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部分】预习作业与教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2、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现象、原理、结论)[重点] 学习目标:1、2、[难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了解人类研究空气的历史,理解实验[2-1],课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和总结。

课后必须熟记本课题的知识要点。

[自学提示]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阅读课本P26,说一说你从人类研究空气的历史了解到了哪些内容?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把少量 (符号: )放在密闭容器 里加热,发现银白色的液态 变成红色粉末,该物质为 ,同时容器里气体 体积减少了大约 。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二) 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读图2-3认识装置, 说出仪器的名称2、在这个实验中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是什么?生成的物质叫什么?它们又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图2-33、仔细阅读[实验2-1] ,它告诉了哪些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案编号 64、演示实验: -------课堂演示后观察完成思考与讨论5、在本实验中红磷要求过量,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6、你能解释水为什么会被吸入集气瓶中吗?7、集气瓶内为什么加少量的水?((资料: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刺激呼吸道)8、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吸进集气中的水小于其体积的1/5,分析其原因有哪些?9、通过实验还能得出氮气有哪些性质?(三)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 ___,氧气占____ _稀有气体占____ _, 二氧化碳占___ __,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 ____二、实验的拓展与创新评价:上面三个实验装置同样都可以用来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课堂检测(50′)2-1-6【基础过关】1.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
【课时】1课时
【预习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相应的性质;
2. 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
3. 熟悉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预习内容】
1. 什么是元素?什么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 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种物质的性质有何不同?
3. 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预习要求】
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以及物质的分类方法;
2. 复习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基础概念;
3. 思考并总结物质的分类及性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预习检查】
1. 讨论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性质;
2. 回答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
3. 分析并比较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寄语】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掌握物质的分类及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预习,积极思考,为上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化学初中作业设计教案模板

化学初中作业设计教案模板

化学初中作业设计教案模板教案名称:化学实验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学习如何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2. 如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1. 引入化学实验设计的概念。

2. 分享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强调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技能。

3. 解释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三、实验设计(2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2.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老师在一旁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

3.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五、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2.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六、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2. 老师总结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3. 提出下次实验设计的建议和要求。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作业。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并复核实验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设计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培养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化学预习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2. 了解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化学用语的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2. 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4. 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解决、讨论交流。

5. 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操作、制作模型等。

6. 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学科的了解和期待。

二、化学用语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一些简单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3.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溶液的稀释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验操作。

3.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实验室规范等。

四、观察能力的培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

2. 学生积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五、思维能力的培养(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思维能力。

六、动手能力的培养(2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表达能力的培养(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初中九上化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九上化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九上化学实验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氢气的性质,深入了解氢气的性质和特点。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氢气发生器
2. 点燃氢气的工具
3. 试管
4. 磁铁
5. 碱性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将氢气发生器连接好,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氢气生成。

2. 用试管接收氢气,用磁铁放在氢气试管附近,观察是否有反应。

3. 将点燃的木柴放在氢气试管附近,观察是否有反应。

4. 将试管内的氢气放入碱性溶液中,观察是否有反应。

四、实验结果:
1. 用磁铁靠近氢气试管时,磁铁不受吸引。

2. 将点燃的木柴放入氢气试管中,氢气扑灭火焰。

3. 将氢气放入碱性溶液中,观察到氢气与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五、实验结论:
1. 氢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2. 氢气不支持燃烧,但可与氧气发生爆炸性反应。

3. 氢气可与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六、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氢气泄漏引起危险。

2. 点燃氢气时,保持距离,避免火源接触氢气发生爆炸。

七、实验教学反思: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氢气的性质和特点,增加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学习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1.2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仪器练习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方法掌握物质的称量和溶解方法1.3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学习使用科学记数法和有效数字练习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方法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实验2.1 物质的颜色、状态和气味观察不同物质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学习使用化学试剂鉴别物质2.2 物质的溶解和沉淀学习溶解和沉淀的原理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和沉淀反应2.3 物质的酸碱性和中性化反应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实验3.1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学习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2 实验设计: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试剂和仪器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3.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讨论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意义第四章:溶液的浓度和稀释实验4.1 溶液的浓度定义和计算方法学习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4.2 实验设计:溶液的稀释设计实验方案,计算稀释比例操作溶液的稀释过程4.3 实验结果分析和应用分析溶液稀释后的浓度变化应用溶液稀释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实验5.1 气体的制备方法学习气体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气体的收集和储存方法5.2 实验设计:制备和收集氧气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试剂和仪器操作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过程5.3 实验结果分析和应用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气体的性质应用气体制备和收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分析6.1 滴定实验学习滴定原理和滴定方法练习使用滴定管和滴定瓶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6.2 沉淀滴定实验学习沉淀滴定原理和操作方法观察沉淀形成和溶解的现象掌握沉淀滴定在实际中的应用6.3 重量分析实验学习重量分析原理和操作步骤练习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精确称量掌握溶液的浓度测定方法第七章:有机化学实验7.1 有机物的制备实验学习有机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了解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和特点7.2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学习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观察有机物的燃烧、溶解和反应现象掌握有机物的鉴别和分析方法7.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练习使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第八章:化学实验中的现代技术8.1 色谱技术实验学习色谱原理和色谱方法掌握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操作步骤了解色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8.2 光谱分析实验学习光谱原理和光谱分析方法练习使用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掌握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8.3 电化学实验学习电化学原理和电化学方法观察电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点掌握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九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9.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练习编写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掌握实验方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9.2 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实验方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掌握实验方案的优化和调整方法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第十章: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10.1 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学习实验室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掌握化学试剂的危险性和安全使用方法了解实验中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急救措施10.2 化学实验中的环保原则学习化学实验中的环保知识和原则掌握实验废物的处理和回收方法了解实验中的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10.3 实验中的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学习实验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掌握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的流程提高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基本操作的熟悉和正确使用:这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如何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以及如何进行固体和液体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溶解等基本操作。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1: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目的】1. 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了解蜡烛的组成。

2. 学习使用酒精灯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蜡烛主要由石蜡和蜂蜡组成,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1. 准备酒精灯、蜡烛、火柴等实验器材。

2.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和烟雾。

3. 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4. 将澄清石灰水注入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2:制作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目的】1. 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2. 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实验原理】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 准备稀盐酸、大理石、试管、导管等实验器材。

2. 将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气泡产生。

3. 将导管伸入试管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实验3:探究水的组成【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组成元素。

2. 学习使用电解水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

【实验步骤】1. 准备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试管等实验器材。

2. 将电解水装置连接电源,观察电极上气泡的产生。

3. 将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4.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组成元素。

【实验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四、实验4:制作氧气气体【实验目的】1. 学习制取氧气气体的方法。

2. 了解氧气气体的性质。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氧气气体。

【实验步骤】1. 准备过氧化氢、二氧化锰、试管、导管等实验器材。

2. 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观察气泡产生。

3. 将导管伸入试管中,收集氧气气体。

4. 将氧气气体通入带火星的木条上,观察木条的现象。

【实验结论】氧气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初中化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初中化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难点: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碱溶液、烧杯、滴管、试管、试管架、镊子等)、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本、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剩余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盐。

2.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分组实验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1)取适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1)观察到的现象:酚酞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呈无色,在碱溶液中呈红色。

(2)实验结论: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学会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初三化学第1-2周预习案

初三化学第1-2周预习案

主备人:李媛媛审核人:李媛媛第1课时溶液的形成
1.熟读教材第26-28页。

2.什么是溶液?溶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溶液的组成?如何确定溶质、溶剂?
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熟读教材第29-31页。

2.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确定物质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3.什么是乳化现象?
第3课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熟读教材第33-35页。

2.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如何转化?
第4课时溶解度
1.熟读教材35-38页。

2.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主备人:赵兴平审核人:李媛媛
第1课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熟读教材42-44页。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第2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1.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2.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需注意什么?
第3课时实验活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配制所需的仪器有哪些?
2.实验步骤是什么?
第4课时单元复习
1.绘制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2.了解本章的重点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混合物2、焦碳、煤焦油、煤气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目的】1. 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方法。

2. 掌握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五氧化二磷固体。

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1. 装配实验装置,确保气密性良好。

2. 加入适量的红磷,点燃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

3. 观察并记录燃烧前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4. 根据压强变化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2. 控制红磷的用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3. 点燃酒精灯时,注意安全,避免火焰过大。

二、实验2:制作二氧化碳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实验目的】1. 学习制作二氧化碳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

2. 掌握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原理】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钙。

通过制作简易发生装置,可以方便地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 准备大理石和稀盐酸。

2. 装配实验装置,将大理石放入装置中。

3. 缓慢滴加稀盐酸,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

4.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后续实验。

【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装置安全可靠,避免气体泄漏。

2. 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避免反应过快。

3. 佩戴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止飞溅伤人。

三、实验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 学习燃烧的条件。

2. 掌握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一定的着火点。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燃烧的发生,可以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铁丝等。

2.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燃烧的发生。

【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实验安全,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2.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步骤,防止意外发生。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作用,掌握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作用2. 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酸碱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作用,介绍制作方法,强调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演示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实验心得,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总结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7. 拓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酸碱知识,探索生活中的酸碱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学生对酸碱指示剂原理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酒精、酚酞、石蕊、醋酸、氢氧化钠等。

3. 教学课件: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实验操作步骤等。

4. 参考资料:相关酸碱指示剂的文献、实验报告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报告。

5.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酸碱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案与作业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与作业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与作业设计
主题: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教案设计: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原子结构是什么吗?元素周期表是如何组织元素的?
二、讲解原子结构(15分钟)
1. 讲解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2. 带领学生了解原子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展示原子结构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
三、介绍元素周期表(15分钟)
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2.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分类
3. 带领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给学生一些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
2. 分组讨论问题并答疑解惑
3.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 布置作业:完成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相关的作业
作业设计:
1. 解释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前几个元素的基本信息
2. 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观察某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分析其特点和性质
3. 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原子结构中电子轨道的分布规律,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4. 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演变和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作业设计,学生将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化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

化学实践作业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掌握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烧杯、试管、玻璃棒、硫酸铜、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

2.实验器具:酒精灯、玻璃棒、试管夹等实验仪器。

3.安全措施: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佩戴实验室服装和安全眼镜。

教学步骤:
1.介绍化学实践的重要性和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2.学生观察老师演示的化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

4.学生操作完毕后,老师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根据实验结果,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内容评分,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2.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记录能力。

拓展练习:
1.请学生设计一个新的化学实验项目,并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践比赛,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成果。

3.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意识。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课前预习单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课前预习单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预习速填一、物质的称量(1)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的构造图附后。

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准确到g。

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检查天平。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砝码放在。

砝码必须用夹取,先加的砝码,再加的砝码,最后,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的数值。

③称量完毕后应。

注意:化学实验称量的药品,常常是一些粉末状或是一些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为了不使天平受到腐蚀和损坏,称量时还应特别注意: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

②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

(2)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然后将量筒在桌面上,再用滴加至所需刻度。

使用注意事项:①选取量筒时,量筒的容积应该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尽量减少误差。

②量筒度数应该使与保持水平。

在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读出的数值实际液体体积,即取用液体的体积。

仰视度数:读出的数值实际液体体积,即取用液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不要太深,一般),再,导管口,把手移开,过一会形成,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三、仪器的洗涤(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注意:①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以防。

②如果试管内壁有不易用水洗涤的物质如油脂,用或;一些难溶的氧化物或盐,可用,洗后都要。

自我检测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药品质量时,将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为9.5g,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9gB、10gC、8.5gD、8g2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倾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橡皮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4.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器壁上()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答案预习速填一、(1)0.1 ①移到零刻度是否达到平衡平衡螺母②左盘右盘镊子质量大质量小移动游码砝码和游码③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拨至零刻度注意:①放在纸上称量②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2)接近所需液体的体积胶头滴管①大于或等于②视线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大于偏大小于偏小二、放于水中用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产生水柱三、(1)用自来水冲洗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洗涤放指定位置(2)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①不能过猛损坏试管②氢氧化钠碳酸钠稀盐酸用水冲洗自我检测1.C2.A3.C4.D。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步骤。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2.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3.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4.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氧气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气体,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理论讲解(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过氧化氢溶液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氧气,而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

(2)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包括: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3)操作步骤①准备好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

③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④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

3.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4.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1)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请描述一下。

(2)分析实验现象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请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5.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火灾等事故。

(2)实验结束后,要关闭酒精灯,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过程中如遇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实验,你们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也学会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注意实验安全,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作业1.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设计

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巩固预习案》初三年级化学学科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课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和碱的理解2、巩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活动二:“才艺”展示碱的化学性质:合作探究:1、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浓盐酸,一瓶是浓硫酸。

你能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2、桌上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稀盐酸和石灰水。

你能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第十单元酸和碱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课堂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各组内表示的是同种物质的是A.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B .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 .盐酸、氯化氢、食盐D .冰、干冰、水()2、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纯净水B、氯化钠C、生石灰D、食醋()3、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有毒品A B C D()4、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A.汽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5、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O2+Ca(OH)2=CaCO3↓+H2O B.CuO+H2SO4=CuSO4+H2OC.2HCl+CaCO3=CaCl2+CO2↑+ H2O D.H2SO4+2NaOH=Na2SO4+2H2O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内B.用胶头滴管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C.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PHD.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玻璃器皿中称量()8、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9、据《扬子晚报》报道,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

初三化学校本预习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_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初三化学校本预习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_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本节要点】 1.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能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和“量”关系,能描述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2.能从“质”和“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96页,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④反应条件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96页,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木炭符号是_____________;氧气符号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改成____________; 3.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C:____________;O 2:______________;CO 2: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数值写在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中各物质的下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课本97页“讨论”中出现的3个化学方程式,并写出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注意课堂上听老师读,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疑惑】 未读懂的内容有: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A基础过关】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2.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A. 10g水变成10g冰B. 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C. 9g水完全电解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D. 5g糖放入25g水中得到30g糖水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KNO3 B.C12 C.H2 D.NaOH4.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B.R一定为化合物C.R中一定含有水 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5.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B能力提高】6.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B、18C、22D、407.某物质完全燃烧后,消耗4.8 g O2,生成4.4g CO2和3.6g H2O,则该物质中 ( )A.只有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8.已知A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反应中能确定“A”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前预习,师生互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前预习,师生互动

二、[课前预习,师生互动]
通过阅读课本填写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若反应物是反应条件,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若反应物是反应条件,制气体时则用双氧水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排空气法;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排空气法;
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采用法。

(3)检验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药品是
2)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为何不选择浓盐酸和稀硫酸、碳酸钠粉末?
4)制取CO2选用和相同的发生装置,收集CO2用向
排空气法
5)验证方法:。

验满方法: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实验预习作业姓名班级一、知识点拨{自学下列知识,相信认真的你能看懂的}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组装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烧杯: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组装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错误操作时:“眼高读高取得少”。

“眼高”指俯视,“读高”指测量液体体积时会使读数偏大(高),“取得少”指量取一定量液体时所取液体偏少。

(仰视时情况相反)(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错误操作时:若右物左码,则药品=砝码-游码(9)集气瓶(瓶口是磨砂的):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10)广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11)细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破裂受损)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装固体药品做燃烧实验。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2:基本操作(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的容器内)。

A: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B: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较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 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容器破裂。

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4)蒸发: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5)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7)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

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8)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9)注意点:A: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B: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二、预习导航{ 填填看,相信聪明的你能行!}(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①不能,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②应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ml,固体只需底部。

固体通常存放在,液体通常存放在,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放在③用剩的药品不能,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试管(或倾斜)→盛满药品的或伸入试管底部→试管直立(注意防破)。

②块状(密度较大的颗粒):试管横放→块状固体用放在试管口部→试管缓缓竖起(注意防破)。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倾倒:取下瓶塞放→试管倾斜→与瓶口紧挨(标签着手心)→缓缓倒入。

②量取:量筒倾斜且与瓶口紧挨→缓缓倒入接近所量刻度→量筒放平稳,视线平视所量刻度→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直到达到所要量取的体积③吸取或滴加:捏紧橡胶乳头,排出空气→滴管伸入所吸液体中→放开手指,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悬空垂直于的容器的方→拇指、食指捏挤橡胶乳头,滴入容器中(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倒置;及时清洗;不要乱放;专管专用)。

2. 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检:a. 检查灯芯是否平整;b. 检查灯里是否有酒精②点: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注:ⅰ取下的灯帽放ⅱ用完后盖好④火焰结构:酒精灯分为、、,温度最高,应用加热。

注意:①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扑盖。

②酒精添加:应借助。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给物质加热:最常用的加热工具是。

①加热所用仪器:a. 盛液体加热仪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b. 盛固体加热仪器:试管、蒸发皿等。

c. 直接加热仪器:、、燃烧匙。

d. 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瓶(需垫石棉网)e. 不能加热仪器:。

②加热操作及注意事项:a. 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先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b. 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能接触灯芯,否则易破裂。

c. 烧的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

d. 加热时应先要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否则易破裂。

e.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必须略微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试管破裂。

f.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倾斜(与桌面约成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

g.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打开试管夹,然后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仪器的连接与拆卸:组装:从下往上从左往右拆卸:从上往下从右往左4.气体制取(1)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原则:根据要制取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药品)状态等来确定。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说明:导管的位置:伸入少许---便于导气。

【指导阅读】第44页(2)气体收集装置:选择原则是: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密度以及是否能与水或空气反应来确定。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5.过滤仪器:、、、等。

玻璃棒的作用:。

6.蒸发仪器:、、、等。

玻璃棒的作用:。

7.托盘天平(1)用途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 g。

(2)使用注意事项:①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