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 比例 教案 知识精讲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在2.4:1.6=60:40中,1.6和60是比例的(),2.4和40是比例的()。

2、根据1.2×2=0.6×4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5,一个内项是0.4,另一个内项是()。

4、如果用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k表示一定的数,那么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它是()比例尺,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km,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如果从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cm,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

6、图上用1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75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7、大、小两个圆的直径之比是5:2,它们的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8、把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三、解答题。

(1)购买甲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成()比例,乙种也成()比例。

(2)从图中可看出,买5本甲种练习本要()元,2.8元可以买()本甲种练习本。

(3)从图上看,哪种练习本便宜些?四、解比例。

1 2:x=16:252.6:0.7=5.2:x 4.81.6=12x:96=3:24五、解决问题。

1、一个手机零件,实际长3mm,在一幅设计图上量得长9cm,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学校游泳池是长25米,宽8米的长方形。

按照2001的比例尺,画出它的平面图。

3、把一块长与宽的比为7:2的长方形晒谷场,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已知这张图的周长是90厘米,这块晒谷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4、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把这个操场5、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00米,长与宽的比是53画在比例尺是1的图上,宽应画多少厘米?10006、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kg,坐的地方距支点10dm;弟弟体重20kg,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比》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比》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各个部分的名称1.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

2. 在两个数的比中,“:”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和分数值。

比的后项不能是0。

知识点二: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比的方法:(1)化简整数比时,前、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

(2)化简分数比时,前、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3)化简小数比:先把前、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知识点三:按比分配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方法一:把比看作份数之比。

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解题步骤:①求出总份数;②求出一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

利用分数乘法解答。

解题步骤:①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2021·山东费县·六年级期末)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3∶2,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2.(2021·江西余江·)在6∶11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6 B.乘6 C.加上113.(2021·云南红塔·六年级期末)两数之比是3∶5,比的前项增加到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

A.增加15 B.扩大到原来的3倍 C.增加到9 D.不变4.(2021·湖北黄冈·六年级期中)一批练习本分发给数学兴趣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分到36本,如果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60本,如果这批练习本不超过200本,若只发给男生,那么平均每人可分到( )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比例与反比例 超详细教案+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比例与反比例 超详细教案+答案解析

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概要一、正比例1、知识点归纳总结:前提:必须是两个相关的量。

要求: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具体表现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即商)一定。

结论: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设x与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k是x与y的比值(定值),则x/y=k(一定)或y/x=k(一定)。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2步)(1)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什么叫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否则就不成正比例。

注意:例如12÷4=3这种情况,不能说12和4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成正比例关系的必须是两个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两个量,不能是具体的数字。

3、正比例的图像特点:正比例的图像时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二、反比例:1、知识点归纳总结:前提:必须是两个相关的量。

要求: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具体表现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结论: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设x与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k是x与y的乘积(k为定值),则xy=k(一定)。

2、反比例的判断方法:(2步)(1)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反比例。

注意:例如3×4=12这种情况,不能说3和4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成反比例关系的必须是两个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两个量,不能是具体的数字。

★ 精讲精练例1、判断(1)如果3x=8y ,其中x 和y 均不为0,那么y 与x 成正比例。

( √ )(2)黄豆的出油率一定,榨出豆油的重量和所需要的黄豆的重量成正比例( √ )(3)装订每个练习本所用纸的页数一定,装订的本数和所需要的纸的总张数成正比例。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 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
例1、一文具店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支
1
2
3
4
5
6
7
8

总价
/元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问:你有什么发现?
(2) 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6)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拓展应用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能写成几组就写几组)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创境激疑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精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精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B.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C.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D.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2.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x+y=6B.x-y=8 C.y=5x D.xy=73.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B.18∶27C.3∶24.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的排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5.如果a=6b,那么a与b()。

A.成反比例关系B.成正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 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正比例。

()2.如果A×5=B×4,那么A∶B=5∶4。

()3.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成正比例关系。

()4.用、0.75、、7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5.自行车前齿轮的齿数和前齿轮的转数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上画一条长250m的小路,画出的小路长________cm。

2.填空:12∶18的比值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3.我国黄海面积和东海面积的比是1∶2,黄海和东海的总面积约是120万平方千米。

黄海的面积约是()万平方千米,东海的面积别约是()万平方千米。

4.=():()=()÷()5.把10g的糖放入100g的水中,糖占水的(),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四.计算题1.解方程。

(1)42∶=x∶(2)4(x-9)=8 (3)x-60=180 2.解方程。

五.作图题1.操作题。

(1)以图中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对称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把图中的正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是2∶1。

六.解答题1.小林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第4讲 比(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第4讲 比(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含答案)

第4讲比(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和各个部分的名称1、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2、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3、比的读法、写法:a比b记作a:b,读作a比b。

4、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知识点二: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可以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化简。

知识点三: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4、画线段图:(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典型一】一根绳子,用去,用去的和剩下的比是3:2,剩下的是总长度的。

【分析】把一根绳子总长度看作5份,用去,也就是用去5×=3份。

据此可求出用去的和剩下的比,再用除法求出剩下的是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5×=3(份)5﹣3=2(份)用去的和剩下的比是3:2。

比例(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例(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一、填空。

1.18:24的比值是(),6:8的比值是(),它们的比值(),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也可以写成( )( )=( )( )。

2. 34:6的比值是(),如果写出一个比和它组成比例,那么你组成的比例是()。

3.18的因数共有( )个,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为( ) 4.用20以内的四个合数组成一个比值都等于2/3的比例:()。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比例是一个( )。

C.方程2.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 )组成一个比例。

C.35 3.下面的比能与111 :112组成比例的是( )。

A.11 : 12B. 5.5 : 6.5C. 12 :114. 下面的式子中,( )是比例。

A. 6 : 2=2 B.110: 3= 1 : 30 C .4 :3 =14:13三、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出来。

4 :5和 15 :14 4.5 :1.5和18:38四、小明画了2个正方形,如下图所示:1.图中A 、B 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填“能”或“不能”)组成比例。

2.A 、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这个比和边长的比()(填“能”或“不能”)组成比例。

五、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 、B 、C 、D 、E 、F6个点,且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相等,下面能组成比例的是()。

①AB :AD 和BC :BD②CD :CE 和FE :EBA.比B.等式A.20B.25③BE:CE和CF:DF④AE:BD和BF:CF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8:6=4.6:( )( ):45=3:32一、填空。

1.在比例 23:2=0.2:0.6里,( )和( )是外项;在0.92 = 1840 里,( )和( )是内项。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 )。

3.若4m =7n (m 、n 均不为0),则m :n = ( ); 若 x y = 38,,则x ×( )=y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1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1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1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的定义,能够用比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掌握比例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计算。

3.能够灵活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比例的性质。

2.灵活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复习与引入(10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引入比例的概念,向学生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比例的性质(20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性质,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比例的乘法运算规律等。

3.练习比例计算(3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比例计算练习,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4.讲解实际问题(20分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讲解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5.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简要总结,并展示正确的解题方法,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比例计算能力。

2.思考并总结比例的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针对课堂中讲解的实际问题,尝试寻找更多类似问题并解决。

教学反思与展望这堂课上,学生对比例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实际问题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实际问题的讲解和练习。

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围绕比例展开,深入探讨比例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训练,更加熟练地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精品原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4.比例

【精品原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4.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4.比例【知识点归纳】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比例;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

温馨提示:1)比例中等号的两侧必须都是一个比。

2) 把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后,a和x必须同时为外项,或同时为内项。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也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比,如果所化成的最简比相同,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

判断四个数是否能组成比例,先把最大数与最小数相乘,再把其余两数相乘,如果这两个积相等,那么这四个数就能组成比例。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c2=a ×d,那么与c能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1.2《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1.2《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1.2《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姓名:班级:一、单选题1.小丽用一些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纸板恰好圈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如下图。

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 )。

A. 6:5B. 3:2C. 5:4 D. 4:32.已知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 a:c和d:bB. d:a和b:cC. b:d和a:c D. a:d和c:b3.解比例.=x∶15x=()A. 10B. 8C. 2.25D. 404.如果a÷ =b× (a、b都不等于零),那么()A. a>bB. a=bC. a<b二、判断题5.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6.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乘积为1,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一定互为倒数。

()7..80∶16=5是比例()三、填空题8.比有________项,比例有________项.9.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的积是________。

10.如果5x=8y(x、y≠0),那么________:________=5:8.1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2,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12.解比例:________四、解答题13.它们各项是整数,且两个比值是8.14.下面一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4、9五、应用题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6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用比例解.)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因为长×3=宽×4,所以长:宽=4:3.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图可知,小长方形3条长的长度之和等于4条宽的长度之和,据此可以得到等式:长×3=宽×4,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据此写出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解:A:如果a:c=d:b,则a×b=c×d,能组成比例;B:如果d:a=b:c,则a×b=c×d,能组成比例;C:如果b:d=a:c,则b×c=a×d,不能组成比例;D:如果a:d=c:b,则a×b=×d,能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比例》4.1.1《比的意义》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从36的因数中,选择四个因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2.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这个比例的________。

其中两端的两个数叫做________,中间的两个数叫做________。

3.:的比值是________,8:18的比值是________,这两个比组成比例是________。

4.表示________的式子叫做比例。

5.用12的约数写出一个比例________。

6.= =24÷[ ]=[ ](填小数).二、单选题。

1.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中的两个比不可以组成比例.A. 6:10和9:15B. 20:5和4:1C. 5:1和6:22.能与3:8 组成比例的比是()A. 8:3B. 0.2:0.5C. 15:403.如果a∶b=c∶d,那么下面的比例错误的是()。

A. a∶c=b∶dB. c∶d=a∶bC. a∶d=b∶c4.下列比例正确的一组是()A. 12:6=2B. 0.8:0.2=1:4C. 16:4 =8:2三、判断题。

1.用2,3,2.5和1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2.把15:14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3.比和比例的意义相同。

()4.比其实就是比例.()5.两个比值相等的比不一定能组成比例。

()四、解答题.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9:12和0.8:0.6(2)6:5和(3)1.4:7和3:15(4)1:和1.8:0.6(5)和3:4(6)和2.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

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2)“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复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比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比例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复习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5分钟)1. 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三、练习(1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比例的应用(20分钟)1. 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老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4.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对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比例的应用”这一部分。

因为这一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对比例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程度的重要步骤。

四、比例的应用(20分钟)1.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购物打折、分配任务、设计图形等,来展示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后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生:齐答:有!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成正比例)(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不成比例)(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成反比例)(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成反比例)2.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一定))3.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x×y=k(一定))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
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比例。

三、教学准备
1.所有学生的作业本和文具。

2.教师准备比例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好教学板书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梳理基础知识
教师将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并解释应用比例的常见
情况。

3. 练习演练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包括计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拓展应用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小结与作业布置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可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比例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组成: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包括比例尺、比例关系等。

2. 解比例的方法:交叉相乘法、等比例法等。

3.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行程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定义和组成,解比例的方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如“苹果和香蕉的价格相同,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样多”。

2. 新课讲解:讲解比例的定义和组成,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等比例法等。

3. 例题解析: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商店举行促销活动,买3支钢笔送1支,小华买了5支钢笔,实际花费了多少元?”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行程问题等。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比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计算》
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 掌握比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 能够运用比例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 教具:数学练册、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
导入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对比例计算的思考,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实际应用。

知识讲解
-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解释比例的含义及相关的特点。

计算方法
- 详细讲解比例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等式法、积式法和单位对称法等。

练演示
- 在白板上,以生动的例子演示比例计算的具体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合作研究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例计算的知识来求解。

提高拓展
- 给学生一些较难的比例计算题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巩固练
- 让学生在练册上完成一些比例计算的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研究兴趣,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
-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研究表现,为以后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计算》教案,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编教案

第4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用字母表示。

2.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什么叫比例?请你写出一个比例。

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41页并完成下面的部分。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写出下面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想一想: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和什么有关?怎样记住它们?(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计算上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吗?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1. 独立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综合:2. 填空(1)如果2:3=8:12,那么,()x ()=()x()。

(2)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是()、(),组成比例是()。

(3)如果5a=3b ,那么,a :b=():( );a b =) ()(。

3.解决问题: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为57,另一个内项是( )A .57B .75 C.12. 与6、9、10和( )可以组成比例.A . 7B . 5.4C . 83.已知a :7=9:b ,下面的式子中不能成立的是( )A.a :b=7:9B.7:b=a :9C.ab=634.因为3a=4b ,所以( )。

A.a :b=3:4B.a :4=3:bC.b :3=a :45.下面各比中,能与0.3∶4组成比例的是( )。

A .4∶0.3B .30∶40C .3∶4D .3∶406.把一根木料锯成9段,每锯一次,所用时间相等,锯一段所用的时间与全部锯完所用时间的比是() A .1:9 B .1:8 C .1: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当a:b=32时,3a= 。

2. 在比例里,两个____的积等于两个____的积。

3.____叫作比例。

4. 用20以内的两个质数和两个合数组成一个比例: 。

5.如果5m=4n ,那么m :n=____:____。

6.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5和6,两个内项分别____和____。

7.妈妈9元可以买2千克苹果,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

8.已知3、6、9和x可以组成比例,那么x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共5小题)1.如果2a=3b,那么a:b=2:3。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一定是1。

()3.表示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例。

( )4.10:2和1:5可以组成比例。

()5.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6x-4y=0(x和y都不等于0),则x和y不成比例。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1. 18和12的比等于24和x的比。

2. 已知12×2=3×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比例吗?请写出来。

3.一辆汽车往山区送货,每小时行42千米,小时到达.沿原路返回时只用了小时,往返的速度比是几比几?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4和40,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运用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运用练习
1.提问:用比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2.出示:
(1)下面各题中的数量之间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铺地的面积一定,砖块的面积和用砖的块数。( )
2砖块的面积一定,用砖的块数和铺地的面积。( )
3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
4一个因数一定,积和另一个因数。( )
5分子一定,( )和( )成( )比例。
35:100=x:3500
……
解2:解:设3吨蜂蜜里含有x吨葡萄糖。
35:100=x:3
……
(4)讨论:两种解法的异同。
教师小结:“相对应”
1.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
2.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汇报
四、利用资源,课外延伸
1.练习五6、7、8
2.课外延伸
1、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哪两种量?定量是什么?它们成什么比例?
比例的运用(练习)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25页 比例的运用(练习)
练习目标:
1.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构题特征及其解题步骤;
2.探索解题规律,形成解题技能;
3.培养学生运用对比判断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判断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先要找出是哪两个量,以及与这两个量有关联的第三个量,写出关系式;再抓住定量,如积一定,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关系,比值一定,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关系,否则就不成比例。
(2)根据正反比例意义列方程求x。
1织布车间,过去每人看16台织布机,每班需21人。改革管理制度后,生产同样多的布,每班人数只要14人,每人看x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一个圆锥体积与一个圆柱体积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高是5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10、如果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3.14分米的正方形,圆柱的高是(),底面积是()。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

()3.圆锥有无数条高。

()4.圆柱体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扩大2倍。

()5.“做圆柱体的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6.如果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8.84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

A、0.3
B、10
C、3
D、6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3分米,圆锥的高是( )分米。

A、1
B、9
C、12
D、6
3、学校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容积是37.68立方米,池内直径是4米,.那么这个水池深( )米。

A、2
B、3
C、0.6
D、5
4、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体积大
D、一样大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