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地小城镇研究..
浅论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他研 究的主要对象 。l 9 8 1 年费孝通三 访江村 ,在此之 前他所作 的研 究工 作 只是停留在 以农 村为研究单位 的水平上 。直到三访江 村 ,他感 到不 能 再停 留在此水平上 了,应该进一步看 到,农村在经济上 不是孤立 的,它
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 有一个商 品集散 中心,也就是 市镇。中 国传统 社会 占 主体 的 自给经济正 在解 体 。农村不 能一个一个独立 的发展 ,许多农村 必 须形成 一个 中心。 1 9 8 2 年费孝通在全 国城市发展战略学术 讨论会上提 出,要严格控 制 大 中城市发展 ,大 力发展小城镇 ,认为应该认识 小城镇在社会主 义现代 化 建设中的地位和 作用 。这时 ,费孝 通 已经认识 到小城 镇 的重要性 ,是 年 ,他 开始 把小城 镇研究列为他 调查工作的重 点。 ( 三)南奔 北走:小城镇 思想的发展 从1 9 8 3 年开始 ,费孝通相继发表 了 《 小城镇再探索 》、 《 小城镇苏 北初探》 、 《 小城镇新开拓 》等 文章 ,对于江苏 这个沿海省份 的小城镇 发展 有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这使得他对 小城镇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1 9 8 3 年u月 l 1 日到 l 2 月6 日,全国政协 组织北京和 南京各 方面的专 家参加小城镇调 查组对江 苏常州、苏州河部 分县、镇参观访 问,对江苏 小城 镇讨 论会提 出 的问题和 观 点就行 “ 会诊 ”。会后 ,费孝 通 写出 了 《 小城镇再探 索》一文 。在这 次考察 中,证 实了他前次在吴江 考察过程 中发现 的使集镇 转衰为 兴的原 因在 于社 队工业 的发展 的 印象。1 9 8 4 年6 月 、l 0 月 ,费孝通 一行两 次访 问苏 中地 区,访 问过程 中他发 现 苏中地 区的乡镇企 业发展不 同于苏南地区靠本 区域经济 中心 的扩 延作用 ,而是 争取远距离 城市影响力 ,他 称之为 “ 超距辐 射” 。他考察 了扬 中地 区的 “ 散 点式 的规模 经济 ” 。1 9 8 7 年在 甘肃 调查 时, 费孝通提 出建 立 “临 夏 、海 东经 济协作 区”,这标志着他 的研 究工作进入 了区域经济发展 的 领 域 。 ( 四)十年 回顾 :小城镇 思想 的完善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
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
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
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
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一)家庭与人际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卷【积累运用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卷【积累运用题】汇集练2024.04【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1.按要求填空。
(5分)⑴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⑵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⑶李白《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行蜀道时的艰难和惊恐。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40年前,费孝通先生通过对苏州吴江区的调查研究,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要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工业,解决农民本地就业的命题。
近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箴言已然在他的家乡书写出生动实践②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逐步照进现实③齐心村为村民提供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等就业岗位,搭建富民增收平台④随着吴江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⑤开弦弓村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A.②④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①④②⑤③D.④①③⑤②⑵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和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2分)A.民生版《绘就美美江村发展蓝图》B.文化版《讲好现代乡村振兴故事》C.时评版《打造乡村振兴吴江样板》D.理论版《统筹规划苏州乡村建设》1.(5分)⑴竞周容以为度⑵赂秦而力亏苏洵⑶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评分说明:一空1分,错字少字不给分2.(5分)⑴(3分)B⑵(2分)C【青浦区高三语文二模】1.按要求填空。
(5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韩愈《师说》)(1分)(2)_________________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先进》)(2分)(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诗经》中表现女子思念恋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人才的愿望。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城乡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城乡关系的本质:费孝通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他强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认为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
2. 农村工业化:费孝通主张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村的发展。
他认为农村工业化可以为农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工业化也可以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环境问题。
3. 小城镇发展:费孝通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理论,认为小城镇在城乡之间起到了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发展小城镇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4. 文化自觉:费孝通强调文化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乡发展应该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5. 社区研究方法:费孝通注重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的方法。
他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经济状况,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总的来说,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研究强调城乡关系的整体性、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文化自觉和社区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中国的城乡发展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论我国小城镇发展
浅论我国小城镇发展摘要:发展小城镇,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当前各种机遇已经具备,小城镇发展有望迎来再次迅速发展的良机。
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城乡统筹上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老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论断,小城镇的发展得到国家高层高度关注,学界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但是,有关小城镇的具体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共识,相比较而言,笔者比较认可费孝通先生对小城镇的定义,即”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
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能缺少的联系”。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城镇化的政策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小城镇发展。
例如在1989年制定的《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镇”。
但90年代后期以来中央逐渐转变方针,其标志是在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不过,各级政府更为重视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建设。
直到近年来,由于大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逐步呈现,国家才开始重新审视小城镇发展的重大意义,政策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特别是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小城镇作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得到更大程度重视,小城镇发展逐步重新焕发生机。
一、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有利于我国人口合理布局当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是我们的重大国情,也是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根据城市产业集聚理论,大城市在产业和各种要素聚合方面存在巨大优势。
但是目前过于注重大城市的城镇化道路带来诸多问题,也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大城市的突出问题是常住人口急剧膨胀,而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滞后,远跟不上人口增长步伐。
18672844_费孝通与甘肃的不解之缘
>>>>>>>>>费孝通与甘肃的不解之缘张秀娟甘肃结下了不解之缘,给甘肃人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志在富民:贯穿始终的学术追求1935年12月,费孝通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途中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一生志在富民,1939年因《江村经济》出版一举成名,但他提出的小城镇思想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受非议。
改革开放后,费孝通迎来了第二次学术春天,足迹遍布西北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他一贯的小城镇思想,与“苦瘠甲天下”的晚年费孝通迷路,误踏虎阱,费孝通被巨木大石重压,王同惠下山求援,途中坠崖落水,不幸身亡。
费孝通悲痛万分,回到吴江养伤,住在一个名叫开弦弓的小村落。
在开弦弓村,费孝通目睹了传统农民劳动与现代机器的结合,他被现代工业进入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勃勃生机深深吸引。
短短两个月里,费孝通拄着双拐进行乡村调查,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搜集到丰富的素材。
他以此为基础,写出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于1939年在英国出版。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斯基评价此书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费孝通的江村研究原本并无计划,而是在开弦弓村恢复情绪、休养身体的过程中不自觉开始的,属无心插柳,但他志在富民的学术追求是自觉的,最终柳树成荫,开辟了人类学研究的广阔天地。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提出小城镇思想,他认为农村人多地少,仅靠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就要农工相辅,发展农村副业。
由于各种原因,费孝通的学术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遭受非议。
1957年,他在《重返江村》中再次提出“农村里应当提倡恢复副业和发展小型工业”的主张。
半个世纪后,在迈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中国,他终于看到自己的观点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开始了第二次学术生命,此时的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调查研究的热情没有变,他的学术追求也没有变。
对费孝通城镇研究的认识
对费孝通城镇研究的认识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在城镇研究方面做出了深入且有影响力的贡献。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费孝通就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研究,探讨农村、城镇、都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主张工业下乡和农村的工业化,在农村、城镇、都市内部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城镇发展和城镇发展研究中,费孝通是一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学者。
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这一著名论断,抓住了中国人多地少这一历史特点,概括出了中国城镇发展的方向,至今仍然是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之一。
他的小城镇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传统乡土工业之当代形式的乡镇(社队)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问题。
小城镇研究与乡镇(社队)企业发展的研究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是乡镇企业研究的一个方面。
而乡镇企业,作为传统乡土工业之当代形式,在费孝通眼中是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出路,因此,小城镇研究从根本上讲是属于农村研究的,是农村研究的延续和拓展。
此外,费孝通先生还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的小城镇发展作了系统的了解和分析,他以故乡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为样本,对当地小城镇发展作了系统的了解和分析。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政策制定部门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费孝通的城镇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探索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小城镇 大问题》费孝通
小城镇大问题费孝通一今年的春末夏初,我在江苏省吴江县住了一个月,对该县十来个小城镇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初步探索。
此后打算写一篇关于小城镇的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和发展的文章,来参加这次小城镇讨论会。
然而一回到北京,时间由不得自己支配,这个打算便落了空。
因此,这里只能依我的腹稿,谈谈我在吴江调查的感受以及由此联想到的一些问题,只是一个提供讨论的发言。
在说到正题以前,首先说说我对这次讨论会的四点希望,即希望通过讨论取得四个具体结果:一是出版一本研究论文集;二是订出一个今后切实可行的研究规划;三是为今冬全国政协小城镇问题调查组作出准备工作,就是提出一些请他们来调查的问题;四是成立一个推动、协调、交流这个课题研究工作的学术性组织。
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今年年初确定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不仅会议如期举行,而且还汇集了几十篇论文。
万事开头难,时间只有半年,这样的结果确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应当珍惜已经获得的成果,以论文集的形式将迈出的这第一步脚印留下来。
这些论文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们都联系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我认为这个研究方向是对头的。
我国的社会科学应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贯彻这里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达到最终目标并不那么容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于马列主义理论,我们多少学了一些,许多同志也诚心诚意地想把事情办好;但是学习的理论常常不能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这就使得我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际。
对于具体问题的有处理也就提不出实事求是的建议来,难免把以往的经验或是别国的东西硬套照搬,以致花了过多的学费,亏了本,走了不少弯路。
失误使人清醒。
现在我们多少懂得了一点小平同志在他的《文选》里所阐明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出真知,实事求是才能懂得什么是中国的特点。
我们的小城镇研究一开始就摆脱了在概念中兜圈子、从书本到书本的模式,而注重实地调查,力求在对小城镇的实际考察中提高认识。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理论比较和反思
展 问题提 出不 同看法 。
乘数效 应。如 带动 当地 的教 育发展 , 吸
引相 关的工业 进入 、 增强对外经济 实力
国外小城 镇 发展 理论 比较
1 集聚理论 、
等。 同时 , 通过征税 而使 地方有 更多的
资金, 建设 更好 的基 础 设施 , 供 更好 提 的投 资环 境 , 从而加速 工业 在空 间上 的 累积过程。
2 、从不 同学科 角度 分析 比较小城 地域结构 、 城镇 结构、 土地 利用、 乡一 城
一
51 一
维普资讯
体 化 的角度 对小 城镇 展开 了全面 的研 究 。金其铭通过研 究聚 落的适度规模 , 通过 大量的 实地 调查 , 运用聚 落地理学 的理 论和方法 , 较早地 开展 了对县城村
破 口和 先行军 , 可操作性 强、 宜于见 效。
科。经 济学者徐 荣安认 为小城镇经济学
是~ 门区域 性 的城 乡交叉 的 、综合性
的、 应用 性较 强 的经济理 论科 学 , 其研
究对 象是 小城 镇的经济现 象、 亦城 亦乡 本质特征及其 规律性 , 并从小城镇 的形
模式 ” “ 、珠江三角洲模 式” 。在三大传统
维普资讯
国 内外小城镇发展 的 理 论 比较和反思
文/ ◎ 吕 少 良
我 国小城镇 发展 理论 比较
分散 问题 的 “ 孙耿 模式 ” 魏 劲松 、 ; 许宝 镇发展理论
健(1 9 提 出 了将 乡镇 企业和 农村产 9 9)
小 城 镇 发 展 引 起 人 们 重 视 开 始 于
不 同 的传 统 模 式 , “ 南 模 式 ” “ 州 即 苏 、温
以大片开 敞 空问 ( 田、 面 )从 而 使 农 水 ,
“费孝通对乡村社区的研究有哪些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主张一切社会知识来源于生活经验,知识的有效性不能脱离具体的经验基础,固有的中国传统知识和外来的西方现代知识不仅无法对西方冲击下的中国作出有效的解释,而且会误导中国的发展方向。
在他看来,认识中国必须抛开书本,“从实求知”。
“从实求知”要求研究者“一切要从已发生的事实为基础,观察和描述‘已然’。
用可以观察到的事实为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在事物发展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设想,然后通过思考,引发出‘或然’。
最后以实践去检验其正确与否,经过历史的对证,得出‘果然’或‘不然’的结论”。
在从实求知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进得去、出得来”。
所谓“进得去”,意指研究者在获得对方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深入其生活世界,进而忠实、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可能获得的信息。
所谓“出得来”,即指研究者对获得的真实信息应有自己的抽象概括或理论升华。
在“进得去”与“出得来”的辩证统一中形成“知”。
费孝通强调,从“实”求到的“知”必须回返到“实”之中,改善研究对象的生活处境和实际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从实求知”既是一个“实——知——实”循环往复的“科学环”,亦是增进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社会平等的动态过程。
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的训练告诉费孝通,具有明确地理边界且自成系统的乡村社区是“从实求知”的理想入口。
乡村社区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展开。
静态的乡村社区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理想类型意义上对中国乡村社区进行分析,以《乡土中国》为代表;一种是对现实存在的具体乡村社区进行民族志书写,以《江村经济》为代表。
《乡土中国》从人与地的关系着眼,分析了中国文明的发生逻辑和固有特色。
该书指出,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是“静的文明”。
农耕要求人与地紧密相依,而由此决定中国人必然生活在血缘与地缘高度重叠的村落之中。
在以血缘为基础、地缘为边界的村落中,人际关系的差等有序和相互熟悉、生活心态的安土重迁和知足常乐与儒家文化具有高度的同构性。
然而,这种维系中国人数千年生存的同构性因西方的冲击而面临瓦解的风险。
费孝通论小城镇
费孝通论小城镇 2010年04月30日06:58 浙江日报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理论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的变化,费孝通敏锐地提出了研究小城镇的课题,并亲自带队进行专题调查,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系列文章,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术界和高层决策人士的普遍重视。
他认为,小城镇发展模式中,农村的发展从内部来看,应是发展工业;从外部来看,应是发展小城镇。
中国发展的方向在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出路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他指出,有一股外来的力,在制约着村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股力发自村子外边的镇。
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而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他认为,“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费孝通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认为具体需要做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库,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对中国农村的调查不能限于农村,因为在经济上它是城乡网络的基础,离开了上层的结构就不容易看清它的面貌。
他对苏南的调查总结了几条:“无农不稳”,即没有农业,经济站不稳;“无工不富”,即没有工业富不起来;“无商不活”,即没有商业经济活不起来;“无才不兴”,即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就不能继续前进。
他主张联系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观察范围逐步扩大,比较方法的逐步深入和观点的逐步提高。
乡村家族人际关系变迁的解读——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
乡村家族人际关系变迁的解读——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看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农村传播伦理的研究也是人们了解现代农村社会伦理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起点。
选择农村伦理学和传播伦理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鲜明农村特色的社会视野。
本文认为,作为空间概念出现的农村土壤是主体存在的空间基础。
费孝通的乡村伦理思想具有深刻,透彻和独特的深度,但在乡村社会伦理的阐释,乡村伦理对社会结构的依存性以及民族传播伦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学术探索。
基于社会实践的农村传播伦理研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农村伦理的窗口。
费孝通农村社会交往伦理的丰富内涵和特征,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乡土中国》是学术界认可的人类学里程碑。
费孝通从名誉归来后,致力于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发表了许多经典著作的调查报告。
费孝通一生致力于社会学的本土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他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阐明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分析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少数民族,并深入研究了小城镇现象。
因此,他独特地开发了一种基于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的田野调查方法。
因此,他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促进社会科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费孝通的研究表明,农村小城镇从小区域发展而来,在小城镇的条件下最终形成大格局。
他不断探索和总结农民,农民的经验和创造,贯彻执行者费孝通的雄心壮志,奉献生命,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学术精神。
费孝通认为,农村传播道德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血液,它决定着血缘关系。
因此,他认为,先富关系中存在的亲属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育带来的。
血缘群体是婚姻带来的姻亲群体。
费孝通认为,血缘关系决定着同一个农村社会中任何两个自然人之间的距离。
他在《乡土中国》年提出的微分秩序理论直接指出,中国社会乡村传播伦理学的核心含义是血缘决定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亲属身份家庭伦理学的社会基础。
他描述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论,该理论逐渐向外推开,以展现自我与他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图片。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苏缘和南通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苏缘和南通情作者:朱通华来源:《群众》2010年第09期2010年是费孝通先生的百年之年,凡是同他有过较多接触的人,都会萌生“写一写,写一点”的想法以纪念这位老先生。
费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富感情的大学者。
他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地方是占有很大位置的。
一是吴江,他的故乡。
他说过:爱国必爱乡。
二是少数民族地区。
他从读书到留洋,到执教京都,到出任国家领导人,少数民族地区是他念念不忘的地方,去得最多,研究最多,写得最多。
三是南通这个中等城市。
如果我没有说错,南通是他心目中非同寻常的一块地方。
在此,我想从几个侧面和一些点滴之处写写费老的江苏缘和南通情。
把江苏作为“小城镇研究”的基地我同费老的第一次见面是1983年,在南京饭店。
费老到南京来参加“小城镇研究”的大型座谈会。
接待他的江苏省委领导人带着我去看望费老,坐下来就谈,谈乡镇企业,谈农村生产,谈农民生活,谈农民收入,谈小城镇正在衰败。
这位领导人告诉费老,省委不久前在常州召开了“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总结报告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组成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网络”。
费老听了大为高兴。
两人都连连说“不谋而合”、“不谋而合”。
费老后来在《小城镇、再探索》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道:“从1982年开始,把小城镇研究列为我们调查工作的重点。
这个意见得到了江苏省委的支持,因为就在我们提出这个意见不久之前,江苏省委在常州举行过一个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小城镇的主张,真是不谋而合。
”上述会议总结报告是我执笔的,这大概是省委领导人认为我对这方面有所接触而把我带去见费老的一个原因,加上因我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职,在职能上与费老的调查研究相适合,所以他们商定,就将我作为江苏省委同费先生之间的联系人,使费老在江苏省的调查研究“有求必应,一呼百应”。
从来都把南通放在“苏南模式”之中我和费先生虽然同是吴江人,还都出生在一个镇上(松陵镇),但我们到1983年才第一次见面。
小城镇建设作业1-4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参考答案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四、小城镇的功能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
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
中国乡村考察报告pdf费孝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乡村考察报告pdf费孝通篇一: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与日本的内发型发展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陈志勤【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社会学家鹤见和子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论提出了“内发型发展论”,她在很多著作和论文中明确指出其“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另一个是日本的思想家、民俗学家柳田国男。
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文化自觉思想等理论和方法中透射的重视“地域”、“传统”等的理念,正是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中所强调的重要概念,而且费孝通开创的小城镇研究也是她构筑内发型发展论的实践事例。
日本学者在解读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或者在运用“内发型发展论”进行实证研究时,费孝通这个名字是经常要被提到的。
近年以来,虽然在中国运用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多了一些,但与日本的状况有所不同,费孝通这个名字似乎已经不被提及了。
而这种现象背后所透射的对两位学者的理论精髓-人的成长和文化的自觉的理解缺失是令人担忧的。
所以,考察费孝通的理论和方法被日本社会学家吸收进而高度化、普遍化、本土化的事实,阐明费孝通思想和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的多层多面的关联就成为必要。
【关键词】费孝通小城镇研究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柳田国男一、前言-鹤见和子和“内发型发展论”费孝通的乡村社区研究、差序格局、小城镇理论、区域发展研究、文化自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的思想体系与研究方法,不仅对中国国内的人文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国外研究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者、特别是日本社会学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鹤见和子把费孝通的理论和方法高度化、普遍化,使之在日本发展成为一个运用于多学科研究的“内发型发展论”,其中反馈给我们的是对于费孝通思想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思考、对于中国文化的自知性和自主性的认识、以及对于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建设与应用的启迪。
日本社会学家鹤见和子教授在1976年提出的“内发型发展论”,在日本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和典型意义。
费孝通关于“模式”概念的认识过程及对当下的启示
74费孝通关于“模式”概念的认识过程及对当下的启示杨青云(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在小城镇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对“模式”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注重特色到相互学习的过程,这给社会学学者以及社会学研究工作以重大启示。
【关键词】费孝通;模式;启示一、“模式”概念的缘起费孝通先生对“模式”概念的认识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其一生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比较方法的逐步深入和思想观念的逐步提高。
“模式”的概念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
同时“模式”概念的提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对变化着的客观现实、调查范围的扩大以及对比较方法的反思中,总结出来的,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格式、型式、类型、类别、模式。
(一)格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后记中,首次提出“格式”的概念。
针对当时社会学发展的趋势,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学要发展,只能走综合性的路线并指出两条途径,一是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求综合,即社区研究。
二是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求综合,即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行为,因为一切社会现象的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费孝通先生便是从社区研究的路径发展本土社会学的。
他认为社区研究要分两步走,首先要了解特定社区的社会结构,就像画家一样,先描绘出这个社区的方方面面。
费孝通先生最早期的社会学工作便是实地的社区研究,以《花篮瑶社会组织》《江村经济》《云南三村》为代表。
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
在进行社区研究时,费孝通先生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配合的原则。
而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相同。
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
也有很多西方学者在做类似的社区结构,他们冠以“pattern”等其他英文词汇。
“格式”一词在汉语中的解释尤指事物的形状、结构和表象。
“pattern”一词含有榜样、典范的意思。
不论是费孝通还是西方学者,此时的研究重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出来的配合形式,侧重形式与形式的不同,即一个社会结构区别于另一个社会结构的特征。
都市与社区研究代表人物:费孝通人物简介
• 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思路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 他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这部著作为中国农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4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影响与评价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学术界的影响
开创了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
对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推动作用
• 费孝通是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开创者,为中国社会学
•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发展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析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 费孝通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分析了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 认为城乡关系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
探讨城乡关系的未来发展
• 费孝通关注城乡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路
• 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实践
强调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费孝通认为,社会史与文化史是不可分割的,强调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
合的研究方法
• 通过这种方法,他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
费孝通的城乡关系研究
强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 费孝通认为,城乡关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 城乡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孝通区域发展研究
费孝通区域发展研究费孝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费孝通的区域发展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费孝通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提出了“土地制度理论”,强调了土地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他认为,农村地区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
在费孝通看来,农村地区应该改革土地制度,使农民能够自由流动土地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费孝通还提出了“城市化理论”,他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指出,城市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费孝通强调了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互动关系,认为城乡之间应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资源的流动和交换,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费孝通的区域发展研究还关注了区域差异和城市规模。
他认为,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是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导致的。
他提出了“里氏需求与法氏需求”的概念,揭示了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城市规模越大,市场需求也越大,从而能够形成更多的经济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费孝通的区域发展研究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他着重强调了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等问题,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费孝通的理论观点,推动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与日本的内发型发展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陈志勤【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社会学家鹤见和子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论提出了“内发型发展论”,她在很多著作和论文中明确指出其“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另一个是日本的思想家、民俗学家柳田国男。
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文化自觉思想等理论和方法中透射的重视“地域”、“传统”等的理念,正是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中所强调的重要概念,而且费孝通开创的小城镇研究也是她构筑内发型发展论的实践事例。
日本学者在解读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或者在运用“内发型发展论”进行实证研究时,费孝通这个名字是经常要被提到的。
近年以来,虽然在中国运用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多了一些,但与日本的状况有所不同,费孝通这个名字似乎已经不被提及了。
而这种现象背后所透射的对两位学者的理论精髓-人的成长和文化的自觉的理解缺失是令人担忧的。
所以,考察费孝通的理论和方法被日本社会学家吸收进而高度化、普遍化、本土化的事实,阐明费孝通思想和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的多层多面的关联就成为必要。
【关键词】费孝通小城镇研究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柳田国男一、前言-鹤见和子和“内发型发展论”费孝通的乡村社区研究、差序格局、小城镇理论、区域发展研究、文化自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的思想体系与研究方法,不仅对中国国内的人文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国外研究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者、特别是日本社会学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鹤见和子把费孝通的理论和方法高度化、普遍化,使之在日本发展成为一个运用于多学科研究的“内发型发展论”,其中反馈给我们的是对于费孝通思想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思考、对于中国文化的自知性和自主性的认识、以及对于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建设与应用的启迪。
日本社会学家鹤见和子教授在1976年提出的“内发型发展论”,在日本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和典型意义。
鹤见和子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的现代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在具体的比较分析过程中构建了她的“内发型发展论”;并指出其“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另一个是日本的思想家、民俗学家柳田国男。
鹤见和子在<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比较>1一文中指出:“我曾经把柳田国男的研究看成是日本的内发型‘社会变动论’,在此,想把它改称为‘内发型发展论’。
与之相关,费孝通的研究就看成是中国的‘内发型发展论’” (鹤见和子,1991b:80)。
在日本,自鹤见和子提出“内发型发展论”之后,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被很多学科领域接受和应用,近年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对其的多面性和深刻性也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本文试图通过对鹤见和子构筑“内发型发展论”的背景和过程的理解,以及对“内发型发展论”在一些学科的应用与实践的介绍,考察费孝通的理论和方法被日本社会学家吸收进而高度化、普遍化、本土化的事实,阐明费孝通思想和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的多层多面的关联,以思考费孝通思想的时代性和普遍性、认识中国文化的自知性和自主性,并从日本本土化理论的建设与应用中得到一些启示。
现代化论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以美国为中心而形成,这种现代化发展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过程中,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经济危机、贫富差距等等弊端不断出现。
一些非西方国家起而反之,重新认识照搬西方现代化的外发型发展方式,思考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发展”方式-适应于自身社会基础的“内发型发展”。
内发型发展论就是为了诊治以西欧为模型的现代化发展论所带来的各类弊害、或者是为了预防这些弊害的社会变化的过程(鹤见和子,1989a:43)。
1 <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比较>(日文原文题目为:内发的发展论の原型-费孝通と柳田国男の比较)的日本原文为宇野重昭、朱通华主编的《农村地域的现代化和内发型发展论-日中“小城镇”共同研究》(日文原文题目为:农村地域の近代化と内发的发展论―日中「小城镇」共同研究,国际书院.1991)的第二章,其中文全文翻译为朱通华·宇野重昭主编的《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中日学者共同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的第二章。
本文引用采用日文原文。
“另一种发展”是瑞典的达格·哈马舍尔德基金会在1975年向第7届联合国特别总会提交的报告书中提出的一个发展概念。
鹤见和子在一篇题为<内发型发展论的系谱>2的文章中,在对自己设想的内发型发展论提出定义之前,首先从西欧、第三世界、亚州发展中国家等几个层面,对有代表性的“发展”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勾画出一条有关发展这个概念内涵的变化过程,最后指出包含这些第三世界的立场,对发展进行概括性定义的即是达格·哈马舍尔德基金会的“另一种发展” (鹤见和子,1989a:44-46)。
达格·哈马舍尔德基金会提出的“另一种发展”是:对于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下列四条:1、满足粮食、健康、居住、教育等为了人的生存的基本要求,2、依靠地域共同体的人们的互动使之实现,这种行为称其为自助,3、保持与地域的自然环境的调和,4、为了各自的社会内部的结构变革进行行动;并且提出如果满足这些条件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life style),“不同地域的人的集团就能够依据各自固有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以及地域共同体男女成员的创造性,通过与其他地域的集团的交流,进行该地域的创新活动”3。
而鹤见和子在对此“另一种发展”未知的情况下,于1976年使用了“内发型发展”这个用语,因为这两个关于发展的思考都是对于现代化发展论的反思,都是要说明除了现代化以外还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个思想,所以,她认为自己提出的“内发型发展”与“另一种发展”这两个用语可以作为同义语来使用(鹤见和子,1989a:47)。
鹤见和子对于自己强调“内发性”这个概念说明了两个理由:第一、以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为主的上世纪六十2 <内发型发展论的系谱>(日文原文题为:内发的发展论の系谱)一文为鹤见和子、川田侃编的《内发型的发展论》(日文原文题为:内发的发展论,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的第2章。
根据《内发型的发展论》中的第2章以及第5章的中文选译为<“内发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胡天民译,江苏社联通讯.1989.03),题目由译者另加并对原文进行了删节。
3The 1975 Dag Hammarskjöld Report o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prepa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New York,1 to 12 Septmber,1975),the Dag Hammarskjöld Fundation, Uppsals, Sweden, p.28。
转引自(鹤见和子,1989a:46)年代的美国社会学,把英国、美国等先发国家看成是内发性的发展者,而后发国家(非西欧社会都是后发的国家)以此为样板也要达到和完成现代化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方式被西方看成是外发型发展者。
她对这样的二分法提出了挑战,明确表示即使是后发国家也可能具有内发型发展的方式。
第二、特别是从非西欧社会的立场,需要强调精神的知性的发展,也就是强调自我觉醒以及知性的精神的创造性,因为发展并不仅仅限于物质生活向上的侧面,她主张通过精神的觉醒、知性的创造,人们能够成为社会变化的主体。
鹤见和子的这些思想作为学术观点的提出,是在1978年国联大学召开的有关“内发性文化的知性的创造性”的亚洲地区研讨会上。
在尊重地域文化遗产(传统)、地域居民的自我变革和主体性的意义上,鹤见和子认为这是她强调内发性的其中一个理由(鹤见和子,1989a:48),作为实践的事例除了泰国以及斯里兰卡起因于佛教的自助运动、以及复兴人与自然共生思想的日本水俣再生运动以外,还列举了有关中国小城镇工业化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参照西欧、第三世界、亚州发展中国家等一些有关“发展”的定义,鹤见和子提出了自己对内发型发展的思考,她是这样定义内发型发展的:“所谓内发型发展,在目标上是人类共通的,对于这个目标达成的途径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社会模式,是富有多样性的社会变化的过程。
而共通目标就是:地球上所有的人类以及集团满足衣、食、住、医疗等基本的需求,创造能够充分发现各类个人作为人的可能性的条件。
这就是意味着对于生成现在存在的国内以及国际间的差距的结构,人们要共同合作进行变革。
至于达成目标的途径、实现目标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之道(way of life)等,各个地域的人们及集体在适应于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遗产(传统),以及结合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自律地创造”,在这定义之后她又补充道:“在地球规模内如果内发型发展能够展开的话,就会成为多系多样的发展。
并且不论是先发还是后发的国家,有可能相互对等地进行样板交换”(鹤见和子,1989a:49-50)。
鹤见和子的这个对于内发型发展论的定义,是在她1976年倡导“内发性、自生性发展”的十余年之后进行的归纳和总结。
从内容上似乎是冗长了一点,但其中不仅蕴含了她对已有关于发展定义的理解以及扩展,也倾注了她对于现代化论的挑战和内发性的强调。
在提出这个定义两年之后,鹤见和子在<关于内发型发展的理论>一文中,自己也认为这定义似乎是长了一点,应该更明快一些,但因为内发型发展论是她反思在美国学习到的现代化论并与之对比而形成的思想,最后还是一字不改依旧引用了自己的这段似乎有点长的定义(鹤见和子,1991a:1-2)。
内发型的发展不是从外而来或从上到下的地域开发方式,而是由内而来由地域而行的根植于人民生活和文化传统的一种发展。
1989年,鹤见和子在执鞭20年的上智大学进行了最后一次授课讲演,题为“内发型发展的三个事例”,对于内发型发展的特点她表述为:内发型的发展是“适应于不同地域的生态体系,根植于地域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地域的文化传统,依据地域居民的共同合作,开创出发展方向和道路的一种创造性的事业”(鹤见和子,2006a:32) 。
关于内发型发展的三个事例,一是泰国的农村自助运动、二是日本水俣的地域环境再生运动、三是中国苏南的小城镇工业化,这三个事例成为鹤见和子在实证内发型发展论的有效性、补充内发型发展论重要概念“地域”和“传统”的定义、以及发现内发型发展的多样性形态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为建构和完善内发型发展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