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孔子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名句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名句正文:国学智慧人生感悟名句有很多种,其中一些包括: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义务。
在国家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以正当的方式获取财富。
君子爱财,但取之有道,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和尊重。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这句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和尊重。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学习,不断成长和进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这条原则,以免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
5.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中国古代思想家诸葛亮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以实现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必由之路。
拓展:除了上述名句,国学智慧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的经典名言,例如:- “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唐代诗人白居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失败,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这些名言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指导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国学精粹-孔子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
孔子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孔子是世界文化巨人。
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最早阐述了儒家“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
孔子讲究“知命畏天”,对生命和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心。
他主张培养起一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
这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对开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全社会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有重要的作用,值得领导干部重视。
孔子“乐山乐水”命题见诸于《论语·雍也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是孔子赞美“知者”和“仁者”的一句话。
在孔子看来,“知者”和“仁者”都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仁人志士”。
孔子赞美仁人志士的修养功夫,实际上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和广大民众都来做这种“知者”和“仁者”。
这种“知者”和“仁者”既快乐又长寿,正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
如何培养“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孔子认为,第一,要淡泊明志,有一种做圣贤君子“不改其乐”的人生志向。
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颜回就做到了尽管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但因为做圣贤君子的人生志向明确,所以能身处“陋巷”而始终“不改其乐”。
第二,要有“泛爱众而亲仁”的心理自觉,只有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才会“乐山乐水”,爱护好山山水水,对水中的鱼、山中的鸟才不会去赶尽杀绝,而保持一种同情心。
第三,通过学习《诗》、《乐》增强欣赏大自然的知识能力和审美意识,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认为学《诗》可以使想象力和观察力丰富,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而学《乐》可以提高修养,助人成就事业,所以皆有益于培养“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
通过论述如何达到这种与山与水同乐同寿的理想人生境界,孔子揭示了培养“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与做仁人志士、树立高尚君子人格的密切关系。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作者:袁济喜来源:《中国德育》2014年第19期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
著有《六朝美学》《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等。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国学与人生智慧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
上个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写过《孔子的智慧》一书,他从《论语》中读出许多人生的智慧与趣味,大家不妨看一下这本书。
中国古代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西方的概念,西方的智慧重在技术与谋略,而中国的智慧重在道德精神的建设。
中国人的智慧是有境界的智慧,智者是知识与科学的体系,而仁者则是人文的体系,智者与勇者只有与仁者相结合,也就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才能造成完美的君子境界,才能将人生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西方学术将智慧仅仅理解成工具,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同的。
国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它的组成元素为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屈原的浪漫热烈。
在地域上,它兼融南北,是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人文蕴涵极深,并且将学问与人生相结合。
在各家各派的经典中,都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增进知识,涵养人生智慧,造就完美人格。
一、儒家经典“仁学”“德治”的当代价值我们先来谈儒家经典论人生智慧。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古代政教一体,儒家思想对于主流从政思想是很重要的,汉代独尊儒术,以儒学治国。
宋代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要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儒家经典著作是主要的内容,是构成中国人智慧的基础。
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从他的仁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
仁学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氏族血缘亲情关系及其观念之上的一种情理融合的学说,它以孝悌为核心,孝是对父母的敬爱,而悌则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
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
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
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
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
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
“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
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
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
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
“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
“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
“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感悟国学体会人生
感悟国学体会人生导语:国学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感悟国学体会人生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感悟国学体会人生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小时,总是觉得国学就是没用的,古人写的话,我们还需要背,每次老师教给我们时,我总是会让思想开一会小差,现在呢,长大了,我现在体会到了,国学那种独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细细地品味,就会品尝出它的奇妙之处。
而这种奇妙之处也正是其他没有的。
国学是我国古人博大精深的见证,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书,传授了下来。
来到中国,不得不看看长城,体会它的雄伟壮丽,我认为,也不得不读一读国学,国学,是我国所固有的学术,里面包含着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这不是如长城一样吗,正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见证。
当然,国学的文章有时是几句话,有时是一片文章记得读课外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
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古人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
国学的道理清晰,透彻,充满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当然,国学的道理不仅实用于古代,也实用于现代,我相信,国学的道理一定会永远的都实用的。
国学,适用的范围十分大,比如在写作文上,在结尾上写上几句国学,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满诗意,令整篇文章充满生机,说话时说上几句国学,既可以清晰的表达意思,还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从书包里拿出国学这本书,静静地打开,看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一丝骄傲涌上心头,不禁,拿起了国学这本书,一边摇头晃脑,有声有调地读开了国学。
一种轻松的感觉充满了全身,脑子里越来越充实了……感悟国学体会人生2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
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 感悟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感悟国学经典智慧人生感悟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千百年来先贤智慧的结晶。
从《论语》到《道德经》,从《孟子》到《庄子》,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国学经典所传递的智慧,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运用这些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人生选择。
2. 国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记录了先贤们的思想和智慧,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这些经典通过言辞简练、寓意深远的语言,传达了关于人生、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智慧与哲理。
它们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塑造人格品质、提升生活智慧的重要资源。
3.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国学智慧(1) 来自《论语》的智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对话和言行,其中融合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智慧。
他强调了言必行、行必果的理念,鼓励人们在言行间保持一致,以培养真正的品德和人格。
(2) 来自《孟子》的智慧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与恶、仁爱和道德品质。
《孟子》中的智慧包括了对于人性本善的肯定和强调仁爱与礼义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孟子》,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真善美,以及如何追求理想社会。
(3) 来自《道德经》和《庄子》的智慧《道德经》和《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强调了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相处、自然之道与人生智慧的关系。
这些经典启迪我们思考生活的真谛,悟出自然平衡与自我修行之道。
4. 总结与回顾性内容通过对国学经典的深入探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这些经典中蕴含的智慧,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当代社会,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人生选择。
在商业领域中,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言必行、行必果的理念,注重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诚信经营;在个人成长和修养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孟子》中强调的仁爱与道德品质,追求内心真善美的培养;而在面对变革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学习《道德经》和《庄子》中的智慧,追求自然与人生的和谐。
2016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答案汇总
单选题 (共 15 道,16.0 分)第 1 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1.0 分) A.《孔子》B.《庄子》C.《老子》D.《易经》正确答案:C第 2 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静坐的三个要领是(1.0 分) A.静心、观心、思心 B.思心、静心、虚心 C.静心、观心、净心 D.虚心、观心、净心正确答案:C第 3 题.“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于()。
(1.0 分)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正确答案:A第 4 题.南宋朱熹认为“自吉而趋凶”与“自凶而趋吉”是对以下哪两字的理解:(1.0 分) A.吝、厉 B.凶、吉 C.吝、悔 D.吝、善正确答案:C第 5 题.孔子提出正人的目标是希望人们成为()。
(1.0 分) A.圣人 B.官员 C.君子 D.隐士正确答案:C第 6 题.“《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强调()的重要性。
(1.0 分) A.计谋 B.德性 C.能屈 D.能伸正确答案:B第 7 题.《周易》和《易传》里“迁善改过”的思想可以用以下哪六个字概括:(1.0 分) A.吝、厉、悔、善、凶、吉 B.吝、厉、善、咎、凶、吉 C.善、厉、悔、咎、凶、吉 D.吝、厉、悔、咎、凶、吉正确答案:D第 8 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这句话中,孔 子将以下哪个选项的两种治国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1.0 分) A.法家和道家 B.法家和儒家 C.道家和儒家 D.墨家和法家正确答案:B第 9 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
”这句话的是谁说的?(1.0 分) A.孔子 B.程颐 C.韩康伯 D.金景芳正确答案:B第 10 题.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
(1.0 分) A.孝悌 B.忠君 C.爱国 D.为己正确答案:A第 11 题.孔子认为,规定人际关系亲疏的是()。
传统国学文化中的十二道:为人、处事、修身、权谋,道道皆经典!
3.庄子——养性之道
养性贵在平易恬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人一旦被私心掌控,就会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就必然会伤身害命。
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减少私欲,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累成疾。只有心地坦荡,气定神闲,以平常心态对待人生,知足常乐,才能益寿延年。
传统国学文化中的十二道:为人、处事、修身、权谋,道道皆经典!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最后一句。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
“上善若水”,人皆取上,水独居下,而能奔流向前,终至成海。将自己放低,才能与世无争,于是广收厚积。
“不争”在《道德经》里出现频繁,偶尔也作“不诤”,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即语言上的不争执、不争辩。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养,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学会闭嘴是门学问。
第四重境界:正心。端正心思,摒除邪念。简言之就是不断自省,择善去恶。如果没有正心,能力越强危害越大,不仅害人也会毁己。
第五重境界: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心胸眼光。
第六重境界:齐家。管好一个家庭。从这步起开始做事,落实知行合一,入世修行。
第七重境界:治国。不一定非得是治理一个国家,而是“达则兼济天下”,做更大的事,处理更复杂的关系,利益更多的人。
放下万缘,追求自身真正的精神财富,体悟自性是佛的义谛,而不去追求外在的浮华,才是人生的解脱之道,众生的成就之行。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道理有些太过深奥,您可以先收藏在慢慢体会这当中的人生哲理。
4.孟子——君臣之道
传统国学文化中的十二道:为人、处事、修身、权谋,道道皆经典!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怎样待臣,臣就回报君什么,一切上下级关系莫不如此,至今也仍然适用。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人生哲理中国传统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品读,我们能够深刻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惑。
《论语》是中国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著作。
其中有着丰富的智慧与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人相处、处理困境,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人。
《论语》中强调了个人修养与自律。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表明了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首先需要注重根本,即修养自己。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律和修炼,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论语》中强调了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他人产生尊重和理解,就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只有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更加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
孔子还提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基石。
《道德经》也是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道德经》中讲述了一个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它强调了心性的和谐和内心的宁静。
只有平静的内心,我们才能摆脱物欲的困扰,进入更高层面的境界。
《道德经》也提到了不争和大爱的观念,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关爱他人,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红楼梦》是一部古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贾府的兴衰过程,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塑造,反映了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品读《红楼梦》,我们不仅可以欣赏文学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品读中国传统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感悟到丰富的人生哲理。
这些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人相处、处理困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惑。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国学,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随着世代流传的国学智慧,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传承下来的国学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国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和宽容的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慎独”,提倡学习以无私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克
制自己的弱点和欲望,以便更好地影响自己的言行。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不断强调“仁”和“礼”,提倡坚持宽容、包容、慈悲,和蔼可亲,实现自我发展和全人类进步。
其次,国学给我们带来了精诚合作的态度。
国学大师们都是强调“天下为公”,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大家一同努
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除此之外,国学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坚韧的心态,要求我们始终不渝地追求自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共同体的建设。
最后,国学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淡然生活的观念,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有一种淡泊的心态,去面对无常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要学会克制,尊重环境,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平和和快乐。
国学智慧的影响是无法总结的,它不但改变了世代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国学智慧的精华不仅改善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而且也提升了我们的人生感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进步。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地位,我们应该要
受益匪浅,用国学智慧去指导、熏陶和悟道,这才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智慧树答案国学与人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后出现的。
答案:对2.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国学”一词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一致的。
答案:错3.关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表述正确的是()答案: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狭义上,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
;广义上,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4.关于“轴心时代”表述正确的是()答案: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5.国学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的。
答案:对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答案: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思想;哲学思想7.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答案:对8.孔子认为,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哪些?()答案: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第一章1.中国人历来重视蒙学教育,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答案:立志;学习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立德;守礼2.司马相如写过一本蒙学教材,它是()。
答案:《凡将篇》3.为了鼓励童蒙,作者甚至以哪些动物为例,指出动物都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职守,人必须努力学习,以学有所长,有益于国家社会和家庭。
()。
答案:犬;蜂;鸡;蚕4.根据《三字经》,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八音”?答案:金;木5.《千字文》的作者是王应麟是南朝()人。
答案:梁6.《弟子规》一书的写作线索来自于()。
答案:《论语》7.在古代,幼童自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开始,便进行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训练,以下蒙学教材,()是对童蒙进行音韵、格律训练的。
答案:《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8.《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原为明末学者程登吉编写,后来由清代学者邹圣脉增补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
国学智慧,智慧人生
国学智慧,智慧人生引言概述:国学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它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国学智慧对智慧人生的启示和影响。
一、传统经典的智慧1.1 古代经典的智慧内涵中国传统经典如《论语》、《大学》等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内涵,包括待人接物、修身养性、明辨是非等方面的智慧。
1.2 经典智慧的现代意义传统经典中的智慧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1.3 借鉴传统智慧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读传统经典,理解其中的智慧思想,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我们的智慧水平。
二、修身养性的智慧2.1 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修身养性是国学智慧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修炼,对于塑造智慧人生至关重要。
2.2 传统修身养性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修身养性的方法,如读书、行善、修行等,这些方法可以匡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2.3 现代人如何修身养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参预公益活动等方式来修身养性,实现智慧人生的追求。
三、智慧的人际关系3.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是人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它关系到我们的成长、幸福和成功。
国学智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原则。
3.2 传统智慧对人际关系的启示国学智慧中的人际关系思想,如友善、宽容、尊重等,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3 实践国学智慧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国学智慧,学会与人为善、理解他人、处理矛盾等,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智慧人生的目标。
四、智慧的人生态度4.1 智慧的人生追求智慧人生追求的是真理、善良和夸姣,它强调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4.2 传统智慧对人生态度的影响国学智慧中的人生态度,如知行合一、顺应天命等,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国学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融合了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对于人的生活、行为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研习国学多年的学者,我体会到国学给予我的人生心得。
首先,国学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研究国学,我了解到了《易经》、《尚书》、《论语》等经典著作,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道德准则。
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只有了解并传承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其次,国学让我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一个人从身体到家庭再到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国学教育我们要注重家庭关系,尊重父母、孝敬兄长,使家庭和睦、和谐。
我体会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关系不仅能够给我带来温暖和安全感,也能够影响到我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再次,国学让我懂得要尊重他人。
《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中庸”之说,强调了对他人、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国学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做到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不轻易妄加评判,更加注重倾听和理解。
另外,国学还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
《大学》中有“修身而天下治”的理念,即修身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修心养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不再盲目逃避或抱怨,而是努力去改变自己,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国学中的“中庸”思想也成为我面对逆境和挑战时的指引,要保持平衡与稳定,不过分妄动。
同时,国学还警示我要注重身体健康。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养生和保健的方法和理论。
国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通过学习国学,我了解到运动、均衡饮食以及合理的作息时间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应自然的规律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国学文化与人生感悟
国学文化与人生感悟
1. 国学文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啊!想想看,《论语》里的那些教诲,不正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人做事吗?就像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多重要啊!
2. 哎呀,国学文化中的诗词简直太美了!“大漠孤沙直,长河落日圆”,这描写得多震撼啊!难道不是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向往吗?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们对美的感知大门。
3. 你们知道吗,国学文化里的孝道那可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啊!“百善孝为先”,这不就是提醒我们要好好对待父母吗?就好比一棵树,根扎得稳了,才能枝繁叶茂呀!
4. 国学文化中的智慧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呀!像老子的“无为而治”,这不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要顺其自然吗?这就好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懂得顺势而为才能轻松前行。
5. 哇塞,国学经典中的那些故事太有意思啦!比如“孟母三迁”,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这不就像给孩子的人生铺上了坚实的基石吗?
6. 国学文化和我们的人生简直是紧密相连的哟!《大学》里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难道不是给我们规划了一个清晰的人生路径吗?就如同一个导航,指引着我们前进。
7. 真的呀,国学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太深刻啦!“阴阳调和”,这不是在说人生也要保持平衡吗?就像走钢丝,要掌握好那个度啊!
8. 你们想想,国学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多了不起呀!那一笔一划中蕴含的神韵,不就像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有力吗?
9. 国学文化里的道德准则那可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不是告诫我们要坚守底线吗?就好像在迷雾中,有了这准则才能不迷失方向。
10. 哎呀呀,国学文化就是我们人生的宝藏啊!那些经典著作就像一个个智慧的宝库等待我们去挖掘。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和传承吗?。
国学经典与人生哲理
国学经典与人生哲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学经典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广泛地用于教育和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探讨国学经典如何与我们的人生哲学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
首先,国学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承我们先祖的智慧,更在于它们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如《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载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
《论语》中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即把自己所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
这个原则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另一个例子是《道德经》,它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强调以柔克刚、顺应自然,对待人生的智慧指导令人受益匪浅。
其次,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和困境。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落和贾宝玉等人的遭遇,深刻地阐述了世人欢喜世人忧、福兮祸所伏的人生哲理。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人生的起伏无常,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和挫折。
同时,《红楼梦》还通过展现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的种种纠葛,教导我们如何应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
此外,国学经典与人生哲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国学经典是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生哲理也为我们理解和诠释国学经典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我们读懂了人生的哲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而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也可以汲取智慧和经验,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选择和行为。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国学经典和人生哲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经典蕴含着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遗产,更是我们生活智慧的源泉。
通过学习和理解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增长见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取得更加明智的决策。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与人生哲理是相辅相成的。
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人生哲理则通过国学经典得以表达和传承。
国学经典解读论语中的智慧与人生哲理
国学经典解读论语中的智慧与人生哲理国学经典解读论语中的智慧与人生哲理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一,是我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迪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解读论语中的几个重要观点,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人生哲理。
一、仁者爱人孔子强调了仁爱之道,他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建立自己的道德准则,就能够帮助他人并达到我们自己的目标。
这种仁爱之道体现了孔子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来实践仁爱之道,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
二、知行合一论语中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知识只是起点,而行动才是真正的落脚点。
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领悟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因此,我们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学以致用论语中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自己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四、礼貌待人论语中强调了尊重与礼貌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他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到体现。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也可以通过他与他人的相处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要注重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爱。
五、勤奋努力论语中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够取得成果。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只有通过辛勤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六、与时俱进论语中也强调了与时俱进的观点。
国学与人生儒释道
15、《围炉夜话》
(三)传统文化里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的主料:儒、释、道
儒——儒家文化与思想
道——道家文化与思想 佛——佛教文化与思想
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思 想,道、佛两教是最重要的丰富 和补充。另外,法家、兵家、墨
家等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三教合一(儒教、道教、佛教) 儒教:即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
服人三法:以力、以理、以德
治人三法:人治、法治、德治
经典案例:孟尝君位居齐国宰相
几十年,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灾祸,由 于他为人仁义至极,使得食客冯谖心甘 情愿为他的人生谋划——“狡兔三窟”:
第一窟:买义 第二窟:游说 第三窟:建宗庙
“狡兔三窟”对今天领导干部的启示:
第一,要懂得适时“买义”,人生总会有不测风 云,买义就是提前为自己买路; 第二,要学会借第三方营销自我,口碑胜过奖杯 (三行原则); 第三,有能力要做一点公益,架桥防止自己落水。
一曰象形,如日、月、水、火等;
二曰指事,如上、下、凶、刃等; 三曰形声,江、河、湖、海等; 四曰会意,武、信、鸣、谐等; 五曰转注,考老、窍空等; 六曰假借,令长、自鼻等。
传统文化的文学主题:
——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忠孝仁义 《西游记》——勇
《三国演义》——谋
《红楼梦》——情
《水浒传》——义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做人范本
国学又有大小之分,小国学就是“四库全 书”——即经、史、子、集等四部。大国学则 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经——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
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
史——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
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 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
国学与人生
国学与人生
傅佩荣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5(0)4
【摘要】孔子创建儒家学派,表现“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的作风,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上扮演了承先启后的角色.本文从自我的觉醒,好学、深思、力行,修养与快乐三个方面来讲述心得与体会.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傅佩荣
【作者单位】台湾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用国学经典点亮孩子们的人生——记江苏省教学名师沈晓昕的国学教育之旅
2.普及国学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弘扬国学智慧,书写圆满人生——开辟学生健康发展工作的特色之路
3.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4.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5.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予与改是。(《论语· 先进》)
3.性情圣人
开除冉求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乡
党》)
杖击原壤 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 宪问》) 以杖叩其胫。(《论语· 乡党》)
3.性情圣人
探病伯牛 (冉)伯牛有疚。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3.性情圣人
第 三 讲
孔子像
万世师表:
之一
孔子
西方的学者们一直 将孔子、耶稣、释迦牟 尼并称为“世界三圣”, 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 之大成,对中华民族文 化的形成和对世界文化 思想教育所产生的巨大 影响。
1.孔子家世
孔子(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鲁 国陬邑昌平乡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 附近。
曲 阜 孔 子 故 居
2.孔子生平
齐景公 问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颜渊》) 齐国宰相晏婴,晏子 孔子“接淅而行” 37岁,回到鲁国办学。
2.孔子生平
鲁定公九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被鲁国国 君任命为中都宰,这时孔子51岁。 子奚不为政?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尚书》)
伟大的历史人物由于他一直 在影响历史,所以对我们所有的 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 只是一个缺席者。——法国哲学家
1.孔子家世
据《史记•孔子世 家》记载,孔子的 远祖是宋国贵族, 殷王朝的后裔,后 来因为躲避鲁桓公 二年(公元前710年) 宋国大夫内乱而来 到鲁国。
1.孔子家世
商纣王——武庚——管蔡——“三仁” 比干、微子、箕子 周公“封微子于宋” 微子——宋湣公——弗父何、鲋祀 —— 正考父(七世组)宋襄公——孔父嘉(六 世祖)华父督——木金父——孔防叔(三 世祖)——叔梁纥(父)——孔子
“成人”:道德上、知识上、人性上 完成的人,艺术上完成的人。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论语· 宪问》)
3.性情圣人
快乐生活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论语· 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微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 公冶
祷于尼丘而得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史记· 孔子世家》)
尼 山
2.孔子生平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15岁有志于学,善于向他人学习 。 曾适周问礼,亲见老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论语· 为政》。)
2.孔子生平
17岁,母亲去世 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20岁,到宋国,娶宋国女子亓官氏 21岁,孔鲤出生
2.孔子生平
做过“委吏”、“乘田”、“司空”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是礼也。(《论语· 子罕》)
2.孔子生平
30岁,开办私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 办私学的人。
进》)
3.性情圣人
安贫乐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雍也》)
贤哉,回也!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述而》)
4.由凡入圣
勤奋好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论语· 公冶长》)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 丘之好学也。(《论语· 公冶长》)
1.孔子家世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 送之,曰:“美而艳。” 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
(《史记· 孔子世家》)
曲 阜 孔 林 曲阜孔庙
2.孔子生平
生日:司马迁: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一年 十月二十七日 (周历)、 八月二十七日(夏历) 地点:鲁国陬邑
2.孔子生平
热爱音乐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 泰伯》)
三0五首,孔子皆弦歌之。 师挚之始,《关睢》 之乱,洋洋乎盈 耳哉!(《论语· 泰伯》) 随襄子学琴《史记》
3.性情圣人
热爱自然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先
3.性情圣人
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论语· 泰伯》)
人生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子
罕》)
3.性情圣人
一个人品行的基本素质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
语· 述而》)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 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 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 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 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 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 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 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曲阜孔庙大成殿祭孔大典 ——著名学者 南怀锦
曲阜孔庙大成殿祭孔大典
5.漫漫外王路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 如也。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论语· 乡
4.由凡入圣
学习态度端正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论
语· 宪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论语· 雍也》)
学习的三境界
快乐学习 勤奋学习 为学而学
4.由凡入圣
自学成才、终身学习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类轴心时代
诸子百家
汉代司马谈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把他们 划分为儒、墨、名(辩)、阴阳、法、道德六家 (《史记· 太史公自序》)。 班固《汉书· 艺文志》则将诸子分为儒、道、阴 阳、法、名(辩)、墨、纵横、杂、农等九家。
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 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 发展的黄金时代。
国学与人生
大圣先师——孔子(1)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类轴心时代
了解孔子世家。 熟悉孔子生平。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
人类轴心时代
诸子百家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和战国时代(前
475-前221)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 孙子、墨子、荀子、公孙龙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罕》)
孔子周游列国图
2.孔子生平
67岁夫人去世。 68岁归鲁,鲁人尊他为“国老”,鲁哀公 常以政事向他求教,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仍旧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 70岁孔鲤去世。 71岁颜回去世。 72岁子路去世。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论语·公冶长》)
2.孔子生平
73岁,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 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萨特
2.孔子生平
52岁,任司寇 53岁,代行相事 54岁,建议“堕三都” : “邱”“费”“成” 齐国齐景公“夹谷之会” ,“齐人馈鲁 人女乐” 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2.孔子生平
54岁时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 余弟子离开鲁国,开始14年的周游列国, 68岁才回到鲁国。
卫国卫灵公——南子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
4.由凡入圣
关爱自然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述而》) 闻其声不能食其肉,见其生不能见其 死。——孟子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
铭》)
4.由凡入圣
刚毅木讷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 夫言,阉阉如也。(《论语· 乡党》)
5.漫漫外王路
从者病,莫能兴。(《论语· 卫灵公》)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
语· 公冶长》)
5.漫漫外王路
君子亦有穷乎?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不容然后见君子!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论语· 卫灵公》)
5.漫漫外王路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趋而辟之。(《论语· 微子》)
政》)
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
语· 子罕》)
5.漫漫外王路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诺,吾将仕矣。(《论语· 阳货》)
5.漫漫外王路
谓孔丘。 问于桀溺。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 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 微子》)
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述而》
3.性情圣人
孔子的忧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 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述而》 )
1、忧內圣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
语· 述而》)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忧外王
3.性情圣人
4.由凡入圣
由凡入圣之道:学习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季氏》)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 子罕》)
思考题:
请您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及 其现代意义。
返回
万世师表:
之三
孔子
(《论语· 为政》)
温、良、恭、俭、让。(《论语· 学而》)
4.由凡入圣
敬畏自然、敬畏他人 千古圣学,唯有小心而 已。(《四书遇》) 尊人而自卑也。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 人之言。(《论语· 季氏》)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人人,侮圣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