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上册)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篇1教学内容: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卷尺、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

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卡片上记录了关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动开始每个小组选择1—2个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全班交流总结:首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

其次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鼓励学生指出发言小组的不足与错误,并给予补充或更正。

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概述。

1. 主题。

2.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 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 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经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改写和求近似数等过程,让学生掌握大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通过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二、教材分析。

1. 内容结构。

-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首先从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的认识入手,引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接着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近似数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亿以内数的理解。

- 然后扩展到亿以上数的认识,包括读法、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等,与亿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形成体系。

- 在数的认识基础上,介绍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数的本质。

- 最后认识计算工具,重点介绍计算器的使用。

2. 重点难点。

- 重点。

- 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改写和求近似数。

- 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 难点。

-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舍”与“入”的把握。

三、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基本操作,这为学习大数的认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和数位顺序表,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可能遇到的困难。

- 由于大数的数值较大,数位较多,学生在读写数时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2. 分数的简单计算3. 小数的简单计算4. 应用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的简单计算。

2. 难点: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教学软件(例如:GeoGebra)4. 教学卡片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加减乘除和分数小数的知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3.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游戏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与四则运算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的简单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自己寻找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尝试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数乘法练习册、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确保学生专注听讲三、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概念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仍为小数。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将小数点取消,分别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将以上所得结果相加,将小数点定位到右数第几位。

3. 小数乘法的应用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测量长度和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小数乘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回顾小学三年级时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步:总结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好这一技能。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题。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数乘法》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教案(全册)第一课:数与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 了解数的分类和性质
- 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 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
1. 数的分类
- 自然数
- 整数
- 分数
2. 数的性质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的大小比较
- 数的顺序排列
3. 四则运算
-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并找出数字的特征。

2. 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数的分类和性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数的
理解。

4.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练,通过实际例子加深对运算
的理解。

5. 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和总结,澄清学生的疑惑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 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
- 练题或活动手册
- 物品或图片作为数的例子
-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个别练题或活动的成绩评定
- 教师针对性的口头提问和回答
参考资料
- 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为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1.数的产生。

【课件演示】(图片)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4.阿拉伯数字的出现。

5.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会画平行四边形。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平行四边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的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会画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共识。

4.教师讲解:总结学生的发现,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平行四边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2. 角的概念和分类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5. 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整数乘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整数乘除法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角的概念和分类(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出角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性质和分类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周长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无锡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集体备课教案

无锡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集体备课教案

无锡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加强,需要通过实例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

3.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入和巩固平均数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小明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去买饮料,他们一共买了6瓶饮料,平均每人分得2瓶。

”让学生思考,引出平均数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通过示例,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如:“一组数据中有5个数,分别为2、3、4、5、6,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如:“一组数据中有8个数,分别为1、2、3、4、5、6、7、8,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

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

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②出示“10人要多少钱?”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①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

②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③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课堂练习1、基础练习20×7=200 ×7=20xx ×7=20 ×4=40 ×6=60 ×8=600 ×5=500 ×4=500 ×8=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教案标题: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3.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排序、分类和比较。

教学内容:1. 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2. 加法和减法运算3. 乘法和除法运算4. 数量的估算和四舍五入5. 表格的制作和分析教学重点:1. 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2. 加法和减法运算3. 乘法和除法运算教学难点:1. 数量的估算和四舍五入2. 表格的制作和分析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具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3. 纸张和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数学趣味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依次讲解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加法和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示范进行解题演示。

3. 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4. 检查:教师进行作业或练习册的检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5.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观察身边物品的数量、制作表格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 教具:教学课件、数学教具3. 练习册: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册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2. 学生互评和自评,评价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时时间授课班级授课人主备教师辅助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课前准备课件、计器数。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出示人口数据)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出示例1:北京人口有xxxx人,这个数有多大呢?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2、填空: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五入调商》教案(集体备课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五入调商》教案(集体备课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五入调商》教案(集体备课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五入调商》是小学数学中除法运算的一个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五入调商的概念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于商的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一些的除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本节课通过五入调商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除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五入调商的概念,掌握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五入调商进行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五入调商的方法,提高除法运算的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五入调商的概念,掌握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五入调商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在除法运算中,如何选择商的起始位?怎样才能使计算更加准确?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五入调商的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辨认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辨认平行四边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合作和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

2.难点:能够观察出平行四边形,并区分其特征。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了图形示例和练习题的电子课件。

2.板书内容:定义、性质及特征的板书内容。

3.学具: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模型和图形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学生观察并提问:“有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出它们的特征吗?”2.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通过讲解和展示图形,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板书“平行四边形:具有四条边都两两平行的四边形”。

3. 识别和描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课桌上或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然后描述其性质(边长相等、对边平行)。

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识别并圈出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同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讨论。

5. 梳理知识请学生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总结性质和特征。

五、课堂互动利用小组合作、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识别平行四边形并解释其特征,以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记录学生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下节课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体备课(共6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判定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是对应的,同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不同的高。

四、教学建议:
1.抓住图形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2.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

3.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教学的资源。

五、课时安排:6课时
1.平行与垂直.....................................4课时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是我校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该教材按照“从实际出发,注重思维培养,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理念编写。

全书共分为8个单元,分别是:自然数算法、数的认识、数的整体认识、分数的认识与应用、长与面、数的大小、图形的认识、运算法则。

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如自然数算法、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与应用、长与面等。

2.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从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出发,逐步展开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乐趣。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法、课堂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备课,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教材和课件。

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

2.教学活动(1)示范讲解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动画、图片、实物等来展示,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2)课堂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共同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估手段,如小组作业、个人练习、答题卡等。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四年级班现有学生有**人,男生**人,女生**人。

2、知识掌握情况: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

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

有少数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如方永圣,江文博)。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还影响周围的同学(如王养斋)。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江凤)。

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个别学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其他因素: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少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

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具体分析如下: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

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

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

(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

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四、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感知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1、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

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指导。

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

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本班现有学生47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