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 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1
判断正误
(1)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解析 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辛 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 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故本题说法错误。
答案
(2)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 改良派 围绕要不要_以__暴_
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和政体 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3)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在宣传 革命理论 的同时,还多次发动 武装起义 。其中,1911年黄兴等 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有名。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经过,认识20世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 2.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D.西方列强的严守中立
解析 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西方列强及其统治中 国人民的代理人清政府是辛亥革命的对象,因此,西方列强极力地干涉辛亥革命, 而不是严守中立,故选D。
123456
解析 答案
3.(2018·银川高一检测)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 一个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辛亥革命从容说课《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主共和成为历史的主流。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要求,武昌首义后,革命迅猛发展,终于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帝制。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和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是由工人阶级领导完成。
教学重点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内容包含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相关史料,本节课的课时安排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掌握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2.(1)从文本、网络等获取信息的(2(3)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二、过程与方法1.2.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3.4.通过探究性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的精神、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斗志,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精神财2.3.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人们对孙中山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显示: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word文档资料
第17课辛亥革命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李树全邮编:710003【内容分析】“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华崛起是近代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使这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里程碑,革命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难点】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导课环节】师: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出现过多少个王朝?恐怕没有人能回答。
岳麓版高一历史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山东成武二中:盛昌华274200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式1、学案导学。
2、教具准备:多媒体3、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请欣赏歌词«心太软»——写与八国家联军侵华战争后的光绪皇帝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总是把中国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变法看似简单,其实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变法吗你这样痴情到底累不累明知没人回来给你安慰多余的牺牲慈禧她不懂心疼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好人喔,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再想也没有用反正«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了大清没有几天啦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请回答:为何说〝«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了,大清没有几天啦〞?学生回答导入:讲授新课:结合学案上的探究思考题讲解。
探究一:辛亥革命前的清政府可以说是一个奄奄一息病人,请结合20世纪初清政府体检漫画思考,假设你是一位医学专家,请给清政府填写一个病情诊断书。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结局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
辛亥革命的结局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背景①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实权后,对革命党人实行反革命两面手法: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以武力相威胁;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停战议和,进行政治讹诈。
②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列强对南京政府采取了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④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在各种压力面前,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2)过程:1912年2月,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影响: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清帝退位得到如此优待的条件,这说明了在辛亥革命的大风暴中,清王朝早已土崩瓦解,用暴力彻底推翻清王朝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此背景下,经南北双方协议给予清帝如此优厚的条件,从袁世凯方面说,因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的代表,彼此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从革命派方面讲,正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2.辛亥革命的评价(1)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并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④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⑤辛亥革命尽管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2019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导学案(有答案)语文
第15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武昌首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课前预习】一、背景1.原因: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2.条件:(1)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同盟会以“_驱除鞑虏_,_恢复中华_,_创立民国_,_平均地权_”为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_三民主义_。
同盟会以_《民报》_为机关刊物。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在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其中1911年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起义最为有名。
【应用提升】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2.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3.2019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
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交趾,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广大人民的麻木C.外交官员的卖国D.最高统治者的腐朽二、经过1.爆发:武昌首义(1)概况:1911 年10月10日,熊秉坤和金兆龙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结合教材第二、三目,总结革命过程的阶段特点。 1、武昌首义,旗开得胜;(偶然与必然的结合) 2、民国建立,南北对峙; 3、南北谈判,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
一、纵览辛亥 问题一 真的需要革命吗? 问题二 革命准备好了吗? 问题三 革命进程如何?
@问题四 革命有哪些成果?
①推翻帝制 ②建立民国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极大地解放了思想。Leabharlann 辛亥革命一、纵览辛亥
问题四 革命有哪些成果?
①推翻帝制
②建立民国 开创民主政体和近代国家的新篇章 定国旗、国歌、新历民法国;与第清一王次真朝正的具区备别近代国家的外观 颁布《临项时目约法》; 清王宪朝法性质,中宪帝华政王观民纪念国年 公元纪年
主权在民;
人民一律政平体等; 君主专制民主、民平等主、共自和由等民权
砍掉了,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这以后,旧社会势力再也建立不
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皇帝该算是至尊极高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
打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体会推翻帝制的具体意义。
打倒了绝对权威;极大破坏了旧秩序,冲击了旧势力;
是与革命派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股新的政治势力。
④清廷
用温情和敬意去看待一个王朝的消失吧。
二、探微辛亥
1、辛亥力量
@ 2、辛亥人物
材料一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遭拒;
1894年1陈1月伯,达在《檀香窃山国成大立盗兴袁中会世,凯走》上,革该命道书路称;
爱国信念 1又 盟袁一时8多会9世种在5次;年凯政山他领1190为治东不导1月1起年策““结仅义策划晶近保手;划第,代境握1黄一9一中安重0花次5个国民兵年岗广起,州集半”,义联起中的殖并,合义的形民且再革失黑象地有次命败暗,半过失力,败量被影有封庚成通…过建”子立缉…新社“之中;政会是变国此的各同后 百折不挠 帝时国期主力义倡在立华宪的总名工声具;有”过。宣而统2时0世被纪满8人0年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 “五族共和”,定国号为“___________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 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颁布。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全国各民族一律 三权分立 的国家 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内阁制和___________ 组织原则。 (3)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图解历史]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条件
[易错提醒]
辛亥革命结束的只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
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政治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包括政 治、经济、土地、思想文化等制度。在我国,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的结束以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为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情境导入
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之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定 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在找不到 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 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于是,黎 元洪被自己的部下从姨太太的床底下拖出来做了革命领 袖,以致后来他当了副总统的时候还有人在背后叫他 “床下都督”。 辛亥革命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呢?它有什么重大 历史成果和意义呢?
3.发展 东京 (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___________ 恢复中华 , 成立,孙中山任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___________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 大主义),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2)与改良派论战: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 为代表的改良派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 共和 建立___________ 政体等问题展开。
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0张PPT)
用温情和敬意去看待一个王朝的消失吧。
二、探微辛亥
1、辛亥力量 @ 2、辛亥人物
材料一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遭拒; 1894年11 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 陈伯达《窃国大盗袁世凯》,该书称 1895年10月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被通缉;此后 他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 袁世凯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又多次领导起义;1905年,联合革命力量成立中国同 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 一种政治结晶,一个集中的黑暗影”“是各 盟会; 1911年策划黄花岗起义,再次失败……
朗读热身
1911年10月 清帝国国歌 1912年2月 中华民国国歌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胞,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岳麓版历史必修Ⅰ
全面的评价 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人格品质。
参议院所新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章程。 ” 历史的评价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
三、对比深化
1、封建专制与封建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封建势力的集中代表被推倒了,原有 的统治秩序解体了,但中国封建主义的社会根基依然根深蒂 固,分散的个体经济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仍占着压倒优势,封 建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更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几乎无处不在的 影响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 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 ——陈旭麓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 绝对权威,是旧秩序赖以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 砍掉了,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这以后,旧社会势力再也建立不 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皇帝该算是至尊极高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 打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武昌首义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宣布“五族共和”。 2.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 治土崩瓦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第15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
国际形势,分析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
的背景。
风雨如晦:民族危机、统治危机
2.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及意义。
3.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4.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
走向共和
构想共和 浴血共和 初创共和
方面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 历史余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史料导入
史料 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
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这段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台
阶。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
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1)中外矛盾加剧: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廷垂死挣扎: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 机。 教材图解观察教材第60页《清政府残暴如虎漫画》,从中可以获 得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漫画中清政府为老虎,人民为绵羊。“苛政猛于虎”导致阶级 矛盾尖锐,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2.兴起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料导入 史料 鉴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仅为政府 之规制而非为国民之规制,因而孙中山提出应另制新法。他在给参 议院的咨文中说:“查临时政府现已成立,而国民组织之法尚未制定, 应请贵院迅为编定颁布,以固民国之基。并据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呈 拟《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五十五条前来,合并咨送贵院,以 咨参叙。”但被参议院拒绝。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组织法的名称, 不能包括“人权”的内容,因而主张制定一份名为“临时约法”的文本; 二是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参议院自 行起草。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 革命教案-精选教学文档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民国的建立以及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袁世凯篡权等史实;学会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2)过程与方法:提前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预习;分析图片、史料等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利用材料分析并结合课本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主要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党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奋斗精神,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的建立及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本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视,使得上高一的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他们性格较为活跃,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因此宜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要了解清楚,以免考试混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导入】展示中国近代四个时期国旗的变化由此引出国旗背后的故事即政权的变更,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大清帝国的国旗——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的国旗)【课标解读】:知道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大致的过程,认识革命带来的历史意义。
【预习检查】:让学生纵向把握这节课所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总体的印象。
【概念把握】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板书]:一、背景[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分析中国面临的问题,用材料证明此时的清王朝已丧失民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并结合课本讲述革命党人的探索,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革命党人的奋斗精神。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 岳麓版必修1
主题 评价辛亥革命
[史料探究] 1.辛亥革命的背景
史料 下面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两幅漫画:
思考 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 答案 (1)图一体现了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顾此失彼,已经面临 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2)这些现象都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3.《临时约法》的影响 史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 总统的意见①;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注:①表明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本质目的在于限制袁世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此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 答案 制度:责任内阁制。意义:制约专制。
[史论形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答题术语 1.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 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 原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的国家临时大法。 3.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1、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兴起孙中山于1894年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介绍兴中会的情况(在电脑屏幕展示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性质等):这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
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
2、同盟会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
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革命者的拥护。
清同学们再教材上找到标记出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机关报、纲领和性质。
(留50秒左右)(找一个学生回答)(作出展示)师:总结、讲解: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逐条分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我们以后还要详细的学习,这里就不在多说。
那么同盟会与以往的革命团体有什么不同呢?(展示团体和政党对比的材料)对比材料我们发现同盟会完全符合政党的特征,它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说同盟会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它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思想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必然会遭到旧思想的反对和攻击。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请同学们找到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什么?(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和建立共和政体)引导学生回忆:在维新变法时期,康、梁曾提出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共和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而现在却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了。
我们有能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讨论)(1分钟)师:在维新变法时期,康、梁的主张相对顽固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使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毕竟提出在中国改变的政治制度,是进步;但在20世纪初,维新变法的失败旧证明在中国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对中国这个“千年老屋”再修修补补,已经不能挽救其命运,只能将其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民国的建立以及革命的历史意义;
了解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袁世凯篡权等史实;学会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2)过程与方法:提前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预习;分析图片、史料等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利用材料分析并结合课本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主要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党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奋斗精神,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的建立及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本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视,使得上高一的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他们性格较为活跃,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因此宜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要了解清楚,以免考试混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展示中国近代四个时期国旗的变化由此引出国旗背后的故事即政权的变更,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大清帝国的国旗——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的国旗)
【课标解读】:知道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大致的过程,认识革命带来的历史意义。
【预习检查】:让学生纵向把握这节课所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总体的印象。
【概念把握】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板书]:一、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分析中国面临的问题,用材料证明此时的清王朝已丧失民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并结合课本讲述革命党人的探索,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革命党人的奋斗精神。
【师】展示图片及材料
【生】看图思考,此时的中国面临怎样的问题?
结合材料提取有关信息,说明当时的民众对清王朝是怎样的态度?
【师】利用地图展示革命党人在组织方面的探索,并让学生在课本中重点划出同盟会的建立、纲领以及刊物。
【生】用连线的形式将十六字纲领与三民主义对应起来,加深理解三民主义。
【师】口头介绍革命党人的军事准备,向学生灌输革命党人坚持革命,牺牲自我的精神,鼓励学生向先人学习这种为了理想,持之以恒的精神。
【过渡】:随着革命的条件的成熟,革命经验的不断积累,革命党人迎来了第一次胜利——武昌起义。
[板书]:二、过程:武昌首义——各省响应——民国建立、颁布约法——袁氏当国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武昌首义的经过,结合课本掌握民国的建立和袁世凯篡权的史实,通过材料理解革命胜利之初所蕴藏的危机。
【生】通过视频加深对革命的印象,了解大致的过程后,在课本中找出革命后的情形。
【师】利用材料分析革命后各省响应中蕴藏的危机。
1894
1905
1912、1、1
1911、10、10
1912、2、12
1912、3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 1911、4
广州起义
材料: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师】整理武昌起义的高潮部分,即中华民国建立的概况及措施
【生】掌握民国的建立以及《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
【师】简述清帝退位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板书]:三、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对比,材料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整个中国近代产生哪些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概括。
【师】展示近代化的概念。
由近代化的角度对辛亥革命进行积极的评价。
中国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表现,其核心是工业化,另外还包含了思想自由化等。
【生】通过图片的对比,分析理解辛亥革民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使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大大加速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习俗等角度来认识辛亥革命。
【探究: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
【师】展示不同对辛亥革民不同看法的材料。
【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用学过的知识说明自己心目中的辛亥革命。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理解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武昌首义. 推动民主法制
17省独立. 经济发展. 民国建立. 促进资本主义
帝制终结. 主观条件. 袁氏当国. 促民主共和
【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1.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
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 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
D 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理论是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B.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作业布置】
1.完成《世纪金榜》第15课的练习题(选择题必做,大题选做一道)
2.预习16课,完成基础检测的填空题。
【板书】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新政”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主观条件:革命党人的不断探索
组织:同盟会的成立
思想:三民主义的提出,与改良派的论战
军事:黄花岗等军事起义
二、过程:武昌首义——各省响应——民国建立、颁布约法——袁氏当国
三、积极意义:
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推动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思想近代化。
社会:改变社会风气,逐渐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