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专业内容]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的概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包括对他人行为、动机和态度的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认知。

社会认知不仅涉及到个体的知觉、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还与情感、意愿和动机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社会认知的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期,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能够理解并预测他人的行为,开始建立人际关系,并逐渐形成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二、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1. 自我意识的出现:3-4岁的幼儿开始具备自我意识,能够区别自己和他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 他人理解的提高:4-5岁的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能够在行为中揣测他人的感受。

3. 社交技能的发展:5-6岁的幼儿能够更加灵活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够解决简单的冲突和问题。

4. 社会规范的认知:6-7岁的幼儿开始对社会规范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遵守规则,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

三、幼儿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 观察与模仿: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认知,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帮助幼儿学习社会技能。

2. 合作与交流:鼓励幼儿参与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让幼儿一起做游戏或解决问题。

3. 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模拟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4. 价值观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通过讲故事、观看绘本等方式培养幼儿的价值观念和品德素养。

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幼儿才能够逐渐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会行为,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A 树立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 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良好的
品德和习惯。
B
C
D
实践锻炼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和社会实践 ,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品德和习惯,培养 责任感和独立性。
奖惩分明
家长要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对孩子 良好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不良行为 进行适当惩罚和引导。
XXX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 教育
汇报人:XXX
2024-01-22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 家庭教育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中作用 •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中作用 • 社会实践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中作用 • 总结与展望
XXX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XXX
PART 04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社会认 知发展中作用
REPORTING
幼儿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
幼儿园物理环境
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物理 环境,如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 多彩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发幼 儿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积极探索
世界。
幼儿园心理环境
和谐、支持、鼓励的心理环境, 如老师的关爱、同伴的友谊,有 助于幼儿建立自信,形成积极的
安排语言交流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口语表 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分享与合作任务
布置需要幼儿分享与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共同搭建 积木”、“一起画画”等,让幼儿在任务中学会分享与合 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XXX
PART 05
社会实践在幼儿社会认知 发展中作用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 处于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 的儿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 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 行为的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 任去作出判断的。
精品课件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 (1)前道德判断阶段(2-4岁) •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
能有很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 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 具有道德特性。
• 道德认知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
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的人。
精品课件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 一切道德都是包括一个有许多规则的系统, 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去学会遵守 这些规则。——皮亚杰
• 皮亚杰的研究内容 • 1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 • 2 对过失的判断 • 3 对谎言的理解
精品课件
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
精品课件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精品课件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阶段)
精品课件
阶段2 朴素的享乐主义阶段
精品课件
习俗道德水平
精品课件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
精品课件
阶段四: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精品课件
后习俗道德水平精品课件来自阶段5 社会契约定向• 问题: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精品课件
• 6岁以下儿童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 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年龄较大 的儿童则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 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5-7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因为 他们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 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 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

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与培养

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与培养

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与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方法,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与培养进行论述,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可分为若干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表现。

在3岁至6岁阶段,幼儿开始进入预操作阶段,他们逐渐理解并运用符号进行思维,并能通过操作对物体进行想象。

在7岁至12岁阶段,幼儿逐渐进入具体操作阶段,他们能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并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在每个阶段,教育者应根据孩子的认知特征和能力水平,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培养。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幼儿时期的感知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来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例如,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让他们通过触摸、观察、品尝等方式来感知和认知。

同时,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拼图等活动来刺激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感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培养语言和沟通能力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语言的运用,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意思,并参与到社交互动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对话、阅读故事书、唱儿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模仿和表演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需要有趣和刺激的学习环境作为支持。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建富有创意的教学场景、使用多媒体教具、设计游戏化学习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为了使幼儿能够在学习中保持专注和注意力,教育者应创造安静、整洁、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并根据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长和休息时间。

提供具体操作和实践机会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需要通过具体操作和实践机会来加深和巩固。

幼儿教育的认知发展

幼儿教育的认知发展

幼儿教育的认知发展
幼儿教育是指对3至6岁幼儿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认知
发展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认知发展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期是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大脑
处于高度发育的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因此,
幼儿教育中的认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可以帮
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其次,要注重
游戏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
幼儿的认知发展。

再次,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
启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中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幼儿的全面发
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注重认知发展,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
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对待幼儿的认
知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一、引言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尤为重要。

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幼儿包括情绪理解、情感发展、人际交往、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基础。

二、情绪理解与表达1.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幼儿在情绪方面的认知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例如通过手势、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情绪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情绪。

2. 幼儿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环境,幼儿需要学会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情绪下他人的表情和行为,帮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

三、情感发展与表达1. 培养幼儿的情感关怀能力通过故事、歌曲、情感经历的分享等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幼儿对他人的情感关怀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给予幼儿情感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提供合适的情感表达渠道为了帮助幼儿释放情感并学会合适的表达方式,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渠道,如绘画、手工制作、舞蹈、音乐等,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人际交往与合作1.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2. 培养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幼儿可能会面临一些冲突和争执。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如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他人等,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道德意识的培养1. 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观念通过讲故事、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友善、诚实、守时等。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道德行为的榜样。

2. 培养幼儿的公平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公平性较强的活动,如轮流游戏、公共资源的分享等,让幼儿体验到公平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社会认知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构建社会意识和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幼儿园中的幼儿社会认知教育,旨在介绍适合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培养社会情感社会情感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之一。

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和谐、友善和包容的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助于团队合作的集体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合作游戏。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将学会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同理心,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

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幼儿社交认知的重要方面。

幼儿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动手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设积木的活动中,幼儿需要合作和沟通,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获得解决方案。

三、促进幼儿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式。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模拟真实情境,从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道具,比如医生、消防员和老师的服装和工具箱,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将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发展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倡导幼儿的自主决策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

幼儿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让幼儿做出选择和决策的机会。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决定是否参与某项活动,以及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经验,幼儿将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五、鼓励幼儿沟通和表达沟通和表达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鼓励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和材料,比如图片和问题卡片。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六、注重家庭合作家庭是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社会认知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社会认知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社会认知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社会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社会认知的培养,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幼儿园中的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了幼儿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言语交流和合作行为等方面的认知。

社会认知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认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在幼儿园中,幼儿将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交技能,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认知的培养还能够帮助幼儿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和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幼儿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绪,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幼儿园中,幼儿常常会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社会认知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地去解决遇到的难题。

三、培养幼儿社会认知的方法1. 创设情境幼儿园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学习社交技能。

通过亲身体验,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和合作行为的重要性。

2. 提供合作机会幼儿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合作机会,让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

例如,开展小组游戏、合唱活动等,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引导言语交流幼儿园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言语交流,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以身作则,给予幼儿充分的倾听和回应,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读绘本给幼儿听,并引导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会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

幼儿社会认知教案

幼儿社会认知教案

幼儿社会认知教案引言:幼儿社会认知是指幼儿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互动,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发展自身社会认知能力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发展对幼儿的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社会认知的特点、培养幼儿社会认知的方法以及教师在幼儿社会认知教育中的角色,以期为幼儿社会认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主体:一、幼儿社会认知的特点幼儿社会认知特点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幼儿在社会中寻求归属感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基于自我的兴趣和需求,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在社交互动中,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懂得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发展自我认同和他人认知的同时。

二、培养幼儿社会认知的方法1. 提供多元化的社交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角色扮演游戏来丰富幼儿的社交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合作意识。

2. 引导和监督幼儿的互动行为:教师应该帮助幼儿了解社会互动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并监督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

3. 倾听和回应幼儿的情感表达:教师应该倾听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并通过积极回应和支持幼儿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心。

4. 利用故事、绘本等教具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解释故事中的社会互动和角色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合适的社会行为。

5.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和冲突管理能力: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情境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三、教师在幼儿社会认知教育中的角色1. 观察者和评估者:教师应该观察幼儿的社会互动情况,评估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幼儿的教学计划。

2. 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伙伴和合作者: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参与社会活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保持密切的互动。

4. 资源提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社会认知能力,指引幼儿正确的社会行为。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其实质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应为实现目标而服务。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中的认识,具体主要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形象、自我分析、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

(2)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情感体验主要指幼儿所需要获得的积极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主动性、自信心、羞耻感、自豪感、成就感、自信心、自尊感、责任心等。

(3)自我调控自我调控主要指通过自己调节和控制主动出现相应社会系统中期待的情绪和行为或不出现相应社会系统中所不接纳的情绪和行为。

具体包括独立自主的能力、遵守信用、遵守时间、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等。

2.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学习与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逐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人际交往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突出交往的互动性,只有在真正的人际交往中,幼儿才能切实体会到端正交往态度,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与他人友好相处;交往对象的多元化,主要包括与家长、教师、同伴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人际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尊重他人、肯定鼓励他人、关爱他人、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有礼貌地对待他人、团结协作、与他人沟通交流、处理人际冲突等。

3.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相应社会下公民认可并遵守而存在的,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合理合法的行为准则。

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适应社会,独立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系到幼儿将来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

幼儿园的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社会认知教育

幼儿园的社会认知教育引言:幼儿期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也是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社会认知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的重要性、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社会认知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会认知的重要性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进行感知、理解和解释的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和与他人交往的基础。

社会认知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情绪管理、人际互动、解决问题等,对幼儿的人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特点1. 幼儿时期的社会认知主要以感知为基础,通过感知社会世界中的人、物、事和关系来获得信息,并逐步建构对社会世界的认知。

2. 幼儿的社会认知主要表现为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即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并通过表情、语言等方式进行表达。

3. 幼儿的社会认知开始发展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能够逐渐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4.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还不完善,易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幼儿往往在争抢物品或与人发生冲突时缺乏合作和妥协的能力。

三、幼儿园的社会认知教育方法1. 创设情境: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获取社会认知。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模拟社会角色,如家人、朋友、老师等,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合作游戏:幼儿可以通过各种合作游戏,如拼图、积木等,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相互帮助和协作。

4. 故事和图画书:通过故事和图画书的阅读,可以让幼儿了解和模仿不同的社会行为,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

5. 家园共育: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结语: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社会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
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
知的发展,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 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根据横 断研究中不同年龄儿童所作出的不同反应, 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
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
另一条腿。”
莫莫找到了一根粗粗的木棒,高兴地举起来:“小木偶的 腿找到啦!”
故事解读: 是的,布奇和莫莫的做法已经表现出他们对小木偶的 遭遇表现出了同情,不论是布奇对小木偶的安慰还是莫莫 帮小木偶找腿。而这种同情他人的行为的出现,正是孩子 的移情能力的发展结果。通俗地讲,移情能力就是指个人 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 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就像是 布奇与莫莫,他们能够理解到小木偶失去腿后的痛苦和找 回腿的期望。
小白兔把木棍还给了小木偶,小木偶走起路来又神气了。 莫莫打开书,小木偶飞了回去。
故事解读:
如果小白兔是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期的“小孩子”的代表,就算年纪小, 也会对别人的行为产生相应感受,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当他们看到 小木偶在找回了另一条腿后,神气在走来走去的样子,露出了高兴的表情, 他们通过小木偶的表情与行为,感受到了他的高兴,自己也觉得高兴起来, 可见,移情能力是孩子天生的潜在能力。就算孩子没有达到培养移情能力的 年纪,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相应的引导。如果小白兔是属于缺乏移 情能力的孩子的代表,那么,布奇与莫莫的做法无疑于给了一些家长有益的 启发: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孩子伤心难过时家长有没有去安慰他,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时你有没有及时 伸出援手等,都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尽管说孩子小的时候是最佳的引导期,但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害怕的时候、跌倒的时候,父母 对他友善和关爱的行为方式,是让他明白移情能力的主要途径。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03
2. 在实践过程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 康,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04
3. 实践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 幼儿加深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06
幼儿社会认知教育的实施与评 估
Chapter
教育计划的制定
了解幼儿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现有 水平和潜在需求,为制定教育计 划提供依据。
根据教育内容和幼儿学习特点, 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如角色扮 演、故事讲述、游戏等。
社会媒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积极、健康的社会媒体内容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拓宽其 视野;而消极、不良的社会媒体内容则可能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 ,幼儿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社会认知的 发展。
讨论法
注意事项
2. 在讨论过程中,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讨论的话题或问题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
3. 讨论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幼儿加深对讨 论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法
• 定义: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 ,如与同伴合作、分享、解决冲 突等,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
01 02 03 04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运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 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 掌握社会认知知识和技能。
关注个体差异
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 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

幼儿认知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 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如通过绘画、 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能 力。
环境对感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有助于提高 幼儿的感知能力。
03
注意力的发展
注意力概述
注意力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是认知过 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01
感知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 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包括视、听觉、触觉、味觉和 嗅觉等。
02
感知能力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 ,对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和 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感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逐渐成熟阶段
完全成熟阶段
新生儿期,对外界刺激 有初步的感知,但尚未 形成明确的感知能力。
新生儿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 只能被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 应。
选择性注意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主动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事物,并集中注意力进 行观察和思考。
分配性注意阶段
学龄儿童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 务,并灵活地分配注意力。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静、整 洁、有序的环境,减少外 界干扰。
通过游戏和活动吸引幼儿 的注意力,提高其兴趣和 参与度。
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开始能够有意 识地记住一些事物,并且 能够进行简单的回忆和联 想。
学龄期
学龄期儿童的记忆力逐渐 增强,能够进行更为复杂 的记忆活动,如背诵课文、 记单词等。
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重复练习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复习,可以 帮助幼儿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提高记忆力。
联想记忆
通过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已有 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形成新 的记忆链,有助于提高记忆效 果。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4、对同伴关系的认知 (1)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有一种共同活动并相
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 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 (2)儿童能够从同伴关系中学习社会认可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 为模式,在儿童社会角色学习和确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游戏。
2、中班幼儿
– 能更多理解、接受和遵守各种规则。
3、大班幼儿
– 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但还会表现 出自我中心。
四、案例分析 • P59
后面附件PPT常用图标,方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140 BUSINESS & FINANCE ICONS
生活
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
•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客体(爸爸、妈妈、 老师等) 及其之间关系(如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 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理 解和推断(幼儿生病了,父母会很着急,因为父母都 很爱自己的孩子),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高 兴、害怕、伤心等)、行为动机和意向(如希望得到 表扬、避免受到批评等)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学 前 儿 童社 社会 会认 教知 育与
教 育 活 动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内容
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 二、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的内容 三、各年龄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典型表现 四、案例分析
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
1、认知与社会认知
–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 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 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义的认识。
•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系统,而幼儿教育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教育不仅是帮助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受到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

首先,儿童在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个阶段,儿童正在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感知、观察、模仿、思考等活动,逐渐认识外部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式。

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必须注重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引导儿童主动地进行认知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其次,幼儿教育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儿童掌握新知识、发展新技能,促进他们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幼儿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再次,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幼儿教育的效果。

每个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些儿童天生的智力、学习能力较强,而有些儿童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才能达到同等水平。

因此,幼儿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儿童都能在教育中获得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幼儿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因此,儿童认知发展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6幼儿园社会学习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6幼儿园社会学习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2.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观点采择: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并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进行理解和推断。 (1)观点采择能力体现在社会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中 4 岁幼儿往往以自己的感受代替他人的感受,而 6 岁和部分 5 岁幼儿不仅能摆脱这种“自我中 心”的倾向,而且能较客观、多角度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原因就在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 择能力。 (2)观点采择能力体现在儿童对于友谊的认识上 年幼儿童认识不到友谊的双向特性,仅把友谊看作满足单方面的需要;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 展,儿童逐渐能认识到他人的心理与需要。5~7 岁儿童能逐渐认识到朋友是玩伴,能互相分享物质 上的东西;到 11 岁左右,儿童会认识到朋友是可以相互理解、共享内在的思想和情感的关系。
具体体现: (1)儿童出生不久就逐渐在不同方面表现出社会认知的萌芽 新生儿对人脸的偏爱反映了儿童最早对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的区分。 婴儿 6 个月时,对特定抚养者形成依恋,标志着儿童能将不同的个体区别开来。 婴儿在约 9 、10 个月时出现自我认知。 (2)儿童对不同情绪情感、行为意图及社会规则的认识 表情的区分; 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的区分。
主题6
幼儿园社会学习教育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知识导图
探寻1
DIRECTORY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社会学习:幼儿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
的社会情感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具体涉及社会环境、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社会角色和社会文化 等方面的学习。
幼儿园的社会学习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遵循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2. 社会行为规则方面 目标:知道与他人共同生活、与社会和谐相处时必须遵守的规则与纪律,在主动运用规则纪律 来约束自己的同时,体验这些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意义。 幼儿园社会学习教育中行为规则与纪律的教育应包括他律性规则教育与自律性规则教育两方面。 他律性规则强调的是为保证正常秩序、形成和谐关系而必须遵守的团体规则和纪律,具有强制的约 束力,是幼儿形成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

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

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是指对3-4岁幼儿进行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对周围世界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提供一个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1.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认知发展对幼儿整个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认知能力,比如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

这些能力对幼儿后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创设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在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中,创设一个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乐园需要包括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游戏、音乐、科学实验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3. 多角度观察世界在认知教育中,幼儿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世界。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生活中的事物、人们的行为等,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来观察世界,比如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

这种多角度的观察有助于幼儿建立起对世界的全面认知。

4. 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为了创设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幼儿园应该开展多元化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室内外的游戏、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这些活动的设计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地认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不仅如此,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观察力是幼儿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则有利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体验。

回顾以上所提到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的核心是创设一个多彩世界的认知乐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教育资源,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全面认知。

这其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关心。

将学校和家庭的力量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认知乐园,是幼儿园小班认知教育的关键。

幼儿园课程与社会认知

幼儿园课程与社会认知

幼儿园课程与社会认知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对于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适应社会环境,培养他们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并助力他们发展自我认知。

本文将详细探讨幼儿园课程如何影响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发展,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课程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旨在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和理解,发展他们的社会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下面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些主要目标:1.培养孩子们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3.培养孩子们对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幼儿园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原则,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发展:1. 幼儿为中心幼儿园课程应该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个性化教学,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2. 综合性活动幼儿园课程应该包含丰富多样的综合性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探索和创造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孩子们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发展团队合作精神。

3. 玩中学习幼儿园课程应该通过游戏和娱乐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模拟现实生活,探索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反应。

4. 良好的环境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温馨的学习环境。

教室布置应该富有创意和互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建立信任和尊重,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该全面涵盖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发展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内容:1. 社交技能培养幼儿园课程应该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 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高等教育
15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
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 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 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栈,一共才借得1000元, 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 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 “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竞撬开商店的门, 为妻子偷来了药。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高等教育
1
主要学习内容
• 社会认知的概念内涵 • 相关理论简述 • 社会认知的内容 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高等教育
2
• 婴儿从出生开始便与这个世界开始接触, 并受到周围世界的影响,在于周围世界的 互动中,开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 儿童通过与他人交往、观察理解他人的行 为,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婴幼儿已形 成的社会认知又影响着婴幼儿的自我意识 和社会交往,是其社会性发展的核心部分。
高等教育
27
2、社会环境的认知
• 布朗芬布伦纳 生态系统理论
• 微观系统(家庭幼儿园)——中间系统 (间接影响)——外层系统(社区、父母 工作环境)——宏观系统(社会、国家、 文化)
• 1、对家庭的认知
• 2、对托儿所、幼儿园的认知
• 3、对社会机构的认知
• 4、家乡、国家、民族的认知
高等教育
28
高等教育
7
例,皮亚杰“道德判断”对偶故事 之一
•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 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 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 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 B.有个男孩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 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 碎了。
能有很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 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 具有道德特性。
高等教育
13
(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
• 一是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 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 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
• 二是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 即坏;
• 三是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 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4、5-8、 9岁)
3、社会角色的认知
• 社会角色的要素: • 角色权利 • 角色义务 • 角色规范 • 幼儿角色扮演的发展路径: • 角色的外显行为(警察)——角色之间的
关系(妈妈)——角色的复杂行为
高等教育
29
4、社会规范的认知
• 基本道德规范 •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言谈举止) •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卫生、交通、财产保护等)
高等教育
4
社会认知的主要理论
•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与认知学派的 “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
高等教育
5
• 道德是什么?道德与法律的差异
• 简而言之,道德是社会为了协调和控制社会生活 而向其社会成员提出一系列行为准则的总和。
•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最终目标,便是让其 将外化的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品德。
• 道德认知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 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的人。
高等教育
6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 一切道德都是包括一个有许多规则的系统, 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去学会遵守 这些规则。——皮亚杰
• 皮亚杰的研究内容 • 1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 • 2 对过失的判断 • 3 对谎言的理解
高等教育
14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段时的特点:
• ①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 不可以改变的。
• ②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 即客观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或动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③非此即彼。判断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 而且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
• ④内在的公正,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 严厉的惩罚。
• 处于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 的儿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 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 行为的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 任去作出判断的。
高等教育
12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 (1)前道德判断阶段(2-4岁) •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
高等教育
16
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
高等教育
17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高等教育
18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阶段)
高等教育
19
阶段2 朴素的享乐主义阶段
高等教育
20
习俗道德水平
高等教育
21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
高等教育
22
阶段四: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高等教育
23
后习俗道德水平
高等教育
3
概念内涵
•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客体(爸爸、妈妈、 老师等)及其之间关系(如父子关系、师 生关系、朋友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 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理解和推断(幼 儿生病了,父母会很着急,因为父母都很 爱自己的孩子),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 态(高兴、害怕、伤心等)、行为动机和 意向(如希望得到表扬、避免受到批评等) 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高等教育
24
阶段5 社会契约定向
高等教育
25
阶段6 普遍伦理原则为定向
高等教育
26
(三)社会认知的内容
• 1.人际关系的认知 • (1)父辈关系,父母教养方式 • 权威型(牧羊犬式的教养方式) • 溺爱型(自我中心) • 专制型(退缩) • 放任型(冷淡) • (2)同伴关系 友谊与接纳 • (3)师生关系 权威代表人物的影响
• 问题: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高等教育
8
• 6岁以下儿童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 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年龄较大 的儿童则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 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
高等教育
9
高等教育
10
高等教育
11
• 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5-7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因为 他们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 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 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