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 xx 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16 Mg-24 S-32 Cl- 35.5 Fe-56 Cu- 64 Zn-65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日光灯通电发光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粮食酿酒 D. 干冰人工降雨 【答案】C 【解析】A、日光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热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和水,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 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形成降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 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在取用块状药品时要:将玻璃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玻璃容器口,然后慢慢将玻璃容器竖 起来,图中操作错误;B、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 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D 、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图中操作错误。故选 B。 3. 下 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随州中考化学试题(一)答案
随州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1、A2、B3、C4、C5、C6、B7、D8、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共34分)9、(6分)(1) O CO(NH2)2 Fe3+ C2H5OH(2) FeCl3+3NaOH= 3NaCl+ Fe(OH)3↓Fe + H2SO4 = FeSO4 + H2↑或Fe + 2HCl =FeCl2 + H2↑10、(4分)(1)AlCl3离子(2)b d (3) 4HF+ SiO2 = SiF4+ 2H2O11、(3分)(1)吸附(2)肥皂水(3)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12、(3分)(1)Na2CO3 (2)置换反应( 3)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13、(6分)(1)集气瓶(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3)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BD在长颈漏斗下端套上一个带孔的塑料板,刚好卡在试管内14、(6分)实验1:碱实验2:【小结】NaHCO3+HCl===NaCl+H2O+CO2↑【应用】中和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油条疏松多孔。
15、(6分)解:(1)66%(2)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70g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镁的质量为1.8g设与1.8g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Mg + H2SO4 = ZnSO4 + H2↑24 981.8g X解得x=7.35g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略。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湖北省随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A 、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故A 错;B 、变色时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把活性炭放入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时,瓶中颜色褪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 错;C 、燃烧一般说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 正确;D 、乳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D 错。
故选:C 。
2.【答案】A【解析】A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 、用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
不能将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加热胆矾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
3.【答案】D【解析】A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故不正确;B 、图书馆内的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不正确;C 、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能够危害人体健康,故不正确;D 、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故正确。
答案:D 。
4.【答案】C【解析】A 、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随州市随县中考化学试卷
随州市随县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1869年,发表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 拉瓦锡B . 门捷列夫C . 诺贝尔D . 居里夫人2. (2分)(2018·长沙模拟)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铜B .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C .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D .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3. (2分)(2018·綦江模拟)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称取氯化钠B . 稀释浓硫酸C . 过滤D . 倾倒液体4. (2分)(2017·新疆)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 .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 .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 . 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5. (2分)(2017·新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滴加液体C . 取固体药品D . 点燃酒精灯6. (2分)(2017·新疆) 误食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中毒.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 +2B . +3C . +4D . +57. (2分)(2017·新疆)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 用盐酸除铁锈B . 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 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8. (2分)(2017·新疆)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C . 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 . 参加反应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59. (2分)(2017·新疆) 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如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 1.68 3.737.313.4A . 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 . 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g溶液C .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D .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 (2分)(2017·新疆)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在空气中灼烧B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4题;共21分)11. (2分) (2017九上·市中月考) 在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重要的签字须用碳素墨水笔,这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________;(2)冶金工业可利用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来炼铁;12. (6分) (2018·丹东模拟) 如图为家庭中常见的电热水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塑料;不锈钢属于 ________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用铜做电源插头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________导电性。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doc
Fe Zn0 反应时间/s氢气质0 加入水的质量/g 溶液pH0 盐酸的质量/g气体质蒸发水的质量/g 溶质质量100mL9.0mL进气浓硫酸镊子pH 试纸A .干燥氧气 B.测定溶液pH C.量取9.0mL 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可供参考使用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Ba:137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 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 .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 .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 .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7.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A.C .l 2、NaC .lB.N .H 4Cl 、HN .O 3C. M .nO 2 、K 2M .nO 4D. P .2O 5、Ca 3(P .O 4)2 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0.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正确的是A. ⑤⑥B. ③⑤⑥C. ② ④⑤D. ①②③④ 11.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12.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1010102(g )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可能是催化剂B .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 .b 物质可能是单质D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3g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9九上·长安月考)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侯氏制碱B . 蚕丝纺织C . 火药应用D . 粮食酿酒2. (2分) (2017九上·吉安期中)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 . 沉淀B . 过滤C . 吸附D . 蒸馏3. (2分)近代化学中,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是()A . 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分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B . 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而原子不破裂,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C . 化学变化中,原子破裂,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 (2分)(2020·滨州)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B . 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C . 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5. (2分)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 . 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 .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 .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D . 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6. (2分) (2018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量取液体读数D . 加热试管液体7.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如果不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会分解B .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运动C .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D .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8. (2分)(2020·合肥模拟) 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所有气体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C .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故分子或原子都是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D . 铝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故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也可起到保护作用9. (2分) (2019九下·宜宾开学考) 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则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 XY3B . X3YC . YX3D . XY10. (2分)(2019·漳州模拟) 漳州水仙花中含有芳樟醇(C10H18O)。
初中化学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液化 B.动植物呼吸 C.蒸馏净水 D.石蜡熔化【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lD.稀释浓硫酸【答案】【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推动活塞时,气体压强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中操作正确;C、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称取氢氧化钠时一定要放在玻璃容器内称取,图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以防液体溅出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品红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答案】【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B、常见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C、根据指示剂的使用分析;D、根据复合肥的概念以及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来分析..【解答】解:A、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均为有机物,故正确;B、常见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C、品红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并不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化学中的品红经常出现在鉴定氧化性气体的实验里,主要是二氧化硫,品红的化学结构不稳定,可以被这些氧化性气体氧化掉而褪色.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品红可以当酸碱指示剂,故错误;D、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而尿素中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4.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当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可以直接排放D.适度食用瘦肉、鱼类预防贫血【答案】【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解答;B、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C、根据水体的污染分析;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检验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说法正确;C、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因此禁止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的排放不会引起水域污染,说法错误;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瘦肉、鱼类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难度不大,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物质的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答案】【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说法错误;D、有些盐的水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6.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412.8反应后质量(g)7.2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可能含有氢元素C.X只含碳元素 D.X是纯净物【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丙烷的质量减少了4.4g,故丙烷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烷的质量为4.4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X的质量为4.4g+12.8g﹣7.2g﹣4.4g=5.6g,故表中a的值为0g+5.6g=5.6g;故X应是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丙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4g××100%=0.8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克,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而4.4克丙烷(C3H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4.4g××100%=3.6g,4.4g﹣3.6g=0.8g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相等,则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X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2g=2.4g<5.6克,故X还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上述分析,X是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结合含碳元素的物质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则X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7.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C.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图1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在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从图3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故B正确;C、图1中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依据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二、未分类(共1题)1.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故正确;B.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正确;C.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D.126.9是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约为:126.9﹣53≈74,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l(6)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汉字的偏旁可知,钙属于金属元素,其符号为:Ca;(2)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可表示为:H22;(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是氢氧根,符号为 OH﹣;(4)氨水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其化学式为:NH3•H2O;(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6)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的反应,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满足题中的要求,故答案为:H2CO3H2O+CO2↑故答案为:(1)Ca;(2)H22;(3)OH﹣;(4)NH3•H2O;(5)2H2+O22H2O;(6)H2CO3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2.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4)前面(2)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确的逃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答案】【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等进行解答;(4)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等;(4)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因为氨气是气体,逃生时应该迎着风跑;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逃生时应该弯腰跑.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CO2+2NH3CO(NH2)2+H2O;(3)节约用纸;(4)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迎着风弯腰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的问题.环境问题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门考点,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3.一天,小明的爸爸正在清理祖传宝物时发现: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圆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而铁弓则锈迹斑斑.请你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问.(1)同是金属物件,受损程度不同,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答案】【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金属与氧反应的难易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根据金属锈蚀程度判断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3)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解答】解:(1)由题中信息: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说明三种金属在相同环境中铁更容易发生反应,铜次之,金则不发生反应,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金;故答案为:Fe、Cu、Au(或铁、铜、金);(2)根据铜锈中的元素组成,可以知道铜生锈还与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关,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CO2;(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故填:涂油(答案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金属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四、综合题(共1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E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H为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而猜测物质G为硫酸铜、物质F为氢氧化钠作为推断的突破口,根据转化关系图进行逆推,A高温生成BC,则推测ABC分别为碳酸钙、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完成所涉及物质及反应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解答】解:若物质G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的硫酸铜,而物质E既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又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可判断E物质为黑色的氧化铜,而C是二氧化碳;根据转化关系图进行逆推,A高温生成BC,则推测ABC分别为碳酸钙、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F物质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的氢氧化钠,根据转化关系图,D与碳酸钠生成F物质氢氧化钠,则物质D应为氢氧化钙;D→F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E转化为G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物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答案为:(1)CuO+H2SO4═CuSO4+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3)作化工原料.【点评】根据常见物质的颜色作为推断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解决转化关系推断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因此对于常见物质颜色的掌握则是很重要的.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A装置中a旋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b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熟记常用的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3)根据试管需要固定分析.【解答】解:(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b为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收集可用排水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AC ;2KMnO4K2MnO4+MnO2+O2↑;(3)A装置中a旋钮的作用是对试管进行固定,故答案为:固定试管;【点评】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有毒、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与水反应等等.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2.实验中学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颖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哪些?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提出猜想]一、小洁认为溶质只有CaCl2;二、小冰认为溶质有CaCl2和Ca(OH)2;三、小进认为溶质l 实验结论你的猜想成立[反思评价]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拓展应用]事实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为了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应该向烧杯中的溶液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过滤.【答案】【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提出猜想]根据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两者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氢氧化钙有剩余,进行分析解答.[讨论交流]根据小进的猜想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进行分析解答.[实验探究](1)根据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氯化钙溶液显中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或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等,进行分析解答.[拓展应用]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提出猜想]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两者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氢氧化钙有剩余,故溶质可能只有CaCl2;溶质可能有CaCl2和Ca(OH)2;溶质还可能有HCl、CaCl2.[讨论交流]小进的猜想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小进的猜想不合理.[实验探究](1)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取烧杯中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则小冰的猜想不成立.(2)氯化钙溶液显中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可取烧杯中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或加入锌粒),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稀盐酸,则我的猜想成立.为了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拓展应用]为了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应该向烧杯中的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钙,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答案为:[提出猜想]HCl、CaCl2;[讨论交流]稀盐酸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实验探究](1)小冰;(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烧杯中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你的猜想成立[拓展应用]过量的碳酸钙.【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中和反应、反应后溶液的可能组成、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六、计算题(共1题)1.将质量为22.3g的氯化钠和纯碱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31.4g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g.(2)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溶液中无晶体析出)【答案】【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图,当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形成19.7g碳酸钡沉淀,此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和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即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湖北省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变色 C.燃烧 D.乳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气体的验满B.测定溶液的pHC.熄灭酒精灯D.加热胆矾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虽然含有黄曲霉素,但蒸煮后可以用来喂猪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4.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离子的是①②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C.③④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D.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BaCl2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SO42﹣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7.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B 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将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CuSO4粉末C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观察灰烬D 干燥O2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A.A B.B C.C D.D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O2C.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某温度时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4分)9.从H、O、S、Fe、K、M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 ;(2)导致酸雨的气体 ;(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构成水的微粒 ;(5)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6)写一个中和反应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 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 ⑥(填序号)(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 .②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或“=”)(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 (答一种即可)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2)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12.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D均为单质,B和C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 (2)B与C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绿色植物实现C→D的转化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请分析并填空:(1)小明同学选用A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某常见气体,请帮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小明同学选用AF装置的组合制取该气体,则a应与 连接(填“b”或“c”)(2)装置B与A相比,其优点是 .(3)小丽利用AD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并将CO2通入某撑起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 (答一条即可)14.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 不成立.(2)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 ;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 .A.CuCl2溶液 B.KNO3溶液 C.CaCl2溶液 D.NH4Cl溶液【实验反思】实验室里,NaOH固体的保存方法是 .15.将25.6g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加入NaOH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m 11.6 11.6求:(1)如表中m的值为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变色 C.燃烧 D.乳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故A错;B、变色时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把活性炭放入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时,瓶中颜色褪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燃烧一般说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乳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气体的验满B.测定溶液的pHC.熄灭酒精灯D.加热胆矾【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加热胆矾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虽然含有黄曲霉素,但蒸煮后可以用来喂猪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解答;B、根据泡沫对档案资料造成污染判断;C、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D、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故不正确;B、图书馆内的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不正确;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能够危害人体健康,故不正确;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故正确.答案:D【点评】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要熟记常见的有毒物质,如亚硝酸钠、黄曲霉素、甲醛等.4.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离子的是①②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C.③④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D.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B、根据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解答.C、根据微粒的结构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形式;D、根据微粒的结构判断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①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稳定结构;③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为不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属于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④属于氯元素,化合价可以显﹣1价,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④表示的元素是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解答】解: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2g+30g+20g+10g=62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m+39+5+16=62,则m=2,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丁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A、由以上分析,丙生成乙和丁,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C、乙增加了39g﹣30g=9g,丙减少了20g﹣5g=15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g:15g=3:5,故C 说法正确;D、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等,难度不大.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BaCl2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SO42﹣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考点】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分解反应来分析解答.B、根据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进行解答.D、根据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解答.【解答】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氯化钡能够和硫酸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但也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因此不能确定该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错误;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断与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B 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将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CuSO4粉末C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观察灰烬D 干燥O2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羊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解答】解:A、高温煅烧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该选项方法正确;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先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再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即使反应没有生成水,气体从澄清石灰水中通过时也会带出水蒸气,因此无法判断是否生成水蒸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C、点燃两种物质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合成纤维,该选项方法正确;D、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可以干燥氧气,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可以将产物依次通过无水CuSO4粉末和澄清石灰水,要注意理解.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O2C.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某温度时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对于氢氧化钙是饱和溶液,但可以溶解氧化钙.B.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来分析;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D.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解:A.对于氢氧化钙是饱和溶液,但可以溶解氧化钙,由于消耗了水,所以导致氢氧化钙要析出,从而导致溶质减少.故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再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当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C.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Mg+2HCl═MgCl2+H2↑24 2Zn+2HCl═ZnCl2+H2↑65 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且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故正确;D.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是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为零,故错误.故选BC.【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4分)9.从H、O、S、Fe、K、M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 Fe3+ ;(2)导致酸雨的气体 SO2 ;(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K2O4 ;(4)构成水的微粒 H2O ;(5)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6KOH+Fe2(SO4)3=3K2SO4+2Fe(OH)3↓ ;(6)写一个中和反应 2KOH+H2SO4=K2SO4+2H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是铁离子,其符号为:Fe3+;(2)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SO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K2O4;(4)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5)氢氧化钾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KOH+Fe2(SO4)3=3K2SO4+2Fe(OH)3↓;(6)硫酸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故答案为:(1)Fe3+;(2)SO2;(3)K2O4;(4)H2O;(5)6KOH+Fe2(SO4)3=3K2SO4+2Fe (OH)3↓;(6)2KOH+H2SO4=K2SO4+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 ④③⑤① ⑥(填序号)(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 = 乙.(填“>”、“<”或“=”)(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 用作反应物 (答一种即可)【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能够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能和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4)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解:(1)自然界的水因为溶解了一些杂质,一般都不是纯净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故填:纯净物;加热煮沸.(2)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为: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除去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和碳酸钡,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④③⑤①.(3)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由于都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都不变,因此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故填:=.(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还可以用作反应物.故填:用作反应物.【点评】(2)中,②④的顺序可以颠倒,而④③的顺序不能颠倒,这是因为如果④③顺序颠倒,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要注意理解.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C (填序号).(2)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NO3)3 (填化学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B、铜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C、铝蒸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D、不锈钢水瓢利用金属的延展性;(2)根据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分析;(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按出来其盐溶液中置换的知识回答即可.【解答】解:(1)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B、铜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C、铝蒸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D、不锈钢水瓢利用金属的延展性.故选C;。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共10题;共21分)1. (2分)下列哪一变化与其他变化本质不同的是()A . 分离液态空气B . 电灯发光放热C . 食物腐烂D .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2. (2分) (2017九上·兴化月考) 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 . 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C . 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D . 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3. (2分) (2015八上·朝阳期末) 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 . FeB . CC . 3HD . O4. (2分)下列仪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 .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B . 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并用作反应容器和能被加热C . 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D . 漏斗: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5. (2分)(2019·西安模拟)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以下物质:①塑料袋;②纯碱;③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⑦PET制的矿泉水瓶;⑧尿素;⑨烧碱.⑩玻璃钢对上述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 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B .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C . 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⑩D . 属于碱的有②⑨6. (2分)(2019·沙湾模拟)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电解水一段时间B . 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C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pH=3的稀盐酸D . 足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反应7. (2分)(2017·青羊模拟) 某同学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利用如图装置做了“空瓶生烟”的化学小魔术.操作步骤如下:Ⅰ、将软塑料瓶中充满氨气,用胶塞塞紧.Ⅱ、用注射器取一定量的浓盐酸.Ⅲ、把注射器针头穿过胶塞,缓缓向瓶中注入浓盐酸,观察到空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NH4Cl为白色固体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①②③8. (2分) (2015九上·邵阳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 铁丝插入盐酸中,无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9. (2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 B C 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A . AB . BC . CD . D10. (3分)(2017·青岛)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 .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 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4:5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1分) (共4题;共20分)11. (5分)(2017·铁西模拟) 结合如图回答问题.(1)图①中把红热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为了使木炭与瓶内的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坩埚钳夹持着红热的木炭插入集气瓶内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2)图②中检验某气体是氢气,应继续补做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图③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中所用蒸馏水要预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图③所示四个实验中有必要的是________.12. (5分)(2012·百色) 根据要求填空:(1)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稀释成300克15%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仪器需要用烧杯、细口瓶、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__;②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__、溶解、装瓶并贴标签.(2)在C+2CuO 2Cu+CO2↑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3)化学中处处蕴含化学知识.金属铜常用做导线,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________.13. (4分) (2015九上·株洲月考) 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1)青蒿素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________个原子.(3)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4)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14. (6分)(2017·宁德模拟)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Ⅰ.金属锂在新能源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1)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i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2) LiOH和NaOH都属于碱,它们的水溶液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_(填“H+”或“OH﹣”).(3)Ⅱ.废旧锂电池主要回收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铝箔等,回收工艺流程如图2:从流程图可得:回收的产物除了有Li2CO3 ,还有________(写一种).(4)步骤③中,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5)写出步骤①中稀硫酸溶解铝箔(A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共2题;共11分)15. (4分) (2017九下·扶沟期中)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的解决实际问题.(1)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功能.(2)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用微观观点解释原因是________.(3)防止厨房菜刀生锈,可采用的防锈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4)氨气常用作制冷剂及化肥,同时它还可以作清洁能源.一定条件下,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6. (7分)(2017·大石桥模拟) 请根据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4)若用图2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 ,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填“a”或“b”).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共1题;共6分)17. (6分)(2016·太原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2)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4)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5)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 .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 .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共10题;共21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1分) (共4题;共20分)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考点:解析: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考点:解析: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答案:13-4、考点:解析: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答案:14-5、考点:解析: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共2题;共11分)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答案:15-4、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解析: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共1题;共6分)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答案:17-5、考点: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6九上·新野期末) 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B . 稀有气体用于填充霓虹灯C . 液氮用作制冷剂D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2. (2分)(2020·南充模拟) 下列对九年级常见化学演示实验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并逐渐溶解C . 高温加热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 .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上慢慢附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3. (2分)(2019·新华模拟)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 . 制作赛艇船体的玻璃钢是铁合金C .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D .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4. (2分)(2020·德州模拟)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氢氧化钠B . 浓硫酸C . 浓盐酸D . 生石灰5. (2分)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合理的是()A .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 . 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做导线C . 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D . 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二、填空题 (共4题;共28分)7. (8分) (2016八下·莱芜期末)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变化和特征.(1)定性方面:下面是某同学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关系的理解.请帮助完善:(2)定量方面:铝在常温下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保护铝不被腐蚀,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中铝、氧气与氧化铝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若生成10.2g氧化铝,则被氧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____ g.8. (9分) (2017九上·深圳月考)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9. (4分) (2019九上·海伦月考)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种现象叫潮解.在空气中久置一段时间,能生成白色粉末物质,此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________.若向白色粉末物质中滴加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10. (7分)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 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资料】Ⅰ.煅烧炉中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Ⅱ.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淀池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若生成NaHCO3中钠元素质量为46g,则反应的NaCl中钠元素质量为________,并从微观上解释________;(3)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4)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三、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1. (2分)(2019·彝良模拟) 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20℃)溶质的质量分数/%412162428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氨水的密度/g/mL0.980.950.940.910.90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将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100mL水混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8%(填“>”、“<”、“=”或“无法判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4题;共28分)答案:7-1、答案:7-2、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答案:8-3、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答案:10-4、考点:解析:三、计算题 (共1题;共2分)答案:11-1、答案:11-2、考点: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干冰 D.加碘食盐3.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④P2O5⑤KC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①④⑤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未测值为2B.丙可能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7.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是()A.Ag、FeSO4、CuSO4B.Fe、Cu、H2SO4C.Fe、Cu、ZnSO4D.Fe、Cu、KOH8.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9.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2)碳酸根离子(3)+2价的钙元素(4)过氧化氢(5)氯化钠(6)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以赤铁矿为例):(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10.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11.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2)A、B、C、D中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序号).(3)D中x=.(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12.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液体可能是.(2)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无气体产生,所得液体温度降低.则固体可能是,液体可能是.(3)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则黑色粉末可能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13.下列两组装置图都与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有关.(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2)根据图(A~E)所给的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是(填字母).(3)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装置.四、计算题:6分(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S:32、H:1、Cu:63.5、O:16)14.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克.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②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③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干冰 D.加碘食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在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A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错误;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用余烬的火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答】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描述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正确;C、分子和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D、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质子、中子)构成,原子的定义,及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才能正确解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④P2O5⑤KC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①④⑤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⑤KClO3是氯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⑤,①H不能表示氢气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②Fe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A.未测值为2B.丙可能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计算出反应后未测的乙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对反应中各物质参与反应情况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5+15+1+5)g﹣(11+1+22)g=12g,故A错误;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特点,可推测该物质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C、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为12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可得知反应中只有15g﹣12g=3g 乙物质发生了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25g﹣11g):(15g﹣12g)=14:3,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表中未测物质的质量,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量.7.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是()A.Ag、FeSO4、CuSO4B.Fe、Cu、H2SO4C.Fe、Cu、ZnSO4D.Fe、Cu、KOH【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据此解答.【解答】解:A、将银加入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中,均没有现象,说明银位于铁和铜的后面,但是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能达到目的;B、将铁、铜加入硫酸溶液中,铁反应有气泡冒出,铜不反应,无现象,说明铜位于氢的后面,铁位于氢的前面,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B能达到目的;C、将铁和铜加入硫酸锌溶液中,均没有现象,说明铜、铁位于锌的后面,但是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C不能达到目的;D、将铁和铜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均没有现象,也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8.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解答】解: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选项正确;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故选项错误;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结晶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9.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2N(2)碳酸根离子C(3)+2价的钙元素(4)过氧化氢H2O2(5)氯化钠NaCl(6)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以赤铁矿为例):3CO+Fe2O32Fe+3CO2(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2KMnO4K2MnO4+MnO2+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分析;(3)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5)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6)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7)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钙元素表示为:;(4)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5)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学式为:NaCl;(6)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7)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2N;(2)C;(3);(4)H2O2;(5)NaCl;(6)3CO+Fe2O32Fe+3CO2;(7)2KMnO4K2MnO4+MnO2+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10.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D(填序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一定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故填:D.【点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1.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2)A、B、C、D中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A(填序号).(3)D中x=8.(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分析解答;(2)依据阳离子是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而阴离子是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的特点分析解答;(3)依据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解答;(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分析解答;【解答】解:(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中共有质子数是13、17和18的三种元素;(2)阳离子是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是带有三个正电荷的铝离子;(3)由于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观察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8,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氩原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也应为18,所以X为8;(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是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108÷12=9;一个银元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答案:(1)3;(2)A;(3)8;(4)47;9.【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碳酸钙,液体可能是盐酸.(2)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无气体产生,所得液体温度降低.则固体可能是硝酸铵,液体可能是水.(3)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则黑色粉末可能是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证明碳酸盐;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碳酸钙是白色粉末,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铵是白色固体,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够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解答】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碳酸钙;盐酸.(2)硝酸铵是白色固体,溶于水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使所得溶液的温度降低.故填:硝酸铵;水.(3)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二氧化锰;2H2O22H2O+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三、实验题13.下列两组装置图都与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有关.(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2)根据图(A~E)所给的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收集装置是C或E(填字母).(3)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K装置.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H 装置.【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的反应,所以选用A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与其密度和水溶性有关;(3)①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氧气从b口进入,有利于排净瓶内原有空气;②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量筒,且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起隔离作用;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得到纯净的气体.【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长颈漏斗;(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的反应,所以选用A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2)①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氧气从b口进入;②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量筒,且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起隔离作用;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故答案为:(1)试管;长颈漏斗;(2)A;C或E;(3)①b;②K;③H.【点评】此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装置选取及对仪器的认识和应用,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思路,学会选择仪器和设计实验是解答此题的基础和关键.四、计算题:6分(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S:32、H:1、Cu:63.5、O:16)14.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克.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②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35%,③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016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液化B.动植物呼吸C.蒸馏净水D.石蜡熔化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稀释浓硫酸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品红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4.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当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可以直接排放D.适度食用瘦肉、鱼类预防贫血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物质的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6.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7.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可能含有氢元素C.X只含碳元素D.X是纯净物8.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C.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二、非选择题共36分)9.从氢、碳、氮、氧、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2)非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4)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5)有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6)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10.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们都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4)前面(2)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确的逃生方法是.(写一条即可)11.一天,小明的爸爸正在清理祖传宝物时发现: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圆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而铁弓则锈迹斑斑.请你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问.(1)同是金属物件,受损程度不同,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有关.(3)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你的建议是.(写一条即可)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E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为.(2)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F物质的一种用途:.13.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装置中a旋钮的作用是.14.实验中学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颖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哪些?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提出猜想]一、小洁认为溶质只有CaCl2;二、小冰认为溶质有CaCl2和Ca(OH)2;三、小进认为溶质有CaCl2、HCl和Ca(OH)2;四、你认为溶质还可能有.[讨论交流]小冰认为小进的猜想不合理,你认为她的理由是.[实验探究](1)取烧杯中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则的猜想不成立.(2)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所用仪器、试剂自选)[反思评价]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拓展应用]事实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为了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应该向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充分反应后再过滤.15.将质量为22.3g的氯化钠和纯碱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31.4g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2)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溶液中无晶体析出)2015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2016随州)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液化B.动植物呼吸C.蒸馏净水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蒸馏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016随州)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推动活塞时,气体压强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中操作正确;C、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称取氢氧化钠时一定要放在玻璃容器内称取,图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以防液体溅出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2016随州)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品红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B、常见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C、根据指示剂的使用分析;D、根据复合肥的概念以及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来分析..【解答】解:A、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均为有机物,故正确;B、常见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C、品红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并不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化学中的品红经常出现在鉴定氧化性气体的实验里,主要是二氧化硫,品红的化学结构不稳定,可以被这些氧化性气体氧化掉而褪色.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品红可以当酸碱指示剂,故错误;D、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而尿素中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4.(2016随州)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当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可以直接排放D.适度食用瘦肉、鱼类预防贫血【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解答;B、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C、根据水体的污染分析;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检验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说法正确;C、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因此禁止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的排放不会引起水域污染,说法错误;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瘦肉、鱼类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难度不大,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5.(2016随州)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物质的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说法错误;D、有些盐的水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6.(2016随州)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故正确;B.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正确;C.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D.126.9是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约为:126.9﹣53≈74,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2016随州)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可能含有氢元素C.X只含碳元素D.X是纯净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丙烷的质量减少了4.4g,故丙烷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烷的质量为4.4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X的质量为4.4g+12.8g﹣7.2g﹣4.4g=5.6g,故表中a的值为0g+5.6g=5.6g;故X应是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丙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4g××100%=0.8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克,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而4.4克丙烷(C3H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4.4g××100%=3.6g,4.4g﹣3.6g=0.8g,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相等,则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X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2g=2.4g<5.6克,故X还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上述分析,X是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结合含碳元素的物质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则X 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8.(2016随州)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C.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图1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在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从图3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故B正确;C、图1中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依据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二、非选择题共36分)9.(2016随州)从氢、碳、氮、氧、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Ca;(2)非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2;(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OH﹣;(4)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NH3•H2O;(5)有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2H2+O22H2O;(6)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H2CO3H2O+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汉字的偏旁可知,钙属于金属元素,其符号为:Ca;(2)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可表示为:H22;(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是氢氧根,符号为OH﹣;(4)氨水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其化学式为:NH3•H2O;(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6)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的反应,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满足题中的要求,故答案为:H2CO3H2O+CO2↑故答案为:(1)Ca;(2)H22;(3)OH﹣;(4)NH3•H2O;(5)2H2+O22H2O;(6)H2CO3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2016随州)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节约用纸.(4)前面(2)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确的逃生方法是迎着风弯腰跑.(写一条即可)【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等进行解答;(4)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等;(4)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因为氨气是气体,逃生时应该迎着风跑;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逃生时应该弯腰跑.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CO2+2NH3CO(NH2)2+H2O;(3)节约用纸;(4)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迎着风弯腰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的问题.环境问题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门考点,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2016随州)一天,小明的爸爸正在清理祖传宝物时发现: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圆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而铁弓则锈迹斑斑.请你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问.(1)同是金属物件,受损程度不同,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u (或铁、铜、金).(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CO2有关.(3)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你的建议是涂油.(写一条即可)【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金属与氧反应的难易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根据金属锈蚀程度判断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3)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解答】解:(1)由题中信息: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说明三种金属在相同环境中铁更容易发生反应,铜次之,金则不发生反应,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金;故答案为:Fe、Cu、Au(或铁、铜、金);(2)根据铜锈中的元素组成,可以知道铜生锈还与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关,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CO2;(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故填:涂油(答案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金属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2016随州).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E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写出F物质的一种用途:作化工原料.【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随州市随县中考化学试卷
随州市随县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九上·北部湾月考)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 二氧化碳B . 一氧化碳C . 氮气D . 稀有气体2. (2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人类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各样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湖水B . 海水C . 天然淡水D . 蒸馏水3. (2分) (2019九上·达川期末) 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爆炸B . 工业制氧C . 木材燃烧D . 汽油挥发4. (2分)(2017·宜宾模拟)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A .B .C .D .5. (2分)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pHA . 一定增大B . 一定减小C . 一定不变D . 一定在a~7之间6. (2分)(2016·新疆)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洗涤剂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H+和OH﹣能结合生成H2OC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汞原子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图书馆灭火降低图书档案的着火点A . AB . BC . CD . D7. (2分)我国古代哲学认为物质是“阴阳”组成的对立统一体,阴阳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下列的化学知识点最能体现“阴阳”对立统一体的是()A . 质量守恒定律B .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 .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原子种类、个数不变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8. (2分)(2017·南岗模拟) 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 .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C .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D . 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一系列产品9. (2分)长期施用 (NH4)2SO4化肥的土壤容易酸化。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化学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爆炸B 变色C 燃烧D 乳化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气体的验满 B测定溶液的pH C熄灭酒精灯 D加热胆矾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 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 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虽然含有黄曲霉素,但蒸煮后可以用来喂猪 D 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4. 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离子的是①②B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C ③④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 D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量比为3:5 D 丙可能是单质6.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 BaCl2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SO42− C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 D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7.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O2 C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向某温度时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4分)9. 从H、O、S、Fe、K、M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2)导致酸雨的气体________;(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4)构成水的微粒________;(5)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6)写一个中和反应________.1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________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________⑥(填序号)(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②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________乙.(填“>”、“<”或“=”)(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________(答一种即可)11.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2)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12. 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D均为单质,B和C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2)B与C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绿色植物实现C→D的转化________.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请分析并填空:(1)小明同学选用A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某常见气体,请帮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小明同学选用AF装置的组合制取该气体,则a应与________连接(填“b”或“c”)(2)装置B与A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3)小丽利用AD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并将CO2通入某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答一条即可)14.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________不成立.(2)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________.A.CuCl2溶液B.KNO3溶液C.CaCl2溶液D.NH4Cl溶液【实验反思】实验室里,NaOH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15. 将25.6g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求:(1)如表中m的值为__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1. C2. A3. D4. C5. C6. A7. B8. B,C9. (1)Fe3+;(2)SO2;(3)K2+6MnO4;(4)H2O;(5)6KOH+Fe2(SO4)3=3K2SO4+2Fe(OH)3↓;(6)2KOH+H2SO4=K2SO4+2H2O;10. 纯净物,加热煮沸④③⑤①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用作反应物11. 3CO+Fe2O3======高温2Fe+3CO2.(3)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说明Fe已开始反应,Al已经反应完,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故答案为:Fe(NO3)212. 解:(1)A和D均为单质,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氧化物,可推断A为碳,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也就是光合作用,6CO2+6H2O======光照C6H12O6+6O2.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气,C→B反应的方程式:CO2+C ======高温2CO,B与C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答案:(1)C;(2)分子构成不同;(3)6CO2+6H2O======光照C6H12O6+6O2.13. 2H2O2======MnO22H2O+O2↑,b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盐酸浓度大14. 1为了碳酸钠充分反应掉,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密封保存15. 8.7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变色 C.燃烧 D.乳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气体的验满2B.测定溶液的pHC.熄灭酒精灯D.加热胆矾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虽然含有黄曲霉素,但蒸煮后可以用来喂猪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4.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离子的是①②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C.③④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D.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BaCl2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SO42﹣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7.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O2C.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某温度时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4分)9.从H、O、S、Fe、K、M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2)导致酸雨的气体;(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4)构成水的微粒;(5)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 (6)写一个中和反应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 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加入过量NaOH 溶液 ③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 ④加入过量BaCl 2溶液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 ⑥(填序号)(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a 点表示的意义是 .②将t 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或“=”)(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 (答一种即可)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2)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CO 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 和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12.A 、B 、C 、D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 和D 均为单质,B 和C 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 、C 、D 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 的转化,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B与C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绿色植物实现C→D的转化.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请分析并填空:(1)小明同学选用A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某常见气体,请帮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明同学选用AF装置的组合制取该气体,则a应与连接(填“b”或“c”)(2)装置B与A相比,其优点是.(3)小丽利用AD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并将CO2通入某撑起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答一条即可)14.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不成立.(2)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A.CuCl2溶液 B.KNO3溶液 C.CaCl2溶液 D.NH4Cl溶液【实验反思】实验室里,NaOH固体的保存方法是.15.将25.6g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求:(1)如表中m的值为(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变色 C.燃烧 D.乳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故A错;B、变色时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把活性炭放入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时,瓶中颜色褪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燃烧一般说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乳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气体的验满2B.测定溶液的pHC.熄灭酒精灯D.加热胆矾【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加热胆矾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虽然含有黄曲霉素,但蒸煮后可以用来喂猪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解答;B、根据泡沫对档案资料造成污染判断;C、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D、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故不正确;B、图书馆内的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不正确;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能够危害人体健康,故不正确;D、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复合材料,故正确.答案:D【点评】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要熟记常见的有毒物质,如亚硝酸钠、黄曲霉素、甲醛等.4.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离子的是①②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C.③④能化合形成xy型化合物2D.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B、根据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解答.C、根据微粒的结构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形式;D、根据微粒的结构判断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①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稳定结构;③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为不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型化合物,C、③属于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④属于氯元素,化合价可以显﹣1价,能化合形成xy2故选项说法正确.D、④表示的元素是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解答】解: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2g+30g+20g+10g=62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m+39+5+16=62,则m=2,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丁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A、由以上分析,丙生成乙和丁,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C、乙增加了39g﹣30g=9g,丙减少了20g﹣5g=15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g:15g=3:5,故C 说法正确;D、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等,难度不大.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BaCl2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SO42﹣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考点】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分解反应来分析解答.B、根据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进行解答.D、根据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解答.【解答】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氯化钡能够和硫酸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但也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因此不能确定该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错误;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断与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羊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解答】解:A、高温煅烧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该选项方法正确;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先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再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即使反应没有生成水,气体从澄清石灰水中通过时也会带出水蒸气,因此无法判断是否生成水蒸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C、点燃两种物质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合成纤维,该选项方法正确;D、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可以干燥氧气,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可以将产物依次通过无水CuSO4粉末和澄清石灰水,要注意理解.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O2C.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某温度时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对于氢氧化钙是饱和溶液,但可以溶解氧化钙.B.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来分析;C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D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解:A .对于氢氧化钙是饱和溶液,但可以溶解氧化钙,由于消耗了水,所以导致氢氧化钙要析出,从而导致溶质减少.故错误;B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再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当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C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 Mg+2HCl ═MgCl 2+H 2↑24 2Zn+2HCl ═ZnCl 2+H 2↑65 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且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故正确;D .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是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为零,故错误.故选BC .【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4分)9.从H 、O 、S 、Fe 、K 、Mn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 Fe 3+ ;(2)导致酸雨的气体 SO 2 ;(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K 2O 4 ;(4)构成水的微粒 H 2O ;(5)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6KOH+Fe 2(SO 4)3=3K 2SO 4+2Fe (OH )3↓ ;(6)写一个中和反应 2KOH+H 2SO 4=K 2SO 4+2H 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是铁离子,其符号为:Fe 3+;(2)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SO 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K 2O 4;(4)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 2O ;(5)氢氧化钾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KOH+Fe 2(SO 4)3=3K 2SO 4+2Fe (OH )3↓;(6)硫酸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 2SO 4=K 2SO 4+2H 2O ;故答案为:(1)Fe 3+;(2)SO 2;(3)K 2O 4;(4)H 2O ;(5)6KOH+Fe 2(SO 4)3=3K 2SO 4+2Fe (OH )3↓;(6)2KOH+H 2SO 4=K 2SO 4+2H 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加入过量NaOH 溶液 ③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 ④加入过量BaCl 2溶液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 ④③⑤① ⑥(填序号)(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①a 点表示的意义是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 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 = 乙.(填“>”、“<”或“=”)(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 用作反应物 (答一种即可)【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能够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能和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4)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解:(1)自然界的水因为溶解了一些杂质,一般都不是纯净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故填:纯净物;加热煮沸.(2)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为: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除去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和碳酸钡,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④③⑤①.(3)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由于都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都不变,因此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故填:=.(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还可以用作反应物.故填:用作反应物.【点评】(2)中,②④的顺序可以颠倒,而④③的顺序不能颠倒,这是因为如果④③顺序颠倒,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要注意理解.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C (填序号).(2)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CO 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 2O 32Fe+3CO 2 .(3)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 和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 (NO 3)3 (填化学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A 、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B 、铜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C 、铝蒸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D 、不锈钢水瓢利用金属的延展性;(2)根据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分析;(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按出来其盐溶液中置换的知识回答即可.【解答】解:(1)A 、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B 、铜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C 、铝蒸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D 、不锈钢水瓢利用金属的延展性.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