细胞 个体
物种
结构与系统
• 结构是系统的现实性 • 结构决定系统功能 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 对称结构与非对称结构
功能与结构
• 功能:系统对环境表现出的功效。 • 性能:系统自身的性质。
结构决定功能
• 要素相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
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用进废退
系统与环境
• 环境是系统之外并与系统发生作用的事物。 • 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场所 • 环境对系统具有选择作用
第一章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自然界的演化 生态自然观
第一节
内容提要:
系统自然观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与环境的关系不同) 生命物质:对环境有选择功能。动物(原生动物海绵动物、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植物 (藻类、菌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微生物(细菌、 病毒、单细胞藻类)。 非生命物质:对环境无选择功能。星系、恒星、行星;强子、 轻子、传播子。
系统的基本构成
1)要素: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 2)结构: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具体形式。 3) 环境:存在于系统外且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各种因素 的总称。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界面,它是区分系统 与环境的界限。 4)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
要素与系统
• 要素是系统的成分,系统是要素的整体 • 要素与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四、自然界演化的机制
• • • •
系统开放—演化的前提 非线性相互作用—内在根据 远离平衡态---力量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泉 随机涨落—直接诱因
线性关系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自然观,它认 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 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 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 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 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和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
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 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 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 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观
• 毕氏提出了“宇宙和谐”的思想。数的比例构界。 而和谐是以对立为前提,是对立中的和谐。他提 出了十组对立: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 左与右,阴与阳,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 正方与长方。
但是,毕氏用数与和谐说明世界时,却把数神秘化,作出许 多似是而非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例如,婚姻是五,因为它 是奇数与偶数相结合。爱情是八,因为爱情表示和谐,而音乐 中,第八度音是和谐的。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公元前384-322)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显赫的 地位。他出生于一个宫廷御 医的家庭,公元前335年在 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 教学有12-13年。他常和学 生一起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 讲学,史称“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 他认为实体是哲学中最核心的东西。 • 实体应是一切东西的主体或基质、基础,这就是说,实体的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商品经济和开拓市场的需要导致人们把眼光 投向更大的世界——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 (麦哲伦1519-1522年环球航行、哥伦布 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 • 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的需要导致数学和力学 的发展,从而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背 景下发生了一场以天文学为先导的科学革命。
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
• 关于惯性
他在宣判后仍然喃喃的说: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 247年后,即1980年罗马教会宣布当年(1633年) 对伽利略的裁判是错误的,为伽利略平反。
2.4其他成果:
• (1)磁与流体力学:[英]吉尔伯特(1544-1603) 《论磁》(1600)开创磁学研究;[意]托里拆利、 [法]帕斯卡等研究了真空问题,[德]盖里克的马 德堡半球真空实验(1654)演示了大气压力(16 匹马)。 • (2)[荷]惠更斯(1629-1695):摆钟研究与波动 说。钟的发明的社会和思想意义。
恩格斯对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评价
•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 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 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二、 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 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6、17世纪自然科学 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万物的本原:
• 泰勒斯(约前624~前547),水,万物始基——水 是万物不可须臾离开的;如胎儿生活在羊水中,如 生命离不开水。 •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火,逻各斯是万 物的本源。 •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61),原子,机械性。
• 重要特征:大都承认万物本原的物质性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古代科学的特点
• 科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 的知识体系,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一 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大都包含在自然哲学 之中。 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探索为目 的。 不少内容来自思辨和猜测,但也有许多 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具有后来的经验科 学的雏形。


典型事例: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早期宗教题材
• Adoration of the Magi, 1433-35, Museo San Marco in Florence. • 这是东方三博士寻 访耶稣诞生的画, 比例和画面更平面 些。 • 比较下一幅同样题 材的作品。
维纳斯的诞生,1480 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 《几何原本》最主要的特色是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几何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有四方面主要内容,定义、公理、公设、命题 (包括作图和定理)。《几何原本》第一卷列有23个定义, 5条公理,5条公设。全书以这些定义、公理、公设为依据逻 辑地展开他的各个部分。比如后面出现的每一个定理都写明 什么是已知、什么是求证。都要根据前面的定义、公理、定 理进行逻辑推理给予仔细证明。
(一 )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 辩证法的自然观
1、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 自然知识
• “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 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 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 道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西方的科学发展
•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奴隶制的繁荣,公元前 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科学在古希腊和古 罗马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达到了奴隶制时代 的发展高峰。
• 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 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常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 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者,画家、雕刻家、 建筑师、哲学家。 • 著名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石器敲开了文明的大门, 而火则照亮了文明的道路。
各个相继自然观的形态
• 古代自然观(包括三个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
–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 –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 –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
• 中世纪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的自然观 。 •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具有形而上 学思维方式; •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的自然观。仍在进化中,……
2、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标志 性成果及其意义
2.1哥白尼的日心说
• 1.[波兰]哥白尼(N· Copernicus,波 兰僧侣教徒,1473-1543),《天体运 行论》(1543年),日心说。对一直 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受到教会支持被 奉为神明不可侵犯的地心说提出异议。 但是提出者为避免迫害,迟迟到临终 前发表,并且申明是“工作假说”。 它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 宗教教条,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 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 第一定律——行星绕太 阳的运行轨道是一以太 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
• 第二定律——行星到太阳的矢径在相等 时间内划出相等的面积;
• 第三定律——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与 它同太阳的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为科学而献身
• 他的一生充满不幸: • 幼年体弱多病,一只手半残,视力衰弱,妻死子 病,母亲曾经被指控为施行巫术而遭到拘禁;他 终生贫困交加,靠教书和占星术维持生活,最后 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
* 什么是自然观?
• 自然观:通俗——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 自然观:严格 ——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即人们关 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 •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 本质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系统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教学重点*
• 一、了解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与发 展。 • 二、把握辨证唯物主义自然的基本思想、 特征与重大意义。 • 三、把握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 四、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树立人和 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了解人类可持 续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 欧几里得(Euclid) 是公元前300年左右 的希腊数学家,以其 所著的《几何原本 (Elements)闻名 于世。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 共有十三卷。 • 第一卷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 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 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 • 第二卷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 • 第三卷讲圆; • 第四卷讨论内接和外切多边形; • 第六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 • 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讲述比 例和算术得里论; • 最后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
• 《几何原本》的伟大 历史意义在于,它是 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 的数学体系的最早典 范。 • 从《几何原本》发表 开始,几何才真正成 为了一个有着比较严 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 方法的学科。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基本思想
基本特点
历史地位
1、基本思想
– ①万物的本原 – ②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③所谓“自然”
2、特点
– 直观性 – 思辩性 – 猜测性
3、历史地位: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历史渊源 (1)
•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 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 理性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 认识自然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历史地位: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历史渊源 (2)
• 包含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思想, 成为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它坚 持从自然界的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 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 变化中认识自然界。
• Mona Lisa,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米开郎基罗(1475-1564)的 “亚当的诞生”
文艺复兴前期宗教题材
The Deposition, Giotto,(12661336) 在这幅画中,乔托选 择了圣母伏在耶稣 的脸上,想在他紧 闭的眼皮下寻找她 孺子的最后一瞥的 时间,虽然是一幅 宗教题材的画,但 是也表现了人情脉 脉与人物内心世界。
• 古希腊哲学
和科学的集大 成者。
亚里士多德所认识的“自然”
• 生长着的事物的生成 • 生长着的事物所从出的内在的东西 • 天然物体原初的运动之根源,它就在物体 的自身之中。
他的自然观:
• 球层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地球为宇宙 中心 • 月上与月下世界:月上世界,由纯净的 “以太”元素组成,永恒,第一推动的原 动力(原动天);月下世界是一个尘世世 界,由土、水、火、气四元素构成,有生 有灭。 • 自然运动与强迫运动,自然位置。
•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从无限产生,又复归 于无限。 • 恩陪多克勒: “爱” “恨”两种力量在斗 争中此起彼伏、轮流消长,造成四种元素 的分离和结合 ,进而使宇宙的演化周而复 始、循环往复。 • 重要特征:包含丰富的朴素辨证法
所谓“自然”:
• 有生命的、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代表:亚里士多德 (约前384~前32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重点内容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地理发现、宗教 改革、文艺复兴 • 西方世界经过中世纪黑暗的长期演化,到 15、16世纪时,在思想界发生了一系列变 革: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导致了对神学的 厌恶和人性的张扬——艺术对人体的研究: 透视技术、人体解剖学的需求和发展。技 术方面,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工场手工 业和纺织业开始兴盛,制度方面,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2.3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
• [意]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近 代物理学之父。 • 创造并且示范了新的科学实验传统,数学与实 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 研究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 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月亮有环形山,发 现木星的4个卫星,由此证明天体与地球是一 样的,月上与月下相同。 • 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两门新科 学》(1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