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
高中生阅读书目
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1、《论语》2、罗贯中《三国演义》3、曹雪芹《红楼梦》4、鲁迅《呐喊》5、郭沫若《女神》6、茅盾《子夜》7、巴金《家》8、曹禺《雷雨》9、施耐庵《水浒传》10、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1、莎士比亚《哈姆莱特》1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3、艾克曼《歌德谈话录》14、雨果《巴黎圣母院》15、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16、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17、列·托尔斯泰《复活》18、普希金《普希金诗选》19、海明威《老人与海》20、泰戈尔《泰戈尔诗选》21、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2、海明威《老人与海》23、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24、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26、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27、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28、史铁生《我与地坛》29、张中行《负暄琐话》30、宗白华《美学散步》31、朱光潜《谈美》《谈文学》32、曹禺《雷雨》33、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34、顾城《顾城的诗》舒婷《舒婷的诗》食指《食指的诗》35、韩少功《马桥词典》36、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37、周作人《雨天的书》38、林雨堂《生活的艺术》39、柏杨《丑陋的中国人》40、傅雷《傅雷家书》41、余光中《余光中散文》42、林清玄《林清玄散文》43、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44、郁达夫《郁达夫散文》45、汪曾祺《汪曾祺散文》46、巴金《随想录》47、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48、余华《活着》苏童《苏童文集》49、老舍《茶馆》50、杨绛《我们仨》51、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工具书1、《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王力、岑麒祥等编写2、《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出版社郝景江李靖张秀芳编写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4、《汉语成语小词典》长江出版社报刊杂志1、《南方周末》2、《半月谈》3、《三联生活周刊》4、《中国国家地理》5、《文史天地》。
高中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5题。
阅读材料: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阿斯兰的国度,那里的人们生活和谐,与自然和谐共处。
阿斯兰的国王是一位智慧而仁慈的统治者,他的名字叫做艾尔登。
艾尔登国王深知,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
因此,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禁止滥砍滥伐,保护野生动物,并且鼓励人们种植树木,以保持生态平衡。
1. 阿斯兰国度的人们生活如何?
A. 与自然和谐共处
B. 经常发生冲突
C. 忽视环境保护
D. 只注重经济发展
2. 艾尔登国王颁布法令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加税收
B. 维持国家的繁荣
C. 减少人口
D. 扩大领土
3. 艾尔登国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A. 鼓励种植树木
B. 禁止滥砍滥伐
C. 保护野生动物
D. 所有选项
4. 阿斯兰国度的国王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A. 以武力征服
B. 以智慧和仁慈
C. 以恐惧统治
D. 以金钱诱惑
5. 根据短文,阿斯兰国度的环境政策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A. 破坏了生态平衡
B. 维持了生态平衡
C. 导致资源枯竭
D. 没有影响
答案:
1. A
2. B
3. D
4. B
5. B。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0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附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花朱自清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
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
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
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
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
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
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
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
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
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
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
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
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
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
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
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
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
高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 根据文章内容,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变化?(6分)答:春天的到来使得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高中生应读的40本书 高中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高中生应读的40本书高中课外阅读书目推荐1、《论语译注》李申编中华书局 2000年8月第1版她蕴涵了孔子丰富而明睿的儒家思想,广泛的内容中流淌着仁爱的人文关怀,言简意赅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千多年来,浸润濡染着人民的道德、心理,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2、《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为经,以各具风采的战争为纬,构绘了群雄逐鹿全景式的历史画卷。
“智”的诸葛亮、“义”的关羽、“奸”的曹操······鲜活的浮雕式的人物家喻户晓。
错综的形势、睿智的计谋、成功的战例,打造了我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5月第2版她创造了一个神奇而华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在天地,在龙宫,在冥界,人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孙悟空是中国的超人。
情节生动、奇幻、曲折,展现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4、《水浒传》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2版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描绘了壮丽的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它首开长篇英雄传奇的先河,民间文艺演绎它的故事不计其数。
央视首播《水浒传》时,几乎万人空巷便有力佐证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魅力。
5、《红楼梦》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它透过贾宝玉、林黛玉至纯的情窗展现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描绘了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它博大精深,成就巨大,很多人孜孜以求,终身研究,其研究专著汗牛充栋,在国际上形成了“红学”。
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中国文学。
6、《鲁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高耸的丰碑。
他的小说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而且表现了“灵魂的深”。
疯狂而且清醒的“狂人”、“精神胜利法”的阿Q、带着滴血的灵魂走向地狱的祥林嫂······他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形成生动形象、尖锐泼辣的“鲁迅风”。
高中阅读八大类
高中阅读八大类高中阅读可以分为八大类,每个类别都包含了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阅读技能。
以下是对每个类别的简要介绍:1. 小说类小说是最常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高中阅读中重点关注的对象。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散文类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文学形式。
高中阅读中的散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主题,如历史、科学、社会问题等。
阅读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诗歌类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节奏表达感情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高中阅读中的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4. 戏剧类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展示故事的文学形式。
高中阅读中的戏剧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提高对人物角色和情节的理解。
5. 新闻报道类新闻报道是一种报道社会事件和新闻消息的文本形式。
高中阅读中的新闻报道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动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6. 科技类科技类文本涵盖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高中阅读中的科技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进展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 历史类历史类文本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并通过记述和分析来讲述历史故事。
高中阅读中的历史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8. 社科类社科类文本包括了关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知识和信息。
高中阅读中的社科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思考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对高中阅读八大类的简单介绍,每个类别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不同阅读技能和认知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精选高中文言文阅读【10篇】
精选高中文言文阅读【10篇】1.精选高中文言文阅读阿房宫赋杜牧〔唐代〕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不知其一作:不知乎;西东一作:东西)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精选高中文言文阅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高中文本类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本类阅读试题及答案阅读材料一:《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问题一:请描述文中所描绘的月光特点。
答案一:文中描绘的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叶子和花上,有着淡淡的云层遮挡,使得月光不是朗照,而是柔和而朦胧,给人以和谐的旋律感。
问题二: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形容荷塘中的叶子和花的?答案二:作者形容荷塘中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阅读材料二:《我的母亲》(节选)老舍母亲是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一生辛勤劳作,默默无闻。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对家庭的爱和奉献。
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自己却总是满足于最简朴的生活。
母亲的形象在我心中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牺牲。
问题三: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答案三:文中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形象特点包括辛勤劳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和对家庭的深沉爱意。
问题四:作者通过描述母亲的生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四:作者通过描述母亲简朴的生活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感激之情。
结束语:通过上述文本的阅读和问题的回答,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学价值,而且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锻炼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美、感悟美,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到的美德。
高中生必读书目精选38本
高中生必读书目精选38本作为高中生,阅读是培养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可以开拓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情感与认知。
下面是38本高中生必读书目精选,其中包括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阅读的灵感。
一、经典文学1.《红楼梦》——曹雪芹这是一部描绘清代贵族生活和人性的巨著,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描写展现出人生百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2.《骆驼祥子》——老舍以“祥子”这个角色为中心,展现了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命运的反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1984》——乔治·奥威尔这是一部关于极权主义的反乌托邦小说,通过对剥夺青春和自由的描写,揭示了当代社会中的权力与控制。
4.《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这是一部描写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生活和爱情的小说,通过对伊丽莎白和达西爱情故事的叙述,反映了社会等级观念的变革。
5.《诗经》——佚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集中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伦理道德和爱情观念。
二、历史与社会6.《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通过全球历史的宏观视角,梳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走向,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历史观。
7.《中国近代史》——吕思勉这本书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帮助我们理解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8.《经济学通识》——卡尔·门格尔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并培养经济思维。
9.《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和群体心理的运作原理。
10.《国富论》——亚当·斯密这本书探讨了财富的本源、分配和发展,并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我们理解现代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科学与理性思维11.《宇宙简史》——史蒂芬·霍金通过对宇宙形成、演化和未来命运的探讨,启发我们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和意义。
高中语文阅读文献推荐
高中语文阅读文献推荐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等。
因此,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献,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学经典1.《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府为背景,展现了明清时期官僚地主阶级生活的真实面貌。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幅炽热、绚烂、悲凉的人生图景,对人性、婚姻、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西游记》- 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关于唐僧取经的神话小说。
故事通过四位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的历险,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善恶。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融入了道家、佛教、儒家等思想,对人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二、现代经典文学1.《围城》- 钱钟书《围城》是一部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上世纪30年代民国社会的小说。
通过讲述苏小姐与方鸿渐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高小姐对方鸿渐的追求,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上层社会人物的闹剧,揭示了家庭、爱情、婚姻等问题的困境。
2.《茶馆》- 八一文艺出版社编写组《茶馆》是一部描写清末民初时期社会矛盾的话剧。
该剧以山村茶馆为背景,通过不同阶层人物的交流,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风潮兴起前的中国社会。
该剧不仅具有艺术性,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
三、文化研究类1.《边城》- 沈从文《边城》是一部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小说,反映了边疆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
作者通过对女主角王小儿的塑造,展现了边疆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土地纯真的美好。
2.《乡土中国》- 鲁迅《乡土中国》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研究著作。
作者以鲁迅先生的强烈批判意识,通过对乡土社会各个层面的描写,展示了中国农村的落后和封建制度的残酷。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入了解,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高中语文阅读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试题库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1-3题。
文章文章作者:张晓风文章内容摘要:时光如同一位艺术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试图用文字去捕捉时光的足迹。
然而,时光是无形的,它悄无声息地流逝,却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探讨了时光对于个人成长和记忆的影响。
1. 文章中提到的“时光的印记”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时光的印记指的是时间在个人生活和记忆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和记忆。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文人墨客试图捕捉时光?答案:文中并未具体列举文人墨客的名字,而是泛指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墨客。
3. 文章中作者对时光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作者对时光的态度是既感慨又敬畏。
感慨时光的无形和流逝,敬畏时光在个人生命中留下的深刻影响。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6题。
文章标题:《岳阳楼记》文章作者:范仲淹文章内容摘要:《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范仲淹在文中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4.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愿意先考虑国家的忧患,然后再享受个人的欢乐,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5. 文章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这句话描绘了登上岳阳楼时,心胸开阔,忘却一切世俗烦恼的境界。
6. 范仲淹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的?答案: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登楼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7-9题。
诗歌标题:《静夜思》诗歌作者:李白诗歌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静夜思》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这是一个千古难题。
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
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计,或易为狡黠。
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在告诫自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
从这样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易的!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
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
至于看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
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可信赖。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的常见类型包括:
1. 小说阅读: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
常见的问题包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或细节等。
2. 散文阅读: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
常见的问题包括: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等。
3. 说明文阅读: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
常见的问题包括: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语言的特点等。
4. 议论文阅读: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
常见的问题包括:分析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证的方法等。
这些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包括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探究文章深层含义等方面。
同时,这些题型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高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学习。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过载、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 根据文章,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哪些方面?(4分)
A. 仅改变了生活方式
B. 改变了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
C. 仅改变了工作和学习
D. 改变了所有方面
2. 文章提到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有哪些?(4分)
A. 信息过载
B. 隐私泄露
C. 网络安全
D. 所有选项
3. 文章建议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便利的同时,应该关注哪些问题?(4分)
A. 信息过载
B. 隐私泄露
C. 网络安全
D. 所有选项
4. 文章中提到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A. 互联网
B. 计算机
C. 移动通信
D. 所有选项
5. 根据文章,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信息技术的发展?(4分)
A. 只享受便利
B. 只关注问题
C. 享受便利同时关注问题
D. 忽略问题
答案:
1. B
2. D
3. D
4. D
5. C。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其答案
中学语文阅读理解及其答案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是考试里的必考内容。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一)宗盛搞小说,出身书香门第。
其祖父为清末最终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两年,大清便倒台了,这位遗老偏又随了张勋的辫子军光复朝廷,直至无望,才迁回小城。
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辫子,去大户人家纵论诗文,写写对子,也不过是为了换得一碗米酒。
好在遗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浅。
宗盛熟读经史子集,一部《资治通鉴》,滔滔不绝,讲到此时此刻,回回有新花招,从不重样。
宗盛的小说,便也来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书,人极好,讲一口好听的嘉兴话。
宗盛写小说时,埋头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
粽子里有核桃、乌枣、腊肉、蛋黄。
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论时事,又是政协。
每次开会,总是借古鉴今,就如何开展本县经济,发表宏观大论,时时一矢中的。
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签上此提案极有价值,请某某部门研处,便没了下文。
宗盛却不气馁,照提不误。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过得困难,宗盛也不例外。
两个儿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挤在一间斗室。
妻子常说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兴粽子,应当到街上摆个摊儿试试。
宗盛倒不清高,他说:为商不耻,只要不奸。
却反对妻子卖粽子。
宗盛一腔雄才也许,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真有文学圈里的人来找宗盛,协商合伙做生意的事,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结舌,且往往唾手可得。
宗盛便很激烈,时常与来人协商至深夜,却从没有做成的季节。
时间久了,妻子不见有钱进来,且往往要清扫满地烟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时机最终来了。
乡下某山发觉银铜矿,省地质部门来测定,品位极高,只是隐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队开采。
有文学青年兴冲冲地找来,手持着省里的测定文书,说已与村里讲定,承包此山,每吨矿石只需交给村里十八元,运到外地却可卖出高价。
宗盛立时激烈不已,翻开县志,果有记载,说民国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备投资采矿,奈何运输机械的船只在海上遭海盗劫掠,只得作罢。
高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参考答案高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根据文艺符号学,语言符号可以描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可见景象,人类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交流活动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完成。
但是当语言碰到一些不可言表的东西,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起来,比如内在的生命运动和情感活动。
而语言无法达到的表现力,就要通过另一种方式:艺术来表现了。
通过艺术品我们可以之间观察到浸透情感的真实景象,而不是标志情感的记号。
艺术是为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而生的,由纯粹的自我表现所诞生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那些艺术家如画家、小说家、雕塑家、诗人等,给我们呈现出隐藏在世界万物和社会经验背后的规律,艺术的本质就是其表现出的生命情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生命运动的真实体现,通过艺术让我们能更近距离的了解与认识它。
艺术是一种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来揭示人的本质的符号,它也创造了人本质耳钉一个方面。
由于艺术主要表现了生命情感,而情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艺术的探讨又是对人类情感构型的探讨。
艺术所表现的生命情感不是单纯的喜怒哀乐自然流露,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感。
欣赏者作为艺术的主体,其情感主体便是创造性,艺术作为符号形式能带给欣赏者审美感受,就是因为艺术所表现的生命情感和欣赏者的审美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艺术情感和个人情感又有所不同,艺术情感是联系个人情感与普通情感的媒介。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对自身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来获取艺术情感的感悟。
通过文艺符号学可以看出,艺术情感具有感性直观,具有象征性和间接性,也表达了富豪背后的思想与意义。
这使得艺术创造不仅依赖人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还依赖人的普遍情感经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中那种过于追求语言艺术表达和制作,而忽视了人文精神和主题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的倾向;或者说是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单纯视为个人的情感宣泄而无视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观点是不合理的,片面的,自我封闭的。
高中阅读理解和初中阅读理解的区别
高中阅读理解和初中阅读理解的区别
高中阅读理解和初中阅读理解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难度水平:高中阅读理解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高中的阅
读材料涉及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抽象概念,以及更多的学术词汇。
2.阅读目的:高中阅读理解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
需要从材料中获取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推理,而不仅仅是获取表面信息。
3.阅读题型:高中阅读理解可能包含更多的多选题、配对题、推理题等,以考
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阅读理解则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事实细节的把握。
4.阅读材料类型:高中阅读理解的材料类型可能更加丰富多样,如文学作品、
科学文章、历史文献等。
而初中阅读理解主要以故事、新闻报道等为主。
综上所述,高中阅读理解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加复杂、要求更高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以应对更高难度的阅读理解题目。
论高中生阅读的重要性
论高中生阅读的重要性高中生是一个知识渴望的阶段,他们渴望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在这个阶段,阅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阅读可以丰富高中生的知识储备。
在书籍中,高中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各种知识。
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读一本历史书可以了解古代文明,读一本文学作品可以感受人生百态,读一本科普书可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通过不同类型的书籍,高中生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对于他们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阅读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语法规范。
这些都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大量的阅读,高中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使自己在表达和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
阅读还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中,高中生会学习到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观点,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而且,阅读会引发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激发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高中生会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分辨事物的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等能力。
阅读还可以提高高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这些问题需要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
高中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高中生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质书籍,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高中生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阅读【散文类】(1、全国大纲卷)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木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严峻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
这鼓声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
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
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
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强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骜,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就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我激动过分,听众是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步行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1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2)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答案:(1)①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起疯狂而失落;②受到鼓声的鼓舞,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活。
(2)①鼓声让我相信,这个鼓手近于自然的,因而也是幸福的;②作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1)理解这个句子含义的关键是理解词语“不能”“被遗弃”。
从倒数第三段内容来看,作者想要追寻鼓手,再次听到他的鼓声。
从而第五段中“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一句来看,作者受鼓声影响,不想被生活遗弃而要开始新鲜有力的生活。
(2)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我承认”的内容,二是“我分不到”的内容。
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是说“我”承认的是鼓手的演奏成功,却分享不到当时的愉悦与幸福感。
将此内容展开表述即可。
15.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的感染力;③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对“我”的影响。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描写鼓声的内容是文章第5、6段的内容。
找到修辞手法后,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16.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性?请简要分析。
(6分)答:①鼓声打破了“我”所习惯的管弦乐和声乐的表现方法,让“我”重新感受到打击乐的原始魅力;②鼓声唤醒了“我”精神中一直沉睡着、淤积着和荒芜着的因素,让“我”认识到它们的陌生和新鲜;③鼓声打破了欲望和观念的束缚,让“我”体会到重回自然的自由和幸福,表达了“我”寻求精神动力的愿望。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归纳人物的感悟来考查筛选文中信息。
答题时要把表达情感的语句找出来予以分析,如美妙的鼓声所表现出的感染力,这些音乐带给“我”的感受。
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蕴含的深层含义。
可以从开始到感受到的音乐魅力,再到“我”自己的感受,以及由此受到的启发和感悟分析。
17.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答:① 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②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③最后,“我”被林肯中心的鼓声所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梳理人物的情感变化考查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如“惬意”“厌恶”“激动”等。
2、安徽卷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樱桃黄裳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
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
此外,桐庐越剧团在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
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
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
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
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
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
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
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
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
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
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
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
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
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