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案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投影】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理性质【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演示】喷泉实验。
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
化学实验三个单元教案初中
化学实验三个单元教案初中
一、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
实验器材:烧杯、滴管、PH试纸、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只烧杯倒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2. 使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同时观察PH试纸变化。
3. 持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PH试纸显示中性。
4. 记录下添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实验原理及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本质是酸的氢离
子和碱的氢氧化物结合生成盐和水。
二、生成气体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器材:试管、火柴、烧杯、碳酸钠、稀盐酸溶液。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2. 慢慢滴入稀盐酸溶液,并观察试管内气体的变化。
3. 使用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原理及结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对火具有促进作用。
三、氧化还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试管、硫酸铜溶液、锌箔。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将锌箔放入试管中,观察反应过程。
3. 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和气泡的产生。
实验原理及结论: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氧化锌和硫酸铜,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烧杯、试管、锌粉、硫酸、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 将锌粉放入烧杯中。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3. 将试管倒立放入烧杯中,使试管的口部浸入到锌粉之中。
4. 在试管的一端点燃蜡烛,使热气气体升起。
5. 观察试管口部是否冒出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看是否可以继续燃烧。
6. 实验结束后,关闭试管口,将试管拿出,继续观察试管口外的气泡。
实验原理:硫酸和锌的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硫酸溅到皮肤上。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试管口,以免溢出氧气。
3.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
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口外冒出的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可以继续燃烧。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5篇)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5篇)化学教案中包含实验指导部分,有助于教师规范化学实验的进行,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技巧,并加强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的培养。
下面给大家分享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欢迎阅读!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
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
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 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
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
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
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5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5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化学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化学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有三个平行班,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实验主要有: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得比较;蜡烛的燃烧的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可以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来制备氧气);用一个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配制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的溶液;酸的性质实验;做好这些实验对学生掌握化学基本规律、迎接5月实验操作能力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做好这些实验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具体:1、制订,科学规范管理2、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3、开足开齐各类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4、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二)讲授新课: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⑵石墨:⑶C60观看科利华软件(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碳的化学性质: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碳不完全燃烧: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三)课堂练习:(四)小结:(师生共同完成)(五)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初中化学实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初中生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生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实验材料:金属铁钉、铜丝、锡片,非金属炭棒,硫磺粉末,盐酸溶液,镁丝,玻璃试管,试管夹,燃烧器等。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铁钉、铜丝、锡片和非金属炭棒准备好,放在台面上。
2. 取一个玻璃试管,依次将铁钉、铜丝、锡片和炭棒放入试管中。
3. 分别取一小部分硫磺粉末和盐酸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金属和非金属与两者的反应情况。
4. 将镁丝点燃,放入试管中,观察金属燃烧产生的现象。
5. 将试管置于试管夹中,用火焰加热试管,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受热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金属铁钉在盐酸中会产生气泡,并产生气体的反应;
2. 金属铜丝在盐酸中会出现褪色变化;
3. 锡片在盐酸中会溶解并产生气泡;
4. 炭棒在硫磺粉末中无反应;
5. 镁丝点燃后会燃烧,并产生明亮的火焰;
6. 金属和非金属在加热后会有不同的变化,例如金属会发生形变,非金属则不会。
实验结论:金属和非金属在化学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金属容易与酸类发生反应,产生气
体等现象,而非金属大多不会与酸类发生反应。
金属在加热后有形变的现象,非金属则不会。
通过实验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需佩戴实验室护目镜,注意安全;
2. 操作时要小心,防止试管破裂或其他意外;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初中全册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全册化学实验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操作:如何正确取用药品、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实验注意事项等。
2. 常见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 实验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化学实验吗?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有什么重要性?二、教学基本实验操作1. 讲解并演示如何正确取用药品: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2. 讲解并演示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3.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labels,warnings,precautions等。
三、学生分组实验1. 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四、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2.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第二课时:一、实验安全常识1. 讲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如化学品的腐蚀、烧伤、爆炸等。
二、学生实验操作练习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三、实验总结和评价1. 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享实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化学全册实验教学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5篇化学实验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
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
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
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
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
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对”为导向,使培育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肯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对将来,面对现代化,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意试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要使得学生能在试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悟学问的内涵,同时在肯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创造制造。
争取将试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一)仔细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底,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备课将根据以下步骤和要求进展。
1、备课标。
(1)试验教学的任务;(2)试验教学的目的;(3)试验教学的要求;(4)试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
(1)熟识教材中试验的分布体系。
(2)把握教材中的试验和丰富试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试验教学的教法应坚固树立精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全都的原则。
4、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熟悉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试验进展分析、讨论,对试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试验教学前的预备。
(1)演示试验:a、把握试验原理。
b、熟识试验仪器。
c、选择试验方法。
d、设计试验程序e、试验效果的试做。
(2)学生试验:a、制定学生试验规划。
b、试验环境的预备。
c、试验器材的预备d、指导学生预备。
6、编写教案。
(二)认真组织教学。
教学的开头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的确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看的重点。
教师在引导教导学生观看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协作,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精确,操作要娴熟、标准。
留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布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
学生试验课的教学:试验前进展指导、试验中巡回指导、试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三)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试验教学的延长,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初中化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难点: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碱溶液、烧杯、滴管、试管、试管架、镊子等)、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本、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剩余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盐。
2.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分组实验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1)取适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1)观察到的现象:酚酞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呈无色,在碱溶液中呈红色。
(2)实验结论: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学会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九篇)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按照校历,第____周内,本阶段必须完成化学课程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第七周开始进行化学复习,时间不多。
三、复习策略(一)三阶段第一阶段(____周):回归教材,抓实基础首先,熟悉教材,我主张教师和学生都要去熟悉教材。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化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利用好教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抓实基础。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正说明了熟悉化学课本的必要性。
对每一单元,我们按照学生读书教师讲解学生小结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其次,解析教材,发掘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后,分析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检测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精讲精练,发现学生知识缺陷,找出疑点、易错点,及时纠正并辅以针对性的反馈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完善与提高。
再次,融汇教材,设计单元反馈性练习与过关测试题。
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带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第二阶段(____周):分块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在第二阶段,我们要对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____周):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这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大约在____月底。
本阶段教学目标:检查学生知识缺性,训练解题技巧,规范答题行为,调整临考心态。
积累考场经验,全面提升学生中考应试水平。
(二)让学生三到位第一、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考点、热点应理解、掌握到位,对识点、考点、热点要训练到位。
第二、能力培养到位我们认为,培养能力到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从文字中获取相关化学信息。
初中化学全册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全册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测定钠的含量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一定量食盐中钠的含量。
实验原理:用氯化银法测定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中的钠。
实验器材: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试管、烧杯、玻璃棒、热水浴、石英坩埚、燃烧器、砝码、钳子、移液管、滤纸、蒸馏水。
实验方法:
1. 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溶液,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氯化银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3.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表示有氯离子。
4. 使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沉淀。
5. 在石英坩埚中加热至白色沉淀完全消失。
6. 过滤沉淀,收集固体,称重。
7. 利用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钠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测得食盐中含有x克钠。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注意安全,操作时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各种容器和仪器。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测定食盐中钠的含量,了解了氯化银法的原理和操
作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实验分析能力。
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5篇
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5篇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
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实验1NH4+实验2Cl—实验3SO42—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篇一:化学实验优质课教案】美味糕点的“守护者”[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探究的氛围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真正做实验学习的主人。
[教学流程]猜测脱氧剂成分猜想气体成分验证铁粉存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探究活动妙芙蛋糕瑞士卷感悟生活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探究脱氧原理拓展反思见证脱氧效果【篇二:初三化学实验教案】初中部分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案
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篇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1)演示实验:a、掌握实验原理。
b、熟悉实验仪器。
c、选择实验方法。
d、设计实验程序e、实验效果的试做。
(2)学生实验: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
b、实验环境的准备。
c、实验器材的准备d、指导学生准备。
1.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改进、制作教具,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教学进度安排
11-1水的沸腾
1-2胆矾的研碎
1-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1-5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
12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
131-6取块状固体
1-7取粉末固体
1-8量筒与滴管的使用
141-9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给物质加热
1-10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1-11洗涤玻璃仪器
15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62-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硫的燃烧
2-4铝箔再氧气中燃烧
172-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6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
氧化锰催化)
2-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8活动: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试验
193-1水的电解
1103-2品红的扩散
活动:分子运动111
活动:水的净化
3-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
3-4制取蒸馏水
112活动: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2、运用蜡烛、镁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36-1木炭的吸附作用
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14活动:制取二氧化碳
1156-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
6-4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6-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166-7一氧化碳的燃烧
6-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17活动:燃烧的条件
7-1灭火原理活动:灭火器原理
1187-2粉尘爆炸
119活动:燃料
7-3甲烷的燃烧
7-4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活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1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12探究活动:金属活动性顺序
13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4探究活动:铁钉锈蚀条件
159-1蔗糖溶解探究活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6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9-4水和油的小实验
17探究活动:饱和溶液
18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199-7配制溶质质量分
数一定的溶液
110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探究活动:自制指示剂
11110-2观察盐酸、硫酸
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10-4浓硫酸的溶解
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112探究活动:酸的化学性质
11310-6观察氢氧化钠
10-7生石灰与水反应
114探究活动:碱的化学性质
10-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15探究活动:中和反应
116探究活动: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探究活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17探究活动:粗盐提纯
118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119探究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篇二
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做好服务,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政治思想方面:严格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爱护学校的名誉。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质。
实验员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实验室工作方面:本学期要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做好实验仪器的保养、维
修、报废及添置工作。
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仪器经久耐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
使仪器不丢失不损坏。
实验员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特点,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光。
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仪器要报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新仪器的添置工作。
电器开关、电源插座及其他设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强化安全意识。
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保持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另外,要注意及时关锁好实验室特别是仪器室的门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1、检查灭火器材的工作性能;2、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3、水电器材设备安全检查。
4、清点药品和仪器,结合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及实验室存在药品和仪器,及时补充、购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
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
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