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校理工类团员相关调研数据分析
学校团员调研报告
学校团员调研报告学校团员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学校对于团员的培养和管理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我们发现团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了解学校团员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全校范围的团员调研。
本报告旨在汇总调研结果,为学校团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了300份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团员参与情况的调查,二是对学校组织和管理团员的建议和期望。
问卷调查时间为两周,调查结果将通过统计和分析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总结。
三、调研结果1. 团员参与情况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有60%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的团体活动,其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程度为一两次活动。
占比最高的参与原因是拓宽人际交往圈(35%),其次是提升个人能力(25%),再次是进一步了解学校(20%)。
然而,也有20%的学生表示不参与团体活动的原因是活动安排与自己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冲突。
2. 学校组织和管理团员的情况调研显示,近30%的调查对象不清楚学校团员组织的具体安排和培养方案。
此外,有40%的团员对团队的管理方式表示不满意,认为缺乏团队活动的创新性和有趣性。
同时,也有40%的团员认为团队管理上应更注重个人需求和差异性。
4. 团员期望针对学校组织和管理团员的问题,团员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期望:- 学校应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团队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 学校应更加重视团队培训,提供更多专业的团队发展指导和技能培养。
- 学校应提供清晰明确的团队管理制度,让团员们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权益和义务。
- 学校应鼓励团队活动与课程相结合,避免活动与学业发生冲突。
- 学校应充分发挥团员的主导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团队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团员的现状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团员们认为学校在团队活动的多样性和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差异性。
2023年团员思想调查总结
2023年团员思想调查总结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团员队伍中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与个性追求。
为了了解团员队伍中的思想动向和发展趋势,于2023年对全国各地团员开展了一次思想调查。
调查对象为18-30岁的团员,总共收到有效问卷1200份。
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1. 对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对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问题上,有77%的团员表示非常重视,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来实现个人价值。
2.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在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问题上,有62%的团员表示对社会责任有较高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3. 对团组织的满意程度在对团组织的满意程度问题上,有54%的团员表示对团组织的工作比较满意,认为团组织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4. 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在对未来发展的期望问题上,有46%的团员表示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提升,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
5.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上,有68%的团员表示对传统文化持有积极的认同态度,希望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调查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团员队伍中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实现,通过学习和提升来实现个人价值成为追求。
2. 团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有所提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3. 团组织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部分团员对团组织的工作比较满意。
4. 团员对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提升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
5. 团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希望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思想调查可以看出,2023年的团员队伍中,年轻人注重自我实现与个性追求,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团组织在团员的发展和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满足团员的需求,并且加强与年轻人的沟通与交流。
普通高校理工类二级院系构建共青团工作模式探究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8)10—0023—02
一 、 共青 团工作要求与普通高校工作现状 2015年 7月9日,中 国政府 网公 布《中共 中央关 于 加强 和改进 党的群 团工作 的意见 》,《意见》指 出 ,“群 团事业是 党的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群 团工 作是 党治 国理政 的一项经 常性 、基础 性工作 ,是 党组 织动 员广 大人 民群众 为完成 党 的中心任务 而奋 斗 的重要 法宝 ”_1_。共青 团十七届五 中全会指 出 ,共青 团要 着力 强化青 少年政治引领 ,着力激励青 少年创新创业 ,着 力 服 务青 少年 成 长成 才 ,直 面 问题 ,锐意 进取 ,构建 “凝 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 桥梁 、从严治 团”四维工作 格局田。现 阶段 ,普通高校共青 团工作基础普遍较为薄 弱 ,多数 二级 院系常 以学 校 团委考核 为导 向 ,围绕细 则 开展工 作 ,设 计活 动不能结 合学 院特 点及学 生需 求 ,特色发挥得不 够充分 。在此状况下活动形式单一 , 吸引力不足且资源浪费 明显。以雷锋月为例 ,一个月 时间里学生均须参 与互 动 ,因此不利于形式 的创新与 服务效果的显现 ,思想引领更是流于形 式。长此 以往 , 共青 团对青年学生 的吸引力下降 ,以活动凝 聚人 、当 好桥梁 、服务大局 的作用不 明显 。实如 《意见》中指 出 的 :“群 团组织 基层基 础薄弱 、有效 覆盖 面不足 、吸 引 力凝 聚力不 够 问题 突 出……有 的群 团组 织工作 和 活 动方式单一 ,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 ,存 在机关化 、 脱离群众 现象 。”哄 青 团是党 的助手 和后 备军 ,肩 负 着践 行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弘扬 核心价 值观 ,促 进青 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的重要责任 。在普通高校中如何 科学 构建格局 ,充分 发挥二 级学 院 的主动性 ,构建 各 具特色 的共青 团工作模式至关重要 。 二 、普通高校理工类二级院 系共青团存在的 问题 1.过分倚重 考核细则 ,忽视学 院特色 ,基层基础 工
共青团工作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共青团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共青团工作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共青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
共青团的工作对于培养和发展青年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共青团工作的情况,分析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促进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发展。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为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查范围主要包括大学校园内的学生、青年市民和工作人员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共青团组织建设方面:(1)组织建设较为完善,基层团支部设立比较齐全,但有些地方团支部存在虚名化现象,缺乏实际作为。
(2)青年志愿者队伍庞大,但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存在一定问题,对志愿者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2. 青年调查及需求分析:(1)关于职业发展方面,受访者普遍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指导和帮助,希望学校和共青团组织提供更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资源。
(2)在文化娱乐方面,受访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交交流机会。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社会服务方面,受访者希望共青团能更多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
3. 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1)一些共青团团支部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升学、就业等问题上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2)共青团工作人员普遍年轻,经验不足,对于团员的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3)一些社区共青团工作组织不紧密,缺乏与社区居民的有效联系和交流。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1. 组织建设方面:(1)加强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和实质性工作,避免虚名化现象。
(2)加强对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
2. 青年服务方面:(1)共青团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实用资源和帮助。
(2)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举办更多多样化的文化娱乐和社交交流活动,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
团学调研分析报告
团学调研分析报告团学调研分析报告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大学生团学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团学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一项团学调研,结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团学活动中普遍感到兴趣与满意。
在参与团学活动的学生中,超过80%的学生表示对活动非常感兴趣或兴趣很大,并且对活动的满意度也较高。
这表明团学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价值,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调研结果还显示,学生在团学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收益。
学生在团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另外,学生在团学活动中还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并且能够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这些收益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团学活动,为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然而,调研结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团学活动的宣传和信息获取渠道存在一定的不了解。
这导致他们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有关活动的信息和通知,错过了一些机会。
其次,一些学生认为团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不太相关,缺乏吸引力。
此外,一些学生还指出,团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团学活动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其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推出更加多样化和有吸引力的团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加强对团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团学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团学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与满意度,能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改进。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团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团员思想调查总结
团员思想调查总结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团员队伍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团员们的思想状况,开展思想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团员的思想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以推动团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对象为团员,共有1000人参与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团员的思想状况、对团组织的评价与期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等方面。
问卷设计采用了多项选择题与开放式问题,以充分了解团员的思想状况与意见。
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样本的选择进行了随机抽样,并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团员的思想状况根据对团员的思想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团员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89%的团员表示自己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
他们对于团组织的认同度也较高,81%的团员对团组织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同时,团员们也认可团组织对于培养青年的重要作用,将继续为团组织做出贡献。
2.存在的问题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团员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团员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社会责任感,39%的团员表示自己在公益事业中的投入不够。
其次,对于团组织的参与度较低,49%的团员表示自己对团组织的活动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另外,团员们对于团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也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需要进一步创新与改革。
四、建议与措施1. 提升团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提升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等方式来培养团员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团员的引导与培养,在团员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团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为了加强团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可以进一步优化团组织的活动形式与内容。
团组织应该更加贴近团员的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活动,增加团员的参与度。
同时,也可以加大对团员的培养力度,在团员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在逐渐改变。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大学生的团员意识也在不断得到强化和加强。
然而,面对着日益繁忙的学业和工作压力,大学生团员意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调查和思考,来探讨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情况为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笔者对多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如下:1、对“增强团体荣誉感”的认同度结果显示,仅26.78%的被调查者对于“增强团体荣誉感”这一问题表示认同,证明了现在大学生对于抱团固体的态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对“为他人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在对于“为他人服务、为社会作贡献”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大约有40.5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3、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在对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方面,62.3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但仅有36.75%的学生做到了行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支持,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
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于团员意识的认识和行动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尽快实现团结、服务和贡献的理念。
二、团员意识的现状1、缺乏参与意识现在的大学生过于关注自我价值的提高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对于团体活动容易产生反感。
此外,大学生的个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可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无法可收拾。
2、缺乏服务意识在现有的生活状态下,学习、考试、就业、出路等问题成为了每个大学生最大的忧虑,很多人没有考虑过如何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既然选择了加入团队,就需要有一份负责和奉献的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3、缺乏责任意识很多学生对于团队的活动视同娱乐,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扩展效果看得到,但常常忘记了自己身上隐藏的使命、职责和责任。
因此,在团队活动中需要对每一个人的付出进行理性评估。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建设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建设浅析作者:徐瑶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期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建设浅析徐瑶湖北科技学院摘要:在全国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理念、要求和模式等的多重挑战,团组织要想高效提升自己的工作成效,就必须改革。
改革要具备改革的思维和勇气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展示共青团工作的作用和魅力。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共青团建设;挑战中图分类号:D29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1-0-0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
各所高校面临着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共青团组织要深刻认清改革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改革新要求,努力探索共青团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机制。
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用。
一、全面深化改革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挑战团的十七大对共青团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诠释和阐述,高校共青团必须充分认清深化改革时期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中寻求发展,在挑战中寻求提升。
(一)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理念的挑战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从局部观念转变为整体观念,从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
放开视角从全局把握,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有了事再去解决事,有了问题再去服务去解决,要在事情发生前就规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中规划自己的蓝图,主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求的挑战目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高校共青团,要把服务育人贯穿到工作始终。
要积极投入到基层中去,切实了解青年需要,积极主动学习,依靠共青团组织优势,积极拓展资源,创新机制,扩大组织覆盖面。
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扩大青年政治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不断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9 ̄05 ̄13[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 与专业融合的知识型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sdut2016xsgz09)ꎮ[作者简介]张健ꎬ女ꎬ山东德州人ꎬ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㊁创业研究中心讲师ꎬ管理学硕士ꎮ①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ꎮ讲话原文参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501/c1024-31060790.htmlꎮ第35卷第6期2019年11月(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Vol 35ꎬNo 6Nov.2019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研究综述张㊀健1ꎬ魏法汇2ꎬ田腾腾1(1.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ꎬ山东淄博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共青团山东理工大学委员会ꎬ山东淄博255000)[摘㊀要]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挥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的重要性㊁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举措等方面ꎮ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共青团组织及相关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等方面ꎮ目前关于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献较少ꎬ构建有强针对性㊁可操作性和高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ꎬ提出有效对策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全方位积极发挥先进性ꎬ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ꎮ[关键词]㊀新时代ꎻ共青团员ꎻ先进性ꎻ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64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 ̄0040(2019)06 ̄0055 ̄05一、引言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寄予高度评价和深切厚望: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㊁现在还是未来ꎬ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我国步入新时代ꎬ正处于实现 两个百年 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ꎬ时代迫切需要青年团员这支生力军和突击队ꎬ为伟大目标的实现注入澎湃动力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㊁热爱伟大祖国㊁担当时代责任㊁勇于砥砺奋斗㊁练就过硬本领㊁锤炼品德修为①ꎮ而这也为明确共青团员先进性的概念ꎬ界定先进性的标准和体现ꎬ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理论支持ꎮ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本为导向ꎬ构建一套科学合理㊁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ꎬ对高校共青团员的先进性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ꎮ在新时代背景下ꎬ构建有强针对性㊁可操作性和高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ꎬ提出有效对策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在全方位积极发挥先进性ꎬ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ꎮ55本文从共青团员先进性和先进性评价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ꎮ其中共青团员先进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发挥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的重要性㊁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举措等三个研究维度ꎮ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青团组织及相关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等两个研究维度ꎮ二、共青团员先进性相关研究(一)发挥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的重要性现有研究指出发挥共青团员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共青团员战斗力㊁群团沟通㊁党团薪火相传㊁青年学生成长ꎬ是新时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体现ꎮ方业爱(2005)指出加强团的建设是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㊁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ꎬ提高共青团战斗力的必然要求[1]71ꎮ姚丽莎(2017)高度重视高校团干部作用ꎬ她认为大学生团干部作为共青团员的优秀代表ꎬ在沟通群团联系中发挥桥梁作用ꎬ在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把动员广大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㊁奋勇建功新时代作为时代主题[2]261ꎮ张丹(2018)根据全国 两红两优 评选表彰工作要求指出ꎬ高校共青团干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ꎬ服务青年学生成长的骨干力量[3]162-164ꎮ张宜剑(2019)结合团十八大的报告和 全团抓学校 新理念ꎬ提出强国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有理想ꎬ在思想精神上要强ꎬ必须有本领ꎬ在能力素质上要强ꎬ必须有担当ꎬ在干事创业上强[4]143ꎮ上述文献主要是从研究共青团整体作用的宏观角度出发ꎬ部分文献在微观层面偏重于团干部的先进性意义ꎮ但众多文献对于普通团员群体关注较少ꎬ对其先进性意义研究较少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代表青年㊁赢得青年㊁依靠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ꎬ普通团员基数最大ꎬ发挥作用最强ꎬ研究价值明显要高ꎮ(二)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的问题方面ꎮ现有研究认为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团员先进性意识与作风㊁团组织制度建设与管理㊁先进性思想引领方式与方法等方面ꎮ谭建光和袁剑(2014)指出共青团员先进性存在信念缺失㊁示范缺失和奉献缺失等三方面缺失ꎻ在基层团组织建设方面存在对党政的配合力㊁对团员的培养力㊁对青年的吸引力㊁对群众的服务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等五个方面的不足[5]41-45ꎮ蓝晨和石添元(2017)在思想ꎬ组织制度管理ꎬ服务内容和方式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共青团发展的短板[6]388ꎮ许俊伟(2018)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出发ꎬ指出当前存在团员对基层团组织的模糊认知ꎬ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帮扶力度薄弱ꎬ基层团组织影响力削弱和班级团支部对学生未来择业活动关注度低等四个较为严重的问题[7]42-44ꎮ王国栋和胡艳芝(2019)从高校工作实际出发ꎬ提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存在主体话语主导不显著㊁媒介技术运用不深入㊁客体诉求回应不充分等方面的困境[8]67ꎮ现有文献重在研究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和表现ꎮ其中问题成因方面主要归结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大背景ꎬ诸如政治体制改革ꎬ经济发展增速ꎬ文化思潮多元等ꎮ但对于个体㊁家庭㊁学校㊁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成因未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作出合理解释ꎮ仅有少数文献另辟蹊径ꎬ从就业形势和互联网等角度入手分析问题表现的成因所在ꎮ在问题表现方面文献观点呈高度集中态势ꎬ表述大同小异ꎬ总体来看表述过于宽泛ꎬ缺乏安全稳定㊁权益维护㊁学风建设等方面表现的具体细化ꎮ(三)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举措在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举措方面ꎮ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先进性思想引领教育㊁共青团新媒体宣传等方面ꎮ蔡荻(2009)指出高校应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切入点ꎬ积极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实践[9]178-179ꎮ张华(2011)指出ꎬ团员要充分发挥作用ꎬ影响和带动广大普通青年ꎻ团员要引导青年推进党的思想的青年认同ꎬ自觉成为党的事业的追随者ꎻ团员要倾听和反映青年的诉求ꎬ满足青年发展需要ꎬ维护青年合法权益[10]1-2ꎮ郭予填和晓石(2017)指出要以系统思维综合推进先进性作用发挥ꎬ做好理论的顶层设计㊁制度的65立㊁改㊁废 工作㊁考核的严格细化以及团的组织建设㊁团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良性互动㊁有机衔接ꎬ从整体上提升团员先进性建设工作水平[11]57-58ꎮ吴庆(2018)对团干部及团员提出发扬 精气神 的作风特征ꎬ其中 精 指争做精细工作ꎬ精神状态好的学生精英ꎻ 气 指有朝气ꎬ有勇气ꎬ有底气ꎬ有人气ꎻ 神 指奋斗有精神ꎬ工作有神思ꎬ逆境可安神[12]73ꎮ团广东省委(2017)通过以上率下 领 学ꎬ创新方式 促 学ꎬ拓展载体 导 学ꎬ主题征文 考 学等四大措施ꎬ有力推进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13]52-53ꎮ张宜剑(2018)依据 全团抓学校 的理念ꎬ主张通过提升团青认同和社会认可度ꎬ加强 一心双环 ㊁团学组织改革和推进青马培训工程制度等三大措施加强共青团的先进性建设[14]143-145ꎮ王国栋和胡艳芝(2019)认为当前需要从建设专业人才队伍㊁深度交互平台㊁联动管理机制三方面探寻微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有效路径[15]67ꎮ现有举措针对性不强ꎬ可操作性差ꎬ缺乏具体案例对举措做出有效支撑ꎬ仅有部分地区或院校的措施经实践检验证明可行ꎮ此外ꎬ在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方面ꎬ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用以界定先进与否ꎮ上述文献提出的对策ꎬ多数缺乏长效机制用以教育引导团员始终发挥先进性作用ꎮ三、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相关研究(一)共青团组织及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现有研究更多是对共青团组织㊁工作的满意度㊁效果进行评价ꎮ依据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组织青年㊁引导青年㊁服务青年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工作职能设计指标的总体框架ꎮ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理想信念㊁团员意识㊁青年组织㊁青年教育㊁青年发展㊁青年服务㊁形象绩效等七个一级指标ꎮ由此全面㊁系统ꎬ分层次㊁分维度㊁多视角评价共青团组织及相关工作ꎮ鲁勇(1986)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ꎬ提出先进性体现在理想信念㊁成熟三观㊁务实精神㊁奉献意识㊁纪律意识公德意识健康身心大局意识这八项具体指标中ꎬ按照综合评判法评估的类别进行分类ꎬ基于类别赋权重ꎬ最终得到评估终值ꎬ是国内早期尝试对共青团工作评价开展定量研究的学者[16]24ꎮ郑畅和莫丽丽(2004)尝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ꎬ以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为评价对象ꎬ选择以推荐优秀团员发展党员工作等9项内容作为评价指标[17]393ꎮ颜上伟和龚红果(2009)由青年满意度视角入手对共青团组织青年满意度进行定义ꎬ并以此为基础ꎬ从功能和作用㊁指标构建㊁评价方式㊁测评分析㊁改进运用等方面对共青团组织进行评价[18]40-43ꎮ吴庆(2013)以利益凝聚力㊁沟通凝聚力和文化凝聚力三个指标为基础ꎬ建立起基本考评指标体系[19]87ꎮ现有研究主要依据共青团组织青年㊁引导青年㊁服务青年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工作职能构建评价指标的总体框架ꎮ主要使用了综合评判法㊁主成分分析法㊁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估法ꎮ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理想信念㊁团员意识㊁青年组织㊁青年教育㊁青年发展㊁青年服务㊁形象绩效为主的七个一级指标ꎮ指标设置全面系统有层次ꎬ但关注点在其日常行为管理及作用发挥方面ꎬ而对其先进性作用发挥方面的指标涉及较少ꎬ存在设置不明确ꎬ评价不充分的缺陷ꎮ(二)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关于个体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学生党员质量评价㊁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相关能力评价等方面ꎮ学生党员质量评价与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存在共同性ꎬ前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ꎮ郑廷友等(2007)对全国不同高校的一万名学生进行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的调查ꎬ提出构建 发展㊁教育㊁考察㊁评议㊁整改 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及对应的五级互动体系[20]186ꎮ严玲红(2008)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等原则ꎬ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考核评价机制[21]38-39ꎮ周菲(2011)以政治思想㊁政治观念㊁廉洁自律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ꎬ并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ꎬ关键事件法和行为评价法进行高校党员先进性评价[22]41ꎮ周业安(2012)运用特尔斐法构建指标体系㊁评价标准ꎮ指标体系由思想政治㊁学业表现㊁实践创新和行为表现等4个一级指标㊁16个75二级指标构成ꎬ并对其分别进行相应赋值[23]105-111ꎮ徐若仪(2017)基于PTA量表分析工具优化设计三级考评标准及其权重分支[24]10-12ꎮ孙宏岩(2017)通过多维度㊁多评价视角㊁多评价内容构建学生党员评价考核体系[25]77-78ꎮ薛琳㊁姚柳菁和何伟(2017)运用经验性初步筛选和优化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筛选指标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ꎬ并选取一批学生党员作为评价客体ꎬ引入序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估模型[26]24ꎮ陈源波(2018)从公平性㊁全面性㊁实效性㊁可持续性4个方面分析构建原则ꎬ并主张从德㊁智㊁体㊁劳4个维度进行构建评价体系[27]95-96ꎮ权书文和李海霞(2019)依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工作站ꎬ党员发展不同阶段的四类群体为研究对象ꎬ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ꎬ确定了思想政治素质ꎬ党性修养ꎬ学习ꎬ民意支持ꎬ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ꎬ活动竞赛与参与等六项一级指标[28]76-77ꎮ综上所述ꎬ对学生党员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综合评价法ꎬ关键业绩指标法ꎬ层次分析法ꎬ关键事件法ꎬ行为评价法ꎬ固定平均分值法和特尔斐法等方法ꎬ采用PTA量表分析工具或引入序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估模型ꎮ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ꎬ党性修养ꎬ道德品质ꎬ学习能力ꎬ服务意识ꎬ先锋作用ꎬ群众基础ꎬ工作能力ꎬ廉洁自律ꎬ创新实践ꎬ志愿奉献等方面ꎮ但党团员两者间的评价指标共同性有限ꎬ团员先进性评价生硬套用党员标准不甚科学ꎬ难以发挥评价考核作用ꎮ四、研究不足及展望基于文献述评ꎬ当前对共青团员先进性及先进性评价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ꎬ在探讨发挥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的意义方面ꎬ现有成果侧重共青团干部的作用发挥ꎬ对普通团员群体关注较少ꎬ缺乏针对性ꎻ其二ꎬ在发掘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不足的成因方面ꎬ现有成果主要归结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ꎬ而对具体成因缺乏深入研究ꎬ与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ꎻ其三ꎬ在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举措方面ꎬ现有成果多聚焦短期提升ꎬ忽视常态化教育机制建设ꎻ其四ꎬ在构建共青团组织及工作考核评价指标的体系方面ꎬ现有成果关注点在其日常行为管理及作用发挥方面ꎬ而对其先进性作用发挥方面的指标涉及较少ꎬ存在设置不明确ꎬ评价不充分的缺陷ꎻ其五ꎬ在研究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评价方面ꎬ现有成果研究丰富ꎬ但党团员之间的评价指标共同性有所不同ꎬ参考意义有限ꎮ针对上述不足之处ꎬ本文认为应从以下5个方面对共青团员先进性研究加以完善:其一ꎬ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实际ꎬ以普通学生群体中的团员代表为例ꎬ深入发掘共青团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所在ꎻ其二ꎬ基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实际ꎬ从与青年团员相关的权益维护㊁创新创业㊁学风建设等具体方面入手ꎬ细致调研ꎬ摸排成因ꎻ其三ꎬ明确评价标准ꎬ完善考核体系ꎬ聚焦长效机制ꎬ探寻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路径ꎻ其四ꎬ指标设置由日常行为管理转向先进性作用发挥ꎬ从理想信念㊁品德修为㊁责任担当㊁专门知识㊁身心健康㊁创新创造等六个层面入手ꎬ改变原有单一评价指标ꎻ其五ꎬ通过借鉴高校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研究角度㊁指标确定㊁评价方法ꎬ着力构建并完善团员评价指标体系ꎮ同时ꎬ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提出以下展望ꎮ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新时代共青团工作任务要求ꎬ从机遇与挑战㊁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㊁指标体系评价与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ꎬ为共青团先进性的研究拓展新视角ꎮ依据知识图谱法㊁主成分分析法ꎬ从理想信念㊁品德修为㊁责任担当㊁专门知识㊁身心健康㊁创新创造等6个层面构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ꎬ为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新路径ꎮ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确定与等级评价ꎬ整体分析各指标的影响作用ꎬ提出提升共青团员先进性的具有理论依据的对策建议ꎬ为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研究提供了新启示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方业爱.共青团员也应该保持先进性[J].广西电业ꎬ852005ꎬ(9).[2]姚丽莎.浅析大学生团干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现代化ꎬ2017ꎬ(11)ꎮ[3]张丹ꎬ饶先发ꎬ曹希西.高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的特质及培养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ꎬ2018ꎬ(12).[4]张宜剑.基于 全团抓学校 新理念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ꎬ2019ꎬ(1).[5]谭建光ꎬ袁剑.共青团员先进性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ꎬ2014ꎬ(3).[6]蓝晨ꎬ石添元.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群团工作中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7ꎬ(21).[7]许俊伟.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动对青年价值观的培养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ꎬ2018ꎬ28(2).[8]王国栋ꎬ胡艳芝.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研究[J].青年探索ꎬ2019ꎬ(2).[9]蔡荻.高校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09ꎬ30(5).[10]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ꎬ2011ꎮ[11]郭予填ꎬ晓石.以系统思维推进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J].中国共青团ꎬ2017ꎬ(10).[12]吴庆.政治文化建设与从严治团[J].青年学报ꎬ2018ꎬ(1).[13]团广东省委.鲜明树立起 当团员就是要不一样 的导向[J].中国共青团ꎬ2017ꎬ(12).[14]张宜剑.基于 全团抓学校 新理念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ꎬ2019ꎬ(1).[15]王国栋ꎬ胡艳芝.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研究[J].青年探索ꎬ2019ꎬ(2).[16]鲁勇.综合评判法在高校共青团工作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ꎬ1986ꎬ(2).[17]郑畅ꎬ莫丽丽.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中的运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04ꎬ(3). [18]颜上伟ꎬ龚红果.构建共青团组织青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ꎬ2009ꎬ(11). [19]吴庆.共青团凝聚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青年探索ꎬ2013ꎬ(5).[20]郑廷友ꎬ陈静ꎬ李晓刚.适应新形势ꎬ探索新对策 大学生对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调查结果分析[J].理论月刊ꎬ2007ꎬ(2).[21]严玲红.对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ꎬ2008ꎬ(26).[22]周菲ꎬ孙莹ꎬ胡玥.高校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长白学刊ꎬ2011ꎬ(6).[23]周业安.初探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西部ꎬ2012ꎬ(11).[24]徐若仪.基于PTA量表的学生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运用[J].林区教学ꎬ2017ꎬ(8).[25]孙宏岩.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ꎬ2017ꎬ(6).[26]薛琳ꎬ姚柳菁ꎬ何伟.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ꎬ2017ꎬ(6).[27]陈源波.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8ꎬ(5). [28]权书文ꎬ李海霞ꎬ李玮.高职院校发展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西部ꎬ2019ꎬ(8).(责任编辑㊀杨㊀爽)95。
团员综合素质调研报告
团员综合素质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为了全面了解团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团员的素质水平,本次调研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团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为团组织提供参考和指导。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团员的基本信息以及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结合实地考察观察团员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调研结果分析:1.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20-25岁之间。
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
大部分团员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对团组织有一定了解,并且参加过较多的集体活动。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通过团员的自我评价和实地考察观察,得出如下结论:a.思想觉悟:绝大部分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对团队的使命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b.道德素养:团员的道德素养较高,表现出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的品质,乐于为集体付出,并能够积极传递正能量。
c.学习能力:大部分团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并在集体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
d.组织能力:部分团员在组织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结论与建议:综合分析团员的综合素质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a.对于思想觉悟高的团员,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优势,激励其带领团队成员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b.对于道德素养高的团员,鼓励其为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并积极培养及传递良好的价值观。
c.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团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激发其进一步发展潜力。
d.对于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的团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团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本报告可以为团组织提供参考,促进团员素质的提升和团队的进步。
调研报告有关团员
调研报告有关团员调研报告标题: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研一、引言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是团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团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和优化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某大学团支部的团员作为调研对象。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
三、调研结果1. 团员参与意愿根据调研结果显示,60%的团员表示有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愿,20%的团员表示可能会参与,而剩下的20%则表示不太有兴趣或不愿意参与。
其中,高年级的团员参与意愿更高,80%的大四团员表示愿意参与。
2. 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频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50%的团员表示曾经参与过一次或多次社会服务活动,而有30%的团员表示从未参与过。
年级和学习状态对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频率有较大的影响,大一的团员参与频率相对较低。
3. 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动机调研显示,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主要动机包括提升自我能力和技巧(60%),关爱他人和分享资源(30%),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10%)。
4. 影响团员参与意愿的因素调研显示,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安排与个人兴趣的匹配(40%),其次是活动的可行性和成果(30%),还有部分团员表示缺乏相关信息和动力(30%)等。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绝大多数团员对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持有积极意愿,但还存在一部分团员对此缺乏兴趣。
2. 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频率和年级、学习状态等因素相关。
3. 提升自我能力、关爱他人和分享资源是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主要动机。
4. 时间安排与个人兴趣的匹配、活动的可行性和成果等因素对团员参与意愿有较大影响。
五、建议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1. 加强宣传和动员,提高团员对社会服务活动参与的意识和兴趣。
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工作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工作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行,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变化。
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如何调整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 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广大高校共青团工作者正积极探索的课题。
根据我院团建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认为,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和培训机制、贴近学生实际的团活动是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有效途径之一。
一、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的的不竭动力。
创新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必由之路。
通过与我院团干及其他兄弟院系团委负责人和团干交流, 发现目前对团委工作制约最大的就是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的老旧。
目前从校团委到院团委再到基层团支部, 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工作模式, 所有的工作已形成一种流水线模式。
这种模式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能高效有序的完成各项工作。
但是, 我们的工作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常规工作基础上还有很多特色活动, 且团中央和团省委不断地有新的指导思想出来。
这时候, 我们的工作方式就缺乏创新, 灵活度欠佳。
很多干部面对新的变革会束手无策, 因为之前的师兄师姐没教给他们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因此要改进这种千年不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
二、科学干部培训内容高校团委学生干部具有双重身份, 他们作为学生是团委的服务对象, 作为干部又是团委工作者, 他们的素质、工作主动性的程度, 对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干部的培训旨在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 使他们能够适应学生干部团队的要求, 融于团队文化之中, 形成共同的团队观念。
科学的、合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发现不同学生干部的不同特点,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 尊重团队成员的个性, 整合团队人员使团队整合能够达到最优组合。
①良好的沟通沟通产生理解, 理解产生支持。
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调查及改进措施
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调查及改进措施一、调查背景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部分,团组织是学生参与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
在一些高校中,团组织的活动并不如人意,有些团组织甚至处于“濒临失效”的状态。
本文对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帮助团组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985高校的学生,抽样调查了300名学生,其中包括各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调查内容1. 团组织的影响力及活动参与度2. 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及质量3. 团组织的组织管理及成员参与度4. 团组织的宣传及宣传渠道5. 学生对团组织的期望及建议四、调查结果1. 团组织的影响力及活动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团组织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并不大,仅有少数学生表示团组织对他们的影响较为积极。
参与团组织活动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只有30%的学生曾参与过团组织的活动。
2. 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及质量大部分参与团组织活动的学生认为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
在一些活动中,学生反映活动质量低下,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
3. 团组织的组织管理及成员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团组织的组织管理并不严谨,一些团组织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导致成员参与度低下。
在一些团组织中,干部成员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权力滥用等问题,导致组织内部的团结程度不高。
4. 团组织的宣传及宣传渠道学生对团组织的宣传态度不一,部分学生认为团组织的宣传机制不够完善,信息传达不及时,导致学生对团组织的认知不够全面。
宣传渠道也相对单一,主要以校园公告为主,而缺乏更多元的宣传途径。
5. 学生对团组织的期望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团组织提出了一些期望和建议,主要包括增加活动的多样性,提高活动的质量,加强团组织的内部管理,改善宣传机制等。
五、改进措施1. 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及活动参与度团组织应该通过开展更多样化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并积极与其他校园组织进行合作,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
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调查及改进措施
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调查及改进措施一、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团组织生活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团组织生活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实际的团组织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团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本次调查旨在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团组织生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团组织生活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团组织生活的看法和意见。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团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参与活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
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学生,覆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团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较为满意,认为团组织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
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团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不太满意,认为活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足。
2. 参与活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表示平时会参与各类团组织活动,而另一半学生则很少参与或不参与。
参与活动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少数优秀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团组织生活的参与度不高。
3. 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团组织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吸引力的活动内容、活动宣传不足、组织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4. 改进建议学生在调查中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丰富活动内容、加强活动宣传、规范组织管理等。
也有学生表示希望团组织能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活动。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高校团组织生活开展情况:1. 丰富活动内容针对学生对活动内容单一的反馈,团组织可以增加各类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讲座、模拟挑战等多样化的活动。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群团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团组织面临着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迫切需求。
基层团组织是高校学生的组织纽带,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群团改革的落地实施,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我提出以下对策:一、健全组织结构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首先要完善团组织的层级结构,明确各级团组织的职责和权力。
其次要建立起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还要加强团组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组织的协调机制,使学生组织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
二、创新工作方式高校基层团组织应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
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主题活动,如主题课堂、主题演讲、主题讨论等,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建立起团组织的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培训和指导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和指导。
可以组织团干部定期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要加强对团干部的日常指导,定期开展团干部工作述职评议,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保证团干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典型引领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加强典型引领,树立一批优秀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榜样。
可以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团组织和团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团组织中来。
加强对典型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团组织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
五、加强与校外社会团体的合作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加强与校外社会团体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丰富学生的团组织经验和实践机会。
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文化交流等,提高团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以上就是我对于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高校基层团组织在群团改革背景下,应积极适应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组织效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为青年学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团员青年问卷调查分析
团员青年问卷调查分析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团委吴继红自从我所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深化,青年心态和所处环境亦随之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共青团员的思想状况,切实做好团员青年的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我所的全面发展,所团委在全所团员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涉及“个人基本概况、共青团工作情况、所内情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涵盖了团员青年思想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定位,对团委各项工作的看法、建议,以及对所内现状的议论、评价。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90%。
绝大部分团员青年都认真填写了问卷,基本客观地反映了团员青年的真实想法。
参加调查的团员青年层次结构如下表。
对本次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如下:一、团员青年的基本现状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团员青年逐渐有了危机感,意识到提高自身本领的重要性,加强再学习的必要性,思想也趋于积极乐观。
但是还存在一些对自身、单位信心不足,对未来把握不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1、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向上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由下列三表可见:绝大多数团员青年的人生追求更加务实,理想主义色彩淡化,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有所滋长。
大家对自己的人生走向都有一定的想法,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吗(表一)你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表二)你认为最能体现你自身价值的方式是(表三)2、团员青年对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基本持肯定态度由于在国有企业中研究所效益相对不错,职工的收入、福利待遇等方面也都相对可以,加之对大家的岗位分工基本遵循了“专业相关,各尽其能”的原则,团员青年对所从事的岗位基本持肯定态度,由表四、表五、表六可见一斑。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了一场深入的群团改革,旨在进一步推进各类组织机构的改革、深化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而在这场改革中,高校的团组织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成为了高校群团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情况分析团组织是教育部门贯彻“三全育人”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和途径。
高校团组织的任务涵盖客观教育、主观教育和行动教育三个方面,是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性环节。
但是,在当前团组织活动的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不足。
团组织活动缺乏创新和差异化,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团组织不感兴趣,参与感不强。
其次,团组织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团组织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对学生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导致团组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再次,团组织的首脑班子建设不够。
有许多学生团干部在思想、理想、信念上存在着困惑和缺陷,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解决对策为了解决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团组织活动当前大环境下,团组织的传统活动形式可能难以吸引到现在的学生群体,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团组织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首先,应该增加互联网应用,挖掘一些新的宣传营销工具。
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并进一步搭建、完善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平台。
这样有助于形成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
2.加大团组织宣传力度在宣传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可以引入更丰富的宣传媒体,如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群等,更好地将团组织活动信息在校园内的传播,增强宣传的透明性和互动性。
同时,可采用定制化、精准化的宣传方式,以迎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兴趣。
3.加强团干部培训团干部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团组织的建设。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随着高校群团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提升成为当前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的活动与服务内容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团组织活动。
也需要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从高校团组织活力的现状出发,探讨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一、高校团组织活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高校团组织活力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新鲜元素。
传统的团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不足。
团组织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满足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导致学生对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度降低。
3. 管理模式滞后。
团组织管理模式较为保守,缺乏灵活性和高效性,无法有效地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团组织活力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群团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校应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二、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1. 丰富团组织活动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团组织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组织活动。
可以组织学术讲座、文化展览、主题讨论、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团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 加强团组织活动宣传力度。
通过学校官方媒体、团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对团组织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到团组织活动中来。
3. 加强团组织活动的品牌建设。
高校团组织应当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形象宣传、活动规划等方式,提升团组织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4. 推动团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灵活高效的团组织管理体制,提高团组织管理效率,使得活动策划、组织布置、活动执行等环节更加顺畅和高效。
5. 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团干部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学校加强培训与研讨,提升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群团改革的深入,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团组织内
外部的吸引力、加强团组织的功能性建设和激发广大团干部的创新力等方面,探讨高校基
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对策。
高校应该提高团组织的内外部吸引力,通过改革创新和优化组织机构等方式,使团组
织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热门组织。
一方面,加强对团员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团员参与团组织
活动的积极性。
要加强团组织和其他社团组织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互补,为学生提供
更多元化、更有价值的活动内容。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团组织的价值和意义,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团组织。
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加强功能性建设,提高其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团组织应注重培养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骨干干部,激发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团组织还
应加强与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团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团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团干部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推动团干部队
伍的专业化和化整为零,确保团组织的良好运行和高效服务。
高校基层团组织应激发广大团干部的创新力,促进团组织的创新发展。
通过开展各种
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团干部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
鼓励团干部提出创新项目和方案,并给予一定的资源和支持。
高校还应建立团组织创新成
果的展示平台,推广和分享团组织的创新经验,为高校团组织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校理工类团员相关调研数据分析
作者:周杰罗成辉
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3期
摘要: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战斗力和基础,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高校党群系统的重要子细胞,其承担着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将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和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作为重要维度纳入改革子项目中。
关键词:理工类;基层团组织;实证研究
一、项目化管理的概念界定
所谓项目化管理,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1]。
在项目化管理中,科研管理在具体运用中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流程体系,具体包括: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等。
科研项目历经反复尝试与修改,在历代改革创新中面临过资源分配不均、有显示度科研成果有限、科研工作者积极性不高等系列问题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和困境同样亟待我们每一个团学工作者反思并谋求破解,如何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特别是增强团组织工作的实效性便成为基层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基于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校理工类团员相关调研数据分析——以武汉四高校调研数据为基础
本地调研的样本分别来自武汉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理工类团员,5所高校类型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和高职高专类全日制在校团员。
5所高校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各高校分别发放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82份。
回收的问卷经过了仔细和严格的检查,已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共保留有效问卷937份,问卷有效率为93.7%,同时,通过结合抽样访谈的结果,形成了对高校理工类团员围绕基层团组织建设认知、态度、情感和参与等多个维度基本现状的调查研究,现将部分相关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如下:
图1显示,在团员对自身专业认同情况调查中,33.67%的团员表示对自身专业“认同”;51.89%的团员表示对自身专业“比较认同”;10.53%的同学表示“不认同”;4.09%的同学表示“说不清”。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理工类团员对自身专业认同情况较好,通过高校自身的专业教育和具体的学习实践,团员已经能够在意识层面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有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个体成长与发展,为团组织服务青年指明了方向。
由表1可知,在对团员课外专业学习时长的调查中,23.56%的团员表示学习时长在“1小时以下”,65.38%的团员表示平均每天学习时长为“1-3小时”,11.06%的团员表示学习时长在“3小时以上”。
在对团员关于团的理论学习时长的调查中,73.89%的团员表示平均每天学习时长在“1小时以下”;21.36%的团员表示学习时长为“1-3小时”;4.75%的团员表示学习时长在“3小时以上”。
显而易见,理工类团员在分配自身课外学习时间中,受制于自身专业学习压力,其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对于团的理论学习安排的时间较少,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比例较为失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工类团员参与团的政治生活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
由图2不难发现,在对影响团员学习团理论的主要因素调查中,“难以吸引兴趣”占比高达81.86%;“学习形式单一”占比为76.38%;占比最小的因素为“自上而下组织”。
可见,“学习形式单一”和“难以吸引兴趣”是影响理工类团员参与团的理论学习的两大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均与团干部组织和安排图案的理论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第三条关于“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举措要求。
图3中,在对团员参与团活动的主要方式调查中,“上级组织”占比高达71.98%;“自愿参加”占比23.68%;4.38%的同学表示“不参加”。
通过此项数据表明,现阶段,团的活动更多的还是集中于自上而下的组织,征求团员自身意愿的活动较少,团员自愿参与的活动也随之减少。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第二项中明确提出了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要“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高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
结合图4的数据,在对团员参与团活动的主要途径调查中,“团日活动”占比高达
66.39%;“网络和新媒体”占比为31.65%;“期刊、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占比1.96%。
可见,团日活动是团员参与团的活动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基层团建应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去探索和实践。
此外,网络和新媒体也是重要的参与途径,这和《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第十一条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的“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和“结合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施,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举措”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对团员参与团活动的收获情况(图5)调查中,34.95%的团员表示“有很大收获”;60.57%的团员表示“有一些收获”;4.48%的团员表示“几乎没收获”。
由此可见,绝大部门理工类团员对于团的活动的获得感认同较好,有95.52%的团员都可以从团的活动中获得收获,但是基于“有很大收获”和“有一些收获”的横向比较也不难发现,基本学科特征,理工类团员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学习氛围较浓厚,其对于团的理论学习还是有较高的期待,但是实际学习效果和期待之间存在差距。
在对团员对高校共青团改革关注情况的调查(图6)中,25.69%的团员表示“很关注”;62.58%的团员表示“偶尔关注”;11.73%的团员表示“几乎不关注”。
由此可见,《高校共青团改
革方案》在公布推出一年以来,随着层层推进,逐步落实,绝大多数理工类团员已经知晓改革的相关事宜,超过62%的团员认为该项改革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并关心和关注着此项改革的深入贯彻落实。
诚然,我们也看到,仍有11.73%的团员对此表示冷漠,并不感兴趣。
在访谈中,称呼为“打不死的小强”的受访者说到,“……共青团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大学校园的团系统强‘三化’去‘四性’,真正将团组织包括学生组织服务青年、联系青年落到实处,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那是我们最期待的改革结果,我们共同关注着……”
在对团员关注的共青团改革内容调查(图7)中,“第二课堂成绩单” 占比高达88.56%;“团员组织改革”、“基层团组织建设”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86.39%、79.32%。
由此可见,理工类团员对于关系自身实践锻炼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关注度最高,这也是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各级团组织热议的焦点,此项工作也可能成为此次改革关注的聚焦点和亮点。
紧随其后的“学生组织改革”同样是关系到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和关心青年的问题上,也是理工类团员非常关心关注的话题。
而本文直接关联的“班团一体化”和“基层团组织建设”改革也均有超过75%的关注度,关注度之高也自下而上的凸显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对于理工类团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根据相关调研显示,理工类团员在思想政治现状中存在团的理论学习不积极、团员政治认知不完整和团的活动参与具有盲目性等问题和不足,需要通过群团组织、政府、高校和理工类大学生四要素联动合作才能推进其自身政治社会化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